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题(附详解答案)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题(附详解答案)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题(附详解答案)

氧、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训练题(附详解答案)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产生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

解析:选D 在火山喷发口处存在游离态的硫,A错误;SO2的排放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产生,但不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B错误;SO2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SO2===Na2SO3+H2O,其中SO2体现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并非漂白性,C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酸性气体或中性气体,如SO2、CO、Cl2等,D正确。

2.保罗·克拉兹等三位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B.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Cl—Cl—O

C.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

D.过程②中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

解析:选B 由图中反应历程为①Cl+O3―→ClO+O2,②ClO+ClO―→ClOOCl,③ClOOCl +日光―→2Cl+O2;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O3―→3O2,所以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A正确;氯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所以图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氯原子,较小的是氧原子,所以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Cl—O—O—Cl,B错误;由该过程的总反应知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C正确;过程②中ClO+ClO―→ClOOCl,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D正确。

3.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A 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是浓硫酸强氧化性的体现,A错误;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物分子里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B正确;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二氧化氮溶于硝酸使溶液呈黄色,C正确;SO2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正确。

4.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或SO2-3

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解析:选C 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Ag+或SO2-3,A错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为CO2、SO2,溶液中可能存在CO2-3、HCO-3、SO2-3或HSO-3,B错误;加入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气体为SO2,排除SO2-3的干扰,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BaSO4,说明一定含有SO2-4,所以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C正确;氧化性气体如氯气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错误。

5.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此装置可减少导致酸雨的气体的排放

B.装置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C.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2SO2+2CaCO3+O2===2CaSO4+2CO2

D.若排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排放的气体中含SO2

解析:选D A项,由图可知使用此装置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B项,该装置内,碳

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氧化钙化合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再与氧气化合生成硫酸钙;C 项,反应的实质是二氧化硫与碳酸钙、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D 项,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 )

A .溶有SO 2的品红溶液

B .溶有NH 3的酚酞溶液

C .溶有SO 2的酚酞溶液

D .溶有Cl 2的品红溶液

解析:选A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加热时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溶有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符合题意,A 正确;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OH -

而使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色,加热条件下,一水合氨易分解生成氨气而使溶液褪色,B 错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为无色,二氧化硫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C 错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且次氯酸的漂白性具有不可逆性,D 错误。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向Na 2S 2O 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 2O 2-3+2Cl 2+3H 2O===2SO 2-3+4Cl -+6H +

B .用CuSO 4溶液吸收H 2S 气体:

Cu 2++H 2S===CuS↓+2H +

C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Al 3++4NH 3·H 2O===AlO -2+4NH +4+2H 2O

D .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aHSO 4稀溶液混合:

Ba 2++2OH -+2H ++SO 2-4===BaSO 4↓+2H 2O

解析:选B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SO 2-3,故A 错误;用CuSO 4溶液吸收H 2S 气体,反应能生成硫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u 2++H 2S===CuS↓+2H +,故B 正确;氨水不能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故C 错误;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aHSO 4稀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 2++OH -+H ++SO 2-4===BaSO 4↓+H 2O ,故D 错误。

8.葡萄酒中常加入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为检测某葡萄酒样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通常以酒样中SO 2的量计),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还原性:SO 2-3>I ->Cl -)。 酒样―――――→足量稀H 2SO 4边通N 2边煮沸气体――→试剂A 吸收溶液――→试剂B 滴定

数据处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试剂A选择氯水,则试剂B可选择NaOH标准液

B.通入N2和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将产生的气体从溶液中全部赶出

C.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

D.若试剂A选择碱液,调节吸收后溶液为中性,则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

解析:选A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氯水氧化为硫酸,但是氯水也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此时不能选择NaOH标准液,A错误;根据上述分析知道:通氮气是为了将生成的二氧化硫从溶液中全部赶出,B正确;SO2-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SO2-4,葡萄酒中加亚硫酸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葡萄酒被氧化,利用了亚硫酸盐的还原性,C正确;若试剂A选择碱液,可以和二氧化硫反应得到亚硫酸盐或是亚硫酸氢盐,该盐可以被碘单质氧化为硫酸盐,试剂B可选择I2标准液,D正确。

9.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D.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

解析:选A 反应①生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反应②白雾是氯化氢,说明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与同一种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反应,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单质,而氯离子不能被氧化,说明还原性Br->Cl-,A正确;反应③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非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强酸制弱酸,且亚硫酸钠与溴化钠不是同一类型,所以不能比较Br2、SO2的氧化性,B、D错误;白雾说明氯化氢易挥发,说明挥发性H2SO4

10.(2019·长春联考)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解析:选C 铜与浓硫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A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气体应“长进短出”,B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含有过量的浓硫酸,稀释时,应将其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应使用碱式滴定管(带胶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11.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B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

B.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H++2Fe2++O2===2Fe3++2H2O

C.溶液酸性A>B>C

D.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解析:选A SO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若二氧化硫足量,则溶液中无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若二氧化硫不足,则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A正确;电荷不守恒,B错误;溶液A转化为溶液B后溶液酸性增强,C错误;FeO与H+反应生成Fe2+,故溶液C不能转化为溶液A,D错误。

12.高锰酸钾(KMnO4)和过氧化氢(H2O2)是两种典型的氧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O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臭碱(Na2S) B.小苏打(NaHCO3)

C.水玻璃(Na2SiO3) D.酒精(C2H5OH)

(3)高锰酸钾、双氧水、活性炭常用于饮用水的处理,但三者联合使用时必须有先后顺序。

①在稀硫酸中,KMnO4和H2O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H2O2-2e-===2H++O2↑

还原反应:MnO-4+5e-+8H+===Mn2++4H2O

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处理饮用水时,活性炭应在高锰酸钾反应结束后投加,否则会发生反应:KMnO4+C +H2O―→MnO2+X+K2CO3(未配平),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H2O2中每个原子都达到了稳定结构,结构式为H—O—O—H。(2)A项中的S2-、D项中的酒精(碳元素是-2价)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C项中的物质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3)②KMnO4~3e-~MnO2,C~4e-~K2C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4KMnO4~12e-~3C,再结合原子守恒可得X是KHCO3。

答案:(1)H—O—O—H (2)AD

(3)①5H2O2+2MnO-4+6H+===2Mn2++5O2↑+8H2O

②KHCO3

13.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及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硫能形成分子组成不同的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分子组成为S8,它与KOH溶液反应时可得到两种钾盐,其中一种为K2SO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S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与O2反应时可转化为单质S或者SO2,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2S与 2.24 L O2混合于一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并引燃,则生成S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待温度恢复到原温度时,容器中气体密度是原来的________倍。

(3)向MnSO4溶液中加入无色的过二硫酸钾(K2S2O8)可发生反应:2Mn2++5S2O2-8+8H2O===2MnO-4+10SO2-4+16H+,若反应过程中转移 5 mol 电子,则生成Mn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4)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工业上制备Na2S2O5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的一种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操作Ⅱ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干燥时需要在还原性气体或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干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0.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3 mol·L-1Na2S溶液,有黑色CuS沉淀生成,反应后溶液中c(Cu2+)=__________。[已知:K sp(CuS)=6.3×10-36] 解析:(1)依据题意可知单质硫与氢氧化钾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化钾、亚硫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3S8+48KOH===16K2S+8K2SO3+24H2O,离子方程式:3S8+48OH-===24H2O+16S2-+8SO2-

3。

(2)标准状况下2.24 L H2S与2.24 L O2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硫化氢与氧气反应先生成硫单质,硫单质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则:

2H 2S +O 2(少量)=====点燃2S +2H 2O

2 1 2

0.1 0.05 0.1

S +O 2=====点燃SO 2

1 1 1

0.05 0.05 0.05

所以生成硫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0.05 mol =0.05 mol ;反应前气体为0.1 mol H 2S 和0.1 mol O 2,总质量为6.6 g ,反应后气体为0.05 mol SO 2,质量为3.2 g ,因容积恒定,

3.2V /6.6V =1633倍,则待温度恢复到原温度时,容器中气体密度是原来的1633

倍。 (3)由反应可知生成MnO -4,Mn 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7价,共升高5价,O 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2个O 共降低2价,故反应过程中转移5 mol 电子,则生成

MnO -4的物质的量为55

=1 mol 。 (4)①干燥时需要在还原性气体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其原因是Na 2S 2O 5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Na 2SO 4,②反应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2SO 2===Na 2S 2O 5+2CO 2+H 2O ,③反应后溶液中c (S 2-)=0.01 mol·L -1,又知K sp (CuS)=6.3×10

-36,故c (Cu 2+)=6.3×10-360.01=6.3×10-34 mol·L -1。

答案:(1)3S 8+48OH -===24H 2O +16S 2-+8SO 2-3

(2)0.05

1633 (3)1 mol

(4)①Na 2S 2O 5晶体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Na 2SO 4

②2NaHCO 3+2SO 2===Na 2S 2O 5+2CO 2+H 2O

③6.3×10-34 mol·L -1

14.(2016·北京高考)以Na 2SO 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 2SO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 2-4,含有Cu +、Cu 2+和SO 2-

3。

已知:Cu +――→稀硫酸 Cu +Cu

2+,Cu 2+――→I - CuI↓(白色)+I 2。 ①用稀H 2SO 4证实沉淀中含有Cu +

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 2+和SO 2-3。

a .白色沉淀A 是BaSO 4,试剂1是________。

b .证实沉淀中含有Cu 2+和

SO 2-

3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l 2(SO 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 2-4,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ⅰ.被Al(OH)3所吸附;ⅱ.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ⅱ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ⅱ成立。

a .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b .假设ⅱ成立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解析:(1)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 2SO 3,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 ++SO 2-

3=== Ag 2SO 3↓。

(2)①根据反应Cu +――→稀硫酸

Cu +Cu 2+,若沉淀中含有Cu +,加入稀硫酸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单质铜,实验现象是析出红色固体。

②分析实验流程知实验原理为2Cu 2++4I -===2CuI↓+I 2、I 2+SO 2-3+H 2O===SO 2-4+2I -

+2H +,SO 2-4+Ba 2+===BaSO 4↓。

a .白色沉淀A 是BaSO 4,为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所以试剂1是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

b .棕黄色沉淀与KI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I),在I -的作用下Cu 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 ,SO 2-3转化为SO 2-4。

(3)①根据题意知实验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 2-4,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推测沉淀中含有SO 2-3和Al 3+、OH -。

②步骤二的目的是作对比实验,如果SO 2-3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消耗的NaOH 的量大。 若V 1明显大于V 2,则证明假设ⅱ成立。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具有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

答案:(1)2Ag ++SO 2-3===Ag 2SO 3↓

(2)①析出红色固体 ②a.HCl 和BaCl 2溶液 B .在I -的作用下,Cu 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 ,SO 2-3转化为SO 2-4

(3)①Al 3+、OH -

②a.

b .V 1明显大于V 2

(4)亚硫酸盐的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 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第12讲 氧、硫及其化合物

第12讲氧、硫及其化合物 A组基础题组 1.(2017北京朝阳一模,6)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氧气反应的是( ) 2.(2018北京朝阳期中)下列实验事实不能 ..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N 3.(2017北京西城期末,5)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 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

4.(2017北京东城一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 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 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的 5.(2018北京朝阳期中)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 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膜反应器中,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速率和HI 的平衡转化率 C.该工艺中I 2和HI 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 2+4H 2O+I 2 H 2+2H 2SO 4+2HI 6.(2017北京海淀期末,4)某同学进行SO 2的性质实验,在点滴板a 、b 、c 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Na 2SO 3固体上滴加数滴浓H 2SO 4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Na 2SO 3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a 、b 均表明SO 2具有漂白性 C.c 中只可能发生反应:SO 2+2OH - S +H 2O D.c 中所得溶液的离子间一定存在关系:c(Na + )+c(H + )=2c(S )+c(HS )+c(OH - )

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得教学,使学生掌握H2S、SO2、H2SO4得性质、制法与用途;通过实验设计得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过程方法:以硫及其化合物得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得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得设计与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得科学态度。 2、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得探究式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尝试成功得喜悦,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 3、通过实验设计得讨论与分析,使学生领会化学科学研究得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硫及其化合物得相互转化关系得实验设计与评价。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质得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类比,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 引入:初中我们学习氧气得相关性质,氧原子得核外电子排布式就是什么?硫得核外电子排布式就是什么样得?不难瞧出氧与硫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此可以推知硫得性质应该与氧相似。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与硫有关得单质及化合物得知识。 板书 一、硫(S) 展示:单质硫图片或实物 1、硫得物理性质学生阅读课本P90 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存在形式:在自然界中硫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举例说明 3、硫得化学性质硫得常见价态-2、0、+ 4、+6 思考:单质硫可能具有什么样得性质?能与什么样得物质发生反应呢? (1)氧化性 与铜反应:2Cu+S=Cu2S 思考:为什么不就是+2价铜? 回忆:S与钠、铝、铁得反应 与氢气反应:H2+S=H2S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S+O2=SO2演示燃烧视频? (3)与碱反应 与氢氧化钠得反应:6NaOH+3S=2Na2S+Na2SO3+3H2O 提示:歧化反应得特点,如比例问题,电子转移问题,另外注意离子方程式得写法 4、用途: 用于制取硫酸 引入: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硫,它就是一种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得物质,例如草编织物得漂白,某些商人得漂白馒头,再比如酸雨等,那二氧化硫到底就是什么样得物质呢? 板书:二、二氧化硫(SO2) SO2,应从哪几方面入手?[讲解]首先研究其物理性质 让学生思考了解物理性质应注意什么,观察SO2,闻气味(注意操作方法)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单元测试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恢复原来颜色 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 +,不含Na + C .用滴加BaCl 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 2CO 3和NaHCO 3 D .少量CO 2通入CaCl 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CO 2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SO 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但反应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物质分解,又恢复原来的颜色;SO 2具有还原剂,会将酸性KMnO 4溶液还原而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原来颜色,A 错误; B.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 +,不能说明是否含Na +,B 错误; C. BaCl 2与K 2CO 3反应产生BaCO 3白色沉淀,与NaHCO 3不能反应,因此可以用滴加BaCl 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方法鉴别K 2CO 3和NaHCO 3,C 正确; D. CO 2通入CaCl 2溶液不能反应,无白色沉淀生成,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 2.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 A .H 2S 在O 2燃烧 B .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 .S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硫酸中加入锌粉 【答案】B 【详解】 A 、H 2S 和O 2的反应有两种情况,O 2不足:2222H S+O 2S+2H O 点燃,O 2过量:22222H S+3O 2SO +2H O 点燃,A 错误; B 、Fe 和S 反应只会生成FeS ,与反应物用量或者浓度无关,B 正确; C 、SO 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有两种情况,SO 2不足:SO 2+Ca(OH)2=CaSO 3↓+H 2O ,SO 2过量:Ca(OH)2+2SO 2=Ca(HSO 3)2,C 错误; D 、Zn 和硫酸反应有两种情况,Zn 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和浓硫酸反应放出SO 2,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注意两点:①S 、I 2这两种弱氧化剂,和变价金属反应只会生成低价态金属的化合物;②浓

高中化学跟踪检测-氧、硫及其化合物

跟踪检测(十四)氧、硫及其化合物 1.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铁槽车,结果发生了爆炸。下列对引起爆炸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铁与水(常温下)反应产生的氧化物爆炸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空气中遇明火而爆炸 解析:选D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用水冲洗,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氢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吸烟时的明火发生爆炸,D项正确。 2.(石景山模拟)SO2有毒,但葡萄酒里都含有SO2,起保鲜、杀菌和抗氧化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酒中的SO2对人体无害,是因为它的含量很少 B.葡萄酒中的SO2具有抗氧化作用,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从红葡萄酒的颜色判断,其中的SO2没有漂白性 D.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可以减少其中SO2的含量 解析:选C SO2有毒,但是含量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对人体无害,通常用作葡萄酒杀菌,故A正确;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具有抗氧化作用,故B正确;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不能漂白红葡萄酒,故C错误;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故D正确。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 △3SO2↑+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S===== 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 C.把足量的铜粉投入到只含H2SO4 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硫元素及其化合物 硫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S,原子序数16。硫是氧族元素之一,属周期系VIA族,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相对原子质32.065。 通常单质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称作硫磺。硫单质的同素异形体有很多种,有斜方硫、单斜硫和弹性硫等。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硫元素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硫形式存在。硫是人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人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硫主要用于肥料、火药、润滑剂、杀虫剂和抗真菌剂生产。硫及含硫矿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S+O2==点燃==SO2)在空气中与水和氧结合形成亚硫酸,亚硫酸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酸,从而造成硫酸型酸雨。 含量分布 硫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在地壳中含量为0.048%(按质量计)。在自然界中硫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单质硫主要存在于火山周围的地域中。以化合态存在的硫多为矿物,可分为硫化物矿和硫酸盐矿。硫化物矿有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方铅矿(PbS)、闪锌矿(ZnS)等。硫酸盐矿有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重晶石(BaSO4)、天青石(SrSO4)、矾石[(AlO)2SO4·9H2O]、明矾石[K2SO4·Al2(SO4)3·24H2O]等。 物理性质 纯的硫呈浅黄色,质地柔软、轻,粉末有臭味。硫不溶于水但溶于二硫化碳。硫在所有的物态中(固态、液态和气态),硫都有不同的同素异形体,这些同素异形体的相互关系还没有被完全理解。晶体的硫可以组成一个由八个原子组成的环:S8。 导热性和导电性都差。性松脆,不溶于水。无定形硫主要有弹性硫,是由熔态硫迅速倾倒在冰水中所得。不稳定,可转变为晶状硫。晶状硫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而弹性硫只能部分溶解)、四氯化碳和苯。化合价有4种,为-2(硫化氢)、+2(硫代硫酸钠)、+4(亚

硫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4-3硫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物质是( ) A.Cu2S B.FeCl2 C.FeS D.Al2S3 解析:Fe与Cl2化合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 答案:B 2.(2011·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将S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一定不会生成沉淀的是( ) A.饱和石灰水B.漂白粉溶液 C.BaCl2溶液D.Ba(NO3)2溶液 解析:SO2与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CaSO3沉淀;Ca(ClO)2溶液中通入SO2会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沉淀;SO2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NO-3在酸性条件下将SO2-3氧化成SO2-4,SO2-4与Ba2+结合成BaSO3沉淀。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解析:A项中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褪色是因为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能使品红褪色的物质很多,不仅仅是SO2;C项的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都相同。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答案:B 4.下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A选项中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C选项中能反应,但无明显现象。D选项中结论有酸性,但不能因此说没有漂白性,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漂白石蕊等。 答案:B 5.(2012·上海化学)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Pb(NO3)2溶液B.Na2S溶液 C.CuSO4溶液D.H2SO3溶液 解析:A项,NO-3与H2S反应,相当于稀HNO3氧化S2-,生成单质S沉淀;B项,H2S与S2-反应生成HS-,无沉淀;C项,H2S+CuSO4===CuS↓+H2SO4;D项,H2S与H2SO3反应生成单质S沉淀。 答案:B 6.(2011·临沂摸底)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氧硫及其化合物

氧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清单】 一、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硫 (1)物理性质:硫为 固体; 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2)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 个电子,较易 电子,表现较强的 。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把金属氧化成低价态,如Na 、Al 、Fe 、Cu ) (剧 烈 反 应 并 发 生 爆 炸 ) (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 ( 色 ) ( 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O 2、H 2) 、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S + HNO 3(浓)= S + H 2SO 4(浓)= S + NaOH = (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3)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2、硫的氢化物 ①硫化氢——H 2S 是无色、有 气味的有毒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②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A .可燃性:当22/O S H n n ≥2/1时, (H 2S 过量) 当22/O S H n n ≤2/3时, (O 2过量)

当 2322 2<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

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题复习教案 海南省文昌中学吴志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构建,掌握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掌握SO2与浓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3)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观看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学会知识的综合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SO2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及浓硫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SO2的还原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引导小组内讨论 四、教学过程 展示目标,引入课题。 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与知识网络: 物质类别: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 化合价:-2 0 +4 +6 学生自主完成,小组交流: 思考1:以煤炭(含硫元素)为主要燃料的地区,易形成硫酸型酸雨,解释原因,写出有关变化的方程式。若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可大大降低形成酸雨的概率,同时得到可用于建筑材料的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总结:同价态,常从类别的角度分析,不同价态,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分析。

思考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溶液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呈________性。 (3) 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4) 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5) 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6) 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SO2的化学性质(属性、价态、特性) 思考3: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区分 SO2和C O2的方法。再次体会SO2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练习: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中所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有SO2和CO2生成。 (1)实验室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

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解答

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1. 在BaCl2溶液中通入S0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两支试管中,一支加硝酸,另一支加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S0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下 列结论合理的是() A ?氯化钡显两性 B ?两支试管的沉淀均是亚硫酸钡 C ? S02有还原性和酸酐的性质 D .升高pH使S02水溶液中S03一浓度增大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S02能使酸性KMn0 4溶液迅速褪色 B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02和C02 C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03 D .少量S02通过浓的C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3.. 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02和C0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KMnO4溶液 ④氯水⑤品红溶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除①以外 D .全部 4. (2009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三月考)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 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 A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 1 L,测得溶液的pH = 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气体A为SO2和出的混合物 B .反应中共消耗Zn 97.5 g C .气体A中SO2和出的体积比为4 :1 D .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5.. 向5 mL 18 mol L 1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歹U说法正确的是 A .有0.09 mol的硫酸被还原 B .有0.045 mol的硫酸被还原 C .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 D .消耗铜的质量一定小于 2.88 g

6.. (2009年汕头模拟)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状况下能共存,并且都能用浓硫酸干燥的 是() A . SO 2、H 2S 、Cl 2 B . NO 、02、HBr 7?下列反应过程中,最终所得白色沉淀不一定是 BaSO 4的是( +过量盐酸,通SQ + BaCl 2溶液宀/ A . Fe (NO 3)3溶液 ——> 白色沉淀 +过量盐酸,+ Na$O 3溶液 宀 B . Ba (NO 3)2溶液 ——> 白色沉淀 B .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氯水褪色,说明 SO ?具有漂白作用 C . H 2S 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D .医疗上常用BaSO 4作X 射线透视的“钡餐” 9 . SO 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 SO 2的含量不得超过0.02 mg L 一1。下 列措施中能够减少 SO 2排放量的是( ) ①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 ②提高热能利用率 ③硫酸 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 SO 2氧化成SO 3④使用CS 2萃取煤炭中的硫 ⑤燃煤中加入石灰后再使用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10 .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 SO 2造成的,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酸雨的 pH ,随 时间的推移测得的 pH 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减小至某一定值 C .不变 D .无法判断是否变化 11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变化 B .常温下都能用铝容器贮存 C .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D .常温下都容易和铜反应 C . SO 2、CO 2、O 2 D . HCl 、HBr 、HI C .无色溶液 +稀HNO 3+ BaCJ 溶液 亠 --- > 白色沉淀 过量盐酸 D .无色溶液 一酸无色溶液 BaCl 2溶液 --- > 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单质与金属铁反应生成 ) FeS ,体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试管①中的试剂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 A.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漂白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正确; C.在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错误; D.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溶液褪色可知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硫酸化学纯(CP)(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3 质量分数:98%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8.0 mol·L-1 B.1mol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2.4L H2 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62.5mL 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答案】C 【详解】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w M ρ = 1000 1.8 9 4 8 98% ?? =18.4mol/L,故A错误; 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浓硫酸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会生成氢气,故B错误; C.配制230mL4.6mol·L-1的稀硫酸需要选取250 mL容量瓶,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

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50mL×4.6 mol?L-1=V×18.4mol/L,解得V=62.5mL,故C正确; D.NaOH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会腐蚀皮肤,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该用水冲洗后,再用稀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进行如图所示操作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H4+ C.将某固体试样完全溶于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该固体试样中也可能存在Fe3+ D.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C 【详解】 A、向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沉淀不一定是BaSO4,也有可能是AgCl,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Cl-;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A错误; B、应将用镊子夹住试纸放在试管口,B错误; C、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和Fe2O3,加入盐酸后,Fe可以和Fe3+反应,使得溶液中没有Fe3+,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SO2;此外,和盐酸反应生成CO2、SO2的离子有CO32-、HCO3-或SO32-、HSO3-,D错误; 故选C。 【点睛】 检验SO42-的方法是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HCl,若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不能用硝酸酸化,因为亚硫酸根离子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也具有此现象;也不能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4.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A.K2SO3是否被氧化(BaCl2溶液) B.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 D.FeSO4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 【答案】A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4.3硫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 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SO 42-与SO 32- 的检验方法。 (3)了解硫元素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重点〗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主要性质及应用、SO 42-与SO 32-的检验 〖教学难点〗硫及其化合物(H 2S 、SO 2、SO 3、H 2SO 4等)性质的应用、SO 42-与SO 32-的检验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硫 (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 形态— —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单质俗称硫黄,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呈现 淡黄色,可以用 CS 2溶解除去,因为硫的溶解性为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S 单质为0价,为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①氧化性:H 2+S=====△H 2 S Fe+S===== △FeS (氧化性较弱,Fe 为+2价) 2Cu+SCu 2S (Cu 为+1价) ② 还原性:S+O 2=======点燃SO 2 2、二氧化硫 (1)SO 2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状态:SO 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溶解性:SO 2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 2,且易液化。

③毒性:SO 2有毒,尾气中的SO 2用碱溶液吸收。 ④密度:SO 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SO 2用向上排空气法。 (2)SO 2的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 .与H 2O 反应 SO 2与水反应生成H 2SO 3,化学方程式为: SO 2+H 2O=H 2SO 3 。 B .使指示剂变色:SO 2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注意:SO 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 C .与碱反应 当NaOH 足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NaOH= Na 2SO 3+H 2O ;当NaOH 不足量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NaOH= NaHSO 3 。 D .可与碱性氧化物或某些盐反应。 SO 2与Na 2SO 3溶液反应生成NaHSO 3,化学方程式为: SO 2+Na 2SO 3+H 2O=2NaHSO 3。 ②氧化性 将SO 2通入到氢硫酸(H 2S 溶液)中: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SO 2 =3S↓+2H 2O ; B .实验现象:产生淡黄色沉淀。 ③还原性 A .SO 2被O 2氧化成SO 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2SO 3。 B .SO 2的水溶液能被X 2(Cl 2、Br 2、I 2)氧化,如SO 2能使溴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SO 2+Br 2+2H 2O= 2HBr+H 2SO 4 。 C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 -4 +5SO 2+2H 2O= 2Mn 2++5SO 2-4 +4H + ④漂白性 SO 2+H 2O+有色物质————→化合不稳定无色物质————→Δ有色物质 3.三氧化硫 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 (1)SO 3与水的反应:SO 3 +H 2O=H 2SO 4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SO 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①SO 3与氧化钙的反应:SO 3+CaO= CaSO 4 。 ②SO 3与Ca(OH)2的反应:SO 3+Ca(OH)2=CaSO 4+H 2O 。

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完成下列填空: (1)检验某次降雨是否为酸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 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写出一条减少SO 2排放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酸雨样品的pH=5,则该样品中c (H +)=____________mol/L 。该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酸雨略有增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可用测量溶液pH 的方法 使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10-5 232242H SO +O =2H SO 或222242SO +2H O+O =2H SO 【解析】 【分析】 (1)正常的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而使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 为5.6,如果雨水溶解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会使溶液的酸性更强,pH 小于5.6; (2)减少SO 2排放可采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3)pH=-lg c (H +),由此计算c (H +),亚硫酸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 【详解】 (1)正常雨水因溶解了二氧化碳而使其pH 为5.6,如果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使雨水变成亚硫酸或硝酸溶液,亚硫酸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硫酸和硝酸都是强酸,导致雨水的pH 减小,小于5.6,所以可用测量PH 的方法确定某次降雨是否为酸雨, 故答案为:可用测量溶液pH 的方法; (2)减少SO 2排放可采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故答案为:使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3)某酸雨样品的pH=5,则pH=-lg c (H +)=5则该样品中c (H +)=10-5 mol/L ;该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酸雨略有增大,亚硫酸或二氧化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232242H SO +O =2H SO 或222242SO +2H O+O =2H SO , 故答案为: 10-5;232242H SO +O =2H SO 或222242SO +2H O+O =2H SO 。 【点睛】 亚硫酸或二氧化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 2.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尾气可用如下方法来处理并制得有广泛用途的石膏。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1.在空气中加热S粉和Fe粉的混合物,可观察到下列现象: (1)有淡蓝色火焰,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3)不时有火星从混合物中射出。 请分别写出以上三种情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2SO2 Fe+S FeS 3Fe+2O2Fe3O4 【解析】 【分析】 【详解】 (1)S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SO2,反应方程式为:S+O2? SO2; (2)混合粉末变红,放出热量,最后变为黑色固体是因为Fe与S反应生成FeS,反应方 程式为:Fe+S ?FeS; (3)有火星射出是因为Fe与O2反应生成Fe3O4,反应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2.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角度。请根据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X与Y反应可生成淡黄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选项中合理的反应物是______(填序号)。 a.Na2SO3与S b.Na2S与S c.SO2与Na2SO4d.Na2SO3与Na2SO4 (3)7.7g锌镁合金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SO2与H2的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处理SO2废气的一种工艺如图所示: ①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B与空气发生反应生成溶液C,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 ③推断Fe3+、O2和SO4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2H2S+SO2=3S↓+2H2O a 0.3mol SO2+2Fe3++2H2O=2Fe2++SO42-+4H+ O2 O2>Fe3+>SO42-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示,X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2的气态氢化物,则X为H2S,Y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氧化物,则Y为SO2,W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6的酸,则W为H2SO4,Z为S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盐,则Z为Na2SO3,据此分析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 (2)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属于归中反应; (3)锌镁合金与浓硫酸发生:Zn+2H2SO4═ZnSO4+SO2↑+2H2O,Mg+2H2SO4═Mg 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Mg +H2SO4═MgSO4+H2↑,生成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物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不论生成氢气还是SO2,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与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即合金中锌镁的物质的量与SO2和H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列关系式解答; (4)由工艺流程可知,A中的反应为2Fe3++SO2+2H2O=2Fe2++SO42-+4H+,B中的反应为 4Fe2++O2+4H+=4Fe3++2H2O,C中铁离子循环利用,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物分析, ①SO2和酸性Fe2(SO4)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 ②B中的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 ③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详解】 (1)X为H2S,Y为SO2,H2S与SO2反应可生成S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S+SO2=3S↓+2H2O; (2)Na2S2O3中硫元素为+2价,若有两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制备Na2S2O3,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归中反应,两种物质硫元素的化合价一个高于+2价,一个低于+2价; a.Na2SO3中硫元素为+4价,硫单质中硫元素为0价,故a合理; b.Na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单质中硫元素为0价,故b不合理; c.SO2中硫元素为+4价, Na2SO4中硫元素为+6价,故c不合理; d.Na2SO3中硫元素为+4价,Na2SO4中硫元素为+6价,故d不合理; 答案选a; (3)锌镁合金与浓硫酸发生:Zn+2H2SO4═ZnSO4+SO2↑+2H2O,Mg+2H2SO4═Mg 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发生:Zn+H2SO4═ZnSO4+H2↑,Mg

氧、硫及其化合物

氧、硫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O 3和H 2O 2的性质及应用 1.O 3 (1)组成:臭氧的分子式为O 3,与 O 2互为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O 3不稳定,容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 3===3O 2,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O 2可以转化为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O 2=====放电 2O 3 。 ②强氧化性:O 3容易使淀粉-KI 溶液变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I +O 3+H 2O===I 2+2KOH +O 2。 ③漂白性:O 3因其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3)用途:①可用作脱色剂和消毒剂;②臭氧层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 2.H 2O 2 (1)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H —O —O —H ,是极性分子。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加热、加催化剂都能使分解加快。 2H 2O 2=====MnO 2 2H 2O +O 2↑ 。 ②弱酸性:相当于二元弱酸。 H 2O 2 H ++HO -2,HO -2 H ++O 2- 2。 ③强氧化性 a .用10%的双氧水漂白羽毛及丝织品; b .氧化Fe 2+、SO 2- 3等还原性物质: H 2O 2+2Fe 2++2H +===2Fe 3+ +2H 2O , H 2O 2+Na 2SO 3===Na 2SO 4+H 2O ; c .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H 2O 2+2I -+2H + ===I 2+2H 2O 。 ④弱还原性:遇强氧化剂时作还原剂。 2KMnO 4+5H 2O 2+3H 2SO 4===K 2SO 4+2MnSO 4+5O 2↑+8H 2O 。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臭氧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与SO 2的漂白原理相同。( ) 2.臭氧和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它们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 3.H 2O 2是强氧化剂,只有氧化性。( ) 命题角度一 臭氧的性质 1.据有关媒体报道,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的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氧

高中化学《非金属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非金属硫及其化合物观课评课记录 授课人: 课题:非金属硫及其化合物 时间: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造成的,而这种损害环境的行为又是同人类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 要气体,大气质量与二氧化硫的含量有关。 本节教材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这些知识既是学生今后继

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课本原有内容新颖,空气质量日报、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防治酸雨的措施、雨水pH 的测定等都是比较新的内容,而且是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或进行适当的扩充,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课堂上呈现方式灵活本节除文字叙述外,还安排了“实验”“学与问”“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精心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的要求,努力达到有计划、有步 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①《化学1》SO42-的检验,S 的存在形式与性质,SO2 的性质与用途,H2SO3 的性质,SO3 的制备、性质与用途,工业制H2SO4 原理,H2S 的性质,SO2 对大气的污染、来源及防治,浓H2SO4 酸性、三大特性与用途,S 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 ②《化学2》Si、P、S、Cl 非金属性递变,苯的硝化、酯化反应、多糖和油脂水解中硫酸的作用,火法炼铜(Cu2S + O2),空气吹出法—海水提取溴。

完整版硫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

完整版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 D.“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详解】 A.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A正确; B.从海水提取H2O、NaCl等物质,不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实现,B错误; C.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食品的漂白,C错误; D. “玉不琢不成器”,玉的加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性质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SO-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2 4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NH+ 中一定含有 4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 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答案】A 【详解】 SO-,还可能含A.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2 4 SO-,所以A错误; 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2 4 B. 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3产生, NH+,故C正确;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4 D. 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 CO-,故D正确; CO2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2 3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