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放疗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放疗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放疗物理师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11-27T13:24:14.25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作者:申晖

[导读] 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此项工作,从业人员逐年增多。放射治疗过程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包含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体位固定、靶区定位、计划设计、计划验证、计划执行和总结等诸多环节,并且成链条状,缺一不可,为保证放射治疗质量,要求有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物理师、放射治疗技师和放射治疗护师等专业人员参与。现阶段使用的外照射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此项工作,从业人员逐年增多。放射治疗过程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包含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体位固定、靶区定位、计划设计、计划验证、计划执行和总结等诸多环节,并且成链条状,缺一不可,为保证放射治疗质量,要求有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物理师、放射治疗技师和放射治疗护师等专业人员参与。现阶段使用的外照射的主流设备为直线加速器,其射线能量强,治疗剂量大,腔内照射的主流设备为后装治疗机,从业人员对于从事此项工作的防护也倍加关注。个人剂量监测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与安全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从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工作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作者对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不同工种的个人辐射剂量进行了研究,比较了X线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专业等之间的个人辐射剂量,未见对放射治疗相关专业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分组研究报道,本文拟对放射治疗各相关专业组的个人辐射剂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引言

免疫治疗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因肿瘤组织微环境的复杂性、肿瘤治疗的综合性,仅通过免疫途径进行抗肿瘤治疗所获得的临床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免疫治疗临床适应证尚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明确;免疫治疗在极少患者中会产生严重的毒副反应等。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放疗的疗效与抗肿瘤免疫治疗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应用将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研究者们还应对联合应用的免疫治疗药物、放疗靶区、放疗的剂量分割模式等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为此,这两项研究目前已经入组完成,近期将发布部分研究成果,期待为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证据。

1放疗物理师的重要性分析

物理放疗是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方法防治、诊断肿瘤疾病并通过物理干预实现机体保健目的的医学手段。放疗物理师是物理放疗的实施者、参与者和研究者,需要具备物理学、医学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可独立完成放射治疗、物理影像诊断等工作,且具有国家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在我国,放疗物理师可配合临床医生完成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时需承担物理放疗技术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开发诊疗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案。殷蔚伯教授(中华放射肿瘤学会主任委员)曾表示,“我国放疗物理师的人才储备、供应并不能满足当前放射肿瘤学科快速发展的需求,改变放疗物理师稀缺现状是推动放射治疗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其他相关学科继续发展的必要措施”。著名放射物理学家胡逸民在《肿瘤放射物理学》一书中以“没有放疗物理师,现代医学将无法发展”高度肯定了放疗物理师的重要地位。

2肿瘤放射治疗过程

2.1磁共振影像技术助力精准放疗

如今,放疗已经进入了精准放疗时代。为了更好地明确照射靶区,近年来,国内少数医院引进了磁共振模拟定位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今年也完成了引进。使用该技术能更精准地勾勒出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让接受放疗的患者肿瘤组织能够更好地显示,从而避免漏照现象,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也能够更少地受到照射。此外,采用磁共振定位技术,还能提供功能成像,更好地区分肿瘤组织与周围水肿组织,并且在定位过程中没有辐射,对患者不产生任何辐射伤害。它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治疗更为精准,放疗过程中实时高质量的MRI影像软组织成像能自动追踪肿瘤和毗邻器官,保证放疗射线精准地照射到正确区域。其次,可进行个体化治疗,因为在放疗过程中能实时看到和评估肿瘤和内部器官的变化,医生可以在线同步优化调整放疗计划。此外,磁加速器也可以进行实时影像追踪,在放疗过程中,可以实时清楚地看到肿瘤和周围器官的运动,可使用动态追踪技术捕捉运动的肿瘤。

2.2人工智能和放射组学强强联合

智能计算机医院管理系统、智能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智能手术机器人等技术给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在恶性肿瘤放疗领域,肿瘤放疗靶区和危及器官智能化自动化勾画、建立AI化的放疗计划模型、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放疗远程智能化质控系统等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理念改变技术,技术也会改变理念,智能医疗也将改变未来医疗模式。目前,放疗是肺癌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放射性肺炎,但目前没有有效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方法。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人工智能和新兴的放射组学结合的方法,创新性地建立放射性肺炎预测模型,即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方法挖掘CT图像中隐藏的信息,并结合患者临床和放疗信息构建综合的预测模型。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其准确度可达到71%,未来深入研究后可进一步提高准确度,辅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除上述的放疗联合免疫疗法、磁共振技术、人工智能和放射组学结合外,放疗借助互联网优势来发挥远程医疗作用是一种趋势。主要包括远程质控、远程协作、远程靶区勾画、放疗计划设计以及远程培训等。远程放疗模式为医疗资源短缺和不均衡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2.3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辐射剂量的大小与所从事放射治疗工作的设备类型密切相关

目前,放射治疗外照射设备的主流设备为直线加速器,是人工射线装置,腔内治疗的主流设备为后装治疗机,其放射源是Ir192,护师和物理师都要参与后装治疗机治疗工作,个人辐射剂量较高。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个人辐射剂量的大小也与在放射治疗机房内的时间密切相关,既在放射工作场所的时间越长,个人辐射剂量越大。放射治疗物理师长期固定在放射治疗机房,负责所有放疗设备的质控、所有患者的位置和剂量验证、后装放射治疗以及后装放射源的更换工作,个人辐射剂量最高;放射治疗定位技师负责体位固定、CT定位和后装治疗的影像采集工作;放射治疗护师的岗位是后装放射治疗、加速器室CT定位室的辅助工作,个人辐射剂量较低,与放射治疗定位技师的个人辐射剂量,同样位居第2位;加速器治疗师负责操作各类直线加速器为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个人辐射剂量位居第3位;放射治疗医师主导每一个放射治疗环节,并都要参与,但放射治疗医师只负责自己责任内患者的定位、计划核实和治疗,故在机房的时间相对较少,个人辐射剂量相对最低。

结语

放射治疗过程有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物理师、放射治疗定位技师、放射治疗技师和放射治疗护师参与,放射治疗医师主导整个放射治疗过程,其个人辐射剂量与集体剂量均值一致,且比其他各相关专业组低;其他各相关专业组比集体剂量均值高;放射治疗师组比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