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教案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教案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教案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案

课题: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一、复习:1.什么是算法?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程序的几种结构。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人生的结构何尝不是顺序着,选择着,循环着,唯独不一样的是程序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但人生确是充满那么多不确定性)

3.用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

具体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算法(核心),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得到结果。

二、新课讲授

1.2.1算法的概念

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读P8,用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与此同时在黑板上写出例题。

学生实践:设给定两个正整数M=112和N=64,利用辗转相除法,求他们的最大公约数。

算法如下:

(1)112除以64,余数为________。

(2)________除以________余数为________。

(3)________除以________余数为________。

答:112和64的最大公约数为________。

学生实践:利用辗转相除法,求112和64的最小公倍数。(旨在提醒学生认真看书,带书)

算法的概念:P8

1.2.2算法的描述

教师直接给出算法的三种主要描述方式。

1.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流程图描述算法

3.伪代码描述算法

请同学回答,上面的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用了哪一种描述方式。教师讲解:通过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法的自然语言描述,能转化为流程图描述么?答:能

教师讲解表1-4 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其功能

注:学生在数学上算法作为一个章节,已经学习过,在此作为知识提醒和巩固。教师活动:通过画流程图,描述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法。

在此教师要边画边说。

提问:你如果是程序员,你喜欢自然语言的算法描述,还是流程图的算法描述?最后写出伪代码描述欧几里得算法。

INPUT m,n

r= m mod n

DO WHILE R><0

m=n

n=r

r=m mod n

LOOP

PRINT n

通过三种算法的描述,完成

了解了算法及其描述,结合“辗转相除法”实例,引出算法的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1,输入

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

所谓零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给出了初始条件,一些程序,如杀毒软件就不需要输入,且输入不仅仅是指键盘输入,鼠标,摄像头都可以作为输入。

2.确定性

算法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要确切的定义。不能有歧义性。

3.有穷性

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有穷性也称为“时间有限性”。也可以理解为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在这里的空间可以指算法转化为程序代码后,执行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4.输出

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即与输入有某个特定关系的量,简单的说就是算法的最终结果。

5.能行性

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1.2.3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核心,是程序设计的灵魂。

课堂编外话:

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它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算法的思想和初步知识,也正在成为普通公民的常识。运用算法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算法学习的根本目的。

作业:P13练习1.2.3(烧脑题,没必要伤害自己)解决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没什么意义,解决别人还没解决的问题才是真厉害。

第二节 算法和算法描述

第二节算法和算法描述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5学时数:40分钟(多媒体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②、掌握算法的描述方法;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描述算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和熟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等清晰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确立算法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生活中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自主探究能力; ②、通过算法描述,锻炼学生自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 的思维习惯; ③、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现意识,鼓励学生分享思想和反思自我的学 习理念。 2、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二第一章的内容,也是整个《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基础知识,本节内容对后续章节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整体上计算机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本节内容在高一数学模块三第一章中学生已有初步接触, 比较简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进行授课。

3、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高一数学模块三中对算法的概念和用流程图描述算法有初步的了解,且已初步了解面向过程的三种 结构,但未对算法形成抽象认识和理解;还不能对算法做出恰当的描述。 4、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一堂理论性的课,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 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算法与算法描述教学设计

算法与算法描述教学设 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算法与算法描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充分理解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3.认知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 4.理解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流程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算法设计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认识计算机只是工具,合理的指挥和控制计算机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1. 充分理解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三、学生分析 在必修模块“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部分以及本章第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对VB开发环境有所了解,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 本节课有关知识、问题与数学学科联系紧密,学生具有相关的数学基础,因此理解起来相对容易。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发挥同伴互助作用,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情境教学

2、学习方法:协作学习、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注重实践、互动交流;另外举例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学生学习起来兴趣浓厚,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较好的掌握了算法的概念,理解算法的设计和优劣的选择。学生初步接触编程,设计好这堂课的内容,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 一、教材处理 本节课以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一章《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和第二节《算法描述与设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用一节课时间完成。 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算法,如果只讲解算法的概念就要求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建模、设计合理算法,感觉难度较大。因此,我从“人鬼过河”这一智力游戏开始,通过实例介绍算法的概念,再例举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学会设计算法,并让他们采用算法描述工具描述相应的算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掌握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 3.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 4.通过流程图形象直观地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难点:对算法概念的理解,设计出合理的算法。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VB小程序、网络教室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介绍游戏规则,让学生在“人鬼过河”这一Flash游戏中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 学生活动:在游戏中亲身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算法的含义比较抽象,如果一下子抛出算法的定义,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所以引入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①请个别学生讲解操作这个游戏的步骤,教师进行归纳

总结,用自然语言描述出来。 ②由解决游戏的步骤引出算法的定义――算法是解决 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③算法需要将它描述出来才能为人所知。学生描述“人鬼过河”游戏的各步骤就是算法的一种描述方法――自然语言描述法。教师介绍如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学生活动: ①理解算法的定义。 ②初步体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过程。 (设计意图:①引导学生总结游戏步骤,由具体事例引出算法的概念。②学生体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过程。)(二)学生实践一 1.布置任务 教师活动:讲述“水仙花数”问题,让学生判断任一三位数是否为水仙花数,并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将自己设计的算法描述出来。 学生答案1:取百、十、个位数字,求他们的立方和,判断立方和是否等于原数,如果相等就是水仙花数,否则就不是水仙花数。 学生答案2:设x=abc,若a3+b3+c3=x,则x是水仙数,否则不是水仙花数。 2.指导实践

1-2算法的描述与设计--教案

1-2节算法描述和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算法的定义及其表达方法; (2)认知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 (3)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方法和过程 (1)理解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述算法的优缺点; (2)掌握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二、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算法的定义; 2、算法的三种表达方法; 3、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 4、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 (二)教学难点 5、算法的描述(三种); 6、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三、教学环境 1、教材处理 通过物理学中的实例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描述方法掌握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用多媒体教学网开展教学;用“先自主探究,后教学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2、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3、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学时:1学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预期目标导入: 一、对算法的初步了解 1.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 书中例6-1-1:求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在物理课中学过的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生讨论) 方法一: a) 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 b) 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 c)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计算出加速度a d) 输出所得的结果 方法二: a) 测量出物体从静止开始移动的距离s、时间t b) 将测量所得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引入物理学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 引导出算法的概念 介绍三种算法的表达方式,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算法的概念的教学设计说明

算法的概念的教学设计 杭二中分校海玲 一.容和容解析 算法是规则系统一种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尤指一种为在有限步骤解决问题而建立的可重复应用的计算过程。(概念的涵广义) 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现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概念的涵狭义) 算法概念这一节,立足于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明确顺序,是实现用程序框图、程序语言的表示方式的基础。(容及在本章的地位) 算法的思想方法几乎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所有章节,如解三角形、数学归纳法、数学建模等.本节的容能为以后学习本章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以及选修1-2第四章“框图”容奠定基础.由于程序框图体现的是算法的思想,故其思想方法可运用到数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在学科中地位)算法也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算法是连接人和计算机的纽带。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需要算法。首先研究解决问题的算法的自然语言表达,再把算法转化为程序,所以本节课学习用自然语言进行算法设计是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体现其应用性)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本节课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具体目标为: 1.要求学生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了解算法的基本特征。 3.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 本节课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算法思想,会用自然语言表达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三.教学问题诊断 本节算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很多问题是按照指定的要求一步步解决的;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所遵循的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括号的处理规则等,都是学生最初接触到的算法实例。初中学习的方程组的解法等,也是算法的典型体现。高中学习的必修1中求函数零点的二分法的解题步骤、必修5中线性规划的解题规律等更成了算法的经典问题。还有数列的求和、质数的判定、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都涉及到算法。同时,在其他学科、甚至生活中也离不开算法。 算法的实质是将人的思维过程处理成计算机能够一步一步执行的步骤,进而转化为一步一步执行的程序。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学生以往有一些经验,如教师对某些题型总结的较为固定的解题步骤。不过这种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升华。只有在完整地学习了算法后,学生才能把这些知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来认识。算法是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构造性的描述。算法并不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容。教学难点是对算法概念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描述,尤其是对循环问题的递归语言表达,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更加难以掌握。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算法的含义,明白算法是规则系统一种循序渐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下回顾特殊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自然展示求解的“步骤”,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算法是在有限步骤解决问题而建立的可重复应用的计算过程,并能够编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的。 在建立了算法的概念以后,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介绍学生熟悉的例子,并尝试着让学生自己举算法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算法的思想。 接着通过例1和例2设计算法,帮助学生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质数的判断是学生小学就

算法设计与分析C++语言描述(陈慧南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5P 1-3. 最大公约数为1。快1414倍。 主要考虑循环次数,程序1-2的while 循环体做了10次,程序1-3的while 循环体做了14141次(14142-2循环) 若考虑其他语句,则没有这么多,可能就601倍。 第二章 32P 2-8.(1)画线语句的执行次数为 log n ????。(log )n O 。划线语句的执行次数应该理解为一格整体。 (2)画线语句的执行次数为 111 (1)(2) 16 j n i i j k n n n ===++= ∑∑∑。3()n O 。 (3 )画线语句的执行次数为 。O 。 (4)当n 为奇数时画线语句的执行次数为 (1)(3) 4 n n ++, 当n 为偶数时画线语句的执行次数为2 (2)4 n +。2()n O 。 2-10.(1)当1n ≥时,225825n n n -+≤,所以,可选5c =,01n =。 对于0n n ≥,22 ()5825f n n n n =-+≤,所以,22 582()n n n -+=O 。 (2)当8n ≥时,2222 582524n n n n n -+≥-+≥,所以,可选4c =,08n =。对于0n n ≥, 22()5824f n n n n =-+≥,所以,22582()n n n -+=Ω。 (3)由(1)、(2)可知,取14c =,25c =,08n =,当0n n ≥时,有22212582c n n n c n ≤-+≤,所以 22582()n n n -+=Θ。 2-11. (1) 当3n ≥时,3 log log n n n <<,所以()20log 21f n n n n =+<,3 ()log 2g n n n n =+>。可选21 2 c = ,03n =。对于0n n ≥,()()f n cg n ≤,即()(())f n g n =O 。注意:是f (n )和g (n )的关系。 (2)当4n ≥时,2 log log n n n <<,所以2 2 ()/log f n n n n =<,2 2 ()log g n n n n =≥。可选1c =,04n =。对于0n n ≥,2 ()()f n n cg n <≤,即()(())f n g n =O 。 (3)因为log log(log )()(log ) n n f n n n ==,()/log log 2n g n n n n ==。当4n ≥时,log(log )()n f n n n =≥,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请自举一具体课例来说明)。(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请自举一具体课例来说明 课堂教学设计表

二、结合教学时间与本科内容,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1)设疑激趣自然界的生物之谜很多,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并激发兴趣。如讲授鸟的飞行时质疑:“鸟为什么能飞,而人类又不能飞呢?”;讲授病毒时质疑:“为什么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讲授激素调节时提问“有些人多吃糖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但1~2小时以后,血糖浓度却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什么原因?”这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提高,这就为上好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直观激趣教师在授课中可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讲血液循环时,让学生观看录像,从录象中了解循环的途径;再通过录像将心脏的各部分解剖在画面上,逐一分析各部分的功能,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理解。(3)情境激趣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兴趣。如讲克隆技术时,给学生讲克隆羊多莉的故事和介绍一些有关克隆的影片,当学生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时,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小结克隆技术的原理和过程,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教学出现了高潮。.在教育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它可恰当地呈现大到生态系统,小到生物分子结构的图像,也可以把复杂的或微观的生理活动、生命现象简洁地、直观地表现出来。 二、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能力等。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困难开足实验。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增长才干的最基本途径,是培养智能的基础,对于生物学这种实验性学科尤其如此。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记录,而后经过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得出某个结论。因此,思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过程及方法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综合多种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的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等,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视野对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转引自何克抗等,2005),其中学习理论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种类繁多,但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学习理论)进行认真分析,我

们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面向教师教的传统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三类。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二、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引导学生自王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一、教学内容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 1.充分理解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3.认知流程图的六种基本符号,用流程图描述简单的算法 4.理解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5.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流程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1.学会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准确地描述算法 2.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算法的的概念及自然语言描述 教师活动:说明”狼菜羊过河”的游戏规则 学生活动: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设计方案,比一比看哪组同学最快完成。记录实际过河过程,完成学案中相关应部分内容的填写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方案用规范的自然语言的形式表示(学案)样例:过河的方案: 第一步:人和羊过河,人返回,留下羊; 第二步:人和狼过河,人和羊返回,留下狼; 第三步:人和菜过河,人返回,留下菜; 第四步:人和羊过河。 教师活动:收集学生的过河方案,并将其用自然语言的形式展示于黑板上教师小结: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特征 3、算法的择优 (二)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教师活动:介绍流程图的作用,讲解流程图所用的基本符号及功能 学生活动:在学案中完成流程图的拼接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流程图,对照自然语言表达归纳流程图表达的优缺点(三)用程序实现算法 教师讲解:编写程序即把人们设计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

(四)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 2、分支结构 3、循环结构 (五)课堂小结 1.算法形成的过程: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流程图表示的算法----算法的程序表示 五、教学反思 1、整个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条理清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两个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经典问题,二是教师的演示和学生动手调试程序环节,将学生牢牢的吸引住;同时本课很多内容都是基于高一数学模块三中的已学知识,知识点的难度小。如算法及其描述方式在高一数学中已有介绍,所以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 2、本节课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没有预想中的好,可能与教学内容和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关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于算法存在畏惧心理,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不敢大胆发言。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郭小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概念和理论,而算法的概念和理论都太抽象,讲起来非常的枯燥乏味,那么就要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能轻松而又愉快的接受并理解。 二、学生分析: 在数学中已学过程序设计模块,对算法有一定的初步基础,学习了结构语言的三种结构,并能编写一些较简单的程序。但是学生对结构的掌握并不是很熟练,他们对编程存在一定的畏惧情绪。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算法的概念;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情感领域: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能力发展: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处理运用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通过作品的制作、反思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引导学生对编程的兴趣,理解算法的概念和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为程序设计打好基础。 四、教学重点: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描述 3、算法的设计 五、教学难点: 1、算法的选择。 六、教学手段: 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式教学,以趣味智力题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故事事例和具体的程序运行对比,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学习能力。

1、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利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 环环相扣。 2、问题的设计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学生重点 与难点的把握。 3、举例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并能够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4、算法的选择作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问题三】【问题四】二大问题 的设置,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与消化。 5、网络教学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cb85078.html,/wljx)的使用,极大的加强了师生 之间的互动,对学生提交的作业(https://www.360docs.net/doc/cb85078.html,/wljx/wljxzpdp. asp?classid=5249)可以进行即时的点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九、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数学模块中对算法已进行了初步的学习,故对本节课的内容和数学模块中的算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把握是比较到位的。对于算法的选择,在数学中并没有过于深入的讲解,本节课通过问题三和问题四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对此有较深入的理解,从课堂效果上来看,基本达到预定目标。 2、从学生对问题二提交的算法来看,有部分学生对循环结构掌握得并不好,如do…loop until 写成do…until ;有些直接用条件语言IF来实现循环结构;有的对DO语句的条件写错。 3、本节课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调动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概念涉及了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教学内 这许多课时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的每个课时都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小目标。等到单元结束时,我们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学生学情 当教师为教学单元中的一节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方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接下来就要分析学生以往的知识结

构和学生对这个动作的接受能力。在我们学校,学生喜欢玩着一个《跳房子》的游戏,游戏中用到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与我们要学的技术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只能用这个动作做引子,引出我们要学习的技术,再通过纠正摆动腿的高度,以及落地要屈膝缓冲来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 远与游戏》部分)作为本节课的拓展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在副教材中,我们可以选择投掷,也可以选择跑的游戏,选择的依据是学生整节课运动负荷的大小。 四、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确定以后,这节课的框架就基本确定了。但学生在课堂

上并不是无序站立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考虑上课学生的人数和练习密度,要有一个或者几个队形,这就是组织形式。有很多教师在上课时用过圆形场地,或半圆形,或四排横队散开的队形,都是与学生人数和练习密度有关。如果学生人数多,四排横队比较合适,教师与所有学生的距离适中,学生能听清楚教师的讲解,但四排横队轮 接也不显得突然。 六、教学手段 个人理解就是用来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的手段,方法,策略。虽然我们完成了上面的教学设计,但并不能保证课堂实际效果会按照我们的设想走,这就需要教师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想好应

高中算法与算法的描述

第一章算法与算法的描述 1.算法的定义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对解题过程的精确描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最核心过程。 2.法的特征 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的特征: 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 4、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5、可行性: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步,即每个计算步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也称之为有效性) 3.算法的描述方法 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1)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例1: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算法如下:(自然语言描述法) (1)输入半径r ; (2) 计算周长c=2*π*r ; (3) 计算面积 s=π*r*r ; (4) 输出周长c,输出面积s ; (5) 结束 例2: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9元,超过8小时的每小时增加15%的加班费,计算工人每天的应发的日工资。(1)输入工作小时X (2)判断X值,分别计算 ●X小于8,工资=X*9 ●X大于8,工资=X*9+(X-8)*9*0.15 (3)输出工资 (4)结束 练习: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用自然语言描述) (2)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3.2算法及其描述》20191009-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征。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解算法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3.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算法描述与算法的程序实现之间的区别。 5. 习惯计算机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基础知识梳理】 一、 算法 1.算法的概念 算法是在 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 的规则。 即用计算机求解某一问题的方法,是能被机械地执行的动作或指令的有穷集合。 【自学探究】 一、 完成任务一:渡河问题的探究,总结过程,理解算法的概念。 注意: 要写明确共几个步骤,并标明序号。 渡河步骤: 二、 完成任务二: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 注意: 1.要写明确共几个步骤,并标明序号。 2.总结出这类问题的通用解决办法。(头的数量为m ,脚的数量为n ,无论给出什么数据,很快就能算出兔子的只数X 和鸡的只数Y ) 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 【使用时间】 第6周 【编 辑】郭 亮 周治国 【审 核】 高一信息组 第三章 算法基础 3.2算法及其描述 项目:体验算法奥秘,让 数学题活起来

【精讲点拨】 2.算法的特征 1)有穷性。任何一种提出的解题方法都是在有限的操作步骤内可以完成 的,哪怕是失败的解题方法。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2)确定性。算法执行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不能出现模棱两 可的情况。 3)数据输入。一个算法必须有输入。 4)数据输出。一个算法必须有输出。以反映对输入 数据加工后的结果,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 5)可行性。解题方法中任何一个操作步骤可以被分解为的操作步骤,而且可以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下和逻辑思维中都能够 实施实现。 二、算法的描述 1.描述算法的常用方法 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是人们日常所用的语言,如汉语、英语、德语等,使用这些语言不用专门训练,所描述的算法也通俗易懂。 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让人感到算法的流程描述清晰简洁,容易表达选择结构;它不依赖于任何具体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从而有利于不同环境的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算法基础知识》教案

《算法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2、技能目标:学会分析问题,提取问题形成算法描述、掌握流程图的概念与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分析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算法的概念 难点:流程图表示 三、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问题: 一位农夫要带一只狼、一只羊和一棵白菜过河,如果没有农夫看管,狼就要吃羊,羊就吃白菜,但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问农夫该如何解此难题? 以《阅读与思考》中一位农夫带着一只狼、一只羊和一棵白菜过河的材料入手,让学生展开讨论,探讨过河的方法。 给学生实物,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出示学习任务: 1、什么是算法? 2、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适当进行点拨。 2、算法的流程图表示。 (1)介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及其说明; (2)尝试用流程图来描述农夫过河的过程。 (3)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让学生了解,不做深入的介绍) (4)E语言(了解) (四)展示评价,实践创新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算法就是某一个问题的解题方法 B 对于给定的一个问题,其算法不一定是唯一的 C 一个算法可以不产生确定的结果 D算法的步骤可以无限地执行下去不停止 2、算法的描述方法有( ) A 用自然语言描述

B 用流程图描述 C 用计算机语言描述 D 其余三项都是 3、关于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 B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 " C 算法独立于任何具体的语言,VB算法只能用VB语言来实现 D 算法的作用在于记录和交流人类解决问题的思想 C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由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收获 知识结构归纳: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自然语言描述; 3、算法的流程图表示; 4、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案

算法和算法的描述(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这节课内容主要是一些概念和理论,而算法的概念和理论都太抽象,讲起来非常的枯燥乏味,那么就要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能轻松而又愉快的接受并理解。 学生分析: 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编程,那么在高中阶段初步接触编程,学生首先会感到很深奥,看到书中的程序语句,尤其是看到后面的长一点的程序语句更是觉得可怕,那教师必须要考虑在授课中如何正确引导,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生有没有兴趣学,往往看这个课是不是有意思,难不难学,一看难学又乏味,就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编程的兴趣,理解算法的概念和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为程序设计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算法的概念、算法的设计和选择。 教学难点: 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教学方法: 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式教学,以趣味智力题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故事事例和具体的程序运行对比,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对编程的兴趣 (1)教师:同学们喜欢玩电脑游戏吗? (2)学生:喜欢!(说到游戏学生总是表现出很浓的兴趣。) (3)教师:在上机练习课的时候,总发现有个别同学偷偷的玩游戏,其实你们喜欢,老师也很喜欢,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编个游戏来玩呀? (4)学生:会不会很麻烦!(学生表现出好奇,又对编程心里还没有底。) (5)教师:不用担心,编程并不像你们所想像的那样难,很快你们就会编一些小游戏程序了。其实编程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编程,甚至会着迷的。 2、算法的概念 (1)教师:幻灯片出示一个经典的趣味性例子, 有一个牧羊人带着一头羊,一只狼和一颗大白菜准备过河,他找到一只很小的船,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去,可是如果让狼与羊单独在一起,狼会吃羊,让羊与白菜单独在一起,羊会吃白菜,牧羊人应如何过河? (2)教师:分组讨论,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把你们的橡皮擦放到一块,分别写上狼、羊、白菜,你们自己是牧羊人,现在请同学们来设计一个方案,把3样东西安然无恙的带过河。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同学最快完成。 课堂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把它当作一种游戏全都投入进去了,积极思考起来。 (3)很快就有学生举手回答。 过河的方案: 第一步:人和羊过河,人返回,留下羊; 第二步:人和狼过河,人和羊返回,留下狼; 第三步:人和菜过河,人返回,留下菜; 第四步:人和羊过河。 (4)教师:同学们这个方案行不行? (5)学生:行。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教案

————————————————————————————————作者:————————————————————————————————日期:

1.1.2程序框图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教学目标: 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 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 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 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 难点:教学综合运用框图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回顾引出探求算法表达方法的必要性――程序框图―――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课堂小结 教学情景设计 一、新课引入 从1.1.1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和特征,即知道了“什么是算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算法的表达问题,即解决“怎样表达算法”问题。我们已知道用自然语言可以表示算法,但太烦琐,我们有必要探求直观、准确表示方法。(S通过预习解决下面四个问题) 1.算法的含义是什么? 2.算法的5个特征. 3.算法有几种基本的结构? 4.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图形在流程图中,分别代表什么框? 5、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 二、问题设计: 1. 教学程序框图的认识: ①讨论:如何形象直观的表示算法?→图形方法. 教师给出一个流程图(上面5题),学生说说理解的算法步骤. ②定义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③基本的程序框和它们各自表示的功能: 程序框名称功能 终端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起止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