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大蒜根尖多倍体诱导与染色体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大蒜根尖制片的方法。

3、通过对玻片的观察,统计染色体数目。

4、对比不同的大蒜根尖染色体数目,理解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区别

实验原理:

1. 有丝分裂

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 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勺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观察有丝分裂,重点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解体,染色质凝聚显现出染色体的形态;在前中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的中部;在中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受到微管的牵引,着丝粒成行排列于赤道板上;在后期,染色体受到动粒微管的牵引,向细胞两级运动;在末期,染色体重新解螺旋,细胞核重新形成。细胞染色体过程示意图见图1.

图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

2. 大蒜的根尖

大蒜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图2,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

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 当尽

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FWuv. I g Ttw 呼材■ rwi 啊血af In r?f ?e af *tgl?n gr^vKHi ?>d a i?%eie TM: ih* IWE InniiEd.

图2:大蒜根尖结构示意图

3. 多倍体诱导

秋水仙素易溶于冷水、不易溶于热水、有毒、针状结晶或淡黄色粉末,是诱导多倍体的一种常用试剂,其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鳞茎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它的作用机理是与微管蛋白单体结合,抑制微管的形成,进一步抑制纺

锤体的形成,使染色单体分离受阻,形成同源多倍体。因此,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如生长点才能产生作用,诱导多倍体的形成。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在蔬菜和观赏植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大蒜方面的报道却很少。

colchicine

图3 :秋水仙素的化学结构式

实验器材:

实验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过的大蒜根。(秋水仙素溶液配制取秋水仙素1g (先用少量95聽醇助溶),溶于250?500ml蒸馏水中,配成浓度为0.2?0.4%的溶液,冰箱中保存。将大蒜架在盛水的烧杯中进行水培。待根尖长到1cm时,将大蒜盛在0.4%秋水仙素溶液的瓶盖或小烧杯上,避光处理24小时,然后再水培24 小时加倍后根尖很肥大。)

多倍体(1)10*40倍显微镜下观察 多倍体(2)10*40倍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试剂:1mol/L 的HCI 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

实验器材:刀片,镊子,双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烧杯,滤纸。

实验步骤:

1、 取材:取大蒜发根至0.5-1cm ,然后转入盛有0.15%秋水仙素水溶液 的培养皿

中继续培养24小时到30小时,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 出固定。(一般植

物细胞周期17-18小时)

2、 固定:在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移至70%乙醇中保存或者备用。

3、 解离:植物的分生组织需要经过处理以便除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 使细胞壁软

化,经解离的组织才能使得压片步骤顺利进行。

酸解法:固定的材料用清水洗涤之后,用 1M HCL 在 60摄氏度水浴 中恒温

处理5min ,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 不够,则压片不

易分散。若解离太过,在下一步处理材料时由于材 料过软而易丢失。

4、 水洗:水洗三次,每次一到二分钟。

5、 染色:切取根尖分生组织区,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 10-15分钟。

&压片: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盖上两层吸水纸, 用一个双面刀片,

插到盖片与玻片之间的一角,用左手食指压紧盖 片,防止滑动,用右手持解

剖针,用针柄轻敲盖片,使材料均匀分 散开,然后将刀片轻轻撤出,再用针

柄重敲盖片,使细胞分散压平。

7、 镜检:比较四倍体细胞与二倍体细胞

实验结果:

一、多倍体观察:

细胞内染色体被改良苯酚品红染成紫红色;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多,杂 乱无章地排列在细胞内部,并未平均移动到细胞两级。

2.染色体计数

结论:实际计数值与实际值存在偏差,一方面由于压片不充分,另一方面立体细胞使得染色体容易出现重叠现象。通过观察,细胞大致分散开,没有出现堆叠情况,判断解离效果良好。

六、注意事项

1、解离的时间要适当,大约5mi n,因为解离时间的长短与实验结果的好坏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时间过长,则不仅破坏分生组织之间的果胶与纤维素等物质,也使分生组织与伸长区脱离,染色效果将会降低,而过短,则又达不到分离细胞的结果。

2、在切取根尖时大约切从根尖开始算往上1.5mm左右,若切得太短,则只会看到成熟的根冠细胞,在视野中看不到分裂期细胞;若切得太长,则会看到有很多伸长区的成熟细胞,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3、染色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染色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

4、压片时用拇指从上往下垂直用力且要避免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滑动,否则会使细胞之间重叠,影响观察。

5、观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相的位置,再换高倍镜观察。

七、实验拓展

秋水仙素应用价值:

自1937年布莱克斯和埃佛里采用曼陀罗等植物发现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后,广大育种工作者开始探索多倍性育种技术手段,多倍体植株叶片大而厚,颜色深邃,花朵大而质地加重,花期延长等外观特征符合现代育种目标,增加了花卉的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带动了花卉产业的迅速崛起。现有的技术手段中,通过秋水仙素人工化学诱变的方式仍然被认为是最有效、成绩为显著的一条途径,其具有经济方便、诱变作用专一和诱变突变广泛等特点,一直沿用至今。如在金丝杜鹃、大波斯菊、草夹竹桃、矮牵牛、毛地黄、紫茉莉、金莲花、金鱼草、鸡冠花、挂竹香等植物中都通过秋水仙素诱导成功,已获得了同源四倍体植株。在提高观赏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用秋水仙素加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陷问题。秋水仙素诱变产生的第一代多倍体,基因平衡遭到破坏,存在一些缺陷,

如孕性低、种子不饱满、生长期较长、开花较晚等。因此不能直接用于生产

, 只能在进一步加以改善, 克服缺陷后才能在生产上发挥优势。

2、嵌合体问题。由于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的不同步性, 用秋水仙素处理时并不是所有细

胞都加倍为多倍体, 也可能有一部分细胞染色体未加倍, 染色体未加倍与加倍的细胞嵌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了嵌合体。由于二倍体细胞一般生长较快, 如果嵌合体中二倍体较多时, 二倍体细胞就包埋了多倍体细胞而使得倍性恢复。嵌合体现象严

重制约多倍体育种发展, 如何筛选嵌合体是多倍体育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3、毒害问题。秋水仙素有剧毒性、对外植体有毒害作用, 常常使材料在处理过程中死

亡, 而且抑制种子的萌发和根的生长。与组织培养结合时, 不但使离体组织受害, 明显抑制不定芽分化, 再生植株生长缓慢, 甚至可使外植体在继代培养中褐化死亡。

4、诱导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诱导频率也有待提高, 以期待获得真正非嵌合体的多

倍体类型, 获得多倍体在遗传稳定上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前研究多偏重于形态学、细胞学以及诱变技术, 关于突变体的生理生化及其分子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甚少, 现阶段诱变研究形式比较单一, 若能和其他的手段相结合效果可能更好。[1]

参考文献:

[1] 刘亚娟,李名扬,屈云慧.秋水仙素在园林花卉多倍体育种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 (7):155 — 157.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洋葱根尖染色体有丝分裂观察与多倍体诱导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一)有丝分裂 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 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 观察有丝分裂,重点在于观察 染色体的形态。在细胞分裂前期,细 胞核解体,染色质凝聚显现出染色体 的形态;在前中期,染色体散乱地分 布于细胞的中部;在中期,纺锤体形 成,染色体受到微管的牵引,着丝粒 成行排列于赤道板上;在后期,染色 体受到动粒微管的牵引,向细胞两级 运动;在末期,染色体重新解螺旋, 细胞核重新形成。 (二)洋葱的根尖 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三)多倍体的诱导 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四)各步骤的作用 1.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 2.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 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体会如何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并能够指出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洋葱鳞片临时装片的制作,认同植物细胞虽然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实验材料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纱布、滴管、镊子、吸水纸、洋葱、显微镜等。实验重点:知道实验各个步骤的目的,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 实验难点:如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实验类型:学生实验。 实验过程: 检核项目 操作要点 注意要点 1.检查材料器具 检查材料器具是否完好齐备(紫色洋葱鳞茎、尖头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滴瓶、吸水纸、清水等) 2.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记录 ①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②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把洋葱鳞片叶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让学生区分叶的内外两侧,并注意是从内侧取的。

④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或镊子轻轻地把它展平。 ⑤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一侧的边缘, 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 慢地放平,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气泡而影响实验观察。 应该先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另一侧再缓慢放平。 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注意不是同一侧。 ⑦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 引,重复2~3次,使碘液浸润标本 的全部。 3.观察洋葱表皮 ①将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根据光线选择适当的反光镜和光圈,获得明亮适宜的视野。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②把做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并从侧面观察将镜筒下降到适当位置。要从侧面观察镜筒下降,防止镜筒下降幅度过大,压碎玻片或损失物镜镜头。 ③通过目镜观察,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至看到物像。再旋转细准焦螺旋,进行微

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大蒜根尖多倍体诱导与染色体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大蒜根尖制片的方法。 3、通过对玻片的观察,统计染色体数目。 4、对比不同的大蒜根尖染色体数目,理解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区别。 实验原理: 1.有丝分裂 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分法。观察有丝分裂,重点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在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解体,染色质凝聚显现出染色体的形态;在前中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的中部;在中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受到微管的牵引,着丝粒成行排列于赤道板上;在后期,染色体受到动粒微管的牵引,向细胞两级运动;在末期,染色体重新解螺旋,细胞核重新形成。细胞染色体过程示意图见图1. 图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 2.大蒜的根尖 大蒜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图2,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

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图2:大蒜根尖结构示意图 3.多倍体诱导 秋水仙素易溶于冷水、不易溶于热水、有毒、针状结晶或淡黄色粉末,是诱导多倍体的一种常用试剂,其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鳞茎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它的作用机理是与微管蛋白单体结合,抑制微管的形成,进一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单体分离受阻,形成同源多倍体。因此,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如生长点才能产生作用,诱导多倍体的形成。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在蔬菜和观赏植物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大蒜方面的报道却很少。 图3:秋水仙素的化学结构式 实验器材: 实验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过的大蒜根。(秋水仙素溶液配制取秋水仙素1g(先用少量95%乙醇助溶),溶于250~500ml蒸馏水中,配成浓度为0.2~0.4%的溶液,冰箱中保存。将大蒜架在盛水的烧杯中进行水培。待根尖长到1cm时,将大蒜盛在0.4%秋水仙素溶液的瓶盖或小烧杯上,避光处理24小时,然后再水培24小时加倍后根尖很肥大。)

实验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教学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3、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掌握绘制生物镜像图的方法。 二、重难点: 1、重点:①制作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②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明确各部分的功能。 2、难点: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三、实验用品 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刀片。 四、教学课型:实验教学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实验操作是我们了解生物学知识的一种常见手段,也是必备的技能。因此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掌握这种技能。本节所选内容《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一个基本实验。下面清点实验器材。 2.检查材料用具:显微镜、吸水纸、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稀碘液、洋葱。 3.实验过程; 第一步、调试显微镜。 ①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安放: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上,;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7cm 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③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第二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第三步、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操作要求 注意事项 准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用手捏住载玻片、盖玻片的两侧。小心划伤。滴清水时,应滴在载 玻片中央,不宜过多。 取材 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 、5平方厘米),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 用刀片时应小心,防止划伤。切块时应注意切块的大小。当把表 皮在清水中展平时,有时表皮会粘在镊子上,这时用解剖针或用 镊子在清时中轻轻晃动即可。 盖盖玻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一定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出现大量水泡。 染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滴加染色液时,可让载玻片一头略高,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 引,连续两三次,这样才能充分 染色。 操作要求 注意事项 安放玻片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注意标本摆放的位置,一定正对通光孔。 调焦 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同时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 将物镜下降时,一定从侧面看着,小心压破玻片。

洋葱根尖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研究实验报告 成员:▲陈颖陈玉容苏新铭 刘敏李淑霞杨聪 为了了解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我们实验组的成员向实验室保管员征得允许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洋葱根尖细胞的实验并做了如下的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药品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 0.01 g/mL的或 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d~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5 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 1.解离下午2时是洋葱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洋葱的根尖 2 mm~ 3 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匕%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 0.01g/mL或 0.02 g/mL的溶

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到分生巨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3.仔细观察,可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4.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教师:殷冰燕20190313 七里店学校科学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性质: 演示实验实验目的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3、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重点: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绘制细胞结构图。实验原理:利用教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纱布、碘酒、放大镜等。 实验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洋葱。问: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用显微镜来观察能看到些什么呢?(板书课题)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1、在一个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用小刀在洋葱鳞叶片内壁划一个“井”字,用镊子取下“井”中洋葱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如水不足,可沿盖玻片边缘滴加;若水分过多,可用吸水纸吸掉;4、从盖玻片的一边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在盖玻片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5、

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做成可进行观察。 三、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向着光放在实验台上。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焦: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亮的光圈。4、观察:调节粗准焦螺旋,把所要观察的洋葱表皮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5、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细胞为止,绘制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6、小结:我们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的,而且大多呈长方形,外为细胞壁,内为无色细胞质和细胞核。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就是洋葱的细胞。 四、实验结束回收实验器材,整理实验桌。注意事项:1、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慢慢放下,防止产生气泡。2、滴碘液时,要滴在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染色要均匀。3、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4、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须同时睁开。5、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而损坏。6、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7、显微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时损坏镜头的镜面。板书设计: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

实验一:观察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 拿到实验报告后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听到开考信号后才开始实验,切记不要乱动实验仪器。 一: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第一步:擦:取载玻片,一手拿着载玻片的两侧,另一手用纱布擦拭,不能用手直接拿镜面来擦拭。擦好后平放在实验台正前方。再取盖玻片,放在纱布上轻轻擦拭。擦好后搭靠在载玻片的一端。 第二步:滴:用胶头滴管滴一滴清水在载玻片的中央,悬空着滴。 第三步:取: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上轻轻划出0.5*0.5cm大小的#字。用镊子从#字的一角处挑起,再夹住慢慢撕取。 第四步:浸:把洋葱表皮浸没在水滴里。同时用镊子轻轻展平。不要有卷曲、重叠。 第五步:盖:用镊子从缝隙处夹起盖玻片,可以用手指从对侧辅助。倾斜45度角,使盖玻片的左侧先接触水滴,再慢慢的放下盖玻片,盖在洋葱表皮上。 第六步:染:在盖玻片的左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并重复2—3次。 第七步:吸: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液体。 二:显微镜观察 1、取镜与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在中央略偏左前方,距离实验台边缘10厘米左右处,右边空出便于绘图,镜臂靠近身体方向。 2、对光 双手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打开光源后,双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同时左眼注视目镜内,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处插入,然后双手向前平推,使压片夹夹住玻片标本,且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4、观察 双手扶住镜筒两侧的粗准焦螺旋并向下转动,眼睛同时看着物镜镜头,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但不接触玻片标本为止。 左眼注视目镜内,同时双手向上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用双手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请确保视野中没有气泡和重叠。确认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举手示意监考老师来查看。请近视的同学在对光、观察的过程中不要摘掉眼镜) 三、绘图 用铅笔绘图,用线条画细胞轮廓,用打点表示颜色深浅(打点越多越密代表颜色越深)。用引出平行线指出细胞结构名称,并在图下注明该图的名称。实验报告完成后,举手示意监考老师,老师会看所画的细胞是否与视野中央观察到的细胞相似。(1、画的细胞图像如果不接近物像,会被扣除分数。2、细胞各个结构名称错一个或少一个,会扣除分数。3、在图的下方的注图的名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简图、番茄果肉细胞结构简图),不标注,扣除分数。) 四、整理 1、双手扶住粗准焦螺旋,向上转动,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距载物台近2厘米处,双手向前推取下玻片标本。拿下盖玻片用小水流轻轻清洗,再清洗载玻片,放回原位。 2、双手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向前方两旁,呈牛角状,再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显微镜的操作和观察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后,为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的实验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此实验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技能观察的方法和技能,同时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显微镜操作和观察方法,学习了植物细胞的结构,为临时装片的制作打下了知识基础. 情感基础: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学生对动手操作有浓厚的心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对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渴望.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做了显微镜的操作和永久装片的观察的实验,具备做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的实验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亲手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兴趣. 2、使学生初步学会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简图. (三)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成功制作临时装片. 教学手段: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显微镜、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引出新课:生物具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要想了解生物体,首先要了解细胞.(板书: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教学过程:1、观看多媒体视频. 2、实验步骤中的问题讨论. A:(1)为什么要擦玻片? (2)滴多少水合适? (3)怎样取洋葱鳞片叶表皮?(撕取) (4)为什么要把材料展平?(力求最薄) (5)为什么盖盖玻片要这样小心?(避免产生气泡) (6)为什么要染色?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染色?(染色便于观察无色的结构,有色的材料无须染色) B:实验操作步骤(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在洋葱内表皮用刀片划出一个约0.5cm2的正方形(在使用刀片时注意安全),用镊子撕取洋葱内表皮,浸入到水滴中. (4)将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使之展平. (5)用镊子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洋葱表皮上.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3、学生动手操作(1)学生动手练习制作临时装片(教师巡视、指导) (2)观察临时装片(3)教师评价肯定学生成果(4)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细胞基本结构(5)画图并总结出生物图的科学画法(教师画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注意事项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准 备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 净;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1-2滴清水。 用手捏住载玻片、盖玻片的两侧。 小心划伤。滴清水时,应滴在载 玻片中央,不宜过多。 取 材 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 、5 平方厘米),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 表皮;把撕取的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 中,并展平。 用刀片时应小心,防止划伤。切 块时应注意切块的大小。当把表 皮在清水中展平时,有时表皮会 粘在镊子上,这时用解剖针或用 镊子在清时中轻轻晃动即可。 盖 盖 玻 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 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 观察的材料上。 一定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 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出现 大量水泡。 染 色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 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 的全部。 滴加染色液时,可让载玻片一头 略高,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 引,连续两三次,这样才能充分 染色。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取 镜 与 安 放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 实验台中央略偏左,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 米。 一定用双手,显微镜位置放正确。 对 光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 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 同时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注意双眼睁开。 安 放 玻 将玻片轻放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的两端。 注意标本摆放的位置,一定正对 通光孔。

片 调焦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同时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下降,直到物镜 接近玻片;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同时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至视野中出 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将物镜下降时,一定从侧面看着, 小心压破玻片。 观察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在低倍 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视野中若出现气泡(边缘粗而黑, 压玻片时会移动或变形),此时应 移动标本。

微核实验-毒理学-洋葱根尖染色体观察

微核试验 摘要:利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染色与计数技术测定不同浓度6价铬和1.2,4-三氯苯以及它们的不同浓度混合液对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微核率和细胞分裂各期的影响。以蒸馏水为对照组,设置的实验组为3组不同浓度的6价铬和三氯苯以及它们的混合液。用孚尔根染液法对不同试剂及各浓度的处理的根尖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各试剂各浓度处理下的微核率以及不同分裂期细胞的比例。 关键字:孚尔根染色法、微核、微核率、分裂期细胞 Abstract:Use of garlic root tip cell micronucleus dyeing and counting technology .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romium 6 and 1,2, 4 - t hree hlorobenzene as well as thei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mixture to garlic root tip meristematic cells in the areas of micronucleus rate and the influence of each stage of cell division.With distilled water as control group, the group set up for the three group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hromium 6 and 3 chlorobenzene and their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1509214.html,efu's root dye solution for different reagen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root tip for dyeing. Under the microscope to observe the reagent concentration under the treatment of micronucleus rate and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split phase cells Key Words:Fu's root staining method、micronucleus、Micronucleus rate、Split phase cells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知道微核产生的原理。 2:学会识别微核以及计算微核率。 3:学用微核试验来评价药物、放射线、有毒物质等对人体细胞或体外培养细胞遗传学损伤。 4:了解不同化学试剂对细胞各个分裂期的影响。 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使人们很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的变化。真核测试系统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利用微核实验这种遗传毒性试验方法可以检测检测染色体或者有丝分裂器损伤,计数细胞的微核率。检测已存在或潜在的危害。 二、研究进展 微核( micronucleus, 简称MCN) , 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 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认为, 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断产生的。在细胞有丝分裂时, 受到有害理化因子的损伤, 染 色体发生断裂, 在下一次分裂后期, 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断行动滞后, 不能进

洋葱根尖细胞之观察

物種的傳宗接代- 洋蔥根尖細胞之觀察 一、背景介紹 「有絲分裂」是真核細胞繁殖時最主要的方式。稱為有絲分裂的原因是,因為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會出現紡綞絲和染色體等一系列變化,然後才出現細胞的真正分裂為二。有絲分裂是一連續的複雜動態過程,為敘述方便,根據形態學上的變化,按這些過程的先後順序分為分裂間期(即不分裂的階段)和分裂期(即正在進行分裂的階段)。分裂期又分為: 1. 前期:細胞核中的染色質開始凝聚,核仁消失。 2. 中期:紡錘絲將染色體排列在細胞核中央。 3. 後期:成對染色體分離,向細胞的兩端移動。 4. 末期:各染色分體抵達細胞的兩極,子細胞形成新的核膜。 洋蔥根尖是觀察細胞分裂的良好材料,細胞大且容易染色觀察。本實驗便以洋蔥根尖為材料,經過酸化處裡、壓散細胞後,以特殊染料將染色質及染色體染上顏色後製成玻片標本,做為本次實驗觀察之材料。 二、實驗器材 1. 光學顯微鏡 2. 洋蔥根尖染色玻片標本 三、實驗步驟 1. 將玻片標本放置於顯微鏡鏡臺上。 2. 分別以100 倍、200 倍、400 倍,等三個放大倍率來觀察。 3. 詳細紀錄觀察結果,並依據觀察的結果回答以下之問題。 四、結果紀錄與問題 1. 請分別畫出標本玻片於顯微鏡400 倍視野下,所觀察到分裂期前期、中期、 後期、末期的細胞形態。 前期中期

2. 依據實際操作顯微鏡觀察的結果,寫出 A 、B 、C 三張圖之顯微鏡使用的解 析倍率? 3. 下圖二框內,A 細胞為處於正常狀態之細胞,請問B 細胞正在進行什麼樣 的活動? 4. 請列出「本次實驗」你使用顯微鏡可觀察到的所有細胞、組織或生物的名稱? 後期末期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教学设计

“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技能出发,通过观察,观看,多次探究,给予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协助下自主获取制作临时装片的知识,实现认知迁移,进而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材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一方面,细胞是构成生物体(除病毒及类病毒外)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在后面的教学中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要以细胞作为基础。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的知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学生只有了解清楚细胞的结构,才有可能理解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所以,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本章要达到的首要目标。 本节课则是继上节课《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学生对细胞达到一定的认识,为以后的教学作下铺垫。所以,制作临时装片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制作临时装片的成功,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和生物科学素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知识点清晰,一是制作临时装片,二是通过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初步感知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制作临时装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和进一步操作显微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交流,引导,设疑评价,鼓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协作精神 五、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通过上一节课《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学习,基本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对于利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生物的材料有着强烈的愿望。但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还要教师认真指导,纠正不足。 教材中虽然详细地列出了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具体步骤,但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完全按照书本的介绍进行独立操作,还有一些难度。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教学策略: 1、课前培训八位小老师,并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这些小老师的积极作用,协助老师指导同班同学。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生物实验报告文档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生物实验报告文档 Biological experiment report on observation of onion ep idermal cells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生物实验报告文档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玻片、吸 水纸、纱布。实验步骤: (一)制做临时装片。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4)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实验图像: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出现。 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教案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放在生理盐水中。

大蒜根尖染色体观察实验

大蒜根尖染色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 1、掌握洋葱培养的方法,掌握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 2、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3、通过对于有丝分裂相的观察,统计洋葱染色体数目,加深对于细胞有丝 分裂过程的理解。 4、对比进行多倍体诱导前后的洋葱根尖,理解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区别,认 识微核和植物细胞分裂期的各形态特征。 5、体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生物实验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获取实 验知识的能力和撰写实验报告水平。 二、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试管、烧杯、小塑料管、滤纸、刀片、解剖 针、滤纸等 2、实验药品 新鲜、健康的洋葱鳞茎一个;0.02%秋水仙素、1mol/L HCl、醋酸洋红染 液、卡诺氏固定液,碱性品红、乙酸,乙醇等。 3、实验原理 (1)洋葱的根尖 洋葱根尖的整体结构如右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的初生分生组织由于细胞始终处于持久而强烈的有丝分裂之中而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 其余部分在制片时都应当尽量剔除来保证观察效果。 (2)多倍体的诱导 多倍体的诱导使用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阻止微管蛋白的聚合,从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不能正常形成,但是姐妹染色单体照常想 成,只是没有被拉向两级,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 各步骤的作用:固定液可以迅速杀死细胞,保持细胞形态在有丝分裂相。解离可以破坏细胞的胞间层(果胶),使细胞之间的联系变 松散,有利于压片和染色。漂洗可以洗去过量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

破坏细胞结构或影响染色效果(盐酸是酸性,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料)。 (3)有丝分裂 完整的有丝分裂相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分裂期),其中G1期、S期和G2期合称间 期,细胞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丝分裂的准备,而M期又可以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为了形态观察的方便,本实验采用后一种 分法。如表一。 表一植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 4、实验步骤 (1)将大蒜剥皮后放进垫了滤纸的培养基中,加入清水,放进25℃恒温 培养箱中2~3天,催化大蒜生根。 (2)选择根长0.5~1cm且不定根生长情况差不多的大蒜分为10组。 (3)在大蒜生根之后,先选取一些根尖放进卡诺式固定液中固定3个小时, 用Schiff氏试剂染色,镜检,观察染色体是否能染上色以及染色效果。 若染色效果不行,则重新配制Schiff氏试剂,直至染色效果良好,然 后将其贮存于4℃冰箱中准备使用。 (4)将分好组的大蒜分别用清水、50mg/L Gr6+、100mg/L Gr6+、150mg/L Gr6+、30 mg/L 1,2,4-三氯苯、40 mg/L 1,2,4-三氯苯、50 mg/L 1,2,4-三 氯苯、浓度分别为50mg/L Gr6+和30 mg/L 1,2,4-三氯苯的混合液、 100mg/L Gr6+和40 mg/L 1,2,4-三氯苯的混合液、150mg/L Gr6+和50 mg/L 1,2,4-三氯苯的混合液培养24小时。清水组为对照组。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生物第5周第2课时 第二单元第一章《观察动植物细胞》专项复习 编制人:景丽敏 ※复习目标※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难点) 2、初步学会画动物植物细胞结构图。(重点) ※自主复习一※ 1、显微镜所使用的观察材料必须是________的。 2、玻片标本的分类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________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用________在________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_____侧撕取一小块薄膜,浸入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盖玻片下产生________。 (5)把一滴________滴在________的一侧。 (6)用________从________的另一侧吸引,使_________。 4、练习画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注意事项: (1)图在纸上的位置一般稍偏______, 以便在___和___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2)图中暗的地方用铅笔点_____来表 示,越暗的地方越____。 5、如何区别气泡和细胞 (1)气泡周边____色,中央______; (2)用手轻压盖玻片,气泡会________和________; (3)气泡没有________。 ※达标检测一※ 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2)图E 的操作方法可以避免 。 (3)图D 和图G 所滴的液体分别是 和 。 (4)图C 撕取的是洋葱鳞片叶的 表皮。 (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 部分,看不清楚的是细胞内的 部分。 ※自主复习二※ 1、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________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用________在________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 (3)用消毒棉签在_____的口腔________上轻轻地刮一下,放到载玻片上的________滴中涂抹几下。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盖玻片下产生________。 (5)把一滴________滴在________的一侧。 (6)用________从________的另一侧吸引,使_________。 ※达标检测二※ 2、练习画动物细胞结构简图 3、注意事项 (1)使用的生理盐水其浓度是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漱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后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方法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方法 2000年第5期,实验教学与仪器 a.擦片 把要用的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擦干净,以免上边的污物干扰对实验材料的观察。 b.滴水 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凉开水,因为凉开水不易产生气泡。 c.取材 选择洋葱头中间肥大的鳞片叶,用刀在鳞叶上纵横切划数刀,切划成边长约0.5cm的正方形。用镊子夹住切断部分的薄膜,撕下一层。 d.展平 把撕下的表皮,迅速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表皮接触叶肉的一面向上。用镊子把材料展平,轻轻压一下,排除表皮下的气泡。 e.盖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地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f.染色 洋葱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必须染上颜色,才能观察清楚。可用吸管稍稍吸一点红墨水,滴在盖玻片的一边,从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水,使红墨水很快地扩散到整个盖玻片的下面。这样,洋葱表皮细胞内很快就被染上深浅不同的颜色,细胞的结构就显得更加清晰。 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教学设计) 作者:周丽华 (初中生物云南省初中生物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5 / 598 发表日期: 2010-12-11 14:43:36 一、实验目的 1、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二、实验材料器具 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解剖针、干净纱布、吸水纸

三、实验方法步骤 1、用干净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0.5cm×0·5cm),用镊子撕取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 并用解剖针将内表皮展平,盖上盖玻片。 4、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识别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 5、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进一步观察和辨认细胞被 染成棕色的结够。 6、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选择其中一个细胞,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四、实验注意事项 1、在利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要缓慢下降,防止镜头下降速度过快,将玻片标本和物镜镜头损坏。 2、载玻片和盖玻片是易碎的玻璃制品,擦拭时要防止玻璃破碎扎伤手指。 五、实验思考题 与观察过的动物细胞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够有哪些异同点?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作者:贠海燕 (初中生物河南安阳安阳初中生物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16 / 797 发表日期: 2010-12-11 14:37:27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教学目标:

1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初一年级生物学科第一学期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号: 01 授课人:使用时间: 班级:学生姓名: 课题观察洋葱鳞片 叶表皮细胞课 型 新 授 课 学习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3.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4.通过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5.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制作临时装片, 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 细胞的结构。 难点:学会制作临时装 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 胞结构简图 知识链接显微镜的使用 学法指导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教师复备栏 学习过程 学生笔记栏 复习:显微镜的规范使用 学友动手操作显微镜,学师观看给予评价和指正 引入:树叶,头发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细 胞吗?大家不妨试试。 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要先 制成玻片标本。 学习任务一:(一)小资料——三种常见的玻片 标本 【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根据下面的问题,阅读38页的 《小资料》,了解三种常 见的玻片标本,并将答案画在书上。 1.玻片标本根据制作方法分为哪几种类

型? 2.玻片标本根据保存时间分为哪两种? 教师巡视,查看学生自学情况,并抽查自 学效果。 学习任务二: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阅读教材,时间10分钟,完成下列问题: 1、自学了解学习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材料用具 2、阅读教材39页至40页的方法和步骤,用几个准确动词归纳制作装片的“动作”步骤:、、、、、 、、。 3、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 (1)将载玻片和盖玻片分别放在 __________,捻动手指,直至擦净为止。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 _____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_____________。 (3)用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一个“井”字,再用镊子夹住其一角。把撕下的内表皮于载玻片上的________中,用镊子把它 _____________。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将其_____________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实验十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 三、程序设计思路 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3-5min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 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3、观察 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 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 d移动观察:慢慢移动装片,完整地观察各个时期(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4、绘图 5、记录 四、分析 1、取材分析 (1)取材及用具:a,取材:洋葱(可用葱.蒜代替),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b、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 c、取材分析:取材应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根尖2-3mm,而且洋葱的根必须有活性。 (2)药品用法用量分析:解离液应为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