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佛陀 认识佛法1

走近佛陀   认识佛法1
走近佛陀   认识佛法1

走近佛陀认识佛法

第一讲文字记录:

静修营的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它的内容是从佛法的修学上来说,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主题讲座主要是帮助我们在佛法的知见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几年我在弘法的过程中,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虽然修学佛法多年,依然是不得要领,其实这个是跟佛法的博大精深是有关系的,有人说,这个学习基督教很容易,只有一本圣经,可是学习佛法,三藏十二部典籍,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藏经》内容最完整的,在佛教界使用频率最多的应该是《大正藏》,这个大正藏差不多有一万多卷,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修学佛法,因为这种信息的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扰,汉传、藏传,南传,每一个语系的佛教都有很多的宗派,所以这就对于很多初入佛门的人在信仰的选择上造成很大的困难,有不少信众他们希望我们如何才能够短时间抓住佛法要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次第,比如学习佛法,第一步学什么,第二步学什么,第三步学什么,然后对于每一个步聚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地去操作、实践,基于这样的一种需要,我在2004年写过一篇《汉传佛教的反思》,我们现在的佛教称之为汉传佛教,汉语系的佛教,称为汉传佛教,在《汉传佛教的反思》里提出了五大要素,佛法虽然博大精深,其实它最核心的要素大概就只有五个,那就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所有佛法的内涵,不管是藏传、汉传、南传都不外乎这五大要素的内容,那就是说,如果我们抓住了五大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整个佛法的要领、纲领。

那么在这个五大要素里,第一个就是皈依,所谓皈依事实上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智慧,找到一种圆满的人格,作为我们生命的目标,一个人,在这个宇宙里真是很短暂,很渺小,短暂,我们跟地球的寿命相比,我们几十年的时间有如石火电光,我们知道地球在这个宇宙里又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星球,就像大海里的一粒沙子一样,我们人在地球上又是地球上的一粒沙子,所以我们想一想,人究竟从哪里来的,生命的归宿究竟在哪里?人活着是为什么?其实这是永恒的追问,中西方有许许多多的圣者,他们就在不断地探寻这些问题,在探寻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哲学、科学,因为有了这些智者的出现,为我

们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智慧的财富,使我们不致懵懵懂懂的像动物一样活着,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答案它才能够对宇宙人生,对生命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对自我的认知作出正确的回答呢?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条真理的路,这条觉悟的路是非常漫长的,因为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清楚自己,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力去认识自己,同时也没有能力去正确地去认识这个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带着有色的眼镜在看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早就被我们的价值观,被我们好恶的情绪处理过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认识世界的真相,确实是非常地难,我们究竟相信谁的说法,这是需要有智慧,需要智慧来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的皈依,皈依,正是代表我们生命最重要的选择,那就是我们需要选择一种高尚的人格足以作为我们生命的目标,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智慧,足以解决我们生命的迷惑,乃至能够带着我们走出轮回的泥潭,生命中迷惑的泥潭,走向觉醒,走向解脱,所以这是我们皈依的意义,明确这样一个选择,对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我们很多人,虽然也皈依了,但是我们是不是很清楚,佛教对我们的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佛教对我们生命的特殊的作用在哪里?我们拜佛跟求神差别在哪里?如果我们仅仅是求保佑,也可能有的时候求神更管用,那我们为什么要信佛呢?佛的独到的智慧究竟地哪里?所以我们这一次讲走近佛陀,认识佛法,目的事实上是要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佛法,同时也要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佛陀,我觉得在我们佛教徒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多人对阿弥陀佛很熟悉,可是呢对本师释迦牟尼佛不熟悉,如果没有本师佛陀的出世,其实就意味着没有佛教在世间上的流传,其实佛陀才是佛教佛法建立的基础,我们可以这么说不了解佛陀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佛法,不了解佛陀就没有办法对佛法建立真切的信心,当今的教界在佛法的修学上非常混乱,除了佛教正统的宗派以外,还有很多的相似佛法,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其实这这跟我们对佛陀的认识不足是有关系的,当今佛教信仰淡化,很多人虽然皈依三宝了,可是他并没有对三宝建立起真正的归宿感,依赖感,他的内心依然是漂泊的,有很多人虽然皈依三宝了,佛法并没有在他内心产生真正的作用,他只是用佛法来点缀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佛法的内涵,并没有把佛法真正地落实在自己的内心,其实这也是跟我们对佛陀的认识不足有关系,因为我们往往把佛陀当作

一个信仰的对象,不是当作一个学习的对象。同样我们很多寺庙我们总是把他当作是一个信仰的场所,而忽略了其实每一座寺庙他原始的定位应该就是一所学校,是引导着我们修学佛法走上菩提大道的这样的一所学校,所以寺庙的正确的定位应该是一个修学的场所,很不幸,我们现在很多寺庙都偏离了这样的一个主导思想。

所以在我们今天,探讨信仰建设我们特别需要提倡的是我需要重新地认识佛陀,我们今天来重温佛陀,走近佛陀,在这个时代,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佛陀,他的出家,他的求道,他的降魔,他的成道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同等的意义,佛陀他不是一个神,佛陀也跟我们无数的凡夫众生一样,他也是一个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其实我们不要说佛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人跟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起点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有看到很多古圣先贤,孔子、老子、苏格拉底,这些圣哲们,如果我们跟他相比,我们的智慧自然是比不上他们的,我举出这些人是什么意思呢?人跟人既是一样的也是不一样的,一样的是从我们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觉悟本性,那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就我们每一个人现状来说,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是有迷惑有烦恼,我们都是要受到因缘因果的支配,随着这种因缘因果来主导着我们生命的发展,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生命又不一样,因为每个人我们的想法不一样、观念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我们造的业力自然也不一样了,这些不同的行为形成了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生命的积累,那么佛陀的出家,他首先作为一个人,他的出家,他的解脱的经验,对我们每一个凡人也都同样具有借鉴的意义,比如说佛陀为什么要出家?他的出家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每一个存在不存在?肯定是存在的,衰老、疾病、死亡,那佛陀出家之后求道,究竟求什么道?事实上呢,佛陀是要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寻找一条通往觉悟、通往觉醒、解脱的一条大道,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充满着迷迷惑、都充满着烦恼,如何从迷惑烦恼中走出来,走向解脱,其实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印度是一个宗教非常发达的国家。有很多很多的宗教团体也都在探寻这样的一条道路,可是佛陀他发现了真正的觉醒之道,真正的解脱之道,佛陀的这一发现对我们人世间的众生,究竟具有多大的意义和多大的价值,因为没有佛陀如果没有发现这条道路,我们芸芸的众生,我们将永远都在无明的黑暗中,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从为[迷惑

的泥潭里走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去认识佛陀求道的意义,我们只有认识佛陀的求道意义,我们才能够真正的珍惜今天这种来之不易的佛法,佛陀在成道之前,经历了一个降魔阶段,降魔成道,其实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佛性也都有魔性,降魔才能成道,佛陀的降魔成道究竟降什么魔,究竟怎么降魔,我觉得这个过程对我们每一个修道的人来说,也是非常地重要,因为我们不了解什么是魔,不了解怎么降魔那我们永远都在魔的掌控之下,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成道,我们活在魔性的世界里而不是活在佛性的状态里,这对我们来说他是很重要的,佛陀降魔之后成道,佛陀怎么成道的,佛陀的成道采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又成就了什么,这可是一个秘决,这可是一个秘密,我想我们在这次讲座的过程中,我们也将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其实佛陀早就告诉我们了,我们佛陀成道的方法,其实这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借鉴意义,尤其佛陀怎么成道,成了什么道,夜睹明星,开悟了悟到什么,这个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如果对这个目标不明确的话,我们每天忙来忙去讲修行,究竟修什么,修出一大堆贪嗔痴,所以佛陀成道的经验对我们每一个人它具有同样的意义和价值,佛陀成道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说法,我们今天看到经论太多,使很多人修学不得要领,那佛陀成道第一次说法,他究竟说了什么,他的说法有没有一个简单的纲领,我们就像总统就职宣誓,我们佛陀成道了其实他第一次说法,是把他成道的一个经验,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把他表现出来的,我发现佛陀在他45年的说法,基本上没有离开他最初的纲领,那就是说我们掌握这个纲领那就意味着我们对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变得简单了,所以这是我们需要特别了解的,还有佛陀说法他最初所说的这个纲领和他45年的说法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佛陀究竟为我们开示了哪几条道路,其实菩提道是一条道,六道也是道,解脱道也是道,我们在座的知道吗?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会开展出一条生命的道路,真是生命的道路有千千万,可是有很多的道路是死胡同,可能是无尽的痛苦深渊,无明烦恼贪嗔痴发展出来的将是一种迷惑、不断制造痛苦的生命形态,如何地帮助我们认清生命的真相,对生命的发展作出重要的选择,我觉得这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很多人我们看似很聪明,我们每天都忙于世间上的选择,外在的选择,我们选择世界,选择人际关系,但是我们的这些选择它对我们人生的价值究竟有多少,当然不是没有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很短暂的,也可能有很大的负作用,什么样的选择对我们的人生才具有究竟的意义,长远

的意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在众多的生命中,只有人道的众生才有能力再更好地选择自己,西方哲学也说到,人跟动物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人具有理性,从我们佛法来讲人的特胜的地方在哪里?因为人就是第六意识特别发达,他决定了我们人能够对我们的生命作出更大的一个意义上的选择和改变,他意味着我们人有能力更深入地去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所以我们的人生是多么地宝贵,多么地难得,它是我们重新选择生命发展,我们能够主动地选择自己的生命,改变自己生命的一次大好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能够把握这样的机会,有一天我们成了阿猫阿狗了,那只能任人宰割了,你想选择也没有办法了,所以这是说明了人身的价值。

那么我们了解佛陀,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佛法,我们只有更好地认识佛陀我们才能够完成生命的改变,所以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我们能够听闻佛法,能够走在觉悟的正道上,其实这样的人生是非常地可贵,非常地难得,那么我们了解佛陀它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佛法,我们了解佛陀就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三宝的信心,我们每天都在拜佛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拜佛,更多的只是求求拜拜,我们对佛陀的功德,对佛陀的人格特征,我们并不是很了解,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陀人格特征,我们确实会高山仰止,我们确实会心向往之,我们确实会很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一个具备大智慧、大慈悲、大解脱、大自在的这样的一个完善的人,其实作为我们生命的存在,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人格,佛跟众生的差别其实也在于人格上的差别,我们的人格是充满着贪嗔痴,而佛菩萨的人格是充满着大智慧、大慈悲,充满着贪嗔痴的人格那就意味着我们看不清楚自己,我们会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轮回,充满着大智慧大慈悲的人格那就意味着他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喜悦,同时源源不断地给周边的人,给世界上的很多的芸芸众生带去光明,带去希望,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解脱,我们希望不希望改变自己生命的品质,成为像佛陀这样的一个人,当我们对佛陀的生命的状态有了真切的了解之后,我们确实能够生起皈依之心,以佛陀作为我们榜样,所以在佛教里,佛陀是本师,是老师,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对象,而只是我们要拜拜的对象,单纯地把佛陀当作信仰的对象这是不对的,最主要要学习,佛法是佛说的,因为有了佛陀才有了佛法,佛法事实上是帮助我们成为陀佛的一种方法,佛法是帮助我们如何生命的真相,使们走出生命的迷惑,使们通过禅修,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最终也使我们成为像佛陀一样的人,其实这是佛法

所要做的内容。

僧是僧团原始的意义,事实上就是一个以追求解脱、追求真理、追求觉悟同时以传播觉悟、传播真理作为他的一个使命的这样的一个团体,当然我们现在的很多僧团确实也是有一点变味,但是在出家人里确实也还是也不乏献身于,以解脱、以弘法为目标的僧人,那么这种僧人他是可敬的,也是值得我们亲近和学习,那么我们了解了佛陀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三宝,我们才能够对三宝生起真切的信心,所以了解佛陀,有助于我们的信仰建设,那么接下来我要讲第一个问题,那么我们这一次的讲座大概会围绕着佛陀一生的几个问题提出来,第一个就是出家,第一个是为什么要出家,第二个是求道,第三是降魔,第四是成道,第五是转法轮,说法,我们围绕着佛陀一生的这样的几个内容来帮助大家认识佛陀,同时也帮助大家更好地修学佛法。

那么首先我们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出家,这个出家它是属于一种制度,出家的这样的一种制度,在我们中国没有,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是没有的,它是属于印度文化里非常特殊的产物,当然我们中国也有隐士,这个隐士就是有不少这些文人士大夫,知识分子归隐山林,以修身养性作为自己的人生的目的,其实这种隐士跟印度传统的婆罗门教,他们的制度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我们知道佛教虽然是出在印度,但佛教并不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甚至不是主流的宗教,印度主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后来的印度教,这个婆罗门教他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他们的经典叫《吠陀》,叫《奥义书》,他们重视祭祀,他们把人分为四种种性,他们认为人都是大梵天创造的,这四种种性就是叫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什么意思呢?婆罗门他们认为就是属于宗教身,在印度他的地位很高,专门主持一些寺庙的一些活动的一些人,祭祀;刹帝利就是属于国王武士阶层,吠舍就是商业阶段,就像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从事经商的,在印度都称为吠舍,首陀罗就是贱民,印度人认为是地位最低的,他们认为这个人的四个等级都是神的不同的部分生出来的,比如说婆罗门是大梵天的头部或者说是嘴巴上生出来的,刹帝利可能是胸部,吠舍可能是肚脐生出来的,这个首陀罗是脚板底下生出来的,因为他们都是大梵天创造的,所以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婆罗门他把人的一生分为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第一个就是梵行期,就是受教育的时期,首先第一个时期要受教育,第二个时期叫居家期,就是要成家立业,第三个时期是林栖期,就是要到山林里去过一种修道的生活,第四个时期是隐

遁期,就是云游四方,有这么四个时期,所以每个人他的一生需要相当的时间去关注宗教信仰上的问题,四十岁之前是关注世间上的问题,四十岁以后是要关注信仰的问题,其实我们人的一生确实有很多问题,有暂时的问题有永恒的问题,信仰所关注的是永恒的问题,信仰所关注的是永恒的问题,比如说生命的归宿,生命的价值,人怎么样才能活得有意义等等,这些都是信仰的问题,印度人他们特别关注信仰的问题,所以印度这个国家宗教特别地发达。

在印度跟婆罗门教相对应在相当一段时期,他们还出现了一种,一生中专门以出家修行为自己的目标的各种宗教团体,比如还有印度耆那教,像顺世外道,佛教也都是这个类型,所以佛陀的出家他在印度他是他是有他的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不是说,不像我们中国,我们中国的思想,我们关心的更多的是现实的利益,未知生焉知死,未能是人,焉能是鬼,这个印度的哲学他所关心的是轮回和和解脱的问题,印度的哲学在世界的几大文明里,印度的哲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关注轮回和解脱,印度人因为他们有修道的经验,所以他们普遍相信轮回,那轮回呢,他是充满着迷惑和痛苦,所以印度的很多宗教他们都是在,他们这种宗教的修行,最终都是要如何解脱轮回,如何成就涅磐,所以我们现在讲轮回,讲涅磐讲业力,其实这些观念在印度传统的宗教里都有的,只不过是佛陀给以它正确的,给以它一个最究竟的解读,给以它究竟的诠释。佛陀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之下,所以他的出家是自然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佛陀为什么要出家,这是基于佛陀对于人生的思考,我们知道佛陀他是一个太子,那么他的出家的经历,如果根据传统的一种比较戏剧性的说法,有一天,太子出来游行,就是出来游玩,然后看到生老病死的现象,当然我们的人,如果我们看到老、病、死,我们觉得很正常,可是佛陀不一样,佛陀看到老病死的时候,他就想到了青春、健康、生存,以及生存带来的荣华富贵,我们每一个人都沉迷在青春、健康以及生存,生存带来的荣华富贵,我们会很贪著,会沉溺其中,但是佛陀曾经他也沉溺在这里边,因为他作为一个王子,他的家里给他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物质条件,当他看到衰老、疾病、死亡的时候,他对这一种青春、健康和生存带来的荣华富贵产生一种极大的虚幻感,他一下子就放弃了,就减少了对这种青春、健康和荣华富贵的贪著,因为他看到了,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受制于老、病、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都受制于老、病、死,这个大家要注意,我们每一个人

都受制于老、病、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都受制于老、病、死,我们无论在这个世间上努力,我们都没有办法跳出死神的掌心,当佛陀看到这种现象后,他就在想,既然一切都是受制于老病死,那我应该去追求这种不老不死的这种涅磐解脱之道,如果我不能成就这种不老不死的涅磐解脱之道,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意义不大,当佛陀作这样的一个思考之后,他就生起出家的决心,当然为什么要出家呢?因为佛陀同时也看到了,在世俗的生活里,需要专心地修道这是非常困难的,真正想要超越老、病、死,真正地能够通达菩提涅磐之道,那一定是要出家,所以这是佛陀当时做出的这样的一个决择,这就是佛陀出家的原因,我觉得佛陀这个出家的原因,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是具有同样的启发,

因为老、病、死,佛陀说他受制于老、病、死,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受制于老、病、死。

当然佛陀的经验,我们讲佛传,也不是说要让我们每一个居士都去出家,其实也不是的,我们在家居士我们也是可以在家修行,当然有因缘出家当然也是蛮好的,这个是看每个人的因缘。

第二讲文字记录:

昨天讲到佛陀的出家,佛陀为什么要出家?我觉得这一个问题不仅仅对佛陀本人最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学佛的人,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就是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也都要思考的,对于我们出家众来说,我为什么要出家?对于在家众来说,我为什么要学

佛?当然,在追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个相关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不问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信仰,在学佛,最后我们很有可能把信佛和拜神就会等同起来了,所以这个问题的追问是关系到我们的学佛,我们的出家有没有深度,符合不符合佛陀出世的意义。《法华经》里讲:诸佛以一大事而出世因缘,诸佛世尊是因为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来到了这个世间,究竟是多大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情,接着《法华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要开示众生步入佛的知见,也就是佛陀看到了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具有潜悟的潜质,都有佛性,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的目的就是要引导着我们众生去开显这种觉悟的潜质,也就是说佛陀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能成佛,这才是我们佛陀出世的目的所在,所以我们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怀,我们思考我们学佛的意义,出家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么我们今天呢,接下来要讲到第二个大问题,求道,出家只是一种形式,出家的关键是要求道,出家不求道那出家跟在家是没有什么两样的,那出家你只要换一种生活方式,求道,究竟是要求什么道呢?那就是要寻找一条通向解脱的道路,那就是要寻找一条觉悟之路,生命觉醒的道路,所以佛陀求道的目的其实就是包括这两个方面,其实这两个方面是一体的,首先需要寻找的是一条通往解脱的道路,因为佛陀看到了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受制于衰老、疾病、死亡,世间上的一切都受制于衰老、疾病、死亡,我们每一个人在老病死中,我们充满着烦恼,充满着不自由,不自由的原因是什么呢?不自由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内在的迷惑、无明,使我们看不清楚自己人生的道路,看不清楚生命的归宿,看不清楚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看不清楚活着的生命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只是根据自己混乱的情绪和错误的想法在生活着;同时我们每一个内心里,都有很多的烦

恼,这些迷惑和烦恼它会不断地造业,不断地制造轮回,不断地制造生死,不断地制造痛苦,其实印度的古圣先贤们,很多宗教师,他们也都能够看到,因为他们通过禅修的修行,他们也都能够看到,每一个生命所处在的这样的一现象,所以认识轮回,走向解脱这几乎成为印度的许许多多的宗教共同的诉求。但是如何才能走向解脱,如何才能从迷惑的生命中觉醒,所谓觉醒就是成为佛陀,其实这个在印度古代的思想里,也是很多宗教师们所向往的,希望能成就的一种人格,成为阿罗汉,成为佛陀,但是如何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阿罗汉,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佛陀呢,如何才能真正地解除生命中的迷惑和烦恼,拥有得大自在的生命,其实这既是世间上的人所向往也是,同时也是各种宗教所向往的。

当我们说到解脱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解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要告诉大家,解除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解脱的需求,当我们累了,当我们内心陷入烦恼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希望解脱的,通常我们通过喝酒,通过吸毒,甚至通过歌舞生色,其实呢都是一种寻求解脱的方法,这样的一种方式能不能够给我们带来解脱,其实也是能的,只是它是一种非常短暂的解脱,而且这样的一种解脱里充满着负作用,负作用很大很大,它能够让我们解脱的时间很短很短,印度传统的宗教里,他们也有认为升天就是一种解脱的方式,我们知道现在西方的宗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也都是以升天作为自己的目的,那么这样的一种信仰,在古代印度的宗教里也有的,印度的宗教关于天的概念,可能比西方的宗教要要更完整。但是佛陀以他的智慧来看,其实升天,天上确实要比我们人间要快乐,要富贵,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生命的一种究竟的解脱,因为升天只是一个环境的改变并不是一个生命内在的改变,我们虽然升到天上了,但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业力依然还在,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呢,天福享尽,最终

还是要沦落人间,在佛经里经常记载,有一些天主,他们即将要享尽天福了,他们看到自己再过多长时间就要堕落人间,甚至要当猪,或者甚至投生到一个很贫贱的人家,他感到无比悲哀,然后就请求佛陀帮助,在佛经里这种故事很多。所以升天它只是一个环境的改变而不是一个生命本质的改变,生命的内在还是有迷惑,还是有烦恼,没有解脱迷惑和烦恼的生命,他是不可能真正的解脱的。

印度人他们也通过修苦行,因为他们觉得其实人世间的不幸,其实跟人的欲望有关系,跟人对外在的世界的有着太多的需求有关系,他们觉得欲望是罪恶的,那么如何让这个欲望得到消除,所以在印度的传统的宗教里,他们有采用了修苦行的方式。我们今天如果到网络上去搜索,你会看到很多关于印度,现在还有这些很多苦行的团体,他们真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非常自的,有的外道可能一天到晚站着一个脚,有的一天到晚把自己泡在水里,有的把自己吊在树上,各种各样的苦行,他们觉得通过这种苦行,对肉体的折磨,当然一个人不断地肉体被折磨了之后,他的欲望肉体上的欲望自然是没有的,但是肉体的欲望没了,心灵上的欲望是不是也没有了呢,是不是彻底克服心灵内在的贪欲了呢?其实并没有,只是因为肉体被折磨了之后,心灵的欲望会进入一个潜浮的阶段,其实还在的,在佛陀求道的过程中,也曾经经历过六年的苦行,但是佛陀后来发现,苦行其实它不是真正通往觉悟的道路,我们看到很多原始经典里记载,当时佛陀所修的苦行,他比起印度的任何一个外道所修的苦行,这个受苦的程度都不会比他们差。他甚至通过饥饿的方式,每天吃一麻一麦,通过闭气的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他发现这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佛陀他在经典里他举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就像这个木头如果泡在水里,从水里捞出来,这个木头里充满了水分,你要把它点燃这个是不容易的。同样一个人他的内心里充满着贪欲,还有欲贪,

你想要去开发他的觉醒的智慧这是很难,同样的苦行它只能克服肉体上的欲望,他并不能解除心灵内在的贪欲,所以佛陀发现了苦行是不究竟的。

同样在印度的宗教的修行里,还有一种非常普遍使用的方式,那就是禅定,人通过禅定的修行,它可以降服我们内心的妄念,使们的心进入到一种安静的状态,我们内心的欲贪、烦恼都能够得到暂时的降服,当你在禅定的状态下你的内心是安静的,是不会有烦恼的,当你内心的欲望被降服了之后,你的内心就会散发出欢喜和快乐,那么很多人就陶醉在这样的禅定所带来的这种欢喜和快乐里,以为这就是解脱,那其实这不是解脱,因为内心的烦恼和贪欲其实还在,他没有把它彻底地清除出去,佛陀在他求道的过程中,他曾经参访了两个著名的宗教师,他们在禅定上达到了无所有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可以让这个意识、心进入到一种很空很空的状态,只剩下很微细的,非常微细的一些想法。那么佛陀对于当时世间的禅定的修行,他也都能够达到当时人的所证得的同等的水平,但是佛陀也发现了,其实这也不是真正的觉醒之道,因为禅定只是对烦恼的一种降服,它并没有能够把我们内心的这种烦恼、迷惑彻底地清除,所以佛陀就一直在求道的过程中,所谓求道的过程中,就是一直在寻求一条能够彻底地解除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就是在寻找一条真正地走上觉悟、走上觉醒之道,这不容易啊?

所以我们想一想,我们能够生在有佛之世,我们能够在佛法中,能够听闻佛法,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都是非常地幸运。因为如果没有佛法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在迷惑中沉沦,我们的生命是找不到出路的,因为一个生命要从迷惑烦恼中走出来,确实是太不容易了,当时的印度有96种外道,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96种,每一种外道都在寻求解脱,但事实上他们所得到的这种解脱,涅磐它不是真正的解

脱,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内心的这种烦恼暂时的降服,所以都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唯有佛陀发现了这条真正的解脱之道,那么佛陀他经历了这些苦行,经历了这些禅定之后,后来他回想起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一棵树下,坐一棵树下。当时他坐在树下的时候,因为他整个身体的状态,身心非常地健康,非常放松,他很快就进入到一种初禅,四禅八定里初禅的境界,佛陀他就想到了,我要通过这个初禅,以这个初禅作为基础,进一步地修行,那么一定能够找到解脱之道。这个经验他就成为佛陀走向解脱之道的一个重要的增上缘,佛陀的解脱之道,事实上也是以禅定为基础,但是这个禅定是四禅,四禅八定的四禅,然后在四禅八定的基础上,四禅的基础上然后作缘起,以缘起的智慧来观察生命的现象,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得到解脱。

那么这里呢,我们讲到佛陀在成道之前,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这个经历就是一个降魔,我们平常都会讲到叫降魔成道,降服了魔之后然后才能够成道。其实作为我们每一个生命来说,我们都有魔性和佛性;那么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无明和觉性,无明,有的人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怎么会出现不觉的现象,经常有的人会问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佛教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虽然具备觉悟的潜质,但是在我们的生命里也具有无始的无明,无明的力量,这种无明的力量使得我们看不清楚的觉性,由这种无明的力量就会发展出魔性,我们知道通过魔性,我们通过修行开启佛性,佛性被张扬了之后,最后就成佛了,所以成佛就是佛性的张扬。我们还要知道我们的内心也有魔性,当这种魔性被张扬了之后就会成这魔王,就会成为魔鬼,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佛性也都有魔性,当这种魔性的力量越来越大了,那我们的人格就会偏向于魔鬼的这个方向发展,当这个佛性的力量越来越大了,我们的人格就会偏向于成佛这个方向发展,魔是什么意思,魔就是能够断人的善根,能够阻碍我们的法身慧命,阻碍

我们走向解脱的力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有魔性,在外在的世界有魔王有魔鬼,当一个人修行修到一定的时候,外在的这个魔他就会来干扰我们,那么佛陀地菩提树下修道的修道,天魔叫作波旬,他是属于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在佛陀修道、成道以及说法的过程中,魔王会经常出现,比如佛陀放弃苦行的时候,魔王跟他讲你不要放弃苦行,这个苦行是最好的修行方法,佛陀成道了要度众生的时候,魔王跟他讲你不要度众生,你自了了就好了,这个众生很难度。魔王他就处处地来阻止佛陀的修道,阻止佛陀的说法,同时呢他也会用一种,各种世间上的人所喜欢的这些东西来诱惑佛陀,比如根据我们过去的说法,像这个魔王他可能会用权力来诱惑佛陀,他会用美女来诱惑佛陀,他甚至会用各种恐怖的现象来恐吓佛陀,那么一般的人,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着恐惧、充满着贪欲,当魔王出现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成为魔王手下的败将,你很快就会被魔王俘虏了,那我们为什么会被魔王俘虏呢?为什么?原因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对应的魔性,也就是贪嗔痴都是魔性,你内心有恐惧、有贪欲、有贪色,有贪权,有嗔恨心,有这些种种烦恼的魔性,当外在的魔王出现的时候,那你很快就成为魔王手下的败将。但是佛陀他已经战胜了内心的魔性,所以当外在的魔王出现的时候,其实对佛陀丝毫都不会产生影响,并且佛陀很快地识破魔王的诡计,佛陀说我知道你是魔,然后佛陀识破魔王的诡计之后,魔王经常就会垂头丧气地就灰溜溜地就走了,所以佛陀的这个经验,他对我们每一个修行人,他具有同样的意义,当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还是我们面对内心各种烦恼的时候,我们要去识破它,也就是我们对它保持觉知,觉知它,不随它走,我们只要觉知它,那么这些念头这些影像,它自然就没有力量了,所以战胜魔王,其实不需要真正去打架,你只要识破它,觉察到了,那也就意味着你就战胜了魔性。因为觉与不觉,我们的生命事实上就在觉与不觉之中,当

我们陷入不觉的时候,各种魔性就会得到无限的张扬,当我们觉知心生起的时候,建立在不觉力量上所产生的各种烦恼它自然就没有力量了,所以佛陀成道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降魔王的过程。

所谓魔其实有外魔、有内魔,所以后来在佛教里,把这个魔讲到有四种魔:有五蕴魔、有烦恼魔、有死魔、还有天魔;五蕴魔,就是我们有漏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因为有漏的五蕴里充满着迷惑和烦恼,所以有漏的五蕴它会成为我们解脱的障碍;烦恼,我们内心的各种烦恼都是我们解脱的障碍,我们的贪心,我们的嗔恨心,我们的执著,我们的嫉妒,我们的我慢,我们内心的各种烦恼,都是我们修行的障碍,还有呢就是外魔,外在的魔,外在的魔最典型的就是天魔,所以佛陀的降魔其实真正降服的是内在的魔,佛陀不只是降服外在的魔,最主要是降服内心的魔,降服内心在魔之后也就是降服外在的魔,所以光是降服外在的魔这是不行的,那么佛陀降魔的修行的经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真正的成佛,那就是要降魔,降魔那就是要不断地克服和战胜我们心灵内在的魔性,心灵内在的魔性也就是我们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无明烦恼那么这些就是我们内在的魔性,那么我们学佛的过程,就是一方面我们要认清我们的魔性,同时我们要认识我们是具有佛性,具有觉性,我们认识到我们具有觉性,我们才能看到我们生命的希望,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内心具有魔性,那么我们才能看清楚我们生命当下所处的这种困境,每个人的生命都处于这样的一种困境中,这种困境会给我们的生命制造无穷夫尽的烦恼、麻烦,那么降服魔性开发觉性这是我们修行的关键所在。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到第四个问题就是成道,成道,佛陀是怎么成道的,用什么样的方法成道,成道究竟成就了什么,我们讲佛陀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然后大彻大悟,大彻大悟究竟悟到什么?他究竟

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够大彻大悟?根据佛经里的记载,佛陀在悟道前的修行,我们刚才讲过了,就是首先他是修了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禅定的作用,他就是能够摆脱我们内心的这种欲望,各种烦恼,它能够把欲望和烦恼降服下来,当这些欲望和烦恼被降服了之后,他的内心就会进入到很安静很清明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他一个人内心他的烦恼不起作用的时候,他的内心自然就会散发出喜悦,但是这种欢喜和快乐,通过禅定所引发的这种欢喜和快乐,基本上还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不是属于觉性层面的,它是属于意识跟意识相应的喜和乐,但是一般的人就会去贪著这种意识相应的喜和乐,所以他就会把禅定这个境界就当作是涅磐。那佛陀呢,当他在禅定的修行过程中,他的内心不断地散发出喜乐,但是他不会去执著喜乐,当他不执著喜乐的时候,他把这种禅定引向于智慧的开发,所以在《阿含经》里讲,佛陀在成道的过程中,他是通过禅定,佛陀在成道的那个晚上就是初夜、中夜、后夜,在这个初夜中他把他的心导向一种宿命的智慧的开发,所谓宿命的智慧就是佛陀看到自己一生、前一生、五生、十生、一百生、一千生、一万生、一亿生,就是他过去无尽的轮回中一生一生,这个画面就像电影一样同时一生一生地呈现出来,他看到了他的在过去百劫千生的生命轮回中,每一生里在什么地方比如当国王,甚至当动物,各个不同的身份,或者在天上,或者在人间甚至在地狱里,就是宿命的智慧,就是让你看到过去生中的生命的经历,所以佛陀讲轮回,这个轮回是他的一种亲证,是他看到的;

那么接下来进入中夜的修行,中夜的修行佛陀就把这种禅定的心,导向于有情此生的智慧的开发,也就是类似于天眼的神通,天眼的智慧的开发,这种天眼智慧的开发他会看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他们的这种轮回的原理,他看到每一个众生,因为造了不同的业,有了不同的业,有的升到天上,有的因为造了恶业,生到三恶道里,每一

个生命他的这种轮回的原理,佛陀以他的这种有情的此生的智慧也就是天眼通,他能够看得清清楚楚的,从这里佛陀看到了关于业的缘起因果这样的一种智慧;然后进入后夜,佛陀又把这种禅定的心导向于这种漏尽的智慧,漏尽的智慧的开发,所谓漏尽智慧的开发事实上也就是引发了根本的智慧,因为这种根本的智慧所以能够彻底地断除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在佛教里漏尽的智慧是最重要的,漏尽,漏是指迷惑和烦恼,所以我们的生命称为有漏的生命,为什么叫作有漏的生命呢?就是顺为我们的生命中有迷惑和烦恼,因为有迷惑和烦恼,所以我们的生命是不圆满的,那漏尽通,漏尽的智慧就是彻底地清除了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所以这种智慧在佛教里是一种最重要的智慧,我们知道佛教讲五眼六通,六通有六种神通最后一种叫作漏尽通,漏尽通是佛教独特的神通,这种神通这种智慧就是能够彻底地消除生命内在的迷惑入烦恼,佛陀关于这种智慧的开发,这个也是跟他的对缘起的观察是有关系的。

我们知道佛陀他是为什么要出家?他是带着什么问题去出家?佛陀是因为看到世间上的一切众生都受制于老病死也就是生死的问题,那佛陀以他在禅定的状态下,他开始来观察这个生死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我们知道我们众生现在在轮回中,这个轮回其实它就像一个河流一样,我们平常的人我们都是随着这个河流的水在往前冲,我们在这个轮回的河流中其实是身不由已,轮回它的动力是什么?它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基础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以及我们的这些烦恼所产生的各种心念,就是我们不同的念头形成了一种心念之流,这种心念的流,比如说我们有不同的念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这种不同的想法它会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会形成你的一种人格,然后这种人格它会形成你的一种生命形态,每一个人都是在他的这种不同的心念中延续和生活,所以生命的河它的核心事实上就是心念的流,

然后这种心念的流形成了我们生命的流,这种生命的流就形成了这种轮回的这种河流,人在轮回的河流里它是身不由已的,他是身不由已,但是我们一般的人,我们是看不清楚那些轮回的浪,那个流水是非常地强大,我们在讲这个《三主要道》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就是讲的是众生常被瀑流所冲,常被四种瀑流这个瀑流就是瀑布,哪四种瀑流呢,有一种是欲望的瀑流,欲望,我们的欲望,内心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它像瀑流一样然后他会冲击着我们的生命,推动着我们的生命。那么还有就是烦恼的瀑流,我们内心的各种烦恼,它也是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每一种烦恼它都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们的生命。还有就是无明的瀑流,无明就是我们内心里有一种蒙昧的力量,这种强大的蒙昧的力量在左右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里都有很多的力量,蒙昧的力量,欲望的力量,烦恼的力量,各种力量它在左右着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人呢对于自己的内心是看不清楚的,我们众生的特点就是跟着念头跑,当我们有什么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去追逐什么?我们很少对自己的念头进行反省,这个念头到底是什么,我们很少去反省。

那佛陀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他就是通过这个轮回的河流去追溯这个河流的源头,就是说这个河它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这个水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佛陀是做了这么一件事。所以十二因缘,我们知道佛教里讲的十二因缘,它就是代表着佛陀在探寻轮回的源头的过程中的一个经历,那么这个十二因缘的内容是什么?十二因缘,我们讲十二因缘其实就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就是十二个环节,我们这个生命的延续大体上他是这十二个环节的延续,那么佛陀究竟怎么发现了这个规律呢?其实他是从老死开始追寻,比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衰老都是有死亡,那么佛陀就在追寻,这个老死究竟,人为什么会有老死,老死怎么来的?人

为什么会有老死,衰老和死亡究竟怎么来的?佛陀以他的智慧在观察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老死是因为生,因为有生,有生必然就有老死,只要我们生到这个世间上来了你想要不老,想要不死,想要长生不老那是做梦,所以有生一定就有老死,然后佛陀再以他的智慧观察,人为什么有生?生的因是什么?为什么有生,佛陀以他的智慧观察,他看到了生是因为有,是“有”无的有,这种有就是一种业的有,因为我们造了业,我们过去生命中造的业力,这种业力推动着我们去受生,我们今天每个人,我们生为男人女人穷人富人,这是跟我们的业力是有关系的。那佛陀他又进一步地在探究、观察,这个业的有,人的造业,为什么造业,这个业有的因到底是什么?造业的原因是什么?佛陀发现了这个有的因是因为“争取”的“取”,取,就是要抓住一些什么,这个取事实上就是我们执著的一种严重的表现,这个化是经里讲到的取,大概有比如对欲望的执著,还有对自己想法的执著,还有对自我身份的牢牢的这种执著,因为人要能够抓住这些东西,能够永远地保有这些东西,所以他就需要不停地去造业,比如当我们拥有财富了,我们很在乎自己的财富,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财富,我们就要去为财富做更大的努力。当我们拥有地位了,我们很在乎我们的地位,我们为了保住这个地位,甚至让地位更高,那么我们就要做更多的努力,那就是因为有了取,有了取都会以去造业,这个取就是产生有的因,产生造业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世间的这种比如身份、地位牢牢地执著,使得我们不断地去造业。这个取又是怎么产生的,这个取就是来源于爱,爱就是一种粘著,就是我们一种粘著的力量,我们内心在接触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对很多东西都会产生一种粘著的力量,比如我们对爱情的粘著,对地位的粘著,对财富的粘著,当然我们对每一个东西的粘著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粘著染著的会比较深,有的染著的就会比较浅,如果我们染著的比较深的我们就要牢牢地把它抓

住,如果我们对它的粘著比较浅,那我们对它在乎程度,对它造业的程度也相对会减少了。

所以爱就是代表着我们的心灵对自我以及对世界的一种染著,那么人的这种爱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爱?佛陀以他缘起的智慧观察,他发现爱是因为受,就是跟我们人的情感是有关系的,就是对世界的这种粘著,这种粘著跟我们对这个世界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这种环境给你带来的这种感受,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欢喜的感受,忧愁的感受是有关系的,尤其我们人会对一些欢喜的感受,快乐的感受我们会恋恋不舍的,我们经常会追忆某一些特殊的一些感觉、一些场景,我们不断会追忆一些场景,然后我们会做出很大的努力,希望能够不断地重复某一些感受,那么这种爱跟受是有关系的。

第三讲记录:

这个受呢,这个佛教里讲到有苦受、乐受、喜受、忧受,也就是人的情感他有大概有五个方面,从身体上来说有痛苦有快乐,从心理上来说有欢喜有忧愁,还有呢就是不苦不乐的,叫作舍受,那我们每天面对不同的环境有顺境、逆境,这些不同的环境他就会引发不同的情感,痛苦的情感、快乐的情感,然后有了这些情感,我们以为支对这些对象,有一些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情感,我们就会生起染著,我们的心就粘上去了,我们对一些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情感我们也会耿耿于怀,比如说我们对喜欢的境界,我们就想不断想着能够进一步地得到它,能够让我们经常都能够获得快乐和欢喜的经验,那么我们对于一些逆境,我们也会耿耿于怀放不下,那这个受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都会生起不同的染著,不同的染著那就是爱,然后有一些境界我们会特别地在乎,我们就想牢牢地抓住它,我们不可能会对所有的东西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