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

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具备能力与培养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工作首选就是体育教师,所以在校学习时应着重培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专业化即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基本含义是: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必要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教师资格的管理制度等。2001 年新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强调教师是一项专门的职业,教师职业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的学科知识。为了适应社会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健身育人的角度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出发,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包括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同时又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提高,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知识的传统教师素质模式。

而现代教师的专业化知识结构应体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

互渗透的关系。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身体锻炼的过程,更 合作、学会做人 ”。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其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素养应相辅相成,不仅仅是知识、技 术、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 . ”这种观点充分说明了教师以 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身作则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基 本工作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作为教师, 不仅要有扎实 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同时还必 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因此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仪表、 教态, 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教育、影响学生,才能给学生树立好 的榜样。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首先,要加强专业教育,牢固学 生专业思想以及敬业精神、事业心的教育,干一行爱一行,

使他们明白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全身心地投人到工作中去,从 的教育, 充分认识到今后的事业基点是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问题,绝不仅仅是搞单

的体育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是要把对人的培养贯穿于体 育教育教学的始终。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的表现,主要 包括熟练地编制各种教学文件的能力 ; 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 进行有条不紊的集体活动的能力 ;善于运用队列队形和口令,

迅速调动队伍的能力,具有清楚、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 言表述和正确无误的动作示范能力:掌握和运用中学教材的

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

教师在教学中的榜样作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

而深钻细研,对业务精益求精 .同时,要加强责任感、使命感

能力;具有讲授体育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具有观察分析问题

和评价教学工作的能力等.为了使学生能具备这些能力,在教

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专业术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能

力。

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让每个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自己备课,编写教案.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备

课,编写教案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大胆、负责和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组织能力.结合教学,课前布置,让每个学生进行讲解、示范,培养他们的勇敢自信、正确的示范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相互保护与帮助,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其责任感.让学生进行课的小结或讲评,培养其主体意识,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专业理论课的学习,使学

生懂得和掌握所学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技战术分析与运动队训练的能力.其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和

体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意义;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

运动的卫生保健知识和一般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体育的一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主要体育

运动项目(如田径、球类、游泳等)的竞赛方法和裁判知识;组

织运动队的训练及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方法。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课堂教学,结合《教材教法》课所布置的作业课与术课的课堂笔记,使学生学会

分析问题.然后,利用组织教学比赛、课外活动及到中学中观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体验.总之,在理论和实践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看课,会分析课,并通过教师和部分学生的演示,强化所学的技术动作教法,并逐渐使之完整化、系统化.课后要求学生记下所学动作的名称、要点、教学

步骤、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等以及队列队形的基本口令、要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领.再将各项目分类,让学生抽签进行口头考核和操作.这对很有成效

为了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新情况,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业务素质、心

理素质和自身道德素质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因此,教学中不

应该把全部时间放在对技术的学习上,应安排部分时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才能真正获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能力,最终达到适应中学体育师资新需求的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