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7、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急性左心衰症状,立即取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肢;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发生坠床,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6-8L/分,并可用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3、维持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成人20-30滴/分,小儿不超过15滴/分)。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4、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电解质变化。

5、立即予以心电监护,观察记录病情、生命体征、SPO 2、心电图变化。

6、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7、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8、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保持病室安静,保暖。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心理状态;

2、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3、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做好心理护理,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

4、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1、取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肢,注意安全;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给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3、维持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4、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电解质变化;

5、心电监护;

6、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1、记录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

2、用药及抢救过程。 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症状 评估要点 患者可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卧位;血压下

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湿冷。 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处理 监护与护理 记录与交班

急性左心衰抢救全记录

「强心、利尿、扩血管,镇静、吸氧、脚下垂」,实习医师都可以把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口诀倒背如流。当值班遇见一例急性左心衰的患者,你是否真能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已经低至35%,如何着手抢救? 病例介绍 患者女,76岁,入院诊断「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入院时双下肢水肿,尿量400-500 ml/d ,Scr 400-500umol/L,BNP 1063pg/ml (参考值<100pg/ml)。利尿效果欠佳,入院后予血液透析治疗。 入院第5天的晨起7点,患者突发憋气,伴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查体:BP 202/115 mmHg HR 123bpm SpO2 78% RR 30bpm 神志清楚;双肺可闻及明显的吸气相湿啰音和呼气相哮鸣音;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双下肢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伴频发室上性早搏,未见ST-T段改变」。查体过程中,患者开始躁动不安,大汗,SpO2波动在70%-80% HR波动在120-140bpm。病情紧急,诊断是什么? 老年透析患者,突发憋气、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但此患者并不典型),伴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查体可闻及明显湿罗音和哮鸣音。相信很多同道能够快速和准确地做出「急性左心衰」的诊断。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80%已经面临生命危险,如何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抢救经过 立即抬高床头,将患者由平卧位调整为坐位;储氧面罩吸氧,同时联系设备科借无创呼吸机。立即予患者静推呋塞米40 mg,皮下注射吗啡3 mg,泵点异舒吉注射液(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患者血压很高,每1-2 min 根据血压及时调整异舒吉微量泵剂量。心电监护,联系床旁胸片,急查血常规、生化+心肌酶+BNP 凝血全项、血气分析。 在抢救过程中,患者氧合不能维持,吸氧10L/min (储氧面罩)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降至35%,同时出现意识一过性丧失。立即予简易呼吸装置(507气囊)辅助通气,联系麻醉科同事紧急气管插管。 经过507呼吸装置辅助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0%%同时意识恢复。 麻醉科同事也及时赶来,气管插管还是不插管? 由于患者血氧饱和度已经上升,无创呼吸机也及时到位,暂时未行气管插管。 予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S/T模式,IPAP 18 cmH2QEPAP10 cmH2Qf 12bpm 异舒吉已加量至16 ml/h = 16 mg/h ,但血压仍170-190/100-110 mmHg,予联合泵点硝普钠注射液,硝普钠逐渐加量至 6 ml/h = 60ug/min。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仍有明显哮鸣音,考虑存在气道痉挛,予静点氨茶碱0.125 g缓解气道痉挛。 经历了近1个小时的抢救:吸氧,体位,呋塞米利尿,吗啡镇静和扩张血管,硝酸异

急性左心衰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急性左心衰应急预案 制定日期制定页数 2 一、评估 1.症状:病人突发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烦躁不安,剧烈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2.体征:心率增加(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儿童120次/min),两肺满布湿罗音,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 三、效果评价 1.好转: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有改善。 2.恶化:呼吸困难加剧,口唇严重紫绀。 四、注意事项 1.呼吸衰竭、昏迷、休克者禁用吗啡。

2.静注西地兰、氨茶碱须缓慢(>5-10min )。 3.静滴扩血管药要监测血压;硝普钠要避光,现用现配。 4.保持工作镇静有序,及时安慰病人及家属。 呼吸衰竭的应急预案 制定日期 2005.12 制定页数 1 一、评估 1.缺氧:潮式呼吸,烦躁,昏迷,心律失常,DIC 。 2.二氧化碳潴留:PaCO 2很高、头痛、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酸中毒、心率快、心衰、血压升高、脉洪大,皮肤潮红、出汗。 三、效果分析 1.好转:呼吸困难、紫绀有改善,血氧饱和度升至90%以上,病人安静。 2.恶化:血氧饱和度90%以下,缺氧症状未改善。 四、注意事项 1.定时检查并记录呼吸机各项参数及运转情况。 2.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清新。 3.保持工作镇静有序,及时安慰病人和家属,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4.详细记录抢救过程。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制定日期 2005.12 制定页数 2 一、评估 1.呼吸道阻塞症状:喉头、支气管水肿与痉挛、胸闷、气短、呼吸 困难、窒息感、面色潮红、青紫。 2.循环衰竭症状:心悸、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数,血压下降与休克。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缺氧、脑水肿、头晕、眼花、乏力、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昏迷直至抽搐、大小便失禁。 三、效果评价 1.好转:上述症状好转、血压恢复平稳。

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及方法

心衰基本抢救措施 去除诱因、监护 抢救程序 一、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二、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 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 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加入。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予。 三、吗啡5-10mg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酌减剂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四、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推完,10分钟内起效,可持续3-4小时,4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五、血管扩张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1)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分钟起效,一般剂量为12.5-25μg/min滴

入,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对原有高血压者血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2)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是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患者对本药的耐受个体差异较大,可先以10μg/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一次,每次增加5-10μg,以血压达到上述水平为度。 (3)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断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静脉用药以0.1mg/min开始,每5-10分钟调整一次,最大可增至1.5-2.0mg/min,检测血压同前。 六、洋地黄类药物可考虑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首剂可给0.4-0.8mg,2小时后可酌情再给0.2-0.4mg。对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洋地黄类药物也无效。后两种情况如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则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有利缓解肺水肿。 七、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 八、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前病情一定的作用。 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应着手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7、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7、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 与处理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急性左心衰症状,立即取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肢;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发生坠床,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6-8L/分,并可用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3、维持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成人20-30滴/分,小儿不超过15滴/分)。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4、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电解质变化。 5、立即予以心电监护,观察记录病情、生命体征、SPO 2、心电图变化。 6、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7、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8、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保持病室安静,保暖。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心理状态;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做好心理护理,卧床 、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取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给 、维持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根据医嘱使用镇 、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电解质变化; 、心电监护;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记录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 、用药及抢救过程。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 处理流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急性左心衰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急性左心衰症状,立即取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肢;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发生坠床,同时立即通知医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6-8L/分,并可用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3、维持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成人20-30滴/分,小儿不超过15滴/分)。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 4、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电解质变化。 5、立即予以心电监护,观察记录病情、生命体征、SPO 2、心电图变化。 6、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7、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8、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保持病室安静,保暖。 9、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 【处理流程】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者心理状态;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做好心理护理,卧床 、做好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 、取坐位或卧位,双腿下垂,必要时可轮流结扎四安全;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给,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维持静脉通路,控制输液速度。根据医嘱使用镇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并注意药物; 、及时采集血标本,监测电解质变化; 、心电监护; 、积极治疗原发病或控制诱因,防治并发症。 、记录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 、用药及抢救过程。

急性左心衰急救流程

颅 脑 颅 外 1) 卒中 2) 脑外伤 3) 颅内肿瘤 4) 颅内感染 一氧化碳中毒,射性损伤,药物、食物中毒,休克,糖尿病代谢紊乱,肺,肝肾功能衰竭。 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手术解除占位病变。选择敏感性抗生素。 脱离疾病环境,减少毒物吸收(洗胃),促进毒物排泄(利尿,血液净化),有机磷中毒可用阿托品,纠正糖代谢紊乱,抗休克。 昏 迷 1) 加强护理:气道、口腔等。维持内环 境稳定 2) 对症处理:抽搐、高热等。 3) 保护脑细胞:能量合剂、激素、胞二 磷胆碱,亚低温。 4) 促醒药物:甲氯芬酯,醒脑静,脑活 素,纳洛酮等。 5) 脏器功能支持,防治并发症。 脑水肿 脱水剂,人血白蛋白。 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应用呼吸兴奋剂及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昏迷原 因 昏 迷 的 急 救 流 程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流程 基本抢救措施 体位:坐位或半坐位双腿下垂床旁 给氧及消泡:鼻导管或面罩加压.从2000~6000ml/min,使氧气通过20%~30% 酒精湿化瓶,以消泡 镇静:杜冷丁50~100mg皮下注射或肌注或吗啡5~10mg 注意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100~200mg+10%GS100ml 或地塞米松10mg iv ↓ 正性肌力减轻前后负荷 快作用强心药:西地兰0.4mg静注,静注或选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米力农,主动脉内球囊泵 速利尿剂:速尿20mg 或利尿酸钠25mg静注。可15~20min重复,(记24小时出入量),注意补钾。 血管扩张剂:选用作用迅速的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血液滤过 去除诱因、监护 控制高血压控制感染手术治疗机械性心脏损伤,纠 正心律失常 进入ICU监测心电及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血常 规,肾功能。 支持疗法,防治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心内科专科应急预案及程序

心内科专科疾病应急预案及程序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应急预案;【应急预案】;1、协助取平卧位,通知医生;2、吸氧4~5L/min;3、心电监护,做心电图;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速度宜慢,剧烈疼痛烦躁;5、准备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6、发病在6小时之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做好;7、溶栓后应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8、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9、持续心电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协助取平卧位,通知医生。 2、吸氧4~5L/min。 3、心电监护,做心电图。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速度宜慢,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者,遵医嘱肌注吗啡或哌替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5、准备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 6、发病在6小时之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常规化验大小便、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肌酶、并做全导心电图。 7、溶栓后应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8、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观察心率、呼吸、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液量。 9、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等变化,室早或室速者可用利多卡因,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异丙肾或安装临时起搏器治疗,突发室颤的应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 10、绝对卧床休息1周,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探视,低脂化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11、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程序】 协助取平卧位→通知医生→ 心电监护做心电图→ 建立静脉通 路→ 准备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 注意观察→ 记录出入液量→ 突发室颤→电除颤→ 绝对卧床休息→ 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了解术中情况协助取平卧位,术肢伸直并制动。 2、指导多饮水,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行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电图、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 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肤温度、颜色的变化。 4、支架植入者,术后2小时协助医生拔出鞘管,遵医嘱应用抗

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一、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严重者应给以面罩用麻醉机加压给氧,使肺泡内压在吸气时增加,一方面可以使气体交换加强,另一方面可以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 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可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加入。如病人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间断给予。 3、吗啡5-10mg 静脉缓注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小血管舒张的功能而减轻心脏的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 分钟重复一次,共2-3 次,老年患者可酌减剂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4、快速利尿咲塞米20-40mg静注,于2分钟推完,10分钟内起效, 可持续3-4 小时,4 小时后可重复一次,除利尿作用外,本药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5、血管扩张以硝普钠、硝酸甘油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 5.1 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静注后2-5 分钟起效,一 般剂量为12.5- 25^g/min滴入,根据血压调整用量,维持收缩压在 100mmH左右;对原有高血压者血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 小时。 5.2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使LVEDP及肺血管压降低。患者对本药的耐受个体差异较大,可先以10^g min开始,然后每10分钟调整一次,每次增加5-10卩g,以血压达到上述水平为度。 5.3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断剂,以扩张小动脉为主。静脉用药以 0.1mg/min 开始 , 每5-10 分钟调整一次 , 最大可增至 1.5- 2.0mg/min ,检测血压同前。 6、洋地黄类药物可考虑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首剂可给0.4-0.8mg , 2 小时后可酌情再给0.2-0.4mg 。对急性心肌梗死, 在急性期24 小时内不宜用洋地黄类药物,二尖瓣狭窄所致肺水肿洋地黄类药物也无效。后两种情况如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则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减慢心室率,有利缓解肺水肿。 7、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 8、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

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流程

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流程 为避免在急救现场手足无措,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因抢救不力而丧失急救处理的“黄金时间”,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院前急救经验总结了一套急救流程。 标签: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 急性左心衰指左心室心肌收缩力突然下降或心室负荷加重,心脏排血量显著、急骤地降低以致出现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急性左心衰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1 迅速出警,紧急评估处置 接到“120”出警指令后迅速出诊,在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现场环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采用ABCS方法紧急评估(5~20秒)有无危及生命的最紧急情况,如有立即予以解除,包括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等。A:气道有无阻塞(Airway);B:有无呼吸(Breathing);C:有无脉搏(Circulation);S:神志是否清醒(Sensation)。 2 次级评估病情 根据患者突然出现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临床表现:突发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达30~40次/分,端坐位、喘息、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查体,脉搏细速、双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S1低钝并可有S3,舒张期奔马律及收缩期杂音,呼气时较明显。严重的出现休克、意识障碍等。考虑患者为急性左心衰。 3 一般措施 3.1 体位 前倾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和增加胸廓容量。 3.2 氧疗 在急性左心衰时保持血液的高氧状态(PaO2>90%)很重要。可给予大流量吸氧,必要时行机械正压呼吸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升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血清渗出,有利于减轻或消除肺水肿;同时湿化瓶加入30%~70%的酒精,以降低肺泡内液体的表面张力,达到除泡沫的作用。 3.3 建立静脉通道

心力衰竭应急预案

心力衰竭应急预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心力衰竭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动静脉流量过大。 2、醋酸盐透析液对心血管产生不良影响。 3、饮食中水、钠控制不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水分超滤不足未达到干体重或透析液中钠浓度过高。 4、透析不充分;低蛋白血症;透析低氧血症。 5、大量、快速输液、输血使循环血量增加过快。 6、合并心脏器质性病变或有严重的贫血。 (二)、临床表现: 典型急性左心衰竭的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心率加快,患者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咳出粉红色泡沫痰,心前区可闻及奔马率,双肺有湿罗音。(三)、防治措施: 1、低蛋白血症患者,在透析时可给予补充白蛋白,保证充分的超滤水分。 2、积极纠正贫血。 3、注意透析中适当调整透析液浓度。 4、积极控制体重增长,随时调整干体重。 5、透析过程中需要大量输液或输血,则应注意控制总量或增加透析次数。 6、使用碳酸盐透析液。

(四)、心力衰竭的应急流程示意图: 发生心力衰竭 ↓↘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通知医生 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 注意防止坠床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安静下来,以减轻心脏负担 降低心肌耗氧量 ↓↓ 高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单纯超滤,排除体内过多水分,给予20~30%酒精湿化控制血流量为150~200ml/min ↓↓ 根据医嘱给予强心剂和血管扩张药 ↓ 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如呼吸有无改善、心率有无减慢、咳嗽有无好转等 ↓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指导患者每日监测血压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流程图示(精)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心排量急剧减少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肺循环压力急性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组织器官灌注不良、心源性休克。 ·急性右心衰较少见,多由大面积肺栓塞所致或见于右室心梗,可表现为急性肺心病。 是 否 -心功能异常 ----------- ---心功能正常-- → 1初诊或急诊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示左心衰。 2初步评估和检查 ECG 、胸片、实验室检查是否正常? 其他诊断给予患者适当诊治评估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和其他影像学检查 ·(外院血浆B 型利钠肽(BNP 3确诊心衰 ·进一步评估心衰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5治疗原则 A 病因治疗和一般处理 ·针对引发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病和去除诱发或加重因

素。 ·吸氧、体位疗法、绑扎四肢。 B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药物: --如伴有疼痛,宜给予镇痛药物,例如吗啡; --如有心率或心律异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心衰的药物: --对于收缩性心衰,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制剂; --如伴有肺淤血,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 --心源性休克患者可使用缩血管药物; --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使用氨茶碱等支气管解痉剂。 C 介入和其他治疗措施(外院 ·电复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选择性进一步检查用于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外院: ·血液动力学监测 ·肺动脉导管 ·其他介入性检查和治疗 4临床分类和确定病因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急性右室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高血压急症 ·急性右侧心瓣膜病 ·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生期心肌炎 ·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 ·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水肿的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治疗 6疗效评估: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左心衰竭复习过程

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左心衰竭 概述: 急性左心衰竭: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急性机械性梗阻、急性容量负荷过重、急性左室舒张受限都可能引起。发病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心率加快、两肺广泛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尖部奔马律。让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高浓度给氧、快速利尿、强心、扩血管。流行病学:尽管一些重要的心血管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心衰的发病率却在升高。Framingham 地区对5192 例男女随访20 年,发现男性心衰发病率为3.7%,而女性为2.5%。美国经国家心肺血液研究中心诊断的心衰患者超过200 万,每年新诊断的急性心衰病例大约40 万。 病因: 1、与冠心病有关的心肌梗死,特别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乳头肌和腱索断裂、室间隔破裂穿孔等; 2、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 3、其他:高血压血压急剧升高,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 症状: 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 1)劳力性呼吸困难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3)端坐呼吸 4)急性肺水肿 ⑵咳嗽、咳痰和咯血 ⑶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 ⑷泌尿系统症状:少尿,或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表现。 (5)心源性晕厥:晕厥发作持续数秒时可有四肢抽搐、呼吸暂停、发绀等表现,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大多短暂,发作后意识常立即恢复。主要见于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或严重心律失常。 (6)心源性休克:临床上除一般休克的表现外,多伴有心功能不全,肺楔嵌压升高,颈静脉怒张等表现。 常见的体征 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左心衰竭的变化,可有以下几方面: ⑴一般体征:活动后呼吸困难,重症出现发绀、黄疸、颧部潮红、脉压减小、动脉收缩压下降、脉快。外周血管收缩,表现为四肢末梢苍白、发冷及指趾发绀及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伴随征象。 ⑵心脏体征:一般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在急性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的心动过速、瓣膜或腱索断裂时还未及心脏扩大已发生衰竭;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S3奔马律),P2亢进,左心功能改善后,P2变弱。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左室扩大引起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代偿恢复后杂音常减弱或消失;交替脉最常见于左室射血阻力增加引起的心衰,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及扩张型心肌病。偶尔有交替脉伴电交替。

急性左心衰住院流程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2011-9-18) 一、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ICD-10:I5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年),《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2.体征:肺部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胸片呈肺淤血或肺水肿表现,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严重低下,心电图可出现严重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2009年),《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

《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取坐位,吸氧,心电、血压和指端氧饱和度监测。 2.急救措施:根据病情使用吗啡。 3.消除肺淤血的治疗措施:利尿剂和血管扩X剂的应用。 4.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措施:若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洋地黄制剂的应用:无禁忌证、必要时可使用。 6.其他药物: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 7.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原发病和诱因。 8.非药物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超滤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50.1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

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 (六)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 BNP)、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心肌酶、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气分析。 3.心电图、心电监测、床旁胸片及超声心动图。 (七)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可平卧。 2.生命体征稳定。 3.胸片显示肺水肿、肺淤血征象明显改善或正常。 4.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2.合并肾功能不全需血液超滤或血液透析。 3.合并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需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4.合并严重感染不易控制者。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流程图示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心排量急剧减少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左心衰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肺循环压力急性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引起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组织器官灌注不良、心源性休克。 ·急性右心衰较少见,多由大面积肺栓塞所致或见于右室心梗,可表现为急性肺心病。 是 否 -心功能异常 ----------- ---心功能正常-- → 1初诊或急诊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示左心衰。 2初步评估和检查 ECG 、胸片、实验室检查是否正常? 其他诊断 给予患者适当诊治 评估心脏功能 ·超声心动图和其他影像学检查 ·(外院)血浆B 型利钠肽(BNP) 3确诊心衰 ·进一步评估心衰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5治疗原则 A 病因治疗和一般处理 ·针对引发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因,积极控制原发病和去除诱发或加重因素。 ·吸氧、体位疗法、绑扎四肢。 B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药物: --如伴有疼痛,宜给予镇痛药物,例如吗啡; --如有心率或心律异常,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心衰的药物: --对于收缩性心衰,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制剂; --如伴有肺淤血,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 --心源性休克患者可使用缩血管药物; --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使用氨茶碱等支气管解痉剂。 C 介入和其他治疗措施(外院) ·电复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 选择性进一步检查 用于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外院): ·血液动力学监测 ·肺动脉导管 ·其他介入性检查和治疗 4临床分类和确定病因 急性左心衰 急性右心衰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急性右室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高血压急症 ·急性右侧心瓣膜病 ·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 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急性重症心肌炎和围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 生期心肌炎 ·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 ·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肺动脉高压 急性肺水肿的治疗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治疗 6疗效评估: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左心衰住院流程

急性左心衰住院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 (2011-9-18) 一、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ICD-1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2.体征:肺部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胸片呈肺淤血或肺水肿表现,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扩大、心功能严重低下,心电图可出现严重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欧洲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 1.一般治疗:取坐位,吸氧,心电、血压和指端氧饱和度监测。 2.急救措施:根据病情使用吗啡。 3.消除肺淤血的治疗措施: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4.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措施:若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5.洋地黄制剂的应用:无禁忌证、必要时可使用。 6.其他药物: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 7.原发病的治疗:治疗原发病和诱因。 8.非药物治疗措施:必要时可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液超滤等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进入路径。 (六)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力衰竭的生化标志物(如BNP或NT-Pro BNP)、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如TNT或TNI、CK-MB)、心肌酶、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气分析。 3.心电图、心电监测、床旁胸片及超声心动图。 (七)出院标准。 1.症状缓解,可平卧。 2.生命体征稳定。 3.胸片显示肺水肿、肺淤血征象明显改善或正常。 4.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