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

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

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

急性颅脑损伤的术中急救与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的术中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5-09-16T11:06:17.6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张凤琼 [导读] 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楚雄 651300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疾病,颅脑损伤的病情较为复杂多变,而且发病比较急,病情较为危重. 楚雄州元谋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楚雄 651300 摘要:目的:对急性颅脑损的术中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急救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一般资料、急救措施、护理措施以及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成功并治愈出院41例,成功率为97.62%,其中1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死亡率为2.38%。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与严密、细致的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值得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术中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突发疾病,颅脑损伤的病情较为复杂多变,而且发病比较急,病情较为危重,临床症状表现也各有不同[1]。其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更为危重,并时常伴有其他器官、组织的复合伤,使得术中急救与护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如果术中急救不及时或者护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急性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伤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科对急性颅脑损伤进行及时的术中急救,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急救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0-63岁之间,平均年(41.5±4.3)岁,男女比例为23:19。42例患者的脑损伤均为复合伤。其中坠落损伤8例、交通事故伤17例、撞击损伤6例、钝器伤2例、打架斗殴伤5例、其他损伤4例。患者的就诊时间在受伤后的30min-24h之内,入院时昏迷的有28例。 1.2方法 1.2.1术中急救 在进行术中急救过程中,首先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脉搏、意识以及呼吸情况,并进行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施救措施。其次,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及氧气的供给。并协助麻醉医师准备气管插管,如有窒息者或者呼吸道阻塞者立即行气管切开。置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或者侧卧,并将床头抬高15至30度,以方便分泌物的流出,以及减轻患者头部出血及脑水肿症状。此外,及时用静脉留置针建立起静脉输液的通道,以便及时进行输液以及术中输血。 1.2.2护理措施 在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病情监测等基础上再使用以下护理措施进行相应的护理:(1)呼吸道护理。入室后迅速用吸引器吸尽口、咽、鼻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放置口咽通气道或喉罩,吸氧。如果患出现呼吸困难、血氧的饱和度不断下降或者低氧血症的现象,可将患者的气管切开,以帮助患者呼吸及吸氧。 (2)进行有效的高热护理。重型的急性颅脑损伤会引发高热,高热会加重患者的脑水肿及缺氧现象。在护理的时候要将患者的体温尽量控制在38℃之下,并采用五点冰敷及冰帽等进行降温及脑细胞的保护,以避免患者出现高热的情况,从而使患者更快的恢复。 (3)体位护理。根据血肿部位及手术需要安置患者体位。用头圈或头架稳妥固定头颅,充分暴露手术切口,对侧卧患者躯干、四肢必须垫好软垫,并系好约束带,防止压疮及坠床意外发生,进而使患者得以较好的恢复。 (4)对患者的血压、意识以及瞳孔的变化、脉搏等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如果患者双侧的瞳孔出现不等大、血压持续升高、对光的反映较为迟钝或者消失、呼吸不规律等异常情况,相关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及时的抢救,从而保证护理的质量,减轻急性颅脑损伤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2.结果 经术中急救及护理后,4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急救成功并治愈出院41例,成功率为97.62%,其中1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死亡率为 2.38%。 3.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是常见突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及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恢复健康,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进行急性颅脑损伤护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并对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等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意识是评估患者颅脑损伤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越深,说明患者的颅脑损伤越严重[3]。所以,在急性颅脑损伤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术中急救的工作,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及时的术中急救,并对患者实施了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从急救的成功率为97.62%,死亡率就为2.38%就可以得到证实。由于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比较严重,病情的变化很快,死亡率及伤残率也较高,因此急救及护理的难度都比较大,为了更好的进行救治,相关医护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以便采取各种合理的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性命。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严密的监控患者瞳孔的变化、患者的意识情况,可以有效地判定患者脑组织的病变情况;保证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呼吸道阻塞、吸入性肺炎的几率。此外,对患者进行高热及体位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患者脑组织的伤害,进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及时的术中急救和科学的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护理的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还能减少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急性颅脑损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 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

场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包括: (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2)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 3)静脉窦出血现场处理比较困难,在情况许可时最 好使伤员头高位或半坐位转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4)对已暴露脑组织的开放性创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3.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与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各部门、各科室; 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连贯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诊疗以外因素对救治的影响,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精神和我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管理办法》要求,特制定本项制度,请遵照执行。 1.建立“优先处置绿色通道”,提供绿色通道的部门包括急(门)诊科室、辅助检查科室、ICU或专科ICU、手术室、导管室、挂号收费室等。 2.凡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病人,实行“先抢救,后付费”,不需先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相关科室应立即给予抢救、优先检查,提供全程服务。 3.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各种休克、昏迷、心肺复苏、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患者。 4.“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工作要求: (1)急诊科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24小时接诊制。 (2)由急诊科值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患者是否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并在住院卡或相关检查申请单上加盖“优先处置通道”章,上报医务处(8小时内)或总值班(8小时外)。 (3)急危重症处置患者结束后,由执行科室护士协助患者家属缴费,并将加盖“优先处置通道”的检查单由检查科室领回至急诊科护理单元保存。 (4)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病人,各相关科室必须简化手续,优先提供救治、检查,各科室间应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当危重患者需入院抢救时,必须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到相关科室。 (6)各临床科室应每日预留1~2张床位以备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7)在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过程中,对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外,还将按医院《医疗安全事件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给予责任追究。

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

2016 年急危重症抢救预案

目录 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2) 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3) 脑疝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4) 癫痫大发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5) 癫痫持续状态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7) 大面积脑梗死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8) 呼吸肌麻痹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9) 重症肌无力胆碱能危象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0) 急性脑膜炎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2) 重型颅脑损伤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3) 惊厥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4) 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5) 躁动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7) 患者精神症状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18)

呼吸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呼吸心脏骤停时,快速评估病情,轻拍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若无反应按心肺复苏术进行心肺复苏。 2、立即呼叫医生,准备急救车、急救器材。 3、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室颤,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对症治疗。 5、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评价复苏效果。 6、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7、做好基础护理及抢救记录。 【抢救流程】 ↓ ↓ ↓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症状。 2、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迅速置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通知医生。 3、遵医嘱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和抗组织胺药物(如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措施。 5、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意识、末梢循环、尿量等。 6、做好基础护理,不得随意搬动患者,注意保暖。 7、保留可疑致敏物,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详细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抢救流程】 ↓ ↓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流程

重型颅脑损伤应急预案及急诊抢救流程 (一)适用范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二)目的: 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三)抢救步骤: 1.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插入气管导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脑疝病人应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剂20%甘露醇125ml或速尿20-40mg静脉推注,降低颅内压。 3.纠正休克:快速输液扩容治疗抗休克, 必要时输血,同时保持平卧,注意保暖。 4.体位:术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有脑脊液鼻漏者,需半卧位,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以便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5.预防颅内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及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噎和咳嗽, 严禁阻塞, 用水冲洗耳、鼻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5.高热护理: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 如酒精擦浴、冰袋降温,必要时进行低温冬眠疗法。 6.躁动病人谨慎使用镇静药, 应由专人看护, 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7.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

炎。 8.完善各项检查:心电图、三大常规检查。 9.术前准备:头部备皮、合血、选用合理抗菌素皮试。 10.非手术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皮肤护理。 11.实时做好抢救护理记录。 12.及时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同时协助转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流程

院前急救科脑卒中诊疗规范及流程图

急性脑卒中诊疗规范 卒中是由脑局部血供异常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可导致脑损伤。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约有85%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多由脑血管闭塞引起,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栓塞和血栓形成。出血性卒中多由脑动脉破裂引起,伴有血管痉挛。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史或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部分患者以往有头痛发作史。中老年人较多见。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呕吐等前驱症状。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多数在活动状态时(如激动、用力)起病。脑梗死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发病后几天常有症状加重过程。 2.症状与体征: (1)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全脑症状显著。这些取决于出血和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缺血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压升高等病理改变的情况。 (2)多数病人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等。 (3)部分患者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声嘶、呃逆、同向偏盲、皮质性失明、眼肌麻痹、肢体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 (4)患者可能出现生命体征、瞳孔改变及脑膜刺激征等。 救治要点 在院前难以区分脑卒中的具体类型,故应稳定病情,适当对症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卒中处理的要点可记忆为7个“D”:即发现(detection)、派遣(dispatch)、转运(delivery)、进人急诊(door)、资料(data)、决策(decision)和药物(drug)。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应熟练而有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3.控制血压:脑卒中时可能出现反应性高血压,由于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不宜使用降压药品。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90mmHg上下。 4.降低颅内压: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 注意点 1.及时转送医院十分重要。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应优先处理和转运有症状和体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便在发病后1小时内行溶栓治疗。 2.应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脱水剂过程中,其用量及药液滴速应视心功能而定。 3.脑血管意外的病因鉴别往往需要CT确定,院前不宜贸然使用止血药或扩血管药。 转送注意事项 1.转送途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2.保证气道通畅并吸氧。 页脚内容1

脑卒中诊疗流程图

院前急救科脑卒中诊治流程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频率变化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到现场后立即一般评估、监测生命体征(T 、P 、R 、BP 、 SaO 2 )记录发病和就诊时间、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追问有无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史或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病史 接警可疑脑卒中患者:头痛、肢体麻木无力、偏瘫、眩晕、昏迷等症状,立即出诊 ●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 紧急气管切开或插管、机械通气 心肺复苏 初步可疑脑卒中,给予吸氧、静脉液路建立,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3.控制血压:脑卒中时可能出现反应性高血压,由于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不宜使用降压药品。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 90mmHg 上下。 4.降低颅内压: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以及保护脑细胞药物应用。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联系急诊说明病情 以上检查10分钟内完成,尽快转运。送入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 进入脑卒中急诊救治绿色流程: 1.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进行NIHSS 评估 2. 行CT 、MRI 、血常规、血型、凝血系列化验、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 3. 测量生命体征 4. 检查心电图 5. 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速尿) 、地塞米松静注,保护脑细胞药物等。必要时通知神经内科医生联合抢救(45分钟内完成) TIA : 留观或收住院(神经内科) 一般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神经细胞保护剂 调控血压 活血化瘀中药 健康指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收住院(神经内科)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符合溶栓标准者尿激酶150万u 或rPTA 药物溶栓: (发病时间<3小时 18岁<年龄<80岁 无出血倾向者) 神经细胞保护剂 调控血压 活血化瘀中药 血管内介入 健康指导 与急诊医生病情交接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收住院(神经外科) 一般治疗 调控血压 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止血药物 神经细胞保护剂 中成药治疗 处理并发症 血管内介入治疗 有手术指征者行外科手术 脑出血 收住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 一般治疗 调控血压 止血药物 神经细胞保护剂 中成药治疗 处理并发症 有手术指征者行外科手术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发表时间:2016-05-25T14:51:54.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作者:丁俊杰[导读]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各种钝器砸伤及自然灾害等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使头颅和脑组织遭到损伤。 丁俊杰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均进行现场和院前急救,入院后进行手术救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救治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现场与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现场与院前急救;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06-02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各种钝器砸伤及自然灾害等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使头颅和脑组织遭到损伤。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其中伤情比较严重的分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1]。该类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若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致死致残的现象。本次主要任务是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与效果,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现场和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头颅CT诊断并按GCS分型确定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GCS评分6~8分者46例,3~5分者14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52岁,平均年龄为(45.2±4.6)岁,17例为交通事故;13 例为高处坠落;14例为失足跌倒,16例为工伤事故。 1.2 治疗方法 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后,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现场,抵达现场后要以“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固定,后搬运”为抢救原则。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患者病史,明确危及生命的主要部位,对危重部位做出迅速准确的处理。清除口腔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吸氧。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颅脑损伤合并出血休克者应立刻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扩容抗休克;颅高压伴脑疝者应快速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滴注脱水降颅压;骨折或外伤出血者给予骨折固定、止血包扎;躁动者予以适当的镇静镇痛药;肢体脊柱骨折者给予固定制动,包括小夹板,颈托等以防止二次损伤。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状态、意识及瞳孔变化,并与医院取得联系,讲明患者的情况,以便提前准备好各项抢救设备和人员。到达医院后进行CT及X线检查,若患者有手术指标应该立即送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对于没有手术指标的患者应该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应动态CT复查,并加强监护,病情出现恶化表现时尽早手术治疗。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3.讨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除了常规的颅脑损伤症状以外还会出现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2],及时准确的院前急救,能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肺、脑的复苏成功赢得时间,同时也为急诊手术做好了各项准备,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手术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通过及时手术有效去除颅内血肿。现场及院前急救、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一个链式关系,必须加强各个环节,从而更加有效地为对患者进行抢救。在此过程中现场及院前急救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能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时间和机会,大大降低其致死、致残率。现场及院前急救首先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快速输液、输血。其次要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包括瞳孔、血压、脉搏、意识、呼吸、颅内高压体征及四肢活动的变化。另外要争取每分钟的时间,当本院没有相应的治疗条件时应该及时帮助患者联系更加专业的医院,争取早期溶栓机会。途中应进行脉搏、呼吸、血压监测,并固定患者头部,避免头部摆动。当患者到达医院,CT显示当颅内血肿进行性扩大造成明显占位效应使病情迅速恶化时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没有手术指标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应动态 CT复查,并加强监护,病情出现恶化表现时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情况比较危机的患者来不及进行CT及X 线检查时可以行钻孔探查术,钻孔探查同时必须做好开颅探查的准备。钻孔侧的选择遵循瞳孔扩大侧,刺激伸直肢体的对侧的原则。本次研究通过对60例患者给予院前疏通气道、吸氧、心肺复苏、抗休克、降低颅内压、固定骨折、控制出血等急救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且经过及时抢救和进一步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现场与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红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8(35):28-30. [2]史桃顺.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169-1170.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流程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重型颅脑损伤应急预案及急诊抢救流程 (一)适用范围: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二)目的: 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三)抢救步骤: 1.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插入气管导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脑疝病人应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剂20%甘露醇125ml或速尿20-40mg静脉推注,降低颅内压。 3.纠正休克:快速输液扩容治疗抗休克, 必要时输血,同时保持平卧,注意保暖。 4.体位:术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有脑脊液鼻漏者,需半卧位,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以便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 5.预防颅内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及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噎和咳嗽, 严禁阻塞, 用水冲洗耳、鼻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5.高热护理: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 如酒精擦浴、冰袋降温,必要时进行低温冬眠疗法。 6.躁动病人谨慎使用镇静药, 应由专人看护, 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7.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 8.完善各项检查:心电图、三大常规检查。 9.术前准备:头部备皮、合血、选用合理抗菌素皮试。 10.非手术患者做好基础护理、皮肤护理。 11.实时做好抢救护理记录。 12.及时请神经外科医师会诊同时协助转神经外科进一步治疗。

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

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 抽吸血 颅脑损伤患者入科 头皮挫裂伤帽状腱膜 下血肿 熊猫眼、脑脊 液鼻漏、耳漏 头痛、恶 心、呕吐 瞳孔大小不 等、昏迷 心跳、呼 吸停止 检查合并 伤 清创缝合抽吸血肿、 加压包扎 颅底 骨折 1、20%甘露醇250ml 快速静滴或速尿 20mg静推 2、给氧 3、密切观察并记录神 志、瞳孔、血压、脉 搏、呼吸、肌力变化 立即CPR 请相关 科室会 诊抢救 可能发生脑疝 1、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耳、鼻清洁通畅,忌堵、 挖耳鼻道 3、预防感染治疗 4、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CT检查,明确损伤类 型,进一步处理1、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 2、速尿20mg静推 3、高流量面罩给氧、辅助通气、必要时气管插管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GCS 评分并记录 无血肿 进一步观察病情,防止迟发性血肿 病情有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 有血肿, 保守治疗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 血压、脉搏、呼吸、肌力 变化,GCS评分记录,防 止脑疝发生 2、脱水、止血、护脑、 预防感染治疗 3、搬动病人避免压颈 4、保持大小便通畅 有血肿,有手术指征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原 发性丘脑损伤等重度颅脑损伤 1、加强基础护理、五 官护理、皮肤护理,防 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 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3、保持会阴清洁,导 尿者做好会阴护理,防 止尿路感染 4、营养支持,鼻饲护 理 5、功能锻炼 1、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并记录 2、脱水剂使用 3、钙离子拮抗剂 4、激素治疗 5、预防感染 6、神经营养治疗 7、巴比妥类药物治 疗 8、保持水电解质平 衡 病情变化,GCS评分下降,复查血肿增大等 急诊手术 前各项准 备工作送手术室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颅脑损伤 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由于致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颅部与脑部的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和/或颅骨的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的致伤阈,则头皮、颅骨和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是通过身体其他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头皮和颅骨往往完好无损。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的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

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 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突发性颅脑损伤现场急救

突发性颅脑损伤现场急救 *导读:颅脑损伤病人现场抢救是否正确、及时,是抢救病人成败的关键。现场抢救的原则是:重点了解病情,系统而简要地检查全身情况,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病症,迅速脱离现场,转送就近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和复苏。…… 1、在场人员应注意受伤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开放伤口出血情况、肢体是否能活动、有无呕吐和抽搐等现象。 2、如头部有开放伤口且有活动性出血时,应立即用现有物品(衣服、布料等)采取加压包扎止血,如无包扎物用手暂时压迫伤口也可止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频繁呕吐,口腔、呼吸道积存大量食物残渣、分泌物和血块,致使呼吸道堵塞或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首先用手指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或用手挤压病人气管,诱发病人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咯出。如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可用双手放在病人两侧下颌角处将下颌托起,暂时使呼吸道通畅;或将病人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可以防止食物和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4、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如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在现场可采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急性颅脑损伤,还是脊柱、脊髓损伤均应迅速送离现场,及时送入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

应选择路面平坦质量好的公路,病人宜采取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运过程中要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脉搏、呼吸等体征变化。 病人被转运到急诊室后,要求医生在短时间内重点、简明扼要地询问受伤时间、原因,暴力大小及受力部位、伤后表现、转运经过和处理等病史。对于休克、活动性出血、脑疝及生命体征紊乱者,应边询问病史边进行积极抢救。 急诊室体格检查包括两方面:神经系统检查和全身其他系统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头颅X线平片、CT、MRI等。经查体、影像检查迅速得出病情诊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或在急诊室进行病情观察,或急诊收入住院病房做进一步治疗,或直接送入手术室行急诊抢救手术。绝大多数病人在得到积极、正确、稳妥的治疗下,病情会很快稳定、好转起来,直至最后康复。 颅脑损伤病人属于突然发病,一般都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现场或在交通道路上,病情急而危重,变化迅速,因此进行有效合理的现场急救和及时稳妥的转运,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科频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预案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预案 一颅脑损伤的分类 开放性颅脑损伤 闭合性颅脑损伤 (1)头皮损伤:①头皮挫伤②头皮下血肿 (2)颅骨骨折:①颅盖骨折②颅底骨折 (3)脑损伤:①脑震荡②脑挫裂伤③弥漫性脑损伤④颅内血肿 二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深昏迷,昏迷时间在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出现再昏迷 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偏瘫、失语或四肢瘫。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显著改变。 此型主要有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脑原发伤重,伤后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他部位严重的脏器损伤、休克等。 伤后已有明显脑疝,包括双瞳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三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的原则:重点了解病情,系统而简要地检查全身情况,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病症,迅速脱离现场,转送医院进一步诊治和复苏。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充足给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频繁呕吐而咳嗽和吞咽反射消失,口腔及呼吸道积存大量食物残渣分泌物和血块,致使呼吸道堵塞或发生误吸而引起窒息。首先清除病人口腔内异物,若病人牙关紧闭,要用开口器或木棍撬开下颌,放置牙垫再清理口腔。病人因昏迷肌肉松弛,舌后坠导致咽后部阻塞时,可用双手放在病人两侧下颌角处将下颌托起,也可改变体位,使其侧卧或侧俯卧位。深昏迷病人可放置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也可用舌钳将舌拉出口外,效果更好。情况无改善时,可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当病人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行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 减少出血,妥善包扎伤口,防止感染。如有血管断裂出血时,可用血管钳夹闭或结扎控制出血。如为大量渗血,可剃掉周围毛发,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注意勿使酒精流入伤口,不冲洗,不用任何外用药。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纱布卷保护,以防受压,外加干纱布适当包扎。若伤情许可宜将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量。基本止血后均需用消毒敷料覆盖伤口再稍加压包扎。同时应用抗生素及TAT1500u以预防感染。 抗休克。对出现循环障碍、低血压、休克者迅速循环复苏。凡出现休克征象如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血压低于80mmHg以下时应协助医生查明有无颅外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如多发性骨折、内脏破裂等。使病人平卧,尽量不搬动病人,保暖,给氧2-4L/min,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可用平衡盐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血液代用品及血液等,使血压升至正常水平,成人收缩压稳定在120mmHg勿低于90mmHg保持平均动脉压在80mmHg以上,才能维持有效脑灌注压。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病情许可时,抬高床头15-30 o以利静脉回流,若病人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或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慢,即为脑疝的典型表现,立即快速静脉输入脱水降压药20%甘露醇250-400ml 及速尿20-40mg,留置导尿以了解脱水降压效果。

颅脑损伤试题 答案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三基三严试题 姓名工号成绩 1、诊断颅底骨折通常依据是 A.头颅X线摄片 B.受伤机制 C.剧烈头痛伴呕吐 D.临床体征 E.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D 2、关于颅骨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骨折线跨过硬脑膜中动脉沟时须防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B.运动区部位的凹陷性骨折禁忌手术复位 C.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鼻漏时禁患堵塞耳、鼻道 D.颅底骨折属内开放性颅脑损伤 E.颅盖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摄片 【正确答案】:B 3、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伤口有脑组织外溢,须立即缝合头皮,变开放为闭合损伤 B.处理时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 C.尽早清创缝合 D.清创时限放宽至24小时 E.即使伤口不大,出血也较多 【正确答案】:A 4、哪一种不是小脑幕裂孔疝常见的症状 A.意识障碍 B.一侧面神经麻痹 C.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D.剧烈头痛、呕吐 E.血压增高 【正确答案】:B 6、抢救幕上脑疝时应首选(成人) A.气管切开 B.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 C.尽快行疝侧去骨瓣减压 D.快速行脑室穿刺外引流 E.以上全不是 【正确答案】:B 7、小脑幕裂孔疝与枕骨大孔疝根本区别是 A.剧烈头痛 B.频繁呕吐 C.意识障碍发生较早 D.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E.血压、脉搏、呼吸改变 【正确答案】:C 8、有一名30岁车祸头部受伤病人,深昏迷,刺激有去脑强直发作,CT未见脑内血肿及脑挫伤,环池未受压,诊断应是 A.脑震荡 B.脑挫伤 C.轴索损伤 D.脑干损伤 E.颅底骨折 【正确答案】:D 9、有一脑外伤病人,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高密度影像,其诊断是 A.急性硬膜外血肿 B.急性硬膜下血肿 C.慢性硬膜下血肿 D.脑内血肿 E.高血压脑出血 【正确答案】:B 10、有一脑外伤病人,CT示右颞叶梭形高密度影象,脑室中线受压移位,其诊断是 A.脑挫伤 B.硬膜下血肿 C.硬膜外血肿 D.脑内血肿 E.高血压脑出血 【正确答案】:C 11、有一病人。确诊为脑挫裂伤,哪项不是诊断脑挫伤依据 A.脑脊液含红细胞 B.意识障碍超过30分钟 C.可表现局灶脑损伤体征 D.脑脊液鼻漏 E.CT有额部点状高密度灶 【正确答案】:D 12、女性病人,入院3天,头部受伤后立即昏迷,10分钟后清醒,有呕吐,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诊断是

院前急救科脑卒中诊疗规范及流程图

院前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急性脑卒中诊疗规范 卒中是由脑局部血供异常而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并可导致脑损伤。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约有85%为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多由脑血管闭塞引起,通常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栓塞和血栓形成。出血性卒中多由脑动脉破裂引起,伴有血管痉挛。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史或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部分患者以往有头痛发作史。中老年人较多见。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呕吐等前驱症状。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多数在活动状态时(如激动、用力)起病。脑梗死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发病后几天常有症状加重过程。 2.症状与体征: (1)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全脑症状显著。这些取决于出血和缺血的原发部位,出血量,血肿的扩延方向,缺血波及范围,以及脑水肿、脑压升高等病理改变的情况。 (2)多数病人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障碍等。 (3)部分患者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声嘶、呃逆、同向偏盲、皮质性失明、眼肌麻痹、肢体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 (4)患者可能出现生命体征、瞳孔改变及脑膜刺激征等。 救治要点 在院前难以区分脑卒中的具体类型,故应稳定病情,适当对症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卒中处理的要点可记忆为7个“D”:即发现(detection)、派遣(dispatch)、转运(delivery)、进人急诊(door)、资料(data)、决策(decision)和药物(drug)。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应熟练而有效。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变化。 3.控制血压:脑卒中时可能出现反应性高血压,由于院前的条件有限,时间短暂,不宜使用降压药品。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使血压逐渐降低至160/ 90mmHg上下。 4.降低颅内压:急性期伴脑水肿者可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静注,以上药物可配合使用。 注意点 1.及时转送医院十分重要。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应优先处理和转运有症状和体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便在发病后1小时内行溶栓治疗。 2.应用甘露醇等渗透性脱水剂过程中,其用量及药液滴速应视心功能而定。 3.脑血管意外的病因鉴别往往需要CT确定,院前不宜贸然使用止血药或扩血管药。 转送注意事项 1.转送途中注意监测生命体征。 2.保证气道通畅并吸氧。 页脚内容2

(完整word版)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颅脑损伤 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由于致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颅部与脑部的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和/或颅骨的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的致伤阈,则头皮、颅骨和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是通过身体其他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头皮和颅骨往往完好无损。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的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

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