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真风流

魏晋名士真风流
魏晋名士真风流

魏晋名士真风流-国学教育论文

魏晋名士真风流

口文/郭廉夫

“风流”一词早在汉代已广泛使用,原指风俗教化如风之行、如水奔流。

风流往往与恃才而不拘礼法的名士连在一起,称之为“名士风流”。风流是一种美,是魏晋士人的一个鲜明特征。冯友兰说:《世说新语》常说名士风流。我们可以说,风流是名士的主要表现。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

魏晋风流主要表现三种形式:即清谈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

清谈之风

清谈对于统治者来说十分有利,因为转移了许多人的视线和注意力,所以上至帝王下至文武官员,文人僧道都崇尚和参加清谈。清谈,对于当时知识分子说来,是高贵风雅之举,是显露自己才华的极好机会。

清谈内容以《易》《老》《庄》三玄为主,论辩《周易》《老子》《庄子》的义理,清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主客相对论辩,在两人中进行;一人清谈,听者不进行辩驳,或者自己问难,自己答辩,犹如独角戏一样,王弼很小的时候就有这种本领,往往所谈的义理别人是难以企及的;临时拈题,在座都各清谈一通;两人论辩,一人评判。

东晋时代,清谈之风之盛无以复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东晋以后,士人们流为清谈,而不去做文章了。

品题之风

东晋时代的品题,实际上就是上层社会中对士人品德、才干、容貌、举止、风度气质的品评论鉴。

品题是有其目的的,品题既是审美的,也有其功利性。虽然不像李白说的“一经品题,便作佳士”。但它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名誉、地位、前途。《世说新语·品藻》云:“世论温太真(峤)是过江第二流高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温峤品题因为未列入第一流,脸色都变了,足以说明当时知识分子对此是何等看重。名士品题或毁或誉都非同小可。在不少情况下,品题能起到发现与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对一些青少年来说,品题可激励他们成才。

汉末出现郡国举士的“月旦评”。其主题词是:“评”。而东晋时代是赏誉,其关键在一个“赏”字。品题是一个审美过程,从品题中可以看出,魏晋时代对人物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品题在美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宗白华曾指出: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

任诞之风

任诞之风主要表现在饮酒、服药、裸裎、率真任性等方面。

魏晋饮酒者之面广、人多,是这一时期以前各个朝代所不能比拟的。特别是文人雅士极少是不饮酒的。他们狂饮酣醉,放浪不羁。东晋名士们嗜酒如命,终日沉醉,其实质是为了逃避现实,明哲保身。

他们表面上放达任诞,内心却无比忧愤,“何以解忧,唯有社康”;“胸中块垒,故须酒浇之”,用酒来麻醉自己。更有一些名士用酣饮作为抵抗和逃避政治的一种手段。据《晋书·阮籍传》记载:“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置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在魏晋的名士看来,全身远祸,酣饮是最佳选择了。

当时的名士学人感到人生易老,生命短促,通过服药以求健康长寿。《晋

对联

对联 上联:输赢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下联:赚赔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上联:与有肝胆人共事 下联:从无字句处读书 自古圣贤皆寂寞 是真名士自风流 千里听音 喜爱书画: 书画无声可言志 金石非酒能醉人 启迪后代: 学海有浪望多搏 书田无税希勤耕 倚石得奇想层峦松声盖暗水流花径 看云多远怀绝顶云拂衣清风洒竹林 古树当庭直松烟冲翠幄树色碧无碍 天花满座香云径绕花源山光静有余 花影常迷径湖平天镜晓雨过琴书润 波光欲上楼山峭石帆秋风来翰墨香 云卷千峰集远水碧千里春催千山秀 风驰万壑开夕阳红半楼花放万里香 海为龙世界思飘云物外秋云留远寺 天是鹤家乡诗入画图中明月照森林 江山开眼界有雨云生石清风挺松柏 风月炼精神无风叶满山逸气上烟霞 云从高处望格超梅以上雅琴飞白雪 琴向静中弹品在竹之间高论横青云 春归花不落读书贫里乐保国其惟文 风静月常明搜句静中忙扬威猷用武

积照涵得镜春风生百福阴艰自得力素怀寄清琴华宇纳千祥金石不随波 气韵沉雄春开花富贵蓝田生玉壁风流自赏日照竹平安茅屋出公卿 流泉言心事一醉千愁解醉里乾坤大清风入梦来三杯万事和壶中日月长 晓月临窗近欲穷千里目竹怜新雨后天河入户低更上一层楼山爱夕阳时 养千年豪气楼台五云起阴艰自得力读万卷诗书金阁百宝盈金石不随波 把酒时看剑八方客常暖三春从地起焚香夜读书四季室如春五福自天来 竹疏烟补密将帅本无种养浩然之气梅瘦雪添肥男儿当自强为大法而生 春归花不落格超梅以上文章千古在风静月长明品在竹之间仕途一时容 明月松间照铁肩担道义丹青能冶性清泉石上流妙手著文章翰墨可陶情 虎啸松声远得山水清气笔落惊风雨龙腾海浪高极天地大观书成泣鬼神 实至乃有用海为龙世界道德为原本道大莫之京云是鹤家乡知识极诚明 楷法魏晋隋唐穷则独善其身室藏诗书画印篆宗商秦周汉达则兼善天下庭种竹兰梅菊 夜月琴声书韵铁石梅花气概骏马秋风蓟北春风鸟语花香山川香草风流杏花春雨江南 俯仰无愧天地晨清听鸟谈天庭院花香鸟雨褒贬自有春秋夜静观鱼吞月楼台月满云开 画意诗情景无尽云间树色千花满天半朱霞瞻气象春风秋月趣常殊竹里泉声百道飞云中白鹤见精神 清阴欲凌霄汉上意静不随流水转嫩白半瓯尝日铸远意自在山水间心闲还笑白云飞硬黄一卷学兰亭

张伯驹才高情妙,舍命收藏,千金散尽捐国家,晚年却老死破屋之中

张伯驹才高情妙,舍命收藏,千金散尽捐国家,晚年却老死破屋 之中! 张伯驹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肆意汪洋,淡然如水,随性如风....... 公子如斯他才高情妙,却倾心青楼女子年轻时富贵无双,一掷千金后散尽家财,收藏古书字画,全部捐献给国家晚年却过得却凄风苦雨,落魄不堪一无粮票,二无户口,老死在一间破旧老屋中他便是被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民国四公子 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续。——张伯驹言! 章诒和读高中时想拜师学画,父亲章伯钧推荐画家潘素。 章诒和问父亲:“谁是潘素?” “张伯驹的夫人。” “谁是张伯驹?” “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收藏无数罕见之物。别看我有字画五千多件,即使全都卖掉,也未必抵得上他的一件。” 章诒和不信,哪有东西这么值钱。 章伯钧便问:“你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 “这是李白的诗。”

“张伯驹就有李白的真迹《上阳台帖》,他把这个帖送给了毛泽东。你知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谁写的吗?” “杜牧。” “对,张伯驹就有杜牧的字。你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张伯驹有范仲淹的手卷。” …… 最后,章伯钧又说了一句:“只是这些东西现在都不是他的了,换成了一张国家的奖状。” 陆机《平复帖》故宫博物馆藏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诚购《平复帖》30年代初期,张伯驹第一次见到《平复帖》。这幅晋人陆机手卷,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比王羲之的《兰亭

形容潇洒的诗词

形容潇洒的诗词 导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下是“潇洒的诗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3、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4、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5、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6、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7、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8、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9、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10、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2、踏尽千山无人识,当初枉受成名牵。 1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4、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1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6、剑痴刀狂世纷云,今将衣钵卸双肩。 1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18、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19、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2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3、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24、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5、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26、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27、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28、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9、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人。 30、万战自称不提刃,生来双眼篾群容。 31、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32、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3、傲笑天地间,黑白两不分。 34、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3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6、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

苏轼品茗——茗茶伴名士

苏轼品茗——茗茶伴名士 他自比卢仝,精于茶道,“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人生的暮年来到岭南荒城儋州时仍然“汲江煎茶”,排遣寂寞。他的一生与茶为伴,是真名士自风流。他就是苏轼,文采风流,爱美食,爱品茗,爱冶游山林。一生起伏无数,便如茶叶在活水中翻腾煎熬,而得人生真味。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一代文豪苏轼自比卢仝,精于茶道,写有茶诗70多首,在宜兴访友时,还曾设计提梁式紫砂壶,人称“东坡壶”。据说他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种茶,由此自嘲“东坡居士”。他因与新党政见不合,数度被贬,精神上的困惑与空虚靠的多是“品茶得真谛”。“卢仝七碗茶”成了他宣泄心中郁闷、熔化心中块垒、激文思、助诗兴的人生伴侣。正是茶水中的阳刚品质与万种风情,让他的豪放淋漓酣畅:“水光翻动五湖天,半岭松声万壑传。”他还写诗抒发人生感慨:“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表达茶之珍贵:“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并得意于尝遍茗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最为知名的是他人生贬谪的最后一站———荒岛海南。 宋哲宗元三年,一贬再贬的苏东坡来到岭南荒城儋州(海南),辗转到了天涯海角,诗人已经无路可去(据说在宋朝,放逐荒岛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长期的贬谪生活,难免让这个号称豪放的诗人倍感焦灼与寂寞。就在这年开春的一个新月夜,诗人来到江岸,只见“花不语,水空流。春悄悄,夜迢迢”。为了驱赶寂寥,排遣惆怅,苏轼“汲江煎茶”,用茶与诗抒发了心中块垒。“活水还须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他把天上月江中影,珍藏在勺里瓢中,小心带回临窗的冰心玉壶细细烹煮,煎熟的深清之水如松涛雪雨,呼啸山庄。诗人的抑郁不平很快随着清风絮语般的品茗感受渐去渐远了,荒岛外的更鼓声瞬间演绎成一浅一深诗词韵脚,婉转而剔透。“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诗人不由得摇头晃脑起来,悠哉游哉的豪放情怀重又跃上了眉头和心头。 心忧家国,是古代文人骨子里的正气凛然,也是民族品牌的骨子里的基准格调。民族美妆品牌美妃黛儿心怀中国梦,立志振兴中国民族美妆品牌,立志

史湘云人物分析

姓名: 学好:130114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课时:第13周 史 湘 云人 物 分 析

史湘云人物分析 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命运多舛,依靠婶母过活。然而,她生性豪放,心胸开阔,是个"大乐天"。我们在《红楼梦》里,似乎没有见过她真正发过什么愁,总是嘻嘻哈哈,对生活兴味盎然,充满热情。她第一次出现,作者就表现了她"大说大笑"和"咬舌"的性格特点,并且说她陷入宝、黛、钗的爱情纠葛。她的到来,使黛玉两面吃醋,与宝玉发生争吵。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像时,不仅使这一美丽的少女有"咬舌"小疵,而且让她于抚媚中杂染了一些风流倜傥的男风。她在穿着上总是喜欢男装。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于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她与宝玉、平儿等烧鹿肉吃。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胞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就是写诗,‘她也会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诗句,俨然以隐女自居。俏丽抚媚杂染些风流偶傥,使史湘云这一形像更富有魅力了。 曹雪芹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像时,还表现了她的热情豪爽和心直口快。她是一个极爱说话的人,是"话口袋子",对人对事都表现出热情。香菱要学诗;不敢罗唆宝钗,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为此,宝钗批评她"不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她表里如一,心直口快,说话不防头儿。一次看戏,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且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凤姐所指是何人,恐怕得罪人,只是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v。为此得罪了期五,也与宝玉发生了矛盾。有一次,她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让宝玉下了"逐客令"。有人说,这表现了湘云封建意识浓厚。其实并非如此,而恰恰说明她的天真幼稚。后来她到贾府,总与宝钗同住,受其影响是有的,但劝宝玉的那些话,绝不是湘云自己的思想,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作者还表现了湘云超逸的才情和诗思的敏捷。芦雪庭联句、凹晶馆联句以及每次诗社赛诗,湘云的诗来得最快,也来得最多,并且表现出了她那潇洒迭宕的风格。咏白海棠,她来迟了,在别人几乎已将意思说尽的情况下,她竞一连弄了两首,且新颖别致,另有意趣,赢得了众人的赞叹和激赏。

红楼梦第五回赏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红楼梦》第五回赏析 欧阳家百(2021.03.07) ------人物的梦幻惆怅与悲凉 《红楼梦》第五回的标题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可以算是整个书的线索所在。其包含的内容之多不敢也不能一一道来。但读完那些预见金陵女子悲惨命运的判词和曲,不由有种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惆怅之感。 正册判词的第一首是黛玉和宝钗和在一起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先说黛玉。黛玉是极富才情的女子。判词中对她的形容是“堪怜咏絮才”,黛玉爱写诗并且写得一手好诗,而她的一生也像是一首诗。她的来到像诗,前世一段缘,许下一生泪。为报答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绛珠仙子转世为黛玉,延续了宝黛的三世眷恋。她的爱情像诗。 “你放心。” “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这是宝黛的互诉衷肠,没有什么山盟海誓,彼此全心全意的支持,浓浓的情愫都浸润在了那句你放心和那句我知道里面。她的性情像诗,是怎样感性至极才会写出“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这样美极的句子。她入了凡尘,却没有沾染凡尘的气息。任人世喧哗,她独守一方净土,就算以生命为代价也绝不屈服。虽然在所遗留的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中没有写到黛玉的死亡,我相信她的离去一定比高鹗所作的后四十回中含怨病逝要美得多。她曾以诗明志“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许黛玉把泪

还尽离开重归太虚幻境之后,并没有留下尸身被这浊世玷污,而是想判词中所写“玉带林中挂”,只剩衣服上的玉带还遗留在树枝之上。当然这纯属个人的脑内小剧场。 爱的双方只能“心会神达”,即李商隐的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也;这是双方灵魂的相互重叠,相互依偎、相互絮语、相互聆听、相互偷换,相互撞击、相互慰藉、相互融化,从而导致牵挂,痴迷,陶醉,相看两不厌,“镇日无心镇日闲”,“彩线难收面上珠”的情景。这种境界就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而宝钗与黛玉是大大的不同。黛玉虽是心性孤傲清高,但是对生活有她独特的热情。从黛玉兴致勃勃的教香菱作诗就能窥得一二。而宝钗,判词里写宝钗有让人惊叹的停机之德。她端庄稳重,温柔敦厚,善于人情世故,但她的性情是极冷的,如凤姐所说“事不关己不开口”。然而我们却偏偏没有立场没有理由去指责她。宝钗她也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女,她小时候也会偷读《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禁书,她也会写“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这样讽刺现世的诗文,她也有香扇扑蝶那般活泼可爱少女模样的时候,她从小受到封建传统的教育并她不完完全全是遵循封建礼教的淑女,她也本该享受青春和生命,她也本可以尽情尽兴的哭和笑,可是她遇到了这个时代,她有个不完整的家庭和不成器的哥哥,她只想求得一世安宁,只能用冷香丸生生压制自己的热情,然而最终还是如《终身误》中所唱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外仙姝寂寞林”,落了个“金簪雪里埋”的结局。这里说宝钗要可怜得多。宝钗虽待人待事极冷,但其停机之德仍能打动人心,也给她赢得了贾府上下的赞美之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就让我用文字果腹,用光阴下酒,在湛湛的阳光下,抒写一段盛世年华,可好? 我自是年少,却终是韶华倾负。然而心中却承载着万物山河,乃至清风明月。自知肩上担着许多重负,却从不曾有过半分怨悔。只因我深信,万物生灵,芸芸众生皆苦,离合悲喜,终是令人感到孤苦。可既是得以来到人世上,总不该白白走这一遭。 与其耽溺于悲伤,为其劫难而怨天尤人,不如独自扛起千江风月,同命运的苦难奋战到底。不为争论输赢,也不为其结果,只为求其一份心安。为人处事,当是光明磊落,处变不惊。而凡尘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不如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的烦恼就让明日的肩膀来承担。 自幼便喜欢那些武侠剧里的英雄豪杰,快意恩仇,侠肝义胆,仗剑走天涯。从鲜衣怒马的少年,到独当一面,成为一介风流人物,洒脱恣意地游走于天地之间。虽知万物非我所有,却可为我所用,与我所相依。与山水为伴,与草木相依,纵孤独一人,亦是何等畅快潇洒。 古语有云:“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也好,是风度翩翩的书生廊也罢,拥有一身正气,乃至一颗热血丹心,保家卫国,锄奸扶弱,扶危济困,此等豪杰又何尝不是真正的英雄,又何尝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大唐盛世,自是诞生了许多豪迈旷达的诗人,因而唐诗自是风流倜傥,令人读之倍感汹涌澎湃。而宋词旖旎清丽,自是一番意境悠远,婉约静好。然而亦有一个时代虽然动荡不安,亦是短暂的朝代,却也诞生了无数的风流人物,那便是魏晋南北朝。所谓“乱世出英雄”,说的一点也没错。犹如竹林七贤、风流宰相谢安、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等等,皆是如此。 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即便心有抱负,亦是报国无门,与其如此,不如寄情山水,纵酒放歌,填词造赋,隐居山林,自得一份宁静致远。虽仍有几分忿忿

统编八学年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检验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卑.劣(bēi)诬蔑.(miè)丰硕.(shuò)挑拨离间.(jiān)B.堕.落(zhuì)遵.照(zūn)阻碍.(ài)不知所措.(cuò)C.膏.药(gāo)领域.(yù)头衔.(xián)跌.打滚爬(diē) D.署.名(shǔ)剥削.(xiāo)逸.事(yì)行.将就木(xí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籍贯蛮横迫不急待光明正大 B.烦琐绚丽阳奉阴违宠然大物 C,枯躁崭新出类拔粹豁然开朗 D.纳闷拙劣强词夺理相辅相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地站在那里。 A.大家忙成一团,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袖手旁观 .... B.七年二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 .... 。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 。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B.琴棋书画,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它在纵横线条中凝聚哲思,于黑白方圆中演绎热情。

C.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D.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D.③②①⑤④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 B.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当前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C.反过来我们在历史上也看见有好些年纪老的人,精神并不老,甚至有的人死了几千年,而一直都还像活着的年轻人一样。 D.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4分)()

菜根谭修身经典名句名言语录集锦

菜根谭修身经典名句名言语录集锦 1、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2、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洪应明《菜根谭》 3、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菜根谭》 4、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菜根谭》 5、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洪应明《菜根谭》 6、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洪应明《菜根谭》 7、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8、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菜根谭》 9、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洪应明《莱根谭》 10、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洪应明《菜根谭》 11、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12、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洪应明《菜根谭》 13、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菜根谭》 14、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洪应明《菜根谭》 15、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洪应明《菜根谭》

16、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洪应明《菜根谭》 17、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洪应明《菜根谭》 18、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菜根谭》 19、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洪应明《菜根谭》 20、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洪应明《菜根谭》 21、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菜根谭》 22、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洪应明《菜根谭》 23、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菜根谭》

中国最有气势的诗句

中国最有气势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力拔山兮气盖世!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溃溃欲凭赤手拯元元 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天下风去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 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望门头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慷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要知兵器为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琴声动武林剑在手中握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醉卧美人膝, 醒掌天下权 不求连城璧, 但求杀人剑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形象的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他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清净明澈的心灵,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千古流传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隽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历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我想,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这样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 然而,魏晋风度为什么在历代每每遭贬,究其原因,大略是这帮名士们饮酒过度,醉生梦死;再就是放达出格,有悖常理,另就是清谈误国。据传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纵酒佯狂,经常是抬棺狂饮,且身上一丝不挂于屋中,人见均嗤之,他却反唇相讥:“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这些名士们为求长生而炼丹服药,穿衣喜宽袍大袖且经久不洗,故而多虱,因而“扪虱而谈”,在当时是件很高雅的举动。 其实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的相当深远。可是,魏晋风度的所及,也带来了弊端,许多人赶时髦,心情也并非嵇康、阮籍似的沉重,却也学他们的放达。其实现在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东汉末以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在《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了魏晋士人的言行轶事,充分体现着魏晋士人独特的言行风范和精神特质。这些正是魏晋士人在乱世之下对汉儒为人准则的反叛,更是他们在乱世的环境中痛苦内心的折射。魏晋士人那优雅的风致、脱俗的气质、明澈的内心、诗意的神韵、浓浓的诗情,那率真任性、自然适意、任诞放达的性格,对中国人文精神产生了极大影响。

是真名士自风流_论魏晋风度对_红楼梦_的影响_段春旭

是真名士自风流 )))论魏晋风度对5红楼梦6的影响 段春旭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魏晋风度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儒家观念的一种否定。在魏晋名士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自然、率真、闪耀着个性光彩的形象。而魏晋风度所崇尚的个性品格、精神风范、思想感情与行为模式在5红楼梦6中都能见到明显的印迹。本文从悲剧意蕴、象征意蕴、人物性格等方面论述魏晋风度对5红楼梦6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能更全面地了解、评价这部宏篇巨著与它的作者。 关键词:魏晋风度;红楼梦;象征 中图分类号:I26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0)01-0099-06 收稿日期:2008-12-05 作者简介:段春旭(1967) ),女,山西阳城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 1袁行霈、罗宗强:5中国文学史:第二卷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页。o宗白华:5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3页。?茅盾:5茅盾全集6:第二十七卷,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鲁迅先生在5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6一文中,首次提出/魏晋风度0这一概念,精确地概括了魏晋几百年间名士们的言行和思想特质。在20世纪的前50年,宗白华、冯友兰、陈寅恪等人对魏晋风度的研究起了发轫之功。而近几十年来,有关魏晋风度的各种论著更是层出不穷。在小说研究领域,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了清代前期的几部小说巨著及其作者)))如5聊斋志异6、5儒林外史6包括5红楼梦6与魏晋风度(主要是魏晋的个别名士)的关系,这些研究基本上只是对作品、作者的个别方面进行浅层的论述,其宏观上的深层的挖掘较为不足。本文从5红楼梦6的作者本身到小说人物乃至作品潜藏的思想情怀进行探索,可以看到/魏晋风度0如同血液一般流淌在作者的体内,成为一种精神归宿。虽然迄今为止学术界对/魏晋风度0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魏晋风度一是指思想,二是指行为。其特点是指魏晋名士以融儒释道于一体的玄学为依托,使自已的思想意识、人格心态、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倾向。/儒家的道德教条和仪礼规范已失去原有的约束力,一种符合人类本性的、返归自然的生 活,成为新的追求目标。身外的功业荣名既然受到怀疑,便转而肯定自身的人格。身后的一切既然那么渺茫,便抓紧即时的人生满足。他们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以一种新的情趣体验人生,成为和汉儒不同的新的一代01。用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话来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而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一个时代。0o魏晋名士们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他们所进行的价值选择,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即便是一千多年后的曹雪芹也同样深受魏晋风度的影响,茅盾先生在5关于曹雪芹6中指出:/敦诚的诗歌,屡次以阮籍比曹雪芹,一则曰-步兵白眼向人横.,再则曰-狂于阮步兵.,这不光是因为曹雪芹字梦阮,实在也概括了曹雪芹的身世和性格。在封建时代,愤世嫉俗的士大夫既痛心疾首于本阶级之腐化分崩,又不能毅然自绝于本阶级,往往以-狂.的面目,倾吐他的抑塞不平之气。说曹雪芹-狂于阮步兵.大概指他的5红楼梦6的叛逆性十倍于阮籍的咏怀诗0?。5红楼梦6第二回借 2010年第1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1,2010 (总第160期)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 (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 o 1160

西游记中的优美诗词

《西游记》是中国最出色的神魔小说。最出色的自然就有于总不同之处。它不同于一般的神魔小说那样充满说教意义。它的目的不仅仅是劝人向善,没有浓重的教化世间的宗教味道。它更像一部世俗小说。它的语言是活泼的、幽默的、明快的。同样《西游记》中的诗词没有中国传统神话哲学中的那种神秘色彩,虽然也带有一定的佛道思想。我们选取几篇重要的简单分析下。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这首《满庭芳》是孙悟空去灵台方寸山求道时听一樵夫所唱。据樵夫所言此乃一老神仙(菩提祖师)见他家事劳苦,日常烦恼,在遇烦恼时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这首词直接作用就是为孙悟空(当时还没名字)求道指明方向。此词意思甚是简单,即劝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是中国儒道互补的典型思想。此词为菩提祖师所作。关于菩提祖师这一形象是神秘且值得玩味的。从形象上来看他无疑是道家真人,但是关于菩提这一称号却又仿佛是佛教中的人物——须菩提为如来佛的弟子。再从他的言行举止上看仿佛又是位精于世故的江湖术士。如他开始要传与悟空的 “术”“流”“静”“动”等都是江湖上算卦驱魔、看经念佛、采阴

补阳等旁门杂学。而他“壁里安柱”“窑头土坯”“水中捞月”等比喻也甚是浅俗。后来他告诉悟空不要卖弄本领、免遭麻烦的道理又显得他饱经世故。可以发现《西游记》虽然表面看谈神论怪,但却是对世俗生活的重构。就比如这首《满庭芳》虽是仙家之笔,却并不是游仙体。虽结尾有“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之句,却没有劝人求道之意。此词乃陶情之作。 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书中有不少长诗是出场人物的自我介绍。这些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唯独这两句具有不同非凡的气势。这两句是孙悟空对偷袈裟的黑熊精时自报家门时说的最后两句。我们只看这两句。孙悟空自得道以来一向是无往不利。闹龙宫、闹地府,在花果山聚集四万八千群妖,统摄七十二洞妖王,后来又闹天宫,这种种惊天动地的壮举为他迎来巨大名声。在花果山自称美猴王,后来又自称齐天大圣。可是在五百年后孙悟空最自己的评价是什么?是妖!“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多么的从容,“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又是多么的自豪!这是对世间传统的热情宣言。妖在神话传说中一直没有好的地位,不管是人还是仙对其都嗤之以鼻。而孙猴子却自豪无比称自己是妖,而且是“第一”。可以说孙悟空天生就是个叛逆者,不管何时对自由都保持大胆追求。我们注意这次宣言的时间。此时孙悟空刚皈依佛门不久。对黑熊精是孙悟空第一次真正的施展身手。这是五百年束缚后一次尽情发泄。此

2017初三中考模拟专题四阅读理解与鉴赏之说明文(有答案解析)

专题四说明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0.0分) 名士风度 ①古话说“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名士风流”或“名士风度”,在中国典籍中常常见到,今天的人们也不陌生。只是在今天,“风流”二字的含意多了一点言外之意,言“风度”,才使大家感觉是完全的褒义。其实,风度、风骨、风格、风尚、风韵、风姿、风流等一批以风领起的词语都出现于魏晋时期,强调的是人的内蕴体现于外表的观感,犹如微风拂面,看不见却感觉得到。因此,“风”与“流”在此意思相同,而人物的内涵旨在理想追求,因此用“度、骨、格”这样略显硬朗的字来形容也更准确一些。名士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代表着中国士人文化的一种精神品格,以至于风流、风度之外,还有名士情怀,名士格调等表达。 ②名士,顾名思义,就是在社会上有名望的士。何谓士? ③首先,士不是贵族,其次,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士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追溯其源,士是西周国家官职(天子、公、卿、大夫、士)的最低一级,士即武士。西周是奴隶主贵族的国家,爵位和官职都是世袭的,朝廷中的重要职位由贵族即有爵号者担任,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士不在其中。春秋后期,礼崩乐坏,天子失语,诸侯称霸,诸侯衰微,大夫擅权,大夫衰微,家臣执政。衰微的贵族不仅丧失了权力,也失去了田产和奴隶,沦落为平民,无以为生,就有人开始以过去专为贵族所掌握的文化知识来谋生,招收生徒,教授礼乐,中国从此有了私人办的学校。孔子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私学老师,门下弟子三千,可谓盛矣。这些学成的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一言得用,平步青云,一国不用,去之他国,朝秦暮楚,即为常事。这些人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故统称为士,是西周的世袭官职制度打破之后出现的以知识才能作为谋生资本的人,近乎后来所说的知识分子。这样原来最低的官吏——士就变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通过学习而成为具有知识的人,武士也就转变为文士,读书人。到了战国时期,士是官员的预备队,管子将其描述为“国有四民,士、农、工、商”,故所谓四民,既是四种职业,其排序也传达了四种职业的社会地位。 ④儒家学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成为占居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和 官方的意识形态。儒学以政治伦理为纲,标举“忠”与“孝”。读儒经可以入仕为官,有两种途径:一是博士弟子,即官方招收的大学生,学成后由朝廷授予官职;二是察举,即道德名声杰出者通过地方官员的推荐,朝廷授予官职。儒学从此大盛。政府的引导与禄利的刺激使两汉社会笼罩着浓郁的道德风气,儒学的忠孝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禄利刺激的影响最终却使东汉后期的社会风气转向了浮华虚伪,朝廷中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这就激起了坚守儒学伦理道德的士人的强烈不满,奋起批评朝政。他们主要是两部分人,一是朝廷中具有独立精神的官员,一是京城大学里的太学生。他们高举儒学道德旗帜,身正行端,怒斥贪官污吏,深得民众的拥戴,社会名望极高,人们称之为名士。名士言论的锋芒所向,民众齐指,使宦官浊吏如过街鼠人人喊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而受到威慑的宦官则利用皇帝来打击、镇压这些名士。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被镇压打击,民众由此而更加绝望,发起黄巾起义,逐步导致东汉王朝的灭亡。 ⑤东汉名士运动的失败,使读书人开始怀疑儒学的思想价值,重新探讨儒学伦理道德的意义。士人反思的结果就是魏晋时期儒学的衰微和玄学的兴盛。玄学的主要内涵是老庄道家之学。所以魏晋名士一改东汉名士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而不惧牺牲的精神品格,专注于个人的内心,追求个性的自由,以逆反的心态来对待儒学的伦理规范——主张真

作比较的句子大全(共6篇)

篇一:那些从心里走过的句子 那些从心里走过的句子 一些人,一错过,就是昔人;一些事,再美好,皆成往事。时光把过去浓缩成记忆,你可以回首,但无法回转,一切遇到的、诀别的、拥有的、失去的,都无可更改。就算命运再不堪,我们都要前行。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有每段路的担当。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对双胞胎:一个叫天使,一个叫魔鬼。天堂与地狱,不过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要用多少天使的眼泪,才能洗净人生的罪孽? 此生不长,唯有珍爱,人生的路到底有多远并不重要,当务之急是珍惜生命的每一秒。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坏。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不要拿你的人生和别人作比较,人世间,并非无烦恼就快乐,也并非快乐就没有烦恼。保持愉快的生活,主要在于自己的心态。心态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生活便最终改变。在生活中,想要能随遇而安,生命放达,内心 自由,首先就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命运不是放弃,而是努力。命运不是运气,而是选择。命运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要改变命运,先改变观念!心灵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心变得简单,快乐就会相随;心存善良,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心若坚强,生命就会有力量;心若有归宿,日子便会馨香;心若随缘,便无烦恼生成;心若超脱,便会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会来临;心若有禅意,人生则豁然开朗。 低头走人生的上坡路,抬头走人生的下坡路。一个人无论是在官场、商场还是情场得意之时,都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要知道,你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已。越是春风得意,越要谦虚谨慎。而当人生遇到挫折之时,则应抬头挺胸,越挫越勇,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永不服输的执着精神,傲视一切艰难险阻。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自己的命运自己负责。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的命运,因为你不是别人,更不是上帝!你可以帮别人开车,但你不能代替别人走路。每个人的命运,除了上帝,就只有自己能负 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那一半命运,然后再去影响他人。不管为别人做什么,都要适可而止。 宽容,才有宁静。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界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什么都想占尽先机,会输了起码的幸福。众人的路众人走,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无论有多少委屈,一笑泯恩仇。其实,太多计较,只是一时的想不开。宽容,让烦恼融化在心里。 人生的境遇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别,境由心造,相由心生。自性的清明、智慧,才是一切意念的本源。日月经年,世事无常;人生如月,盈亏有间。人生在世,难免有忠奸善恶,是非情仇,得失成败,荣辱浮沉。我们应当不逃避,不强求,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宠辱不惊,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泰然处之。 得意时要看淡,失意时要看开。得意时,不忘形,宜淡然;失意时,不变形,宜泰然。成功时,不轻狂,宜超越;失败时,不灰心,宜立志。不论得意失意,切莫大意;不论成功失败,切莫止步。志得意满时,需要的是淡然,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失意落魄时,需要的是泰然,给自己觅一条出路。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快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如果我们不执著于快乐,快乐自然而然就来了;如果我们不逃避痛苦,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

菜根谭经典语录范文

菜根谭经典语录范文 一、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菜根谭》 二、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三、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要当猛奋翼;彩云易散琉璃脆,达人宜早回头。 四、趋炎附势,人情通患。《菜根谭》 五、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变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洪应明《菜根谭》 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菜根谭》 七、吾人必适志于花柳烂熳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之橐龠,民物之根宗。 八、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洪应明《菜根谭》 九、鱼得水逝而相望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拾此可超物累,可以乐天机。《菜根谭》 十、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 --洪应明《菜根谭》

十一、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 --洪应明《莱根谭》 十二、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洪应明《菜根谭》 十三、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洪应明《菜根谭》 十四、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洪应明《菜根谭》 十五、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一日。《菜根谭》 十六、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十七、放得心下,入圣脱凡。《菜根谭》 十八、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洪应明《菜根谭》 十九、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二十、拂心处莫便放手 --洪应明《菜根谭》 二十一、高一步立身,退一步处世。《菜根谭》 二十二、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二十三、不责人小过,不念人旧恶。《菜根谭》

明朝洪应明名言名句诗词大全

明朝洪应明名言名句诗词大全 年代:明朝洪应明作品:《菜根谭》洪应明简介: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藉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鄙琐的社会风气,于是,表现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大量出现,《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总的来说,《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则。明朝洪应明名言名句诗词大全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2、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洪应明《菜根谭》 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4、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洪应明《菜根谭》 5、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洪应明《菜根谭》 6、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洪应明《菜根谭》 7、鹰立如眠,虎行似病,正是它摄人噬人的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洪应明《菜根谭》 8、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菜根谭》 9、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洪应明《菜根谭》 10、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洪应明《菜根谭》 11、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