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逻辑(下)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逻辑(下)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逻辑(下)

Forum

【编者按】

作为新兴国家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整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微笑

曲线”变成了“苦笑曲线”。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

创新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不少央企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培育一批

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迫在眉睫,不仅仅是转变经营机制,更多的是要打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商

业模式,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我们深化国企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的目的。近期,我们连续推出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研究中心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题研究,希望能够

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逻辑(下)

“全产业链”模式实质上是企业通过组织内部的管理协调来替代市场机制进行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的方式,这对企业的管控能力要求极高。

“全产业链”自提出以来,评价有褒有贬。既然全球有许多大型企业都在运用这种商业模式,就说明一定有其先进之处;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在这种商业模式上吃了亏,说明也有其不完善、不适合之处。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优点

首先可以肯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它将上游的原材料企业、中游的加工企业和下游的销售终端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控制中间交易成本,避免了多级交易中价格自定带来的成本增加,达到了节流的效果。但“全产业链”是不是降低了企业总成本呢?这个还不能肯定。虽然降低了中间交易成本,但别忘了“全产业链”是建立在大企业打造的一个大平台上的,而打造这样一个大平台也是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管理这样一条庞大的全产业链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因此,只有资金雄厚、实力较强的大企业适合做“全产业链”,同时还要考虑节约的中间交易成本是否大于打造“全产业链”的成本。

“全产业链”是建立在一个大平台之上的,可以形成品牌聚合效应和抗风险能力。首先,大企业把相关的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品牌,都收拢到自己的全产业链条下,做成一个大品牌,整体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了市场影响力,达到了开源的效果。其次,“全产业链”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可以在产业链条的某一环节市场不景气时,依靠产业链条内其他环节拉动增长,不至于亏损。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平台的坏处具有放大作用,这就要求核心企业在经营管理全产业链条时,更要小心翼翼,很可能要提高管理成本,因为一旦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将会被放大至整个大品牌,对链条上其他环节的利润点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使链条上所有企业都无法良性运作。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增加了

Forum

利,增强了中粮的获利能力。又因为“全产业链”是内部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因此也就达到了1+1+1+……+1>n商业发展模式效果,反映到外部是成本的节约,反映到内部是产业链两端的利润最大化。

“全产业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核心企业在管理全产业链条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利益需求,合理分配现有资源,把握链条中高利润环节,减少低利润环节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产业链条的经营

成本。

“全产业链”可以让企业变得更自主。“全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获取到产成品销售的整个过程,全部是在核心企业的控制下进行的,不用担心原材料获取困难和销售渠道不通畅等问题。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由于自己的铁矿石品质较低,生产出来的钢材不能满足使用需要,因此只能进口。在国际上,力拓、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三大矿商垄断了全球70%的铁矿石资源,在交易中中国不享有“量大从优”的买方购买优势,随着

企业的利润点。如果说一个企业可能只在产业链条的某一个环节能够获取利润,而打造完成全产业链条后,则可能从上游的原材料获取到下游的产成品销售都能获取利润,增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以中粮为例,以前只做粮食贸易时,从粮食种植户或加工商手中把粮食买来,再卖给粮食销售商,只能通过赚取中间的差价来获取3%~4%的利润。但自转型发展“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以来,中粮集团从粮食的种植、加工到销售实现了全程管控,在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获

进口铁矿石单价的不断飙升,从2000年的20~30美元一吨,最高飙升到逼近200美元一吨,就是近年也在140美元一吨左右,可以说中国钢铁企业的利润几乎全被处于钢铁产业上游的这三大矿商拿走了。同时,由于国内钢铁企业缺乏物流能力,而外轮又控制着海上运输航线,因此中国进口铁矿石的运费也在不断增加。可以看到,许多国内钢铁企业已经停业或转做其他产业,因为可赚取的利润实在低得可怜,甚至出现亏损。日本的新日铁在“全产业链”上的经营就好很多。新日铁拥有巴西淡水河谷的部分股权,在淡水河谷提高铁矿石价格的时候,中国钢铁企业在大喊头疼,而新日铁却能坦然受之,因为抬高的价格终以利润的形式返回给了新日铁。同时,由于淡水河谷已经成为其全产业链条中的一员,新日铁在进口铁矿石时还能保证铁矿石的数量和质量。再以家电行业为例,2013年初,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友达等六家国际大型液晶面板生产商因垄断液晶面板价格,遭到国家发改委经济制裁 3.53亿元人民币。虽然国家做主让受害企业得到了补偿,但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为什么人家一

垄断,我们就没辙?不具备处于产

业链上游核心技术能力和基础部件

能力,是我国家电产业最大软肋,

使我国企业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

面。国内并不缺乏资金雄厚的大型

家电企业,在这一点上,我们完全

可以效仿新日铁。没有铁矿石,也

没有铁矿石开采技术,但通过参股

生产铁矿石的公司,则既有铁矿石

又有技术。虽然听起来简单直接,

但却是效率最高的商业模式。

“全产业链”更贴近市场。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就像一条细

线,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

费终端市场,只要市场这边动一

动,生产端马上就能有所感应,做

出迅速反应。这是“全产业链”商

业模式的一大优点,可以避免生产

落后于市场,保证企业所提供的产

品总能满足于市场需要,同时总能

处于市场前沿,引领市场的发展。

以韩国三星电子为例来说,三星在

全球范围内布置了许多销售体验

店,客户可以在店内试用三星电子

产品,提出体验感受,三星再将这

些客户体验信息回收筛选,用于新

产品开发和旧产品改进,从而三星

可以在一年内推出几款甚至是十几

款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这也

是为什么三星才做了没几年大屏幕

智能电子产品,就已经走到了世界

的最前端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拥

有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科技研发,

关键是把钱花对了地方,建立起

“全产业链”,制造工厂、研究机

构与消费者实现了直接互动,产品

永远都能吸引消费者眼球。

最后,从消费者利益角度

看,“全产业链”形成产品品质

现代生产方式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越来越复杂,如果企业不能掌握产业链的关键或核心环节,即便整合上下游绝大多数环节,“全产业链”企业也很难获得绝对话语权。

Forum

费巨资打造出“全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一定不允许使其链条上的任意一个环节出丝毫纰漏。相比而言,一些独立的小企业、小品牌,可能更关注的是利润,在产品质量上难免会存在疏忽,所以说“全产业链”模式可以保障产品质量的说法不无道理。从消费者利益角度看,当前消费者更多地开始关注产品品质而不是价格,更愿意购买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因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认为大企业的产品质量是有保障的,否则不可能做到如此规

模。所以,“全产业链”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让他们不再担心产品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则能把握消费需求,在产业与市场上获得话语权、定价权和销售主导权。以中粮为例,中粮提出“全产业链”概念后,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各个链段上参股、并购和收购了许多企业,拥有了数量不少的品牌,在产品包装上都印上“中粮”两个字,消费市场一下扩大不少。因为消费者觉得这是中粮旗下的品牌,质量一定没有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有效把控,可以避免产业链某个不可控环节问题引发的产品质量危机,保障产品质量。有人说产品质量与是否建立“全产业链”没有关系,而在于从业者的良心。但笔者认为,“全产业链”是建立在一个大平台之上的,上文述及,“全产业链”具有品牌聚合效应,把众多的独立品牌纳入一个大品牌中,则核心企业一定会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因为既然做的很大,问题就会变得突出,一旦某个环节“一着不慎”,极有可能“满盘皆输”。因此,花

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缺点

第一,“全产业链”模式资金风险较高。“全产业链”模式涉及的细分行业很多,对上下游各环节都实现控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提出相当高的要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财务危机,由于上下游彼此关联,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风险会迅速放大并传递到各个业务板块。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的管理协调成本较大,管理效率低下。“全产业链”模式实质上是企业通过组织内部的管理协调来替代市场机制进行商品交换和资源配置的方式。实施“全产业链”的企业业务跨度非常大,集团公司既要将各业务板块捏合起来,实施统一化的管理和有效协同,又要兼顾不同业务之间的差异性,采取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管理手段。这对企业的管控能力要求极高。如果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不强,管控措施不到位,就会出现各业务板块之间各自为政,集而不团,竞相争夺集团资源配置等情况。此外,如果产业链战线拉得过长,产业链末端的信息传导就会变慢,企业对市场逐渐变得不敏感,同时集团总部的决策意图向下

传递也会变得不通畅,导致企业执

行力降低,管理效率低下。

第三,“全产业链”模式未

必能够实现对产业链的有效控制。

现代生产方式分工越来越细,产品

越来越复杂,如果企业不能掌握

产业链的关键或核心环节,即便整

合上下游绝大多数环节,“全产业

链”企业也很难获得绝对话语权。

此外,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这样

一个误区,认为控股就是取得控制

权。这个观点在法律关系上是成立

的,但是在管理上并不成立。控股

可以实现财务报表的合并,可以在

董事会和高管中取得多数席位,但

这并不意味着对企业生产经营的

有效掌控。2009年,中粮收购蒙

牛,根据有关承诺,中粮在此后的

三年并未介入蒙牛的经营管理,蒙

牛基本处于自治状态。2012年,

在蒙牛质量问题频出、社会质疑之

声不断的背景下,中粮宣布全面接

管蒙牛的生产经营,但是由于两家

企业在经营方式、企业文化和业务

结构等方面差异很大,中粮很难在

短期内对蒙牛实施有效的整合和掌

控。因此,“全产业链”模式只是

在表面上取得了产权的控制权,但

并不一定获得对产业链上各环节经

营管理的实质主导权。

第四,“全产业链”模式导

致企业资源配置分散,核心竞争力

不强。实施“全产业链”战略的企

业摊子铺得很大,战线拉得很长,

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产业链条的

各个环节,甚至进入产业链非核心

环节和不相关环节,将导致对核心

业务、核心产品、核心价值的资源

支撑力度不足。如此一来,产业链

扩张就成为彻头彻尾的规模扩张,

企业竞争力非但不会提高还可能下

降。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

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全产业

链创新,其中既存在国家产业以及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外在要求,同

时也是企业内部基础和能力增强的

结果。但是,应该看到,国内进行

全产业链创新的企业,不是全都具

备了全产业链创新的外在环境和内

在资源能力基础,有的企业只是把

全产业链创新当成解决任何问题的

万能钥匙,尤其是食品类企业,在

国内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时,只是

将全产业链当成唯一的并且必须要

抓住的救命稻草而已。

(课题组成员:邵洪波 李振涛 郭光第 李彦廷)

x

当下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657432.html, 当下公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伟力 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29期 摘要:对于目前一些大的中国公司来说,除了“上市”,最热的一个词汇莫过于“全产业链”了。全产业链布局,无疑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谋求全产业链布局,已成为当下国内有一定实力的公司的集体选择。本文对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做出了重点的论述。 Abstract: For some big Chinese companies, in addition to the "listed", the hottest vocabulary is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The layout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is the product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To seek the layout of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has become the choic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companies who have certain strength. This paper made a focused discussion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关键词:产业链;经营模式;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 industrial chain;business model;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149-02 0 引言 全产业链首先是一种企业经营思想和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过程,最终会形成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模式可帮助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更高的经营效率,交易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可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全产业链造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企业实力,由于历史积累不够,资产规模不大,布局较小,一般的企业不容易建立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布局产业链各个环节的资产,使得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都能体现企业价值,这样我们可以把资源更多地放在价值高的环节上;全产业链可以将之前企业内部上下游买卖协同关系由合作和交易角度提升到战略高度的模式,他可以使企业的发展从整体上得到改善;是一个资产布局的链,是运营协同的链,是组织架构和人的链。这一模式规定每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不得有误,要发扬团队一致的精神。近来,一些中国企业在发展模式上陷入了僵局,因为碰到低成本制造的天花板,不少企业积极打通产业链,似乎链条越长越安全,然而“全产业链”并非全能。 1 当下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所谓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是指国内公司围绕产业链布局经营业务的方式和特点。 我国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①主要在传统产业链范围内布局。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 作者:纪雪洪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摘要: 本章从车辆生产、车辆使用和充电设施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一是分析了新创汽车企业的商业模式。新创企业强调用户体验价值、尝试重塑和优化价值网络,并扩展新的盈利渠道。二是讨论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分时租赁虽然目前尚未盈利,但被认为代表着未来的商业模式。三是探讨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四种商业模式,将其划分为整车企业主导、整合运营商主导、网络服务商主导以及场地业主主导四种类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等趋势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商业模式持续创新。 关键 商业模式新创汽车企业分时租赁充电运营商 词: 商业模式被认为是一种企业的盈利模式,也被视作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盈利机会和盈利模式有了更多想象空间,商业模式也成为一个热词。相对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在产品成熟度、价格竞争力、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及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市场化需要建立起与传统汽车有所不同的商业模式。 本章对三类变化较大、影响较深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分别是:新创汽车企业带来的新型商业模式;共享经济与电动汽车结合产生的分时租赁模式;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产生的新型商业模式。 一新兴创业汽车企业的商业模式 (一)新兴创业企业“闯入”电动汽车产业 电动汽车开启了产业变革的机遇,也降低了制造汽车的门槛。特斯拉的成功,吸引乐视、蔚来、车和家、和谐汽车、小鹏汽车、前途汽车、智车优行、云度汽车等企业纷纷进入汽车产业。其中多位企业创始人团队来自互联网行业,其他企业也希望采用互联网思维来造车,有人称之为“互联网造车”运动。尽管新创企业的进入声势浩大,但需要时间的检验。

汽车行业经营模式

汽车行业经营模式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高,使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私家车人均保有量有了飞速速增长,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也随之飞速发展。与这种飞速增长相对应的汽车厂商的生产量也飞速增加,在这种大环境的激烈的竞争中,中国汽车厂商的销售利润在一波又一波的降价潮中大幅缩减,暴利时代逐渐走向终结。而私家车的巨大保有量导致后汽车市场的提前到来。 后汽车市场是指是指汽车在售出之后维修和保养所使用的零配件和服务,其涉及的企业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的制造商、汽车零配件的销售商和汽车修理服务商三大类。汽车售后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被誉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做为汽车维修企业,面对着后汽车时代的提前到来,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优势和机遇。但是现如今汽车维修与以往又有了很大的差别,自诊断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如今的汽车修理已经不再是仅仅是把汽车出现的问题修理好那么简单,而是面对可能即将出现的故障提出应对策略以及解决办法,这也使其对汽车维修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又因为汽车维修行业缺乏健全和有效的管理体制,汽车维修企业技术发展不平衡,汽修企业的人员素质满足不了整个行业发展需要,这严重影响这汽车修理行业的发展。 二、汽车维修的概念和分类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统称。汽车维护是为维持汽车良好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而进行的维护性作业。通过定期清洁、检查、紧固、调整、润滑等作业,降低零件的磨损速率,预防故障发生,维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现今的汽车维护含盖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维护范围。 汽车修理是为了恢复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和寿命而进行的恢复性作业。其目的是恢复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件的自然磨损、故障和其他损伤而丧失的工作能力。其作业内容是对超过允许极限尺寸的零件、总成进行修理或更换,以恢复汽车的良好技术状况。汽车修理按作业范围可分为车辆大修、总成大修、车辆小修和零件修理四大类。 三、汽车维修企业经营模式 在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企业中,主要有特约维修站、专业维修店、路边个体修理店和品牌连锁经营四种经营模式。这几种经营方式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面对当前汽车修理行业的飞速发展,原来的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当今市场高速发展的要求。 四、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模式前景 1、路边个体维修店的现状 路边个体修理店有点象城市的早餐摊点群,夜晚大排档和路边的招手饭店。环境条件差,诚信度不高。再加个体修理店缺乏经营理念,维修人员多以自身维修经验维修作业,维修设备不齐全,以至对汽车故障的维修排除不准确,维修质量不能的到很好的保证。但是某些路边

商业模式思考的逻辑

商业模式思考的逻辑 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一群利益相关者把自己的资源能力投进来,形成一个交易结构。这个交易结构持续交易,会创造出新的价值,每一方会按照一定的盈利方式去分配这个价值。如果每一方分到的价值超过了它投入资源能力的机会成本,这个交易结构就会越来越稳固。 一、基于战略增长的管理框架 在分享商业模式思考逻辑前,我先说说围绕战略增长的管理体系框架。 这个框架的核心点就是一切管理要为增长服务。其实管理不在于有多漂亮,而在于两个本质:“服务增长”、“激发奋斗”。只要是服务增长,

激发奋斗,不管多土,也是对的,只要不是服务增长,激发奋斗,不管多漂亮,都是错的。 其中,商业模式和目标分解是实现增长的路径。那么,商业模式如何思考呢? 二、商业模式思考的逻辑 三、再定义增长 上图的最左部分,是所谓的战略分析——核心趋势、行业规则和自身资源能力,它的核心是再定义增长,战略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定义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而是为了定义机会,定义增长的机会。传统的战略

分析有SWOT分析法、竞争分析法等等,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这些分析最终要指向定义“增长机会”。 因此,商业模式首先要回答的是增长机会是什么,没有赚钱的“增长机会”一切商业模式都无从谈起。可以这么讲:只要能够对“增长机会”进行清晰的定义,战略就成功了三分之一。 那么,如何发现增长机会呢?增长机会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 1、未来的核心趋势 举个例子说。因为e租宝和P2P事件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在一夜之间,从一个高大上的创新,似乎变成了一个骗子,导致很多企业对互联网金融退避三舍。但是,因为金融业基本上都是信息,那么在互联网时代,金融业一定会有颠覆性的变革,金融业是互联网时代变革最大的产业之一。因此,未来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很可能是金融公司,未来最大的金融公司很可能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时代对于金融业是一个核心趋势。因此,不管互联网金融今天出现了什么情况,我相信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核心趋势。 2、行业规则 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很多都是从行业痛点出发而创新的,比如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透明出现了273公司、针对服装业的库存,出现了唯品会等等。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体会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体会内容摘要: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背景是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劳动力成 本显着上升;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出口企业竞争力受到压力;输入型通货 膨胀引来货币收紧,导致市场流动性显着减少等。基于此背景,企业应 从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收入模型等三维立体角度重塑其商业模式以求 得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架构体系,从商业模式 构成要素入手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思维体系,并给出了构建有效商业 模式的创新框架。 关键词:商业模式经济转型创新框架 经济转型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一)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中,一些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人口红利已经出现拐点,像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老龄 化现象,劳动力成本显着上升。第二,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大中城市 正成为居民的聚集地,乡村开始空心化。第三,工业化引发的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环保成本日益提高。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 的稀缺开始制约经济的成长。第五,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开始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头戏。第六,我国经历初步工业化发展后,开始 进入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安全性能等级升级的阶段,社会需要的商品 的档次升级。第七,随着我国产品大规模进入世界市场,我国多年出现 国际收支和贸易顺差,人民币持续升值压缩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

第八,由于近年来美元不断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国际通胀因素传导到我国,造成我国出现持续的通货膨胀现象。为治理通胀,国家适度紧缩货币投放,导致市场流动性显着减少等。 (二)经济转型期的求变思维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从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收入模型等三维立体角度重塑其商业模式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在社会经济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还是内外经济结构等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伴随经济结构调整所出现的重要现象是知识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经济、服务经济、网络经济、物联网经济等新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以这些新经济元素为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冲击下,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和服务的形式迅速变化,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那些迅速崛起的企业往往是进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而忽略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则可能迅速沉沦。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一个盈利的企业都有着其独具特色的盈利之道,而盈利有着它内在的逻辑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类的智慧反映在不断的商业模式创新上,那些脱颖而出的成功企业总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者,他们不仅统治着市场,而且引导着商业模式的创新。 经济转型期商业模式创新框架 (一)深入研究市场变化,重新进行战略定位 公司的存在基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市场特定的需求。公司的价值体现在其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内容、数量、质量和强度。

商业模式的八大要素

商业模式的八大要素[1] “客户价值最大化”、“整合”、“高效率”、“系统”、“赢利”、“实现形式”、“核心竞争力”、“整体解决”这八个关键词也就构成了成功商业模式的八个要素,缺一不可。其中:“整合”、“高效率”、“系统”是基础或先决条件,“核心竞争力”是手段,“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主观追求目标,“持续赢利”是客观结果。

中国的企业在经历了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两个阶段后,开始向更高境界迈进,现在已经不是企业靠单一产品或者技术就能打天下的时代,也不是靠一两个小点子或者一次投机就能决出胜负的时代了。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地赢利,必须依靠系统的安排、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是企业最高形态的竞争!

企业经营也有“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商业模式就是“道”,是商道的最高境界。如果企业总是沉湎在“法、术、器”里找出路的话,就会像爬山一样,总在山脚、山腰打转转,很难直达山巅;而企业只有以商业模式——“商道”的高度,从上往下看时,就会豁然发现,通往山巅的捷径随处可见。企业的出路在于认知的高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编辑] 商业模式的特征 商业模式必须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商业模式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组成因素。如收入模式(广告收入、注册费、服务费),向客户提供的价值(在价格上竞争、在质量上竞争),组织架构(自成体系的业务单元、整合的网络能力)等,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 (2)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把各组成部分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它们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编辑] 商业模式的类型 根据上述理解,可以把商业模式分为两大类 (1)运营性商业模式。重点解决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与产业价值链环节的互动关系。运营性商业模式创造企业的核心优势、能力、关系和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产业价值链定位:企业处于什么样的产业链条中,在这个链条中处于何种地位,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应如何定位。 赢利模式设计(收入来源、收入分配):企业从哪里获得收入,获得收入的形式有哪几种,这些收入以何种形式和比例在产业链中分配,企业是否对这种分配有话语权。 (2)策略性商业模式。策略性商业模式对运营性商业模式加以扩展和利用。应该说策略性商业模式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 ?业务模式;企业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和 利益,包括品牌、产品等。 ?渠道模式;企业如何向客户传递业务和价 值,包括渠道倍增、渠道集中/压缩等。

(完整版)汽车网站市场商业模式

汽车网站市场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汽车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汽车后市场可能的商业模式: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提供商品到提供解决方案。借鉴成熟汽车市场国家经验,新车销售利润占比将会逐步下降,汽车后市场将成为盈利关键环节。 根据调查,中国的汽车网站主要有,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新浪汽车、搜狐汽车、爱卡汽车、易车网等等。以“汽车之家”为例,提供产品服务:车险报价、资讯平台、数据平台、互动中心、经销商平台、汽车之家商城、汽车之家服务区、二手车之家,以及汽车测试等业务与服务。 通过分析,可以认为汽车网站商业模式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电商自营型 途虎养车网、养车无忧、麦轮胎、京东车管家、爱保养、淘宝汽车、御途网、大拇指、车有帮等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自营型是以线上售卖汽车配件用品电商平台和线下为车主提供维修保养为主;包含电商平台自身和第三方商家销售的后市场配件和产品。电商主要经营的是保养类配件、维修类配件以及汽车保养用品。以润滑油为例,已经“触网”的中外知名品牌已多达三十多家,其中不少品牌当初选择涉足电商的初衷是希望借助平台来拓展销路。主要的收入来源为线上电商平台售卖汽车配件用品利润差价,部分电商也开始提供上门服务安装来增值服务 二、上门服务型 E保养、博湃、卡拉丁等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上门服务型等消费者通过线上预订。平台提供专人专车到车主指定地点对车辆进行保养或者洗车等服务O2O方式,主要收入来源为上门服务费用。 三、导流平台型 典典养车、车点点、养车宝、车蚂蚁、E车道、车护宝等汽车维修保养服务电商导流平台型即以用户定制为导向的后市场服务。定位为汽车后市场汽车生活服务平台,业务涉及汽车美容、保养、维修等。车主可以通过该平台发送“需求订单”,平台将该信息推送到其特约商户,商户根据车主需求给出对应的服务方案与报价,车主选择其中一个最满意的方案进

“汽车之家”商业模式的调研报告

“汽车之家”垂直平台的调研报告 一、“汽车之家”网站简介 “汽车之家”网站成立于2005年6月,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据iUserTracker的数据统计显示,汽车之家月度覆盖人数接近8000万,其中中国互联网汽车用户约有60%的时间都花费在汽车之家。作为中国最具价值的互联网汽车营销平台,汽车之家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买车、用车、养车及其他与汽车生活相关的全程服务,以全面、专业、可信赖、高互动性的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影响最广泛的汽车消费者;同时,凭借全球化的视野和深刻的行业理解力,汽车之家未来还将持续推出创新的服务内容,并强化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各种应用,以引领汽车互联网传媒的发展。 1.项目介绍 使命:帮助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汽车,提高生活品质。 愿景: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汽车互联网企业。 价值观:1、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3、先把60分的事做到100分; 4、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2.项目历程 2005年“汽车之家”正式运营后,逐渐建立起较优质的产品库,塑造媒体口碑。随后自然而然为用户做起了购买推荐,优惠活动,然后做渠道下沉,在全国的主流城市都联系好经销商,用户可以方便查价,

同时也可线下看车。他们还搞了经销商会员,为厂商做数据分析,但大部分都是围绕着消费者做服务,整个市场中心已经向消费者倾斜。而这也正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效应。 ●2013年5月,“汽车之家”日均覆盖人数超过600万,月度覆盖人数达到8000万 ●2013年4月,“汽车之家”获艾瑞“金瑞奖”——“中国互联网服务类-最佳创新力奖” ●2013年3月,“汽车之家”SUV分级上线 ●2012年11月,“汽车之家论坛”iPhone/Android客户端同时发布新版本V1.3.0 ●2012年10月,“汽车之家”用户个人中心“我的汽车之家”上线 ●2012年09月,“汽车之家”和“二手车之家”与盛拓传媒拆分,组建成一个公司,统一为“汽车之 家” ●2012年09月,“汽车之家”口碑频道正式上线 ●2012年07月,“汽车之家”手机客户端2.0.1版本正式发布 ●2012年06月,“汽车之家”对其论坛产品进行重构 ●2012年04月,推出“汽车之家”在线商城平台 ●2012年02月,“汽车之家”日均覆盖人数超过500万,月度覆盖人数超过7000万 ●2011年11月,“汽车之家”日均覆盖人数超过460万,月度覆盖人数超过6100万,中国互联网汽 车用户59%的时间花费在汽车之家 ●2011年11月,“汽车之家”自制节能车以1升油765公里的成绩在HONDA节能竞技大赛上再次 获得普通组冠军 ●2011年9月,“汽车之家”与“车168”进行整合划分,变身为“汽车之家”和“二手车之家” ●2011年2月,“汽车之家”流量突破1亿 ●2010年10月,“汽车之家”推出移动应用

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和经营模式-2016

电子行业的产业链和经营模式 电子行业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基础支撑。中国电子行业总产值约占电子信息产业的五分之一,其上下游产业链覆盖广泛。以宏观的角度上讲,从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了上游的原材料、化工产品、生产设备。中游主要是电子元器件行业,按照工作是是否需要外部能量源,电子元器件可以分为主动元件和被动元件两大类。其中被动元件包括电容、电阻和电感;主动元件包括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下游是各种消费电子、通讯设备等终端产品。 电子行业产业链结构 一、半导体行业 1半导体产业结构 半导体行业的上游为半导体支撑业,包括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中游按照制造技术分为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下游为消费电子,计算机相关产品等终端设备。半导体行业除了受行业供需变化周期性影响外,还受到新产品周期的影响。每当新产品大范围推广时,就会带来半导体行业的繁荣。整个半导体产业结构如下图。 半导体产业结构

半导体产业转移将经历从初期、中期、后期到新一轮产业转移后期4个阶段。目前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还处于转移的初期,一方面受益于工程师红利和技术的进步,成本优势显现,进口替代空间大。近几年国内每年芯片进口金额都接近甚至超过原油进口。国产半导体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随着半导体产业项目在我国的陆续落地,我国目前已经处于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的第一阶段末期,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产业转移中期。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如下图。 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

2半导体行业经营模式 半导体行业的核心主要是IC(集成电路),主要的经营模式有两种IDM模式和分工模式。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s)集成设备制造商,主营IC 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全球的大多数半导体厂商都是IDM模式,比如三星、因特尔、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 而半导体行业的另外一大模式是由台湾最先开启的一种分工细化模式,由于IDM 模式的公司必须同时完成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高技术、高门槛的环节,大大增加了难度。而产业分工细化的模式使得IC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可以分开进行,一个公司只需要做好其中一个环节就可以,其产业分工对比IDM模式

汽车行业商业分析

《商业模式》结课论文 学生姓名:唐文博学号:14L0551057 班级:成型L141班 题目:汽车行业商业模式比较与创新分析

中国汽车行业商业模式比较与创新分析 一、汽车行业环境分析 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很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2、经济因素 自中国加入WTO,汽车消费的增加会拉动税收的增长,但过重的税负会抑制汽车消费竞争非常激烈,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稳居世界第一,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为扩大内需、增加税收等做出了很大贡献。就我国的经济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今现代化的工业时代,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均收入增加,居民的消费比重更偏向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汽车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趋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产业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

3、社会人文因素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目前人们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哪样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4、技术因素 ①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水平 在全球的汽车工业发展中,如此快速无仅有—中国汽车产量从1980年的22万量到1990年代的50万辆,到1993突破100万辆;在此以后进入20世纪出现井喷,从2001到2007年每年增加100万辆,2009年达到1739万辆,首次超过美国,产销居世界第一。现在汽车制造的装备大部分依赖进口,目前,德国、法国、日本这些汽车强国他们的产量都不如我们,法国、意大利只有我们的几分之一,但他们是汽车强国,我们是汽车弱国。 ②我国汽车新产品开发能力 目前中国汽车制造业由于技术标准低、生产规模小,难以降低生产成本,中国汽车工业将比其他行业遇到更大挑战。并且,由于种种原因,使我国汽车工业仍停滞在低水平引进阶段,尤其在新产品开发研制环节,更是吸收消化不了、拿不出自己的东西,没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这要求我国汽车行业在最短时间内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其中中外合资合作为主要途径),加快引进、吸收与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步伐,大胆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逐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并快速成长起来。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汽车行业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目前局势来看,我国汽车市场不仅成为大众、通用、本田、现代等在中国已经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公司的战略市场,现代汽车公司已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

(完整版)关于汽车之家的商业模式分析

关于汽车之家B2C的商业模式分析 我平时大部分时间上网都是在看汽车之家等一系列网站,对汽车之家有一定的了解,在这次作业中,我发表一下我的一些鄙陋之见。 一汽车之家简介 汽车之家是盛拓传媒旗下成立于2005年6月,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根据iUserTracker数据统计:截止2011年11月,汽车之家日均覆盖人数超过460万,月度覆盖人数超过6100万,中国互联网汽车用户59%的时间花费在汽车之家。汽车之家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买车、用车、养车及与汽车生活相关的全程服务,以全面、专业、可信赖、高互动性的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影响最广泛的汽车消费者,是中国最具价值的互联网汽车营销平台;汽车之家以全球化的视野和深刻的行业理解力,未来将持续推出创新的服务内容,并强化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各种应用,始终引领汽车互联网传媒的发展。 产品及服务 新闻中心:新闻中心负责及时准确地报道与汽车(行业)相关的信息和事件,重点包括国内外新车车型信息、国内外行业动态及国内外焦点汽车相关事件。 城市频道:目前汽车之家共有302个城市分站,每个城市频道均为各地区的读者提供及时的购车信息及丰富的经销商活动,并且带来适合当地特色的新闻和导购文章。 评测频道:评测频道是基于原创试驾、专业评测、汽车技术、用车技巧以及原创游记等为主的栏目,其文章特点在于全面、抢先、客观、实用性以及独特的视角和生活化色。 导购频道:导购频道主要帮助你解决选车难的问题。我们新车图解、深入体验、初步海选、车型PK、购车手册几种不同的文章形式可以在你选车的不同阶段给你提供客观、及时的专业分析和购买推荐。 数据平台:提供相关汽车的数据服务,涵盖汽车图片库、汽车报价库、车型配置库、车型对比分析等海量数据资源,融合数据查找、调研、统计、分析等多种功能,满足从用户、经销商到汽车生产厂商的各方数据需求。

智慧树知到《商业模式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商业模式创新》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能够非常精确的体现出利益相关者的 A. 交易成本 B. 交易效率 C.交易结构 D.交易程度 答案: 交易结构 2、下列哪些不是成功的商业模式所具有的特点 A. 为客户创造价值 B. 拥有独特能力 C.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互不影响 D.有与之相匹配的运营能力 答案: 商业模式的组成部分之间互不影响 3、做企业,设计商业模式首先就是 A. 要考虑未来 B. 要资金到位 C.要考虑效益 D.要打破惯性 答案: 要打破惯性 4、商业模式六要素交易结构中,()是对商业模式最终施行效果的评价体现。 A. 业务系统

B. 盈利模式 C.自由现金流结构 D.企业价值 答案: 自由现金流结构 , 企业价值 5、企业制定价值主张的三种方法包括 A. 罗列全部优点 B. 宣传有利自身的差异点 C.突出共鸣点 D.避而不谈缺点 答案: 罗列全部优点 , 宣传有利自身的差异点 , 突出共鸣点 6、商业模式是企业的执行机制,管理模式是企业运行机制 A. 对 B. 错 答案: 对 7、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是产品/ 服务的商业化过程,伴随着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 A. 对 B. 错 答案: 对 8、商业模式三要素中,价值主张和目标客户通过价值链有效链接在一起

A. 对 B. 错 答案: 对 9、商业模式、企业战略、营销策划三者之间,从管理目标、管理视野、对待市场、竞争、产品的态度上基本相同,所以三者其实是一回事 A. 对 B. 错 答案: 对 10、商业模式、企业战略、营销策划三者之间,从管理目标、管理视野、对待市场、竞争、产品的态度上基本相同,所以三者其实是一回事 A. 对 B. 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1、下列关于业务定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定位是市场的选择 B. 定位是商业模式的起点 C.定位是企业应该提供什么特征的产品与服务 D.定位就是企业应该做什么 答案: 定位是市场的选择 2、影响企业选择与某类利益相关者交易方式的因素是 A. 交易价值与交易成本 B. 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商业模式设计5大步骤与22条经验

商业模式设计5大步骤与22条经验 1.商业模式定义 我们对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这一定义虽然清晰准确,但却并不容易理解。不论是从地区经济体角度,还是从商业生态、行业的角度来观察企业,它实际上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利益相关者通过交易来形成的一张网络。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分为两种,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业务交易和治理交易。 首先是业务交易。比如,甲将某种产品卖给乙,这个过程就是业务交易。那么相应的,业务交易也有两种,一种是交换,一种是合作。交换相对比较容易理解,那么合作呢合作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假如我贡献了资本,而你贡献了智力,那么,双方就形成了一个共生体,并按照一定的盈利模式来共同分享产出。合作与交换一样,都属于业务交易。 第二,治理交易。它是指,一个利益主体拥有另外一个利益主体的所有权,或者说拥有它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 不管是业务交易还是治理交易,都包含两种典型性质,一种是纯粹的市场化交易,即双方的交换或合作都会按照市场价格来进行,它能够反映出所有的交易信息,市场是能够出清的。还有一种是科层性质的交易,即企业内的交易、合作或者交互,也包括通过指挥、命令、监督控制等等互动方式来进行的活动。 每一个利益主体都有一定的资源禀赋,并且能够在这个经济体或者行业当中从事特定的业务活动,即基于价值链环节的活动。这种利益主体既包括独立的企业,也包括企业的内部利益单元,如部门、业务单元或者是员工,他们都是我们所说的利益相关者。 在这样一个基于交易的网络结构当中,你会发现,利益相关者所采取的盈利模式是各不相同的。第一,两个利益主体之间进行收支的来源和方式不同。收支来源即谁给谁钱,收支方式包括,固定性质的租金、剩余性质的价差、分成性质的佣金;拍卖;顾客定价;组合计价等等。 第二,交易方式不同。如线上交易、线下交易就是不同的方式;针对商品所有权的交易和针对商品使用权的交易也是不同的交易方式;是通过卖产品的方式来交易,还是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来交易这些都是不同的交易方式。 2.商业模式六要素模型

关于商业模式的思考共9页word资料

关于商业模式的思考 神州泰岳我持有也快一年了,目前只有微利。对于这样一个企业,如何对其估值,用传统的资产估值法会明显低估,重点考量其成长性仅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又可能过度高估。对于这个一个有新的商业模式的企业,究竟应适用于怎么样的估值体系?它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和关键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直接决定着此次投资的成败。为了搞懂这些问题,我又认真学习了有关商业模式的知识。现记录如下:早在20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但直到90年代随着网络普及才逐渐流行开来。直到现在风投和创业者们开口言必称“商业模式”。 我理解,简单地说商业模式就是赚钱的途径或方式。网上给出了标准的“定义”: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推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在综合了各种概念的共性的基础上,人们对商业模式提出了一个包含九个要素的参考模型。这些要素包括: 价值主张,即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确认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

消费者目标群体,即公司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群体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公司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 分销渠道,即公司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这里阐述了公司如何开拓市场。它涉及到公司的市场和分销策略。 客户关系,即公司同其消费者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我们所说的客户关系管理即与此相关。 价值配置,即资源和活动的配置。 核心能力,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需的能力和资格。 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实现其商业化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 成本结构,即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的货币描述。 收入模型,即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来创造财富的途径。 长期从事商业模式研究和咨询的埃森哲公司认为,成功的商业模式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价值。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 第二,商业模式是难以模仿的。企业通过确立自己的与众不同,如对客户的悉心照顾、无与伦比的实施能力等,来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源不受侵犯。比如,直销模式(仅凭“直销”一点,还不

商业模式的构成的六要素

商业模式的构成的六要素 1、定位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胜利,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定位就是企业应该做什么,它决定了企业应该提供什么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来实现客户的价值。定位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也是商业模式体系中其他有机部分的起点。 关于定位已有大量的文献和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应属波特、特劳特和科特勒分别对定位的不同理解。在波特的战略理论体系中,十分强调定位的重要性,关于竞争战略的低成本和差异化本身就是企业对于未来发展态势的刻画。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没有取舍,就没有选择的必要,也就没有制定战略的必要。20世纪90年代,波特曾经批评日本企业普遍缺乏战略,实际上是指日本企业过分关注运营效益的提升,尤其是达到生产率边界后仍然忽视企业的方向选择,大量企业的战略趋同。所以,在波特的战略体系中,定位实际上就是企业选择应该做什么,这个定位在内涵是关注企业在公司层面如何发展。 相对波特对于定位即战略选择的理解,特劳特关于“定位”的概念则聚集在企业具体的产品服务层面。特劳特在具体产品营销方面强调利用社会消费心理学塑造获得消费者心理认同的独特产品定位,利用消费者已有的观念构筑差异化的产品形象,也就是如何在目标受众的头脑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方法。 科特勒在其营销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STP工具,也就是细分市场——Segmentation;确定目标市场——Targeting;定位,对于供给进行独特设计以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据特定位置——Positioning的三步曲。在这里,定位包括了该如何设计产品的特色,该如何定价等。很明显,定位实际上也就成为了营销的核心工作。 我们认为,定位是在战略层面和执行层面建立更直接和具体的联系,即企业的定位直接体现在商业模式所需要实现的顾客价值上,强调的是商业模式构建的目的。企业对于自身的定位直接影响(而非决定)到企业需要构筑何种“物种”的商业模式。与战略中的定位略微有些差异的是战略中的定位将决定战略的成败,而商业模式中的定位更多地作为整个商业模式的一个支撑点,因为同样的定位可以有不一样的商业模式,同样的商业模式也可以实现不一样的定位。此外,商业模式中的定位更多地可以用来帮助理解企业的状态,这个状态包括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进入什么样的市场、深入行业价值链的哪些环节、选择哪些经营活动、与哪些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怎么分配利益等。在商业模式的定位中,选择不做什么与选择做什么同样重要,同时,这也关系到企业如何构建业务系统、确定盈利模式、分布资源能力、设计现金流结构等商业模式体系中的其他部分。 2、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是指企业达成定位所需要的业务环节、各合作伙伴扮演的角色以及利益相关者合作与交易的方式和内容。我们可以从行业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以及合作伙伴的角色两个层面来理解业务系统的构造。 业务系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高效运营的业务系统不仅仅是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有可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本身。一个高效的业务系统需要根据企业的定位识别相关的活动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系统,然后再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分配利益相关者的角色,确定

商业模式9种要素

商业模式9种要素 商业模式包含9种必备要素: (1)价值主张。即公司通过其产品和服务能向消费者提供何种价值。表现为: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宽/窄的产品范围。 (2)客户细分。即公司经过市场划分后所瞄准的消费者群体。表现为:本地区/全国/国际、政府/企业/个体消费者、一般大众/多部门/细分市场。 (3)分销渠道。描绘公司用来接触、将价值传递为目标客户的各种途径。表现为:直接/间接,单一/多渠道。 (4)客户关系。阐明公司与其客户之间所建立的联系,主要是信息沟通反馈。表现为:交易型/关系型、直接关系/间接关系。 (5)收入来源(或收益方式)。描述公司通过各种收入流来创造财务的途径。表现为:固定/灵活的价格、高/中/低利润率、高/中/低销售量、单一/多个/灵活渠道。 (6)核心资源及能力。概述公司实施其商业模式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表现为:技术/专利、品牌/成本/质量优势。 (7)关键业务(或企业内部价值链)。描述业务流程的安排和资源的配置。表现为:标准化/柔性生产系统、强/弱的研发部门、高/低效供应链管理。 (8)重要伙伴。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为有效提供价值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表现为:上下游伙伴、竞争/互补关系、联盟/非联盟。 (9)成本结构。即运用某一商业模式的货币描述。表现为:固定/流动成本比例、高/低经营杠杆。 9大要素间结构关系——商业模式画布(如何设计商业模式)

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不是9各要素的简单罗列,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我们可以用商业模式画布这一工具来描述,如下图: 根据9大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商业模式的设计可以分四步进行:(1)价值创造收入:提出价值主张、寻找客户细分、打通渠道通路、建立客户关系。(2)价值创造需要基础设施:衡量核心资源及能力、设计关键业务、寻找重要伙伴。(3)基础设施引发成本:确定成本结构。(4)差额即利润:根据成本结构、调整收益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客户关系决定于价值主张和渠道特性,核心能力和成本往往是关键业务确定后的结果,所以,9大要素中的客户关系、核心能力、成本3个要素难以形成商业模式创新。

汽车4s店商业模式

汽车4s 店商业模式中国的汽车经销商投资者往往都缺乏经验,很多投资是冲着短线利益来的,过去既然80%的利润来自销售,那么经销商还把精力放在销售里面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现在卖新车不挣钱了,甚至卖一台亏一台,自然会开始在售后服务上想办法。从目前的利润结构来看,销售利润依然能支撑起高昂的4S 店的经营,但未来的趋势,或许将会围绕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所以中国汽车经销商的利润来源和服务水准要变革,首先得是大环境发生变化。从目前一些高端豪华品牌来看,这种趋势正在发生。比如青岛的福日集团,在经营豪华车的同时,也经营游艇、海景房、飞机俱乐部等奢侈品,从而将单一的汽车产品链,打造成立体化的围绕消费者生活链进行的商业模式。 新鲜的业态会涌现出很多,汽车经销商也会有更多其他的投资选择。比如在黄金地段租赁场地销售汽车的大卖场模式,比如社区化服务网络模式,比如由经销商积极推行的电子商务模式,, 而目前的常规业态是,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和价格高昂,4S 店只能越建越偏远,消费者往往要往返奔波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去4S 店或汽车园区买车或维修保养,无论是从服务角度还是时 间成本、交通成本上,都造成诸多不便。 当然,从汽车厂家的利益角度考量,4S 店模式是相对而言品牌和利益最大化的模式。因此,厂家苦心经营和推广4S 店模式顺理成章。而如果沿着这一思路生发开去,我们也能理解,为何汽车厂商对直营模式如此热衷,诸如丰田通商、东风日产的东风南方、广本的广汽汽贸等直营子公司,除了能扩大厂商在渠道上的利润来源,还能有助于厂商了解渠道终端市场,必要时候,甚至能通过收购和兼并其他倒闭的经销商,达成厂商利益一体化的盈利模式。

浅谈商业模式思考的逻辑

浅谈商业模式思考的逻辑 1基于战略增长的管理框架 在分享商业模式思考逻辑前,我先说说围绕战略增长的管理体系框架。 这个框架的核心点就是一切管理要为增长服务。其实管理不在于有多漂亮,而在于两个本质:“服务增长”、“激发奋斗”。只要是服务增长,激发奋斗,不管多土,也是对的,只要不是服务增长,激发奋斗,不管多漂亮,都是错的。 其中,商业模式和目标分解是实现增长的路径。那么,商业模式如何思考呢?2商业模式思考的逻辑 下图是我对商业模式思考逻辑的一个总结:

3再定义增长 图的最左部分,是所谓的战略分析——核心趋势、行业规则和自身资源能力,它的核心是再定义增长,战略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定义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而是为了定义机会,定义增长的机会。传统的战略分析有SWOT分析法、竞争分析法等等,但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这些分析最终要指向定义“增长机会”。不然,我们经常就会见到一些头头是道的战略分析,看似洋洋洒洒,但却不是以定义“增长机会”为目的,最终大家都做成了“管理练习作业”。 最近,有很多人批评雷军“风口论”,但是我认为“风口论”是绝对正确的。战略的第一步就要定义“增长机会”,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抓到了“增长的机会”,也可以说是抓住了“风口”。联想的成功是抓住了IT业在中国发展的风口,海尔、美的、格力是抓住了中国家电消费的风口,华为是抓住了通信建设的风口。因此,战略分析就是定义机会,就是定义风口。 机会和机会主义是两个概念。当然,我们要避免把寻找机会变成机会主义。它的本质在于,做了“风口的猪”之后,要迅速将市场突破变成市场优势,然后变成

能力优势,锻造品牌、技术、系统能力,让“风口的猪”变成“风口的鹰”。完成了这样的突破,未来即使看似没有“风”了,企业仍然能够展翅翱翔,自己自造风口,有了真正的产业经营能力。当然,我相信小米存在很多问题,任何企业都是在问题中寻求发展的。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够直面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持续解决问题,以先发优势的时间,换取打造能力的空间,在品牌、技术、供应链上迅速提升,那么,就会失去了变成“鹰”的机会。 因此,商业模式首先要回答的是增长机会是什么,没有赚钱的“增长机会”一切商业模式都无从谈起。可以这么讲:只要能够对“增长机会”进行清晰的定义,战略就成功了三分之一。 那么,如何发现增长机会呢?增长机会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 1、未来的核心趋势 举个例子说。最近,因为e租宝和P2P事件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在一夜之间,从一个高大上的创新,似乎变成了一个下三滥的骗子,导致很多企业对互联网金融退避三舍。但是,因为金融业基本上都是信息,那么在互联网时代,金融业一定会有颠覆性的变革,金融业是互联网时代变革最大的产业之一。因此,未来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很可能是金融公司,未来最大的金融公司很可能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时代对于金融业是一个核心趋势。因此,不管互联网金融今天出现了什么情况,我相信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核心趋势。 2、行业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