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催化转化

二氧化碳催化转化
二氧化碳催化转化

课程名称:______化工知识前沿讲座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肖林飞_________

开课学年/开课学期:__2010-2011第一学期______

学时/ 学分:_____36学时/2学分________所在教学学院:____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______专业名称:_______环境科学__________学号/姓名:_____李天一_20073410______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章):_________

2010年12月2日

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利用

前言

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高科技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给环境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在考验着我们,温室效应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自然界中也存在温室效应,但不会对温度有太大影想,这就像一种自然循环。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地球热量向外扩散,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目标,研究开发二氧化碳的有效活化和固化技术也成为C1化学前沿课题之一。它的实际意义是重大的:不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廉价而丰富的碳资源合成重要的化工产品,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在环境中“过量”的问题,而且可以“催生”一系列绿色合成工艺,在环境保护、变革化工原料结构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一、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利益问题,还带给我们许多环境问题。二氧化碳这种虽然没有什么毒性的气体却是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全世界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90*108t。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目标,我们提出了许多战略口号,例如我国的提出“节能减排”计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虽然这个计划在几年年底有望实现。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巨大的能量支持,我国的能源结构形式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虽然现在核能、太阳能也逐渐被人们所利用,但化石燃料的提供的年均电量还是在96%左右。我们要发展,就一定会继续排放二氧化碳。如果我们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的同时,同样重视其资源化利用。这样即使排放,也不会在作为一种污染物的形式,而是一种廉价资源的形势。对我们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办法。我们在强调二氧化碳排放源头控制的同时,不能忽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尽管二氧化碳的生物转化和储存是目前二氧化碳固定和利用领域的热点,但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的化学利用是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很广。若将二氧化碳看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资源,采用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化工原料,从而实现变废为宝的目标,是一条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的化学利用,尤其是将二氧化碳中碳氧资源同时利用,也就是其催化转化作用,是目前二氧化碳规模利用领域最有希望、最受关注的方向。

二、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利用

实际上,二氧化碳资源利用的前提是如何持续稳定地获取二氧化碳资源,而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获取二氧化碳需要掌握碳捕集、分离与净化技术。二氧化碳的基本分离方法有吸收,吸附、低温蒸馏、膜分离法等等。吸收法有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法主要是利用CO2在特定吸附剂中的溶解度随压力而改变的原理来吸收CO2气体。化学吸附法是利用CO2和吸附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将CO2从排气中分离回收的方法。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天然存在的沸石等吸附剂对CO2气体具有选择吸附的性质,对CO2气体进行分离的方法。而膜分离法就是利用高分子膜分离气体,是基于混合气体中CO2气体与其他组分透过膜材料的速度不同而实现CO2气体与其他组分的分离。虽然这些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但都已经趋于成熟。这些都为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和规模化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一般和催化技术往往要紧密结合:二氧化碳可以加氢合成一氧化碳、甲醇、二甲醚、低碳烃、甲酸或甲酯等小分子物质;氧化还可以制成合成气(CO,H2)、偶联制C2烃(C2H4,C2H6)还有支链烷烃(C2-C5)以及乙苯脱氢制烃和烯烃;还可以和环氧化物一起合成聚碳酸酯和环状碳酸质;还可以合成尿素、胺类一系列有机物。

三、甲烷的二氧化碳催化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甲烷的二氧化碳催化重整技术:甲烷分子类似惰性气体电子排列,是立体结构非常对称的分子,这决定其在热力学上非常稳定。二氧化碳作为最稳定的含碳化合物,特别是化石燃料的最终燃烧产物,也是非常稳定的。甲烷的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能够实现这两种稳定小分子的同时活化与转化。该过程产生的低H2/CO(<1)的合成气。弥补了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产生较高H2/CO(>=3)的不足。而且这个反应不但可以同时消除两种温室气体(甲烷,二氧化碳),还可以生成合成气制氢。氢气是众所周知的新型能源燃料,他的燃烧反应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二氧化碳的生成,还可以生成H2O。是非常绿色的方法。同时该过程特别食用富含二氧化碳的天然气田,减少了分离CO2的费用。再有,CH4-CO2重整反应可作为能源储备介质和进行能量的运输。研究二者兼得催化反应,进而深入到其活化过程,无疑对认识小分子的活化过程、丰富催化理论、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一)重整反应的催化剂选取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CH4+CO2—CO+2H2 H?298=247.3kj/mol)在较高温度时才有合成器生成,且随反应温度升高而加大转化率,生成率也随之升高。因此,研究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催化剂是CH4-CO2重整反应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1.贵金属催化剂

用多种金属催化剂对CO2 重整反应进行研究表明,不同的催化剂会导致催化剂活性的不同。研究发现,贵金属催化剂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活性和抗积碳性能的,非贵金属也可以作催化剂,但高温时易烧结,发生积碳快速失活。所谓积碳反应:其实就是甲烷的分解和一氧化碳的歧化生成碳。低温(623K – 873K)时,积碳无定形和纤维状为主,高温(>973K) : 以石墨碳为主。积碳对反应最大的影响就是,生成的碳会在催化剂的孔内生长,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最终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如何在不损失催化剂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碳能力成为主要挑战。

影响积碳的因素有很多:催化剂本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是首要因素。例如,积碳在Ni (110)上比Ni (100)上更容易扩散进本体,碳吸附在小粒子上比吸附在大粒子上更难扩散。这是积碳形成的结构敏感性,它提供了通过修饰催化剂表面消除积碳的可能。此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加热方式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催化剂的抗积碳能力。大量研究发现第八族过渡金属元素(除Os外)对此反应都具有催化活性,其中贵金属催化剂(Pt、Pd Rh Ru Ir),具有较高的转化活性和不易积碳的特性。其抗积碳能力是:773K Pt = Pd > Ir = Ru > Rh >> Ni。有研究者还对贵金属和非贵金属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进行了研究,此类催化剂一般都具有高活性、不宜积碳、易还原等优点,这就解决了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反应成本高的缺点。

2、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

非贵金属负载的催化剂如Ni、Fe、Cu、Co均对转化反应有催化作用,但由于Co在高温下易被氧化而失活;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铜金属态催化剂积炭非常严

重, 反应一开始就积炭失活。铁通股对反应的活性均不大。只有Ni基催化剂相对较适合催化该体系。虽然Ni基催化剂积碳严重,但因成本低廉,也成为开发的重点。主要使用的载体有 : Al2O3, SiO2, La2O3, ZrO2 。

综上所述:图片2-2第一段除金属本身性质外,载体的性质、催化剂制备、处理方法均对催化剂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3、载体的研究

图2-2 :载体是催化剂中的分散剂、粘合剂、支撑体。载体本身并无催化活性,但对……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起到…化学性能。

4、催化剂的制备

图3-1第一段

四、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机理研究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会受到表面氧原子、氢原子与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的影响。这就说明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火化直接影响反应能否进行。图3-3 3-4 桌面txt 第四页-2

此部分整理一下看看需不需要

不同催化剂载体的重组实验实例

1)NiO/MgO 固溶体催化剂上的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

此反应体系的预处理条件:773K流动氢气下还原14小时。反应条件:压力:1atm,温度:1063K,原料气配比:CH4/CO2=1/1,GHSV:60,000ml·g -1·h-1。催化剂:16.7%(wt)NiO/(MgO,CaO,SrO,BaO),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均可达到90%左右(PPT第24页)

2 CoO/MgO 固溶体催化剂上的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

第25页

结语 4-1

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缸合成气是古老而新颖的课题, 它给制备合成气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的途径

该工艺存在主要问题是: 转化工艺流程长, 投资大, 水碳比高, 能耗大, 催化剂寿命较,易烧结, 抗中毒能力低, 而且所得合成气H2/CO比高, 同许多后续过程所需的原料不匹配。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又投资省、能耗低的甲烷转化制合成气的工艺路线, 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

CO2的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CO2的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摘要: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问题。催化转化二氧化碳,不仅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解决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可以提供能源燃料,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催化转化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用的催化材料。 关键词:二氧化碳;催化剂;转化; CO2是引起全球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特别是近些年来,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大气 中CO2的含量提高得更快, 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通过化学转化的途径, 既能消除CO2的影响, 同时将CO2转化成有用的基本化工原料, 这将非常有益于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一、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 二甲醚是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也是优良的新燃料,以廉价的CO2为原料制备二甲醚是一种有效利用CO2的方法,该反应过程对利用小分子碳资源、开发新能源、环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正为各国学者广泛关注,已成为绿色化学的热门课题之一。 1. 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工艺 目前,CO2制备二甲醚主要有两种工业生产工艺,即两步法和一步法,具体来说,两步法是先合成甲醇,再由甲醇脱水得到二甲醚,将合成甲醇及合成二甲醚两个过程依次进行;一步法是由CO2加氢直接得到二甲醚。热力学上,CO2合成甲醇反应与CO2合成二甲醚反应均为分子量减少的放热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对于反应过程中的甲醇浓度,CO2合成二甲醚反应比CO2合成甲醇反应低,较低的甲醇浓度促进CO2转化过程正向进行,即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比合成甲醇反应的热力学限制小;从设备投资上看,采用一步法将甲醇合成和甲醇脱水两个反应在同一个反应器中进行,一步法比两步法更具经济优势,一步法工艺是催化CO2合成二甲醚的发展趋势。Sosna等采用热力学方法,分析了CO2合成甲醇、合成二甲醚的工艺流程,热力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合成甲醇反应中的CO2单程转化率为34.02%,在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反应中CO2单程转化率为72.72%,CO2采用一步法转化为二甲醚将获得更大的单程转化率。 2.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催化 CO2加氢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是采用化学催化法对CO2进行配位活化实现的,CO2加氢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工艺的关键点和难点是制备高效的CO2活化催化剂。目前,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采用由甲醇合成活性中心和甲醇脱水活性中心组成双功能催化剂。在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所使用的双功能复合催化剂中,甲醇合成活性组分主要为Cu基催化剂,甲醇脱水活性组分主要为HZSM-5、γ-Al2O3等固体酸。 目前的研究中,甲醇合成催化剂以Cu-Zn基催化剂为主,采用不同的助剂对Cu-Zn基甲醇合成催化剂进行改性,以提高CO2的转化率及二甲醚的选择性,采用HZSM-5分子筛进行脱水以获得二甲醚,使用该类双功能催化剂CO2转化率为15%~44%,二甲醚的选择性为40%~60%,最高达到90%。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较合成甲醇过程有更大的热力学推动力,既能获得较高的CO2转化率,水伴随着二甲醚生成又可抑制逆水煤气反应发生,从而减少

CO2催化转化

CO 的催化转化读书报告 2 CO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并且全球范围内排放量很大,如果可以将CO2变废为宝,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会解决世界的能源问题。此读书报告简单介绍几种将CO2转化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一、CO2与CH4的重整反应合成乙酸 在CH4—CO2体系引入氧改善热力学,在多相催化作用下直接合成乙酸。 CO2是碳的最终氧化态,是高度稳定的分子。CO2在热力学上十分稳定,一般不与O2再发生作用。而在非质子化学体系中,CO2和O2共存时却能发生复杂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CO2在超高真空下和经氧处理后的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同CO2在纯净金属晶体表面上的吸附行为相比,Ni(110)面上预吸附氧能够稳定CO2的物理吸附。且脱附反应生成碳酸盐物种,研究中并未发现有表面吸附的CO生成。在氧化的Ni (111)面上存在两个不同CO2的吸附中心,一个产生CO32-,一个产生CO3-。SAWYERDT等首先发现O2可以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还原为超氧离子(O2-),这种超氧离子在质子溶液中表现为一种强B碱,而在非质子介质中则是一种强亲核剂,特别容易与羰基碳原子进行亲核反应,形成酸酐或酯基。ROBERTSJL等最先研究了CO2与超氧离子(O2-)间的快速反应,提出了净化学反应式[1]: 就CO2而言,氧的存在也可以促进其物理和化学吸附,而不是解离,即使是物理吸附由于增加了CO2在催化剂表面的富集,进而增加了与甲基自由基或甲基负离子反应的机会,而化学吸附产生的酸酐离子会更有利于羧酸的生成。即在临氧条件下CH4和CO2活化状态和机理可行这一过程为天然气的优化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一条极具吸引力的途径。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转化催化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转化催化剂 一、一氧化碳转化催化剂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消耗、能源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体系迫在眉睫。由天然气或煤气化生产合成气(CO+H 2 ),合成气再催化转化合成低碳醇等清洁燃料成为国内外能源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由合成气选择催化合成低碳混合醇是当前C1化学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 CO加氢合成低碳醇反应过程通常伴随着甲醇、烃类和CO 2等副产物的生成,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并具有优良稳定性的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是低碳醇合成技术的关键。 目前研究相对比较集中的催化剂体系主要有改性的甲醇合成催化剂、Cu-Co 基以及

MoS 2 基催化剂体系等。 催化剂研究的重点在于探索活性中心的最佳匹配、构效关系及合成低碳醇的选择性规律等方面,旨在提高低碳醇合成过程的单程转化率、C 2+ OH 选择性和醇产率等。 1改性甲醇合成催化剂 对甲醇合成催化剂Zn-Cr、Cu-Zn 通过添加碱金属助剂改性可获得低碳混合醇。其中改性的Zn-Cr 催化剂操作条件苛刻,要求在高温(350~450 ℃)、高压(12~16 MPa)下进行,具有最大异丁醇选择性。而改进的Cu-Zn 则为低温低压下碱金属促进的甲醇合成催化剂,对合成气转化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关于改性的Zn-Cr 催化剂,主要是K 或Cs 促进的Zn/Cr 尖晶石结构催化剂,碱金属K、Cs 的添加,尤其是Cs 助剂可显著提高目标产物的生成速率。 催化剂的研究通常发生在气固相间,通过对超临界流体中Zn-Cr-K 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研究,发现超临界相的存在有利于提高CO 转化率,促进碳链增长,提高C 2+OH含量,且催化剂对生成醇的选择性随反应温度的变化缓慢。 碱金属的添加也可促使Cu-Zn甲醇合成催化剂上生成低碳醇,其中Cs 是最好的助剂,Rb 和K 次之,但K 价

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

? 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作为资源 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空气中含有约%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 如何降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是当今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和很热 门的课题,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物资继续利用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其实二氧化碳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种气体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 如何将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 一、二氧化碳作为植物肥料 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须的条件,二氧化碳有助于植物的生长目前开发的气体肥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强,主要方程式12H2O + 6CO2 + 光→ C6H12O6 (葡萄糖) + 6O2↑+ 6H2O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种植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一部分转化为有机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然后将植株用来食用,或发酵成甲烷变成燃料。虽然这个方法减缓二氧化碳的效率很低,但也不失为一个途径来解决。 二、聚二氧化碳 聚二氧化碳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合成材料,以二氧化碳为单体原料在双金属配位PBM型(催化剂)作用下,被活化到较高的程度时,与环氧化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PPC),经过后处理,就得到二氧化碳树脂材料。在聚合中加入其它反应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二氧化碳树脂。二氧化碳共聚物具有柔性的分子链,容易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来调整其性能;较易在热、催化剂、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但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对氧和其它气体有很低的透过性。以二氧化碳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属于环境友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技术领域重

二氧化碳转化制备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转化制备化学品的研究进展 摘要: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廉价、丰富的C1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实现化学转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CO2转化制备化工产品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期为其高效转化利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化学品 二氧化碳是工业燃料燃烧的主要产物之一,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约占大气的体积分数为0.03%。随着碳排放量逐渐增大以及其给环保带来的巨大压力,CO2的减排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CO2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其减排的首要途径。CO2 作为一种廉价、丰富的C1 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CO2可转化制备的多种不同的化学品,如甲醇、合成气、低烯烃、醚等等。由于CO2具有很高的标准生成热,结构非常稳定,要实现其在温和条件下的化学转化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因此,有必要对CO2转化为燃料、化工中间体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从而为进一步实现CO2的高效转化利用提供基础。 1 CO2转化制甲醇 CO2直接催化加氢制甲醇是一个较经济的反应过程,早在1945年首次报道了Cu-Al催化剂上CO2和H2合成甲醇的研究。在5.15MPa和275 oC下,以Cu-Zn-Al2O3为催化剂进行CO2和H2合成反应,CO2的转化率为16%,甲醇的选择性为28%。近年来,报道了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Cu-ZnO-SiO2催化剂,在3.0 MPa、220 oC和6000 h-1的条件下,甲醇的选择性大于90%[1]。尽管目前就CO2的转化率及对应甲醇的选择性提高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就催化机理方面的认识还非常欠缺,如反应的中间产物、催化活性中心等都不明确,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2]。另外,就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毒性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体而言,二氧化碳转化制甲醇的方法耗能高、投资大、反应条件较为苛刻(~6 MPa,250~300 oC)。 2 CO2转化制碳酸二甲酯(DMC) 碳酸二甲酯中含有甲基、甲氧基、羰基等官能团,具有较低的毒性,是一种很好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在工业化应用中展现出潜在的价值。CO2和甲醇合成DMC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小,这样将会使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也很小。通过设计催化剂可以打破反应的化学平衡限制,从而有助于碳酸二甲酯的生成[3]。目前研究的较多的催化剂有锡/钛的烷氧化物、碱/碱土金属碳酸盐和ZrO2基催化剂等等。就锡/钛基催化剂而言,其催化活性较低;在超临界条件下碱/碱土金属碳酸盐也能够催化该反应,但是对应的DMC产率较低。通过引入添加剂CH3I,可以有效的提高DMC的产率。虽然人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是二

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

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作为资源 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空气中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 如何降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是当今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和很热门的课题,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物资继续利用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其实二氧化碳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种气体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 一、二氧化碳作为植物肥料 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须的条件,二氧化碳有助于植物的生长目前开发的气体肥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强,主要方程式12H2O + 6CO2 + 光→ C6H12O6 (葡萄糖) + 6O2↑+ 6H2O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种植绿色植物将二氧化碳一部分转化为有机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然后将植株用来食用,或发酵成甲烷变成燃料。虽然这个方法减缓二氧化碳的效率很低,但也不失为一个途径来解决。 二、聚二氧化碳 聚二氧化碳一种正在研究的新型合成材料,以二氧化碳为单体原料在双金属配位PBM型(催化剂)作用下,被活化到较高的程度时,与环氧化物发生共聚反应,生成脂肪族聚碳酸酯(PPC),经过后处理,就得到二氧化碳树脂材料。在聚合中加入其它反应物,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二氧化碳树脂。二氧化碳共聚物具有柔性的分子链,容易通过改变其化学结构来调整其性能;较易在热、催化剂、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但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对氧和其它气体有很低的透过性。以二氧化碳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属于环境友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技术领域

催化剂在CO2 催化转化技术中的应用

催化剂在CO2催化转化技术中的应用 王瑞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简述了CO2的催化消除技术方法,概括了国内外的研究现 状,对CO2催化转化的条件、结果进行了讨论,简述了主要技术 方案的经济可行性。有必要对适合CO2加氢的甲醇合成活性组分 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CO2加氢直接制二甲醚双功能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CO2;催化转化;应用;探讨 The Summarization in CO2 Catalytic Conversion Wang Rui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echnologies of catalytic eliminating CO2 methods,including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And conditions and results of catalytic conversion CO2were discussed and it summarized main technical programs of economic feasibility.It's necessary to enhance activity,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catalysts through using effective components. Keywords:CO2;catalytic conversion;apllication;discussion 矿物燃料煤、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为现代工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能源,同时,也造成全球CO2排放总量不断增长,由此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因此,在满足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是全球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CO2催化消除的主要技术有:(1)合成甲烷气体;(2)加氢生成甲醇、二甲醚、甲酸等;(3)分解成碳。催化剂是这些转化技术中的重要研究部分。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CO2的甲烷化技术 CO2甲烷化反应是由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的,因此,该反应又叫做Sabatier 反应[1]。反应过程是将按一定比例混合的CO2和H2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 CO2的甲烷化反应为放热反应,适宜在较低的温度、较高的H2、CO2比例下进行,关键是选择性能良好的催化剂[2]。 大量研究发现,A12O3、SiO2、TiO2和MgO 等负载的过渡金属Ru、Rh、Ni 和Pd 催化剂都具有良好的催化CO2甲烷化性能。Ru 是CO2甲烷化反应中最具低温催化活性的金属[3]。 2.2 加氢合成甲醇技术 甲醇作为一种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环保动力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O2

二氧化碳催化转化

课程名称:______化工知识前沿讲座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肖林飞_________ 开课学年/开课学期:__2010-2011第一学期______ 学时/ 学分:_____36学时/2学分________所在教学学院:____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______专业名称:_______环境科学__________学号/姓名:_____李天一_20073410______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签字(章):_________ 2010年12月2日

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利用 前言 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高科技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给环境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在考验着我们,温室效应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自然界中也存在温室效应,但不会对温度有太大影想,这就像一种自然循环。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地球热量向外扩散,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目标,研究开发二氧化碳的有效活化和固化技术也成为C1化学前沿课题之一。它的实际意义是重大的:不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中廉价而丰富的碳资源合成重要的化工产品,还可以解决二氧化碳在环境中“过量”的问题,而且可以“催生”一系列绿色合成工艺,在环境保护、变革化工原料结构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一、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利益问题,还带给我们许多环境问题。二氧化碳这种虽然没有什么毒性的气体却是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全世界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90*108t。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目标,我们提出了许多战略口号,例如我国的提出“节能减排”计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虽然这个计划在几年年底有望实现。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巨大的能量支持,我国的能源结构形式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虽然现在核能、太阳能也逐渐被人们所利用,但化石燃料的提供的年均电量还是在96%左右。我们要发展,就一定会继续排放二氧化碳。如果我们在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的同时,同样重视其资源化利用。这样即使排放,也不会在作为一种污染物的形式,而是一种廉价资源的形势。对我们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办法。我们在强调二氧化碳排放源头控制的同时,不能忽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价值。尽管二氧化碳的生物转化和储存是目前二氧化碳固定和利用领域的热点,但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的化学利用是有很多方面的,应用很广。若将二氧化碳看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资源,采用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化工原料,从而实现变废为宝的目标,是一条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的化学利用,尤其是将二氧化碳中碳氧资源同时利用,也就是其催化转化作用,是目前二氧化碳规模利用领域最有希望、最受关注的方向。 二、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利用 实际上,二氧化碳资源利用的前提是如何持续稳定地获取二氧化碳资源,而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获取二氧化碳需要掌握碳捕集、分离与净化技术。二氧化碳的基本分离方法有吸收,吸附、低温蒸馏、膜分离法等等。吸收法有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法主要是利用CO2在特定吸附剂中的溶解度随压力而改变的原理来吸收CO2气体。化学吸附法是利用CO2和吸附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将CO2从排气中分离回收的方法。物理吸附法是利用天然存在的沸石等吸附剂对CO2气体具有选择吸附的性质,对CO2气体进行分离的方法。而膜分离法就是利用高分子膜分离气体,是基于混合气体中CO2气体与其他组分透过膜材料的速度不同而实现CO2气体与其他组分的分离。虽然这些方法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但都已经趋于成熟。这些都为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和规模化利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催化作用在二氧化碳转化中的应用

背景:工业革命以来,矿物燃料煤,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为现代工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能源,同时,也造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急速攀升,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气层温度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上升,而这种全球性的温度增量进一步导致其他方面的变动,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的变化。这些变动也许促使极端天气事件更强更频繁。除此之外,还会引起农业产量不稳定、冰河撤退、夏天时河流流量减少、物种消失及疾病肆虐等后果,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满足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是全球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哥本哈根会议强调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同时,将已产生的大量CO2进行转换同等重要。 研究现状:二氧化碳即使温室气体,又是储量丰富的碳资源,因此研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其他更有价值的有机产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的主要技术有:(1)合成甲烷气体;(2)加氢生成甲醇、二甲醚、甲酸等;(3)合成较为复杂的有机物。催化剂在这些转化技术中至关重要,也是极为复杂的研究部分。 CO2的甲烷化技术 CO2的甲烷化反应为放热反应,适宜在较低的温度、较高的H2、CO2比例下进行,关键是选择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大量研究发现AI2O3、SiO2、TiO2和MgO等负载的过渡金属Ru、Rh、Ni和Pd等催化剂都具有良好的催化CO2甲烷化的性能。Ru是二氧化碳甲烷反应中最具低温催化活性的金属。 另外,由于甲烷仍是温室气体,且CO2的甲烷化生成的很大部分都是CO2—CH4的混合气体,于是就就有产生了甲烷二氧化碳的重整反应研究。在该项研究中,目前应所用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类:以Ni、Co为主的ⅧB族复合金属氧化物或负载在AI2O3、SiO2、TiO2和MgO担载型催化剂;担载在AI2O3、SiO2、ZrO2和MgO上的贵金属(Ru、Rh、Ni和Pd)催化剂及其与稀土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复合氧化物。考虑到贵金属资源有限,价格昂贵和需要回收,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非贵金属催化剂上。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比非金属催化剂有优越的催化红星和抗积碳性能。如何确定双金属的种类、含量和结构,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抗积碳性能和稳定性,是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今后重要的改进方向。 CO2的甲醇技术 甲醇作为一种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环保动力燃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甲醇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20世纪60年代,统计甲醇合成催化剂诞生,甲醇合成改用低温低压工艺是甲醇和成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多年来国际对抵押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一直相当活跃,并有显著进展。赵云鹏等人研究了CuO、ZnO/Zn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按照CuO、ZnO、ZnO2质量比为1:1:2制备的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烷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1.0MPa,空速1600/h的条件下,确定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二氧化碳转化率的影响:采用并流沉淀法,沉淀温度为70℃,生成沉淀的pH为8--9,焙烧温度350℃,制备的CuO、ZnO/ZnO2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虽然近几年来在CO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性能、催化机理方面有所进展,但是总体来说,在一些长期有争议的机理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大的突破。在反应机理和催化剂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工业化的比较少。 CO2合成二甲醚 二甲醚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气雾剂、致冷剂、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及燃料,近几年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的研究很热。二甲醚催化剂是甲醇催化剂和分子筛等脱水催化剂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刘志坚等制备的CuO-ZnO-Al2O3/HZSM-5二甲醚合成催化剂,二甲醚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达到22.61%和45.90%。 赵彦巧等在T=533K,P=3.0MPa,SV=1 600h-1条件下考查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催化CO2加H2合成二甲醚,目标产物二甲醚和甲醇的总收率为17.95%。 CO2合成有机碳酸酯、恶唑啉酮类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