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M10.991)和高尿酸血症。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痛风诊断:参照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疾病分型

(1)痛风分期:

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

(2)高尿酸血症分型:

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1)尿酸排泄不良型2)尿酸生成过多型3)混合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

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或2004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ICD10:M10.991)或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或高尿酸血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需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不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痛风临床路径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痛风的患者。 一、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TCD 编码为:BNV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 编码为:M10.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痛风分类标准。 2.疾病分期 参照 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 (2)间歇期 (3)慢性期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痛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脾虚湿阻证 寒湿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TCD 编码:BNV050、ICD-10 编码:M10.99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抗“O” (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 (6)心电图 (7)胸部 X 线片、受累关节 X 线片 (8)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CP抗体、24小时尿尿酸、HLA-B27等。 (八)治疗方法 1. 基础治疗。 2. 电针疗法。 3. 艾灸疗法。 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痛风病(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病(痛风)(TCD 编码为: BNV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ICD-10 编码为:M10.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痛风分类标准。 2.疾病分期 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 (2)间歇期 (3)慢性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痛风病(痛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脾虚湿阻证 寒湿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 肝肾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风病(痛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病(痛风)(TCD 编码:BNV050、ICD-10 编码: M10.99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抗“O” (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 (5)心电图 (6)胸部X线片、受累关节X线片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 CP 抗体、24 小时尿尿酸、HLA-B27 等。

26个学科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26个学科分册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1 《临床路径释义》主编工作会议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1病种的学科分类按国家卫计委1010个病种目录中的出现顺序整理。 ▲标注的病种都是2016年发布的对已有病种的修订版。

目录 1.心血管病分册(共计25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 (4) 2.呼吸病分册(共计26个,其中2016年发布9个) (5) 3.消化病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27个) (6) 4.血液病分册(共计42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7) 5.肾脏病分册(共计31个,其中2016年发布21个) (8) 6.内分泌病与代谢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9) 7.风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分册(共计19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 (10) 8.感染性疾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7个) (11) 9.神经内科分册(共计40个,其中2016年发布20个) (12) 10.普通外科分册(共计86个,其中2016年发布39个) (13) 11.神经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15) 12.胸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5个) (16) 13.心血管外科分册(共计20个,其中2016年发布5个) (17) 14.泌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7个) (18) 15.骨外科分册(共计109个,其中2016年发布72个) (19) 16.妇产科分册(共计63个,其中2016年发布48个) (21) 17.小儿内科分册(共计48个,其中2016年发布18个) (22) 18.小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3个) (23) 19.眼科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24)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28T17:05:10.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马丽君 [导读] 痛风发作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受累关节处肢体,减少患处受压及活动。 马丽君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415-0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属于弱酸。在正常状态,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800~1000mg,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再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的过程。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UA)。当血pH7.40时,98%的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溶解在血中。血尿酸的正常范围男性是180~420μmol/L,女性是120~360μmol/L。尿酸在酸性条件下(如在远端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下)非常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尿酸的结晶对肾小管可造成一系列的损伤。尿酸引起的肾脏病主要有3类:急性尿酸肾病、慢性尿酸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 1 治疗 1.1 急性尿酸肾病降低肿瘤负荷可明显减少急性尿酸肾病的发生,同时使用别嘌呤醇等药物预防或降低血尿酸水平;机体充分水化,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日需要补液4000~5000ml,如尿量增加不明显,应使用利尿剂促进尿液排出,如果尿量仍不能明显增加,则需要适当减少人量,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碱化尿液,以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另外必要时还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1.2 慢性尿酸肾病如果患者痛风的反复发作,应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呤醇。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治疗,血尿酸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尚无统一的意见。 1.3 尿酸结石减少尿酸生成,同时提高尿中尿酸的溶解度,预防新结石形成,促进已形成结石排出。防治尿酸结石的重要措施为碱化尿液,碱化尿液可使尿酸结石溶解。将尿pH维持在6.5~6.8范围最为适宜。如尿液过分碱化,尿pH超过7.0时,钙盐易沉淀,则有磷酸钙及碳酸钙结石形成的危险。 2 护理措施 2.1 舒适的改变 (1)休息与活动:痛风发作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受累关节处肢体,减少患处受压及活动,以减轻疼痛。 (2)饮食护理: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护理至关重要,饮食原则主张给予低嘌呤低热量平衡膳食。 1)进食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螃蟹、香菇等高嘌呤食物。同时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2)多饮水,保证每天尿量2000~3000ml。 3)进食适量蛋白质,指导患者适当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等。同时限制脂肪摄入,由于高尿酸血症通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因此蛋白质和热量摄入不宜过高。 4)食物的主要来源由碳水化合物提供,避免饥饿疗法。 5)戒烟,禁啤酒和白酒,红酒每日适量有助于降低血尿酸。 (3)疼痛的护理: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腔,常引起受累关节红肿、针刺样疼痛。除了严格控制饮食外,止痛可采用外敷药和内服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选择性的消炎止痛药(NSAIDs)为首选,可外敷和内服。可对受累关节予以冰六合丹或33%硫酸镁溶液联合扶他林外敷,还可配合远红外线局部照射;对腕部、肘部关节受累可用夹板固定减少活动,以减轻疼痛。同时要注意患处皮肤的护理,避免感染发生。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按疗程服用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大,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肝细胞损害、骨髓抑制、呼吸抑制等,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若静脉输入药物,应避免外漏,以免造成皮下组织坏死。 2)使用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者可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发热、急性痛风发作等不良反应,使用时要嘱咐患者多饮水,并服用碱性药物碱化尿液。 3)使用别嘌呤醇者除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皮疹、发热、反应外,还有肝损害、骨髓抑制等,肾功能异常患者,宜减量使用。 2.2 焦虑患者常常由于疼痛影响进食及睡眠,又由于痛风反复发作常导致关节畸形、运动障碍、肾功能不全、经济负担加重等情况,患者常有悲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以及自我保健、自我照顾的措施,鼓励患者积极乐观应对疾病,取得家属积极支持,达到积极治疗、防范复发的目的。 2.3 健康宣教 (1)加强健康指导,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HUA的核心。说明痛风饮食对预防复发、对肾脏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饮水,以助尿酸从尿中排出。 (2)鼓励患者坚持适度运动,指导患者掌握关节保护的技巧。 (3)指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情绪开朗、乐观,保持规律生活,肥胖者应积极减轻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24kg/m2)。 (4)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如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吸烟。 (5)指导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检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 参考文献 [1]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1年11期. [2]戴晓天,齐德广,杨和平,余涛,熊玮,周向东,李学军.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年05期.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M10.991)和高尿酸血症。(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痛风诊断:参照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疾病分型 (1)痛风分期: 参照 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 (2)高尿酸血症分型: 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1)尿酸排泄不良型 2)尿酸生成过多型 3)混合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 根据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或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ICD10:M10.991)或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或高尿酸血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需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不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及表单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 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M10.991)和高尿酸血症。(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痛风诊断:参照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疾病分型 (1)痛风分期: 参照 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 (2)高尿酸血症分型: 参照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1)尿酸排泄不良型 2)尿酸生成过多型 3)混合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 根据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或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及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ICD10:M10.991)或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或高尿酸血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需特殊处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不进入路径。(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共识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诊治共识 (一)痛风的总体诊断建议 (1)下肢单关节炎急性发作(快速发展的关节剧痛、红肿和压痛),6~12小时达到最高峰。尤其是皮肤表面红肿,虽然对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无特异性,但高度提示晶体性炎症。(2)通过化学方式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关节炎液或痛风石中存在典型的尿酸盐(MSU)晶体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但对于具有痛风关节炎典型表现者,单纯通过其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也应是准确的。 (3)虽然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不能仅根据血尿酸(SUA)水平确定或排除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生不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另外部分患者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SUA水平可正常。 (4)推荐对未明确诊断的炎性关节炎内抽出的滑液常规进行MSU晶体的检测。 (5)对于疑似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患者,从无症状关节内抽取的滑液中检测到MSU结晶可明确诊断。 (6)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与感染并荐。因此,当疑似有化脓性关节炎时,即使已证实关节炎内有MSU结晶,仍须行革兰染色和关节液培养,以明确是否合并化脓性关节炎。(7)一般不需要评估痛风患者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但对于年轻患者(发病年龄<25岁)或家族史的年轻患者应进行肾

脏排泄尿酸能力的评估。 (8)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病率高,已有肾结石者应进行结石相关的检查。 (9)影像学检查可有助于痛风的鉴别诊断。除高度怀疑荐在骨析外,此检查不适用于早期或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 (10)应对痛风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慢性肾脏病(CKD),用药史,家族史及生活方式等。只有CKD、利尿剂及其他因素进行了证据水平的分级。 长期使用某些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可以使肾重吸收尿酸增多,导致高尿酸血症。 (二)关于痛风的总体治疗建议 (1)痛风的最佳治疗方案应联合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并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特殊危险因素(SUA水平、急性发作史、影像学指征)。 临床分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肥胖、节食、饮酒、升尿酸药、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及合并症等)。 (2)痛风治疗的核心内容是患者教育,应告知其调整生活方式、坚持长期治疗和降尿酸治疗初期预防痛风发作等。

痛风临床路径

痛风临床路径

————————————————————————————————作者:————————————————————————————————日期: 2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痛风的患者。 一、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TCD 编码为:BNV05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 编码为:M10.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痛风分类标准。 2.疾病分期 参照 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 (2)间歇期 (3)慢性期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痛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脾虚湿阻证 寒湿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20-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风。 3 / 8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TCD 编码:BNV050、ICD-10 编码:M10.99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抗“O” (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HIV等) (6)心电图 (7)胸部 X 线片、受累关节 X 线片 (8)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CP抗体、24小时尿尿酸、HLA-B27等。 (八)治疗方法 1. 基础治疗。 2. 电针疗法。 3. 艾灸疗法。 4.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脾虚湿阻证:健脾利湿,益气通络。 4 / 8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干货)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 疗指南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 指南(2019) 作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正文 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亟需制订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遵循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采用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流程,由方法学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涵盖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首次提出了亚临床痛风、难治性痛风的概念和诊治意见;首次对碱化尿液相关问题进行了推荐;首次对痛风常见合并症药物选择进行了推荐。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疗决策提供最佳依据。......感谢聆听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

综合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已受到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诊治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随着新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2,3].因此,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患病率为2.6%~36%[4,5,6],痛风为0.03%~15.3%[7],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4,8,9]。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通风和高尿酸症 1.病因研究进展 2.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痛风大多原因未明,1%已查明先天性酶缺陷。现发现先天缺陷有以下两种类型:① 多基因遗传缺陷,引起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障碍,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②酶及代谢缺陷,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如1-焦磷酸-5-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酶活性增强,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症,均可使嘌呤合成增加,导致尿酸生成增加。 (1)尿酸代谢与清除: ①尿酸代谢:人体有2个来源:A.内源性:由体内氨基酸、核苷酸及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尿酸或核酸分解代 谢产生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B.外源性: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 20%。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重要。 ②尿酸的排泄与分解:正常人体内尿酸池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750mg,排出500~1000mg。70%的尿酸 经肾脏排泄,30%经胆道和肠道排泄。 ③尿酸清除过低:24h尿酸排泄少于600mg为尿酸排泄不良,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为肾小管分泌 尿酸功能障碍,可能属多基因遗传缺陷。 ④尿酸生成过多:24h尿酸排泄超过1000mg为尿酸产生过多。亦属多基因遗传缺陷,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 者约有10%是由于尿酸产生过多。 嘌呤合成代谢增强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是痛风患者血清尿酸增高的原发机制。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取决于尿酸的生成和排泄之间的平衡。 (2)尿酸盐的损害: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皮下成为结节状硬结称为痛风石,沉积于肾脏可产生间质性肾炎,肾 内结石逐渐增大可产生肾绞痛及梗阻,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 (3)老年人易患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原因:>60岁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1.25%~16.9%,而痛风患者中,> 60岁占32.7%。高发原因可能是由于老年人易有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硬化、肾小管排泌功能降低,均可使血尿酸 的排泄降低;又因老年人易患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前列腺疾病、糖尿病等;患病多,必然要使 用多种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襻利尿剂、阿司匹林、烟酸、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等,均可使肾小管的排泌功能降低。 (4)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高尿酸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代谢综合征 的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加重代谢紊乱。原发性高血压中高尿酸血症约 占30%,它被认为是高血压性肾硬化、肾小管功能受损、尿酸排出障碍所致。另据报道:高血压患者血尿酸高,则 相对危险性显著增高,并呈量效关系,血尿酸>416μmol/L患者较尿酸>238μmol/L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 4.8倍。 (5)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合并存在的发生机制:Ⅱ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占25.2%。原因是:①胰岛 素抵抗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能刺激肾脏对尿酸重吸收,使排泄减少。②现已知在肾近曲小管,葡萄糖与尿酸竞争性 被回吸收,尿糖排泄增多将会竞争性地抑制尿酸回吸收,所以控制不良的血糖较高的患者,尿糖高时血尿酸水平会 下降;而血糖控制良好时尿糖减少、尿酸回吸收增多、血尿酸反而增高。③糖尿病常用的某些药物会影响尿酸排泄:如阿司匹林、降压药、利尿剂等。Ⅱ型糖尿病发生高尿酸血症常见于:糖尿病早期且高胰岛素血症时;血糖增高不 明显且控制较好时;糖尿病肾病肾排尿酸能力减退或严重肾功能减退时。 (6)尿酸的生理功能——人体天然水溶性抗氧化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尿酸具有以下功能: ①清除氧自由基和其他活性自由基,能比抗坏血酸更显著地增强红细胞膜脂质抗氧化能力,防止细胞溶解 凋亡。 ②能保护肝、肺、血管内皮细胞DNA,防止细胞过氧化,延长其生存期,延缓自由基所引起的器官退行性病 变。 ③延缓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凋亡,维护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现在认为人和猿类缺乏尿酸酶,人类血

医学类文章

B:河北医学---明年1-2 产科及其护理 1、不同转归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干预 2、**例宫外孕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3、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例的监测与护理体会 5、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6、产时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方法及护理的体会 儿童呼吸及护理方面 儿童鼻源性疾病就诊原因分析 儿童变应性鼻炎伴发其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生活质量的研究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调查 社区护理方面 社区护理人员组织承诺及离职意愿相关性研究 社区护理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社区护理人力资源和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社区护理队伍稳定性调查研究 居民对社区护士稳定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口腔内科(牙体牙髓)、口腔修复(活动义齿、烤瓷牙)、儿童正畸的治疗锥形束CT在牙体牙髓科临床应用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的研究现状 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种材料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临床验证 对492例口腔修复患者基本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 烤瓷和活动义齿联合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疗效 新型牙用烤瓷支架钴铬合金金瓷结合的研究 烤瓷与树脂联合修复治疗牙周病临床观察

正畸治疗在儿童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儿童颌骨骨折的急诊正畸治疗 2、关于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预防 激光喉部肿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措施 鼻腔鼻窦肿瘤临床特征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的分析 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 支撑喉镜结合喉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喉部良性肿瘤病变**例临床观察 3、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方面 脑心通胶囊预防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血管性危险因素与痴呆预防策略 高血压合并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血管性危险因素与痴呆预防策略 老年患者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分析 4、结核病医院门诊方面 综合医院结核病专科门诊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作用 综合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率的研究 专科门诊结核病患者实施全程管理效果分析 结核病患者门诊用药非依从性因素及干预措施 结核病门诊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5、有关肺炎和肾相关的内容均可 伴有肺炎旁胸腔积液的小儿肺炎45例分析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预防婴幼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不同类型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原位肾低温灌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ESWL致肾包膜下、肾周围血肿14例分析及对策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CSE Consensus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专家委员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列) 陈璐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高政南大连市中心医院 郭晓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洪天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姬秋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李长贵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春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 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 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李益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刘 超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母义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宁 光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秦贵军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冉兴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单忠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卫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王湘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王颜刚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佑民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肖新华北京协和医院 尹士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余学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赵家军山东省立医院 朱大龙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邹大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2 - CSE Consensus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 )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HUA 患病率达5%~23.5%[1-4],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5]。 HUA 与痛风之间密不可分,并且是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等)、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HUA 与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有了更多新的研究和认识,但对于无症状HUA 是否有必要治疗及治疗标准等问题,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为临床上有效控制HUA 提供指导作用。 一、HUA的流行病学及其危害 HUA 的流行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且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同期国内其他地区患病率高,可能与该地区居民摄入过多高嘌呤的海产品、动物内脏、肉类食品以及大量饮用啤酒等因素有关[2]。更重要的是,HUA 的患病人群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HUA 患病率为2%~18%。1998年上海HUA 患病率为10.1%[6];2003年南京HUA 患病率为13.3%[7];2004年广州HUA 患病率高达21.8%[8];2009年山东HUA 患病率为16.7%,比同地区2004年明显增加,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2]。2010年江苏农村 HUA 患病率达12.2%[9]。同期黑龙江、内蒙古HUA 患病率达13.7%, 且男性高达21%[10]。2006 年宁波男、女性HUA 患病年龄分别为43.6±12.9岁和55.7 ±12.4岁,比1998年的上海调查结果中男、女性患病年龄分别提前15岁和10岁 [11]。 在H U A 高流行的同时,大量的研究证据凸显了H U A 的危害。H U A 与代谢综合征(m e t a b o l i c syndrome, MS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 2DM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痛风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12]。 MS 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MS 的患病率随着血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 )的升高而升高。当SUA 分别为<360 μmol/L, 360~414 μmol/L, 420~474 μmol/L, 480~534 μmol/L, 540~594 μmol/L 和>600 μmol/L (注:尿酸单位化学换算关系为1 mg/dl=59.5 μmol/L ,参照新的文献及临床方便性考虑,本文按1 mg/dl=60 μmol/L 进行换算)时,MS 的发生率分别为18.9%,36%,40.8%,59.7%,62%和70.7%,呈显著正相关[13]。SUA 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14,15],与体质量指数(BMI )和腰围[16]、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呈负相关[17]。 HUA 是T 2DM 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T 2DM 发病风险随着SUA 水平的升高而增加[18-23]。一项国内的研究发现,HUA 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SUA 正常者增加95%。将SUA 按四分位分层后,最高分位组较 共识要点 ? 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HUA )呈现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沿海高于内地的趋势。? HUA 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相关疾病(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死亡、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 ? HUA 治疗前建议进行分型诊断,以利于治疗药物的选择。? 生活方式指导、避免引起HUA 的因素是预防HUA 的核心策略。 ? 痛风作为与HUA 直接因果相关的疾病,应严格控制SUA 在360 μmol/L 以下,最好到300 μmol/L ,并长期维持。 ? 对于无症状的HUA ,也应予以积极地分层治疗。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 (2016 年版) 一、痛风及高尿酸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 :M10.991 )和高尿酸血症。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痛风诊断:参照2015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 (2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3 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2. 疾病分型 (1 )痛风分期: 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1)急性期2 )间歇期3)慢性期 (2 )高尿酸血症分型: 参照2013 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 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1 )尿酸排泄不良型 2 )尿酸生成过多型3)混合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 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2013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或2004年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及 2016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痛风诊治指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ICD10 : M10.991 )或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或高尿酸血症。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如果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 路径。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需特殊处 理、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不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必须的检查项目

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5

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者。 一、浊瘀痹(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浊瘀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ICD-10编码为:M10.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浊瘀痹(痛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浊瘀痹(痛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寒湿痹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浊瘀痹(痛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浊瘀痹(痛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浊瘀痹(痛风)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3.继发性痛风患者,痛风间歇期、慢性期和肾脏病变期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受累关节X线片、关节超声、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全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双能CT、电解质、血粘稠度、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抗环瓜氨酸抗体(CCP)、HLA-B27、24小时尿尿酸、关节液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 2.辨证论治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2)寒湿痹阻证:温经散寒,除湿通络。 3.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4.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关节红、肿、热、痛等主要症状改善。 2.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等相关指标较入院时好转。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时,退出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

39 风湿病科 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浊瘀痹(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1-94)。 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疼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为主,可伴发热,头痛等症。多见于中年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反复发作后可出现“块瘰”(痛风石)。血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常为首发症状。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无症状的间歇期、高尿酸血症,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的典型病例,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应与蜂窝织炎、丹毒、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等相鉴别。 2.间歇期痛风:为反复急性发作之间的缓解状态,通常无明显关节症状,此期诊断有赖于既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病史及高尿酸血症。 3.慢性期痛风:反复急性发作多年,受累关节肿痛等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皮下痛风石多于首次发作10年以上出现,是慢性期的标志。 4.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可有夜尿增多,出现尿比重和渗透压降低、轻度红白细胞尿及管型、轻度蛋自尿等,甚至肾功能不全。此时应与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风相鉴别。 (二)证候诊断 1.急性发作期 (1)湿热蕴结证:发病急骤,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或头痛汗出,小便短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数。 (2)寒湿痹阻证:关节疼痛,肿胀不甚,局部不热,得温则舒,痛有定处,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肌肤麻木不仁,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濡缓。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

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痛风病(痛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病(痛风)(TCD编码为:B NV05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ICD-10 编码为:M10、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得痛风分类标准。 2、疾病分期 参照2004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得《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 。 (1)急性期 (2)间歇期 (3)慢性期 3.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痛风病(痛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证 脾虚湿阻证 寒湿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 肝肾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中华中医药学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 (ZYYXH/T120-2008)。 会发布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痛风病(痛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痛风病(痛风)(TCD编码:BNV050、ICD-10 编码:M10、991) 得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得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 候得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血尿酸、血沉、C 反应蛋白 (3)类风湿因子、抗“O” (4)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 (5)心电图 (6)胸部X线片、受累关节X线片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得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C CP 抗体、24 小时尿尿酸、HLA-B27 等。 (八)治疗方法 1、基础治疗 2.针灸治疗 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瘀热阻滞证:泄化浊瘀、养阴清热 痰浊阻滞证:化痰泄浊、通络止痛 肾阴虚证:补益肝肾、舒经通络 脾虚湿浊证:益气健脾,泄浊化瘀 肝肾亏虚证:补益肝肾 4.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5、外治法。 6、其她疗法。 7、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关节红、肿、热、痛等主要症状改善; 2、血沉、C 反应蛋白、血尿酸等相关指标较入院时好转;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得并发症。

肾病科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诊疗方案说明:适用于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CKD1-3期的住院患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肾脏病学》(沈庆法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年)。 痛风肾病诊断依据:尿浊(蛋白尿)、水肿、夜尿频,神疲乏力,腰酸腰痛,关节肿胀或不利,甚至呕恶频作,口有尿臭等主要症状。 2.西医诊断: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 (1)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患者或绝经期妇女,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结节、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病史。 (2)男性血尿酸>417μmol/L(7.0mg/dl),女性血尿酸>357μmol/L(6.0mg/ml);肾功能正常者,尿尿酸分泌超过800mg/d(418mmol/d)。 (3)临床可见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早期可仅有轻至中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退(晨尿渗透压低),肾小球过滤正常,晚期可有高血压和氮质血症。 (4)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 (5)排除继发性尿酸性肾病。 (二)证候诊断 本病以本虚为主或可兼标实证(1~2个),临床常见证候如下: 1.本证 (1)脾肾气虚证:面色无华,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口淡不欲饮,尿频或夜尿多。舌淡红,有齿痕,苔薄,脉细。 (2)脾肾阳虚证:面色苍白(或黧黑),浮肿,畏寒肢冷,腰膝关节酸痛或冷痛,足跟痛。精神萎靡,纳呆或便溏(五更泄),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夜尿频多清长。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气阴两虚证:腰酸膝软,面色无华,少气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频多,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大便干结。舌质红,舌体胖,脉弦细无力。 (4)阴阳两虚证:腰酸膝软,极度疲乏,畏寒肢冷,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大便稀溏,夜尿清长,口干欲饮,潮热盗汗。舌淡白、胖嫩,有齿痕,脉沉细。 2.标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