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测量综合练习

水利工程测量综合练习
水利工程测量综合练习

水利工程测量综合练习(1)

一、单选题

1.设P 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为X P =3 676 067.8m, Y=21 609 123.5m ,则该点距中央子午线的水距离为( )。

A. 676 067.8m

B. 609 123.5m

C. 176 067.8m

D. 109 123.5m 2.在导线A →B →C …中,已知A →B 的坐标方位角为300°00′00″,安置经纬仪于B 点,测得BA 与BC 的右夹角为160°00′00″,则 B →C 的坐标方位角为( )。

A. 160°00′00″

B. 140°00′00″

C. 320°00′00″

D. 20°00′00″ 3.在进行经纬仪安置时,对中误差属于(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4.设M 点的高程为121.00m ,MN 的水平距离为50.00m ,M →N 的坡度为+2℅,则N 点的高程为( )。

A.122.0m

B.123.0m

C.121.5m

D.122.5m 5.设地面上两点间的平距为48.6m ,其在1︰500地形图上的长度应为( )。 A. 97.2mm B. 9.72mm C. 24.3mm D. 2.43mm

6.若某地面点的经度为东经125°30′,则其所在高斯投影六度带的带号应 为( )。

A. 20

B.21

C. 41

D. 42

7.用某台经纬仪观测P 点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85°47′24″,盘右读数为

274°12′30″,则该台经纬仪竖盘指标差应为( )。

A. ﹢06″

B.﹣06″

C. ﹣03″

D. ﹢03″ 8.DS 3型微倾式水准仪的微倾螺旋之作用是( )。 A. 消除视差 B. 精确瞄准标尺

C. 使圆水器居中

D. 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9.当某未知量的真值已知时,对其进行一组n 次观测,则该未知量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 。

A. m=±

n ]

[?? B. m=1

]

[-±n vv

C. m=)1(][-??±

n n D. m=)

1(]

[-±n n vv

10.用水准仪的望远镜瞄准标尺时,发现有视差,则其产生的原因是( )。 A. 观测员视力差 B. 目标影像与十字平面不重合 C. 外界光线弱 D. 望远镜视准轴不水平 11.在进行水准测量时,读数误差属于(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绝对误差

D. 相对误差 12.在1︰500比例尺测图时,具有实际意义的量距取位为( )。

A. 0.15m

B. 0.1m

C. 0.2m

D. 0.05m

二、简答题

1. 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起始方向及方位角有哪几种?

2. 何谓水平角?

3. 安置经纬仪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4. 试述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

三、计算题

1.某钢尺名义长度为50m ,检定长度为50.005m ,检定时温度为20℃,使用该钢尺丈量某段距离为45.689m ,丈量时温度为28℃,拉力与检定时相同,该尺段两端点的高差为

0.876m ,求该尺段的水平距离。(钢尺膨胀系数为1.25×10-5

)

2. 图1为一闭合导线,A 为已知控制点,A→1的坐标方位角为135o00′00",其它折角观测值如图注,请按闭合导线要求在表1中完成各项计算,最后求得1→2、2→3、3→A 的坐标方位角。 (f β容 = ±60"n ,n 为转折角个数) 图 1

表1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调整及坐标方位角计算表

3.图2为图根附合水准路线,BM1(高程为90.698m)、BM10(高程为83.687m为已知四等水准点,各测段观测高差和测站数均注于图中。按附合水准路线计算要求,在表2中完成各项计

算,并求出图根控制点A、B的高程。(f h允= ±10n mm ,n为测站数)

图 2

表2.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

4.在A、B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共施测9个测站,设每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3mm,求A、B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多少?

5.如图3所示,A、B为已知测量控制点,其坐标值分别为X A=95.00m,Y A=10

6.00m;X B=145.00m,Y B=156.00m;P为测设(放样)点,设计坐标为X P=35.00m,Y P=166.00m。若在A 点安置经纬仪,采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请计算测设数据,并将其注于图3中。

(边长取至0.01m,角度取至秒)

图 3

参考答案

二、简答题

1. 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起始方向及方位角有哪几种?

答:在测量工作中,常用的起始方向及方位角为:① 真子午线方向与真方位角;②磁子午线方向与磁方位角;③纵坐标轴方向与坐标方位角。

2. 何谓水平角?

答: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3. 安置经纬仪时,对中、整平的目的是什么?

答:安置经纬仪时,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位于地面点(即所测角顶点)的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经纬仪的竖轴成铅垂位置,或者说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4. 试述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方面? 答: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① 由于测量仪器制造不十分完善及检验、校正的残余误差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② 操作仪器的技术人员(观测员)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一定局限性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如照准误差、读数误差)。

③ 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

三、计算题

1.某钢尺名义长度为50m ,检定长度为50.005m ,检定时温度为20℃,使用该钢尺丈量某段距离为45.689m ,丈量时温度为28℃,拉力与检定时相同,该尺段两端点的高差为

0.876m ,求该尺段的水平距离。(钢尺膨胀系数为1.25×10-5

)

解:①计算尺长改正:m l 0046.0689.4550

005

.0+=?=

? ②计算温度改正:m l t 0046.0689.45)2028(1025.15

+=?-??=?-

③计算尺段斜距:m L 698.450046.00046.0689.45=++= ④计算水平距离:m h L D 690.45876.0698.452222=-=-=

答:该尺段的水平距离为45.690m 。

2. 图1为一闭合导线,A 为已知控制点,A→1的坐标方位角为135o00′00",其它折角观测值如图注,请按闭合导线要求在表1中完成各项计算,最后求得1→2、2→3、3→A 的坐标方位角。 (f β容 = ±60"n ,n 为转折角个数) 图 1

表1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调整及坐标方位角计算表

3.图2为图根附合水准路线,BM 1(高程为90.698m)、BM 10(高程为83.687m 为已知四等水准点,各测段观测高差和测站数均注于图中。按附合水准路线计算要求,在表2中完成各项计算,并求出图根控制点A 、B 的高程。(f h 允 = ±10n mm ,n 为测站数)

图 2

表2.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

4.在A 、B 两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共施测9个测站,设每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3mm,求A 、B 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多少?

解:① A 、B 两点间高差h AB 的函数式:h AB =h 1+h 2+h 3+h 4+h 5+h 6+h 7+h 8+h 9 ② h AB 的中误差公式:

229282726252423222129站m m m m m m m m m m m h h h h h h h h h hAB =++++++++=

故 mm m m hAB 9939±=±==站 答:A 、B 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为±9mm 。

5.如图3所示,A 、B 为已知测量控制点,其坐标值分别为X A =95.00m ,Y A =10

6.00m ;X B =145.00m ,Y B =156.00m ;P 为测设(放样)点,设计坐标为X P =35.00m ,Y P =166.00m 。若在A 点安置经纬仪,采用极坐标法测设P 点,请计算测设数据,并将其注于图3中。 (边长取至0.01m ,角度取至秒)

图 3

解:① 计算放样角度值(∠BAP):

∵ △X AB =145.00-95.00=+50.00m ;△Y AB =156.00-106.00=+50.00m ; ∴ αAB =arctan(△Y AB /△X AB )= arctan(50/50)=45°00′00″

∵△X AP =35.00-95.00=-60.00m ;△Y AP =166.00-106.00=+60.00m ;

∴αAP =180°-arctan(△Y AP /△X AP )= 180°-arctan(60/60)=135°00′00″

故放样角度值(∠BAP)为:

∠BAP=αAP -αAB =135°00′00″-45°00′00″=90°00′00″

② 计算放样距离(D AP ):

m Y X D AP AP AP 85.84)60()60(222

2=++-=?+?=

答:放样角度值为 90°00′00″;放样距离为 84.85m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