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年级)

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年级)
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八年级)

中考中国历史复习

中国史专题

专题一:侵略与反抗(1840年——1901年)

侵略1840--1842

鸦片

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原因启示1856--1860

第二

次鸦

片战

英法联军火烧

园明圆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

根本原因:落

后的封建制

外因:

侵略者综

合国力强

落后

就要

挨打(09年)

1894--1895

甲午

中日

战争

14年)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度

1900--1901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

争前后

沙俄侵占我国东北、西北领土共约150多万平方

千米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林则徐禁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

注意:

1.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主权;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2.中俄《瑷珲条约》割地最多,60多万平方千米;

3.《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特点;

4.《辛丑条约》赔款最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专题二:近代化的探索(14年)事件时间阶级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影响

(13年 )洋务运动19世纪

60—90

年代

地主阶级

洋务派

中央:奕

地方:

曾国藩、李鸿

章、左宗棠、

张之洞

“师夷长

技”

口号:自强、

求富

是中国近代化

的开端

(10年)戊

戌变法1898年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的作

(10年)辛

亥革命1911年

资产阶级

革命派

(13年)孙中

三民主义

结束了我国两

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使民主

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1915年资产阶级

进步知识分

陈独秀、李大

钊、鲁迅、胡

民主、科学

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条件

启示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共产

党才能救中国

专题三中国近现史上的思想解放

一、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详细内容见专题二)

二、中国现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

事件时间意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是建国以后一次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此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党史

时间地点历史事件历史意义或内容

1921年上海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

貌焕然一新

1927年南昌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

队的开始

1927年

井冈

山井冈山根据

地的建立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1935年遵义遵义会议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45年延安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956年北京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78年北京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2年北京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北京中共十三大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建设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92年北京中共十四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

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 北京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专题五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时间 事件 启示

1950年 土地改革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1953年 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年、13年)

1.土地改革运动

(1)原因: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B 新中国成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2)时间:1950—1952年底

(3)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成果: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完成。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专题六 在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三位伟人

三位伟

孙中山(14年)

毛泽东

邓小平

历史功绩领导辛亥革命,建立

中华民国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

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4年)

简要评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新中国的缔造者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总设计师

共同追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优秀品

勇于探索创新

专题七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提示信息相关史实

建立制度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特色理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专题八中国近现代史的上外交状况

时间外交活动影响

1840-1901

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

公约》

使中国又重新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

同支配的局面

1949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为恢复经济建

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1953年周恩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和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

认识与感悟:

“新、旧中国”对外交往产生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根本原因在于旧中国封建落后,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感悟: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外交事业蒸蒸日上。

专题九 中国区域的历史

一、东北地区 (一)东北历史

平共处五项原则

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 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中国与亚

非各国人民的友谊。

1971年

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是中国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972年 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

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

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的了,两国关

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9年 中美国正式建交 实现了中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0世纪90

年代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港、澳回归

洗雪了百年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

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1年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

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加入世贸组织

有助于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易的联

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割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1858年,中俄《瑗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2)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

2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辽东半岛战役,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并在《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割占辽东半岛。

3.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5.1945年,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6.1948年9月,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了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和罗荣桓;解放了东北全境.

(三)东北的建设与发展

1.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2)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3)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大庆油田建成。为建设东北做出贡献的是“铁人”王进喜

3.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连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4.振兴东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改革创新;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

二、台湾问题

(一)台湾的历史

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祖国大陆和台湾分离、对峙,台湾问题形成。

4.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5.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二)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对台方针和态度。

1.毛泽东:A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3.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三)新时期密切两岸交往、推进祖国统一的大事:

1.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3.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四)海峡两岸关系变化及得到的认识

变化:由交往隔绝发展为人员往来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阻碍祖国统一大业的不利因素:

利用台湾问题牵制我国的外国反华势力;

蓄意制造分裂的台独势力

(六)解决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一个中国的原则。

(七)对解决台湾问题前景的看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我坚信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八)针对“台独分子”的台独活动的认识。

历史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组织和个人都必然失败。

三、西藏地区

(一)西藏的历史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2.“一五”计划期间,修筑了青藏、川藏和新藏铁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3.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

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4.今天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5.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65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

6.20世纪90年代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西藏地区的迅速发展。

四、上海

1.1842年《南京条约》中,成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民用工业 ----- 轮船招商局。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1919年6月初,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上海工人罢工,商人参加罢市,在斗争中起到巨大作用,五四运动初步胜利。

5.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1937年,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7.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14个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8.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9.2001年,我国成功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相关会议(又称APEC会议)。

五、北京

1.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2.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辛丑条约》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1862年,洋务运动中,京师同文馆在北京成立,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4.1895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后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创办强学会。

5.1919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6.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

7.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被日军占领。

8.在解放战争的平津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

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10.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六、南京

1.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

2.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3.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4.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5.1937年,日本攻占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6.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七、纵观北京、上海、南京的沧桑巨变,有何感悟:

北京的沧桑变化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实现我国的真正富强,才会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自主,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专题十中国与美、日、俄的关系

一、中日关系

(一)中日关系发展的史实

侵略: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侵略和扩张的道路。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1900年,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3.1919年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

4.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骤,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近几年来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否定南京大屠杀等,你有何感想?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中日关系如何才能正常健康发展?

日本只有正视历史,认真反醒,中日关系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中美关系

(一)中美关系的基本史实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美国成为英法的帮凶。

2.1900年6月,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3.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之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年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支持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5.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年多年。

6.1950年10月,抗美援朝。

7.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8.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

9.当今的中国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之一。

10.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发动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大使馆,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

(二)中美关系的分析

1.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是台湾问题。(原因: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它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

2.建国后,中美关系由对抗到缓和的因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3.建国后,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曾对中国的主权进行了两次严重的侵犯。

(1)1950年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4.中美关系发展对国际与国内的影响:

关系到世界和平与发展,也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的环境。

5.如何发展中美关系,发表你的看法。

美国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干涉中国内政。在此前提下中美国两国加强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团结与协作,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中俄关系

(一)中俄关系发展的史实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割占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9世纪60年代,俄国支持阿古柏侵略中国。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19世纪初80年代初,中俄两国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3. 1900年,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主要思想。5.1924年,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成立黄埔军校。

6.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军。

7.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历史中考八年级上册练习

中国历史中考八年级上册练习 (形式:开卷 答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 A .上海 B .南京 C .福州 D .虎门 2.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下列国家与中国版图变化有关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3.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下列历史事件与该诗内容有关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5.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与戊戌变法直接相关的是( ) A B C D 6.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是 ( ) A .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 B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都在此之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7.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 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8.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竞”、“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见诸于当时的报刊杂志,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给自己或儿女取名,表示信奉进化论。这反映了下列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巨大影响的是( ) A B C D 9.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 ) A .民国12年 B .民国13年 C .民国14年 D .民国15年 10. “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其中,下列历史事件中提出的思想主张与“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要求类似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中共一大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40分) 1.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洋务运动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 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4.新疆是中国西部一片广袤的国土,在19世纪中期差一点从中国分裂出去,是谁力挽狂澜,收复新疆,保证了祖国领士完整() A.曾国藩B.左宗棠C.李鸿章D.孙中山 5.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北洋舰队在什么战役中全军覆没?() A.黄海海战B.平壤战役C.丰岛海战D.威海卫战役 6.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7.在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宗旨,一个以改良为归依;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下面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主张推翻清政府B.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C.都密切联系了群众D.都传播了进步思想 8.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新旧冲突日益加剧,新旧的不同,其要点并不在枪炮工艺或政法制度等,而在于思想。下列人物的思想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胡适 9.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多达100万人被突然中止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段话反映了戊戌变法过程中() A.光绪皇帝软弱无能B.资产阶级妥协让步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D.顽固势力发动政变 10.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口号和标语。下列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主共和 ②民主科学 ③自强求富 ④变法维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11.“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是哪一派别的观点?()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2.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

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年中考题

13.“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5.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 .广州 B .长沙 C .武汉 D .上海 16.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在这里( ) A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7.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 A .贺胜桥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8.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A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B .北平和平解放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国民党政权垮台 9.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成为进步潮流,最早启迪人们学习西方的是( ) A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 B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C.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 D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10.“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材料所述的“运动” 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1.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 .东京 B .武昌 C .广州 D .南京 1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这首凄怆的《松花江上》时刻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距今( ) A .70年 B .80年 C .90年 D .100年 14.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 A .发生时间 B .发动者 C .解决过程 D .历史影响 15.口号是时代的鲜明印记。与右图所示战役形势相符合的口号是( ) A .打倒到强,除军阀 B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C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8.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是 ;中国人自行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2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 年。 8.右图是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的警世钟,其警世意义缘自l70年 前在此地订立《南京条约》。出自该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割台湾给日本 C.赔款白银4.5亿两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9.“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自我觉醒。”“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0. 今年暑假小明 准备到贵州参加主题为“革命转折,出奇制胜”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该了解的历史大事是 ①井冈山会师 ②遵义会议 ③四渡赤水 ④百团大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1900.6——1901年, 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P4,P17,P22) (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1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 第1课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是1840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A 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B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即禁烟的原因): 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削弱。因此,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 C 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经过: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纪念虎门销烟,联合国确定6月3日为“国际禁烟日”,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二、《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背景(原因):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失败: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3)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2、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丧失领土和关税两大主权) 三、鸦片战争影响(危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影响(详解)】:①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 ②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政治方面); ③成为外国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材料产地,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上); ④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社会矛盾); ⑤中国开始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任务)。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它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的意图,并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商定税款。 【活动与探究】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清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②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③英国国力强盛,武器先进。(其中“清朝政治腐败”是主要原因,也可以说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阻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进攻)(说明了:落后必然挨打。要毋忘国耻,立志进取)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

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略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

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2018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 1.(2018?枣庄)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 【解答】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领导发动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 故选:A。 2.(2018?大庆)“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894年9月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故选:C。 3.(2018?怀化)“此日浸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目战争中牺牲的() A.左宗棠B.邓世昌C.李鸿章D.关天培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知道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解答】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命令军舰撞向日舰,最后英勇牺牲。“此

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帝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挽联。 故选:B。 4.(2018?南京)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A.创办民用工业B.任用维新人士C.实行三民主义D.宣传民主科学【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知道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主要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 【解答】据题干“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主要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材料反映张之洞主张民用工业。 故选:A。 5.(2018?荆州)1898年6月,光绪皇帝在诏书中说:“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以京师大学堂的创办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与创办京师大学堂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颁布诏书,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故选:B。 6.(2018?吉林)“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分析】本题以“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条款出自于《马关条约》。在1895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 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鸦 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光绪帝请求严 禁鸦片。 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 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带来的危害:1.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2.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3.腐蚀清朝的通知机构; 4.损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原因: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 原料。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时间:1842年6月 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战争中牺牲 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 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参与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事人类文明史上 的一次浩劫。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 条约》。俄国是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中,获利 最大的国家。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 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1862年9月,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战斗中 打死洋枪队的头目华尔。 林则 徐 虎门 销 烟 鸦片 战 争 中 英 《南京 条约 》 火烧圆 明 园 俄国侵占我 国大片领土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一单元 侵略 与 反抗 第 1课 鸦 片 战争 第 2 课 第二 次 鸦片战 争期间列 强侵华罪行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修订稿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入答 题卡中否则答案无效。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这是因为历史上的这族英雄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道光帝 D、关天培 2、“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清政府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1900年,西方列强纠合为侵略联军,大举入侵中国。参与的国家一共有 A、2个 B、4个 C、8个 D、11个 5、“紫竹林租界内,张德成大摆火牛阵,在几十头牛的尾巴上捆上油絮,点燃后把牛往租界猛赶”以上情节应该出现在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分别是 A、洋务运动、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共一大召开 D、甲午中日战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7、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 A、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下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10、在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①法国②美国③日本④英国⑤俄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1、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中考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点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知识点3《南京条约》的签订 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关税协 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1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支持。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止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精品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试题

八上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一.选择题 1.(2018百色6.)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A.《民报》 B.《中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2.(2018扬州5、)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 3.(2018临沂10.)“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党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 A.陈独秀 B. 李大钊 C.董必武 D.鲁迅 4.(2018重庆B卷6.)“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5.(2018重庆7、)小王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意义:体现了“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2018自贡6.)右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D.国民大革命发动 7.(2018达州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0多年前一批青少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无误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 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8.(2018东营11.)“□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其中□处应该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9.(2018莱芜7.)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 A.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设法阻止北伐进军 10.(2018自贡6.)右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教育文化]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的进步,特对本次考试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 1、题型全面,符合学生。 2、考查面广,综合性强。 3、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本次历史试题从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且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很突出。 4、试题灵活,侧重双基。本份试题命题很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 总之,本份历史试题是一份比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出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三、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25道,总共50分,大部分学生能得到42分,有个别学生成绩不好,得10-20分。选择题中出错率较高的是3、8、13题,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因而导致失分。 (二)连线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好的,学生失分较少,知识掌握的准确到位。 (三)材料分析题。 本题学生答题情况是本份试题最不理想的,学生失分较多,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到位。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以及历史考试的各项技能和综合能力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①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这在选择与非选择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分析原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1 页共3 页

②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认真,表述不清晰。卷面当中对题意理解不深、文字表达思维混乱不切要点、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及考虑问题不全面等造成丢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③学生答题机械不灵活。从部分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很弱,一些同学对于老师给出答案的能一字不差的作答,否则就答非所问,不切题意。这就表明学生如何抓住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应试能力亟待加以提高。 ④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在如何评价历史问题上缺乏辩证的逻辑思维,只片面地抓住一个方面不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也与部分教师平时教学缺乏唯物史观思想渗透有着一定的关系。 四、教学改进措施 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4、重视课本历史图片,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图片,一定让学生看图、读图、识图,以图来读史、用图来讲史,使学生明确历史图片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手段。 5、重视历史知识的总结,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6、加强材料题的训练,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

最新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打破了历史发展时序性的格局。旧教材对共和国史的编写分成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发展顺序编写的。而新教材打破了这种编写格局。前三个单元基本上还是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接下来的四个单元则完全不是这样。 这本教材高度浓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带来自由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巨大空间。正文内容极少,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大量的不知做什么的剩余时间。这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最伤神的事情。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和处理的话,又会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这本还有一处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自由阅读卡。每一课的自由阅读卡都是与那一课有一定联系、或富有知识性、或富有趣味性、或极富时代气息极令时人关注的点点滴滴。如国旗的诞生趣味性知识性很强;“三八线”、香港和澳门区微极具知识性,是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再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希望工程等,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十分富有时代气息。 在处理教材上,由于没有教过,这里只能是纸上谈兵,做一点大

胆的设想而已,望教过这本教材的教师能诚挚地提出严厉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能受到点滴启迪,我会永远感激。 一、利用教学时间较充裕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在教学中观察到,学生学习七年级上、下册时发言踊跃,互不相让,而从学习八年级上册开始,学生变了,变得安静多了。经调查分析,排除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因素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学生对近代史及现代史知之甚少,有的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是缺乏课外阅读。由于学生对近代史、现代史缺乏了解,当然很多问题就无法谈论,更不用说陈述自己的观点了。 二、利用教材给出的弹性空间,让学生“动”起来 所谓“说教”其实就是缺乏生动具体的事例,生硬地让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一般都比较简单扼要。其实,这种简要反而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和知识素养的教学弹性空间,为教师的不断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如: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关于“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一目,教材总体上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了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的重大成就,介绍了周总理在大会上即兴发言的经典故事。现代史中之所以选用万隆会议,是因为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这项重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周总理灵活、机

八年级上册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 1.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起点是虎门销烟,发生在何时1839年6月3日-25日,领导人是林则徐 2.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1840年鸦片战争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该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数额2100万元、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4.《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的条款是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 国须同英国商定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的军队是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我国西北和东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俄国,列强在中国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 6.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是洪秀全,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的标志是太平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华尔 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里的“大将”指左宗棠,他的主要活动:收复新疆;建议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创办福州船政局) 8.“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邓世昌,他参与的战役黄海大战 9.近代台湾曾与祖国分离50年,导致这次“分离” 的战争和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该条约签订时的中日双方代表中:李鸿章;日:伊藤博文,赔款数额白银二亿两 10.《马关条约》标志列强侵略方式由商品变为资本输出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1.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是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12.《辛丑条约》签订表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这一点。 该条约赔款数额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 1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三个标志性事件: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签订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签订 1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该事件破产的标志: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15.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奕,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在“自强” 的思想指导下创办军事工业,洋务派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的军事工厂)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在“求富”的思想指导下创办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16.“公车上书”运动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7.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该事件又称百 日维新,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 18.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该政党成立地点日本东京, 总理孙中山,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民报》1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爆发于1911年,指导思想三民 主义,民国元年是1912年 20.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开始时间1915年,标志《青年杂志》创办 2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口号“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22.五四运动前后期的中心变化:前期在北京→后期在上海,主力变化:青年学生→工人 2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该事件的性质:五四爱国运动 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历史意义: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4.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该事件发生时间1921年7月,地点是上海,后期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25.中共一大确立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陈独秀。 26.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介石,政治 部主任周恩来 27.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8.北伐战争组织者:广东国民政府,总司令:蒋介石,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战场 29.北伐战争中,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胜利的是第四军独立团,领导人叶挺 30.随着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1.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事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32.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该政权的性质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3.江泽民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指南昌 34.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发生在1927年8月1日,领导者周恩来、贺龙、朱德,历史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5.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者毛泽东 3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的主要队伍有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 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3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它的诞生与井冈山会师有关。这支 军队的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 38.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该事件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9.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1936年10月,地点甘肃会宁,标志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 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 40.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标志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41.九一八事变后,仅仅四个多月,东北三省便全部沦陷。原因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42.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张学良、杨虎城,结局是和平解决,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3.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标志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44.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45.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领导的一次主要战役名称台儿庄战役,领导者李宗仁 46.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指挥者是彭德怀 47.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48.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9.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原因:军事上:进一步为内战赢得时间,政治上: 欺骗人民、舆论。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结果是签定了《双十协定》 50.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指挥者刘伯承、邓小平 51.解放战争中,东北人民解放军使东北全境解放,战役名称辽沈战役 52.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淮海战役,部队名称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