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物理练习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物理练习卷(含答案)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物理练习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初三物理练习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20分)

1. 一节新干电池电压为

A .220伏

B .24伏

C .3伏

D .1.5伏

2.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抽水机

B .密度计

C .吸尘器

D .液位计

3. 下列各物理量中,会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 .电压

B .电流

C .长度

D .电荷量

4.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5. 下列实验中主要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2)测定物质的密度 (3)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A .(1)与(3)B .(1)与(4)C .(2)与(4)D .(3)与(4) 6. 两个电阻R 1、R 2并联后的总电阻为10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R 1一定小于10欧

B .R 1可能为10欧

C .R 2一定大于10欧

D .R 2可能为10欧

A .刀刃磨得很薄

B .滑雪用的滑板

C .铁轨下铺枕木

D .书包背带加宽

7. 有一个装满水的柱形容器,已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10牛,现在容器中放入一个重为4牛的物体,溢出水的重力为1牛。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A .9牛

B .13牛

C .10牛

D .3牛

8. 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取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2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C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

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地甲>p 地乙

9.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P 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变大的是 A.电压表V 的示数 B.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 C.电流表A 的示数 D.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

图3 图4

10.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4所示。现将A 、B 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B A p p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乙甲、p p ,则

A.乙甲,p p p p B A >?=?

B.乙甲,p p p p B A =?>?

C.乙甲,p p p p B A

D.乙甲,p p p p B A =?

二.填空题(共26分)

11.上海市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1) 伏;电视机与节能灯之间的连接方式

是(2)的(选填“并联”或“串联”),正常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3) 的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2.16世纪,(4) 实验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奥托格里克做了著名的(5)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通常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6)。

13.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伏,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6安,则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为(7) 库,该导体的电阻为(8) 欧。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1.2安,其电阻为(9) 欧。

14.一正方体漂浮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为1×10-3米3,它受到的浮力为(10) 牛,排开水的质量

为(11) 千克。若该正方体漂浮在酒精中(ρ=0.8×103千克/米3),则排开酒精的质量为(12) 千克。15.甲、乙两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已知甲的电阻较小,则甲的横截面积

(13) 乙的横截面积;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两端的电压(14) 乙两端的

电压;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甲两端的电压(15) 乙两端的电压。(均选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16.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电压表V的示数(16),电流表A 的示数(17) .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潜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18)(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 o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小,在电路中正确连接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两电压表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19)

18.为了“探究同一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小李同等连接好电路(如图7所示)进行实验井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完成实验后,小李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

小灯的玻璃罩变热了。

实验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1 1.1 0.20

欧姆定律电阻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用不同材料的金属导体做实验。研究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时,他保持了某导体的温度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中的电流I也随之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U-I图线来表示。实验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I和导体两端的电压U之间的关系,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是:(20)

②小王看了小李的实验数据后,再对照课本上的结论,如图8所示,认为小李的实验数据

是错的。你认为小王的判定是否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21) 三.作图题(共8分)

19.在图9中,重为4牛的物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中央,请根据给定的标度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20.在图10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威为正确的电路图。

2 1.6 0.22 3

2.1

0.26

2N ·

图9

图10

21.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四、计算题(共26分)

22.如图12所示,重为19.6牛的物块A静止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9牛。

①求物块A受到的浮力F浮。

②求物块A的体积V物。

23.在图13(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0 1A”字样。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示数如图13(b)所示。

①求电阻R1的阻值。

②不改变电表量程,闭合开关S,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求滑动变阻器R2的最小阻值。

100 24.在图14(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 1A”字样,将一个表盘如图14(b)所示的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通过R1的电流为0.6安。

①求R1两端的电压U1。

②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

③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为8伏。请判断电压表并联在两端(选填“R1”、“R2”或“电源”),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

25.如图15所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甲与实心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甲中装有水,容器甲的底面积是柱体乙的2倍。在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不溢出,此时容器中液面高度与剩余柱体乙的高度相同。下表记录的是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以及切去前后乙对地面的压强。

①求容器中水增加的深度Δh水。

②求剩余乙对地面的压强P 0。

26.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个实验中,都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1)与(2),如图16所示,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V 2-V 1表示(3),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4)。

图16

27.图17(a )所示装置的名称是(5)。图17(b )、(c )、(d )为“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的一个情景,从情景中可知:本实验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6) 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7) 。(ρ盐水>ρ水>ρ煤油)

28.在“探究并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班级同学根据如图18所示电路进行实验,三组同学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分别填入下表中。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是: (8) 。

某同学看了数据后认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数据是错的,只有第三小组的数据是对的。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9) 。

29.小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

、电流表、电压表、

(a ) (b ) (c ) (d )

图17

滑动变阻器有A 、B 两个(A 标有“10欧、2A”字样、B 标有“50欧、1.5A”字样),开关以及导线若干。小华选取一个滑动变阻器,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当变阻器滑片P 在中点附近时,电表指针位置如图19(a)、(b)所示,小华记录第一组数据;继续移动滑片P ,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两电表指针在图19位置均转过3小格,记录了第二组数据;最后将滑片移至变阻器的一端,发现电流表满偏了,记录第三组数据。 根据上述相关信息判断:

①画出小华同学的实验电路图。 (10) ②通过计算说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11) ③计算待测电阻Rx 的阻值(精确到0.1欧)。 (12)

30.为了研究柱形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水F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增加量容F ?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用六个物块进行实验。他们将物体分别放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待物块静止后,将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①分析实验序号1~4数据中容F ?物块重力G 的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将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 (13) 。

②分析实验序号2~4数据中水F ?与物块体积V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将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 (14) 。

③小红认为: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若水溢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会变小。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及现象,你认为小红的观点是否正确,请写出理由 (15) 。

④若将重为6牛、体积为5×10-4米3

的物块浸没在上述装有水的容器中静止后,则水F ?为 (16)

牛,

)(容N F ?为___(17)___牛。

F 压=4N

九年级物理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题

考教学质量调研测试(二)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对于教室内一些用具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一只课桌椅的高度约为13dm B.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C.一支“中华”牌铅笔的质量约为100g D.一册初三物理课本重约10N 2.关于“电与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磁场的方向总是从N极指向S极C.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D.地球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会运动B.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则其惯性越大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4.对下列四幅图,情境描述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 A.图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B.图乙中纸片不掉落、杯中的水不流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图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 D.图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未露出水面前,水对气泡的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5.下列关于光学器件的应用,不切实际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应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九年级数学质量分析资料讲解

九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一年一度的教学结束了,但是对于我们一线的教师为了明年更好的进行教学,分析期末的考试试卷是必须的,也为了更好地开展下学期教学工作做准备。 当拿起初三数学试卷时就觉得题出的虽说不算太难,但对于孩子们的能力我有所了解,估计不能答的太好,结果不出所料真是很差,于是我进行了逐题分析如下: 本张试卷一共是23道题。第一题是7个选择,满分21分,平均得分15.52分,丢分比较严重,我每一张试卷都翻看了,丢分严重的是第6、7两道题,第6题是三角函数和二次根式的计算题,既考察孩子的计算能力又考察学生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掌握。我看了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太差,基本上这道题不得分,所以在综合复习时要加强孩子们的计算能力的练习。第7题题确实是一道非常难的几何计算题,它涵盖了特殊的梯形特殊的情况时特殊的结论,孩子们掌握的知识点还是欠缺的缘故,丢分严重,即使得分也不见得是孩子们自己算出来的,也许是孩子们蒙出来的结果。第二题是8道填空题,满分24分,平均得分18.3分,这8个小题出的比较好,知识面涵盖的比较全面,难度适中。就有对四边形的知识掌握的不太好,尤其是中点四边形的知识的理解还有待给孩子们补充。第三题是解答题,这是一个丢分非常严重的综合题,一共8道题,共75分,关于概率的题得分情况还可以,不过仍有丢分的,对于其他的题就不用说了,得分很少,

尤其是等积式的证明那道题,孩子们不理解怎么下笔,如果知道用相似去证,我估计就有多数孩子能证明出来的,总而言之是孩子们对知识的分析能力欠缺的缘故,那么我们在进行综合复习时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明年的中考中孩子们才有可能有获胜的机率的,只有想到才有可能做到。 通过以上逐题分析,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孩子们对讲过的知识点掌握不够,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还是应该向课堂要效率,老师应该讲精,老师应该从备课上下功夫,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从学生入手,对学生进行有理、有序、有安排的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享受知识的熏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乐学善思。 为了更好地进行中考综合复习,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们进行教学: 1、重点抓平时复习中的薄弱点和思维易错点 通过对典型问题分析,查找失误原因并强化训练。计算能力是考生的薄弱环节之一,要让考生在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特别要培养考生应用知识正确运算和变形,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要强化对解答选择题、填空题方法的指导,审题准确是解题的关键。每周做1—2套模拟题,并在练习中做到“四要”:一要熟练、准确;二要简捷、迅速;三要注重思维过程、思维方式的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上海市长宁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质量调研试卷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初三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A.0℃ B.37℃ C.55℃ D.100℃ 2.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核子 3.“辨音识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4.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是 A.简易潜望镜 B.穿衣镜 C.放大镜 D.汽车后视镜 5.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当电健S 闭合时 A.M 点的磁场方向向右 B.M 点的磁场方向向下 C.小磁针顺时针转动90° D.小磁针逆时针转动90° 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的过程中 A.电流表1A 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1A 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2A 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 7.物体从高空自由竖直向下坠落的过程中,若只受重力G 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由于空气阻力厂随着物体下

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先加速下落段时间,最后匀速下落至地面,则在下落过程中,该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 A.始终不变 B.始终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小后不变 8.如图所示,两个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住形容器A 、B(底面积A B S S )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和乙,它们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选项中,一定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操作方法是 ①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液体甲和乙 ②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的液体甲和乙 ③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④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和乙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共23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我国家庭电路中,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1) 伏,空调与电灯之间是 (2)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庭电路中用 (3) 表计量每月所消耗的电能。 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的纸上可以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点,这说明了凸透镜对光线有 (4) 作用。一段时间后,亮点处的纸会被烧焦,这是通过 (5) 的方式改变了纸的内能。周围的人也能闻到焦味,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 (6) 运动。 11.甲、乙两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 图像如图所示,甲的运动速度为 (7) 米/秒;若以乙作为参照物,甲是 (8)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刹车过程中,甲汽车由于受到摩擦力速度变小,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9) 。

九年级物理质量分析

九年级期中物理质量分析 黄春荣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全卷满分100分,选择题21分、填空题21分、作图题7分、实验探究题20分、计算题13分、综合能力题18分。主要考察九年级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内容,从考试的题型设计来看本次考试的题型基本是按中考试卷模式设计。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的难度系数为0.71。虽然试题难度不高,但通过本次考试可反映出每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电学学习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析 我教的3个班级分别为904、905和906班。班级平均分为:60.48分、60.24分、62.17分。两率中优秀率分别为6.25%、14.3%、14.9%,及格率为56.25%、53.06%、53.19%。904班班级最高分为91,最低分为25;905班班级最高分为90,最低分为22;906班班级最高分为93,最低分为16。三个班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但904、905班较902班平均分低了约4分。出现此差距的原因主要如下: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 学生对一些物理概念、规律、公式掌握不牢固或理解不透彻。 第5题考查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及串联电压规律的应用,此题904班得分率43.8%、906班得分率44.7,得分率没到一半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电压表的使用以及混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特点,无法正确判断。 第19题考查初二力学速度公式v=s/t、牵引力所作的功W=Pt以及初三热学热量Q=mq、热机效率=W/Q等公式的计算,此题904班得分率30.7%、905班得分率36.7%、906班得分率33.1%,本题学生无法获得高分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初二所学的力学知识及公式已经遗忘,导致第一、二小问不能得分的同时,也无法求出第四小问的热机效率的值,从而失分相对严重。 2.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不够 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将物理与实践、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意识,因此,所学知识是死板的,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7题考查结合生活场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电路设计,此题904班得分率31.3%、906班得分率34%,这两个班得分率如此低,只要原因是缺乏将物理与实践、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第21题考查学生对自动测定的油量表结构的认识以及相关电学知识的应用,此题904班得分率51%、906班得分率57%,学生得分率不高的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了解,不知道什么是油量表,对油量表的结构认识比较片面。 3.物理实验能力不强 学生对于实验原理、实验探究的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实验误差的分析等环节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第18题考查欧姆定律中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此题906班得分率49.9%、906班得分率48%,这两个班学生得分率不到一半主要时对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探究过程中的故障处理、电表使用等知识掌握不够透彻。 第22题考查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探究,此题904班得分率43.1%、906 班得分率42.5%、906班得分率42.2%,学生得分率不高主要是缺乏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调研测试题(一模)AlAnnn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7届九年级物理教学质量调研测试题(一模)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三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 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估侧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 B.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30 g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60℃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D.发生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3.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C.图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 D.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 4.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B.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通电螺线管的N、S极 C.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只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内线圈的转向会发生改变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物理考试质量分析

物理考试质量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卷能反映出各章节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注重物理实验和实验技能的检查。试卷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有效的考查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试卷有益于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在教材处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重点的体现难点的突破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二、成绩分析: 从两个班的成绩来看,优秀率偏低,及格率偏低,平均分在及格以上。这除了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即对基本的概念,定律,公式能基本掌握,但是对于有难度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缺乏解决和应变能力。 在这两个班中最高分59分,最低分只有6分,这表明了学生的成绩两级分化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在培养优等生的同时照顾到这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三、错误原因分析 1.选择题:错误原因分析: 错误主要出现在选择题的第二题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密度的概念。学生对密度的公式没有正确理解,认为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填空题:错误原因分析:

填空题的错误主要出现在2、3、6三个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物理知识:长度的测量、摩擦力及杠杆平衡条件。其中第二题是不少学生没有对长度的测量进行估读;第三题没有搞清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区别,认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也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作图与实验探究:第一题作图题错在一部分学生不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第二题错在一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力臂的概念。 4.综合应用题: 第二题错在一部分学生不会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解题;第三题错在一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有的是不会用公式解题。 四、方法与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四十分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课堂教学在下功夫。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的要想精彩又有成效离不开课下精心的设计,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开动学生思维,如何对知识进行巩固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外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细致的备课。 2、做好课外辅导: 根据人的大脑的遗忘规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一天后会遗忘大部分,因此学生做好复习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的重要方法。而学生的复习如果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课外要经常下班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加以解答,在课外分层次,分目标给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起到培优补差的作用。

(完整版)粤沪版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初三中考物理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2.“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3.下列的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C.一根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D.一份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 4.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使用中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 B.稀释浓硫酸 C.测量液体温度 D.称量12.53g固体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450mL的酒精用去一半后,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是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内能是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热量是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D.比热容和温度不变,内能是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崇明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九年级理化(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90分,理化合卷用时100分钟; 2.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一般卧室中空气的质量相当于下列那个物体的质量 A .一个成年人 B .一本书 C .一张报纸 D .一头大象 2.摩擦起电中的“电”是指 A .电荷 B .电流 C .电压 D .电荷量 3.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阿基米德 D .欧姆 4.真空包装的食品袋边缘总有一个锯口型的缺口,它的作用是开启时 A .增大压力 B .增大压强 C .增大受力面积 D .减小压强 5.如图1,下列例子主要用到连通器原理的是 图1 A .啄木鸟嘴巴很尖 B .乳牛自动喂水器 C .用吸管吸饮料 D .拦河坝上窄下宽 6.串联电路“总电阻”概念,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 B .物理模型法 C .类比法 D .等效替代法 7.如图2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虚线切去相同质量的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 度均为h .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和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是 A .F 甲一定等于F 乙 B .F 甲一定大于F 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D.p甲一定大于p乙

8.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 1闭合. 当电键S 2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A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变大 二、填空题(第14题每格2分,其余每格1分,共23分) 9.家庭用的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1) 伏,电灯与电灯之间连接是 (2)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若要测量电灯工作时的电流大小,需要使用 (3) 表。 10. (4) 实验最先证明大气压强存在并且很大, (5) 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 的大小约相当于 (6)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11.2016年4月12日,经过长达158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考验后,中国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 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如图4).此次科考共完成45项科学考察项目,使我国在南极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假设“雪龙”号考察船满载时总重力为2.1×108牛,则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7) 牛,浮力方向竖直 向 (8) ,当科考人员携带物资从船上下来后,船身受 到的浮力将 (9)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如图5所示,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边长为0.2 米的 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下表面距离水面0.1米,则 木块下表面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10) 帕,下表面受到的水 的压力为 (11) 牛.若在水杯中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则木 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将 (12)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3.若5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则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3) 安,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 则导体的电阻为 (14) 欧;如果将该导体再并联一个同样阻值大小的导体,则电路的总电阻将 (15)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观察 电压表发现V 1无示数,V 2有示数,已知电阻R 1、滑动变阻器 R 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①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16) ; ②接着,观察电流表,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变阻器R 2 定是 (17) 。 图4 图3 图5

(完整)九年级物理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分五大,题型与分值与近几年基本相同。 2、试题难易适中,试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关注和重视 3、能紧扣新课程理念,在考查学生过程和方法以及能力上有很好的体现 4、试卷重视物理“双基”的考查,贴近现实,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5、试卷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履盖面广,便于查漏补缺,是一份好试卷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牢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达到理解的程度,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 2、未认真审题、看图,导致思路不清,误入圈套 3、作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力、力臂,审题不完整,造成缺答、漏答 4、填空题有些不带单位,结论无条件。 5、计算题乱套公式,计算过程中单位混乱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双基。重视概念、规律的教学,对于重要的概念和规律要讲清讲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和应用。回归教材,千万不可用资料代替。 2、重视基础知识的拓展。教学中不必要片面地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和难度的挖掘,但必须重视知识的横向拓展。近年的考题、甚至于图表都来自于这,或进行了简单的改编 3、加强规范。对物理定律、公式、符号、单位、公式、专用仪器和名词、物理术语要加强规范,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抓好抓牢,不能总是迁就学生。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4、重视实验教学。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不能只重视结论。当然我们大多数学校都一样,实验器材不足、不配套,甚至没有,但作教师的我们还得想尽办法尽可能多做实验,哪怕是演示。这也是我们物理学科吸引学生的地方 5、重视中档题目。近年的物理试题和此份样卷说明,加强中档题目的训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6、强化分类指导。学生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物理学困生,有时还得大胆取舍,对基础题精讲多练,也许会收到好的效果;对于物理优秀生,主要是强化学科应试心理指导,做到精益求精

初三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数学月考质量分析 初三

数学初三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卷整体分析: 1、题目难度系数不大。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整个试卷上的题目能够做到起点低。针对学生来说得分点,容易得分,能够做到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解题技巧及方法的运用。 2、所考察的知识点全面、覆盖面大,考试的内容均能设计到,而且所考察的重点突出,相对比较合理,但部分考察的内容超出考试范围,小部分考察的内容较难,部分学生不能够动手去做。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从整体试卷的难易情况看,此次数学测试题难度适中,以常规题居多,但从检测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答题情况欠佳,下面逐题简要说明: 第一题选择题,因为起点低,基础性强,学生得分情况比较好,但7、8题稍有点难度,从而得分情况不是很好; 第二题填空题,因为比较容易,得分情况也比较好,但最后两题有些偏难。其中第15小题多数同学是靠猜想得出的结论;第16小题,由于前面有范例,从而降低了难度,中上水平的同学都能做出来。 第三大题,此题整体难度不大,得分情况还是很好,但少数同学仍然是计算出了问题,说明基础掌握不扎实,尤其是第18小题、19小题得分较差,重要原因是学生灵活性不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强。第22、23小题证明题,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的学生解答思路清晰、书写完整,而基础差的同学根本不会证明,逻辑思维混乱,不知如何证明。最后一题得分率较低,主要是教师对于这一方面的类型题训练不够,再加上学生不能将问题中的主要信息进行提炼,将实际问题能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2、学生在解答试卷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对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出现错误;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班级姓名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水的熔点是0℃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 度为沸点。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计算公式: A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吸收的热量: B物体的温度由C t?1降低到C t?2时放出的热量: 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J/(Kg。℃)

上海市闵行区2017学年初中九年级的上期末质量物理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 ? 闵行区 201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 ? ? 物理试卷 ? ?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 ? 考生注意: ? 1. 本试卷共五大题, 30 小题。 ? ?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上、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 ○ 一、选择题 (共 20 分) ? ? ? ? ? ? ? ? ? ? ? ? ? ? ? 1.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A 220V B 110V C 24V D 1. 5V 2.通过实验首先找出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科学家是 A 帕斯卡 B 欧姆 C 伏特 D 牛顿 3.在图 1 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茶壶 B 下水道 U 型弯管 C 锅炉液位计 D 吸盘挂衣钩 图 1 ○ 4.某电吹风的额定功率为 1500 瓦。正常工作 0. 1 小时,所消耗的电能为 封 A 150 度 B 15 度 C 1. 5 度 D 0. 15 度 ? ? 5.在图 2 所示的电路中,电键闭合后,不会造成元件损坏的是 ? ? ? - ? + - ? L 1 V A L 2 L 1 L 2 1 2 L 2 ? L L + L 1 ? ? A B 图 2 C D ? ? 6.下列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 ? (1)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 ( 2)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 ○ (3)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密 ? A ( 1)与( 2) B ( 1)与( 4) ? C ( 2)与( 4) D ( 2)与( 3) ? ? 7.如图 3 所示,盛有水的轻质密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 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 容。 ? 将容器倒置后再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 ′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 ′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p 水> p ′水 , 容 容 p > p ′ B p 水> p ′水 ,p 容< p ′容 C p 水< p ′水 , p 容> p ′容 D p 水 <p ′水 ,p 容< p ′容 图 3 1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本卷考查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的十一章到十五章,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别为单项选择、填空与作图、问答、计算、实验探究五大题,其中选择15题30分,填空13题26分,简答1题4分,计算二题12分,探究4题28分,共计35小题。题量、答题量均较为恰当,难度约按8:1:1进行配置,知识点分布合理,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查得到很好的落实,注重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此展现出面向全体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思想理念。强化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分值占28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选择题的易中难梯度较为明显,淡化了烦琐的数学计算,强调物理知识能力的考查,试卷在许多地方都是用生活实际设计成的物理情境,让考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二、我校初三一班共有49人参加考试,物理期末考试成绩的情况如下: 三、学生答题时主要存在的问题 选择题第3题关于物体带电的说法,很多同学选择C,原因:期末没对静电感应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11题:电热水器电源线发热的原因,很多同学选择D电压太高,原因:在物理知识的迁移和电热的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14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原因:学生忽略了电阻产生热量,极易选错,这一课本外的物理知识只通过几道习题进行扩展补充,而后没有进一步对此进行巩固。15题读电路图和U—I图象,综合运用欧姆定律及函数图象知识对串联电路各物理量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判定,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和综合分析能力;26题变阻器的另类

接法电路中,求电压表的示数,原因: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不够,打破常规思路方法处理不同形式下的物理问题;27题求实际功率,原因:对实际功率的计算的教学上给学生思 考、探讨的时间不够。 四、今后的教学对策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新课程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不注重基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重视实验、探究教学 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正确理解实验与知识的联系,重视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真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到知识。同时,在实验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 3.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物理过程的经历,物理方法的领悟,达到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 4.及时检测,及时辅导 对本章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生进行系统复习,及时巩固,同时,安排检测,针对学生的考试情况,及时查缺补漏,及时辅导。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2018年九年级物理调研测试试卷

九年级物理调研测试试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物体运动规律的学科,大到银河系小至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都是其研究对象.通常描述星系或微粒大小时分别用光年和纳米作单位,关于这两个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2.从2009年12月19日到2010年2月20日,“鸟巢”重点打造以冰雪运动为主体的冬季乐园观光活动.为了营造完美的滑雪体验,“鸟巢”用雪全部由人工制造.记者从造雪机销售厂家了解到,1 t水可以造2m3的雪.由这则报道可知,人工造出的“雪”的密度约为 kg/m3. 3.小宏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密度较大的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较大. 4.如图2所示,小军同学用力把原来静止在地面的足球踢出去感到脚痛;小丽用力向右推墙壁时,自己同时向左运动.这些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是的,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5.用“频闪摄影”可以记录一个物体相隔同样时间所处的不同位置.图3所示是甲、乙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以看出,做变速运动的是球;你是用的方法来判定的.

6.如图4所示,乘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汽车的速度变化会对乘客的身体平衡产生直接的影响.当乘车人的身体突然后仰时,说明汽车可能在;当身体突 然向右倾倒时,说明此时汽车正在. 7.每个弹簧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因此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否则弹簧测力计就会被损坏.用图5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称量物体时,能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最大为(g取10N/kg).8.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而产生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弹力的条件为.9.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数值最早是通过实验测出来的,该实验巧妙地运用了转换法:大气压的大小通过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间接地显示出来.10.图6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实验中小明做的一次实验的示意图,改变两边的钩码数量和位置又做几次后,得出结论F左L左=F右L右. 接着,小明想,如果在杠杆上施加多个力时,要使杠杆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呢?于是他又做了图7所示的实验,发现当两边施加的力不一样多时,也可实现平衡.于是他饶有兴趣地继续实验探究其中的规律.你猜想多力作用下杠杆平衡的条件是(设左边的力、力臂分别是F1、F2、L1、L2;右边的力、力臂分别是F3、F4、L3、L4,写出字母表达式).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

【精品】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本试卷中的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试题考核的知识点分布较广。题型分布:单项选择24分,填空20分,实验探究31分,计算25分,试题的易、中、难比例为6:3:1。本套试题注重基础和灵活相结合,覆盖和延伸相统一,能够突出对这一阶段所学重要知识的考查。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 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其中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考查 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两个计算题则是通过对电路图的确切理解并 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 2.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突出考查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 与方法。注重对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的考核,具 有一定的综合性。 三、学生答题基本情况分析

1、选择题得分情况不是很理想。我们班没有满分的,尤其是实验 题普遍偏低,最高分才20分。其次计算题也很糟糕,只有很少一部分 学生做,大部分学生都是空的。其中第3题、第11题和12题做得很好,第1、4、7、9、10题得分率还可以,第2、5、6、8题得分率偏低。 2、填空题1 3、15、16、17、18、19、20题得分率较高,有两题14题的第二空和21题的第二空错误率非常高。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 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3、实验题得分率一般,主要是22题(3)、第24题得分率较低。存在问题:22题(3)小题不能准确判定滑片的移动方向,24题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不过关,对实验的理解模棱两可,语言描述不准确, 以至于大面积丢分。 4、计算题得分率不高。部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步骤不合理,运用公式时物理量对应不准确,代数出现错误,公式、单 位不正确。还是存在死记硬背的学习特点,对公式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 四、从试卷中发现的问题: 1、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尽管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概念的 引入过程,也通过实例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但学生的理解 能力太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平着感觉答。而我本人反馈矫正 的意识和力度又不够强。

九年级模拟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九年级模拟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命题设计 全卷由24道题组成,严格控制基本技能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体现过程方法的题目,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问题;试题按“新课标”中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命题,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注重目标层次和内容结构,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试卷形式 由三大题组成,与中考试卷一致。其中,第一大题:选择题,共10题,30分;第二大题:填空题,共6题,24分;第三大题:解答题,共8题,66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查内容: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人教版初中教材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合理,具体如下: 各知识领域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图形与几何 分值百分比65 54.2% 16 13.3% 39 32.5% 4.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7:2:1,这样的比例符合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要求。 5.试卷特点 (1)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3)强化对数学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考核.试卷通过新的试题情景和呈现方式,给学生提供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解释、比较、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结合考试过程考查学生的数感、算理、几何语言转换、说理、数学思想方法、解题思路等。 (4)反映新的评价要求和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重视合情推理,注意联系实际,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试题贴近新的课标要求和新的理念,适当降低了有关技能的难度。 (5)试卷注意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理。试卷图文并茂,直观易懂,提供了生活中的情境和图片,体现教育价值,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创新。 二、试题解析 1.立足教材,体现双基.试题基本上源于课本,能在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中找到原型。如第1、2、4、5、6、7、8、12、14、15题,与以往比有所增加。 2.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避免繁琐运算.在考查计算时,减少运算的难度,重点考查算理.即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如第9、10、11、17、18、22题。 3.突出考查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3、5、8、10、13、15、19、20、21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说理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19题题通过图形与变换的结合,强化数与图形的联系。第24题通过数与形的结合,强化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数学思考的经验。 4.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如第9、10、24题,渗透了的数形结合思想,第10、14、16题中的方程思想,第22题中的整体代入思想,第24题的分类讨论与方程相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