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追寻―艺术的鉴赏

美的追寻―艺术的鉴赏
美的追寻―艺术的鉴赏

D5-3增智模式的展望

美的追尋―藝術的鑑賞

林崇安

中央大學太空所

一、前言

●總綱:科學哲學是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增加智慧、減除疑惑的一門學問。針對價值判斷中「美、醜」的存在問題追根究底,出現了「藝術學、美學」,這是對精神世界的探究,尚屬前科學。

二、美的組成份子

生而為人,各有美學的觀點,雖然不能免於主觀的看法,但是一般科學家們卻都有不謀而合的共識。愛因斯坦說:

「音樂和物理學領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標聯繫著,這就是對表達未知的東西的企求。它們的反應是不同的,可是它們互相補充著。至於藝術和科學上的創造,在這裏我完全同意叔本華的意見,認為擺脫日常生活的單調乏味,和在這個充滿著由我們創造的形象世界中尋找避難所的願望,才是它們最強有力的動機。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組成,也可以由數學的公式組成。我們試圖創造合理的世界圖像,使我們在那裏面就感覺到像在家裏一樣,並且可以獲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達到的安定。」

以下從藝術美和科學美來分析這一問題:

(1)藝術美和科學美的通性

藝術美和科學美的基本通性是和諧性(統一性)、對稱性、簡單

性、意外性。一般要從「複雜」中,看出「簡單」之美,從「簡單」中,看出「複雜」之美。

(a)從詩詞、音樂等創作成品中,可看出好的作品的一些通性,例如,內容的精鍊、濃縮(濃度高),可由不同角度體會、延昇。

這根科學定律的「簡單美」類似。

(b)藝術和科學的創作過程,在高層次的體驗中,都有美的感覺。(2)科學美的簡單性和不可取代性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

「一切科學的偉大目標是要從盡可能少的假設或公理出發,通過邏輯的演繹,概括盡可能多的經驗事實。」

科學哲學家波普說:

「假如知識是我們的目的,簡單的陳述就比不那麼簡單的陳述得到更高的評價,因為它們告訴我們更多東西;因為它們的經驗內容更多,因為它們更可檢驗。」

1979年物理獎得主溫伯格說:

(a)簡單(simplicity)是我所謂美的一部分,但它是概念上的簡單,而非能以計算方程式或符號得出的那種機械式的簡單。愛因斯坦和牛頓兩人的重力理論都包括了能說明由任何數量的物

質所產生之重力的方程式,在牛頓的理論中有三個此種方程式

(相對應於空間的三維,另外加上一勢位方程式),而在愛因斯坦理論中則有十四個。事實上較美的反而是愛因斯坦的理論,部分是因為其有關重力和慣性相等的中心概念極具簡單性。

(b)除了簡單之外還有另一項特質可使一個物理理論成為美的理論,那就是該物理能否給予我們一種不可取代性

(inevitability)的感覺。

(3)科學美的簡單性

任何理論,歸根到底只有少數幾條基本的假說:古典力學建立在牛頓三定律的假說上,狹義相對論建立在相對性原理與光速不變的假說上。這些假說反過來幾乎能解釋相關的自然現象,並得到應用。自然界普遍存在四種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電磁作用力和引力,它們決定了自然界的各種物質運動。物理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將四種力統一成一。物理學家總是受一種信仰的支配:宇宙是按照一個單一的、質樸的,具有驚人的優美的數學原理運行的。大物理學家約翰·惠勒表達了對達成這一最終目標的迫切心情,他說:

「總有一天,有一扇門肯定會開啟,顯露出這個世界的閃閃發光的中心機制,既質樸,又優美。」

(4)科學的理性美

物理獎得主海森堡說:

「美就是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固有的一致。」

(5)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

大自然的美,如山河大地,或雄壯或雅緻,各由觀賞者體驗其美。其實生活中處處可以鑑賞出美的蹤跡,例如,桌面的擺飾、庭院的設計等等,有其靜態的美;歌唱、舞蹈等等,有其動態的美;甚至耐心的縫衣、安詳地掃地,處處都是美的展現,只看觀賞者如何擷取。這些都是美,唯一的差別是,有的存在長久些,有的稍縱即失。

三、美的不同層次

為了便於掌握,我們可以將美區分為不同的層次:

【第一層次的美】

這一層次的美是以習俗的規範、形式為主。環肥燕瘦、臉上塗彩、…合習俗則美,不合習俗則醜。

【第二層次的美】

這一層次的美是依據「經驗」而得來的標準(客觀、理性),如長短的比例、色系的調配、線條、對稱、對比等等美學原理。合乎科學經驗的美學原理則美。

【第三層次的美】

這一層次的美是來至高度直覺的創意,由經驗的累積和心靈的寧靜而冒出。一般層次的美是世間美醜的相對判斷,而第三層次必然是超越了美醜。有時甚至突破常規的禁忌。

【意外美或奇異美的出現】

第三層次的創作過程,是依狀況機動調整的動態過程,在創作完成前不能事先估出結果之美妙,所以在完成後會有意外的驚喜,例如,朱銘的雕刻過程、大物理學家的研究,都會自然而然依狀況來調整創作的方向。一旦出現原先意料之外的美妙結果時,這種美可以稱為「意外美」或「奇異美」。

四、藝術美和科學美之異同

藝術與科學的創造本質是相同的,而其差異處:

(1)康徳認為,藝術與科學的一個基本差異是,藝術以個性和自由表現為目的;科學則不以個性和自由表現為目的。

(2)科學哲學家波普說:

「藝術是我,科學是我們。」

(3)如果沒有牛頓,遲早一定會有萬有引力定律的問世;

如果沒有愛因斯坦,遲早也一定會有狹義相對論的問世。

如果沒有貝多芬,就一定不會有C小調交響曲的問世;

雖然沒有貝多芬,還是會有其他美妙的交響曲問世。

(4)科學美,大多是來自數學美。數學美比藝術美較具「客觀性」。

數學美的要項:和諧性、簡單性、意外性。

符合數學美的兩個例子:

a證明存在無限多個質數;

b證明√2是一個無理數。

(5)科學美不是感性美而是理性美,是來自事物秩序的內在美,是要具有數學直覺力才能把握。大科學家和大數學家彭加勒說:

「這種感覺能力,即對數學秩序的直覺,使我們能夠窺見自然隱秘的和諧關係,但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

(6)英國數學家羅素(Russell,1872-1970)說:

「數學,……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種冷而嚴肅的美。這種美不是投合於我們天性微弱的那方面,這種美沒有繪畫或音樂那種華麗的裝飾,它可以純淨到崇高的地步,能夠達到嚴格的只有最偉大的藝術,才能顯示出那種圓滿的境地。」

(7)英國的庫克(T.A.Cook)認為,藝術美不是遵守數學的精確性,而是對數學精確性的巧妙變動。

問:是什麼力量使古希臘的石頭建築獲得了生命呢?

答:來自建築家對數學精確性的巧妙變動。

五、美的評價

從文藝比賽到體操、跳水、選美等各項多人的競賽,都離不開評分,為了「客觀」只好依賴一組專家給出定量的數值。一般是採用「模糊數學」來進行,此中要先訂好評分規則。

例如,有三件藝術作品,假設評價其美時,是依據和諧美、簡單美、意外美等三項:

論域u=﹛和諧美、簡單美、意外美﹜(設定1)

權重A=﹛50%,40%,10%﹜(設定2)

每單項以100分來評。今設各項的評分如下:

甲的u=﹛90,80,70﹜

乙的u=﹛70,90,80﹜

丙的u=﹛60,90,90﹜

最後,配合權重,可以計算出結果如下:

甲=84,乙=79,丙=75。

因此,甲> 乙> 丙。

表面看來很公平,但是細看可知,分數的高低主要是決定於評分規則的「設定1」與「設定2」。論域可以增多或減少,權重也可以調整,因而成績相近者之名次,完全受控於評分規則。如果此例的權重,將「和諧美」降低,並將「意外美」提高到50%,那麼丙的分數將會最高。

結論:只要是評鑑,就不能免除人為的主觀干預;人們只能透過協商與共識,建立起當時最能接受的評分規則,並遵行之,如此而已。

【哲學問題】

問:為何人們有共同的美感?

答:因為人們有相似的身心結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問:美的定義為何?美為何難以下定義?

答: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美是一組論域﹛和諧美、對稱美、簡單美、意外美﹜和權重的組合。美絕不是論域其中的一個單元而已,如果不看整體,當然難以下定義。

六、結語

以下摘錄大物理學家溫伯格對物理之美的重要看法,他說:

(1)能給予我們美感的物理理論特徵為何?

一個像我們的美感這樣純屬個人和主觀的事情,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創造物理理論,同時也可幫助我們檢證理論的有效性。

(2)什麼是美的理論?物理學家兼數學家龐加萊即承認:「欲定義數學之美可能非常困難,但這對所有種類的美來說都是如此的。」

我不會嘗試對美加以定義,正如我不會嘗試定義愛情或恐懼一樣。有了感覺之後,你有時可能會用一些言語來描述它們,正如我現在所嘗試做的一樣。

(3)我現在所講的那種美,與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有時稱為優美(elegance)的特質相區分。一個優美的證明或計算,是指在獲致一個強而有力結論的同時,其間無關的複雜過程之比例則降至最低。

(4)賦與廣義相對論和標準模型兩者最多不可取代性和簡單性的一個共通特徵是:它們遵守著「對稱性原理」。

對稱性原理簡單來說,就是某事物從一些不同角度看來均完全一樣的陳述。

有些事物比人類的臉孔有著更廣泛的對稱性。一個正立方體從不同方向觀看的結果都相同,所有的邊角皆呈直角交接,而當左右顛倒時結果亦同。完美的水晶體不單從各種不同方向觀看是一樣的,而當我們在水晶體內以各種方向移動位置時也是一樣。一個球體從任何方向看來都是一樣的,空無一物的空間則從任何方向、任何位置來看都是一樣的。

在自然界中真正重要的對稱性並不是事物的對稱,而是法則的對稱。自然法則的對稱性乃是當我們從我們觀察自然現象的角度做出某些改變時,我們所發現的自然法則並不改變的一個陳述,這種對稱性通常稱為不變性原理(principles of invariance)。例如,不論我們實驗室的坐向如何,我們所發現之自然法則的形式不變。

無論我們的實驗是位於何處,自然法則的形式也是不變。

無論我們如何設定時間,自然法則的形式不變。

以上所敘述的並不是說任何東西不會隨時間改變,而是說在不同時間與不同地方所發現的法則永遠是一樣的。

(5)任何對稱性原理同時也是一個簡單性原理。

實際上,那個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們用來使我們的方程式看來儘可能簡化和單純的概念,已經加入了空間中所有的方向皆相等的假設。

這些自然法則的對稱性在古典物理學中已相當重要,而其重要性在量子力學中又更為提高。

牛頓視其提出的相對性為理所當然,愛因斯坦則明顯地設計其提出的相對性原理與一個實驗的事實──無論觀測者如何移動,光速是固定的──相符合。

自然界有粒子,例如一般原子中有電子、質子和中子;也有場的

存在,例如重力場或電磁場。量子力學的來臨引導至一個遠較統一的觀點。以量子力學來說,一個諸如電磁場之場的能量和動量係由被稱為光子的粒子束而來,光子的表現完全像粒子一樣,雖然是像粒子一樣,卻不具有質量。同樣地,在重力場中的能量和動量係由被稱為重力子(graviton)的粒子束而來,它們的表現也與不具有質量的粒子一樣。

唯有經由場的量子理論或是非常相像的理論,才是能結合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原理的途徑,這是今日學界所普遍接受的觀點。

這正是那種將美賦予一個真正基本理論的邏輯嚴謹性。

(6)在廣義相對論中,對稱性的基礎原理指出,所有的參考系都是相等的:自然法則不單單對以任何固定速度移動的觀測者,其對所有觀測者而言,看起來都是一樣的,不論他們的實驗室如何進行加速度或者旋轉。

(7)在電弱理論中,如果我們在方程式中每個電子和微中子的地方代之以此種既非電子亦非微中子的混合狀態,那麼自然法則的形式仍然維持不變。

在電弱理論中,光子和W、Z粒子以四個場的能量束形式呈現出來,電弱理論的這個對稱性需要這些場,正如廣義相對論的對稱性需要重力場一般。

(8)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包括了電弱理論與量子色動力學的結合。

我們在一些廣義相對論或標準模型等物理學理論中所發現的

美,與一些藝術作品給予我們一種不可取代性所產生的美非常相像。

但正如我們對音樂、繪畫或詩詞的欣賞一般,這種不可取代性是屬於品味和經驗的範疇,是無法化約為公式的。

(9)【實例】因為黎曼幾何學太美了,數學家們持續進行研究,而不曾想過其可能在物理學上的應用。它的美大部分又是必然性之美。黎曼和其他十九世紀的幾何學家,從未想到他們的研究有一天會被應用在物理學上的重力理論。

(10)【實例】1950年代末期,在宇宙射線中,以及在如柏克萊加州大學的貝伐撞(bevatron)等加速器中發現一大群新粒子後,一個有關內部對稱性之可能性的更廣泛的觀點才出現於理論物理學的世界裡。

什麼樣的內部對稱性能造成如此廣泛的族群團體呢?

一般性數學即所謂的群論(group theory)。

那些連續作用的變換群,如一般空間中的旋轉或在電弱理論中電子和微中子的混合,稱為李群(Lie groups),係以挪威數學家李(Sophus Lie)來命名。

1960年,葛爾曼和以色列物理學家尼曼獨立發現這些簡單李群之一(稱為SU(3))正巧可以在這些基本粒子群上加諸族群結構,非常接近實驗室所發現的。葛爾曼從佛教借來一個名詞而稱此種對稱原理為八正道,因為較為人熟知的粒子如中子、質子與其六個表兄弟等八個成員組成一個族群。李未曾想過群論會在物理學上有所應用。數學家由其數學之美的感覺所引導而發展出物理學家只能在稍後才發現有用的形式架構。

(11)【哲學問題】物理學家到底從何得到美的感覺?使其不僅有助於在真實世界中發掘理論,甚至有時面臨相左的實驗證據時也有助於判斷物理學理論的有效性呢?

一個數學家的美感如何可導引出數十年或數世紀之後對物理學家仍然有價值的架構,即使該數學家可能對其在物理學上的應用沒有一點興趣呢?

第一個解釋是宇宙本身對我們而言,猶如一個隨機而無效率,但長期看來則是相當有效的教學機器。就像經過無數多次的偶發事件後,碳、氮、氧和氫的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生命的原始形態,其後再演化成為原生動物、魚類和人類,我們觀看宇宙的方式,同樣地也經由概念的自然選擇而逐漸演化。

我們已經在腦海中打造出自然就是一種特定的方式,而我們也習於以那種方式來觀察自然,發覺自然是如此美麗。

有關幾何的美,費爾茨獎得主丘成桐說:

「我看過楊(振寧)先生寫的一篇文章,楊先生講做物理好象畫圖畫一樣。我想做幾何也跟畫圖畫差不多,不過我們畫的圖畫更廣泛一點。物理學家要畫的基本上只有一張圖畫,就是自然界的現象。但是幾何學家可以隨意去畫,我們可以畫廣告畫,畫工程學需要的畫,也可以畫印象派的畫和寫實的畫。」

「出名的畫家往往花很多時間在磨練、在猜測,將他的工具不停地推進,在好的氣質修養下,才能夠畫出好的印象派的畫或山水

畫。

一般數學家和幾何學家也有同樣的經驗,有意義的工作即使是個很小的觀察(observation),往往花了數學家很大的精力去找尋。找尋的方法不單是從大自然吸取,也從美學和工程學來吸取。怎樣去尋找有意義的工作,跟我們氣質的培養有密切的關係。」

「從幾何來說,我們所要尋找的跟物理學一樣,就是真和美這兩個觀念。還有一個很重要而容易忽略的動力,是由工程學對數學需求所產生的。這三個想法推動了幾何學的發展。」

「在幾何學來說,美可分為兩方面:靜態的美和動態的美。靜態的美,譬如一朵花或雅致的山水,我們大致知道怎樣準確地去描述他們,甚至將我們的感受表達出來。如何描述動態的美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例如水在流或天在下雪,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事物會產生激變,這是一個相當美的圖畫。」

「從古至今大家都講美,但是沒有很客觀的標準來決定什麼叫美或者不美。最重要的觀念只有一個,就是簡潔simplicity。這往往是我們審美的一個主要標準。在做幾何、做數學、做物理的研究時,我們都在描述一個很複雜的幾何現象。假如我們沒有辦法將幾何現象用很簡潔的語言表達出來的話,我們不算有一個好的定理或者好的文章。用很簡潔的語言來推導和描述繁雜的幾何現象,在歐幾裏得的時代就歸納為用三段論證方法得出的過程。當時有很多定理,從希臘或埃及早期就發現了很多不同的平面幾何現象,但是沒有辦法有系統地放在一起。歐氏很重要的貢獻,就是能夠將定理統一起來,用公理來解釋所有當時發現的定理。例如兩點之間可以用唯一的直線連接起來這個事實,可以推導出很多定理。追求用簡潔的語言來解釋複雜的幾何現象,是幾何學家的目標。物理學也是一樣,物理上很複雜的現象也希望用統一場論來描述。」

「在物理上出現的問題在數學上會更為困難,因為物理學家願意接受直觀的證明的觀念,而數學家難以接受。可是從量子力學,量子場論推導出來的數學,幾何學家往往驚歎他們如魔術般的奇妙直覺(intuition)。在有限維空間時,由物理學引起的幾何,我們大致上都可以理解和證明。可是在無窮維空間裏面,我們發覺古典幾何學的直覺與真理有相當遠的距離,沒有辦法將有限維

空間的想法簡單地推導到無窮維空間幾何上去。這十五年來,自從弦理論產生以後,我們驚訝地發覺從物理直覺產生的幾何結論往往是正確的。」

────

美是什麼?

先化為美,再來談美

將美分解

﹛和諧美、對稱美、簡單美、意外美﹜

美的原貌

其實是一組集合

──────

学习艺术概论有感.docx

学习艺术概论有感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是艺术,艺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 之前,我只对艺术有一点了解,通过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我充分了解了艺术,它让我受益匪浅。 艺术概论也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她是以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具体地讲,它涉及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家、艺术作品、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市场等。它是艺术理论家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在一定的艺术理论指导下,对诸如艺术本质、艺术现象、艺术创作、艺术批评等予以深入地分析、研究和理性的思考结晶。其目的是指导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促进艺术的良性演进。 什么是艺术,恐怕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真理的答案。我想艺术大底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精神创作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具备了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社会意识形态这四大特征。能够称为艺术的物品必须是高超技艺的人造物,能够真实深刻的反映社会生活,有较高的精神文化,特别是审美性质,它还必须参与社会生活。 而艺术概论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除了学习了解有关艺术的理论知识外,我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提升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艺术概论是一门全面、系统、准确的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艺术观和方法论的课程,是对多种艺术门类的共同本质及

普遍性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通过对艺术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可以用理论知识为后盾,更好地欣赏分析艺术作品,提升艺术欣赏水平才会成为可能。我们学习艺术概论,就是要建立科学的艺术观,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指导我们的欣赏、评论实践,也可指导我们对其它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艺术来源于现实,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了自然界,但它又超越了自然界本身所表现的。以绘画为例,很多艺术创作并不完全是被动的,它有我们作为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这里边是包含着情感的,某一时间人们认为肥硕的马是最美的,这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以及社会实践的发展水平相关的。其实在人的本性中就有对美本身的追求,而艺术总是以美为标准和目标的,艺术的基本品格也是审美。 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结晶,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诗心。《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美的愉悦感来自人类文化意识。优美所评价的是表现和形式,而深刻和崇高,作为审美价值,却体现了艺术在文化中的价值品格和价值理想。这如黑格尔《美学》中所言,“在艺术里,精神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不可分割的。 艺术家们无不把体现着“历史理性”的“真实”视为艺术的生命,表达的真实是作品成为杰作的前提,艺术作品美不美就看真实于否,而艺术的真实性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

对书法艺术美的表现形式的研究

对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是新时期书法美学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80年代初的书法美学大讨论中,一些学者曾就书法艺术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及书法艺术何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等问题发表过很多看法,有许多真知灼见,当然也有不少牵强附会的观点。当时讨论的气氛相当热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良好的开端却没有深入下去,许多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也因多方面原因没有作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展开,有不少人只是以一般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原理套用或解释书法问题,不免显得空洞和苍白。本人在近十年的书法活动中,对于书法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等问题,也曾有过很多的思考,并有志于在今后的时间里对此作一些专门的研究。 一、对书法美的本质的思考 (一)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汉字与书法艺术是绝对不能割裂的。“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世界上存在着数百个国家和民族,它们大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它们的文字书写没有成为一门艺术。而独有中国的汉字在其衍变过程中成了艺术,或在汉字发生一开始便具有某种艺术性。一些学者以“书画同源”说阐释汉字成为艺术的起因及性质,如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金学智《书法美学谈》等。由于文字起源于象形,并且由于“文字的点画书写能够造成各种同现实生活中的形体(或动态)有类似之处的形体”(刘纲纪语),所以文字书写成了能够描写现实生活的形象艺术。这种以为书法一定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显然只是套用了一般的艺术原理。更多的人认为汉字成为艺术是由于汉字的结构这一事实,并由此认定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其成为艺术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其单纯的书写成为艺术似乎是不可想像的。 然而,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将“具有艺术性”与“艺术”区别开来。我们说,汉字形体具有先天的艺术性,是因为它的造型符合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比如说,许多汉字结构具有对称性,就像大自然中某些物体具有基本的美感一样,如树枝分叉,树叶脉络的对称,或如人的躯干对称分列等等;又比如,汉字结构因字而异,或繁或简,或大或小,或长或扁,或方或圆(现在的美术字在形体上已经整齐划一,但手写体却不同),将许多汉字排列在一起,自然形成了一种对比的美。这些先天的特性成为书法艺术产生的重要前提,如同人体结构的特殊性及人的运动性能是造就舞蹈艺术的基本前提一样。但具有艺术性决不等于艺术本身。如果我们一定要说原初的汉字即已经是书法艺术的话,就等于说人的基本的运动(如走、跑、玩等)等同于舞蹈艺术一样会显得幼稚可笑,尽管那些原始的文字看来已具有相当的美感。 从“六书”造字原则看,我们似难以确信汉字产生的过程即是书法艺术产生的过程。“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形声、会意为造字方法,转注、假借为用字方法。四种造字方法的目的并非在于审美,而均在于实用。即使如象形,是根据物质形状描绘简化而成,其简化的过程多少含有某些抽象的因素,然其目的仍是致用为上。由此可见,汉字在一开始并无明显成为书法艺术的迹象。

举例说明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姓名:晋伟学号:2011210357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刚进大学时,第一次听到老师问我们:什么是设计?什么是艺术?有什么关系?带着迷惑,一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如今,虽然我还是不能很好的回答,但是每个人总有每个人的总结与理解。以下便是我一年来对艺术与设计的一些了解与认识。 一、什么是设计? 设计(Design)主要指设想、规划、计划、构思等,设计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而且设计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朗文英汉双解词典》中,对Design有这样的解释:作为动词有设计、绘制、计划、谋划、预定的意思;作为名词有计划、设计图、图样、图案、图样设计、美术工艺品的设计、装饰图案的含义。《实用英汉词典》对英语Design一词的解释是作为动词有设计、立意和计划的含义;作为名词有计划、草图、图案、风格和心中的计划等意思。将使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说,设计时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使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二、艺术是什么? 关于艺术,希腊语作teche,拉丁语作ars,都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在古代,艺术不仅和美与道德有关,同时还和实用有关。中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日本也将香道、茶道、歌舞、乐曲称为游艺。在西方,艺术的美学观是渐渐出现的。绘画、雕刻和建筑早期并不包括在自由学科(Liberal Arts)之中,西方古代至中世纪并没有一个缪斯专门分管他们。由于近代西方愈来愈强调艺术与美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所谓美的艺术(Fine Arts)的概念,以别于应用艺术。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的技术中分离出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三、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记得上学期构成老师说:“艺术更感性而设计更理性。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而艺术更多的注重审美。”这是一个艺术教育者对于设计与艺术的一个理解,当然后来也在网上看见了一些理解,便把它做如下总结。 ( 一、)古代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是同源的,都是造物文化的分合离散所致,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亲密而不可置疑的,设计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犹如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在全面讨论设计这一概念时所说:设计是三项艺术如建筑、

第一课 创造美的艺术

创造美的艺术 主讲人:段慧君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和表现。 教学重点: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视频等。 学具准备:图画纸;橡皮;铅笔、钢笔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秀美山川的实景照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提问:1>这样一组画面及歌唱家深情地演绎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同样是歌颂祖国,除了歌曲你还能想到那些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诗歌、绘画) 学生:倾听歌曲,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 递出身后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创造美的艺术》 (2)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的配乐诗朗诵视频,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提问:1>用几个词语描绘一下你对这首诗词的感受。 2>如果让你根据词意进行创作,你会怎样表现,请用单线勾勒出你的想

法。 学生:倾听诗词,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大胆绘图。 教师:选出三位同学,展示绘画草图,教师引导学生诠释自己的创意。学生:积极思考,展示作品,说出想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山如此多娇》,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品背景。 教师讲述: 1>首先这幅作品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而绘制,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外大厅的显要位置。作品完成是集合众人智慧的结晶,中央领导人对这幅画的绘制工作给予了特别的关心和指导。周总理选定《沁园春雪》为主题,陈毅提出了画面的设想,在郭沫若、吴晗等人的具体指导下,由傅抱石,关山月设计小稿,又经过多次推敲直至最后定稿。 2>这幅画放置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外大厅的正面,需要同时满足于远视点和近视点观看的需要,画幅的构思、尺寸、比例、色调等都要满足建筑物内外格调的高度和谐统一。 3>这幅作品融合了两种流派:傅抱石先生为金陵画派代表画家,独创了“抱石皴”,奔放、深厚;关山月先生为细致柔和的岭南画派代表,两位画家在周总理的亲自点将下,联袂完成了这幅巨作,又创作性地保持了两位先生各自的风格,画面虽是名家各具匠心,却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 提问(回答讨论):1>按近中远景的顺序找找看画面中都描绘了那些景物? 2>山、松树象征什么? 3>黄河、长江象征什么? 4>画面又是怎样体现季节与时间段的? 5>与同学们所创作的作品比起来,这幅作品所表现的景物要多的多,这样的表现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三>展示与讲评 出示两张对比照片,体会这幅作品有太阳和没有太阳的区别。 1>你认为红日象征什么?

读《促进幼儿美感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有感

美的追求 美有标准吗?幼儿是如何追求艺术的美呢?这对于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结合《促进幼儿美感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简单的谈谈我的想法。 美,简单的理解就是漂亮、好看的东西或者事物。在幼儿园里“美”又到底是什么呢,幼儿眼中的“美”,美在哪里呢?美有标准吗?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我们在引导幼儿认识的美到底是不是真的美? 艺术的美能帮助幼儿积累有助成长的经验,如:知觉经验的成长;情感经验的成长;美感经验的成长;知识经验的成长。 了解和尊重不同幼儿独特的艺术方式,鼓励幼儿自信而客观的评价自己的作品。幼儿作品完成的的评价部分,我认为是促进幼儿知觉经验的成长的重要部分,如果在之前我可能也是只会表扬那些画的很棒、很像的小朋友,而往往忽略其他人。班级的子睿小朋友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他很有想象创造能力,他能天马行空的把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和我们活动内容结合在一起,一幅图画完,他能讲一个故事。在早期,对他的关注不多,后来,小朋友说子睿生气了,我问他为什么生气,他不理我,我想是不是刚才他叫我我比较忙没有看到他,我问他你今天画了什么?给我讲讲吧。忽然他就不生气了,开始对着我滔滔不绝,这一次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他很开心。后来,他每次画画都很开心,对自己的自信增加了不少。对于幼儿,我们要理解幼儿在无法传达自己感受时的受挫感,逐渐帮助幼儿缩小表现能力与表现意愿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不断改善自己作品的表现力。 美感从何而来,就如文中所说,可能来自环境,来自生活,来自幼儿自己等。在之前我仍然和部分老师一样,往往比较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翻看了去年的周表,发现一般的绘画课大部分都以学习技能为主,欣赏类的基本很少,让幼儿自己感知艺术美的地方基本没有,大部分都是老师告诉幼儿的,而不是幼儿自己去欣赏、观察、感受的。一幅画不仅仅是欣赏表面的美,更重要的可能是了解其中的内容、蕴藏的含义。在一次社会活动中,我让幼儿欣赏了节选的聋哑人舞蹈《千手观音》,他们纷纷感叹好厉害,好漂亮,我又让他们欣赏了这些人平日里的艰难的学习、练习,我问他们: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觉?有的小朋友就说她们好美,好漂亮,好厉害。我想,这也是对美的一种情感认识。在近期为残疾人捐款,每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从广义上讲,世界上各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可追溯到“象形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都有自己的“书法”。但是,各国文字都从象形中断了,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 1、构成审美的基本要素 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对象、是以笔画、结构、章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表现艺术的目的。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中国汉字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可为性,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天生就具有艺术素质。例如,(1)汉字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品字形、到品形;有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有左高右低、右高左低等等。(2)汉字的字体是不断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竹木简书、隶书、章草、今草、魏碑、正楷、行书等。(3)汉字的每种字体又有丰富的不同

的风格和书写特色:或厚重、或飘逸、或庄严、或典雅、或苍劲、或灵秀、或稚拙、或老辣、或恬淡、或典雅、或茂密、或疏朗……(4)书法的特有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各有特殊功能的:“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方圆、刚柔、提按、顿挫、疾徐、收放”等等,以及又能写出不同意趣的“点、线、面、结构、章法”(5)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殷商的契刻甲骨、周朝的铸造金文、春秋战国的帛书竹简、汉魏的碑志摩崖、晋唐的尺牍等。可谓名碑法帖浩如烟海,方家大师群星灿灿,所有这些都足可以构成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要素,足可以构筑了中国书法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我国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彩而有图画之烂漫,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入胜,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 由此可见,书法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书家往往借助手中的毛笔抒发情怀,或借物托志、或修养身心。将自身的生命情思,精神意蕴和审美趣味有机的与笔墨线条交织融合。画家吕子凤说:“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书法,是指文字的书写方法,规律和法则。中国书法其特定含义是指具有美的欣赏 价值的艺术作品。从广义上讲,世界上各民族文字的起源都可追溯到“象形文字”,都有自己的文字和书写技巧,都有自己的“书法”。但是,各国文字都从象形中断了,从“表意”走向了“表音”,只有中国的汉字从原始象形的“表意”,一直延续了下来。 长期的发展使中国书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三、构成审美的基本要素.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对象、是以笔画、结构、章法为基本 要素,通过笔、墨的运用达到表现艺术的目的。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中国汉字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可为性,就是说中国的汉字天生就具有艺术素质。例如,(1)汉字的造型是变化多端的:有正方形、长方形、扁方形、品字形、到品形;有上宽下窄、下窄上宽;有左高右低、右高左低等等。(2)汉字的字体是不断演变的: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竹木简书、隶书、章草、今草、魏碑、正楷、行书等。(3)汉字的每种字体又有丰富的不同的风格和书写特色:或厚重、或飘逸、或庄严、或典雅、或苍劲、或灵秀、或稚拙、或老辣、或恬淡、或典雅、或茂密、或疏朗…… (4)书法的特有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各有特殊功能的:“墨色的浓、淡、干、湿”;笔法的“方圆、刚柔、提按、顿挫、疾徐、收放”等等,以及又能写出不同意趣的“点、线、面、结构、章法”(5)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殷商的契刻甲骨、周朝的铸造金文、春秋战国的帛书竹简、汉魏的碑志摩崖、晋唐的尺牍等。可谓名碑法帖浩如烟海,方家大师群星灿灿,所有这些都足可以构成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基本要素,足可以构筑了中国书法悠久灿烂文化历史。我国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奇迹,无彩而有图画之烂漫,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入胜,心畅神怡。特别是书法与文学的结合更加深了精神内涵,使书法成为为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中国书画收藏在线. 四、由此可见,书法同其它姐妹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书家往往借助手中 的毛笔抒发情怀,或借物托志、或修养身心。将自身的生命情思,精神意蕴和审美趣味有机的与笔墨线条交织融合。画家吕子凤说:“在造型过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直和笔力融合在一起活动着,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短线,是短到极短的点和由点扩大的块,都成为感情活动的痕迹2.字体与书体风格的庞大体系(1)篆书篆书泛指秦代以前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战国文字、小篆. 五、甲骨文是商代契刻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是中国书法史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构成相当 规模的文字体系,并且具备了很强的书法艺术性。古文字学家董作宾先生曾根据甲骨文的不同风格变化,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其风格表现为“一期书风雄伟、二期书风整饬、三期书风颓靡、四期书风劲峭,五期书风严整”。使甲骨文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有的率真天成,有的严整秀丽,有的奇异险绝,有的雄浑朴茂,有的肆意放纵等。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性开启了后世书法风格变化的源头。 六、金文是指周朝时铸造鼎、壶、盘、簋、盂、钟等青铜器皿上的文字,因为是铸造, 所以比较起甲骨文更加庄重、雄强、厚重。金文总体上体现方正,笔画布置相对匀称,从前期、中期、晚期的风格划分来看,亦是有很大区别。比如《散氏盘》的苍劲古朴、肆意天成;《墙盘铭》的厚重俊秀;《大盂鼎》刻利奇崛;《毛公鼎》严整规范等,各领风姿。 七、小篆是大篆简化的字体,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具有一定威严的正统文字,其笔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4篇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 4 篇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1 《指南》的“艺术领域”中对教师提出要求:“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我们的生活缺不了美的事物,对美的渴望是每个人的权力,《指南》中也说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应该满足孩子们,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举手之劳,我也确实当任务做了。这周正好是“春天”的主题,安排了制作活动,孩子们制作迎春花、桃花、梨花和柳条,有的是个人作品,有的是两人合作。我当时只是配合师父将柳条挂起来,在我布置好教室之后,维维走来告诉我说:“老师,我们把春天搬到教室里来了,你看,花瓶里有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桃花和白色的梨花,窗户上还有绿绿的柳条,真漂亮!”布置环境对我来说只是任务,而对于孩子来说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内涵,我被她的一番话感动了,忍不住夸奖她:“你说得正好!”她笑得可欢了。这段小故事告诉我:教室里的环境布置能开拓孩子的思维,一定要重视教室环境。下次一定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布置教室、美化教室,让孩子们成为教室里的主人! 《指南》中强调“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为追求‘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我的理解是: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他的心中所想绘画出来,这毕竟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我们不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能,但也不能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让

孩子去创作,创作要以绘画基础为奠基。当然,孩子们的创作是浅层次的,不能对孩子要求过多。想要提高孩子的绘画基础,不一定要教师施加给他,我想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绘画读本,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小动物和植物。这是他自发的一种对于美的理解,孩子会有一种亲身体验: 这本书上画的东西是我喜欢的美的东西。这样,既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又让孩子有能力去创作。当然,提高孩子绘画能力的办法还有许多,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 艺术领域包括美术和音乐,我觉得边听音乐边画画是一种享受,有着1 加1 大于2 的价值。美术活动时可以播放一些与该活动相称的音乐,用音乐和美术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吧!艺术创造心得体会2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 ,以及“表现和创造美” 。那么,教师如何创设?创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和联系

1、艺术美和现实美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芜杂性、易逝性;艺术美带有集中性、纯粹性、永久性。联系:现实美是艺术美的源泉基础,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和提高,艺术美能作用于现实美。 形式美和美的形式有什么区别? 形式美尽管大部分是由美的形式转化而来的,但它和美的形式却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形式美是独立的审美对象,是一种美的形态;而后者仅仅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2分)。其次,形式美有着某种内容,是形式本身所包含的某种意味,而美的形式虽然指向某种内容,但它本身并不包含美的内容在内(2分)。再次,形式美是单就形式本身来看的,而美的形式是必须结合美的对象的内容来看的(2分)。 理解丑的美学意义? 答: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它和美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没有丑,就不可能有美。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恶和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转化成艺术中的美,即“花丑为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美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和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美学离不开人,和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美学要研究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在产品设计中比较常用的形式美学规律有哪些?分别可以产生怎样的美学效果? (1)、整齐一律(2)、对称和均衡(3)、调和和对比(4)、比例和节奏; (5)、多样统一。 艺术创作包括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的过程。它包括构思的方式及运作和意蕴的凝结。 2、人生的艺术化: 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1.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 2.人的内心生活失衡 3.人和自然的关系失衡 在高度自动化的环境中,流水线作业窒息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生艺术化是种意境而且是对于真、善、美理解的一定层次而艺术又分中西方化东、西方的审美角度或多或少受各地域的文化影响以儒家和道家而言是以近山亲水而论自然之美结合自身的人生观、生活观而道艺术人生对于生活的理解也是种艺术“艺术”一词一直是值得争议的一词因为文化因为生活习俗或者说是思想艺术人生在于我的理解范围入乡随俗达观自在乐山乐水叹文希义这便是艺术。 “人生艺术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文艺思想所提出的一个美学的、文学艺术的、也是文化的命题。所谓“人生艺术化”,也就是要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濡染人格和心灵,使人的整个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般美丽而富有意义的诗性境界。 “人生艺术化”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文艺思想所提出的一个美学的、文学艺术的、也是文化的命题。所谓“人生艺术化”,也就是要以美的艺术精神来濡染人格和心灵,使人的整个生命境界成就为艺术般美丽而富有意义的诗性境界。 三四十年代,丰子恺、宗白华等也对“人生艺术化”命题的丰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子恺提出了“真率人生”的命题,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白华则从意境出发对生命的自由诗境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构建,成为中国现代“人生艺术化”思想最为绚烂的华章之一。 他们所提出的“人生艺术化”的道路相对于当时的民族困境来看,不免过于高蹈,但这恰恰又是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对于现实的真挚发言。而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今天进一步彰显出来。 从人类的文化思想和历史实践看,对于人生的艺术化(性)追求并非只是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化的专利。就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 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 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教师如何创设?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方面来思考的。幼儿感受、体验和发现美了吗?是怎样表现和创造的?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有时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结果,也就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不是学会一首歌了?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或者学不好。 幼儿艺术教育中该如何体现《指南》理念:《指南》建议要把艺 术教育放在普通教育的范畴内,强调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从文章的基本思想及原则的三方面可看出:要达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展幼儿的艺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由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

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从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孩子的兴趣还来自教师积极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被老师肯定的心理需要。如:在艺术教育中我常用赏识、赞扬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奇异的想象抓住作品中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常以“你进步了”“要是你,那会更棒”的口气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 二、通过艺术活动体验审美愉悦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在教室里有意识设置艺术角,提供油画棒、颜料等绘画材料,提供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文学作品、故事书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度,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环境让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另外,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也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空间,所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创设游戏化的练习,创设愉快积极的情绪,要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要向孩子表明他的想法,为自发的学习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给实践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 三、艺术教育要走向幼儿生活 《指南》建议: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这既符合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向 -----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世界。并且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利用

四年级下册《创造美的纹理》美术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创造美的纹理》美术课教案 四年级下册《创造美的纹理》美术教案 教材与学情分析 《创造美的纹理》本选取艺术家波洛克的作品和他创作时的情景图,以及一些同龄人的作品,旨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丰富学生创造素材的多样性,拓展新的思路。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自然界中美的纹理。通过身边的工具材料,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学习情感,能够自主的进行探究、发现、创造有特色的纹理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审美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 2、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在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中获得视觉和触觉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身边各种事物中存在的肌理,并说出不同肌理给自己的感受。

2、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自由地用不同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纹样,表现自己的感受。 (一)欣赏自然纹理的美 1、师:今天我带了前不久捡的一个宝贝,大家想不想看?(师出示:有纹理的石头。) 问题深入:你在这个宝贝上发现了什么? 你从这些纹理上看出了什么? 2、师:这石头上的自然纹理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联想,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我们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见到很多美的纹理,你能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还发现了纹理吗? 3、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自然纹理,再请大家一起欣赏吧!(教师播放展示:自然纹理)学生欣赏,并用手触摸。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欣赏,并说说看到纹理的感受。 (二)揭题并探讨创造纹理的方法 1、大家有没有发现最后一个纹理和前面的纹理有什么不同?(最后一个是:雪地里的车轮印和行人脚印) 2、对,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有一些自然存在的纹理以外,我们也可以创造纹理。(多媒体出示题:创造美的纹理) 3、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创造纹理? 4、教师介绍创造纹理的方法,并作纸团压印和颜料流淌的方法示范。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在姹紫嫣红的春日,去领略繁花似锦的美景;在苍翠葱郁的夏日,去游览如画般的山水;在硕果丰收的秋日,去捕捉丰收的喜悦,去拾得满地金黄;在银装素裹的冬日,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领悟不尽的神奇……这都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表现。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而高雅健康的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有机结合的。 美的本质问题提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传统美学主要回答了“美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美本质命题,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总结。然而这一命题方式本身的缺陷使传统美学面临危机。当代分析美学应运而生,对传统美学进行消解,彻底否定了美本质。分析美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美学的危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美学,使美学有走向灭亡的危险。美学研究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美学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同时吸纳各美学流派的积极方法和研究成果,才能使美本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传统美学美本质研究滥觞于柏拉图,只是把美本质抽象地、机械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扬弃,批判地继承并发展、改造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创造了科学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就建立在这一哲学思想之上。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人类的物质实践中把握意识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从人、人的本质中把握美和美的本质,从人的类本质、类命运中看待美和美的本质,为全面深刻地把握美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使美本质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传统美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观念所界定的先验的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因此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面临着其自身形态无法解决的契机。以维特根斯坦为首的分析美学从其分析哲学出发,认为当代西方美学所面临的危机,用现存的美学方法和观念根本无法解决,只有跳出传统美学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美

书法的艺术欣赏教案

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1课时) 授课教师:谢玲玲 年级:初二年级上册册第二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欣赏、分析、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展开研究、分析、讨论、评述,增加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习惯于欣赏纯具象美术作品的学生而言,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完全是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对其的学习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画、结构(结体、章法)、墨色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汉字的艺术样式。 书法与篆刻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模拟客观物象,不再现、反映具体的自然、生活场景,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书法与篆刻不同于具象绘画,不模拟、再现客观物象,它又不同于纯抽象绘画,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书法与篆刻艺术形象是“形”、“势”、“义”统一的文字造型形象。其“形”是以汉字形体为基础的抽象形象。汉字形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造型审美条件,书法文字形象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体。其“势”决定了书法形象的时序性定向连续空间。书法的空间形式具有时间性、运动性,书法造型结果凝结着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性特征。其“义”使书法形象成为形、义兼备的综合审美形态,字义因素对书法造型形式和审美情感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书意与文义的和谐统一是书法美的理想状态。 书法与篆刻以汉字为表现载体。汉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字体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 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的精品供学生欣赏,并对八种字体的演变及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作了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篆刻艺术作品欣赏。课文对篆刻的意义、篆刻艺术的沿革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展示了各朝代的、各种风格的、不同形式的篆刻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本课学习内容表现形式为学生常用的文字书写,学生最为熟悉。但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欣赏评述,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和联系

1、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现实美带有分散性、芜杂性、易逝性;艺术美带有集中性、纯粹性、永久性。联系:现实美是艺术美的源泉基础,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和提高,艺术美能作用于现实美。 形式美和美的形式有什么区别? 形式美尽管大部分是由美的形式转化而来的,但它与美的形式却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形式美是独立的审美对象,是一种美的形态;而后者仅仅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2分)。其次,形式美有着某种内容,是形式本身所包含的某种意味,而美的形式虽然指向某种内容,但它本身并不包含美的内容在内(2分)。再次,形式美是单就形式本身来看的,而美的形式是必须结合美的对象的内容来看的(2分)。 理解丑的美学意义? 答:丑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它和美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没有丑,就不可能有美。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恶和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最后,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转化成艺术中的美,即“花丑为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美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在产品设计中比较常用的形式美学规律有哪些?分别可以产生怎样的美学效果? (1)、整齐一律(2)、对称与均衡(3)、调和与对比(4)、比例和节奏; (5)、多样统一。 艺术创作包括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美术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育心得体会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体素质的提高,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追求得到了空前的表现。而学前期是接受艺术启蒙教育的最佳期,由于艺术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它的情感渗透性与学前儿童本身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以及自由创造性质相吻合,因而特别容易为幼儿所接受。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的人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审美境界。他们能从最平凡的东西上见到美;懂得利用平凡的东西创造美,对人生有积极快乐的态度。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启蒙教育较高的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下面我简单谈谈组织与开展艺术活动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 艺术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音乐艺术、美术艺术和文学艺术。无论哪一方面的活动,都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为幼儿提供一个完整的视、听觉形象,营造良好的氛围,积极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体验,使幼儿获得情感上愉悦,能更好地进入艺术作品的情境。以往开展艺术活动,常常忽视了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整体的主动的感知,幼儿几乎都是被动的记忆、理解和表达。这样的活动难以培养一双双审美的眼睛、一个个审美的大脑。如在活动中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强调审美感知,则可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能力。例如:中班新歌《我听见》,这是一首优美柔和的三拍子歌曲,表现了幼儿热爱大自然及在大自然中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欣赏那蓝天、绿水、小草、鲜花……再请幼儿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投入地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优美柔和的旋律,理解它与我们身边的自然是那么和谐,于是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歌曲的意境,纷纷动情地唱起来。创编的歌词也非常巧妙,融入了幼儿的真实情感:我听见大树在沙沙响;我听见花儿在微微笑;我听见蚂蚁在轻轻说……在文学活动中,我也同样如此,注重选用精美的诗歌、散文和童话,配上适宜的音乐,强调欣赏感受在先,理解表达创造在后。 二、以情感为激活因素。 艺术表现实质上是内在情感的外部表现。它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在开展各类艺术活动时,我注意挖掘艺术作品情感因素,帮助幼儿把握情感基调,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例如:中班童话《金色的房子》,在欣赏时,用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加以突出,让幼儿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心情:好奇、渴望、友好、宽容,对生活的热爱,当遇到小姑娘拒绝时,毫无埋怨责怪,而小姑娘从孤傲到孤独,再到融入集体的欢乐,这个情感脉络幼儿不能作理性的分析,但内心完全能感受到,通过朗诵、表演达到情感的自然表露,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从而调节自己的行动。 三、充分发挥综合优势。 音乐、美术、文学三种艺术类型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物性,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显然,对三种艺术形式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抽象和迁移,能培养幼儿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智慧,一种整体的反应能力。因此,在开展各种形式艺术活动同时,我还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发展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共同的审美要素,按同构的原理加以沟通,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幼儿获得美的熏陶。 幼儿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有△○—等,想象非常丰富。总之,只要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坚持以欣赏为切入点,以情感为激活因素,坚持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能让幼儿的心灵在艺术的空间自由驰骋,必将为培养“审美型”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常说美的颜色,美的天空,美的河流,以及美的花卉,美的动物,尤其常说的是美的人。我们在这里姑且不去争辩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把美的性质加到这些对象上去,以及自然美是否可以和艺术美相提并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就比自然美高多少。从形式看,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如果我们只是普泛的说: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等于还没有说出什么,因为所谓“高于”还是完全不确定的说法,还是把自然美和艺术美左右并列地摆在同一观念范围里,所指的还是一种量的分别,因此,还是一种表面的分别。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涵在心灵里。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比自然美高,就是因为,艺术美是人的作品,是人的精神的显现,自然只有在见出生命意味时才有美可言。 有人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有人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其实,自然美和艺术美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各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优势,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在人们进行审美评价时,往往将这两种美互相参照,互为标

准。从总体上来说,二者之间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艺术美与自然美应该拥有同样的高度,站在同样的位置。 艺术美与自然美都存在于人们的知觉或想象这一媒介中,只不过,前者存在于通常心灵的转瞬即逝的一般表象或观念中,后者则存在于天才人物的直觉中。艺术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和艺术创作过程中,根据自然的形象,融合人的思想感情而加以表现的作品美。艺术,是人的作品。既然是人的作品,就必然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理想和情感。而一片自然风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伤口就因为在它那里仿佛体现了人的性格,自然人格化。自然美,并不是自己表现自己,而是要藉人的观赏而得到显现。应该说,美的事物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当我们感 受到自然界每一个美的瞬间,当无数的美景在我们眼前呈现,当你在为美着迷的同时,美也在净化和 提升着你的心灵.自然美与艺术美应该是彼此融合的。它们是有着高度的和谐统一的。 时慧2004021540经济学院金融三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