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总教案

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总教案
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总教案

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实训步骤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1评价发动机性能-任务1 检测气缸压力

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穿工作服;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服从老师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各种设备;

保证场地、工具、设备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安全第一!

二、学习目标

1、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测量汽缸压力,并利用测得的数据与标准气缸压力进行

对比;

2、能够通过查询维修手册和计算得出并掌握相关技术参数;

3、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发动机工作原理;

4、能够根据测量、查询和计算得出的数据对发动机性能进行评价。

资讯:

一、情境描述:

车型:捷达,EA113发动机,手动;

行驶里程:22万公里;

出厂时间:20XX年3月。

故障现象:

客户刚刚从二手车市场购买了此车,对其发动机技术状况不太了解,于是开到4S店,要求维修技师对发动机进行评价。

二、决策

发动机技术状况不良的直接原因?

最有效、最简单的检测方法?------检测缸压

教学步骤:

(1)回顾

(2)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3)气缸压力表

注意:表头有指针式和数字液晶式两种。接头有螺纹接头和橡胶接头,目前大多汽缸压力表采用螺纹接头。汽缸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一般为0—4.9Mpa。

(4)测量条件

*冷却液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起动机工作正常;

*保证空气滤清器清洁; *节气门全开;

*蓄电池电量充足; *火花塞全部拆下。

(5)安装气缸压力表

安装汽缸压力表时需将火花塞全部拆下,注意拆卸之前要先用压缩空气吹净火花塞周围,将拆下后的火花塞按顺序放好,不要磕碰电极。绝对不允许将任何异物掉入火花塞坐孔。

(6)拔掉油泵保险或继电器和点火线圈插头(为了防止在检测过程中喷油器持续喷油和点火,需要拔掉燃油泵保险或继电器和点火线圈插头。)

三、决策:

开始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每小组成员功用一个工作台,工作台上摆放课程准备中要求的相关零部件。

PPT说明:每进行完一个任务都要对学员进行一次分组,可以按照原来的分组,也可以对学员进行重新分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员通过小组形式,与其他学员尽快的熟悉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重新分组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差异组织课堂,锻炼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实施项目:

根据咨询内容完成对实践台架进行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填入P7表1-3、表1-4中。

课后作业使用感想、抄写气缸压力表使用步骤

抄写使用注意事项

网上搜查气缸压力与曲柄连杆机构的关系

训反思通过情景导入对汽车性能的测量得出发动机是核心所在,然而测量发动机气缸压缩压力相当于测量这台车是否有足够的力奔跑,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潘永基实训地点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实训步骤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1评价发动机性能-任务2 查询、计算发动机相关技术参数

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穿工作服;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服从老师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各种设备;

保证场地、工具、设备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安全第一!

资讯:

一、汽车发动机的类型

发动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1. 按使用燃料分:汽油机、柴油机等。

2. 按工作循环分:四冲程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

3. 按气门位置分:顶置气门式发动机、侧置气门式发动机。

4. 按气缸排列分:直列式发动机、v型发动机。

5. 按气缸数分: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不管是怎样的发动机,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吗?

二、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 汽油发动机的组成:汽油发动机主要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组成。

2. 汽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处;

3).活塞行程(S):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mm),S=2R;

4).冲程:活塞油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

5).气缸工作容积(Vh):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的容积(L);

6).发动机工作容积(Vl):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叫发动机的排量。

7).燃烧室容积(Vc):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容积。

8). 气缸总容积(Va):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容积。

9).压缩比(ε):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VcVhVcVcVhVcV a+=+==1ε

10)发动机所有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汽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间称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也叫压缩容积;

燃烧室容积与汽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汽缸总容积。

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压缩比的大小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汽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汽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三、决策:

开始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每小组成员功用一个工作台,工作台上摆

放课程准备中要求的相关零部件。

PPT说明:每进行完一个任务都要对学员进行一次分组,可以按照原来的分组,也可以对学员进行重新分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员通过小组形式,与其他学员尽快的熟悉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重新分组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差异组织课堂,锻炼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实施项目:

根据咨询内容完成作业与思考,并将检测数据填入P8咨询中。

课后作业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特点

训反思我们已经知道了汽缸压力是如何产生的,那么该如何利用汽缸压力来评价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呢?

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潘永基实训地点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授

课班级14中德班实训课时 4 实训方式

□讲课:□示范:□练习:

□一体化教学

课课题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情境1评价发动机性能-任务3 评价发动机性能

实训步骤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1评价发动机性能-任务3 评价发动机性能

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穿工作服;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服从老师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各种设备;

保证场地、工具、设备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安全第一!

资讯:

一、测得的汽缸压力很低?加点机油再试试吧!

1)测得的结果高于原厂标准值,说明燃烧室内积碳过多、汽缸垫过薄或缸体和缸盖结合面经过多次维修销磨过多造成;

2)测得的结果低于原厂标准值,说明汽缸密封性变差,可向该火花塞孔内注入20—30ml的机油,然后重新测量汽缸压力。

3)若第二次测得的结果比第一次高,或接近标准压力,可以判断为活塞、缸筒等曲柄连杆机构磨损造成的汽缸密封不严;

4)若第二次测得的结果与第一次略同,即仍低于标准压力,可判断为气门或汽缸垫密封不良5)若两次结果均表明某相邻汽缸压力都很低,可判断为相邻汽缸处的汽缸垫烧损窜气。

三、决策:

开始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每小组成员功用一个工作台,工作台上摆放课程准备中要求的相关零部件。

PPT说明:每进行完一个任务都要对学员进行一次分组,可以按照原来的分组,也可以对学员进行重新分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员通过小组形式,与其他学员尽快的熟悉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重新分组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差异组织课堂,锻炼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实施项目:

根据咨询内容完成任务与思考,并将检测数据填入P12咨询中。

后作业将分析后的结果填入项目单汽缸压力不足说明了什么,和本案例有什么关系?确定汽缸压力不足之后,你认为该如何处理?

实训反思发动机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汽油机与柴油机最主要的区别是它们在压缩冲程末了时的发火(点火)方式不同,汽油机是靠火花塞发出高压电火花点燃,而柴油机则是将柴油以细雾状高压喷入燃烧室,靠内部高压高温自行发火燃烧,通称“压燃”。所以从结构上他们的区别是:汽油机有点火系统,而柴油机有一

套高压喷油系统。

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潘永基实训地点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

实训步骤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2曲柄连杆机构检查与修理-任务1 机体组的检查与修理(刀口尺、塞尺)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穿工作服;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服从老师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各种设备;

保证场地、工具、设备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安全第一!

资讯:

一、情景描述

车型:桑塔纳时代超人,AJR发动机,手动;

行驶里程:41万公里;

出厂时间:20XX年1月。

故障现象:

该车排气管冒蓝烟,尤其是加速时有大量蓝烟冒出,并且伴随有急促而短暂的金属敲击声,客户反映机油消耗量很大,一周需要补充近2公升的机油。要求检查并修复。

二、计划

排气管冒蓝烟是由机油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俗称“烧机油”)而导致,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过大或气门油封失效;二是活塞环和汽缸的间隙过大,导致曲轴箱内的机油上窜到燃烧室。而客户在几天前已在其他修理厂更换过气门和气门油封,所以维修人员分析此故障现象极有为第二种原因引起。至于加速时急促的异响,也有可能是曲轴瓦或连杆瓦间隙过大引起,所以本次维修工作主要是针对曲柄连杆机构。

解决此故障需要进行4个任务,通过执行任务的过程来全面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原理等知识,掌握处理曲柄连杆机构故障所需具备的技能。

(1)组成分析:

机体组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发动机的最基础部分,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

整台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所以在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工作中,机体组的检查与修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气缸体水冷式发动机的汽缸体和曲轴箱铸成一体,称为缸体。汽缸体上半部有若干个为活塞

在其中做运动导向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汽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空间。汽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它承受高温高压气体作用力,活塞在其中作高速往复运动。汽缸体和汽缸盖配合形成密封的空间,如果两者结合面不平会造成漏气。

塞尺用于测量间隙尺寸,是一组具有不同厚度级差的薄钢片组成的量规。在检验被测尺寸是

否合格时,可以用通止法判断,也可由检验者根据塞尺与被测表面配合的松紧程度来判断。塞尺一般用不锈钢制造,最薄的为0.02mm;最厚的为3mm。自0.02~0.1mm间,各钢片厚度级差为0.01mm;自0.1~1mm间,各钢片的厚度级差一般为0.05mm;自1mm以上,钢片的厚度级差为1mm。

平面翘曲变形检测

发动机在运行或拆装过程中,由于各种不正常的因素导致汽缸体的平面发生翘曲。当汽缸体平面变形大于技术要求时有可能出现漏气,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检测前必须清洁汽缸体和汽缸盖的平面,否则会影响检测质量。

查询维修手册

平面度误差的极限值是多少?

当发动机的圆度误差和圆柱度误差有一项超过厂家要求的标准,必须进行镗缸修理或更换汽缸套。

汽缸的修理尺寸以标准尺寸每增加0.25mm为一级,一般可增加三级,分别为+0.25mm、+0.5mm、+0.75mm。

有些车型没有修理尺寸,需要更换汽缸套进行修复。

开始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每小组成员功用一个工作台,工作台上摆放课程准备中要求的相关零部件。

PPT说明:每进行完一个任务都要对学员进行一次分组,可以按照原来的分组,也可以对学员进行重新分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员通过小组形式,与其他学员尽快的熟悉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重新分组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差异组织课堂,锻炼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实施项目:

根据咨询内容完成任务与思考,并将检测数据填入P20计划与实施中。

后作业将分析后的结果填入项目单气缸体平面度与气缸盖平面度的关系如何?如何检测?检测步骤?

训反思在平面上任意位置测量,每(50*50)mm2范围内应不大于0.5mm。全长≤600mm的缸体平面,平面度误差不应大于0.15mm;全长≥600mm的铸铁缸体,平面度误差应不大于0.25mm,铝合金缸体平面度误差应不大于0.15mm。

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潘永基实训地点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授

课班级14中德班实训课时 4 实训方式

□讲课:□示范:□练习:

□一体化教学

课课题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2曲柄连杆机构检查与修理-任务1 机体组的检查与修理(游标卡尺)

实训目的(24)能够根据故障现象正确判断曲柄连杆机构故障原因;

(25)能够使用工具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拆装;(26)能够使用相关量具对曲柄连杆机构部件进行测量;

(27)能够查阅维修手册,并根据测量结果正确制定修复计划;(28)能够遵守操作规范,遵守劳动纪律和环保的要求;

(6)能够用资料说明、核查、评价自身的工作成果。

2.社会能力

(17)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

(18)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精神;

(19)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20)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方法能力

(21)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2)能够对学习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掌握运用;

(23)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24)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25)能够不断积累各种工作经验,从实践中寻找共性。

实训准备工具设备:常用工具、扭力扳手、火花塞套筒、机滤扳手、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量缸表、厚薄规、活塞环卡钳、活塞安装器等。

媒体资料:教学课件、项目单;维修资料;视频教学资料;网络教学资源

实训重点1、尺寸误差的概念;

2、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3、能够测量机体组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实训步骤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2曲柄连杆机构检查与修理-任务1 机体组的检查与修理(游标卡尺)

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穿工作服;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服从老师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各种设备;

保证场地、工具、设备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安全第一!

资讯:

一、情景描述

车型:桑塔纳时代超人,AJR发动机,手动;

行驶里程:41万公里;

出厂时间:20XX年1月。

故障现象:

该车排气管冒蓝烟,尤其是加速时有大量蓝烟冒出,并且伴随有急促而短暂的金属敲击声,客户反映机油消耗量很大,一周需要补充近2公升的机油。要求检查并

修复。

二、计划

排气管冒蓝烟是由机油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俗称“烧机油”)而导致,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间隙过大或气门油封失效;二是活塞环和汽缸的间隙过大,导致曲轴箱内的机油上窜到燃烧室。而客户在几天前已在其他修理厂更换过气门和气门油封,所以维修人员分析此故障现象极有为第二种原因引起。至于加速时急促的异响,也有可能是曲轴瓦或连杆瓦间隙过大引起,所以本次维修工作主要是针对曲柄连杆机构。

解决此故障需要进行4个任务,通过执行任务的过程来全面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原理等知识,掌握处理曲柄连杆机构故障所需具备的技能。

(1)组成分析:

机体组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发动机的最基础部分,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

整台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所以在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工作中,机体组的检查与修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气缸体水冷式发动机的汽缸体和曲轴箱铸成一体,称为缸体。汽缸体上半部有若干个为活塞

在其中做运动导向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汽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空间。汽缸体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的装配基体。它承受高温高压气体作用力,活塞在其中作高速往复运动。汽缸体和汽缸盖配合形成密封的空间,如果两者结合面不平会造成漏气。

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以mm为单位,而游标上则

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

(2)读书方法: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mm整数,即以mm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mm(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测量值=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

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确定对准。测量值= 对准前刻度+游标上第n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分度值

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即可。

查询维修手册

发动机气缸直径的标准值与极限值是多少?

三、决策:

开始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每小组成员功用一个工作台,工作台上摆放课程准备中要求的相关零部件。

PPT说明:每进行完一个任务都要对学员进行一次分组,可以按照原来的分组,也可以对学员进行重新分组,主要目的是让每个学员通过小组形式,与其他学员尽快的熟悉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重新分组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差异组织课堂,锻炼不同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四、实施项目:

根据咨询内容完成任务与思考,并将检测数据填入P21~22咨询与练习。

后作业抄写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步骤

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的实物并锻炼对尺子的敏感度

训反思通过对尺子的使用增加了尺寸误差的概念,锻炼了数学思维!为下一步气缸体测量提供良好基础!

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潘永基实训地点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授

课班级14中德班实训课时 4 实训方式

□讲课:□示范:□练习:

□一体化教学

课课题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2曲柄连杆机构检查与修理-任务1 机体组的检查与修理(千分尺)

实训目的1.专业能力

(29)能够根据故障现象正确判断曲柄连杆机构故障原因;

(30)能够使用工具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拆装;(31)能够使用相关量具对曲柄连杆机构部件进行测量;

(32)能够查阅维修手册,并根据测量结果正确制定修复计划;(33)能够遵守操作规范,遵守劳动纪律和环保的要求;

(6)能够用资料说明、核查、评价自身的工作成果。

2.社会能力

(2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

(2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精神;

(2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2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方法能力

(26)能够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7)能够对学习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掌握运用;

(28)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29)能够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

(30)能够不断积累各种工作经验,从实践中寻找共性。

实训准备工具设备:常用工具、扭力扳手、火花塞套筒、机滤扳手、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量缸表、厚薄规、活塞环卡钳、活塞安装器等。

媒体资料:教学课件、项目单;维修资料;视频教学资料;网络教学资源

实训重点1、尺寸误差的概念;

2、游标卡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3、能够测量机体组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维修计划

实训步骤

领域四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查与修理

情境2曲柄连杆机构检查与修理-任务1 机体组的检查与修理(千分尺)

一、实训要求及注意事项

穿工作服;

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服从老师安排,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操作各种设备;

保证场地、工具、设备整洁,做到“三不落地”;

安全第一!

资讯:

一、情景描述

车型:桑塔纳时代超人,AJR发动机,手动;

行驶里程:41万公里;

出厂时间:20XX年1月。

故障现象:

该车排气管冒蓝烟,尤其是加速时有大量蓝烟冒出,并且伴随有急促而短暂的金属敲击声,客户反映机油消耗量很大,一周需要补充近2公升的机油。要求检查并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学校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案设计说明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的加工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数控加工基础实训篇课题6的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1——轴外圆加工授课日期第12周 2011年5月11日至2011年5月13日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2、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外圆、圆弧加工程序,并学会必要的尺寸计算; 3、掌握车削外圆对刀、进刀方法; 4、能正确的装夹毛坯、刀具。 重点与难点1、合理的选择进刀路线; 2、正确的装夹毛坯; 3、刀具的选择; 4、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4——阶段性综合 训练 授课日期第14周 2011年5月25 日至2011年5月27日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连贯的编出整个零件程序。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1、轴类综合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教案

任务一、循环球转向器的解体及各个零部件的认识 一、学生拆解试验台上的循环球转向器,小组指导教师不做过多指导,提醒注意安全、规范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拆卸的方法。 A、首先将转向器除去油污,把外部清洗干净; B、拆下转向器侧盖,取出齿扇及转向垂臂轴; C、拆下转向器前盖,取出转向螺杆与螺母总成; D、拆下循环球导管夹,拔出导管,取出全部钢球,再从螺杆上取下螺母。 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转向螺杆螺母总成不要分解,检查时,若转向不灵活,阻力较大,发卡或出现异常时,才能将其分解。 二、循环球的结构不同,各个组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会不同,要求每个组能够认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 三、主要部件:转向螺杆、转向螺母、转向齿条、齿扇轴、循环球、导管等。 四、了解结构后,对照实物分析转向器的工作原理:(10分的加分项目,由此激起学生探索兴趣) 当转动转向盘时,转向螺杆也随之转动,通过钢球将作用力传给螺母,螺母即产生轴向移动,同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所有钢球在螺杆与螺母之间滚动,形成“球流”。钢球在螺母内绕行两周后,流出螺母进入导管,再由导管流回螺母,随着螺母沿螺杆作轴向移动,其齿条带动齿扇运动,齿扇带动垂臂轴转动,从而使转向垂臂产生摆动,通过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完成汽车转向。学生操作解体循环球转向器,分析循环球转向器的作用,组成(学生对照图形讲述名称,并指出实物)、及原理,教师引导。每组派代表阐述,教师考评 转向螺母齿扇 调整螺栓调整垫片

任务二、循环球转向器的装配 装配要点: 1、装配前,应对所有零部件进行彻底清洗,橡胶零件均不可用汽油清洗。 2、装配时,首先按拆卸时的标记方向,把螺杆装入螺母中,然后装钢球,装钢球时,可用木棒或塑料棒把钢球轻轻敲人循环轨道内,并在导管口涂上润滑脂,要按标记一条滚道一条滚道的装复,切不可混装。 3、若没有异常,用导管夹把导管固定。然后把螺杆轴承内座圈装到螺杆轴颈上,并使其靠近止推面,再把轴承外座圈压装到上下盖止推面上,从壳体上端装入螺杆螺母总成。 4、转动螺杆螺母上的齿条处于中间位置。这时,再把摇臂轴装入壳体内,齿扇与齿条应相互啮合(装配时要注意,防止摇臂轴另一端油封弹簧跳出,造成漏油),最后按规定扭力拧紧侧盖上的紧固螺母螺栓,并在上、下盖及侧盖结合处及密封垫两面,涂以密封胶。每组同学由指导教师引导,制定出可行的循环球转向器装配方案,各组对转向器进行装配,教师考评各组学生学习情况和参与情况,装配过程中落实管理“5S”情况,并给予考核。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案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案例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在职业教育的现行形式下~很多的学校都出现了上理论的老师不管实践~上实践的老师也是纯实践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或理论先于实践~或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理实严重脱节状况~让学生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已经远远跟不上需要。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下,在中职学生的培养“以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下~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理实一体化”的道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而且培养出了一批既懂理论又能操作的老师~更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取得了学生、老师、学校、企业四赢的效果。 一、模式名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项目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 模式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做、考”四位一体。

该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包含设定项目和教学目标——教师示范性操作和讲解——学生理论和实物联系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考评及学习效果评价这五个环节。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能力本位教学理论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反应。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心理承受能力。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态度~能力本位是强调围绕能力开展教学活动~表明了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此学习理论上的创新和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反思

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的反思 电子通信教学部雷可培 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专业课程课堂真实体现工作岗位环境,让学生在岗位(模拟)工作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即所谓: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 近一年的通信行业企业调研,通信行业多位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石,不懂通信工程技术,不会通信工程设备硬件,不熟悉有线网络组网技能,则网络与通信的各类编程软件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均是空中楼阁,恰如无根之苗,无根之水。 多年来,尽管《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实训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但在《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课程教学中一直总感慨于以下几点:1、理论内容与现实需要(学生接受力)脱节(深、抽象、错漏、过于简单,技术论理不到位,学不致用)。2、实训内容与企业真实岗位工作过程有较大差异,学校现有实训室硬件设备与教材规划内容之间脱节(不能体现真实岗位工作环境)。3、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学生老师仍然被迫于学科化教学活动之中,教学过程----背离认知客观规律,学生毕业只能凭据低端肤浅的技能应聘岗位。4、学生重感性认知,讨厌理性认知,教学中却很少着眼于诱导学生从感知向理知转化,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低端工种向高端工种转化潜力)。5、专业能力及课程内容模式呆板,专业技术不能与时俱进,与现实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不相适应。 11/12第一学期,在10级5、6、17等通信专业教学班综合布线工程与技术教学中,针对网络设计、铜缆和光缆接续、电信间设备设计安装等专业技术内容,尝试模拟工作过程和岗位环境,按照“网络设计---施工队组织----工作任务布置---施工---测试---评价”模式,在校内实训室课堂上组织并实施了理实一体教学,突出了“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理念,真实地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自然而然地激励学生全心投入,教学效益十分明显,10级有8名学生全部通过了工信部在全国组织的20届“综合布线管理员”(中级)上岗证考试,在通信行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摘要“理实一体化”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独有的特色。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本文主要从职高数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出发,分析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职高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An Inquiry into"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Teaching Mode//Wei Yun Abstract"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i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and it is the specific fea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It has chang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integrates th-eory with practice,so it reflects the fea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mat-hema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mode,and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is mode. Key words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teach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Peixia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221600,Xuzhou,Jiangsu,China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实践操作技能。职业教育为了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人才,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在探索过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了普遍认可,提高了教学效果。“理实一体化”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敢于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职高数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出发,分析实施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职高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 传统职业教育中,理论课在教室进行,实践课集中在实训室或者实验室,走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路子,也就是说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还有的是采用先实践后理论的做法,通过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总之,传统职业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在同一时间与空间同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也就是说一门课程是由一个教师从讲授理论到实践操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师讲授与专业操作同步进行,学生在课堂上,边学边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包括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也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方面的一体化,还包括教学场所的一体化。 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融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也就是说设置一定的问题,在此教学情景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与学生的实践操作交替进行,融数学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 2实施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2.1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职高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结合职高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职高生的生活实际,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教学。职高生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能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生活实际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又容易操作的任务,只要学生能完成这个任务,教师也就完成了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用硬纸板为某工厂设计一定容积的圆柱、圆锥、圆台,要制作同样容积的圆柱、圆锥、圆台,让学生计算分别用了多少硬纸板?哪个用得最少?这就引出了表面积和三者之间的大小比较。 2.2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内在学习动力。职高学生觉得数学比较难,主要原因在于数学知识枯燥无味、抽象难懂,而传统数学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数学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动手应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计算圆柱、圆锥、圆台用了多少硬纸板时,就要学习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利用动手机会有了探究的欲望,想知道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教师就可以在学生的要求下讲解数学理论知识。 2.3凸显了学习目标,提高教学的效果 职高数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比较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在一体化教学中,边学边做。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转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数学教师按照任务,在学生的要求下讲完理论知识后,就要给学生提供更明确的目标,应用数学知识到理论实践中去,可以一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数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5-0102-02102

数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数控实训室建设方案机械加工技术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

数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方案 目前企业对各种数控应用人才都有大量需求,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使传统的机械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巨大变革,数控加工正向高速、环保、精密、多轴及高自动化发展,职业教育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时俱进,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目前,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脱离的弊病,能够将教、学、做有机的融于一体,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应此,需要一种将教室与实训、实习场所相融合的“一体化实训室”来承载相应的教学工作。这样的“一体化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室,又是学习操作技能的实训车间,又是进行实践锻炼的企业,又是学生进行创业、科技制作的基地。 目前,对我校原有的数控实训室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造建设,方案如下: 一、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构建的原则 1.教学性原则。一体化实训室的构建必须突出教学目标,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只是通过实际工作任务来完成教学。学生不能仅做简单工作,要参与有挑战性的工作,可以将学生分成层次,高年级的有经验的学生指导低年级的初学者做简单工作。 2.与专业结合原则。一体化实训室的建立必须符合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学生受益面广。 3.长期性原则。实训室要有稳定的工作、研究方向,要长期坚持运行,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亮点,逐步取得标志性成果。 4.实用性原则。采用产学结合的模式,一边进行生产一边使学生通过实习操作学会技能,生产实习两不误。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构建教室。同时还要有合适的师资力量来承担指导工作。 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构成 1.教学区。承担传统的教室功能,教师传授知识或学生讲述工作方案、展示个人工作成果的区域,配备有桌椅、黑板、讲台、讲桌、多媒体投影设备等。 2.讨论区。供学生讨论的区域,一般为圆形布置,学生围座在一起讨论方案或制定计划,教师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指导。 3.演示区。教师操作演示、学生汇报表演的区域,根据项目的功能配备相应的工作台和设备。 4.工作区。可在生产车间中进行,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区域,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要有相应的常用设备,对于贵重的设备和不常用的设备可以单独放置,供大家一起使用。但在学生进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都要有教师参与,对其进行生产和安全指导。 三、理实一体化数控实训的教学组织 将《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课程知识的学习,进行拆散、分解,纳入《数控技能实训》各个生产任务(项目)的教学训练中,每个项目任务按照“明确任务---任务密切知识与技能讲解---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产品评价---归纳分析总结---拓展知识讲解---布置任务”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2(浙江) 第一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1947年,美国巴森兹()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机翼检验样板时,提出了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这一设想迎合了美国空军为开发航天及导弹产品的需要,于是在1949年及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始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工作,到1952年3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试制成功,取名为:“”,这就是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其中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当今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有:日本的法那科()、德国的西门子()等公司。1959年美国公司研制出具有刀库、换刀装置和回转工作台的新一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诞生了,并成为数控机床的主力。 自1952年开始,经历多次的发展演变,数控机床的发展大至可分为几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公司及合作开发的第一台电子管数控系统。 第二阶段:1960年出现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的数控系统。 第三阶段:1965年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控系统。 第四阶段:1970年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硬件的出现,并以软件形式开始实现数控功能的数控系统。

第五阶段:1974年出现了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智能数控系统。 二、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字控制(),简称,是用数字化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方法。数字控制机床()是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的机床,也称数控机床。这种机床是由硬件来实现数控功能。计算机数控(),简称,它是采用微处理器或专用微机的数控系统,由事先存入在存储器中的系统程序来控制,从而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这样的机床一般称为机床。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现代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数控机床的组成 1、控制介质 控制介质是存储数控加工所需程序的介质,目前常用的控制介质有穿孔带、穿孔卡片、磁带和磁盘等。早期常用的控制介质是8单位标准穿孔带。 2、数控装置

会计电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

会计电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打破了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学科化”的教学模式,不再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而是强调讲授的理论知识“实用、适度”的原则,强调教学中以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教学做合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训指导。 在电算会计课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觉得单调乏味,既能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因此,要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做到会计模拟实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会计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的知识涵盖在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同时掌握会计技能的目的。现就我校会计电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总结如下。 一、创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技能实训室。我校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安装有学生实训用的财务软件,有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有企业教学案例,将企业业务与财务软件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里既有理论的学习,又有实操和

练习,会计技能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实训时间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入到一起,教师在大纲要求基础上,可以合理支配每节课的时间,可能l0分钟内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就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操作训练,这样学生可以把会计知识当时理解渗透,并且应用于实践。我校电算会计周课时2节,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改善。 三、选用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在教材选用方面,尽量选择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材。“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效果。目前会计电算化用的教材《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畅捷通T3版),是采用“项目教学法”体系编写的,基本能够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必须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优化教学设计,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围绕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做好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关键,准确把握教学尺度。我校

汽车底盘维修理实一体化模块教案

汽车底盘维修理实一体化模块 教案 教师:董森 日期:2006.8.25

汽车底盘 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总体方案设计 教师:董森 一、概述 (一)讲述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汽车发展历程。 (二)讲述汽车底盘承担的任务及其重要性。 (三)强调按规程操作,正确装配,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是汽修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四)讲述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安全生产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及顺利完成生产任务的极其重要性。 说明:这一届学生上学期已学过《汽车构造》,故我们将对《构造》进行必要的复习。本模块主要学习汽车底盘各总成、部件的拆装、分解的方法;拆装、分解时的注意事项;对各零件、总成的技术要求;以及一般常见故障的分析和诊断排除。 就知识、技能方面而言,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应会”上进行重点突破。 二、教学组织设计 (一)将学生组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便于形成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的学习氛围,也便于教师有效管理和服务。 (二)在学习每一个课题之前,先对这个课题的要点进行概述,并复习上一课题的相关内容,做好两个课题之间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分析。 (三)按教科书组织顺序将底盘模块主要分为以下4个单元10个课题来讲授。 第一单元:传动系 1、离合器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2、手动变速器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3、万向传动装置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4、主减速器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第二单元:行驶系

1、车架与悬架的拆装与检测。 2、与车轮的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第三单元:转向系 1、转向器的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2、转向传动机构的拆装、捡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第四单元:制动系 1、制动传动机构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2、制动器的类型、拆装、检测、一般常见故障分析。 三、课时计划 (一)总的计划、每组学生在本模块学习总课时为108个课时。 (二)分课时计划:课时数 1、底盘概述及安全操作:2 2、传动系概述:1 3、离合器概述:9 4、变速器概述:11 5、万向传动装置:4 6、主减速器构造:12 7、行驶系概述:1 8、车架与悬架:8 9、车桥与车轮:14 10、转向系概述:2 11、转向器:6 12、转向传动机构:6 13、制动系概述:2 14、制动传动机构:10 15、制动器:12 其中理论课3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30%,实作70个课时,占总课时的70%,机动6个课时,2个课时考试。至此,底盘模块学习结束。 说明:根据实习设备,教具以及学生数量。学生掌握技能情况有所不同,课时时间可能会有出入,教师应掌握好节奏、和时间的安排以及重点、难点的突破。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初稿)

"理实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和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新形势,如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增强学生在职业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实一体化”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模式也得已在全国各个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源于德国“双元制”的一种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要求将学科知识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融合起来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真正做到学做结合。结合我校专业综合改革实际和专业课程特点,学校将大力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转型发展与专业综合改革的实际,结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的培养要求,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教学效果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的无缝对接的原则,积极探讨并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原则 1、课程类型、内容适用性原则。依据专业性质、课程类别和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进行融合。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2 (浙江ningbosh) 第一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1947年,美国巴森兹(Parson)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机翼检验样板时,提出了数 控机床的初始设想,这一设想迎合了美国空军为开发航天及导弹产品的需要,于是 在1949年与麻省理工学院(MIT )合作,开始了三坐标铳床的数控化工作,到1952 年3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试制成功,取名为:“ Numerical Control ” ,这 就是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研制 数控机床,其中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当今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有:日本的法那科(FANUC )、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 )等公司。1959年美国Keaney&Treckre公司研制出具有刀库、换刀装置和回转工作台的新一代数控机床一一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诞生了,并成为数控机床的主力。 自1952年开始,经历多次的发展演变,数控机床的发展大至可分为几下六个阶 段: 第一阶段:1952年Parson公司与MIT合作开发的第一台电子管数控系统。 第二阶段:1960年出现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的数控系统。 第三阶段:1965年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控系统。 第四阶段:1970年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硬件的出现,并以软件形式开始实现数 控功能的数控系统。 第五阶段:1974年出现了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PC+NC智能数控系统。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 ),简称NC,是用数字化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案例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重庆市开县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在职业教育的现行形式下,很多的学校都出现了上理论的老师不管实践,上实践的老师也是纯实践的现象。从而产生了或理论先于实践,或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理实严重脱节状况,让学生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已经远远跟不上需要。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前提下;在中职学生的培养“以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下,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理实一体化”的道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身素质,而且培养出了一批既懂理论又能操作的老师,更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取得了学生、老师、学校、企业四赢的效果。 一、模式名称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即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项目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

模式有效的实现了“教、学、做、考”四位一体。 该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包含设定项目和教学目标——教师示范 性操作和讲解——学生理论和实物联系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论指 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学生分组实际操作——教师考评及学习效果评价这五个环节。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能力本位教学理论 能力本位教学是围绕职业活动中需要的实际能力,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组织课程、开展教学、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思想。它以全面分析职业活动中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能力的培养,强调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这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反应。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能力本位概念中所说的能力,不仅指操作技能,还包括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心理承受能力。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态度,能力本位是强调围绕能力开展教学活动,表明了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

数控车课程教案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案设计说明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的加工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数控加工基础实训篇课题6的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

习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表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1——轴外圆加工授课日期第12周 2011年5月11日至2011年5月13日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2、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外圆、圆弧加工程序,并学会必要的尺寸计算; 3、掌握车削外圆对刀、进刀方法; 4、能正确的装夹毛坯、刀具。 重点与难点1、合理的选择进刀路线; 2、正确的装夹毛坯; 3、刀具的选择; 4、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4——阶段性综合 训练 授课日期第14周 2011年5月25 日至2011年5月27日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连贯的编出整个零件程序。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1、轴类综合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离合器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教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授课教师*** 系部汽车工程二系 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授课章节第一单元:传动系授课内容离合器的结构、原 理、拆装及检测 授课序 号 授课日期第十六周2013年6月10日 授课时数 4 课时分配讲课、示范:70分钟练习:130分钟 授课班级13级工程二系07班授课班级人数5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奥迪A6MT轿车离合器拆装演示及工作原理的分析,使学生掌握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工艺。 2、对照实物让学生自主拆装,检测离合器零(部)件。对离合器操 纵装置进行调整。既对理论学习有一个巩固和加深理解,又通过自我体验 带来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飞轮工作面,从动盘,压盘,螺旋弹簧,膜片弹簧,分离杠 杆的检测,使学生掌握其使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老师拆装演示和讲解,学生应熟练叙述离合器工作原理,转矩传递、操纵力传递过程。 难点:在老师指导下,能按维修手册要求正确拆装离合器。 教学准备 奥迪A6MT整车 1辆 常用工具(工具名称附后) 6套A6MT离合器总成 6套 多媒体教具 1套(动态演示、原理分析)拆装工作台、零件摆放架 各6台 教学后记及改进措施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示范内容及步骤 理论讲解10分钟 结合实物讲解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拆装工艺 60分钟 边讲边演示一、课程引入(约10分钟) 1、复习提问 (1)奥迪A6轿车传动系的动力传递路线图是什么? (2)离合器在汽车行驶系中担负什么任务? 2、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并从问题(2)引入新课注:复 习提问一是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二是加深理解。提问题(2)的目的一是检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预习新问题的情况,二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分析,研究 的成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便于引入新课。 二、边讲变演示(约60分钟) 由教师利用PPT演示及实物讲解,并做拆装方法示范。(讲解重点是: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和拆装注意事项)。 1、离合器及其主要零件的作用和技术要求。 2、离合器有哪些型式及结构特点分析。 3、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奥迪A6轿车离合器拆装方法及拆装注意事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一教学方法适合应用在职业学校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领域,本文拟从一堂ZD6 转辙机拆装课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理实一体;职业教育;转辙机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 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为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接轨,使学生掌握 转辙机的结构分析、拆装检修等技能,我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及过程考核,提高个人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分析道岔的转换和锁闭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关键,由转辙 机转换和锁闭道岔,易于集中操纵,实现自动化。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转辙机的拆装和检修是我校城市轨道 交通信号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掌握ZD6 转辙机的结构组成,能对照转辙机实物设备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和作用,熟练拆装ZD6 转辙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安全规范操作意识。 2教学对象分析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好动但不乐于思考,对待理论学习

积极性不高但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喜欢动手实践,渴望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展现欲望较强。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依据本次课的学习任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执行所有教学内容与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制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坐中学” 转变成“做中学”。 3教学方法 3.1 角色扮演式教学我校信号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主要面向地铁或铁路 领域信号工岗位,为了使学生直接体会未来职业角色中所面临的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相对真实的情境和要求,提前获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所需的相应的经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一名地铁信号工,从岗位角色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转辙机的构成,去体验拆装转辙机的过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联系,与职业行为有机结合,培养学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一般步骤(优.选)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基本规范 所谓理实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理实一体化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如下图所示: 在教学实施中一般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出项目(任务)。由教师介绍工作项目,然后发动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收集与工作项目有关的资料信息。采用的方法包括查阅图书、浏览网页或者实物对比等。 第二步:自主学习、项目设计。把学生按照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各组取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名字,代表着他们的团队精神,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制定合理的完成项目(任务)的方案,分析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教师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案

完成任务,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第三步:项目(任务)实施。学生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教师强调安全规范操作,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有需要的给予指导,出现问题时,引导学生自主检查,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老师不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学生自查。学生各组成员之间相互检验和评比,找出自身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最后由老师进行检查。 第五步:工作评价。根据实施演示结果,小组学生总结自己在项目(任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给其他小组提供借鉴作用,共同提高。教师对于各小组优点给予肯定并进行项目(任务)实施的总体评价,将实施结果进行资料汇总保存。 生产实习实训在教学实施中一般由组织教学、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四个环节组成。 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上课的准备。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听实习课,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考勤薄,检查工作衣、帽、鞋等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等。 二、入门指导 入门指导是一个课日的关键环节,其中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示范操作、分配任务四部分。 三、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生产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所用时间较长,是学生形成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数控车理实一体化教案 2012.2(浙江ningboshi) 第一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一、数控机床的产生 1947年,美国巴森兹(Parson)公司在生产直升机机翼检验样板时,提出了数控机床的初始设想,这一设想迎合了美国空军为开发航天及导弹产品的需要,于是在1949年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开始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工作,到1952年3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的试制成功,取名为:“Numerical Control”,这就是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其它一些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国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其中发展最快的还是日本,当今著名的数控系统厂商有:日本的法那科(FANUC)、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等公司。1959年美国Keaney&Treckre公司研制出具有刀库、换刀装置和回转工作台的新一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诞生了,并成为数控机床的主力。 自1952年开始,经历多次的发展演变,数控机床的发展大至可分为几下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年Parson公司与MIT合作开发的第一台电子管数控系统。 第二阶段:1960年出现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的数控系统。 第三阶段:1965年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控系统。 第四阶段:1970年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硬件的出现,并以软件形式开始实现数控功能的数控系统。 第五阶段:1974年出现了微处理器或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页脚内容1

第六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PC+NC智能数控系统。 二、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简称NC,是用数字化信息实现机床控制的一种方法。数字控制机床(Numerically Controlled Machine Tool)是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的机床,也称数控机床。这种NC机床是由硬件来实现数控功能。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简称CNC,它是采用微处理器或专用微机的数控系统,由事先存入在存储器中的系统程序来控制,从而实现部分或全部数控功能,这样的机床一般称为CNC机床。 三、数控机床的组成 现代数控机床一般由控制介质、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测量反馈装置和机床主机组成,如图1-1所示。 1、控制介质 页脚内容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