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麻醉剂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影响的比较

三种麻醉剂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影响的比较
三种麻醉剂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影响的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氨基甲酸乙酯、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3种麻醉剂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方法将制备的小鼠离体子宫标本置入37 ℃低钙洛氏液,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加麻醉剂前、后及更换低钙洛氏液后各10 min的收缩曲线,测量收缩频率和收缩强度,计算运动指数。结果3种麻醉剂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强度、运动指数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去除麻醉剂后都可恢复收缩。水合氯醛的抑制作用最强,为完全抑制,去除麻醉剂后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收缩;戊巴比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弱,去除麻醉剂后很快恢复收缩,且收缩强度和运动指数的恢复率都最高。3种麻醉剂在抑制率、恢复率上大都呈现量-效关系。结论在以动物子宫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宜用戊巴比妥钠作为麻醉剂。

关键词:小鼠;子宫平滑肌;氨甲酸乙酯;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

中图分类号:q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9-0014-05

氨基甲酸乙酯、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是动物实验中常用的全身麻醉剂,都是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器官而产生麻醉作用。本实验针对3种麻醉剂对效应器官(如胃、小肠、心脏、骨骼肌等)的影响,先后研究了对蟾蜍离体心脏生理特性[1],蟾蜍在体心脏生理特性[2],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性[3]、蟾蜍离体骨骼肌收缩性[4],蟾蜍离体坐骨神经电生理特性[5]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麻醉剂对离体心脏及在体心脏的心率及收缩力,离体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力,离体骨骼肌的收缩幅度及收缩舒张速率、离体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及兴奋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3种麻醉剂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与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的异同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就3种麻醉剂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探讨麻醉剂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动物选体重约30 g、未孕未经产的雌性昆明种小鼠44只(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设氨基甲酸乙酯、戊巴比妥钠、水合氯醛3组,每组分别为12,14和18只,每组设低、中、高3个浓度。

1.1.2实验仪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成都泰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jh-2型肌张力换能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501型超级恒温器(上海实验仪器厂);bs200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小型空气泵;双层玻璃槽;l-型玻璃管。

1.1.3实验药品氨基甲酸乙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戊巴比妥钠(进口分装,广州化学试剂厂);水合氯醛(分析纯,北京精求化工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不同浓度麻醉剂的配制方法鼠类在体实验时麻醉剂一般采用腹腔注射,由腹腔毛细血管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最终均匀地分布到细胞外液。哺乳动物的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25%[6, 7],按每千克体重200 ml细胞外液计算。鼠类麻醉时,氨基甲酸乙酯的正常腹腔注射剂量为1 g/kg体重,根据上述原理,此时细胞外液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浓度为0.5%,我们规定此浓度为中浓度;另外配制低浓度0.25%和高浓度1%以作比较。戊巴比妥钠(鼠类正常腹腔注射量为0.04 g/kg体重)的中浓度为0.02%,低浓度为0.01%,高浓度为0.04%;水合氯醛(鼠类正常腹腔注射量为0.4 g/kg体重)的中浓度为0.2%,低浓度为

0.1%,高浓度为0.4%。各浓度麻醉剂均用低钙洛氏液[8]配制。

1.2.2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标本的制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迅速打开盆腔,取出子宫,轻轻剥离附着在子宫上的脂肪及结缔组织,在近卵巢端取长约0.5 cm的子宫段,移入盛

有37℃低钙洛氏液的双层玻璃槽。

1.2.3仪器连接将离体子宫的阴道端固定于l-型玻璃管下端,用透明胶带将l-型玻璃管固定于装有低钙洛氏液的双层玻璃槽。离体子宫的卵巢端连接张力换能器,其信号输入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双层玻璃槽连接超级恒温器,设定温度37℃。用小型空气泵通过

l-型玻璃管向双层玻璃槽内的低钙洛氏液缓慢地通入空气。

1.2.4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曲线描记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描记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曲线。参数设置:增益1 000;时间常数dc;滤波30 hz;扫描速度32 s/div。标本在低钙洛氏液中稳定10 min后开始记录收缩曲线。先记录10 min正常收缩曲线,然后放掉低钙洛氏液,加入37℃含有麻醉剂的低钙洛氏液,记录10 min,观察麻醉剂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用37℃低钙洛氏液冲洗3次后再加入37℃低钙洛氏液,记录10 min,观察子宫平滑肌收缩是否恢复。戊巴比妥钠的收缩曲线见图1。

1.2.5统计学分析统计加麻醉剂前10 min、加麻醉剂后10 min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和收缩强度;统计去除麻醉剂更换低钙洛氏液后子宫平滑肌恢复收缩的时间,恢复收缩后10 min 的收缩频率和收缩强度。因每个标本的基础张力(初长度)不同,故将每个标本加麻醉剂前的收缩强度作为标准收缩强度,即相对值为1,加麻醉剂后和更换低钙洛氏液后的收缩强度分别与加麻醉剂前的收缩强度相除,其值作为相对收缩强度,以此消除由于基础张力不同可能造成的影响。计算加麻醉剂前10 min、加麻醉剂后10 min、更换低钙洛氏液恢复收缩后10 min的子宫相对运动指数。相对运动指数=收缩频率相对收缩强度。计算加麻醉剂后的抑制率和更换低钙洛氏液后的恢复率。抑制率=(加药前数据-加药后数据)/加药前数据×100%,抑制率=(加药前数据-加药后数据)/加药前数据×100%,恢复率=更换低钙洛氏液后数据/加药前数据×100%。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1.5软件对加麻醉剂前与加麻醉剂后,加麻醉剂前与更换洛氏液恢复收缩后的各项指标进行paired-t检验比较各指标变化的显著性,p<0.05为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为统计学差异极显著。

2结果

2.13种麻醉剂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的影响

见表1。

由表1可见,3种麻醉剂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均有抑制作用。以中浓度为例,水合氯醛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100.00%;氨基甲酸乙酯的抑制作用次之,戊巴比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弱。氨基甲酸乙酯和戊巴比妥钠的低、中、高3个浓度表现为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呈量-效关系;水合氯醛3个浓度的抑制率则均为100.00%。

更换低钙洛氏液后,各组都能恢复收缩,戊巴比妥钠低浓度组立即恢复收缩,其它各组则需过一段时间才恢复收缩。以中浓度为例,戊巴比妥钠的恢复收缩时间最短,为30.21 s;氨基甲酸乙酯次之,水合氯醛最长;水合氯醛的收缩频率恢复率最高,为121.24%;戊巴比妥钠次之,氨基甲酸乙酯最低。同一种麻醉剂的3个浓度都表现为浓度越高恢复收缩所需时间越长、恢复率越低,呈量-效关系。

2.23种麻醉剂对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强度的影响

见表2。

由表2可见,3种麻醉剂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强度均有抑制作用。以中浓度为例,水合氯醛的抑制率最高,为100.00%;戊巴比妥钠次之,氨基甲酸乙酯最低。后两者的3个浓度均表现为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呈量-效关系;水合氯醛3个浓度的抑制率都为100.00%,

更换低钙洛氏液后各组均能恢复,以中浓度为例,戊巴比妥钠的恢复率最高,为106.00%;氨基甲酸乙酯次之,水合氯醛最低。同一种麻醉剂的3个浓度均表现为浓度越高恢复率越低,呈量-效关系。

2.33种麻醉剂对离体子宫平滑肌运动指数的影响

见表3。由表3可见,3种麻醉剂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运动指数都有抑制作用,以中浓度为例,水合氯醛的抑制率最高,为100.00%;氨基甲酸乙酯次之,戊巴比妥钠最低。氨基甲酸乙酯和戊巴比妥钠的3个浓度都表现为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呈量-效关系;而水合氯醛3个浓度的抑制率都为100.00%。更换低钙洛氏液后各组都能恢复,以中浓度为例,戊巴比妥钠的恢复率最高,为119.89%;氨基甲酸乙酯次之,水合氯醛最低。同一种麻醉剂的3个浓度都表现为浓度越高恢复率越低,呈量-效关系。

3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全身麻醉剂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强度、运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综合来看,水合氯醛的抑制作用最强,为完全抑制,表现为加入麻醉剂后子宫平滑肌立刻停止收缩,更换低钙洛氏液后需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收缩,但其收缩频率的恢复率是最高的;戊巴比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弱,更换低钙洛氏液后能很快恢复收缩,其收缩强度和运动指数的恢复率都是最高的。同时,除水合氯醛的抑制率外,3种麻醉剂在抑制率、恢复率上都呈现量-效关系。

本实验用的是体外法,子宫标本被完全切下,与神经系统分离,因此本实验的抑制作用可以认为是麻醉剂对子宫平滑肌的直接作用。但由于离体子宫平滑肌的生理条件与实际生理条件不符,因此可能与在体的实验结果有差异。

本实验室所做的3种麻醉剂对大鼠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显示,氨基甲酸乙酯对离体胃平滑肌的抑制最强,戊巴比妥钠次之,水合氯醛最弱;水合氯醛对离体肠平滑肌的抑制最强,氨基甲酸乙酯次之,戊巴比妥钠最弱[3]。3种麻醉剂对胃与肠、胃与子宫平滑肌影响的差异性较大,而对肠与子宫平滑肌的影响较为一致,表明肠平滑肌与子宫平滑肌的生理特点比较接近,而这二者与胃平滑肌的生理特点差异较大,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建议在以子宫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实验中,如需麻醉,宜采用戊巴比妥钠作为麻醉剂。

小鼠子宫内膜干细胞损伤修复调控机制的研究

小鼠子宫内膜干细胞损伤修复调控机制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3T15:06:46.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4期作者:叶国柳靳丽杰王玲玲周玉 [导读] 人类子宫内膜是一种高度再生组织,一个生育年龄妇女的子宫内膜要经历超过400个周期以上的增长,分化,和脱落。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安徽蚌埠 233004) 【摘要】目的:本研究组通过对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干涉,观察其对子宫内膜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探讨小鼠子宫内膜干细胞损伤修复调控机制的研究,为子宫内膜损伤修复障碍及其引发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方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利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转基因报告鼠(BAT-gal小鼠)建立子宫内膜损伤模型,了解Wnt信号分布和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和QPCR等方法检测来证实Wnt信号通路激动剂Wnt-7a和阻断剂SFRP-2后Wnt信号通路的调节变化。通过直接荧光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证实产后小鼠子宫内膜边缘(SP)群干/祖细胞分离纯化并进行培养后移植到损伤的宫腔内,能在宫腔内存活和迁移并且对损伤内膜组织发挥修复作用。结果:A.通过特殊的X-gal染色确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于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中并起着重要作用。证实产后小鼠子宫内膜边缘(SP)群干/祖细胞分离纯化并进行培养后移植到损伤的宫腔内,能在宫腔内存活和迁移并且对损伤内膜组织发挥修复作用。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SP)群干/祖细胞修复损伤子宫内膜中的调节作用。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SP)群干/祖细胞修复损伤子宫内膜中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干细胞;调控;损伤修复 【中图分类号】R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4-0176-02 1.引言 人类子宫内膜是一种高度再生组织,一个生育年龄妇女的子宫内膜要经历超过400个周期以上的增长,分化,和脱落。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结核等妇科疾病以及宫腔手术都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从而引起继发性闭经、不孕、习惯性流产等疾病。近年来宫腔镜的广泛应用使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及疗效更具针对性,但是对于子宫内膜修复障碍的治疗方法仍旧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从子宫内膜中分离出基质和上皮两种类型的干细胞,而子宫内膜上皮在月经中脱落后的再生有可能是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总之,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相关研究,为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的细胞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对于子宫内膜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10~14周龄Wistar雌鼠(220~250g),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0只;40mg/kg 戊巴比妥(Sigma);SP免疫组织化学超敏试剂盒、DAB显色剂、多聚赖氨酸(上海生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1:2000稀释),羊抗鼠单克隆抗体 Wnt-1(1:100稀释),兔抗鼠单克隆抗体β-Catenin(1:200稀释,碧云天);PVDF膜(Takara) 2.2 方法 2.2.1确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于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中并起着重要作用本部分实验中,应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转基因报告鼠(BAT-gal 小鼠)进行研究,用100°热水导管损伤小鼠Y型子宫一侧宫角,在损伤后6h、8h、7d、14d 进行取材制作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与正常小鼠比较通过对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切片及X-gal染色,了解Wnt信号在小鼠子宫内膜的分布和表达的变化。 2.2.2分离纯化小鼠子宫内膜边缘(SP)群干/祖细胞;观察它们移植到小鼠损伤子宫内膜后的存活和迁移。 利用MEF作为饲养层培养EGFP+SP细胞,急性损伤后移植一定量未分化的GFP+小鼠边缘(SP)群干/祖细胞至内膜损伤小鼠宫腔内,14天后取子宫,直接荧光显微镜观察和HE染色后及抗GFP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边缘(SP)群干/祖细胞的存活和迁徙情况。 2.2.3本部分研究旨在了解Wnt-7a和SFRP-2 对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中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和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β-catenin、GSK3b、Apc、c-myc的表达水平;采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对蛋白进行定量,聚丙烯酰胺SDS凝胶电泳后电转移至PVDF膜,5%脱脂牛奶封闭后加入一抗,4℃摇动过夜,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加入化学发光剂,X线片显影、定影,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各条带的吸光度值作定量分析,同时检测B一肌动蛋白表达,确保各组蛋白上样量相等 2.2.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Western blotting 灰度值利用ANOVA法中的多重比较判断组间差异(设定P<0.05)。 3.结果 3.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转基因报告鼠(BAT-gal 小鼠)建立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通过特殊的X-gal染色确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于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中并起着重要作用。

小儿麻醉药物剂量及小儿麻醉相关参数参考值计算公式(整理).doc

小儿麻醉药物剂量及小儿麻醉相关参数参考值计算公式 小儿麻醉常用药物剂量药物用途/途径剂量咪唑安定(Midazolam)镇静IV术前用药PO0.05mg/kg0.5mg/kg丙泊酚(Propofol)诱导IV持续输注IV2-3mg/kg60-250ug/kg/min 氯胺酮(Ketamine)诱导IV诱导IM1-2mg/kg6-10mg/kg罗库溴铵(Rocuronium)插管IV0.6-1.2mg/kg阿曲库铵(Atracurium)插管IV0.5mg/kg顺阿曲库铵(Cisatracurium)插管IV0.15mg/kg琥珀酰胆碱(Succinylcholine)(稀释 100mg/5ml)插管IV插管IM2-3mg/kg4-6mg/kg芬太尼(Fentanyl)(稀释100ug/5ml)镇痛IV麻醉辅助用药IV持续输注IV1-2ug/kg1-5ug/kg2-4ug/kg舒芬太尼(Sufentanil)麻醉辅助用药IV持续输注IV0.5-1ug/kg0.5-2ug/kg/h雷米芬太尼(Remifentanil)Bolus IV持续输注IV0.25-1ug/kg0.05-2 ug/kg/min吗啡(Morphine)镇痛IV0.025-0.1mg/kg纳洛酮(Naloxone)IV0.01mg/kg昂丹司琼(Ondansetron)IV0.1mg/kg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IV0.1-0.5mg/kg新斯的明(Neostigmine)依据肌松程度IV0.04-0.07mg/kg阿托品(Atropine)(稀释:0.5mg/5ml)IVIM0.01-0.02mg/kg0.02mg/kg 麻黄碱(Ephedrine)IV0.1-0.3mg/kg肾上腺素(Epinephrine)Bolus IV气管内给药持续输注 IV0.01mg/kg0.1mg/kg0.1-1ug/kg/min利多卡因(Lidocaine) .精品.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预防及治疗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预防及治疗 众所周知,“子宫内膜容受性”问题已日益成为不孕症及自然流产、生化妊娠的主要病因之一,且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也是目前不孕症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薄型子宫内膜”最为常见及重要,发病率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可占80%左右,其影响生育的问题已经是成为目前治疗不孕症的重点之一。在这里,主要探讨一下对于“薄型子宫内膜”的预防及治疗问题。 一、“薄型子宫内膜”的预防: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1、建议尽量减少宫腔内操作,尤其是对于年轻女性或者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没有高度怀疑子宫内膜恶性变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做诊断性刮宫;对于有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妇科查体、彩超检查、内分泌检查等无创性操作来做出诊断,而不能单纯依据所谓的“子宫内膜厚”就轻易刮宫。 2、在流产方式的选择上,尽量鼓励患者采用药物流产:众所周知,药物流产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是相对比较少的,即便是出现了不全流产,在确实是需要清宫的情况下,手术操作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不需要过多的刮宫。反过来,很多人认为,因为药物流产存在一定的不成功率,或者是容易出现不全流产而不建议选择药物流产的做法并不可取,完全是属于“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另外,事实上,只要是掌握好适应症,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与人工流产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便是人工流产,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3、预防反复发作的妇科炎症,强调治疗妇科炎症要严格针对病因来治疗,治疗上需要正规治疗,但不能盲目用药或者是乱用药。

二、“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目前并没有比较有效的办法。 1、雌激素治疗或者是雌孕激素周期治疗: 目前这个办法仍是作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主要办法。但是需要强调一点,薄型子宫内膜是由于损伤了子宫基底层或者是炎症造成的,因此单纯补充雌激素或者是激素周期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且自然月经周期下,使用大量雌孕激素反而会影响卵泡发育,继而造成卵巢没有排卵、内分泌紊乱的情况。 2、其它辅助治疗: 如应用维生素E、阿斯匹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目前来看效果都不好。本人认为,某些中成药的治疗效果是不错的,如滋肾育胎丸、六味地黄丸、益母草颗粒等,没有副作用,可长期用药,是可以配合激素周期治疗或者是单独使用的。 3、干细胞治疗: 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认为造血和非造血骨髓来源的干细胞(BMDSCs)通过损伤刺激会被招募到子宫内膜,有可能会成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比较有效的治疗办法。

子宫内膜容受性及相关药物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期

摘要: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母体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是决定胚胎能否顺利着床的关键因素,容受性的高低可影响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因此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越来越重视,由于目前相关药物对其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且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导致对其认识不深入。该研究分别从相关指标及药物治疗方面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妊娠率;相关药物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母体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是保证孕卵着床、胎儿及胎盘发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胚胎能否顺利着床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因子宫内膜容受性低的病因和它的具体的机制还没有明确,因此,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和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流等,是现代医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主要措施[1]。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因素及药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一、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研究指标 1.1 超声学指标 Jarvela等[2]报道,子宫内膜的形态与妊娠结局相关,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的类型、厚度、容积以及子宫内膜的血流可以初步反映子宫内膜的功能状态,且现已经成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常用简便参数。也有报道,子宫内膜的形态与妊娠结局有相关性,注射绒促性素前子宫内膜呈现三线征的患者妊娠率可达44.8%。有数据显示,测定子宫内膜容积<2 mL时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较低。当PI、RI数值过高,反映子宫动脉血流的减少,血流阻力增高,子宫血流灌注差[3],可能也是导致妊娠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1.2 甾体激素的指标 莫玉俏等[4]报道,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的减低与高雌激素水平以及雌、孕激素比值的改变有关。成功的妊娠,除了要求受精卵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外,还要求妊娠患者的体内必需有足够的甾体激素。甾体激素是胚泡着床的启动因素,子宫内膜在卵巢甾体激素的影响下,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雌、孕激素水平的比例失调可直接影响子宫内膜自身或其它受体的表达。雌激素水平较低可使子宫的窗口期延长,雌激素水平若高则可使其很快关闭。 1.3 相关因子指标

动物麻醉剂及麻醉剂量

动物麻醉方法及给药剂量 一、动物麻醉的目的 1.清醒状态的动物虽然更加接近其生理状态,但是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强刺激容易引起动物大脑皮质的抑制,使动物机体发生生理机能障碍影响到实验的结果。甚至引起动物死亡或休克。 2.防止动物伤害实验操作者。 3.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麻醉是动物保护所必需采取的措施。 二、麻醉的类型和方法 1.全身麻醉的方法: 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将挥发性麻醉剂或气体的麻醉剂经过动物的呼吸道进入体内产生麻醉的效果。常见的麻醉剂有乙醚、安氟醚、三氟乙烷等,其中乙醚因麻醉深度容易掌握、安全、动物容易恢复等优点,使用最为广泛。 1)大鼠、小鼠、豚鼠的乙醚麻醉:将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放在大烧杯中,将动物放入,封口。动物先兴奋后抑制,自行倒下。当动物角膜反应迟钝,肌肉紧张度降低时,即可取出动物。如果动物逐渐恢复肌肉紧张(挣扎),可重复麻醉一次,待平静后即可开始试验。如果试验时间较长,可将动物固定在其口鼻处放置含有乙醚的棉球或纱布,并在实验中注意动物的反应,适时追加乙醚的吸入量,以维持麻醉的深度和实践。 2)猫、兔的乙醚麻醉:将动物放进内装含有乙醚的棉球/纱布的麻醉瓶中,封口。经过1~2min,从动物后腿依次出现麻痹现象,而后失去运动能力,表明动物进入麻醉状态。4~6min后可以将动物麻醉,如观察到动物倾斜不能站立、跌倒时,说明动物已经深度麻醉,立即取出动物,这时动物肌肉松弛、四肢紧张度降低,角膜反射迟钝,皮肤痛觉消失,可进行试验。3)犬的乙醚麻醉:首先将犬用绳子绑定,根据犬的大小选择适合的麻醉口罩,将纱布/棉花放到口罩内,加入乙醚。一人固定犬的前后肢,另一人用膝盖顶住犬的胸颈处,一手捏住头颈(注意力量,防止窒息),将口罩套在犬嘴上。开始乙醚用量可大一些,之后逐渐减少。犬开始兴奋后出现挣扎、呼吸不规则现象,而后呼吸逐渐平稳,肌肉紧张度逐渐消失,角膜反射迟钝,对皮肤刺激无反应,此时可开始试验。 乙醚吸入如果出现呼吸窒息应暂停吸入乙醚,等呼吸恢复后在继续吸入。随着吸入乙醚麻醉的加深,犬的呼吸加深,肌肉紧张度增加,可能会出现窒息。预防的办法是:在犬每吸入数次乙醚后,取下口罩,让其呼吸一次新鲜空气。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 …… [原因] 多由几个因素综合引起,常见的原因有: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的最常见原因。 2.子宫因素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等)、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经产妇子宫肌纤维变性、结缔组织增生或子宫肌瘤等,均能引起宫缩乏力。 3.精神因素 初产妇,尤其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减少,临产后进食不足以及过多地消耗体力,均可导致宫缩乏力。 4.内分泌失调 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缩宫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等分泌不足,孕激素下降缓慢,电解质(钾、钠、钙、镁)异常,均可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能力。目前认为,子宫平滑肌细胞收缩,需肌动蛋白、磷酸化肌浆蛋白及能量供应。子宫平滑肌细胞内Ca2+浓度降低、肌浆蛋白轻链激酶及ATP酶不足,均可影响肌细胞收缩,导致宫缩乏力。

5.药物影响 临产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与镇痛剂,如吗啡、氯丙嗪、硫酸镁、派替啶、苯巴比妥钠等,可以使宫缩受到抑制。 6.其他 于第一产程后期过早使用腹压,或膀胱充盈影响胎先露部下降,均可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临床表现] 根据发生时期分的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宫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就出现宫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导致产程延长;继发性宫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较晚阶段(多在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宫缩乏力有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也不同。 1.协调性宫缩乏力(低张性宫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内压力低,小于2.0kPa(l5mmHg),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不明显,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此种宫缩乏力,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临产早期宫缩正常,但至宫口扩张进入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时宫缩减弱,常见于中骨盆与骨盆出口平面狭窄、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等头盆不称时。协调性宫缩乏力时由于宫腔内压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什么是子宫内膜容受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子宫内膜容受性 导语:相信很多朋友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比较陌生,不知道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什么意思,那么什么是子宫内膜容受性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子宫内膜 相信很多朋友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比较陌生,不知道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什么意思,那么什么是子宫内膜容受性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内容,想要了解什么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朋友不妨接着往下看哦!下面请大家看详细的介绍。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内膜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囊胚能够黏附,穿入内膜并诱导内膜间质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植入内膜,这段时间称为“着床窗”,一般在排卵后的6~10 d,即正常月经周期的第20~24天。 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因素众多,包括: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等。其中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和血流分布可以通过超声影像显示,在子宫肌层及子宫内膜之间有一个特殊的结合区域,超声下显示为一低回声薄层,这一区域在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在自然妊娠或辅助生育技术中,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妊娠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使用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来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法。一些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厚度是预测妊娠结局的重要因子,适当厚度的子宫内膜是胚胎种植的必备条件,而子宫内膜过薄可导致胚胎种植率明显降低在临床已成共识。但其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致使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可反映内膜功能状态,适度厚度内膜易于胚胎着床。有学者研究适合着床的内膜最佳范围≥10 mm,当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厚度与ER相关。但有些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内膜厚度和妊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根据1983—1984年全国24省市对6241 例产妇失血量测量结果提出产后出血的定义为从接生至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或至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机制障碍.本文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进行论述[2]. 一.产后出血的机理 产后出血是子宫肌纤维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凝固机制共同决定的.子宫收缩的动因来自于内源性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的释放.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是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活化剂,催产素可以释放和促进钙离子向肌细胞内流动,而前列腺素是钙离子载体,与钙离子形成复合体,将钙离子携带入细胞内.进入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与肌动蛋白,肌浆蛋白的结和引起子宫收缩与缩复,对宫壁上的血管起压迫止血的作用.同时由于肌肉缩复使血管迂回曲折,血流阻滞,有利于血栓形成,血窦关闭.但是子宫肌纤维收缩后还会放松,因而受压迫的血管可以再度暴露开放并继续出血,因而根本的止血机制是血液凝固.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内源性前列腺素作用下血小板大量聚集,聚集的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加强血管收缩,同时亦加强引起粘性变形形成血栓,导致凝血因子的大量释放,进一步发生凝血反应,形成的凝血块可以有效的堵塞胎盘剥离面暴露的血管达到自然止血的目的. 因此凡是影响子宫肌纤维强烈收缩,干扰肌纤维之间血管压迫闭塞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因素均可引起产后出血[1] 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预防 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研究发现第三产程的时间对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有显著影响.当第三产程>10分钟,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第三产程>20分钟产后出血量增加更加明显.故第三产程时间的减少,子宫收缩良好是减少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关键[3]. (一).按摩子宫 助产者连续用一手置于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性按摩子宫底,经按摩后子宫收缩,亦可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顶起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壁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作按摩.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通常持续15分钟多能奏效[4]. (二).催产素 催产素能够选择性的兴奋子宫平滑肌,既能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又能加强其收缩力.临床上催产素的用法通常为肌注或静点10—20u,24小时内用量不超过40u.但宫体注射,宫颈注射,脐静脉注射等局部用药法效果则更佳.宫

小鼠(mouse)麻醉剂量表

小鼠(mouse)麻醉剂量表 IM:肌肉注射IV:静脉注射SC:皮下注射IP:腹腔注射Inhalation:吸入

大鼠(Rat)麻醉剂量表 IM:肌肉注射IV:静脉注射SC:皮下注射IP:腹腔注射Inhalation:吸入Reference: 1.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中华实验动物学会出版2004) 2.Clinical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K,Hrapkiewicz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IM:肌肉注射IV:静脉注射SC:皮下注射IP:腹腔注射Inhalation:吸入Reference: 1.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中华实验动物学会出版2004) 2.Clinical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K,Hrapkiewicz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IM:肌肉注射IV:静脉注射SC:皮下注射IP:腹腔注射Inhalation:吸入Reference: 1.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指南。(中华实验动物学会出版2004) 2.Clinical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K,Hrapkiewicz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仓鼠(Hamster)麻醉剂量表 IM:肌肉注射IV:静脉注射SC:皮下注射IP:腹腔注射Inhalation:吸入Reference: 1.Clinical laboratory animal medicine。(K,Hrapkiewicz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中西医诊治思路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中西医诊治思路 发表时间:2018-12-14T16:22:30.7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35期作者:黄娟 [导读] 本文中,首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紧接着又分析了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发病机制,最后从西医和中医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从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有了全面的了解。 (海阳市中医医院山东烟台 265100) 【摘要】本文中,首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紧接着又分析了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发病机制,最后从西医和中医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从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有了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中西医;诊治思路;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095-01 1.引言 从当前临床妇产科的实践研究来看,影响妊娠率的因素诸多,而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便是其中之一。要想提升妊娠率,必须要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此,本研究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中西医诊治思路进行研究,而这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2.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影响因素 何谓子宫内膜容受性?所谓子宫内膜容受性指的是子宫内膜在特定的时间内接纳胚胎并使其成功着床的能力,是指子宫内膜处于一种允许囊胚定位、粘附、侵入并使内膜腺体间质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胚胎着床的状态。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症的发生。造成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子宫因素,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过薄、先天性子宫畸形或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1]。(2)卵巢因素,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黄素化不排卵综合征等。(3)宫腔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器械损伤。(4)辅助生殖对子宫内膜的不良影响。 3.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临床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纵观业内的各研究情况,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发病机制并不是非常明确。在诸多的研究过程中,一致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发病机制与如下几个因素有关:卵巢性激素、子宫内膜局部分子、胚胎及其分泌的胚胎性因子异常[2]。卵巢性激素不足时,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发生率通常比较高。如果子宫内膜局部分子、胚胎及其分泌的胚胎性因子处于正常状态,则子宫内膜容受性会满足胚胎着床的正常需求,而异常则无法满足。 4.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中西医诊治 4.1 中西医诊断 在西医学诊断方面,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时,通常需要借助相应的设备,如宫腔镜、光镜、电镜等,因而不同的诊断方式,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首先,宫腔镜诊断。宫腔镜诊断主要可以分为两组,一种是差型,另一种是佳型。差型表现为腺体开口比较小,内膜血管分布稀少并且呈点状(片状)分布。佳型表现为腺体极度扩张呈指环状,开口比较大,内膜血管呈网状分布[3]。其次,光镜诊断。光镜诊断时,主要是对子宫内膜周期变化进行观察,如腺上皮细胞的核上、核下空泡百分率、腺腔道扩张及其分泌率等。最后,电镜诊断。电镜诊断即电子显微镜下诊断,如果发育成熟的胞饮突记为阳性,可以分为发育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 在中医学诊断方面,根据生殖激素及其受体、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标志和超声形态学标志、细胞因子、基因学指标等内容,对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结合目前常用的西医诊断方法,运用中医理论对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病因机制进行分析,将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分为肾气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血瘀证、肝郁证等类型。 4.2 中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激素治疗、抗凝剂治疗、手术治疗等。激素治疗指根据子宫内膜的发育情况,结合卵泡的发育,并适时加雌性激素对内膜的厚度进行调整,黄体功能不足时,适当增加孕激素来调节分泌功能,可以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现象,以此提高妊娠率。但需要注意的是,雌二醇/孕激素的比例要控制好,在控制性超排卵周期时,雌二醇的水平如果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3000mg/L,则极有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4]。抗凝剂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也比较常见。以阿司匹林为例,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后,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会得到明显改善,子宫的血液供应会更加充足,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受容性低下的情况。手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也比较常见,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手术方式,如输卵管切除术、机械刺激术等。 中医治疗方面。近年来,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研究越来越多,影响力也逐渐扩大。相关研究显示,应用中药复方助孕增膜方能够增加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并改善子宫动脉血供。以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助孕丸为例,经期应用少腹逐瘀颗粒,经后应用当归地黄饮剂能够显著改善病症。单味中药治疗方面,服用中药阿胶也可以增大子宫内膜的厚度,促进血供,提高妊娠率。 5.结语 通常情况下,胚胎的成功着床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是否有可以着床的胚泡,二是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否良好,三是子宫内膜是否同步发育,如果上述三个因素均为肯定回答,则胚胎将会成功着床。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症状,会对妊娠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必须及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加以治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情况,提高妊娠率。 【参考文献】 [1]黄羚,刘雁峰,江媚.中西医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治疗概况[J].世界中医药,2014,14(10):1388-1391. [2]杨东霞,侯琳,李红梅,等.中西医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养生b,2015,24(16):31-31. [3]江媚,刘雁峰,黄羚.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中医证型特点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10(11):3836-3839. [4]李婧,谈勇.中西医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2(3):125-126.

生殖医学中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

?综述?生殖医学中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 张建伟,连 方,王希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济南 250011) 【摘要】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囊胚着床的重要因素之一。超声作为临床普及的非创伤性检查方 法,用以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辅助生育技术中不孕症患者的治疗结果,具有重要价值。现对超声 下监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时间及检查指标与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关键词】 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容受性;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71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79(2002)04-0289-03 胚胎质量(embry o quality)与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是影响胚胎着床的主要因素,近年子宫内膜容受性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常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性激素调控,其厚度、形态、代谢及生殖内分泌功能呈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保证孕卵着床、胎儿和胎盘发育的重要环节。超声检查作为临床普及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对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检测子宫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有重要意义。 1 超声方法的选择 妇产科临床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主要有B型显像法及多普勒超声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 DFI)使超声诊断成为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相结合的诊断,在生殖医学领域现已广泛应用。 检查途径分为经腹超声(T AS)及经阴道超声(T VS)。人类辅助生育技术(ART)中T VS优于T AS,T VS探头频率高(5~7.5MH z),扫描视角大(85°~120°),最大扫描角度可达240°,探头靠近子宫及卵巢,用以观察子宫内膜及卵巢尤为清晰,且检查过程中无须充盈膀胱,不受患者肥胖的限制。因此,研究子宫内膜变化多采用T VS。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 VC D)除具有一般阴道超声的优点外,尚可直观、定性观察盆腔脏器的血流分布状况,并能应用频谱多普勒流速曲线测量有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分析卵巢、子宫的血流,目前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前沿的探查方法,在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评估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2 超声检测时间的选择 文献报道,超声检测时间有所不同。Leibovitz等1将取卵日定为Day0,对采用长方案行超促排卵的患者,分6期进行观察:1期:Day-20~-11;2期:Day-10~-6;3期:Day -5~-2;4期:Day0;5期:Day+7~+14;6期:Day+15~+ 21。根据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特点,多数研究选择在围排卵期进行,探测时间分别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日及胚胎移植日居多,采用不同时间的超声检测以了解子宫内膜的变化,分析它与胚胎植入和妊娠结局的关系。尽管Sharara等2对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 VF2ET)的86例患者,进行了103个周期的观察,提出取卵日的内膜类型用以预测内膜容受性比HCG注射日更准确,但目前大量的研究仍选择在HCG注射日进行。 3 超声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3.1 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可反映内膜的功能状态,对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有较大意义。Abdalla等3于胚胎移植日测量了59例赠卵接受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发现40例非妊娠者的内膜厚度为8.62±3.49mm,与19例妊娠者(10.24±2.63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382),内膜<5mm者无1例妊娠。Dickey 等4观察了451个促排卵周期HCG注射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并分析它与妊娠率的关系后,得出了相似结论,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非妊娠组,内膜≥9mm者妊娠率为1 4.1%;内膜6~8mm者,妊娠率仅为9.4%。尽管目前对单以内膜厚度评估内膜容受性的可信度尚有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当围排卵期内膜厚度小于某一数值时,妊娠的可能性为零,该临界值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为5~8mm不等1,3-5,而内膜适宜着床的厚度经Issacs6采用相关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佳范围是9~11mm。 3.2 子宫内膜类型(endometrial pattern) 子宫内膜形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G onen和Capser7将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形态分为3型:A型:即三线型或多层子宫内膜,为外层和中部强回声以及内层低回声或暗区,宫腔中线回声明显;B型:为中部孤立回声,同子宫内膜肌层图像,宫腔中线回声不明显;C型:为均质强回声,无宫腔中线回声。A型子宫内膜的着床率显著高于后两型。Dickey等4也得出类似结果,在全组451例患者中内膜A型占56%,B型占43%,此两组妊娠率(29%、21%)及继续妊娠率(25%、15%)无差异,C型占1%,无1例妊娠。Nakamura等8将同一切面子宫内膜超声回声图像分为4级:Ⅰ级显示低回声的功能层,伴最低限度的较强回声和基底层及明显的腔隙;Ⅱ级显示<50%强回声图像且伴有明显的腔隙;Ⅲ级显示>50%强回声图像,伴有最低限度中间低回声区及明显的腔隙,Ⅳ级显示为完全强回 982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7月第11卷第4期 Prog Obstet G ynecol,July2002,V ol.11,N o.4

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 …… 【概述】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多因产道或胎儿因素异常形成梗阻性难产,使胎儿通过产道阻力增加,导致继发性产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发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病因学】 多由几个因素综合引起,常见的原因有: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导致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2.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等)、子宫壁过度膨胀(如双胎、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经产妇(multipara)子宫肌纤维变性或子宫肌瘤等,均能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3.精神因素初产妇(primipara)[尤其是35岁以上高龄初产妇(elderly primipara)],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睡眠少,临产后进食少以及过多地消耗体力,均可导致子宫收缩

乏力。 4.内分泌失调临产后,产妇体内雌激素、催产素、前列腺素、乙酰胆碱等分泌不足,孕激素下降缓慢,子宫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降低等,均可影响子宫肌兴奋阈,致使子宫收缩乏力。 5.药物影响临产后不适当地使用大剂量镇静剂与镇痛剂,如吗啡、氯丙嗪、度冷丁、巴比妥等,可以使子宫收缩受到抑制。【临床表现】 根据发生时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正常,只是在产程进展到某阶段(多在活跃期或第二产程),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子宫收缩乏力有两种类型,临床表现也不同。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压力低(< 2.0kPa),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子宫收缩达极期时,子宫体不隆起和变硬,用手指压宫底部肌壁仍可出现凹陷,产程延长或停滞。由于宫腔内张力低,对胎儿影响不大。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宫缩不是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宫缩的兴奋点来自子宫的一处或多处,节律不协调。宫缩时宫底部不强,而是中段或下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实验动物麻醉方法 麻醉(anesthesia)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实验过程中所至的疼痛和不适感觉,保障实验动物的安全,使动物在实验中服从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一、常用的麻醉药 (一)常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此药毒性小,见效快,常用于局部浸润麻醉,用时配成0.5%~1%;利多卡因,此药见效快,组织穿透性好,常用1%~2%溶液作为大动物神经干阻滞麻醉,也可用0.25%~0.5%溶液作局部浸润麻醉。 (二)常用全身麻醉剂: 1. 乙醚乙醚吸入法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各种动物都可应用。其麻醉量和致死量相差大,所以其安全度大。但由于乙醚局部刺激作用大,可刺激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反射还可扰乱呼吸、血压和心脏的活动,并且容易引起窒息,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但总起来说乙醚麻醉的优点多,如麻醉深度易于掌握,比较安全,而且麻醉后恢复比较快。其缺点是需要专人负责管理麻醉,在麻醉初期出现强烈的兴奋现象,对呼吸道又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需在麻醉前给予一定量的吗啡和阿托品(基础麻醉),通常在麻醉前20-30分钟,皮下注射盐酸或硫酸吗啡(每公斤体重5~10mg)及阿托品(每公斤体重0.1mg)。盐酸吗啡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痛阈,还可节省乙醚用量及避免乙醚麻醉过程中的兴奋期。阿托品可对抗乙醚刺激呼吸道分泌粘液的作用,可避免麻醉过程中发生呼吸道堵塞,或手术后发生吸入性肺炎。 进行手术或使用过程中,需要继续给予吸入乙醚,以维持麻醉状态。慢性实验预备手术的过程中,仍用麻醉口罩给药,而在一般急性使用,麻醉后可以先进行气管切开术,通过气管套管连接麻醉瓶继续给药。在继续给药过程中,要时常检查角膜反射和观察瞳孔大小(如发现角膜反射消失,瞳孔突然放大,应立即停止麻醉。万一呼吸停止,必须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待恢复自动呼吸后再进行操作。 2. 苯巴比妥钠此药作用持久,应用方便,在普通麻醉用量情况下对于动物呼吸、血压和其它功能无多大影响。通常在实验前半至一小时用药。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腹腔注射80~100mg/kg体重,静脉注射70~120mg/kg体重( 一般每公斤体重给70~80mg即可麻醉,但有的动物要100~120mg 才能麻醉,具体用量可根据各个动物的敏感性而定)。兔腹腔注射150~200mg/kg体重。 3. 戊巴比妥钠此药麻醉时间不很长,一次给药的有效时间可延续3-5小时,所以十分适合一般使用要求。给药后对动物循环和呼吸系统无显著抑制作用,药品价格也很便宜。用时配成1~3%生理盐水溶液,必要时可加温溶解,配好的药液在常温下放臵1~2月不失药效。静脉或腹腔注射后很快就进入麻醉期,使用剂量及方法为:狗、猫、兔静脉注射30~35mg/kg体重,腹腔注射40~45mg/kg体重。 4. 硫喷妥钠为黄色粉末,有硫臭,易吸水。其水溶液不稳定,故必须现用现配,常用浓度为1~5%。此药作静脉注射时,由于药液迅速进入脑组织,故诱导快,动物很快被麻醉。但苏醒也很快,一次给药的麻醉时效仅维持半至一小时。在时间较长的实验过程中,可重复注射,以维持一定的

各种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各种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3-26T10:07:45.5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芶飞飞肖雁冰 [导读] 胞饮突出现的时间-般是在正常月经周期的第20~21天,这-时期恰好与胚囊着床的时期相-致。 芶飞飞肖雁冰(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 【中图分类号】R4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338-0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作为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临床妊娠率达40%-60%,但胚胎着床率低,仅为20%-3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有关。仅为20%-3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良有很大的关系。胚胎的成功着床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若能采用-些方法,使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提高,将有可能大大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目前的辅助生殖技术中,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尿促性素、促卵泡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对于排卵问题引起的不孕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却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发育,导致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子宫内膜的发育与胚胎发育不同步,流产率明显增加。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刻不容缓,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我们了解到某些激素类药物,如:雌孕激素、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可以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故现就各种不同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概述如下: 1、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 子宫内膜容受性,顾名思义,是指子宫内膜对于即将植入其中的胚胎的容纳和接受的能力,在时间和空间方面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它涵盖了从胚胎的粘附到植入子宫内膜的特定的过程,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子宫内膜的形态学、超声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其进行判定。 1.1 形态学评价 子宫内膜上皮主要由在整个月经周期受各种激素影响较小的纤毛细胞(呈比较恒定的状态)和在黄体期变化较明显的微绒毛细胞构成,微绒毛细胞-开始是在细胞的表面形成小的突起,然后逐渐增大,最后失去微绒毛而形成胞饮突[1],其出现就标志着子宫内膜的最佳容受期。胞饮突出现的时间-般是在正常月经周期的第20~21天,这-时期恰好与胚囊着床的时期相-致。发育成熟的胞饮突仅持续24-48 h。充分发育的胞饮突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容受性良好的超微结构性标记。Nikas G等研究表明,胞饮突是否丰富与临床妊娠率有密切关系:胞饮突缺乏的患者,胚胎植入后着床反复失败,然而胞饮突越丰富的患者,临床妊娠率越高[2]。连续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观察发现:正常月经周期和COH周期子宫内膜均有发育完全的胞饮突出现,但出现的时间不同。在COH周期,充分发育的胞饮突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8-19天(平均d 19.3 +-1.1),和正常月经周期(平均d 21.0+-0.8)相比较,提前了1-2天。COH周期中胞饮突的提前出现可能是因为控制性超排卵对子宫内膜超微结构产生了影响,使胞饮突提前萎缩,子宫内膜着床窗向前移动,从而导致了胚胎发育和内膜发育的不同步,种植窗较早开放,使周期的着床率降低。胞饮突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态学标志,在临床上可为胚胎移植提供重要线索,预计胚胎移植的时间。胞饮突的检测对反复IVF—ET失败的妇女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治疗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可望人人地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2]。 1.2 超声学评价 1.2.1 子宫内膜厚度 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随着卵泡的发育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子宫内膜呈周期性生长。排卵前,随着卵泡发育成熟,子宫内膜厚度可达8~13mm[4]。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是较易测得的超声学指标,在-定程度上反应了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宜厚度的子宫内膜是胚胎顺利着床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关于子宫内膜厚度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观点不一[3]。有不少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当围排卵期内膜厚度小于某-数值时,妊娠的可能性为零,该临界值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为5-8mm不等,有不少学者报道认为,妊娠所需子宫内膜厚度不少于7mm。而内膜适宜着床的厚度经Isaacs等采用相关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最佳范围是9-11mm,内膜过薄或过厚均对着床不利。虽然对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这-观点存在争议,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不能对妊娠结局做出可靠的预测,但对内膜过薄者可应用药物改善或稍推迟注射HCG时间,使内膜进-步增厚,有利于指导临床,提高妊娠率[4]。 1.2.2 子宫内膜类型 Gonen等按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形态学判断标准将内膜形态分为A、B、C型。A型典型三线型,外层和中央为强回声线,外层与子宫腔中线之问为低回声区或暗区。B型,均-的中等强度回声型子宫腔的强回声中线断续不清。C型,均质强回声,无宫腔中线回声。李红、刚春玲等研究了66例接受治疗并自然妊娠的患者,监测其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形态为A型的不孕症患者自然妊娠率最高,B型次之,c型最低。不同子宫内膜类型的妊娠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后A型妊娠率高于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型妊娠率有高于B型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型与C型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除了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评估内膜容受性外,近年国内外学者就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能否成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新参数做了相关研究,结论不一。 1.3 相关因子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除雌、孕激素外,还需要多种分子参与调节,包括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等。子宫局部分泌的细胞因子能调控胚胎着床的各个环节,参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调节,各个因子的表达及相互调节是正常妊娠的关键所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可上调整合素B的表达,促进胚胎的粘附及着床,围着床期表达LIF是判断内膜对胚泡是否具有接受性或胚泡能否着床的主要标志之-,是胚胎正常发育的关键因子,同时也是着床启动调节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是-类连接特殊受体的蛋白质,有细胞分化和增殖作用。VEGF调控内膜血管的发生,大量研究也证实,种植窗期VEGF的高表达将利于胚胎着床及早期绒毛血管的形成,提高内膜的容受性。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子宫具有完整的IGF系统,与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容受性、胚胎的种植和发育密切相关。IGF-I主要受雌激素调节,促进内膜增生,IGF-Ⅱ主要受孕激素调节,可能与与内膜分化有关,IGFBPs 可通过与IGF形成复合物,降低游离IGF浓度,而IGFBPs的水解酶能增加IGF的生物利用度[5]。 2、各种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2.1 雌激素及孕激素 子宫内膜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细胞增生,至增殖期晚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