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与学习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与学习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与学习

第一章社会工作导论

1.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专业技巧和方法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是

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社会科学。

?社会工作的科学性表现在:A 工作态度的客观性 B 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C 工作程序的合理法与严密性

?社会工作的实用性

?社会工作的综合性

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

对象:

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或群体。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那些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讲最应该帮助的人。―最需要帮助的人‖一方面是由社会所认同的基本道德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福利的支付能力所制约的。

领域:

社会工作的领域是指社会工作实施的、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范围。从国际上的一般情况看,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公共救助家庭服务儿童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业服务矫治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乡村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社会保险服务

4.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的目标分为服务对象和社会层面两个部分:

在服务对象中实现: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在社会层面中实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5.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的涵义:功能指的是在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中,部分对整体的贡献。

功能的分类:①谁的功能和对谁的功能②正功能和反功能③显功能与潜功能

6.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①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②促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①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②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③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思考题:

? 1.什么是社会工作?试比较世界各国对社会工作的不同理解

①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以科学知识为基

础,运用专业技巧和方法的助人服务活动。

②A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B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过程C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方法D 社会工作

是一种专业 E 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用自己的话比较概括。

? 2.谈谈你对社会工作学科性质的认识

1、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又可以表现为:A 工作态度的客观性 B 工作方法的科学性 C 工作

程序的合理法与严密性

2、社会工作的实用性

3、社会工作的综合性

结合自己的理解再说认识

? 3.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功能的涵义:功能指的是在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中,部分对整体的贡献。

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社会工作对工作对象的功能:①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②促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

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①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②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③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 4.简述社会工作的对象及其发展

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个人或群体。

社区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是社会工作内容的丰富和范围的扩大,它在依然关注个人和家庭的基础上,将解决社区的、综合性的经济的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任务。这不但迫使社会工作者去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而且也将其工作扩展到了宏观层次。

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工作的对象也在扩大,这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的性质由补救性、治疗性向治疗与预防、补救与发展结合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1.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思想渊源:

(1)古希腊罗马的福利思想

(2)基督教的―博爱‖观念

(3)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

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以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了小农经济。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迁。但在这次变迁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另外,城市产业工人的生活也是十分贫困的。

2.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

①英国的济贫立法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②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活动

?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

3.社会工作专业的出现

①社会工作理论的总结和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体系的建设。

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是社工专业化的制度性前提。

③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确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

4.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福利思想:

有孔子的大同社会,孟子的主张统治者应广施―仁政‖,墨子主张―兼爱‖

实践:

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太发达.原因有二:

A 传统中国的社会组织以家庭、家族为单位。

B 古代的救济以临时性的救灾、救荒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救济事业。

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

(1)―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

(2)九惠之教

(3)仓储救济

5.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

(1)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

1940年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社会部,隶属行政院,主管全国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等事务。1942年又在全国省、市、县普遍设立社会部下设机构。

(2)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最有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

(3)微观社会工作实务。

(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6.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工作

(1)改革前的中国社会工作

A 由政府包办

B 专业社会工作中断

社会工作方面的成就:建立了一定范围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伏抚工作、农村福利

(2)改革以后的中国社会工作

①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A 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B 企业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C 家庭职能的转变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D 邻里关系的衰微需要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②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的迫切性,弱势群体问题的现实,迫切要求发展专业社会工作。

③我国目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及面临的困境。

思考题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思想渊源:

(1)古希腊罗马的福利思想

(2)基督教的―博爱‖观念

(3)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

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以大工业生产方式代替了小农经济。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迁。但在这次变迁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另外,城市产业工人的生活也是十分贫困的。

?2、简述伊丽莎白济贫法的内容及其对社工的影响

A 政府负起了社会救济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这在某种意义上为社会工

作的诞生创立了一个合法性前提。

B 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它承袭了以前的济贫立法中关于―有劳动能力的乞丐‖的概

念。

C 它确定了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这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作是社会工业职业化的开端。

D 《济贫法》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3、睦邻组织运动对社区工作方法有什么影响

A 以社区为工作场所,为后来的社区工作方法积累了实践经验。

B 使救助工作由简单的物质救济扩展到对受助人精神的关怀和对社区环境的改造。

C 强调以社区实际需要开展工作,发动、组织或配合社会力量开展工作。

?4、中国古代实施救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

(1)―保息六政‖与―荒政十二‖

(2)九惠之教

(3)仓储救济

请自行展开……

第三章略过

第四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价值观和伦理

1.社会工作的核心哲学体系

自然科学所釆用的哲学是实证主义。因此﹐我们能看到实证主义同与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相关的人道主义、乌托邦思想一起﹐构成了影响社会工作的核心哲学体系。

2. 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犹太教–基督教信仰实证主义乌托邦思想人道主义

3.人类的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

①正义与平等②社会工作与正义与平等③自由④友善⑤幸福⑥民主

⑦民主政治⑧社会工作与民主

4.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基础

什么是价值观:个人或群体所秉持的偏好行为的系统表述。它喻示了对生活的特定手段、目标和条件的一般偏好,常伴有强烈的感受。

价值观的特点:①价值观是抽象的、不可证明的。②价值观是受感情主宰的。③价值观是选择目标的准则。④价值观构成专业守则的基础。

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与理念。

5.社会工作者面对的五种价值观(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体系)

●社会的价值观

●案主的价值观

●机构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

●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6.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基础

①接纳

按纳是指个案工作者理解案主,并完整地看待案主,包括他的长处和弱点,他的适宜和不适宜的品质,他的正面和负面的感受,他的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与行为,完全保持案主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个人价值。

②案主的自决

这一原则反映出的信念是,案主有能力成长和改变。当然,社会工作者必须能评估案主能力。

③保密

保守与案主有关的,在助人过程中透露给社会工作者的秘密资料。

④伦理困境

指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

⑤伦理困境的处遇策略

7.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专业守则的功能

(一)指导实践者面对工作中的两难处境;

(二)向案主提供理念以评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三)监管实践者与案主、同事及社区等有关的行为;

(四)为督导或其他专业人员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活动奠定基础。

思考题:

1、结合自己的体会试述社会工作哲学思想的三个假设。

自己找……

2、接纳的障碍都有哪些?

不能接纳自我

自我中心

偏好和偏见

(自知、自省、防止狭獈)

3、社会工作实践中,价值观决定中的困难都体现为哪几个方面?

没找到……

第五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类行为

人类行为的涵义

―行为‖一词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行为‖仅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活动。广义的―行为‖则指个体对环境刺激所做的所有反应,除了狭义的行为外,还包括只能通过表象去间接推断的内部心理过程。

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2)复合性

(3)变化性

(4)多样性

(5)累积性

行为的分类

?正常行为(normal behavior)与非正常行为(abnormal behavior)

正常与非正常行为的划分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个体生息于其中的,由生物(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社会系统。社会工作学者还将社会环境划分为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生系统和宏观系统等四个层次:

?微观系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之有长期的和直接的接触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比如家

庭、学校、朋友、邻居等等。

?中介系统是在个人所处的微观系统之间发挥联结和中介作用的系统。如家长会。

?外生系统是个人与之没有或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和互动,但却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生活的群体、组织

或机构等。对一个学生而言,教育部就是他的外生系统。

?宏观系统是指能够对外生系统造成直接影响的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等。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环境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

行为。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个人会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人类

行为的影响要大得多。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1)、精神层次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3)性本能理论(4)释梦理论(5)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因此,他从逻辑中引进了―运算‖概念作为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标准。皮亚杰所说的运算是指协调为一整体系统的内化的可逆的动作。皮亚杰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曾将儿童智力的发展分为3、4、5或6个主要的阶段,但各种划分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别。

有代表性的划分包括感觉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这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

?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库利(1864—1929)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被认为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与自我发展理论相关的有三个主要观点:人与社会的关系、镜中自我、首属群体。

1、人与社会的关系

2、镜中自我

3、首属群体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5.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埃氏将人的成长分为八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人都要经受特定的冲突和危机.

?1、信任与不信任(0—1.5岁感觉阶段)

?2、自主与怀疑(1.5—3岁肌肉发展阶段)

?3、主动与内疚(3—6岁性器官阶段)

?4、勤劳与自主(6—12岁潜伏期)

?5、认同和角色混淆(12—20岁)

?6、亲密与孤独(20—40岁成年早期发展阶段)

?7、生殖与停滞(40—60岁)

?8、自我整合与绝望(60—老年期,―成熟阶段‖)

6.马斯洛将需要细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级:生理需要

第二级:安全需要

第三级: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第四级:尊重需要

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马斯洛的晚年,他又提出了比自我实现更高一级的需要,这就是自我超越的需要。

第六级:自我超越需要

7.人类行为的三个层面

?生物生理层面

人类个体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其行为发展必然受到生物生理因素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的基本生物性状受遗传信息的控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体质状况构成个人社会发展的基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第三、人作为一个生物体内在的―生物钟‖规定着每个人基本的生活节奏和生命周期,人人都逃不出生老病死的大限,生理发育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或阶段也常常构成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或生命事件。

?心理层面

人的潜意识、感觉、认知、情绪、需要、态度、意志等心理过程,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关于人类行为的心理层面,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刻分析。

?社会层面

从社会的角度看,人类行为实际上是一个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人总是生活在社会系统中,社会系统的时空结构作为一种基本框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确定了个体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这个位置规定着人类行为的形态和发展。

从时间上说,自然时间节奏和社会时间安排叠加在一起,共同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

从空间上说,物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共同影响人的行为。

8.社会系统对人类行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作为社会化机制,它影响着个体对社会角色规范的学习和领悟。

(2)作为资源配置机制,它影响着个体角色扮演所需要的条件和手段。(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三种:市场、制度安排和关系网络)

(3)社会系统的运行方式影响着人类行为的内部环境,即生理和心理过程。

9.人类行为与生命周期

?婴儿期(0—3岁)

生命任务:学习与照顾者建立基本信任关系。

需求:依赖照顾者,足够的营养与温暖、亲情、学习与人建立关系、语言及概念、技巧。要求照顾者本身心理健康、情绪稳定。

问题与危机:教养不当,基本衣食不能保证、疏忽与溺爱、生理或心理残疾。

社会工作功能:提供方案以维持婴儿生理需求,妇婴保健、亲职教育及幼儿园照顾等。

?学龄前(3—6岁)

生命任务:发展认知与智能,增进控制自己及环境的能力;学习认同性别角色及与角色相联的行为规范,通过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建立自主能力及自信心。

需求:同伴游戏,发展语言的机会,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教育,父母的鼓励、支持及民主开放的态度,适当的管教引导,培养建立自我自信心。

问题与危机:自我中心,过分溺爱与不当的社会化,缺乏监护,偏差行为。

社会工作功能:幼儿园照顾服务,父母、学校、亲子教育、儿童卫生保健。

?小学(6—12岁)

生命任务:学习知识,学习适应社会,培养工作态度及自我信念,学习与同龄伙伴相处,学习与性别相联的角色行为,发展良知、道德及价值标准。

需求:良好的社会化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与同辈团体相处的机会,成功的经验,个别化的辅导。

问题与危机:学习失败,自卑感,不良习惯与行为。

社会工作功能:学校社会工作,业余课外活动服务,发展性团体活动(如夏令营等),少先队团队活动。

?中学(12—18岁)

生命任务:身份认同,准备成人角色,完成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过渡。

需求:重整自我,建立自己的道德与价值观,自我肯定,同辈团体交往与活动,友谊,学习独立,团体认同与归属。

问题与危机:自我认同与肯定危机,亲子关系冲突,学校、社会及人格适应不良,罪恶感,问题行为,暴力行为。

社会工作功能:学校与家庭的支持,亲子教育,青春期教育,青少年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团体活动。

?青年期(18—22岁)

生命任务:人格重整与自我认定,独立,学习成人角色。

需求:选择职业与工作,结交异性朋友,成人角色的自我实现。

问题与危机:焦虑及自我角色混淆,畏惧与逃避社会,未婚父母,学校与工作适应不良。

社会工作功能:职业训练,婚前学校。

?成人期(22—65岁)

生命任务:确定人生目标,选定职业,选择婚姻伴侣及婚姻适应,为人父母与养育子女。

需求:稳定的家庭,事业成就感及扩展自我发展的机会。

问题与危机:疏离感,婚姻失败,教子不当,亲子冲突,工作挫折,失业,自我发展,停滞,人格解组,伤残。

社会工作功能:婚姻与家庭辅导,亲职教育,家庭服务,就业与职业辅导,医疗与社会保障,社会支持与社会救助,心理卫生服务。

?老年期(65岁以后)

生命任务:面对身体老化,准备退休生活,适应亲人去世,重建新的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行为,面对死亡。

需求:在就业,安老,自我尊严,参与社会生

问题与危机:适应困难,沮丧,疑心,自怜,孤单无依,绝望无助,恐惧死亡。

社会工作功能:养老保险与社会保障,老年生活服务,老人社区照顾,收养服务,老年社区文娱活动,就业服务。

思考题

? 1.什么是行为?人类行为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 2.什么是社会环境?可以划分为哪些层次?

? 3.怎样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 4.人类行为有哪些层面?如何理解?

? 5.精神分析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以上问题都有答案自己找呗)

第六章略过

第七章社会工作过程

1.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要素组合

?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

(1)社会工作助人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2)改变是一个过程

?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要素组合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有:社会工作者,求助者,社会资源系统及环境。系统论角度的看法:社会工作过程中包含着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等四个基本系统

2.社会工作者

国际社会工作协会认可的社会工作者要具备的条件:

具有社会工作职业执照;

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

受社会工作伦理的制约;

是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员

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生涯。

3.受助者

关于受助者的定义: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社会工作的

直接受益者。

受助者的类型:

来源:A 自己主动求助的(自动求助案主)

B 邻居、熟人、朋友介绍的

C 其他机构转介来的(转介案主)

D 有关司法机构要求的(外展案主)

是否接受了服务:现有案主

潜在案主

是否自愿求助:自愿案主;

非自愿案主;

强制接受服务案主。

4.资源系统

第一,非正式系统,主要包括家人、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

第二,正式资源系统,包括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

第三,社会性资源系统,包括学校、医院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

5.环境

环境是指与人的活动、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外在事物的总和,主要指社会环境。

个体或群体的社会环境划分:

A 社会小环境指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关系密切的环境如:家庭、邻里、工作单位、学校、同辈群体。

B 人际关系环境指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有较密切的人际关系的综合,如:邻里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人际关系网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其优劣对人的成长、处境有重要的作用。

C 社会生态环境指社会中的人们在环境中的生活、生存状态,如社会结构就是社会生态环境的一种具体表现。社会群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竞争关系是人们的生存环境,这种关系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D 社会文化环境指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社会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法律、风俗等对人民的影响,文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与背景。

6.社会环境对人的功能

社会环境的功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功能。

A 提供资源:物质与精神的支持;

B 资源竞争:环境中的竞争者可以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和打击作用;

C 资源获取中介;

D 资源分配。

7.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1、开始接触阶段

?2、收集资料与评估阶段

?3、计划与合约阶段

?4、介入阶段

?5、总结评估与终止

8.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专业关系

涵义: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案主之间所建立的助人关系,是一种职业关系。

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的基石

?专业关系可以深化、增强工作的效果

9.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直接服务角色

1.支持者

为处于困境中的案主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让案主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愿意与他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

2.指导者

给予案主提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3.治疗者或辅导者

帮助案主将其困难和需要加以分类分析;协助案主消除情绪困扰;帮助案主实现他们所追求的改变。

4.照顾者

社会工作者对因生理或社会原因而处于特殊情境中的弱势群体经常给予帮助。

?间接服务角色

1.行政者

承担贯彻一个社会机构的政策和工作方案的职责。包括实务工作行政和福利行政。

2.研究者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包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评估实务工作的成效,判断某具体项目的优点与不足,研究社区的需要等。目的和功能有两个:①为了提高专业服务水准,达到专业服务的目标,以及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理论;②作为决策影响者,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依据。

3.咨询者

是指为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公众及其他专业提供关于社会工作专业方面的咨询。

?合并服务角色

1.促进者

促进者角色在于使案主得知本身改变的潜力,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可以对自己的前途负起责任,并促进他能与各种资源连结起来。是案主能力的促进者。

2.经纪人

角色的目标是将案主与提供资源、服务和机构的系统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发现和使用这些资源、服务和机会,以满足案主的需要或处理案主的问题。

3.调解者

调解者的角色就是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纷争。

目的是帮助冲突中的案主化解纠纷,达成共识。

4.管理与协调者

通过将案主与适当的服务不断联结的过程,以系统的方式把相关的因素组织起来,协调这些服务,达到为个人或家庭提供持续性服务和确保案主获得所需服务的目的。

5.倡导者

倡导者的角色是工作者与案主一起或作为他们的代表抵制或增进一个有目的的行为,为有需要的个人与群体争取权益和尊严,通过改进社会制度、社会规范来保护和促进这些新的权利。

6.教育者

主要任务是向案主提供必要的信息,给予意见或建议,帮助案主获得并实践新的行为模式,教授解决问题的技术及澄清观念

?讨论社会工作者角色应注意的问题

1.多功能的社会工作者是服务成功的重要前提。

2. 社会工作者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全面的功能。

3.不同模式和不同服务阶段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各不相同。

思考题

? 1.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

? 2.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系统有哪些?

? 3.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四个系统”是什么?它们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有什么意义?

? 4.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怎样的?

? 5.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如何建立专业关系?

第八章微观社会工作方法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个案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轻压力、解决困难、挖掘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基本特点:(1)社会个案工作是以专业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方法之一。

(2)社会个案工作的对象或案主是有问题的个人或家庭,注重个人或家庭的独特性。

(3)社会个案工作注重并了解个人或家庭发生问题的内、外在原因。

(4)社会个案工作注重调动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以解决个人或家庭面临的问题。

(5)社会个案工作注重建立专业关系以开展工作,注重取得案主的信任与配合。

(6)社会个案工作特别强调案主自决,社会工作者只是或只能从旁协助。

(7)社会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个人或家庭摆脱困境,以达到与社会的良好适应。

个案工作的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接纳的原则

?3、有效沟通的原则

?4、尊重案主自决的原则

?5、社会工作者自我控制的原则。

?6、保密的原则

2.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的定义:

?小组工作是一种专门的社会工作方法,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小组成员的互动互助使参

加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到小组目标,促进社区与社会发展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的比较

(1)个案工作比较重视个人心理方面的改变;小组工作则强调整体的改变,既包括心理机能,也包括社会功能。

(2)个案工作发展较早,有较完备、深入的方法;小组工作使用的方法相对较少。

(3)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相对较少,但花费时间较长;小组工作服务对象较多,但花费的时间不多。

(4)和个案工作相比,小组工作中的案主学习效果比较具体、快速而且更加行动化。小组过程对小组成员有积极作用。

(5)个案工作的案主只从社会工作者一人那儿得到帮助;小组工作的案主不仅仅从社会工作者那儿得到帮助,而且从其他成员那儿得到帮助,帮助的力量主要来自小组。

(6)小组工作效果的评价远较对社会个案工作效果的评价复杂、困难。

有关小组工作功能的论述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

(2)社会控制;

(3)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4)再社会化。

小组工作的实施原则

(1)目标明确化原则

(2)计划原则

(3)接纳原则

(4)个别化原则

(5)建立专业关系原则

(6)引导群体互动原则

(7)群体自决原则

(8)循序渐进原则

3.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的一般涵义:

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上,社区工作最初是在城市里开展的,当时名为社区组织工作,简称社区组织。社区组织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西方社会的城市里,由于工业化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后来发展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基本方法。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1.社区组织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美国社区组织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2)英国社区组织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教材关于社区工作的定义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和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社区工作的实践理论

1.社区工作的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

(2)社会策划模式

(3)社会行动模式

社区工作的原则

社区工作的原则是指社区工作者在推行工作时,所需遵循的规则,或者是在判断什么是正确而有效的社区工作时所依据的价值观。

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社区工作者充当的角色是丰富多样的,

比如:促进能力的角色,

协调团体的角色,

社会设计的参与角色,

提倡人的角色,

辅导行动的角色。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一)社区工作的过程

1.建立关系

2.收集资料

3.制定计划

4.社区行动

(二)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1.分析技巧

2.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

3.动员及组织技巧

4.活动程序设计技巧

5.行政管理技巧

?社区社会工作案例

?小区背景

?该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约70户人家,人口约250人。该村距离成都约1个小时左右

车程。

?该村以传统的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男丁外出打工(主要是去挖煤)为辅,由于邻近一条国道,偶

尔在路边卖点土特产,平均每户每月收入在400元左右水平。属于贫困村水平。当今中国农村普遍情况也在该村表现的比较显著。[1]

?由于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导致该村附近的山上有地不让种,不过国家有相应补贴,按250斤粮

食另加50元每亩补助。每到农闲时节,村民们没有农活可干,大都在院子里打牌,空余很多劳动力。

?

[1] 指农村家庭男丁都外出打工,只剩下儿童、妇女、老人留在村里。

?小区面临的共同问题

?首先问题的性质主要还是经济原因。

?而该村面临最紧迫也是最大的困难就是:生计问题。因为村里男丁外出打工挖煤的地方可能因为

煤窑关闭面临失业,女的在家又没收入,当地创收产业和资源又非常有限。因此,主要经济收入将面临中断,而该村的贫困问题亦可能会继续恶化,下一代的教育问题面临威胁。

?小区介入

?一、介入策略:以点到面,广泛宣传。发展副业经济之初,很多村民会持观望态度,因此在广泛

宣传该项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先扶持几户敢于尝试的村民养兔,等这些人家收入提高了以后,其它村民见到了实在的效益,就也会主动的加入到养兔行业中来。

?二、介入步骤:

?评估与论证当地具备养兔的条件:

?人力资源:由于该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因此具备养兔的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当地依山傍水,有很多青草等养兔所需的自然资源;

?技术支持:刚好国际小母牛机构愿意在这个村里做项目,并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与培训;

?市场支持:当地兔产品加工很发达,兔肉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和加工市场,兔毛有当地养兔协会收

集制作衣服,装饰品等,甚至连兔粪都可以收集起来做沼气,总之养兔的销路不用愁;

?此外,国际小母牛机构还愿意免费提供初期的种兔,这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很大的资金支持。

?建立联系和将人们集合在一起

?建立联系

?首先,要处理好与当地行政相关人员的关系。先是通过联系当地乡镇干部到村里和老百姓进行焦

点小组,然后召集村民开会,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做思想工作,把办公室人员、机构以及项目目的介绍给村民;

?其次,办公室人员进行逐步访谈,更多地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

?第三,利用录像、PPT、图片展览等介绍,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这个小区项目是干什么的,将会

怎么做,村民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效益?等等,让村民能更多的参与进来;

?第四,利用参与式评估工具,与他们一起来分析他们的现状,如可以让农民自己来画资源图等,

让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将村民集合在一起

?第一、召开院坝会,先去了解当地有什么好的文化传统,另外掌握一些当地处事的习惯和方式,

如家庭出现困难时邻里之间怎么帮助?夫妻出现困难找谁解决?教育孩子怎么教育等,让大家在一起共同分享和承担一些与大家有关的事情,彼此更多的了解,并鼓励大家来一起工作和改变;

?第二、利用一些游戏活动拉近大家彼此的距离;

?第三、用影像和PPT等形式直观的介绍项目

?组成和建立组织

? 1.该村之前的组织只有村委会,但是仅这个组织不够该更好的开展;

? 2.为了更好的促成这个小区项目的开展,国际小母牛项目办专门协助当地成立了项目小区小组,

主要召集大家共同来分析组织起来的需要,介绍目的和需求,明确目标。过程由现场助理等召集大家来开会,选举出项目小区小组成员(20人),这些成员具有一定的经验,有实力胜任工作;

? 3.找到了一位小区领袖,是一名妇女,她以前是当地妇女小组组长,在邻居之间有一定影响力和

号召力,并且具有奉献和帮助他人的态度,性格比较好,其它成员也很支持;

?三、介入工作的意义和困难

?社工在该农村小区发展项目中的意义具有号召性与指导性。作为意识醒觉者角色,社工从中起到

号召村民改变传统的农村发展观,号召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比如把养兔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需要社工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此外,在发展养兔产业过程中,当兔养起来以后,家家有兔,很多兔粪就堆在河边,涨大水的时候就冲到河下成为污染,造成环境问题,这时需要社工从中介入,号召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因为小母牛办的资金都放在养兔上了,故社工帮助当地村民去找政府的资源,最后找到了能源办,最后协商能源办出资帮助农户建立沼气池,同时请能源办人员来给村民做沼气使用的培训,而培训的材料以及相关费用由小母牛办出钱。

?此外,修路方面也是一个问题,之前的泥路很不方便村民出行,社工介入后,与当地村民与政府

协商,最后政府答应出水泥的钱,而项目小区小组组织则发动村民出劳动力去修路,把修路问题解决了。因此不难看出,社工在号召的同时,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最后项目的持续性问题,当初社工介入的国际小母牛办带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礼品——种兔

传送)进入该小区,开展农村发展项目,如何保证该项目的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和延续性,以及当地村民的养兔自转运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思考题

? 1.简述个案工作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1)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一对一地直接讨论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能够建立起比较密切的专业关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一般而言,该方法所涉及的案主问题不很复杂,涉及面不广,工作者了解情况比较容易,也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以寻求问题的完满解决。

(3)社会工作者易于看到自己工作的成果,便于总结经验、教训,使工作得以不断改进。

不足

(1)社会个案工作只能涉及微观层次的社会问题。其方法与技巧难以用于解决大范围的、重大的社会问题。

(2)社会个案工作只能解决简单的社会问题,或充当解决复杂问题的手段.

(3)运用个案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配置。

? 2.简述个案工作的原则

自己找……

? 3.简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1)影响个人发生转变;

(2)社会控制;

(3)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4)再社会化。

? 4.简述小组工作的过程

1、前期准备

任务:

(1)根据需要,决定组成小组,对外公布并接受咨询。

(2)通过会谈和其他形式确定小组成员。

(3)召集成员首次聚会。

(4)确定小组目标。

2、小组形成

?在这一阶段,群体成员开始确立角色体系和行为模式,他们对群体的依赖和期待开始形成。此时,

社会工作者应充分鼓励成员参与群体活动,协助成员产生对群体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建立群体目标,并发现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社会工作者应主动证明自己具有协助群体实现目标的意愿和能力。应积极主动地引导群体过程,

而不仅限于被动地接受咨询。面对来自群体成员的冲突、挑战、排斥和依赖,社会工作者应当不间断地加以处理。

3、沟通协调

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协调整合期。在这一时期,群体发生整合、分化和再整合。群体形成后,随即进入整合阶段,但整合之后还有可能再度发生分化,如此,再整合便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群体都会经历分化现象,有些群体的发展可能比较顺利、平静。

针对群体成员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社会工作者应当客观地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冷静地面对,而不应指责、威胁、挑衅及惩罚。

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针对冲突过程,引导群体成员获得同理心的能力,以了解冲突的本质,方便冲突的解决。

4、达成目标

在这一阶段,群体工作者应借助群体成员之间发展起来的高度的相互支持和良好的沟通,在初步目标达成后,协助群体拟定新的阶段性目标,使群体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从群体中抽离出来,而让群体成员更多地参与,以确保群体不断产生新的效果,实现新的阶段性目标,使群体目标最终得以完满、全面地实现。

5、结束工作

包括结案前的准备和结案后的追踪等方面的工作。结案之前,社会工作者就应适时提醒群体成员做好分离的准备。群体结束后,社会工作者应将群体每次聚会的记录加以整理,形成工作总结。

? 5.简述小组工作的实施原则

(1)目标明确化原则

(2)计划原则

(3)接纳原则

(4)个别化原则

(5)建立专业关系原则

(6)引导群体互动原则

(7)群体自决原则

(8)循序渐进原则

? 6.试比较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比较重视个人心理方面的改变;小组工作则强调整体的改变,既包括心理机能,也包括社会功能。

(2)个案工作发展较早,有较完备、深入的方法;小组工作使用的方法相对较少。

(3)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相对较少,但花费时间较长;小组工作服务对象较多,但花费的时间不多。

(4)和个案工作相比,小组工作中的案主学习效果比较具体、快速而且更加行动化。小组过程对小组成员有积极作用。

(5)个案工作的案主只从社会工作者一人那儿得到帮助;小组工作的案主不仅仅从社会工作者那儿得到帮助,而且从其他成员那儿得到帮助,帮助的力量主要来自小组。

(6)小组工作效果的评价远较对社会个案工作效果的评价复杂、困难。

?7.简述社区工作的原则

自己找……

?8.简述社区工作的过程

自己找……

花了一晚上时间,考好记得请吃饭!哈哈!~~个人的一点觉得会考的重点,没上去的不代表不考,自己把握拉!嘿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