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博弈论初步

第六章  博弈论初步
第六章  博弈论初步

第六章博弈论初步

教学目的和要求: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上,厂商之间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可以用博弈论的有关理论来分析具有相互影响的厂商之间的决策行为。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博弈论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博弈论的有关理论分析厂商的行为,并且重点掌握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伯特兰模型、价格领导模型等几个有关厂商价格和产量决策的模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纳什均衡、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价格领导模型

教学时数:8课时

第一节博弈论和博弈简介

博弈论是研究产业组织的有效方法,著名经济学家泰勒尔说:“正如理性预期使宏观经济学发生革命一样,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博弈论与传统经济学有关决策理论的区别在于:后者涉及的个人决策,个人效用只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外在于他人的选择;然而博弈论看来,个人效用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

一、博弈论的基本知识

1.博弈

个人,团体或组织在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2.博弈论

英文为Game theory,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

3.描述博弈的要素

参与人(player),参与人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

行动(actions),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进程中轮到自己选择时所作的某个具体决策;

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指的是参与人在博弈中所知道的关于自己以及其他参与人的行动、策略及其得益函数等知识;

策略(strategy) 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即在博弈进程中,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行动的预先安排;

支付(payoff)函数支付函数是参与人在博弈结束后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一般是所有参与人的策略或行动的函数,这是每个参与人最关心的东西;

结果(outcome),结果是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常用支付矩阵或收益矩阵来表示。

均衡(equilibrium) ,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

4.博弈的分类

二、占优策略、劣策略和纳什均衡

1.占优策略均衡

当参与的一方拥有一种策略,该策略无论何时,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都优于可

选择的其他策略时,我们就称该参与者拥有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如果所有参与者都有占优策略存在,那么所有参与者占优策略的组合就构成了占优策略均衡。

参与者1

2.重复剔除劣策略的占优均衡

实际生活中,通常只有很少的博弈拥有占优策略,当存在一种策略,不论其他参与人选择

什么策略,该策略的收益都比其他策略差时,称之为严格劣策略,严格劣策略参与者不会选择,可以剔除。

如果是重复剔除劣策略后剩下的唯一的策略组合,则存在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该博弈是

重复剔除占优可解的(dominance solvable ),策略组合称之为重复剔除劣战略占优均衡。

3.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含义: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成,

即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任何参与人有积极性打破这种均衡。

(1)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2) 智猪博弈(boxed pigs)

纳什均衡的数学表达:

纳什均衡:有n 个参与人的战略式表述博弈G ={S 1,…,S n ;u 1, …,u n },战略组合S

*=(S 1*,…,S n *)是一个纳什均衡,如果对于每一个i ,S i *是给定其他参与人S -i *=(S 1*,…,

S -1*,S i+1*…,S n *)的情况下第i 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即:u i (s i *,s -i *)≥u i (s i α,s -i *) 对任意

S i α∈S i ,和任意的 I 都成立。

第二节 寡头垄断厂商的静态竞争模型

一、产量决策---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是寡头的产量决策模型,对该模型的博弈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基础。

例:设一市场有1、2两家厂商,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 设厂商l 的产量为q1,厂商2

的产量为q2,,则市场总产量为:Q=q1+q2。设P 为市场出清价格(可以将产品全部卖出去的价格),则P 是市场总产量的函数P=P(Q)=8一Q 。再假设两厂商的生产都无固定成本,且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相等C1=C2=2,即他们分别生产q1和q2产量的成本为2q1和2q2。最后,强调这两厂商是同时决定各自的产量的,即在决策之前不知道另一方的产量。

在上述问题构成的博弈中博弈方为厂商1和厂商2。

他们的策略空间都是由不同的产量组成,因为产量受生产能力的限制,因此理论上产量是

有一个上限的,但如果假设产量是连续可分的,则他们各自都有无限多种可选策该博弈中两博弈方的得益自然是各自的利润,即各自的销售收益减去各自的成本,根据给定的情况,分别为:

u1= q1P(Q)-C1 u1=q1[8-(q1+ q2)]-2q1

u2= q2P(Q)-C2 u2-q2[8-(q1+ q2)]-2q2

两博弈方(厂商)的得益(利润)都取决于双方的策略(产量)。对厂商2的任意产量q2,厂

商l 有反应函数:

这是通过令u1对q1的导数等于0求得的。同样的,厂商2对厂商1的产量q1的反应函数

为: 这两个反应函数都是线性函数,我们可用平面上的两条直线表示它们,如图

虽然本博弈中两博弈方都有无限多种可选策略,因而无法用得益矩阵表示该博弈,但纳什

均衡的概念同样还是适用的,只要其中q1*和q2*相互是对对方策略的最佳对策,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并且,如果我们可证实它是该博弈中唯一的纳什均衡,则它同样是博弈的解。

前面我们介绍的划线法等都是通过在不同策略之间两两比较找出纳什均衡的,这些方法在

有无限多种策略时显然不适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找本博弈的纳什均衡呢?实际上,划线法等方法的原理都是寻找针对其他博弈方策略的最佳对策,即在其他博弈方的一定策略下本方能实现自身最大得益的策略,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最大值的概念。因此,当我们研究的博弈有无限

多种策略,得益函数为连续函数时,我们只要根据数学中求最大值的方法,求出各博弈方在给

q )6(21)(2211q q R q -==)6(21)(1122q q R q -==

定其他博弈方策略时能实现自身最大得益值的策略,并找出它们的交叉点,就一定是我们要找的纳什均衡。

因此,在本博弈中,(q1*,q2*)的纳什均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q1*和q2*的最大值问题:

因为求最大值的两个式子都是各自变量的二次式,且二次项的系数都小于0,因此q1*和

q2*只要能使它们各自对q1和q2的导数为0,就一定能实现它们的最大值。令:

解之,得q1*=q2*=2,并且这是唯一的一组解。因此(2,2)是本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策

略组合,也就意味着它是本博弈的解。两厂商将各生产2单位产量,双方得益(利润)都为2×

(8一4)一2×2=4。市场总产量为2十2=4,价格为8一4=4,两厂商的利润总和为4+4=8。

上述是两厂商独立同时作产量决策,他们根据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原则行动而得到的结果。

那么这个结果究竟怎么样,两厂商有没有真正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从社会总体的角度来看效率又如何?为了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个判断,我们必须换一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

上面是假设两厂商都是从追求自己一家的利益出发进行决策,虽然他们不能忽视其他博弈

方的存在,但却不是关心其他博弈方的利益,不是以总体利益为目标的。如果我们现在以总体利益为目标来考虑市场的最佳产量,结果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的条件求出实现最大总得益(总利润)的总产量。设总产量为Q ,则

总得益U =QP(Q)一CQ =Q(8一Q)一2Q =6Q -Q2。很容易求得使总得益最大的总产量Q*=3,最大总得益u*=9。

将此结果与两厂商独立决策,只追求自身利益时博弈的结果相比,总产量较小,而总利润

却较高。因此,从两厂商构成的总体来看,后一种方法的效率更高。换句话说,如果两厂商可以合作,联合起来决定产量,找出使总利益最大的产量后各自生产该产量的一半 1.5,则各自可分享到比双方不合作,只考虑自己利益而独立决策时更高的利益(4.5>4)。

但是,在独立决策,缺乏协调机制的企业之间的这种合作并不很容易,即使双方认识到了合

作的好处,达成了一定的协议,这种协议也往往缺乏足够的强制力,最终是很难维持上述对双方都真正最有利的产量,原因主要是因为各生产一半实现最大利润的总产量的策略组合(1.5,1.5)不是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在这个策略组合(产量组合)下,双方都可以通过独自改变(增加)自己的产量而得到更高的利润,他们都有突破限额1.5的冲动,在缺乏有足够强制力的协议等限制手段的情况下,这种冲动注定他们不可能维持限额,最终是大家都增产,直至达到纳什均衡水平(2,2),实现并不是可能实现的最大利润的稳定状态。这实际上就是“囚徒的困境”博弈的一个变种。

古诺模型在现实中最好的例子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额和突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已

知各自为政、自定产量的博弈结果肯定是使油价下跌、利润受损,因此有共同磋商制定产量限额以维持油价的意愿。但一旦规定各国的生产限额,且按照这个限额生产时,每个成员国都会发现,如果其他国家都遵守限额,只有自己超产,则自己将获得更多的利润,并且因为只有一国超产油价不会下跌太多,从而其他各国只是普遍受少量损失,因此各成员国在本位利益的驱使下,都会希望其他国家遵守限额而自己偷偷超产,独享更多的利益。最终的结果是各国普遍突破限额,限产计划破产,油价严重下跌,各国都只能得到不是最满意的纳什均衡的利润。这基本上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面临的实际情况。

?????----)6(max )6(max 22*12221*21121q q q q q q q q q q ?????=--=--026026*2*1*1*2q q q q

三、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

(一)产品同质的伯特兰德模型

1.模型说明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企业1和企业2,双方同时定价,它们生产的产品完全相同(同

质),寡头企业的成本函数也完全相同:生产的边际成本等于单位成本c ,且假设不存在固定成本。市场需求函数D (p )是线性函数,相互之间没有任何正式的串谋行为。

由于两个寡头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同质,因而定价高者将失去整个市场;如果两个企业定

价相同,则它们将平分市场。

在上述条件下,两个企业的最优战略将如何选择呢?

在上图中,两个坐标轴分别代表两个企业的策略选择。企业1和企业2的最优反应函数(曲

线)是什么?由于两个企业具有相同的边际成本,所以它们的反应函数曲线的形状相同,并且关于450线对称。

当P2

当MC

当P2>Pm 时,企业1选择垄断价格P1=Pm 。

2. 伯特兰德悖论及其解释

伯特兰德均衡说明,只要市场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则没有一个企业

可以控制市场价格,获取垄断利润;超过边际成本的价格不是均衡价格。而在现实市场上,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往往没有使均衡价格降低到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而是高于边际成本。对于大多数产业而言,即使只有两个竞争者,它们也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与伯特兰德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被称为“伯特兰德悖论”。

对“伯特兰德悖论”的解释,主要有三种理论

? 动态竞争理论。

? 产品差别理论。

? 生产能力约束理论。

(二)产品有差别的伯特兰德模型

产品有一定差别是指两厂商的产品在品牌、质量、包装等方面有所不同的同类商品。因此

伯特兰德模型中厂商的产品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但又不是完全可替代,即价格不同时,价格P 2

P 1

1N P MC =2N P MC =0

较高的不会完全销不出去。这种情况,我们可用当厂商1和厂商2价格分别为P1和P2时,他们各自的需求函数为:q1=q1(P1,P2)=a1-b1P1+d1P2和q2=q2(P1,P2)=a2-b2P2+d2P1来表示,其中d1,d2>0表示两厂商产品有一定替代性的替代系数。我们同样假设两厂商无固定成本,边际生产成本分别为c1和c2。最后,仍强调两厂商是同时决策的。

在该博弈中,两博弈方为厂商1和厂商2;他们各自的策略空间为s 1=[0,P 1max ]和s 2=[0,

P 2max ]其中P 1max 和P 2max 是厂商l 和厂商2还能卖出产品的最高价格;两博弈方的得益就是各自的利润,即销售收益减去成本,都是双方价格的函数:

u 1=u 1(P 1,P 2)=P 1q 1-c 1q 1=(P 1-c 1)(a 1-b 1P 1+d 1P 2)

u 2=u 2(P 1,P 2)=P 2q 2-c 2q 2=(P 2-c 2)(a 2-b 2P 2+d 2P 1)

我们用反应函数的概念解该博弈。利用上述得益函数在偏导数为0时有最大值很容易解得

两厂商对对方策略(价格)的反应函数分别为:

纳什均衡(P 1*,P 2*)必是两反应函数的交点,解此方程组,得

P1*,P2*)为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将P1*,P2*代入两得益函数则得到两厂商的均衡得益

a1=a2=28,b1=b2=1,d1=d2=0.5,c1=c2=2,

则可解得P1*=P2*=20,且u1*=u2*=324。

三、产品决策—豪泰林模型

产品差异有多种形式。现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差异,即空间上的差异,这就是经典的豪泰林

模型。在豪泰林模型中,产品在物质性能上是相同的,但在空间位置上有差异。因为不同位置上的消费者要支付不同的运输成本,他们关心的是价格与运输成本之和,而不单是价格。假定有一个长度为1的线性城市,消费者均匀地分布在[0,1]区间里,分布密度为1。假定有两个商店,分别位于城市的两端,商店1在x =0,商店2在x =1,出售物质性能相同的产品。每个商店提供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旅行成本与离商店的距离成比例,单位距离的成本为t 。这样,住在x 的消费者如果在商店1采购,要花费tx 的旅行成本商店2采购,要花费t(1-x)。假定消费者具有单位需求,即或者消费1个单位或者消费0个单位。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消费剩余为s 。

我们现在考虑两商店之间价格竞争的纳什均衡。假定两个商店同时选择自己的销售价格。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定s 相对于购买总成本(价格加旅行费用令p i 为商店i 的价格,D i (p 1,p 2)为需求函数,i=1,2。如果住在x 的消费者在两个商店之间是无差异的,那么,所有住在x 左边的将都在商店1购买,而住在x 右边的将在商店2购买,需求分别为D 1=x ,D 2=1-x 。这里,x 满足:p 1+tx=p 2+t(1-x)

解上式得需求函数

)(21)(211111211P d c b a b P R P ++==)(21)(122222122P d c b a b P R P ++==2121111221212221*14)(24)(d d b b c b a b d d b b c b a d P -++-+=2121222121211112*24)(24)(d d b b c b a b d d b b c b a d P -++-+=

利润函数分别为:

商店i 选择自己的p i 最大化利润L i ,给定p i 两个一阶条件分别是

解上述两个一阶条件,得最优解为:p1*=p2*=c+t

每个企业的均衡利润为:

我们将消费者的位置差异解释为产品差异,这个差异进一步可解释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旅

行成本。旅行成本越高,产品的差异就越大,均衡价格从而均衡利润也就越高。原因在于,随着旅行成本的上升,不同商店出售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性下降,每个商店对附近的消费者的垄断力加强,商店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从而每个商店的最优价格更接近于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当旅行成本为零时,不同商店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没有任何一个商店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于成本,这就是伯川德均衡结果。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假定两个商店分别位于城市的两个极端。事实上,均衡结果对于商

店的位置是很敏感的。考虑另一个极端的情况,假定两个商店位于同一个位置x ,此时,他们出售的是同质的产品,消费者关心的只是价格,那么,伯川德均衡是唯一的均衡:

p 1=p 2=c ,L 1=L 2=0

更为一般地,我们可以讨论商店位于任何位置的情况。假定商店1位于a ≥0,商店2位

于1-b (这里b ≥0)。为不失一般性,假定1-a -b ≥0(即商店1位于商店2的左边)。如

果旅行成本为二次式,即旅行成本为td 2,这里d 是消费者到商店的距离,那么,需求函数分别

为:

需求函数的第一项是商店自己的“地盘”(a 是住在商店1左边的消费者,b 是住在商店2

右边的消费者),第二项是位于两商店之间的消费者中靠近自己的一半,第三项代表需求对价格差异的敏感度。

t t p p x p p D 21),(21

212+-=-=t t p p x p p D 2),(12

211+-==))((21),()(),(1212111211t p p c p t p p D c p p p L +--=-=))((21),()(),(2122122212t p p c p t p p D c p p p L +--=-=021211=-++=??p t c p p L 022122=-++=??p t c p p L 221t L L ==)1(221),(12211b a t p p b a a x p p D ---+--+==)1(2211),(21212b a t p p b a b x p p D ---+--+=-=

1111121112100110max (,())max [()]max 2

q q q q R q q a q R q c a q c q π≥≥≥=-----=纳什均衡为:

第三节 寡头垄断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

一、寡头垄断企业动态竞争及其博弈原理

逆向归纳法是用来分析动态博弈过程,求得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的有效方法,其具体过程

是:

给定博弈到达最后一个决策后,该决策结上行动的参与人有一个最优选择,这个最优选择

就是该决策结开始的子博弈的纳什均衡;

然后,再倒推到倒数第二个决策结,找出倒数第二个决策者的最优选择,这个最优选择与

在第一步找出的最后决策者的最优选择构成倒数第二个决策结开始的子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 重复同样的过程,直到初始结,每一步得到对应的子博弈的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纳什均衡一定是该博弈的所有子博弈的纳什均衡。

在这个过程中,最后一步得到的整个博弈的纳什均衡也就是这个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

衡。

二、斯坦克尔伯格产量竞争模型

假定产业内只有两家企业,企业1是领导者,企业2是跟随者,产量是其决策变量,产量

的决策有先后顺序,起支配作用的是领导企业的产量决策。市场上的价格决定仍与古诺模型一样,即价格是由领导企业的产量Q1与追随者企业的产量Q2之和与需求共同决定,价格P=a-Q 。

领导者首先确定自己的产量,随后跟随者再根据领导者的产量水平确定自己的产量,领导

者具有先动优势。由于存在先动优势,领导者企业自然会估计到自己作出的产量决策所产生的对跟随者的影响,以及跟随者的反应函数。这就是说,领导者企业是在估计到跟随者企业的反应函数的基础上来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极大化的产量决策的。

以上竞争是一个典型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问题,需要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两企业的产量决

策,即先分析跟随企业的反应函数;然后再把这个反应函数纳入到领导企业的决策过程中,得出领导企业的最优产量决策。

首先计算企业2对企业1任意产量的最优反应,R2(q1)应满足:

由于企业1也能够像企业2一样解出企业2的最优反应,企业1就可以预测到自己如果选

择q1,企业2将根据R2(q1)选择产量。那么,在博弈的第一阶段,企业1的问题就可表示为:

上式对q1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可得企业1最大利润时的产量:

相对于这一产量,企业2的最优产量为

)3

1)(1(),(*1b a b a t c b a p -+--+=)31)(1(),(*2a b b a t c b a p -+--+=2221221200121max (,)max []()2q q q q q a q q c a q c R q π≥≥=-----=可得*12a c q -=

以上就是斯坦克尔博格双头垄断博弈的逆向归纳解。

在斯坦克尔博格模型中,企业1完全可以选择古诺均衡产量(a-c )/3,这时企业2的最优反应同样是古诺均衡产量。也就是说在斯坦克尔博格模型中,企业1完全可以使利润水平达到古诺均衡的水平,却选择了比古诺产量大的产量(a-c )/2。企业1在斯坦克尔博格博弈中的利润一定高于其在古诺博弈中的利润。企业2的福利肯定下降。

三、寡头垄断企业的价格领导模型

价格领导模型就是用来说明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确定的模型,如此确定的价格,不是寡头垄断企业竞相压价的结果,而是某个寡头企业充当价格领导者首先变动价格,其他寡头企业充当价格追随者,按照领导企业宣布的价格制定自己的价格。

假定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则这时两个企业之间的博弈仍具有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特征。对该竞争过程的分析,仍需按照逆向归纳法,先分析跟随企业对于领导企业给出的价格所采取的行为,然后再分析领导企业如何选择最优价格问题。

跟随企业所能采取的行动,只能是选择一个产量水平,使其利润最大化,也即是跟随企业的问题可归纳为求以下最优化问题的解:

跟随企业将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2=MC2)的原则去决定产量,这实际上会决定跟随企业的供给线S2(p )。一旦跟随企业在领导企业给定的价格(p )下决定了其供给函数S2(p ),那么,市场需求留给领导企业的剩余需求便为D(p)-S2(p),记为k(p),即

再分析领导企业的最优价格选择。

第一步,按MC2=P 的原则确定S2(P);

第二步,按D(P)-S2(P)=k(P)=q1的原则来确定领导企业面临的剩余需求k(P);

第三步,从剩余需求线k(P)出发,按MR1=MC1的原则,来确定领导企业的均衡产量q1; 第四步,按第三步解得的q1,求出领导者的价格水平p 。

以上表明,信息结构的较小变化会导致均衡结果的很大不同;只要进入者认为在位者是高成本的先验概率μ(H)>0,低成本的在位者就不得不连续地降低价格,直到高成本在位者吃不消(即 点),不能跟进继续模仿,已将自己与高成本者去分开,显示自己是低成本的,从而遏制进入者的进入。可见,不完全信息博弈对信息的结构是非常敏感的。

至此,我们已经证明了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以低价格(小于垄断价格)来阻止潜在市场进入者进入的策略的有效性。这也提供了潜在市场进入者决策是否进入市场的一个标准,即观察到低于垄断价格的定价就最好不要进入;观察到等于垄断价格的定价,就大胆进入。

复习思考题:

1.对比其他市场结构,简要说明不能建立一般的寡头模型的原因。

2.请比较分析古诺模型与伯特兰德模型。

3.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他们都生产一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900-9P ,试求(1)若两厂商的生产成本为零,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为多少?(2)若两个厂商的生产成本都不为零,成本函数分别为TC1=0.1Q12+30Q1,TC2=0.2Q22+30Q2,则均衡时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又为多少?

4.纳什均衡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吗?为什么?

*21()4a c R q -=2222max[()]q pq c q -2()()()k p D p S p =-

第六章 博弈论

第六章博弈论 主要内容: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简单博弈与博弈均衡;第二节,重复博弈与序列博弈;第三节,威胁与承诺;第四节,几种相关的策略。在第一、二节中将介绍博弈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在第三、四节中运用博弈论来分析寡占市场中厂商的一些竞争策略,包括厂商的定价策略、产品选择策略、阻止进入策略等。 教学重点:了解关于博弈论的基本概念,掌握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学会运用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分析案例,并能够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分析厂商的基本竞争策略。 关键概念:博弈均衡上策上策均衡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列博弈威胁承诺 第三节威胁与承诺 一、阻止市场进入的威胁 威胁与承诺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它可以用来分析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小镇上的折扣店”是市场进入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在更一般的情况中,一个市场不一定只能容纳一家厂商。此时市场进入的博弈也有所不同。 例证 7 :阻止市场进入的威胁博弈 已有一个垄断经营者,现在有另一家厂商作为潜在的竞争者试图进入这个市场。对垄断者来说,如果要想保住自己的垄断地位,就会设法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在这个博弈中,潜在竞争者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即进入或不进入;垄断者也有两种策略,或者与进入者打一场商战,或者默许他的进入。这个博弈的报酬矩阵如表 6.6 所示。 表 6.6 阻止市场进入的博弈 垄断者 商战默许 潜在进入者进入- 200 , 600 900 , 1 100 不进入0 , 3 000 0 , 3 000 在这个博弈中,策略选择是有着确定的顺序的:潜在进入者做出选择(进入或不进入)→垄断者决定(默许进入或进行商战)。当然,潜在进入者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垄断者的反应。 假定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需要花费进入成本 200 万元。对于进入者来说,如果其选择了进入市场的策略,当垄断者默许的时候,他可获利 900 万元;但如果垄断者决定与他进行一场商战时,垄断者依然可以获利 600 万元,而进入者将亏损 200 万元。市场进入的扩展形式见图6.2 。

《管理运筹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解析(上)

《管理运筹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解析(上) 第2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1.解: (1)可行域为OABC 。 (2)等值线为图中虚线部分。 (3)由图2-1可知,最优解为B 点,最优解1x = 127,2157x =;最优目标函数值697 。 图2-1 2.解: (1)如图2-2所示,由图解法可知有唯一解12 0.2 0.6x x =??=?,函数值为3.6。 图2-2 (2)无可行解。 (3)无界解。 (4)无可行解。 (5)无穷多解。

(6)有唯一解 12203 8 3x x ?=????=?? ,函数值为923。 3.解: (1)标准形式 12123max 32000f x x s s s =++++ 1211221231212392303213229,,,,0 x x s x x s x x s x x s s s ++=++=++=≥ (2)标准形式 1212min 4600f x x s s =+++ 12112212121236210764,,,0 x x s x x s x x x x s s --=++=-=≥ (3)标准形式 1 2212min 2200f x x x s s ''''=-+++ 12 211 2212221 2212355702555032230,,,,0x x x s x x x x x x s x x x s s '''-+-+=''''-+=''''+--=''''≥ 4.解: 标准形式 1212max 10500z x x s s =+++ 1211221212349528,,,0 x x s x x s x x s s ++=++=≥ 松弛变量(0,0) 最优解为 1x =1,x 2=3/2。 5.解:

经济学第六章练习题

一、关键概念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卡特尔博弈论优势战略纳什均衡 二、单项选择 1. 行业的组织形式被称为:A 市场结构 B 集中度 C 组织图 D 管理结构 2.在竞争市场,如果一家企业使自己的产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那么它将失去___;在竞争受到限制的市场,企业提价将失去___。A 它的全部顾客,它的大多数顾客 B 它的小部分顾客,它的全部顾客 C 它的小部分顾客,它的大多数顾客 D 它的全部顾客,它的小部分顾客 3. 在完全竞争市场,企业是___;在竞争受到限制的市场,企业是___。A 价格无关者,价格接受者 B 价格制定者,价格接受者 C 价格接受者,价格无关者 D 价格接受者,价格制定者 4.完全竞争的企业不能控制:A 产量 B 成本 C 价格 D 投入品的使用 5.下列哪一类市场结构中,企业必须考虑其它企业的反映:A 垄断 B 寡头 C 完全竞争 D 垄断竞争 6.被称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包括:A 完全竞争和垄断 B 寡头和垄断竞争 C 寡头和垄断 D 垄断和垄断竞争 7.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面对着水平的需求曲线是因为:A 它的产量只占行业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部分 B 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 C 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D 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8.下列对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描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都试图最大化利润 B 如果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都将减少生产 C 都把产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 D 都面对着一条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 9.一个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A 向上倾斜的 B 完全无弹性 C 垂直的 D 向下倾斜的 10.一个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A 市场需求曲线 B 完全无弹性的,因为只有一个销售者 C 完全由他不行的,因为只有一个销售者 D 其弹性比行业需求曲线的弹性大11.垄断和寡头垄断的主要相同之处在于:A 都存在阴谋勾结以限制产量 B 在长期中,生产的低效率 C 行业中都存在法律上的进入壁垒 D 以上都对 12.当垄断企业采取价格歧视时,它将:A 对不同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B 对不同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相同的价格 C 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D 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相同的价格 13.一般说来,非垄断的不完全竞争企业:A 是价格接受者 B 不能控制市场价格 C 面对着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 D 面对着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14.不完全竞争的企业面对着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意味着:A 它们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 B 它们对价格有完全的控制能力 C 它们对价格无控制能力 D 需求是完全有弹性的 15.考察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的一种途径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 需求的收入弹性 B 需求的价格弹性C 供给的价格弹性 D 边际替代率 16.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缺乏价格弹性的程度越大:A 企业拥有的市场力量越小 B 提高价格,销售量下降的越多 C 企业拥有的市场力量越大 D 价格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 17.有两个因素影响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A 收益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性,成本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性 B 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其竞争对手不同的程度,成本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博弈论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 一、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作简单分析 (1)海萨尼转换可以把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转换为不完美信息博弈,说明有了海萨尼转换,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一般的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是等同的,不需要另外发展分析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专门分析方法和均衡概念。 答:错误。即使海萨尼转换把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转换为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也是一种特殊的有两个阶段同时选择的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对这种博弈的分析进行专门讨论和定义专门均衡的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的效率。 (2)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可以被解释成不完全信息博弈的纯策略贝叶斯纳什均衡。 答:正确。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博弈几乎总是可以解释成一个有少量不完全信息的近似博弈的一个纯策略Bayes—Nash均衡。夫妻之争的混合策略Nash均衡可以用不完全信息夫妻之争博弈的Bayes—Nash均衡表示就是一个例证。 (3)证券交易所中的集合竞价交易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双方报价拍卖。 答:正确。我国证券交易中运用的集合竞价确定开盘价的方式就是一种双方报价拍卖。与一般双方报价拍卖的区别只是交易对象,标的不是一件而是有许多件。 (4)静态贝叶斯博弈中之所以博弈方需要针对自己的所有可能类型,都设定行为选择,而不是只针对实际类型设定行为选择,是因为能够迷惑其他博弈方,从而可以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均衡。

答:错误。不是因为能够迷惑其他博弈方,而是其他博弈方必然会考虑这些行为选择并作为他们行为选择的依据。因为只根据实际类型考虑行为选择就无法判断其他博弈方的策略,从而也就无法找出自己的最优策略。其实,在这种博弈中一个博弈方即使自己不设定针对自己所有类型的行为选择,其他博弈方也会替他考虑。因为设定自己所有类型下的行为,实际上是要弄清楚其他博弈方对自己策略的判断。 (5)“鼓励—响应”的直接机制能保证博弈方都按他们的真实类型行为并获得理想的结果。 答:错误。“鼓励—响应”机制也就是说真话的直接机制,实际上只保证博弈方揭示,也就是说出自己的真实类型。 博弈方不直接选择行为,也不保证根据真实类型行为,更谈不上一定能实现最理想的结果。因为直接机制的结果常常是带有随机选择机制的,并不一定理想。实际上对所有博弈方都理想的结果在静态贝叶斯博弈中本身不一定存在。 二、双寡头古诺模型,倒转的需求函数为 ()P Q a Q =-, 其中12Q q q =+为市场总需求,但a 有h a 和l a 两种可能的情况,并且厂商1知道a 究竟是h a 还是l a , 而厂商2只知道h a a =的概率是θ, l a a =的概率是1θ-,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双方都是了解的。双方的总成本仍然是i i i c q cq =。如果两厂商同时选择产量,问双方的策略空间是什么?本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什么? 解:设厂商1已知h a a =时的产量为11()h q a q =,已知l a a =时的产量是11()l q a q =;再假设厂商2的产量是2q ,这两个函数关系就是两个厂商的策略空间。 11211()h h h h h a q q q cq π=---

对策论_运筹学

习题解答 1. 已知矩阵博弈局中人I 的赢得矩阵如下,求最优纯策略及博弈值。 (1) ?? ??????? ???83 54 66756544 3494 (2) ????? ? ??? ???------------21221405126331222 210 解: (1) () 8 695 354 38354667565443494? ???????? ??? 所以),(13βα,V=5 (2) 2 - 3 2- 2 2 2562)2(1)2(214051263312)2(2)2(10----??? ?????????------------ 所以 ),(31βα,),(51βα,),(33βα,),(53βα,V=-2 2. 甲乙两国进行乒乓球团体赛,每国由三个人组成一个队参加比赛。甲国的人员根据不同的组合可组成4个队,乙国的人员可组成3个队,根据以往的比赛记 解: 6 282 8276128184)2(3715---??? ?????????------ 所以),(22βα,V=2 答: 双方应均派第2队出场 3. 对任意一个m 行n 列的实数矩阵A=(a ij ),试证有下式成立

ij m i n j ij n j m i a a ≤≤≤≤≤≤≤≤≤1111max min min max 证: ij m i n j ij n j m i ij m i ij n j m i ij ij n j a a a a j a a n j m i j i ≤≤≤≤≤≤≤≤≤≤≤≤≤≤≤≤≤∴≤?∴≤≤≤≤≤?11111111max min min max max min max ,min : 1,1,,有有 4. 某城区有A 、B 、C 三个居民小区,分别居住着40%,30%,30%的居民,有两个公司甲和乙都计划在区内建造超市,公司甲计划建两个,公司乙计划建一个,每个公司都知道,如果在某个小区内设有两个超市,那么这两个超市将平分该区的消费,如果在某个小区只有一个超市,则该超市将独揽这个小区的消费。如果在一个小区没有超市,则该小区的消费将平分给三个超市。每个公司都想使自己的营业额尽可能地多.试把这个问题表示成一个矩阵博弈,写出公司甲的赢得矩阵,井求两个公司的最优策略以及各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 解: 甲公司的策略集为{(A,B), (A,C), (B,C)} 乙公司的策略集为{A,B,C} 甲的赢得矩阵为: 75 .075.07.06 .07.07 .0717.0717.06.075.07.0)7.0(7.075.0)7.0(),(),(),(?? ????????C B C A B A C B A 所以甲选(A,B)或(A,C),占70%份额。乙选A,占30%份额. 5. 一个病人的症状说明他可能患a ,b ,c 三种病中的一种,有两种药C ,D 可 解: 8.04.07.01.04 .08.01.07.06.0)4.0(5.0?????? 最优策略为),(21βα 答:应开C 药较为稳妥. 6.设矩阵博弈局中人I 的赢得为 A=?? ?? ? ?????--203233

经济学第六章练习题

第六章市场理论 一、关键概念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卡特尔博弈论优势战略纳什均衡 二、单项选择 1.在完全竞争市场,企业是___;在竞争受到限制的市场,企业是___。A 价格无关者,价格接受者 B 价格制定者,价格接受者 C 价格接受者,价格无关者 D 价格接受者,价格制定者 2.在竞争市场,如果一家企业使自己的产品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那么它将失去___;在竞争受到限制的市场,企业提价将失去___。A 它的全部顾客,它的大多数顾客 B 它的小部分顾客,它的全部顾客C 它的小部分顾客,它的大多数顾客 D 它的全部顾客,它的小部分顾客 3.行业的组织形式被称为:A 市场结构 B 集中度 C 组织图 D 管理结构 4.完全竞争的企业不能控制:A 产量 B 成本 C 价格 D 投入品的使用 5.下列哪一类市场结构中,企业必须考虑其它企业的反映:A 垄断 B 寡头 C 完全竞争 D 垄断竞争 6.被称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包括:A 完全竞争和垄断 B 寡头和垄断竞争 C 寡头和垄断 D 垄断和垄断竞争 7.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面对着水平的需求曲线是因为:A 它的产量只占行业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部分 B 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 C 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D 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8.下列对垄断企业和完全竞争企业的描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 都试图最大化利润 B 如果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都将减少生产 C 都把产量确定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 D 都面对着一条完全有弹性的需求曲线 9.一个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A 向上倾斜的 B 完全无弹性 C 垂直的 D 向下倾斜的 10.一个垄断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是:A 市场需求曲线 B 完全无弹性的,因为只有一个销售者 C 完全由他不行的,因为只有一个销售者 D 其弹性比行业需求曲线的弹性大11.垄断和寡头垄断的主要相同之处在于:A 都存在阴谋勾结以限制产量 B 在长期中,生产的低效率 C 行业中都存在法律上的进入壁垒 D 以上都对 12.当垄断企业采取价格歧视时,它将:A 对不同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B 对不同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相同的价格 C 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D 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消费者索取相同的价格 13.一般说来,非垄断的不完全竞争企业:A 是价格接受者 B 不能控制市场价格 C 面对着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 D 面对着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14.不完全竞争的企业面对着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意味着:A 它们对价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 B 它们对价格有完全的控制能力 C 它们对价格无控制能力 D 需求是完全有弹性的 15.考察一个市场的竞争程度的一种途径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 需求的收入弹性 B 需求的价格弹性C 供给的价格弹性 D 边际替代率 16.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缺乏价格弹性的程度越大:A 企业拥有的市场力量越小 B 提高价格,销售量下降的越多 C 企业拥有的市场力量越大 D 价格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 17.有两个因素影响企业面对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A 收益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性,成本对

博弈论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习题 一、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作简单分析 (1)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中各博弈方都不清楚博弈的进程,但清楚博弈的得益。 答:不一定,不是所有博弈方都不清楚博弈的进程,只要有一个博弈方都不完全清楚博弈的进程。 (2)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中的信息不完美性都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而非主观因素造成。 答:错。信息不完美很多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因为出于各自的动机和目的,人们在市场竞争或合作中常常会故意隐瞒自己的行为。 (3)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中,若不存在混合策略,并且各博弈方都是主动选择且行为理性的,则不完美信息从本质上说是“假的”。 答:正确。因为只包含理性博弈方的主动选择行为,利益结构明确,而且不同路径有严格优劣之分,从不需要用混合策略的动态博弈来说,所有博弈方选择的路径都可以通过分析加以确定和预测,根本无须观察。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博弈的不完美信息实际上都是假的。 (4)子博弈可以从一个多节点信息集开始。 答:不能从多节点信息集开始,因为多节点必然分割信息集。 (5)不完美信息是指至少某个博弈方在一个阶段完全没有博弈进程的信息。 答:不是完全没有博弈进程的信息,而是没有完美的信息,只有以概率判断形式给出的信息。 二、用柠檬原理和逆向选择的思想解释老年人投保困难的原因。

答:“柠檬原理”是在信息不完美且消费者缺乏识别能力的市场中,劣质品赶走优质品,最后搞垮整个市场机制。“逆向选择”是在同样不完美市场和消费者缺乏识别能力的市场中,当价格可变时,价格和质量循环下降,市场不断向低端发展的机制。 老年人投保的分析:大致思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费用越来越高,投保人的健康状况好的比例越来越小,最终发展成为只有身体不好的人才参加投保。如果允许调整费率,保险公司为了避免亏损降低风险,上调保费率,健康状况相对好一些的退出市场,整个市场状况恶化。…… 这就是逆向选择机制在老年保险市场上作用的结果。 三、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的思想,讨论我国治理假冒伪劣现象很困难的原因。 答:商品交易中的质量问题可以用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来描述。商品交易中的假冒伪劣现象正是这种市场低效率均衡的表现形式。主要因素包括:(1)信息不完美程度比较严重。信誉的建立有差距,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等; (2)消费者识别能力低下而且麻木。不法商贩的造假成本低,消费者识别能力低下,而且容忍麻木,知假买假,很难治理(如盗版等); (3)暴力空间的存在。价格水平不合理,定价过高,垄断暴利,造价者利润空间大。 (4)对造价者打击不力。执法部门、政府管理部门打击力度不够,而且保护甚至纵容(“激励的悖论”); (5)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太大,稳定性比较差。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明该博弈是一个合作的正和博弈。()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纳什均衡一定是上策均衡。(×) 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在一个博弈中如果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则不存在上策均衡。(√)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上策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在博弈中存在着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所以后行动的人不一定总有利,例如: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企业就可能具有先动优势。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和存在惟一的纯战略纳什均衡,作为原博弈构成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共同特点是重复博弈本质上不过是原博弈的简单重复,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重复采用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多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路径:两阶段都采用原博弈同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轮流采用不同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两次都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者混合战略和纯战略轮流采用。(√) 如果阶段博弈G={A1, A2,…,An; u1, 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可能(但不必)存在重复博弈G(T)的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其中对于任意的t

第四版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P47 1.1 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in z=23 466 ..424 ,0 x x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MABCN,且可知线段BA上的点都为 最优解,即该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这时的最优值为 min 3 z=2303 2 ?+?= P47 1.3 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ax z=10x5x 349 ..528 ,0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OABCO,且可知B点为最优值点, 即 1 12 122 1 349 3 528 2 x x x x x x = ? += ?? ? ?? +== ?? ? ,即最优解为* 3 1, 2 T x ?? = ? ?? 这时的最优值为 max 335 z=1015 22 ?+?=

单纯形法: 原问题化成标准型为 121231241234 max z=10x 5x 349 ..528,,,0x x x s t x x x x x x x +++=?? ++=??≥? j c → 10 5 B C B X b 1x 2x 3x 4x 0 3x 9 3 4 1 0 0 4x 8 [5] 2 0 1 j j C Z - 10 5 0 0 0 3x 21/5 0 [14/5] 1 -3/5 10 1x 8/5 1 2/5 0 1/5 j j C Z - 1 0 - 2 5 2x 3/2 0 1 5/14 -3/14 10 1x 1 1 0 -1/7 2/7 j j C Z - -5/14 -25/14

西方经济学1第五章、第六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1第五章、第六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一个垄断企业面临的一条需求曲线中,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之间的关系是()。 A.两者的斜率是相同的B.两者的斜率不存在内在的联系 C.前者的斜率是后者的两倍D.后者的斜率是前者的两倍 2. 在短期,可能会令垄断企业选择停产的情况是()。 A.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上方 B. 平均成本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上方 C. 边际成本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上方 D. 边际成本为负 3. 下列情景不属于价格歧视的是()。 A. 航空公司根据订票的早晚制定不同的票价 B. 邮寄一个大包裹的价格要高于邮寄一个小包裹 C. 有的餐厅对有成年人陪同的儿童免收就餐费 D. 杂志社对学生收取比一般公众更少的订阅费 4. 下列处于短期中,具有垄断竞争性质的企业的表述正确的说法是()。 A. 企业通常都是盈利的 B. 这种企业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也可能既不盈利也不亏损 C. 企业会通过增加产出使得价格等同于增加的边际成本,从而使得利润最大化 D. 如果出现经济亏损,企业就会停止生产 5. 勾结最有可能在()情况下发生。 A. 在同一个行业中有许多企业 B. 企业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相互竞争和互动的 C. 很难获得其他企业的信息时 D. 企业彼此不了解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8分) 1.完全竞争 2.边际收益 3.自然垄断 4.三级价格歧视 5.博弈论 6.纳什均衡 7.停止营业点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经济利润包括超额利润和正常利润吗 2. 如果企业只是盈亏相抵,生产就没有意义吗 3. 完全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不完全竞争企业要求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因此他们利润最大化条件是不同的,对吗 4. 为什么满足了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仍然有可能亏损 5. 纳什均衡一定是有效率的吗 四、案例分析(每小题11分,共22分) 《长江商报》在2013年1月4日的一篇报道中称:“自京汉高铁开通当天起,武汉至北京、西安等地机票开始‘缩水’。去年12月27日,携程旅行网上北京飞武汉航线的最低票价为300;12月29日,武汉飞北京的航线上,票价更是低至折的150元。即便是加上燃油附加费,以上机票的总价格也与高铁二等座票价差不多。”问题:(1)高铁最终会不会像航空公司一样对不同的车次、不同的季节实行票价浮动(2)高铁加入竞争后,运输市场的效率是否有

博弈论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绪论 §1.2 1. 什么是博弈论?博弈有哪 些基本表示方法?各种表示法 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见教材) 2. 分别用规范式和扩展式表 示下面的博弈。 两个相互竞争的企业考虑同 时推出一种相似的产品。如果两家企业都推出这种产品,那么他们每家将获得利润400万元;如果只有一家企业推出新产品,那么它将获得利润700万元,没有推出新产品的企业亏损600万元;如果两家企业都不推出该产品,则每家企业获得200万元的利润。 3. 什么是特征函数? (见教材) 4. 产生“囚犯困境”的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举出现实经济活动中囚徒困境的例子? 原因: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 例子:厂商之间的价格战,广告竞争等。

※第二章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和纳什均衡 1. 什么是纳什均衡? (见教材) 2. 剔除以下规范式博弈中的严格劣策略,再求出纯策略纳什均衡。 先剔除甲的严格劣策略3,再剔除乙的严格劣策略2,得如下矩阵博弈。然后用划线法求出该矩阵博弈的纯策略Nash均衡。 3. 求出下面博弈的纳什均衡。 由划线法易知,该矩阵博弈没有纯策略Nash均衡。 由表达式(2.3.13)~(2.3.16)可得如下不等式组 Q=a+d-b-c=7,q=d-b=4,R=0+5-8-6=-9,r=-1 将这些数据代入(2.3.19)和(2.3.22),可得混合策略Nash均衡((),()) 4. 用图解法求矩阵博弈的解。 解:设局中人1采用混合策略(x,1-x),其中x∈[0,1],于是有:,其中F(x)=min{x+3(1-x),-x+5(1-x),3x-3(1-x)} 令z=x+3(1-x),z=-x+5(1-x),z=3x-3(1-x) 作出三条直线,如下图,图中粗的折线,就是F(x)的图象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8分) 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源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经典例子就是“柠檬市场”——二手车市场,它使得市场资源逐渐流向低质量的产品或要素,最后形成劣货驱逐良货的局面,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向选择”。 2、策略互动:所谓策略互动,就是参与人之间的策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用策略性思维来分析问题,从中找出合理策略,实现目标最优。 3、纳什均衡:对于博弈方而言,互为最优的策略选择就是纳什均衡。 4、信号发送:是指信息优势方不断发出信息的行为,就叫信号发送。 5、博弈论: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合理策略)的问题。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二、简要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博弈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博弈的基本要素有:参与人、策略、行动顺序、信息、收益等五个要素。博弈的基本特点则是需尽可能考虑到博弈对方的决策选择以及对自身的影响,并从中选择出对自身最有利的方案决策,从而达到收益和效用最大化。 2、什么是性别战博弈?请求出其中的纳什均衡? 答:性别战博弈是不可调和的博弈,双方只有一方选择满足另外一方的要求才能达成均衡,也就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故性别战博弈的纳什均衡会有两种情况,分别是:男生陪女生看电影以及女生陪男生看足球的两种选择。 3、猎鹿博弈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反应的基本思想是需要沟通和互相协调,因为只有合作才能猎到所需猎物。

《运筹学》 第六章排队论习题及 答案

《运筹学》第六章排队论习题 1. 思考题 (1)排队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试述排队模型的种类及各部分的特征; (3)Kendall 符号C B A Z Y X /////中各字母的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4)理解平均到达率、平均服务率、平均服务时间和顾客到达间隔时间等概念; (5)分别写出普阿松分布、负指数分布、爱尔朗分布的密度函数,说明这些分 布的主要性质; (6)试述队长和排队长;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忙期和闲期等概念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与区别。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到达排队系统的顾客为普阿松流,则依次到达的两名顾客之间的间隔时间 服从负指数分布; (2)假如到达排队系统的顾客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服从普阿松分布,则这两部分 顾客合起来的顾客流仍为普阿松分布; (3)若两两顾客依次到达的间隔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又将顾客按到达先后排序, 则第1、3、5、7,┉名顾客到达的间隔时间也服从负指数分布; (4)对1//M M 或C M M //的排队系统,服务完毕离开系统的顾客流也为普阿松流; (5)在排队系统中,一般假定对顾客服务时间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这是因为通过对大 量实际系统的统计研究,这样的假定比较合理; (6)一个排队系统中,不管顾客到达和服务时间的情况如何,只要运行足够长的时间后, 系统将进入稳定状态; (7)排队系统中,顾客等待时间的分布不受排队服务规则的影响; (8)在顾客到达及机构服务时间的分布相同的情况下,对容量有限的排队系统,顾客的 平均等待时间少于允许队长无限的系统; (9)在顾客到达分布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同服务时间分布的方差大小有 关,当服务时间分布的方差越大时,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就越长; (10)在机器发生故障的概率及工人修复一台机器的时间分布不变的条件下,由1名工人 看管5台机器,或由3名工人联合看管15台机器时,机器因故障等待工人维修的平均时间不变。 3.某店有一个修理工人,顾客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平均每小时3人,修理时间服从负 指数分布,平均需19分钟,求: (1)店内空闲的时间; (2)有4个顾客的概率; (3)至少有一个顾客的概率; (4)店内顾客的平均数; (5)等待服务的顾客数; (6)平均等待修理的时间; (7)一个顾客在店内逗留时间超过15分钟的概率。 4.设有一个医院门诊,只有一个值班医生。病人的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平均到达时间间隔为20分钟,诊断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需12分钟,求: (1)病人到来不用等待的概率; (2)门诊部内顾客的平均数; (3)病人在门诊部的平均逗留时间; (4)若病人在门诊部内的平均逗留时间超过1小时,则医院方将考虑增加值班医生。问 病人平均到达率为多少时,医院才会增加医生? 5.某排队系统只有1名服务员,平均每小时有4名顾客到达,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需6分钟,由于场地限制,系统内最多不超过3名顾客,求: (1)系统内没有顾客的概率; (2)系统内顾客的平均数;

《运筹学》_第六章排队论习题及_答案

《运筹学》第六章排队论习题 转载请注明 1. 思考题 (1)排队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试述排队模型的种类及各部分的特征; (3)Kendall 符号C B A Z Y X /////中各字母的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4)理解平均到达率、平均服务率、平均服务时间和顾客到达间隔时间等概念; (5)分别写出普阿松分布、负指数分布、爱尔朗分布的密度函数,说明这些分 布的主要性质; (6)试述队长和排队长;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忙期和闲期等概念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与区别。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到达排队系统的顾客为普阿松流,则依次到达的两名顾客之间的间隔时间 服从负指数分布; (2)假如到达排队系统的顾客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服从普阿松分布,则这两部分 顾客合起来的顾客流仍为普阿松分布; (3)若两两顾客依次到达的间隔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又将顾客按到达先后排序, 则第1、3、5、7,┉名顾客到达的间隔时间也服从负指数分布; (4)对1//M M 或C M M //的排队系统,服务完毕离开系统的顾客流也为普阿松流; (5)在排队系统中,一般假定对顾客服务时间的分布为负指数分布,这是因为通过对大 量实际系统的统计研究,这样的假定比较合理; (6)一个排队系统中,不管顾客到达和服务时间的情况如何,只要运行足够长的时间后, 系统将进入稳定状态; (7)排队系统中,顾客等待时间的分布不受排队服务规则的影响; (8)在顾客到达及机构服务时间的分布相同的情况下,对容量有限的排队系统,顾客的 平均等待时间少于允许队长无限的系统; (9)在顾客到达分布相同的情况下,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同服务时间分布的方差大小有 关,当服务时间分布的方差越大时,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就越长; (10)在机器发生故障的概率及工人修复一台机器的时间分布不变的条件下,由1名工人 看管5台机器,或由3名工人联合看管15台机器时,机器因故障等待工人维修的平均时间不变。 3.某店有一个修理工人,顾客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平均每小时3人,修理时间服从负 指数分布,平均需19分钟,求: (1)店内空闲的时间; (2)有4个顾客的概率; (3)至少有一个顾客的概率; (4)店内顾客的平均数; (5)等待服务的顾客数; (6)平均等待修理的时间; (7)一个顾客在店内逗留时间超过15分钟的概率。 4.设有一个医院门诊,只有一个值班医生。病人的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平均到达时间间隔为20分钟,诊断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需12分钟,求: (1)病人到来不用等待的概率; (2)门诊部内顾客的平均数; (3)病人在门诊部的平均逗留时间; (4)若病人在门诊部内的平均逗留时间超过1小时,则医院方将考虑增加值班医生。问 病人平均到达率为多少时,医院才会增加医生? 5.某排队系统只有1名服务员,平均每小时有4名顾客到达,到达过程为Poisson 流,,服务时间服从负指数分布,平均需6分钟,由于场地限制,系统内最多不超过3名顾客,求:

运筹学 第6章 决策分析汇总

第六章决策分析 决策就是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决定或者选择。经济生活中,一项成功的决策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一项错误的决策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许多决策问题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而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分析就是分析在各种条件下不同的决策行动的合理性以及在多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决策问题通常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所谓确定性决策就是在决策环境完全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因而所作的决策应是合理的。如线性规划问题、需求确定的库存问题等。而风险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是在决策环境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其中,风险决策对于其面临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决策者可以预先计算或估计出来;而不确定性决策对于其所面临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决策者完全不知,只能靠决策者的主观倾向进行决策。 第一节决策分析问题及其一般性描述 一、决策分析问题举例 例6.1 某食品店牛奶的月需求量为25至28箱,每箱牛奶的进价为16元,售价为22元。若牛奶当月为售完,则因过期而每箱损失16元。试制定食品店每月牛奶的订购箱数。 该问题的基本分析可用如下两个表格来描述。 (1)收益(利润) 此处的收益表示利润。食品店在各种决策(订货25~28箱)下的收益如下表。 第六章——1 (2)损失 食品店的损失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订货大于需求时,牛奶因过期而损失,损失价值为损失的箱数乘以每箱进价;第二种情况是当需求大于订货量时,因失去获取利润机会的机会损失,其损失值为需求超过订货的箱数乘以每箱利润。食品店在各种决策下的损失如下表。

有了上述表格,就有了关于决策问题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决策者可以根据某种准则来作出自己满意的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个表格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同一个决策问题。如果是用收益描述决策问题,决策的准则就是收益最大;相反如果是用损失描述决策问题,则决策达到准则为损失最小。 例6.2 某公司需要对某种新产品的批量作出决策。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有三种可能,即需求量大、需求一般和需求量小。现有三种决策方案,即大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经估算,各行动方案在各种需求的情况下的收益值情况如下表,问哪种行动方案为最好? 二、决策问题的一般性描述 (一)决策问题的基本要素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总结出,决策问题一般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行动方案、自 第六章——2 然状态和损益函数。 首先,任何决策问题都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显然,只有一个方案就无须决策。行动方案也称方案或决策,通常用Ai(i=1,…,m)表示某一具体的可行方案,用A={A1,A2,…,Am}表示方案集。 其次,任何决策问题,无论采取何种方案,都面临着一种或几种自然状态。自然状态简称状态,也称事件。决策问题中的自然状态是不可控制因素,因而是随机事件。通常用Si(j=1,…,n)表示某一具体的状态,用S={S1,S2,…,Sn}表示状态集。决策问题中,某一确定的时间条件下,各种可能的自然状态只可能出现其中的一种,由概率论的知识可知,各Sj是互斥事件,而所有的Sj构成的集合S是一个必然事件。

“博弈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博弈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博弈论中,局中人从一个博弈中得到的结果常被称为()。 A. 效用 B. 支付 C. 决策 D. 利润 2.博弈中通常包括下面的内容,除了()。 A.局中人 B.占优战略均衡 C.策略 D.支付 3.在具有占优战略均衡的囚徒困境博弈中()。 A.只有一个囚徒会坦白 B.两个囚徒都没有坦白 C.两个囚徒都会坦白 D.任何坦白都被法庭否决了 4.在多次重复的双头博弈中,每一个博弈者努力()。 A.使行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 B.使另一个博弈者的利润最小 C.使其市场份额最大 D.使其利润最大 5.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支付的因素是()。 A. 策略组合 B. 策略 C. 信息 D. 行动 6.对博弈中的每一个博弈者而言,无论对手作何选择,其总是拥有惟一最佳行为,此时 的博弈具有()。 A.囚徒困境式的均衡 B.一报还一报的均衡 C.占优策略均衡 D.激发战略均衡 7.如果另一个博弈者在前一期合作,博弈者就在现期合作;但如果另一个博弈者在前一期违约,博弈者在现期也违约的策略称为()。 A.一报还一报的策略 B.激发策略 C.双头策略 D.主导企业策略 8.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中,合作策略会导致()。 A.博弈双方都获胜 B.博弈双方都失败

C.使得先采取行动者获胜 D.使得后采取行动者获胜 9.在什么时候,囚徒困境式博弈均衡最可能实现()。 A. 当一个垄断竞争行业是由一个主导企业控制时 B.当一个寡头行业面对的是重复博弈时 C.当一个垄断行业被迫重复地与一个寡头行业博弈时 D. 当一个寡头行业进行一次博弈时 10.一个企业采取的行为与另一个企业在前一阶段采取的行为一致,这种策略是一种()。 A.主导策略 B.激发策略 C.一报还一报策略 D.主导策略 11.关于策略式博弈,正确的说法是()。 A. 策略式博弈无法刻划动态博弈 B. 策略式博弈无法表明行动顺序 C. 策略式博弈更容易求解 D. 策略式博弈就是一个支付矩阵 12.下列关于策略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A. 策略是局中人选择的一套行动计划; B. 参与博弈的每一个局中人都有若干个策略; C. 一个局中人在原博弈中的策略和在子博弈中的策略是相同的; D. 策略与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策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13. 囚徒困境说明(): A. 双方都独立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则双方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B. 如果没有某种约束,局中人也可在(抵赖,抵赖)的基础上达到均衡; C. 双方都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结果一方赢,一方输; D、每个局中人在做决策时,不需考虑对手的反应 14. 一个博弈中,直接决定局中人损益的因素是(): A. 策略组合 B. 策略 C. 信息 D. 行动 15. 动态博弈参与者在关于博弈过程的信息方面是() A 不对称的 B 对称的 C 不确定的 D 无序的

第四版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

运筹学部分课后习题解答P47 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in z=23 466 ..424 ,0 x x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MABCN,且可知线段BA上的点都 为最优解,即该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这时的最优值为 min 3 z=2303 2 ?+?= P47 用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a) 12 12 12 12 max z=10x5x 349 ..528 ,0 x x s t x x x x + +≤ ? ? +≤ ? ?≥ ? < 解:由图1可知,该问题的可行域为凸集OABCO,且可知B点为最优值点, 即 1 12 122 1 349 3 528 2 x x x x x x = ? += ?? ? ?? +== ?? ? ,即最优解为* 3 1, 2 T x ?? = ? ?? 这时的最优值为 max 335 z=1015 22 ?+?=

单纯形法: 原问题化成标准型为 121231241234 max z=10x 5x 349 ..528,,,0x x x s t x x x x x x x +++=?? ++=??≥? j c → 10 5 、 B C B X b 1x 2x 3x 4x 0 3x \ 9 3 4 1 0 0 4x 8 [5] 2 . 0 1 j j C Z - 10 5 0 0 0 3x 21/5 . 0 [14/5] 1 -3/5 10 1x 8/5 1 2/5 0 ( 1/5 j j C Z - 1 0 -2 5 2x 3/2 0 ; 1 5/14 -3/14 10 1x 1 1 0 -1/7 2/7 ( j j C Z - -5/14 -25/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