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模拟试题及答案(1)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模拟试题及答案(1)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了有关“尼赫鲁”“纳赛尔”“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冷战中的对峙B.动荡的中东地区

C.亚非拉的奋起D.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2.二战后,丘吉尔在演说中指出:“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下列能体现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的指

A.原子能共同体建立B.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联盟的建立。

3.根据下侧图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B.英国首先建成“福利国家”

C.实施福利政策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D.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了社会问题

4.如图照片名为“跃入自由”。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首都柏林被一分为二。1961年8月15日,19岁的东柏林边防警卫汉斯康拉德舒曼,跳过了边界的铁丝网,奔向西柏林。舒曼飞跃柏林墙后,却有始终无法逾越的心结。直到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之后,舒曼才高兴地说,这时他才真正感到自由。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国合并等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化B.版图的根本性变化

C.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D.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5.二战后,法国政府把支柱产业与大银行或收归国有,或以国家参股形式加以控制,成为西方世界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表明战后法国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是A.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6.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的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②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③国家权力分散

④苏联解体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材料中的“条约组织”指的是

A.北约B.华约C.欧盟D.联合国

8.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当今德国小伙子威廉的生活片断。图片反映了

A.欧洲经济一体化加深B.德国拥有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

C.欧洲政治一体化形成D.欧洲国家之间已经不存在矛盾

9.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材料认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理由是

A.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

B.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10.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说明()

A.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B.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C.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日本与美国关系比较紧张

11.英国史学家泰勒说:“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经历了多次炮火的考验与历史耻辱的冲刷后,伟大的德意志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正确道路。材料主要强调了德国

A.挑起一战,战后任人宰割

B.实行法西斯统治,残酷迫害犹太人

C.发动二战,战后被分区占领

D.走和平合作之路才能迅速崛起

12.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为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

A.社会扶贫计划B.社会保障制度C.以工代赈D.计划经济

13.卜老师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卜老师观点的是

A.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美苏“冷战”对峙局面D.全球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14.“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一个苦难辉煌交织的大国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导致该大国“消失”的最根本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B.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政策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民族矛盾的激化

15.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1948年后,美国好菜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16.下图是1947年美国人画的一幅漫画。“?”处对应的正确选项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两极格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7.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出现“理事国”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亚非拉国家的崛起B.两极格局的解体

C.美国霸权地位丧失D.联合国地位下降

18.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这里“红旗悄然落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苏联解体B.轴心国集团解体C.华约建立D.北约建立

19.东欧剧变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东欧剧变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

②东欧剧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③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变化

④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失败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20.1964~1970年和1974~1979年的英国工党内阁以公有化为纲领,试图以此创造出一个富裕的英国工人阶级,但工资的“大锅饭”和高福利(甚至连配眼镜和假牙的费用都由国家报销)导致生产效率降低,通货膨胀和大量失业使工党选举失败。这体现出二战后英国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B.经济干预力度减小

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D.高福利政策的挫折

21.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孩子空投糖果,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柏林危机”爆发B.柏林墙正式形成

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

A.社会扶贫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以工代赈”D.计算机网络23.尤金·赖斯在《现代欧洲史》中写道“苏联解体以来,欧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地融入全欧洲及全球维度的经济过程中,这需要多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此“行动”是成立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欧洲经济共同体

D.欧洲联盟

24.某文件宣称“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该文件最终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

A.欧盟建立

B.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C.世贸组织诞生

D.欧洲共同体成立

25.如下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③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尼赫鲁是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纳赛尔领导了二战后的埃及革命。非洲的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巴拿马人民逐步收回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权力。1999年,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因此亚非拉的奋起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1967年7月,煤钢联营协定、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C符合题意;原子能共同体建立于1958年1月,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A不符合题意;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于1951年,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B不符合题意;欧洲联盟的建立于1993年,与“20世纪60年代”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题干“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起来’”是解题的关键,联系教材中“欧共体”的成立来解答此题。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英国家庭收入差距税前收入差距很大,但是政府补贴和税后差距迅速降低可知英

国实施福利政策缩小了收入差距,这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英国首先建成“福利国家”的结论,选项AB不符合题意;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了社会问题不符合历史史实,只能缓和,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20世纪80年代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史称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是东欧剧变中变化的主要内容,排除。故选择C。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力推行国有化,称为西方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为了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缓和经济矛盾,这是法国出现的新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符合历史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推动欧洲走向联合和材料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属于新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政治体制上实行多党制,由联邦制改为邦联制,国家权力分散,①③符合题意;赫鲁晓夫被迫下台是在20世纪60年代,②不符合题意;苏联解体是政治体制变化的结果,④不符合题意。故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冷战,材料中的“条约组织”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建立的北约,A符合题意;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B排除;欧盟是欧洲国家建立的,与美苏争霸不符,C排除;联合国是国际组织,与题干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择A。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图片反映德国小伙儿威廉的生活片断涉及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这一现象,直接原因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加深。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A符合题意;德国拥有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图片没有体现欧洲政治一体化形成,C排除;欧洲国家之间已经不存在矛盾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故选择A。

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导致改革效果不佳,从而转向政治改革,实行多党制,最终使苏联解体。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0.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旧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逐渐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追随美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选项C符合题意;A项错在“完全摆脱”,应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可排除;D项日本与美国关系比较紧张,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故选C。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可知,在经历了多次炮火的考验与历史耻辱的冲刷后,伟大的德意志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正确道路。材料主要强调了德国走和平合作之路才能迅速崛起。题干材料在最后强调了“伟大的德意志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正确道路”,ABC都不能体现材料中这个观点,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B符合题意;社会扶贫计划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A排除;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C排除;计划经济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此题选择B。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二战后的美苏阵营的冷战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峙,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所以C项正确,BDA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l99l年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事件。斯大林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表明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误区,导致苏联解体。所以A符合题意,BC属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所以不符合题意;D不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点睛】

本题解体关键词是时间“1991”,结合所学知识该大国指苏联,本题属于最佳选项题,所以要分辨哪个选项才是最佳的。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信息“1948年后,美国好菜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美苏冷战中的对峙。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1949年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针对北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苏联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是1942年;“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ACD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漫画揭示的是1947年美国实施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进而控制西欧的马歇尔计划;A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杜鲁门总统1947年提出的帮助希腊、土耳其恢复经济,稳固资产阶级统治,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与漫画不符;C项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与漫画创作时间不符;D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与漫画创作时间不符。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的联合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发生在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故选A。

1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1991年底,飘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悄然落下。”结合所学知识:克里姆林宫是莫斯科的著名建筑,1991年底,发生在前苏联大地上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苏联解体。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知识可知,东欧剧变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正确的是①东欧剧变表明苏联模式的失败②东欧剧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③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变化。④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运动失败这个认识是错误的。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西方国家长期对东欧各国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等。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由于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改变。东欧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共产主义运动失败。故A符合题意。CD包含④,不符合题意。B 答案不全。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但工资的‘大锅饭’和高福利(甚至连配眼镜和假牙的费用都由国家报销)导致生产效率降低,通货膨胀和大量失业使工党选举失败。”可知,高福利政策容易导致国家财政负担过大,通货膨胀,同时助长社会人员的懒散,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等等,材料体现的是高福利政策存在弊端,故D项正确;ABC和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

【点睛】

本题需要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找到试题的主旨,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7年前后,美、英、法三国合并在德国的占领区,随后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1948年6月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故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的背景是“柏林危机”爆发,A项正确;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柏林墙”,B项错误;华沙条约组织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1955年成立,C项错误;1955年,华约组织形成,标志两极格局形成,D项错误。故选A。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二战后,英、法等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从而防止贫富分化,稳定社会秩序,这与材料中“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一致,故B符合题意。社会扶贫制度是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民生举措;“以工代赈”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举措;计算机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科技成就。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的内容体现了欧洲国家所采取的“协调一致的行动”是建立欧洲联盟。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

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故D符合题意;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在苏联解体之前成立,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2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经济的发展,1967年,成立了欧共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欧盟是1993年的成立的,A项不符合题意;1942年,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B项不符合题意;1995年,世贸组织诞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是世界霸主。20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欧洲的崛起,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但美国并没有丧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所以②美国已丧失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表述错误,所以①③④正确,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图片信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