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

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
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方案

编号:IV-03

微生物限度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

空气净化系统

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起草人:日期:

验证方案批准人:日期:

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0年月

目录

1.引言

1.1概述

1.2验证的目的

2.验证标准

3.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确认4.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确认4.1风速测定

4.2压差测定

4.3温湿度测定

5.洁净度测定

5.1悬浮粒子测定

5.2沉降菌测定

6.验证结果及评价

7.责任

8.时间安排

1.引言

1.1概述

无菌检验室是专供药品无菌检验用,微生物检验室是专供药品微生物检验用,阳性对照检验室是专供药品菌检时阳性对照实验用,这三个实验室必须专用。每个检验室面积均为20.2M2,检验室顶棚安装自净器一台,向室内送洁净空气,洁净级别为10万级,室内还安装层流罩一个,层流罩下洁净级别为100级。

1.2验证的目的

1.2.1检查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1.2.2检测并确认检验室的自净器层流罩的运行性能应能达到药品菌检要求及验

证标准。

1.2.3洁净度测试,确认检验室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

2.验证标准

3.检验室的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确认

3.1部件安装确认

检查人: 日期:

3.2高效过滤器的检漏测试

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测试,采样头离过滤器距离约2cm,沿过滤器出风侧及内边框来回扫描。

检漏测试结果记录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确认记录上。

4.自净器和层流罩的运行确认

4.1风速测定

采用风速仪贴近高效过滤器出风口测定,一般测定4个点,求出平均风速。

层流罩测定8个点,求平均风速。

4.2压差测定

采用微压表测定

4.3温度、相对湿度测定

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定

自净器和层流罩

测试人: 日期: 结果分析及评价:

5.洁净度的测定

5.1悬浮粒子测定

5.1.1方法:

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每个检验操作室测试3次,每个检验操作室采样点2个,层流罩下采样点4个,采样点的高度离地面1m。求平均值。悬浮粒子测定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30分钟后进行。

5.1.2测试结果

悬浮粒子测试记录( )

测试人: 日期:

结果分析及评价:

方案实施: 日期:

5.2沉降菌测定

5.2.1方法:最少采样点数目及最小培养皿数按《药品生产验证指南》有关要求

采用φ90mm培养皿,将培养皿按要求放置后,打开平皿盖,使培养基表面

暴露30分钟后,将平皿盖盖上,然后在30—35℃下培养48小时后计数。

沉降菌测定在自净器和层流罩运行30分钟后进行。

5.2.2测试结果:

沉降菌测定记录表

测试人: 日期:

结果分析及评价:

方案实施: 日期:

6.验证结果及评价:

6.1 3个检验室自净器和层流罩安装均符合设计要求。

6.2 3个检验室风速、压差均符合运行设计要求。

6.3 洁净度测定表明,3个检验室内悬浮粒子和沉降菌均符合验证标准。层流罩

下工作区均达到洁净级别100级。

6.4 建议对3个检验室应加强日常监测,当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后应重新测定风

速和洁净度。

7.责任

验证小组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批准及实施;

品管部经理负责无菌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的验证过程;验证小组负责审核测试结果、评价及结论,负责验证报告的会签与批准,

负责制定无菌检验室、微生物检验室、阳性对照检验室验证的周期。

8 时间安排

https://www.360docs.net/doc/cc712898.html,

检验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l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制定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授权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或协议,批准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的有效性。 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本部门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及抽样、检测的职责和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检测中心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1.1 国际标用; 4.1.1.2 国家标准; 4.1.1.3 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4.1.1.4 地方标准; 4.1.1.5 企业标用; 4.1.1.6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4.1.1.7 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4.1.1.8 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4.1.2 当老标准己经过期作废时,以上标准应当保证是现行有效的。为此资料管理员首先应当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持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其次是每月向检测部门提供中文核心期刊题录,供检测人员参考。当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要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3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个检测室负责人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

中药饮片GMP设备验证方案及填写模板

XY-500型滚筒式洗药机 验证方案 TS-54-001

验证立项申请表 编号:SMP-06-001-a 立项部门设备验证小组申请日期 立项题目XY-500型滚筒式洗药机要求完成日期与试生产同步 验证原因考察该设备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类别同步验证 验证要求目的:XY-500滚筒式洗药机是中药饮片加工的重要设备之一,对其安装和分离性能进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立项部门负责人签名:生产副总 生产部意见 同意签名生产副总年月日质量部意见 同意签名质量副总年月日验证管理 部门意见同意签名生产副总年月日验证小组 长意见同意签名质量副总年月日指定编制验证方案部门及人员 生产部:生产副总生产车间:车间主任质量部:质量副总 QA 化验室:化验室主任设备部:设备部经理 编制验证方案要求及完成日期 严格按照设备验证的规范要求组织编制。完成日期: 验证完成要求及日期 通过对XY-500型滚筒式洗药机进行了全过程验证,证明该机器的文件符合GMP管理要求,确认该设备的运行和性能符合工艺要求。要求完成日期:与试生产同步 验证小组签名:质量副总年月日备 注

参加验证人员 姓名所在部门职务/职称验证分工生产副总生产部负责人组长设备部经理设备技术员设备负责人设备安装车间主任生产车间设备操作员设备调试车间主任生产部工艺员工艺设计QA主管质量部QA主管过程监督化验室主任化验室化验室负责人质量检测 其它

验证方案审批表 编号:SMP-06-001-b 审批 程序 部门负责人签名日期备注起 草 设备部设备部经理 审核 生产部生产副总 质量部QA主管 设备部设备部经理中心化验室化验室主任验证管理部门生产副总 批准 经审批,XY-500型滚筒式洗药机验证方案符合要求规定,准予进行验证。 批准人:质量副总日期:年月日 备注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规性引用文件: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验证实施: 4.4.1 试验前的准备: 4.4.1.1 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 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 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 min,在3天使用。 4.4.1.2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 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 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 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 菌15 min,在3周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的试剂,按照 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含量测定)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的:证明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于相应的检测要求,具有可靠的准确度、精密度。范围:含量的检定方法的前验证 编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及验证管理办法 职责:验证小组人员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 3.1验证小组 3.2品质部 3.3化验室 4.验证内容 4.1验证的准备工作 4.2适用性验证 4.2.1准确度试验 4.2.2精密度试验 4.3拟订验证周期 4.4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5.附件

1. 概述 对小容量注射剂的含量测定,本公司采用福林酚测定法,该检验方法具有测量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可满足小容量注射剂含量测定的要求。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用本方法进行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验证目的 为确认对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的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相应的检测要求,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工作小组批准。 验证前,应首先对验证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对所需仪器、仪表、量具等进行校正。 3. 职责 3.1 验证工作小组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合格证书。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 品质部 负责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负责组织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负责拟订检验方法的再验证周期 3.3 化验室 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负责验证方案指定的试验的实施。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报验证工作小组。 4. 验证内容 4.1 验证的准备工作 4.1.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 品质部负责提供验证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该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负责提供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报告以及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报告。 检查人:日期:

中药饮片附录

附件1 中药饮片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第二条产地趁鲜加工中药饮片的,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三条民族药参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 第四条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第五条中药材的来源应符合标准,产地应相对稳定。 第六条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或审批的标准炮制。 第七条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第三章人员 第八条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三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或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八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九条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具备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质量管理经验。 第十条企业的关键人员以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人员均应为企业的全职在岗人员。 第十一条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二条从事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 第十三条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四条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第十五条企业应由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中药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药品GMP相关法规知识等。 第十六条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应进行更衣、洗手;进入洁净区的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符合通则的要求;从事对人体有毒、有害操作的人员应按规定着装防护,其专用工作服与其他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应分别洗涤、整理,并避免交叉污染。 第四章厂房与设施 第十七条生产区应与生活区严格分开,不得设在同一建筑物内。 第十八条厂房与设施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设置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净制、切制、炮炙等操作间。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互相妨碍。 第十九条直接口服饮片的粉碎、过筛、内包装等生产区域应按照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应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 第二十条毒性中药材加工、炮制应使用专用设施和设备,并与其他饮片生产区严格分开,生产的废弃物应经过处理并符合要求。 第二十一条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应平整,易于清洁,不易产生脱落物,不易滋生霉菌;应有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等进入的设施,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不得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 第二十二条中药材净选应设拣选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第二十三条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产热产汽的工序,应设置必要的通风、除烟、排湿、降温等设施;拣选、筛选、切制、粉碎等易产尘的工序,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粉尘扩散,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如安装捕尘设备、排风设施等。 第二十四条仓库应有足够空间,面积与生产规模相适应。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应分库存放;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设置专库存

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束,检查合格后即可着手进行。仪器功能试验足在不使用样品的前提下,确认仪器达到设计要求,也可认为是空载试验。例如气相色谱仪的程序升温设定后能否按设定程序执行,溶出仪转速能否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度与透光率的转换是否符合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高压泵过压保护是否起作用等,这是检查仪器安装后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对普通仪器进行的功能试验比较简单,有的除仪器校正外,没有其它特殊的功能试验要做,如酸度计,电导仪,折光仪等。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技术标准,应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试验。 2.2.2校正 校正是仪器确认及检验方法验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在验证试验以前进行校正。紫外分光光度计校正包括波长校正、吸收度测试、准确度测试、杂散光检查。 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均要求做系统适用性试验。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色谱柱的最小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并规定变异系数应不大于2%。 对于化学检验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包括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分析天平亦均应校正。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目录确认方案 1、概述 2、验证依据 3、验证范围 4、验证目的 5、验证内容 6、验证人员分工

1、概述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质量标准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为进一步确认药典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更好控制产品质量,现对药典方法进行确认。 2、验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项下规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SOP-E-5-009-A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A“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3、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检测方法的验证。 4、验证目的 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验证内容 5.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理论板数按单硝酸异山梨酯峰计算不低于3000,单硝酸异山梨酯峰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5.2 线性和范围 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12μl、16μl、20μl、24μl、28μl进样,线性范围1.2μg~2.8μg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样量为横坐标(X,μg),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除菌过滤后消毒剂无菌验证方案

消毒剂除菌过滤后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录 1.0 概述 (3) 1.1 目的 (3) 1.2 范围 (3) 1.3 职责 (3) 2.0 可接受标准 (4) 3.0 确认前条件 (4) 1.1 人员确认 (4) 1.2 文件确认 (5) 4.0 文件记录要求 (5) 5.0 程序 (5) 5.1 仪器的确认 (5) 5.2 菌株、培养基及试剂 (5) 5.3 验证步骤 (7) 5.4 验证总结 (9) 6.0 再确认 (9) 7.0 偏差 (9) 8.0 变更 (10) 9.0 术语 (10) 10.0 参考文件 (10) 11.0 修订历史 (10) 12.0 附录列表 (10)

1.0概述 1.1目的 2010版GMP附录无菌第九章第四十四条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本公司在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有75%乙醇、过氧乙酸消毒液PAA,清洁剂为注射用水。 按2010版GMP第七章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对该除菌方式进行验证。 1.2范围 本确认方案时应用于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消毒剂除菌过滤后检验方法验证工作。 1.3职责 1.3.1QC检验员职责 QC检验员,同时作为验证实施部门,职责如下: 1.3.1.1起草验证草案,完成验证报告; 1.3.1.2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验证工作按方案进行; 1.3.1.3负责本方案的实施,验证数据的收集及数据分析; 1.3.1.4协调进行验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调查、完成变更的书面记 录、完成验证报告; 1.3.1.5负责向QC部门经理及时报告验证中出现的问题。 1.3.2QC部门经理职责 1.3. 2.1QC经理审核本验证方案与验证报告; 1.3. 2.2负责指导验证中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及审核验证期间发生的 偏差; 1.3. 2.3负责安排具有资格的操作人员开展验证工作; 1.3. 2.4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等其它工作。 1.3.3QA职责 1.3.3.1负责确认工作实施的监督; 1.3.3.2协调进行验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调查、完成变更的书面记 录; 1.3.3.3为制定和实施本验证方案提供相关程序等必要文件、技术支 持;

高效液相色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川芎含量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S-YF-013(01) 起草人崔英南日期 2012年08月26日审核人日期 2012年08月31日批准人李立新日期 2012年08月31日生效日期 2012年09月01日 验证项目申请单

文件编号: 验证项目计划书文件编号:

验证方案审批表吉

目录

1再确认目的 2再确认范围 3再确认责任 4内容 概述 再确认内容 再确认小组 4.2.2 预确认 4.2.3 安装确认 4.2.4 运行确认 4.2.5 性能确认 4.2.6 结果分析与评价4.2.7 再确认周期

目的 确认经设备确认高效液相,按药典检验方法测定生产品种含量,验证其检验结果科学性、准确性、精密性等,满足检验结果正确性需要,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提供必要的文件以证实本设备的操作与所预期的完全一致。 根据本方案的验证,确认按检验操作规程操作,能有效的保持本设备于确认状态下,能稳定地、恒定地达成其所预期的功能。 范围 质量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的汇集。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在标准范围内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的精密度可靠性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供试品中被测物尝试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具有专属性。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在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时,其测定值高低限在可控范围内。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的耐用性。 责任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申请审批,验证过程的监督、资料的存档,再确认方案的执行及再确认结果的评估。 化验室负责实验的操作,原始记录、报告的填写。

无菌灌装验证方案

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方案 验证分类:工艺验证 验证部门:冻干粉针剂车间

1.概述:为证明在确定的环境、工艺和操作下,生产过程能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无菌要求,需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来验证所提供产品的无菌可靠性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这是GMP对非最终灭菌无菌冻干粉注射剂生产的基本要求,是无菌制剂工艺验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此试验不能对常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是指由掌握了无菌操作的人员在一个有控制的环境中,利用适宜的设备系统,将经灭菌(或经除菌过滤)的无菌培养基灌装于事先灭菌的容器中,制成无菌药物的过程。该验证是在与无菌灌装生产过程有关的其他验证如:洁净厂房、公用系统(工业用水系统等)、设备(包括蒸汽灭菌柜、隧道式干燥灭菌器等)等验证合格后,且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SOP后进行的。 采用培养基代替药品进行无菌灌装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即用经过湿热灭菌(除菌过滤)的液体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代替产品药液,进行无菌灌装、半加塞操作,灌装后的样品送入冻干箱内放臵产品冻干程序所需时间,再进行压塞、轧盖,然后进行培养观察,以确认无菌灌装工艺的可靠性,以上整个操作过程应模拟正常的产品生产时的最差状态。 培养基灌装作为无菌灌装的模拟实验,可以直观、方便、准确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过程的污染情况及问题。 2.目的:通过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来确认在冻干粉针剂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为今后对粉针车间进行冻干粉针剂灌装作业管理确定依据,即通过对经过培养的灌装样品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解读可以综合评估无菌工艺的可靠性,借以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被污染的概率,确保无菌产品的无菌性。 3.范围:此验证方案适用于粉针车间,非最终灭菌的无菌生产工艺模拟试验。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附录1:无菌药品生产;

无菌检验验证方案样本

类别:编号: 部门:页码: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 版次:□新订口替代: ________________ 制定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H H 日审批会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确认所用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一次性活检钳的无菌检查。 1.2 确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及检查方法的完整 性。 2. 验证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活检钳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附录无菌检查法 ISO11737-2: 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 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 生物学试验方法 4. 验证器材 4.1 检验环境: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操作。 4.2 设备: 医用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无菌检查膜过滤器、电动吸引器、 电热干燥箱、霉菌培养箱、数显生化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pH 计、冰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等。 4.3 培养基及稀释液: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pH7.0 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0.1% 蛋白胨水溶液、营养琼脂。 4.4其它实验材料:微孔滤膜(孔径w 0.45um,直径约50mm)、无菌过滤杯、无 菌剪刀、无菌镊子、无菌钳子、无菌手套、吸管(1ml和10ml)、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培养皿。

5.1 原理: 活检钳的形状为不溶物, 为微生物转移更彻底, 特选用无菌检查法中的 薄膜过滤法。 5.2 设备器材: 验证中所用器材、设备已经过国家计量单位鉴定合格并有鉴定证书。 5.3 培养基: 验证中所用培养基以经过培养基灵敏度实验检测合格。 5.4 操作步骤: 5.4.1 供试品的取样按照GB/T 2828.1- 相关规定进行逐批取样。 5.4.2 将所需物品, 供试品表面消毒, 经过传递窗, 紫外线照射半小时. 无菌室紫 外线消毒半小时。 5.4.3 操作人员用洗手液、自来水清洗双手, 关闭紫外灯, 换拖鞋, 脱外衣放入衣 柜, 穿洁净白大衣, 进入缓冲间, 再用洗手液、纯化水清洗双手, 用75% 乙醇对手进行消毒, 穿戴无菌衣、帽、口罩、手套等。 5.4.4 进入菌检室, 打开医用洁净工作台风机, 运行至少15分钟以上。 5.4.5 将所需物品由传递窗取出, 两只消毒液桶分别放置于菌检洁净工作台一侧, 其余物品放置于传递窗一侧的方形桌上, 剥去牛皮纸外包装。 5.4.6 医用洁净工作台内点燃酒精灯。打开3个养琼脂平板, 置于医用洁净工作 台的不同位置。 5.4.7 取供试品, 在医用洁净工作台内, 打开包装袋, 小心将供试品取出, 将其剪成 约10cm的小段,浸入500ml 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中,充分振摇作为供 试液。 5.4.8 将供试液平均转入三个薄膜过滤器的滤杯中, 开启电动吸引器开关进 行过滤,用pH7.0蛋白胨-氯化钠缓冲液每次100ml冲洗滤膜三次,用平口镊子夹取滤膜(过程保持滤膜的完整性) , 一张转移到100ml 改

白蔹饮片工艺验证方案

白蔹饮片工艺 验 证 方 案 河北国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方案目录 一、引言 二、时间安排 三、工艺条件确认 四、验证项目、评价方法及标准 五、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六、变更与偏差 七、再验证周期 八、验证合格证的签发 九、附录

一、引言 1.验证概述 1.1背景概述 本次验证为公司中药饮片车间通过GMP认证基础上,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中药饮片附录、《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对中药配方颗粒使用的白蔹饮片生产工艺进行的首次验证,以确定白蔹饮片生产的工艺。本公司已完成了白蔹饮片生产用设备的确认工作,设备的确认报告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生产工艺要求。 1.2产品概述 1.2.1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1.2.2产地:河南 1.2.3产品性状: 本品纵瓣呈长圆形或近纺锤形,长4~10cm,直径1~2cm。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1突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片呈卵圆形,长2.5~5cm,宽2~3cm。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甘。 1.2.4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疬,烧烫伤。 1.2.5用法与用量:5~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成极细粉敷患处。 1.2.6法定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3验证依据标准 1.3.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1.3.2《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3白蔹饮片生产工艺规程(草案) 1.3.4白蔹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安乃近片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安乃近片检验方法确认文件编号: ×××药厂

安乃近片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起草人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_

目录 一、确认方案 1.概述 2.确认的原则和目的 3.确认的项目和范围 4.组织及职责 4.1确认方案和报告的起草、审核、批准 4.2确认方案的培训 4.3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和偏差 4.4实施组织人员 5.样品和标准品信息 6.分析仪器 7. 实施检验人员信息 8. 确认方法 8.1鉴别检验方法确认 8.2有关物质检查确认 8.3含量测定确认 9.结论报告 二、确认报告 三、确认证书

1、概述 安乃近片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本公司生产的规格为0.5g/片,其检测主要内容为: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片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相当于安乃近20mg),加稀盐酸1ml溶解后,加次氯酸钠试液2滴,产生瞬即消失的蓝色,加热煮沸后变成黄色。 (2)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安乃近0.1g),置试管中,加水1.5ml和稀盐酸1.5ml 溶解后,试管口覆盖一张用碘酸钾0.1g溶于淀粉指示液10ml润湿的滤纸,缓缓加热滤纸变蓝色,取下滤纸继续加热,用玻璃棒蘸取1滴变色酸硫酸溶液(1→100),置试管口,10分钟内,玻璃棒上的试剂显蓝紫色。 【检查】 (1)有关物质取本品细粉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安乃近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临用新制);另精密称取4-甲氨基安替比林对照品5mg,置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1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取安乃近和4-N-去甲基安乃近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中各含25ug的混合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宽PH值使用范围色谱柱适用);以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钠6.0g,加水1000ml,加三乙胺1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甲醇(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安乃近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安乃近峰与4-N-去甲基安乃近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3.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5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4-甲氨基安替比林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4-甲氨基安替比林不得过标示量的1.0%;其他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安乃近的峰面积(1.0%)。 (2)重量差异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项下[重量差异] 检查法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3)崩解时限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崩解时限检查法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4)微生物限度检查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D)测定。本品含安乃近(C13H16N3NaO4S.H2O)

微生物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 验证方案 目录 一、验证方案的制定 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和原理 2.验证方法步骤 3.试验实施 3.1试验前的准备 3.2验证试验操作 3.3试验结果 4.验证结果评价分析

5.附件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文件一、验证方案的制定 二、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验证方案的起草

2.验证方案的审核与批准 验证方案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验证方案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三、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方案 1.验证目的和原理 1.1 验证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特制定本方案。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要变更时,应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1.2 原理 通过比较试验4组中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 2.验证方法步骤 2.1验证前的准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平皿法)验证前,所有的平皿和稀释剂都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灭菌程序消毒,以确保其对试验的结果没有影响。试验菌应包括G-、G+、酵母菌和霉菌类微生物以基本覆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2.2验证试验的操作计划用3个不同批号产品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进行平行试验,通过计算回收率来判断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对产品有影响。 2.3试验结果可接受标准用标准菌株评价方法“尿素维生素E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检品中微生物的抑制性,试验结果应显示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应不小于70%,试验组的回收率也不低于70%。 3.试验实施 3.1试验前的准备 3.1.1主要仪器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烘干箱、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

中药饮片生产各工艺验证方案

目的:对中药加工过程中的净制工序进行验证,验证净制工序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中药加工过程中的净制工序的验证。 责任:验证小组负责对此工艺的验证,生产人员协助操作。 内容: 1. 材料及设备: 中药材或中间产品、磅秤。 2. 方法:依据中药饮片生产工艺规程对其进行净制。 2.1. 取样:从净制样品中随机抽取5个点采样,每点采样约100g,置样品袋中,并编号。 2.2. 挑选耗率:将净制后饮片称重(含取样样品重),计算挑选耗率。 挑选耗率(%)=〔药材投料量-净制后饮片重量(含取样样品重量)〕/药材投料量×100% 2.3. 杂质:以上试验所得样品,挑出未净选干净的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计算杂质含量,计算 公式:杂质含量(%)=杂质和非药用部位量/样品量×100% 3. 合格标准:根、根茎类、藤木类、花叶类、皮类、动物类、矿物类、菌藻类,含药屑、 杂质不得超过2%;果实、种子类、全草类、树脂类,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3%。挑选耗率不得超过15%。 4. 本试验重复3次,并填写验证记录。 5. 再验证:同一药材在使用一年应进行一次净制效果验证。

目的:对生产过程中洗药工艺进行验证,检查并确认洗药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范围:适用于白术、党参、甘草、厚仆、杜仲、莪术、佛手、何首乌、巴戟天、山药等类似质地药材的水洗效果的验证。 责任:验证小组负责对此工艺的验证,生产人员协助操作。 内容: 1. 材料与设备 原药材或中间产品、磅秤、洗药池。 2. 方法:依据中药饮片生产工艺规程进行洗药。 2.1. 取样:从水洗后的样品中随机抽取5个点采样,置样品袋中,并编号。 2.2. 洗药:选用合适的洗药方式用流动的饮用水对物料进行清洗。 2.3.水洗操作记录:将所取样品中的泥沙与合格品物料分别干燥称重,计算泥沙的含量,计 算公式如下: 泥沙含量=泥沙/取样量×100% 3.合格标准: 3.1.洗制后的物料泥沙含量不得超过1.5%。 3.2. 洗后外观不得有损伤。 4. 本试验重复3次,并填写验证记录。 5.再验证 5.1. 同一药材在使用一年应进行一次洗药效果验证。

方法学验证方案

***含量测定 方法学确认方案日期:2016年1月

验证方案审查与批准 您下面的签字表明您已审阅此份验证方案并同意实施。

目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本方案适用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墩果酸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 (4) 3 验证机构与职责 (4) 4 定义 (5) 5 参考文件 (5) 6 风险因素分析 (5) 7 验证准备 (6) 8 检测方法的描述 (6) 8.1 药品与试剂的准备 (6) 9 验证实施 (8) 11 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14) 12 附录目录 (14)

1 目的 对苦参膜中的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进行确认,确保方法的可行性,以便为有效控制苦参膜的含量提供依据。 2 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齐墩果酸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确认。 3 验证机构与职责 3.1验证小组成员 3.2 职责 3.2.1验证小组组长职责 3.2.1.1保证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起草。 3.2.1.2保证在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和批准。 3.2.1.3负责对确认小组成员进行本方案的培训。 3.2.1.4保证完全按照确认方案实施。 3.2.1.5确保能及时发现偏差,并按照已经达成一致的偏差处理方法对其进行记录、纠 正、调查和最终确认。 3.2.1.6确保确认报告的生成、审核和批准。 3.2.2QA职责 3.2.2.1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 3.2.2.2负责确认过程的监控和检查,保证确认方案的实施,参与确认结果评价。 3.2.2.3参与确认偏差的调查、处理、和评估。 3.2.2.4确认过程中,如有变更,保证按《变更处理程序》执行。

检验方法验证规程

目的:检验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适用范围:在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时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应验证,药物生产方法变更、制剂组分变更、原检验方法进行修订时,检验方法应进行再验证。 责任者:化验室、研究开发实验室 内容: 1.验证项目药品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检验、生物测定和仪器分析三种。验证项目应包括: 鉴别试验;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 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降解产物、防腐剂等)测定;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溶出度释放度检查中溶出量的测试方法。 2.一般步骤 2.1方案的起草及审批 通常由研究开发实验室提出,检验实验室会签,根据产品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和操作步骤,并经有关领导审批方可实施。 2.2仪器的确认验证过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均应校验,对于新的大型

精密仪器应进行确认,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可靠。大型精密仪器应制定确认方案,经安装确认、运行确认符合要求,有关领导批准确认报告后方可投入使用。 2.3适用性试验适用性试验内容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选择性试验、检测限等。 2.3.1准确度试验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测量值与真值愈接近,测量值的误差愈小,测量就愈准确。在准确度试验中可用对照试验、回收试验和空白试验三种方法。准确度通常用回收率表示。 原料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已知含量的对照品或标准品作样品,以所用的方法对它进行定量测定,从分析结果与标准样品或纯净物的含量差值就可知道误差。 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已知含量的原料和处方中相应的辅料按比例模拟配制成制剂进行测定。 杂质定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一般用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应能明确证明单一杂质或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百分比。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如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2.3.2精密度测定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某一成份进行多次测定,所测得值彼此符合的程度,所以也称重现性,测定值彼此愈接近,测量值的偏差愈小,测量就愈精密。 精密度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2.3.3线性范围试验在检验过程中取样量或样品浓度是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测定的结果也应随取样量或样品浓度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检验方法才能达到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取样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测得含量的结果也成正比的变化,这样的取样范围称之为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的测试通常精密配制一系列供试样品(至少5份)进行测定,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GMP真空带式干燥机验证方案

GMP真空带式干燥机验证方案 1、设备概述 该设备于2013年7月23日进行全面安装,2013年7月26日完成安装调试。根据生产工艺和GMP 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决定于2013年7月23日至2013年3月18日对本设备进行验证。 设备名称:真空带式干燥机 型号:BVD450 蒸发量:35—45kg/h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2013年5月 使用部门:生产部 安装位置:提取车间 2.验证目的 真空带式干燥机的技术指标及结构符合GMP要求和工艺生产的需要。对真空带式干燥机的安装过程进行了检查,安装后试运行。对真空浓缩器的安装、运行、性能进行了确认。以证明真空带式干燥机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及规格的技术要求及GMP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了模拟生产,证明不仅能满足生产操作需要,而且符合工艺标准要求。 为达到上述验证的目的,特制定本验证方案,对真空带式干燥机进行了验证。 3.验证对象 真空带式干燥机安装验证、运行验证、性能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小组批准。 4.验证机构及组成

公司成立验证领导小组,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组织验证方案的制订,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领导小组针对每一个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门验证工作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4.1验证领导小组 4.2验证小组

5.进度计划 验证小组提出完整的验证计划,经验证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整个验证活动分五个阶段完成。予确认从2013年08月26日至2013年08月28日; 安装确认从2013年08月10日至2013年08月18日; 运行确认从2013年08月23日至2013年08月25日; 性能确认从2013年08月20日至2013年08月22日; 起草报告从2013年08月16日至2013年08月19日; 6.文件 6.1已有文件 6.1.1设备使用说明书、设备合格证; 6.1.2真空带式干燥机岗位操作规程和记录; 6.1.3真空带式干燥机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等。 6.2需要草拟文件 6.2.1真空带式干燥机使用操作规程、清洁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和记录;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七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编号: SMP·AV-YF-003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

确认方案审批表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确认小组人员及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验证相关文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验证时间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验证前确认.................................................................................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验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9验证过程中的偏差及处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10再确认周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