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郭晶张寿增

【关键词】钢板,复合材料,腐蚀,焊接工艺评定

【论文摘要】复合钢板焊接的实质是基层材料的焊接和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层,了解这一点对合理进行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评定至关重要。

中图分类号:TG 44 文献标识码:B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for clad steel plates

GUO Jing,ZHANG Shou-zeng

(Dalian Nanhai Pressure Vessel Factory,Dalian 116031, China)

Abstract:The welding of clad steel plates is essent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welding of base metal with overlaying of corrosion resistant deposit on the base metal. This acknowledgement is helpful for properly performing the qualification tests.

Key words:steel plate; composite;corrosion;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使用复合钢板建造化工设备和压力容器是为了节约贵重耐腐蚀金属材料,同时利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作基层,提高设备承压能力,从而实现使用性能和经济效果优化组合的目的。ASME规范第Ⅸ卷,第QW-217条,是关于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的专门条文[1],是目前最全面、最合理的规定。

1 复合钢板焊接本质

以单面坡口为例(图1),复合钢板的焊接分两步来完成:①焊接基层,把基层坡口填充至H深度,H小于复合钢板的基层厚度T。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焊接基层部分时熔化复层金属。这一阶段的焊接与焊接单一基层材料没有任何区别。②焊接复层,其基本要点是保持尽量浅的熔深,以减轻基层材料对耐蚀熔敷金属的稀释作用。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焊接的实质,就是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金属。

把复合钢板的焊接明确理解为基层材料的焊接和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金属,对正确理解ASME规范关于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条款,恰当而灵活地进行评定实验,并充分利用评定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图1 单面坡口焊接

2 ASME规范规定

2.1 评定方法

当设计计算计入复层金属厚度时,需要用复合钢板进行评定实验。在拉伸试件和弯曲试件上都必须保留全厚度的复层金属。

对强度计算时不考虑复层金属厚度的情况,规范规定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与前面的相同。第二种方法则完全不用复合钢板,只用基层材料,分别制备1件坡口焊试板和1件耐蚀金属堆焊试板,再分别在其上取样进行力学性能实验和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分析。

2.2 评定范围

不论上述哪一种情况,也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评定。评定的基层金属厚度都是由实际焊接的基层金属厚度按第QW-451条的规定确定的。熔敷金属的评定厚度,对基层焊缝也由所用焊接方法实际熔敷的厚度按第QW-451条来确定。耐蚀熔敷金属的评定范围,下限由化学成分分析来确定,上限没有限制。对复合钢板复层金属(母材),没有评定厚度范围的规定和限制。

3 讨论

3.1 力学性能实验

对设计计算时计入复层金属厚度的情况,拉伸试件和弯曲试件上都必须保留全厚度的复层材料。对强度计算时不考虑复层材料厚度的情况,当采用复合钢板试板进行评定实验时,拉伸试件上的复层材料一定要加工去除。这种方法不如采用基层材料试板进行评定更为方便。

3.2 腐蚀实验和化学成分分析

(1)ASME规范把复合钢板复层焊接工艺的评定,规定为按照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层的方法进行。无论ASME规范,还是我国JB 4708—92都规定,对耐蚀堆焊层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而不进行腐蚀实验。很明显其隐含的意思是只要分析部位的化学成分符合规定,分析部位以上的堆焊金属就具有要求的耐腐蚀性能,勿须实验证明。所以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评定,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不需要进行腐蚀实验。

(2)ASME规范1992年以前的版本以及我国JB 4708-92对耐蚀堆焊层的取样方法规定相同,见图2a。即先确定评定平面位置,把评定平面以上的堆焊金属加工弃去。然后从评定平面往下0.5 mm范围内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如分析结果合格,则从熔合线到评定表面的距离为评定的最小堆焊层厚度。

图2 取样位置

从1995年版开始,ASME规范把耐蚀堆焊层的分析取样图改成了图2b所示的形式。规定直接在确定的评定表面上或从评定表面往下取样进行化学分析。评定的最小堆焊层厚度为熔合线至评定平面或取样钻孔上边缘的距离。图中t1~t5为根据分析或取样位置不同,评定的最小堆焊厚度可能值。

3.3 与其他焊接工艺评定的关系

ASME规范对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不仅恰如其份地体现了复合钢板焊接的实质,而且建立起了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与基层材料坡口焊评定及耐蚀层堆焊评定之间的关系。尤其强度计算不计复层材料厚度,又不用复合钢板,而只用基层材料进行评定时,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对实际评定工作带来以下几点方便。

(1)一个单位在第一次制造复合钢板设备之前,一般生产过许多台单一材料的钢制设备,积累有许多项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如果复合钢板的基层材料与过去评定实验用的试板材料相同或可以划归在同一分类号之下,其他条件又在覆盖范围之内,则完全可以用已完成的评定支持复合钢板基层材料的焊接工艺,而不必另做重复评定。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做一项耐腐蚀堆焊评定就够了。

(2)一个单位在生产首台复合钢板设备之前,还可能制造过不锈钢设备。为节约不锈钢材料,现在大多数不锈钢设备上的人孔和大直径接管都采用组合形式,其典型结构见图3。其中焊缝A焊接的实质,就是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上堆焊耐蚀层。如果其他条件都在覆盖范围之内,那么为焊接象图3中A这类焊缝而完成的焊接工艺评定,也同样可以用来支持复合钢板复层材料的焊接,而不必重新评定。所以为制造复合钢板设备,即使是刚起步,也不一定需要进行全套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甚至一项都不需要做也有可能。

(3)为制造复合钢板设备完成的焊接评定,尤其是用复合钢板材料、拉伸试件不保留复层材料或只用基层材料完成的焊接工艺评定,其中对基层的评定结果,完全适用于单一基层材料设备的焊接。为复层焊接完成的评定,也可以用于其他堆焊场合,如大面积堆焊,复合钢板复层的修复,衬里设备上的焊点及图3中A类焊缝的焊接。

图3 开孔接管结构

4 实际应用

近几年,作者完成过许多项为制造复合钢板设备所需要的焊接工艺评定,这些设备都是按复层材料只起抗腐蚀作用设计的。

4.1基层材料焊接工艺评定

设备的基层材料为20R、16MnR和15CrMoR(国内设备)及SA-516、Cr60与SA-516Gr70(出口设备),由于已有许多项用这些材料完成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经审查合用,所以没有再重新进行评定。

4.2复层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

用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腐层的方法进行评定。

(1)评定面位置确定常用坡口形式见图4a。基层焊完后,先焊过渡层至越过复层和基层材料的结合面约1 mm,然后再焊覆面层。

图4 常用坡口形式

评定实验过程:先在基层材料的试板上堆焊过渡层,测量堆焊层表面至基体表面的距离,如果超过2 mm,则加工至2 mm。再在其上堆焊覆面层,而且只堆焊一层。在作了表面渗透检验和取出4个侧弯试件后,把堆焊层加工到距基体表面2.5 mm处,这就是评定面位置。由此平面往下在0.5 mm范围内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见图5。按这种方式完成的多项评定,如果分析结果都符合焊条标准中对焊接复面层所用焊条熔敷金属的规定范围,即评定均为合格。这样评定的最小堆焊层厚度为至基体表面2.5 mm,至过渡层表面0.5 mm。用于复层厚度3 mm的复合钢板焊接,至少保证自复层钢板外表面起1.5 mm范围内的熔敷金属满足抗腐蚀性能要求。

图5 评定面位置示意

(2)元素分析由于使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不够先进,取出供分析的样品有限。所以

只分析了决定不锈钢焊缝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C、Cr、Ni、Mo和Nb,而没有分析Mn、Si、S和P。这样完成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提交外方审查(指出口设备)被认可,授权检验师也没有提出异议。尽管如此,但总觉得尚有待改进和完善。

5 结论

复合钢板焊接的实质是焊接基层材料和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金属,以文中述及的认识为基础而确定的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方法是合理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减少评定项目,并扩展评定结果的应用范围。作者简介:郭晶(1937-),男(汉族),山西省洪洞县人,1962年结业于清华大学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教授级高工,现在从事压力容器焊接工艺工作。

作者单位:大连南海压力容器制造厂,辽宁大连116031

参考文献:

[1]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sec.Ⅸ[S].New York:ASME,1995.

镀锌钢板焊接工艺研究

镀锌钢板焊接工艺研究 1.镀锌钢电弧焊 锌层的存在给镀锌钢的焊接带来了一定困难,主要的问题有:焊接裂纹及气孔的敏感性增大、锌的蒸发及烟尘、氧化物夹渣及镀锌层熔化及破坏。其中焊接裂纹、气孔和夹渣是最主要的问题。 1.1 焊接性 (1)裂纹 在焊接过程中,熔化的锌浮在熔池的表面或位于焊缝根部。由于锌的熔点远远低于铁,熔池中的铁首先结晶,液态锌会沿着钢的晶界渗入其中,导致晶间结合变弱。而且锌与铁之间易形成金属间脆性化合物Fe3Zn10和FeZn10,进一步降低了焊缝金属的塑性。因此在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下易沿晶界裂开,形成裂纹。 1) 影响裂纹敏感性的因素 ①锌层的厚度镀锌钢的锌层较薄,裂纹敏感性小,而热镀锌钢的锌层较厚,裂纹敏感性较大。 ②工件厚度厚度越大,焊接拘束应力越大,裂纹敏感性越大。 ③坡口间隙间隙越大,裂纹敏感性越大。 ④焊接方法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裂纹敏感性小,而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时裂纹敏感性大一些。 2) 防止裂纹的方法 ①焊前在镀锌板焊接处开坡口V、Y形或X型坡口,用氧乙炔或喷砂等方法去除坡口附近的镀锌层,同时控制间隙不宜过大,一般1.5mm左右。 ②选用含Si量低的焊接材料。气体保护焊时应采用含Si量低的焊丝,手工焊时采用钛型、钛钙型焊条。 (2)气孔 坡口附近的锌层在电弧热的作用下产生氧化(形成ZnO)及蒸发,并挥发出白色烟尘和蒸气,因此极易在焊缝中引起气孔。焊接电流越大,锌的蒸发越严重,气孔敏感性越大。用钛型、钛钙型焊条焊接时,在中等电流范围内不易产生气孔。而用纤维素型和低氢型焊条焊接时,小电流和大电流下均易产生气孔。另外焊条角度应尽量控制在30°~70°范围内。 (3)锌的蒸发及烟尘 用电弧焊焊接镀锌钢板时,熔池附近的锌层在电弧热的作用下氧化成ZnO并蒸发,形成很大的烟尘。这种烟尘中主要成分为ZnO,对工人的呼吸器官具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因此,焊接时必须采取良好的通风措施。在同样焊接规范下,用氧化钛型焊条焊接时所产生的烟尘量较低,而低氢型焊条焊接时产生的烟尘量较大。 (4)氧化物夹渣 焊接电流较小时,加热过程中形成的ZnO不易逸出,易造成ZnO夹渣。ZnO比较稳定,其熔点为1800℃。大块状的ZnO夹渣对焊缝塑性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利用氧化钛型焊条时,ZnO呈细小均匀分布,对塑性及抗拉强度影响都不大。而用纤维素型或氢型焊条时,焊缝内的ZnO较大、较多,焊缝性能差。 1.2 镀锌钢的焊接工艺 镀锌钢可采用手工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电阻焊等方法进行焊接。 (1)手工电弧焊 1) 焊前准备 为了降低焊接烟尘,防止焊接裂纹及气孔的产生,焊前除了开适当的坡口外,还应将坡口附近的锌层去除。去除方法可采用火焰烘烤或喷砂。坡口间隙应尽量控制在1.5~2mm内,

复合板焊接工艺评定浅谈

复合板焊接工艺评定解析 1. 概念的统一 规定“复合层”、“复层”、“覆层”在复合材料评定标准中为相同概念,都表示为复合金属材料中耐腐蚀层和耐磨层的金属板材或堆焊层,以及连接它们的焊缝堆焊层(包括过渡层焊接)。本标准中的复合材料焊接工艺评定是指耐腐蚀复合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 2. 复合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评定中的焊接工艺数量 在复合材料焊接接头中,工艺评定时对每种焊接工艺都应考虑,包含以下几个焊接工艺: ①基层与基层之间的焊接工艺 ②复层与复层之间的焊接工艺(包括过渡层焊接工艺) ③基层与其他零件的焊接工艺 ④复层与其他零件的焊接工艺 3. 复合层之间焊接的本质 从ASME第IX卷相关内容和47014-2011的C.2.3和C.3.2条的规定,都表明了复合材料对接接头的评定包括基材焊缝的力学性能评定和复合层的化学成分分析评定,当复合层计入强度计算时,应使用复合材料试件对焊缝(包括复合层焊缝)的力学性能进行评定,当复合层材料不计入强度计算时,可以不使用复合材料试件,只需要对基层焊缝进行力学性能评定。 复合层与复合层之间的焊接,本质上就是耐蚀堆焊焊接工艺,但细节上又不完全等同47014-2011中的“耐蚀堆焊工艺评定”,“耐蚀堆焊工艺评定”中的耐蚀堆焊是在母材表面上实施焊接,而复层焊接是在基材焊缝表面上实施堆焊,因此,基材的焊缝金属才是影响复层化学分析评定的因素。根据耐蚀堆焊工艺评定规定,当母材类别改变时应重新评定,所以如何建立焊缝金属(即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成为关键。由于我国对焊材按化学成分分类没有完整的分类体系,所以以焊材化学成分分类来建立复合层堆焊的评定标准暂不可行。但在NB/T 47014-2011中焊材的分类方法与母材的分类方法基本相同,其化学成分和性能基本上与母材相匹配,所以可以规定具有相同数字代号的母材类别和焊材类别属于相同材料类别。在实际焊接中是有可能出现基材类别和基材焊缝金属类别不相同的情况的,这时用基材的耐蚀堆焊评定是不能验证在焊缝金属上的堆焊,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复合比很大或无法预先开坡口,堆焊过程可能同时在基材焊缝和基材母材上实施,则可能需要两个耐蚀堆焊评定来分别满足焊缝金属和基层母材。 基层和复层的焊接次序改变应该重新评定,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结论。 先焊基材情况下,如果完成基层焊接的最后一道焊缝的焊接材料类别与过渡层或耐蚀层焊材类别相同,则化学成分分析评定可以免做。特殊情况时,这种焊接方法是可能存在的。 4. 基层母材的评定范围和复层化学成分分析 当复合层厚度计入强度计算时,ASME第IX卷QW-217中规定“工艺评定试验,在基层P-No. 、复层材料、焊接方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填充金属等方面,应和产品焊接所采用的一样”,即:产品基材和试件基材应是同一类别材料、产品复层材料和试件复层材料应是相同材料、填充材料也应是相同材料。ASME对基层材料限制为相同类别以及限制复层材料和焊接材料为相同,是跟“耐蚀堆焊工艺评定”中的基材评定规则相一致的,这也是要求使用同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模板

中石化工建设 预焊接工艺规程(pWPS ) 表号/装订号 共 页 第 页 单位名称 海盛石化建筑安装工程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WPS-HP0101 日期 2014.8 所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HP0101 焊接方法 GTAW+SMAW 机动化程度(手工、机动、自动) 手工 焊接接头: 坡口形式: V 型坡口 衬垫 (材料及规格) Q235B 其他 坡口采用机械加工或火焰切割 简图:(接头形式、坡口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 母材: 类别号 Fe-1 组别号 Fe-1-1 与类别号 Fe-1 组别号 Fe-1-1 相焊或 标准号 GB3274-2007 材料代号Q235B 与标准号GB3274-2007 材料代号Q235B 相焊 对接焊缝焊件母材厚度围: 4~12mm 角接焊缝焊件母材厚度围: 不限 管子直径、壁厚围:对接焊缝 --- 角焊缝 --- 其他: 同时适用返修焊和补焊 填充金属: 焊材类别: 焊丝(GMAW ) 焊丝(SAW ) 焊材标准: GB/T8110-2008 JIS Z3351 填充金属尺寸: φ1.2mm φ4.8mm 焊材型号: ER50-6 YS-S6 焊材牌号(金属材料代号): THT-50-6 US-36 填充金属类别: Fe-1-1 FeMS1-1 其他: / 对接焊缝焊件焊缝金属厚度围:GMAW ≤6mm,SAW ≤12角焊缝焊件焊缝金属厚度围: 不限 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Cr Ni Mo V Ti Nb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中石化工建设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表号/装订号 共 页 第 页 单位名称 中石化工建设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号 日期 预焊接工艺规程编号 焊接方法 机动化程度(手工、机动、自动) 接头简图:(接头形式、坡口形式与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 60° 母材: 材料标准 材料代号 类、组别号 与类、别号 相焊 厚度 其他 焊后热处理: 保温温度(℃) 保温时间 ( h ) 保护气体: 气体 混合比 流量(L/min ) 保护气体 尾部保护气 / / / 背部保护气 / / / 填充金属: 焊材类别 焊材标准 焊材型号 焊接牌号 焊材规格 焊缝金属厚度 其他 / 电特性: 电流种类 极性 钨极尺寸 焊接电流(A ) 电弧电压(V ) 焊接电弧种类 / 其他

不锈钢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及焊接方法综述

不锈钢复合板的制作方法有两种: 一、热轧法生产不锈钢复合钢板: 以碳钢基板和不锈钢板处于物理纯净状态,在高度真空条件下进行轧制而成。在轧制过程中两种金属扩散实现冶金结合。当然为了提高复合界面的润湿效果,提高结合强度,在界面的物理化学处理方面还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二、爆炸法生产复合钢板: 将不锈钢板重叠置于碳钢基板上,不锈钢板和碳钢基板之间用垫子间隔出一定的距离。不锈钢板上面平铺炸药,炸药爆炸的能量,使不锈钢板高速撞击碳钢基板,产生高温高压使两种材料的界面实现固相焊接。 焊接工艺 作者:陆汉惠 (江门甘蔗化工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075) 关键词: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性;焊接工艺;工艺评定 中图分类号:TG444.1 文献标识码:B 不锈钢复合钢板压力容器是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较广的设备,既有不锈钢较强的耐腐蚀性,又有普通钢的经济性。但其制造及焊接工艺较复杂,特别是对过渡层及复层的焊接质量要求很高。1999年4月,我公司承接了某化工厂10台常压塔的生产任务,其主体材质是24mm+3mm的16MnR+316L。对其工艺进行探讨,通过查阅许多有关资料及试验,确定了不锈钢复合钢板容器的制造及焊接工艺。 1 焊接性分析 16MnR+316L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复层为316L,属奥氏体不锈钢,基层为16MnR,属碳锰低合金钢,其焊接工艺较简单。而16MnR+316L的焊接工艺难点是16MnR和316L过渡层和316L不锈钢的焊接。 316L不锈钢焊接时,易发生HAZ敏化区晶间腐蚀,对于316L,发生敏化区间井非在平衡加热时的450—85O℃,而是有一个过热度,可达600-1000℃。因为焊接过程是一个快速加热和冷却的过程,而铬碳化合物沉淀是一个扩散过程,为足够扩散需要一定的“过热度”,其焊接工艺应采用快速过程。以减少处于敏化区加热的时间。所以焊接过渡层应用小热输入、反极性、直线运条和多层多道焊。 316L的导热系数小.线膨胀系数大,热量不易散失,很容易形成所需尺寸的熔地,而旦在自由状态下,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因此,在焊接复层316L 时,应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窄焊道的多层多道焊接,要控制道间温度在6O℃以下。 2 制造工艺 2.1 下料划线禁止在复层表面上切割线内用针划线打样冲眼,不得用墨汁、油漆涂写,尽量避免铁器碰伤划伤表面。 2.2 切割试样材料厚度为24mm+3mm,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时复层朝下,从基层侧开始切割并严禁熔渣溅到复层表面。切割前留有加工余量,切割后用刨边机把切割的热影响区刨掉。坡口也采用刨边机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验,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要进行修补。 2.3 拼接拼接前坡口两侧各2O mm 内外表面要用不锈钢丝刷清理,复层距坡口100 mm 范围内要涂防飞溅材料。拼接时应以复层为标准,保证对口错边量≤1mm,间隙l~2 mm 。

复合板SQR的焊接工艺评定

复合板S Q R的焊接工 艺评定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复合板S11348+Q245R的焊接工艺评定 摘要 本文介绍S11348+Q245R复合板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提供了焊接工艺参数。根据该焊接工艺评定制定的产品焊接工艺,其产品经焊后检测符合技术要求。 关键词:复合板S11348+Q245R;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性能分析 第一节前言 1焊接工艺评定概念 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整个焊接工作的前期准备。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验证所拟定的焊件及有关产品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评价。它包括焊前准备、焊接、试验及其结果评价的过程。焊接工艺评定也是生产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有前提、有目的、有结果、有限制范围。所以焊接工艺评定要按照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方案进行焊前准备、焊接试件、检验试件、测定试件的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各项技术指标,最后将全过程积累的各项焊接工艺因素、焊接数据和试验结果整理成具有结论性、推荐性的资料,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2焊接工艺评定的意义 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焊接工艺评定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之前技术准备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进行工程审验中必检的项目,是保证焊接工艺正确和合理的必经途径,是保证焊件的质量,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和相应的标准要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实验即焊接工艺评定加以验证焊接工艺正确性和合理性,焊接工艺评定和还能够在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 (1)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及设备制造、安装、检修等生产过程和焊工培训教学应遵循的技术文件。 (2)是焊接质量管理所要执行的关键环节或重要措施。 (3)是反映一个单位施焊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是行业和国家相关的规程所做规定的必须进行的项目。 第二节S11348+Q245R复合板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不锈钢复合板是由碳钢或低合金钢和不锈钢复合轧制而成的双层金属材料。基层为碳钢或低合钢,保证其钢板的结构强度、刚度和韧性;复层为不锈钢,满足介质对耐蚀性能的要求,具有经济、技术性能优越等特点。2011年我厂新接手了一台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设备,(编号A097),此台设备主体材质为S11348+Q245R (3mm+ 28 mm)。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我们进行了此材料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 1 焊接性分析 焊接不锈钢时,如果焊接工艺不当或焊接材料选用不正确,会产生一系列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有耐蚀性的下降和焊接裂纹的形成,这将直接影响焊接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2)

钢结构工程 报告编号 EPD016001-02 编制 审核审批 江苏埃菲尔钢结构有限公司 二0 —六年九月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目录

5 焊材质量证明书 6 焊工资质证书 7 8 9 10 11 12 第1页共11页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工程(产品)名称江苏金方圆坤厂房(钢结构) 评泄报告编号EPDO16002-01 委托单位江苏埃菲尔钢结构有限公司工艺指导书编号ZDS2015050 项目负责人《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焊工资格证号级别/ 僻材钢 号Q345B 板厚或管径 X壁厚 5 =16 轧制或热 处理状态 热轧生产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依据标准 施焊日期 试样焊接单位江苏埃菲尔钢结构有限公司 化学成分(%)商力学性能

评崔结论:本评世按《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规崔,根据工程情况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描 导书、焊接试件、制取并检验试样、测定性能,确认试验记录正确,评定结果为:合格0焊接条件及工艺 参数适用范围按本评过指导书执行。 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 第2贝共11页 评左 审核 技术负责 评定单位(签章): Xn Si 标准 20 70 WCK 50 5 0035 WO 、 合格证 0、16 012 003 复验 0、87 00€ 031 Mo ReHtRel) (S.% Ttf) M315 399 3S5 R D {x/si m ?) 470-630 523 530 A (%> (%) Akv (J) >20 29 21 Cep, n w (%) C+Mn/6+(Cr+Ho+V)/5 +(Cu+Ni)/15= Pern (%) C-hSi/30+(MnTCu+Cr)/20+Xi/60 +Mo/15+V/10+5B= 焊接材料 生产厂 牌号 类型 宜径(mm) 烘干制度 cexh) 备注 焊条 焊丝 焊剂或气体 江苏中江焊丝有 限公司 常州合众工业 气体有限公司 ERoO-6 气保 焊丝 61、2mm C02 气体 焊接方法 平焊、立焊、横焊 焊接位置 焊接工艺参数 见焊接工艺评世指导书 淸根工艺 接头 形式 碳弧气刨 V 型对接 焊接设备型号 NBC-500 预热温度(°C) 电源及极性 后热温度CC)及时间 (min) 直流反接 焊后热处理 层间温度CC)

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工艺与用途

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为了更好地能使不同性能的钢材充分发挥其特性,早在8世纪印度发明了大马士革钢,用于制造锋利无比的刀具,使其在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较高的硬度,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锋利的刀锋.而且也非常坚韧而不会折断尖锐而不脆断,这就是两种不同钢材复合而成的大马士革钢,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浇注复合法生产的复合钢。我国50年代中期用浇注复合法生产复合钢锭再经热轧是,轧制成窄幅钢板制造农用犁刀和民用厨用刀具。 近几年不锈钢因具有良好的不锈和耐蚀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不锈钢中含有高比例的镍铬等稀贵金属而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但由于镍价飙升,导致含镍较高的300系不锈钢价格波动较大,使得不锈钢生产企业不得不加大开发低镍和无镍不锈钢。即便如此,不锈钢的价格仍然很高,如200系和400系不锈钢的价格均在每吨价格也在普碳的两倍以上。因此,开发不锈钢的替代产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材料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 不锈钢复合板材通常是以不锈钢做面材,以普通低合金钢或其它合金材料为基材,通过一定连接方式结合成一体的复合板材,兼具不锈钢和其它合金材料的优点,在价格上具有同规格纯不锈钢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不锈钢复合板材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金属复合板的研究最早是美国于1860年开始的,工业性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强度,开始了镍复合钢板的生产。20世纪30年代,联也对铝、锡、钢等金属与合金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主要有轧制法、铸造法、爆炸法、扩散焊接法等。其中,对冷轧复合法的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较为深入,试生产了08F钢基体上复合

1828型不锈钢的三层耐蚀复合板。20世纪50-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单位对固相复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日本在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虽较晚,但进步迅速,近年来成为从事金属复合材料研究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复合板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主要方法有爆炸焊接、爆炸焊接+轧制、热轧、冷轧等,主要研究单位有钢铁研究所、东北大学、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等。目前,太钢、昆钢、柳钢等已实现不锈钢的复合生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不锈钢复合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方法也日益增多,目前大致可归结为固+固相复合法、液+固相复合法以及液+液相复合法三大类。图1 给出了金属复合板材的生产方法。 图1 金属复合板生产方法 1 固+固相复合法 固+固相复合法相对比较成熟,种类也比较多。主要包括焊接复合法、直接轧制复合法、焊接+ 轧制法、涂层复合法等。其中,在焊接复合法中,根据焊接方式的不同,又包括爆炸焊接、钎焊法、扩散焊接法等。同时,在焊接成形以后,一般都需要进行压力加工,最终获得大幅面的复合板材,故焊接法通常与轧制法相结合,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12

8-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CORD(PQR) 共2页第1页Page 1 of 2 试样坡口形式Groove Design of test Coupon (For combination qualifications,the deposited weld metal thickness shall be recorded for each filler metal or process used.) BASE METALS:(1)0Cr18Ni10Ti (2) 0Cr18Ni10Ti 焊后热处理

8-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CORD (PQR) PQR编号PQR NO.:Rev.1 共2页第2页Page 2 of 2 抗拉强度试验TENSILE TEST(QW-150) 导向弯曲试验GUIDED –BEND TESTS (QW-160)

8-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CORD(PQR) 共2页第1页Page 1 of 2 (For combination qualifications,the deposited weld metal thickness shall be recorded for each filler metal or process used.) BASE METALS:(1)0Cr18Ni10Ti (2) 0Cr18Ni10Ti 材料标准编号Material Spec 304

8-3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CORD (PQR) PQR编号PQR NO.:8174 Rev.1 共2页第2页Page 2 of 2 导向弯曲试验GUIDED –BEND TESTS (QW-160) 其它试验 Other test

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

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 不锈复合钢板是一种以碳钢为基体单面或双面整体连续地包覆0.1-20mm不锈钢的两种金属高效节能材料。其由较厚的珠光体钢(基层)和较薄的不锈钢(复层)复合轧制而成,基层多为碳钢或低合金钢,复层多为1CR18Ni9Ti、Cr18Ni12Mo2Ti、Cr23Ni28Mo3Cu3Ti等奥氏体不锈钢,主要满足耐蚀性能等要求。不锈钢复层通常是在容器里层,厚度一般只占总厚度的10%~20%。 一、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性 不锈复合钢板基层和复层交界处的焊接属异种钢焊接,其焊接性主要取决于基层和复层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接头形式及填充金属种类。焊接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与不锈钢的复合钢板时,容易产生高温结晶裂纹、延迟裂纹和脆化问题。复合钢板焊接时,基层和复层应分开各自进行焊接,焊接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基层与复层交接处的过渡层焊接。 1、奥氏体系复合钢板的焊接性 (1)焊缝容易产生结晶裂纹:结晶裂纹是热裂纹的一种形式。焊缝金属在结晶过程中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时,液态晶界在焊接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纹。 (2)热影响区容易产生液化裂纹:复合钢焊接时,奥氏体钢热影响区由于受焊接热循环影响,低熔点杂质被熔化,在焊接应力作用下产生液化裂纹。 2、铁素体系复合钢板的焊接性 (1)焊缝容易产生结晶裂纹:焊接铁素体复合钢板时,焊缝金属产生结晶裂纹的原因、防止措施与焊接奥氏体复合钢板时相同。 (2)焊接接头易产生延迟裂纹:延迟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室温并在一定时间后才出现的焊接冷裂纹,多产生在热影响区。焊接铁素体系复合钢板产生延迟裂纹的影响因素有焊接接头区出现脆硬组织;焊缝金属中有明显的扩散氢聚集;焊接接头刚度大;有明显的焊接

钢板焊接施工方案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 焦作供水配套工程施工3标 (合同编号:NSBD-JZPT/SG-03) 钢板焊接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局 南水北调焦作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3标项目部 一、工程概况 施工3标(合同编号NSBD-JZPT/SG-03),为26号输水线路,起止桩号8+600~14+500。输水管道为PCCP管材,管径DN1400。共有阀门井等各类主要建筑物16座,蒋沟河倒虹吸钢筋用量47t,混凝土503m3,土方开挖量为1.6万m3,穿越河道倒虹吸工程,钢管安装共计103m;共8节管道,弯头4个,总重 49.4 吨。安装工期为2013年6月13日~2013年6月 18日。合同投资 78.8万。 二、编制依据 1)《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3223-2005); 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14907-2002);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14907-2002); 4)《钢结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1989); 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88); 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2007); 8)《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2-2007); 9)《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2007);

1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1990); 11)《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2008); 12)招投标文件、图纸。 三、施工准备 3.1人员配置 钢板焊接主要人员:技师1名,高级焊工5名,辅助焊工3名,实验人员1名,实验协作人员1名,安全人员1名,工人6人,施工员2名,质量检测2名。 2、主要设备 ⑴氩弧焊机:ZX7400两台; ⑵直流焊机ZX315三台; ⑶100t吊车一台 (4)实板焊缝检测委托国家金属品质量监督中心/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材料实验室进行检测。 3、材料准备 钢板焊接施材为青龙厂家提供的压力钢管板材,材质Q235C,所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清晰、完整,物理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及合同、图纸要求。 四、焊接材料的使用 4.1焊接材料符合《SL432-2008》等规范要求,焊条使用前,检查批号、合格证及外观质量状况,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烘干; 4.2焊接材料设专人负责保管、烘干和发放,并有记录; 4.3烘干后的焊条保存在100-150℃恒温箱内,随用随取,焊工应备有焊条保温筒; 4.4本标段钢板接缝焊接材料埋弧焊丝采用H08Mn;焊条采用E5017/ E5017焊条。 五、定位焊要求 5.1定位焊的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与正式焊缝相同; 5.2一、二类焊缝定位焊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5.3定位焊缝应有一定强度,钢板厚度为14mm,长度大于500*600mm,间距1-3mm;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知识讲解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 定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郭晶张寿增 【关键词】钢板,复合材料,腐蚀,焊接工艺评定 【论文摘要】复合钢板焊接的实质是基层材料的焊接和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层,了解这一点对合理进行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评定至关重要。 中图分类号:TG 44文献标识码:B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for clad steel plates GUO Jing,ZHANG Shou-zeng (Dalian Nanhai Pressure Vessel Factory,Dalian 116031, China) Abstract:The welding of clad steel plates is essent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welding of base metal with overlaying of corrosion resistant deposit on the base metal. This acknowledgement is helpful for properly performing the qualification tests. Key words:steel plate; composite;corrosion; 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使用复合钢板建造化工设备和压力容器是为了节约贵重耐腐蚀金属材料,同时利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作基层,提高设备承压能力,从而实现使用性能和经济效果优化组合的目的。ASME规范第Ⅸ卷,第QW-217条,是关于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的专门条文[1],是目前最全面、最合理的规定。 1复合钢板焊接本质 以单面坡口为例(图1),复合钢板的焊接分两步来完成:①焊接基层,把基层坡口填充至H深度,H小于复合钢板的基层厚度T。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焊接基层部分时熔化复层金属。这一阶段的焊接与焊接单一基层材料没有任何区别。②焊接复层,其基本要点是保持尽量浅的熔深,以减轻基层材料对耐蚀熔敷金属的稀释作用。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焊接的实质,就是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金属。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不锈钢复合板是由复层(不锈钢)和基层(碳钢、低合金钢等)复合轧制而成的双金属,由复层保证耐蚀性能,强度主要靠基层获得,这样可以节约大量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不锈钢复合板由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价格上风,在石油化工、食品产业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既不同于不锈钢,也不同于碳钢或低合金钢,而有其特点和难点。 一、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特点 从设计角度考虑,不锈钢复合板的基层主要是保证强度,复层主要是保证其耐蚀性能, 中间增加的过渡层只是焊接工艺的需要。为了保证复合钢板不失往其原有的综合性能,需要对基层和复层分别焊接。除了基层和复层的焊接外,还有过渡层焊接的题目,这是不锈钢复合板焊接的主要特点。复层焊缝和基层焊缝之问,以及复层焊缝与基层母材交界处宜采用过渡焊缝。基层和复层的过渡层焊接是不锈钢复合板焊接的关键。 二、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技术要点 1?焊接方法的选择 焊接不锈钢复合板时,基层大都采用焊条电弧焊。对于直径大、厚度大的不锈钢复合板产品,基层也可以采用埋弧焊。基层采用埋弧焊的优越性是多方面的:生产效率高、焊缝质量优、表面成形美观、劳动条件好、节省焊接材料和电能。过渡层和复层焊接,最常用的方法是焊条电弧焊。 2?焊接工艺评定 GBI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凡是新材料、新焊接工艺均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钢材焊接性能试验为依据,并在产品焊接之前完成。不锈钢复合板能否通过焊接工艺评定,是不锈钢复合板焊接的关键所在。目前,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评定应按照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锈钢复合钢焊接工艺评定"进行,并遵守该标准正文的有关规定。 3?焊接材料的选择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材料按照JB/T4709 —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正文和附 录A (标准的附录)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表A1推荐选用。 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的焊接十分重要,过渡层焊接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焊接过渡层的目的,是为了补偿由于稀释所引起的合金元素(如铬、镍等)的降低,使复层焊缝的合金成分保持应有的水平。过渡层焊接时,基层结构钢的局部熔化使不锈钢焊缝合金成分稀释。同时,还有铬、镍合金元素的烧损题目。这样就会降低不锈钢焊缝中的铬、镍合金 元素含量,增加不锈钢焊缝的含碳量,从而使不锈钢焊缝中轻易形成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降低焊接接头

(完整版)钢板焊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施工3标(合同编号NSBD-JZPT/SG-03),为26号输水线路,起止桩号8+600~14+500。输水管道为PCCP管材,管径DN1400。共有阀门井等各类主要建筑物16座,蒋沟河倒虹吸钢筋用量47t,混凝土503m3,土方开挖量为1.6万m3,穿越河道倒虹吸工程,钢管安装共计103m;共8节管道,弯头4个,总重 49.4 吨。安装工期为2013年6月13日~2013年6月 18日。合同投资 78.8万。 二、编制依据 1)《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3223-2005); 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GB14907-2002); 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14907-2002); 4)《钢结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GB50205-2001); 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1989);6)《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88); 7)《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1-2007); 8)《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2-2007); 9)《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03-2007); 1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1990); 11)《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2008);12)招投标文件、图纸。 三、施工准备 3.1人员配置 钢板焊接主要人员:技师1名,高级焊工5名,辅助焊工3名,实验人员1名,实验协作人员1名,安全人员1名,工人6人,施工员2名,质量检测2名。

2、主要设备 ⑴氩弧焊机:ZX7400两台; ⑵直流焊机ZX315三台; ⑶100t吊车一台 (4)实板焊缝检测委托国家金属品质量监督中心/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材料实验室进行检测。 3、材料准备 钢板焊接施材为青龙厂家提供的压力钢管板材,材质Q235C,所有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清晰、完整,物理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及合同、图纸要求。 四、焊接材料的使用 4.1焊接材料符合《SL432-2008》等规范要求,焊条使用前,检查批 号、合格证及外观质量状况,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烘干; 4.2焊接材料设专人负责保管、烘干和发放,并有记录; 4.3烘干后的焊条保存在100-150℃恒温箱内,随用随取,焊工应备 有焊条保温筒; 4.4本标段钢板接缝焊接材料埋弧焊丝采用H08Mn;焊条采用E5017/ E5017焊条。 五、定位焊要求 5.1定位焊的质量要求及工艺措施与正式焊缝相同; 5.2一、二类焊缝定位焊由持有效合格证书的焊工承担; 5.3定位焊缝应有一定强度,钢板厚度为14mm,长度大于500*600mm,间距1-3mm;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DOC)

古城副井行政办公楼 钢结构挑檐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编制部门: 编制: 审定: 批准部门: 批准: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1.评定材质: 16M n钢材评定厚度δ=36mm 2.评定目的: 为了验证施焊中的焊接工艺性的正确性。 3. 评定接头形式: 背部带衬板的组合焊缝。 衬板和腹翼板应根据拼点规定,点焊牢固,每一边都有拼点焊缝。 施焊分9层焊接,采用直线运条,当焊宽超过3-4φ焊时采用分道焊。其中φ焊为焊条直径。 4.参数选择: 打底层:φ3.2mm E5015 I=120±10(A) U=22±2(v) V=10±1c m/min 其余层:φ4mm E5015 I=190±10(A) U=22±2(v) V=13±1m/h 随着焊缝宽度增加,对焊速可作相应的调整. 焊接材质都选用J506或J507焊接. 5. 极性及电流种类; 选用交流弧焊机(J506) 6. 检测: Ⅰ主控项目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伤、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2、不允许有表面裂纹、夹渣、未焊透、焊缝宽度,应盖边每边2-4㎜,平缓过渡,飞溅应清除干净。 3、力学试验: 取试件进行力学试验,应符合建筑工程试验、检验标准。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编号:001 评定项目:手工电弧焊 焊接方法:手工电弧焊 焊接工艺评定人:赵海职称:职务:负责评定单位:山西宏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填写评定日期:2012年11月18日 批准人:职称:职务:批准评定报告单位: 批准评定日期:2012年5月18日 接头: 接头形式:组合焊缝 衬垫(有、无):背部采用如图衬垫 衬垫材料:A3 其它:摭点时拉开 母材: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

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规程 1、使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以各种不锈钢为复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为基材总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 2、焊接材料的选择 2.1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2.1.1 复层材料的选用应保证熔敷金属的合金元素的含量不低于复层材料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2.1.2 过渡层的焊条宜选择25%Cr-13%Ni型或25%Cr-20%Ni型以补充基层对复层的稀释,对复层含钼的不锈钢复合板,应采用25%-13%Ni-Mo型焊条。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焊接材料可按表2.2-1、2.2-2选取。 表2.2-1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过渡层及复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表2.2-2 常用不锈钢复合板基层焊接材料的选用 3、焊前准备 3.1 下料 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切割以及坡口加工尽量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切割面应光滑,采用剪床切割时,复层应朝上。也可以采用等离子切割,切割时复层朝上,严禁将切割的熔渣落在复层上。 3.2 坡口加工及检查 a.坡口形式和尺寸按图纸设计规定,如设计未明确规定的,可参照图3.2-1 选用。 b.坡口选用原则:确保焊接质量填充金属少,熔合比小,便于操作。 c.坡口加工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制成。若采用等离子切割、气割等方法开制 坡口,则必须去除复材表面的氧化层 d. 加工完的坡口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和分层,否则应进行修补。 3.3焊前清理 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应用机械方法及有机溶剂进行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油污、锈迹、金属屑、氧化膜及其他污物,复层距离坡口100mm 范围内应涂防飞溅涂料。 3.4 焊件装配 a.装配应以复层为基准,其错边量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不大于 2mm,对于复层厚度不同时,按较小的复层厚度取错边量 b.定位焊应焊在基层母材上,且采用与焊接基层金属相同的焊接材料。手弧焊 定位焊焊缝参照表3.5-1 表3.4-1手弧焊定位焊焊缝尺寸(mm) δ0为基层厚度 c.在装配过程中,严禁在复层上焊接工卡具,工卡具应焊在基层一侧。 d.复层一侧附件的焊接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当设计要求复层测附件焊在基层金属上时,应先将复层部分剥开,采用过渡层焊条将不锈钢托架焊在基层壳体上,焊缝表面采用与焊复层相同的焊条进行焊接。

Q235钢板焊接工艺设计说明书

焊接1531 王翔 Q235钢板的焊接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母材的基本数据与焊接性 (2) 1.1 母材的基本数据 (2) 1.1.1 Q235钢的介绍 (2) 1.1.2 碳钢按含碳量的分类 (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Q235钢的化学成分与基本力学性能 (3) 1.2 Q235钢的焊接性 (4) 1.2.1 碳当量分析 (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焊接时存在的问题 (6) 2 焊接方法的选择 (7) 3 焊接工艺 (8) 3.1 焊前准备 (8) 3.1.2 工件表面的清理 (9) 3.1.3 焊条烘干 (9) 3.2 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 (9) 3.2.1 焊条直径的选择 (9) 3.2.2 焊接电流 (10) 3.2.3 焊接电压 (11) 3.2.4 焊接层数 (12)

3.2.5 焊接速度 (12) 3.2.6 电流极性的选择 (12) 3.2.7 反变形 (13) 4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3) 4.1.1 引弧焊接前引燃电弧的过程叫做引弧。引弧常用划檫法和直击法。 (13) 4.1.2 运条 (13) 4.1.3 收尾 (14) 4.1.4 敲渣 (14) 5 常见缺陷及解决措施 (14) 5.1.1 气孔 (14) 5.1.2 残余应力与变形 (15) 5.1.3 冷裂纹 (15) 1 母材的基本数据与焊接性 1.1 母材的基本数据 1.1.1 Q235钢的介绍 Q235钢又称A3钢,是铁和碳的合金,碳钢中除了以碳作为合金元素外,还有少量的Mn和Si有益元素,还有少量的S、P等杂质。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极限,235代表的是屈服值,由于这种材料的含碳适中,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和焊接等性能得到较好配合,用途最广泛。 1.1.2 碳钢按含碳量的分类 表1 碳钢按含碳量的分类

厚钢板焊接技术.doc

厚钢板焊接技术 一、工程状况: 屋顶网壳由124根梭形钢管柱支承,除指廊内侧直钢柱外,其余外侧支撑屋顶的钢管柱向外倾斜14.5°,共74根。钢管柱柱板厚为36mm、42mm、50mm,拉结节点板厚为60mm、120mm,材质为Q345GJC Z15、Z25。 二、施工方法及创新点 2.1难点与创新点 钢管材质为Q345GJC Z15、Z25碳当量为Ceq=0.42%,且板厚最大为120mm,按《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关于建筑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分级法属于难档,施工中重点解决厚板的焊接以保证钢结构的焊接质量。 钢管柱设计要求的安装精度很高,必须满足屋面结构安装,因此必须做好焊接变形控制。 钢管柱截面较大(直径为1100 mm ~3024mm)侧面刚度很大,一旦焊接成形,若出现垂直度等尺寸超差,调校难度非常大,因此必须控制焊接工艺,使之产生的焊接变形值及不均匀收缩差值最小。 由于钢管柱的碳当量及拘束度均较大,必须严格执行焊接工艺减少焊接应力,防止焊接(冷)裂缝等缺陷。 钢管斜柱设有二道水平拉结点,拉结撑杆一端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板中的预埋件连接,另一端与钢管柱连接。拉结撑杆与钢管柱节点焊缝因垂直于柱表面且拘束应力很大,易出现层状撕裂。 2.2施工方法: (1)、焊接准备:按照《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和设计要求,用50mm原钢板(Q345GJC、Z15)作钢板横对接和120厚钢板做T型接头仰焊和平焊及为确保斜柱垂直度达到精度要求,需对120mm厚拉结点做焊接变形数据测试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根据焊接接工艺评定数据,确定焊接顺序及焊接各项参数。焊接材料采用低氢型焊条。 (2)焊接顺序 A、焊接顺序与吊装顺序协调一致,并考虑焊接本身的技术问题,为减小收缩变 形与应力,所以焊接顺序应均衡对称。

简述钛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

简述钛钢复合板的焊接技术 钛有第三金属”之称,有高的比强度,良好的塑韧性和耐腐蚀性,已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造船及化学工业中。正是由于材料本身及焊接的特殊性,以及钛钢复合板焊接属于比较新的施工领域,施工措施还不成熟、不完善,致使现场焊接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 一、焊接方法的选择 由于钛钢复合板基层钢材质为Q235钢,焊接工艺已经相当成熟稳定,因此可用多种焊接方法,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以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但考虑到现场实际施工问题,焊条电弧焊效率比较低,还要专门清理熔渣;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方法,需要焊条电弧焊打底,增加工序,且由于埋弧焊焊接参数较大容易击穿打底层,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热影响区较大,会对附近复合区钛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CO2气体保护焊为半自动化操作,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焊接施工效率,有利于保证施工进度和焊接质量。但由于CO2气体保护焊产生的飞溅较大,因此建议使用Ar CO2气体的混合气体。 钛钢复合板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施工的关键点在于钛板的焊接。一般现场为钛填条搭接焊,钛填条厚度为1.5mm,钛板厚度为1.2mm。由于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过渡元素,具有一定的化学活性。光洁的钛板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并且随温度的升高活性增加,达到250℃时开始吸氢,400℃时开始吸氧,600℃时开始吸收氮元素,与氢、氧、氮元素发生反应,生成各种钛化合物。或溶解于钛晶粒组织中,形成间隙固溶体,改变金属晶格,降低钛板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为此,在钛板焊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钛板、钛填条、钛焊丝的清理和焊接过程中的防护工作。 二、焊接参数选择 焊接参数选择也会对钛焊缝及热影响区组织产生很大影响。由于钛金属具有熔点高、热容量大和导热性差等特性,如果选择焊接参数较大,热输入量多,会造成高温热影响区较宽,高温停留时间较长,致使焊缝和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甚至出现钛板与基层钢互溶。两者互溶所产生的中间化合物是脆性组织,破坏和改变了原有金属晶格,是焊缝中的应力集中点和薄弱环节,增加焊缝脆性,降低了焊缝的塑韧性以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使钛钢复合板焊缝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焊缝及热影响区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针状组织,导致焊接接头塑性下降。热输入量过大,如果防护措施不当,焊缝及热影响区暴露于空气中就会导致氧化变色,降低或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反之电流过小,则无法保证焊缝熔合性,使热影响区淬硬,不利于氢的逸出,增大了冷裂倾向,而且施工进度比较慢。因此,焊接电流的选择必须合理、实用。现场施工推荐使用电流为110~150A,氩气流量为10~14L/m i n。在钛填条的焊接过程中,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氧化变色及裂纹的产生是经常出现的问题。氧化变色主要是钛表面温度过高,钛元素活性增加,与空气中的氧在接触过程中发生反应。由于氧化程度不同,表现出的表面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