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浅谈

汪萍

博物馆是启发民智的场所,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的名片,是文化遗产的收藏地,也是熔铸、提炼新文化的殿堂。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逐渐具备了研究、教育、收藏的功能,并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来说,我国博物馆大多还处在摸索过程中。虽然在收藏物质文化的同时,博物馆也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收藏、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不仅是收藏保管,不仅需要进行普查或建立代表作名录,最重要的是进行传承。这就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了。那么,博物馆应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在现有的收藏基础上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此本人想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历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承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沿承,往往有不少丰富多彩的民俗、故事和传说。二是多样性。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地域、民族间的差异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三是独特性。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利用,是博物馆进一步实现其核心价值,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的体现,符合博物馆发展的规律,是博物馆的新时代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有形载体,处于不断消失中,依靠人们的发现和收藏而存世。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更适合群众的欣赏要求。因此,博物馆若能借助动漫等有形、有趣、大众喜闻乐见、能互动参与的形式,来充分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或技艺,充分挖掘其文化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起来,使原本高高在上的容亲近熟悉起来,定能突破博物馆列原有的图片、实物加说明的简单、呆板模式,定会给博物馆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作为解读、认知文化遗产催化剂,连接公众和文化遗产桥梁的博物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利用列来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展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不仅要让观众看到"物",更要透过"物"看到历史和文化,看到以"物"为载体的"非物";使青年在列中寻找到历史,老人寻找到记忆;使观众在参观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心灵得到深深感染,从而激发爱土、爱乡、爱国的情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调高亢的高腔、源远流长的烂柯山传说、工艺独特的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和特色鲜明的梧桐祖殿立春祭祀均为其中的代表。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作为以举办地方特色展览为己任,先后举办过100多场各种列的市博物馆,已经把保护、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馆里在做好列布置的同时,还注意结合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博物馆大厅的正面墙壁上,就专门树立起一处高18米、宽13米的巨大铜雕作品。作品以一幅巨大的围棋棋盘为基础,左上角描绘了围棋仙地烂柯山的风光,象征着源远流长的"棋子文化";右下角刻画着孔氏南宗家庙主殿大成殿,代表着的"孔子文

化"。棋盘上,《论语》文字之间镶嵌十二颗围棋棋子,寓含着棋子文化和孔子文化水乳相融之意,而黑白棋子又分别代表着自然、人文景观的相辅相成。整幅作品以"两子文化"为核心,集中反映了市历史文化的鲜明特点。2006年,博物馆又推出了《围棋仙地--棋子文化主题列》,以图片展览的形式,通过史料、照片、实物及场景复制、多媒体触摸屏等手段,述说了烂柯山王质遇仙的传说,叙述了历史悠久的围棋发展史,全面介绍了与围棋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相关文献记载,系统整理了棋子文化的涵,宣扬了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围棋文化。

此外,兼管着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市博物馆依据所辖各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对药王殿、弥陀寺等部进行了列布展,安排了相应的活动。如省级文保单位周宣灵王庙是为纪念南宋大孝子周雄而建的,博物馆不仅恢复了周雄塑像,用东阳木雕来展示周雄事迹和历代二十四孝,还临摹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象形大"孝"字来突出"孝"的氛围;并根据的习俗,顺应大众意愿,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四月初四隆重纪念周雄,以传承、保护民间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腔形成于,于是市博物馆借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的古戏台,将物质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联手婺剧团,每逢节假日就在此上演高腔,使大众欣赏到这一古剧种。

强化服务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光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而缺少优质的服务,对博物馆来说依然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这一点无论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一样适用。要抓好服务,首先就应该重视讲解工作。讲解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社会宣传教育职能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会进而影响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因此,博物馆需要配备较高素质的讲解人员,作为文物展品、列环境和观众之间的桥梁纽带,通过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来帮助观众最大限度地吸取相关知识和信息。针对不同观众,博物馆可采取不同的政策:譬如对于学生,无论预约与否,均一律随到随讲,免费讲解;对于普通观众则可在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开设免费讲解专场;而对于残疾人、弱势群体,博物馆可主动邀请,通过讲解员的语言或手语,使其感受、理解列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考虑举办夏令营活动,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接受历史熏,感悟、体验灿烂文明的机会,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扩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除了"守株待兔"之外,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应主动出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如可以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图片展,主动赴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巡展,使展览走出博物馆、走向社会,让包括平时少有机会走进博物馆的人在的大众,感受一次文化之旅,真切体验到本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拉近博物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在"走出去"过程中,博物馆应该注意因势利导:比如对于小学生,可采取话剧、宣讲、联谊等方式,寓教于乐,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专院校学生,可举办较深层次的专题讲座;对于青少年团体,则可推出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其参观热情,培养其对博物馆的感情,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其了解博物馆,了解身边的非物质遗产。

此外,志愿者是博物馆力量的重要补充。建立、发展志愿者和博物馆之友队伍,使其参与到展厅管理、讲解服务、宣传普及等工作中来,能使他们将把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己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影响力。

总之,博物馆保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若不能好好利用,对博物馆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此,博物馆要立足、依托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不遗余力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博物馆工作者应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专业的保护、传承和延续,为大众所共享。

(作者单位:市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同物质文化虽然在认识层面可以区分,但在操作层面即实际发生过程中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譬如在"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列的十大项目中,民间文学要有传本或辅助记忆的器物,如音乐要有乐器,舞蹈要有道具,戏剧要有戏台服装,曲艺、杂技与竞技要有表演器具,美术要有制作用具,手工技艺要有作坊及工具,传统医药要有器械及药具,民俗无论岁时节令或仪式,都会有见证活动或程序的特殊用具。通过如此不厌其烦的列举,无非是想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民族文物难分难解的共生性。或者说,任何

以非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完整展示时,都难免在某一环节要借助实物来完成。

确定前提之后,民族文物的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应该已经十分清晰: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拓宽了民族文物的价值空间,客观上还因两者的共生性而存在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越高,与之伴生的民族文物的价值亦越重要;另一方面,民族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见证及诠释价值,其价值大小的认定取决于这种见证及诠释功能的重要程度。

上溯2000年,是氐羌、百濮、百越、苗瑶、华夏五大族系的融合地;隋唐以降,是历朝政府相继实行羁縻政策和推行土司制度的民族区域;迄今,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共居之地。古往今来,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及多民族聚居状态,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丰厚的多元文化,更留下了令人引为自豪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由于少数民族所处发展阶段不平衡,17个世居少数民族除彝族外,皆无自己的文字,其文化面貌皆呈现出无字文明的特征。也正是因为缺乏文字作为记录支撑,这些民族的文物往往具备较主流文化更多义的表达功能,具有更多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信息记录,同民族习俗世代传承的历史伴随。这些都为博物馆的征集和收藏提供了时代责任和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博物馆的列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解释性可持续发展的极大空间。

在国家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上,占30个大项、40个子项,在全国名列第三。在该申报活动伊始,便有专家预测将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结果正是如此。而且,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掘,的名次还会前移。作为省博物馆人,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工程,置身如此丰腴的土壤之上,在认识层面上理应庆幸,在实践层面上更应有为。

作者:黔滨来源:金黔在线-日报

浅析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也越来越被重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个地方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欣赏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也显得更加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都日新月异,使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能够蓬勃发展。我们利用先进的数据库进行资料管理;利用多媒体影像或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展览;利用网络建设网上博物馆,制作博物馆主页,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的传播围,迅速的传播速度,向世界宣传我们的博物馆......这些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进步,不但满足观众的新要求,也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被提出的时间并不很长的概念,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一些国家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制订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它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5000年的历史使我国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它们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服务的机构,

必须为此出一份力,而发展迅猛的博物馆信息化技术必然使得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发挥。本文主要分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将主要通过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信息化的状况讲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任务。第二部分主要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性质、特点等,并介绍国外目前的发展状况。第三章将通过一些具体技术措施来讲解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例如如何运用数据库、多媒体等科技手段为调查、整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如何利用博物馆网络技术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四章将讲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时博物馆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主要方法是通过网络技术和电子出版物来进行有效宣传。第五章将对未来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一点展望。第六章将提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七章为最后的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讲解

2002年《伊斯坦布尔宣言》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获得通过,同时加大宣传,使这一概念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并得到重视与实施,对博物馆讲解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说挑战,是指它对讲解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有了新的要求;说机遇是指它使讲解员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获得新的提高,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文化素养进一步深化。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的记忆,它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式表达着。非物质文化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最深的民族文化传统,保留着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界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则不是,它是在一定的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高度,反映着精神文化发展的水平。物质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文化,是因为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认识: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为载体表现出来的。以俑馆文物为例: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烧制工艺、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工艺等手工技能,都是以青铜、土为载体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作为媒介表现出来的,如各地区不同的戏剧、舞蹈、祭祀、节庆、礼仪等的形式。而且因为时代、地区不同,甚至个人的性格或思想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容也各有变化。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存在及大小,是以其文化含量和含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现在,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所收集、保护和展出的都是物质文化遗产。讲解员向观众讲解的对象同样是物质的。物质的东西通常是直观的,形状、大小、色彩、甚至用途,相同文化背景下是不用做过多解释都可以理解的。那么现在的观众更多需要知道的是这一物质中所承载的文化涵,一些非物质的在。比如陵百戏俑,它所承载的是代的百戏形式中的某一瞬间的固态化。要向观众讲清代百戏,则要介绍百戏的产生,在汉时代百戏的形式与种类,变化到今天杂技的情况。实际上是讲一段杂技简史。又如,陵7号坑的乐舞俑及水禽涵盖的文化容更为丰富。它既有汉时代的祈福形式与容,也有古代的舞蹈音乐容。

百戏、乐舞是非物质的,它是借助于俑而体现的。如何使参观者对文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讲解员来说,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讲解员一要讲清楚文物(物质文化)是什么。这一点比较好达到。我们只需告诉观众它的时代、名称、大小、质地、用途大体就可以了。这种浅层次的讲解只可以解决一个概念的问题。第二要解决的就是深一层的问题。即文物所含的非物质文化,它的制作技巧,这种技巧的渊源与发展,它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民俗民情,及在现代环境下的状况、价值、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现代人对它的评价等等。这样,文物的涵及外延就扩大了许多,无形中向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讲解员不但要介绍文物本身,还要通过文物对其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文化涵、

文化传承等情况做以介绍。这样讲解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就需要从广博与深入的方面提高和加强。讲解员所要做的就是不但是个杂家,更要是个专家,在知识的提高和文化的丰富方面,应该注意做到:第一、深入了解文物和标本。第二、学习历史知识,尤其注意历史细节,了解文物标本的历史背景。第三、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文物标本的文化涵及其文化价值。第四、学习社会知识,具备相应的社会学知识,了解现代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生活,通过这些来观察文物标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变化。

除了介绍清楚文物本身的涵与外延,讲解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向观众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时空与环境中,中间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更容易被忽略。非物质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从技法上来说,一般是师傅带徒弟,父辈传后代的作坊式继承。而且经常有的手艺是传男不传女,这样就会导致有的手艺中途失传。比如俑马的制作工艺,以泥土为原料,采用堆、捏、贴、刻、划的技法,烧制时火候约达1050度,质地细腻坚硬,胎因部位的不同有实心与空心之分,空心的地方又有薄厚的区别,薄的地方只有1厘米,厚的地方却有10余厘米,人却能一次整体烧制而成,可见其制工艺的高超。而这种高超,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经验的积存。我国制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从原始质朴的盆罐,到形神兼备的人偶、动物,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技术经验。兵器的防锈措施,在俑坑中出土了数千件青铜兵器,个个光亮如新,锋利如初。专家们经过检测发现,在这些兵器的表面都涂有一层厚度仅10微米的铬盐氧化物。且不说这种厚度的完成,单说这种防锈措施,美国是在1950年,德国是在1937年才掌握并申请专利的。这种技术,中国在汉以后却失传了。而且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有些非物质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致使其慢慢走向消失。比如表演形式,曾看到过一则消息,说日本制造了一种机器人,可以模仿真人翩翩起舞,就是因为有的民间舞蹈后继乏人,随着老一代艺术家的去世可能会消失,所以用这种仿真机器人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我国的皮影戏,剪纸艺术,都是亟须去拯救的传统文化。讲解员的作用就是要不但要让人们感动于曾经辉煌的历史,更要大家深切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民族文化财富,是全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积极主动地为保护历史而行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方面,讲解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国籍的人去呼吁,使大家真正地重视非物质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当代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与世界同步。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全体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至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法律身份,而且还有了一套国际性的工作准则,它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这个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如下定义:"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社群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述,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

这个定义通常被认为是日本、国关于"民俗文化财"定义的翻版,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实际上,当前世界围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还是基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遗产概念的扩大与丰富。

中国一直是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2001年由文化部主持召开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国际论坛",邀请了德国、埃及、日本、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学界精英共同商讨民间文化的保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同时进

行。同年,"中国昆曲"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极大促进了中国国关于非物质遗产的调查、规划和保护研究。不久,就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由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了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估筛选工作。同时,民间团体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中国民族博物馆则将"多彩中华"推向世界。几乎同时,、、、等地的大学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了"民间文化遗产"或"非物质遗产"相关课程。

中国自1985年签署加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1987年开始有6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遗产事业基本和世界同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世界遗产"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5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项。另外,在"备选"中,共有35项遗产项目,等待陆续进入"世界遗产"之列。

博物馆保护非物质遗产的"中国经验"

中国的"世界遗产"单位中有不少早已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少数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同样具有博物馆的性质,只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似乎与博物馆传统功能有一定的距离。

人们通常认为,博物馆无法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功能,认为博物馆只是一个"储藏旧物的场所",非物质遗产不具有突出的"被收藏"特征。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一方面认为非物质遗产无法"被收藏",似乎一旦"被收藏"就是遗产的结束,另一方面认为博物馆只能保护不能传承。这里面实际上割裂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整体性联系。早在1997年,中国和挪威政府合作决定建立生态博物馆,提出在村落层次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环境作为一个文化生态整体加以保护。经过了10年的实践探索,已经确立了生态博物馆的"六枝原则":

(1)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

(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方式管理;

(4)旅游与保护发生冲突时,保护优先,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5)避免短期经济行为损害长期利益;

(6)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

(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这些原则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为了更好地在文化原生地保护文化,更好地尊重村民的主人地位。这就实现了世界遗产概念从文化遗产扩大到非物质遗产背后所涵盖的核心理念。因此,生态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中国经验"值得重视和全面研究。

此外,进行了近十年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实际上也基本等同于生态博物馆,这是不同于以往以"旅游"为目的的诸种民族园、风情园。

在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理论以及国际准则的探索方面,中国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200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七次亚太地区大会通过了由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彬主持签订的《宪章》,强调文化遗产已经"从物质遗产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提出博物馆是"保护人类非物质遗产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者"的身份,反映出在中国的号召之下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职责取得了基本共识。所以,到2004年汉城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时其主题就是"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为此《国际博物馆》专门设计"非物质遗产"专题。遗憾的是中国学者没有能够积极参与这期专题中去,"中国经验"和中国声音在其中没有能够得到体现,国际社会了解甚少。现在,我们借助2008奥运年的契机,向世界介绍并弘扬非物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与理念,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