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农业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农业的特征?

答:1.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

2. 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3.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答:1.农业支持其他国民经济部门

2.工业反哺农业

3农业的贡献?

答:1.产品贡献 2.要素贡献 3.市场贡献 4.外汇贡献

4农业的功能?

答:1.环境功能2社会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 4.经济功能 5.文化功能

5农业经济学及研究对象?

答: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在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条件下。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价格与市场、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与市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农业宏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部门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是1.农产品市场 2.农业生产要素 3.农业微观经济组织 4.农业保护与农业发展

第二章农产品供求理论

**1什么是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形成有效需求和供给的条件是什么?

答:农业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条件略。

2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1.消费者收入水平 2.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3.中间需求的变化 4.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5.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理念 6.消费者的文化习俗7.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8.政府的消费政策。

3什么是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农产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或是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因素有1.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 2.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 3.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 4.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5.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6.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4农产品供给弹性的特点?

答:1.占用土地面积大的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小,占地小的非主要农产品供给弹性大 2.同一种农产品,在经济发达地区供给弹性大 3.农产品价格上升时供给弹性大 4.农产品临时供给弹性小于短期供给弹性,短期供给弹性小于长期供给弹性 5.畜牧业和林业产品的短期供给弹性可能小于零。

5借助图形来描述支持价格政策与限制价格政策的原理。

答: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图略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增长而规定的最高价格。

图略

6什么是蛛网理论?形成蛛网理论的条件是什么?

答:蛛网理论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均衡点呈

蛛网波动的理论。

条件1.从开始生产到产品产出需一定的时间,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无法改

变 2.本期的产量决定本期的价格 3.本期价格决定于下期的产量。

7蛛网理论的类型有哪些?

答:1.收敛型 2.发散型 3.封闭型

8什么是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粮食安全是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即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的问题是1.耕地减少严重,耕地质量降低 2.淡水资源严重

不足,水利设施老化严重 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4.农业效益较低,农民负担过重,种粮积极性不高 5.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 6.粮食浪费严重。

**9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谷贱伤农。

答:略

第三章农产品市场与流通

1流通的含义、特点及组成。

答:流通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社会性转移和经济性

转移。

特点1.季节性 2.易腐性 3.粗重性 4.购买数量少,频率高 5.供给和需求弹性小

组成1.商流 2.物流 3.信息流

2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答:1.集散产品 2.形成价格 3.调节供求 4.信息中心 5.综合服务

3经销商的功能。

答:1.解决农户销售问题 2.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3.促进商品化生产

发展和市场化 4.推动农产品规格标准和质量等级的提高,引导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4超级市场的特征。

答:本质特征是连锁经营。

一般特征是1.消费者自我服务 2.营业面积大,进货量大,品种多样 3.价格相对低廉 4.购物环境好

5农产品连锁经营生产的原因,条件及对接。

答:原因1.行业集中化要求 2.零售企业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要求 3.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

条件1.买方市场形成 2.人们对零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化水平的

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

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撑。

对接1.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2.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 3.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

牌 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6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构成及特征。

答:构成1.期货交易所 2.期货交易结算所 3.期货经纪公司 4.期货交易者特征1.交易对象(农产品期货合约)的特殊性 2.交易商品(特定农产品)

的特殊性 3.交易目的(获得风险投资利益)的特殊性 4.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 5.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 6.交易机制的特殊性

7名词解释

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

指将来自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

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零售市场:又称农产品消费市场,是农产品的最终交易场所,反映着农产品的

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多方面的经济关系。

期货市场: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形成的一种特殊的

经济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或者说是指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关系的总合。

第四章土地资源

1土地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

答:自然特征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 2.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 3.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 4.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

经济特征1.土地供给有限(土地的稀缺性)2.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3.土地利

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2我国土地利用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问题1.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水平 2.土地利用尚不充分,生产力和利用率均较低 3.土地退化严重,毁损严重,质量不断下降 4.乱占滥用耕地,浪费土地的问题不断发生 5.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原则1.因地制宜 2.节约用地 3.保护资源 4.有偿利用

3什么是集约经营?集约经营的类型有哪些?集约经营途径有哪些?

答: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

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

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类型1.劳动集约型 2.技术集约型 3.资金集约型

途径1.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广泛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4.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5.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4什么是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是什么?

答: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户(或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

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途径与措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a.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b.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c.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2.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a.重视某些生产项目集中b.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c.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d.将开发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3.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5狭义与广义的土地制度包含的内容。

答:狭义的仅包括土地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广义的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

6土地产权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土地所有权、土地占用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处置权、土地收益权等。

*7什么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流转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指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流转的主要方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托管和反租倒包。

8什么是水资源?水资源的经济学特征有哪些?

答:水资源通常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并可以不断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经济学特征1.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 2.水资源同其他矿产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3.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体,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 4.

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5.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

第五章农业劳动力

1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特点。

答:1.数量大,质量低 2.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3.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什么是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分类?

答:劳动力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或劳动资源,是一定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量和质量。

剩余劳动力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大于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剩余劳动力的分类:1.按特殊性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2.按产生的原因分为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和季节型剩余。

3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困难。

答: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大 2.需要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低 3.

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矛盾突出 5.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4简述刘易斯模式的不足。

答:1.该模式仅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2.假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城市工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增加,在速度上是与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扩大成正比例。

5新形势下,应从哪些方面努力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答:1.继续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就业容量 2.支持和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3.支持和加强对待转移和已转移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

6什么是工业化?什么事城市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工业化指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壮大,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过程。一般用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衡量。城市化指在工业化发展中,人口和社会生产力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

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得“发动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推动器”。

第六章农业产业化

1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主要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哪些问题?

答:农业产业化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企业、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综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和经营机制。

解决的问题1.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 2.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好消费常年性矛盾 3.经营风险 4.市场交易费用较高 5.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

2.“公司+农户”型的缺陷。我国“公司+农户”在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哪些?

答1.公司与农户是对立的利益主体,公司不愿意向农户让利,或尽可能少向农户让利 2.由于公司与分散农户间力量对比悬殊,农户谈判地位低,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 3.这使公司与农户间难以形成真正的一体化经营,产业化的链条极其脆弱。

** 存在的问题略。

**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

答:略。

4对于农业产业化要素的培育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答:1.培育主导产业 2.培育商品基地 3.培育龙头企业 4.培育利益机制。

第七章农业产业结构

1名词解释:农业产业结构

答:农业产业结构指在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2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答: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提升农业竞争力为主线,在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质量的同时,立足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经营模式和制度结构。

3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答:1.整体性 2.多层次性 3.动态性。

4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答: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2.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3. 在种植业中经济业务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4.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相结合 5.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6.在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的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5评价农业产业结构的原则。

答:1.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6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答:目标 1.通过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2.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 3.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提高

农产品的附加值 4.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拓宽增收渠道。

任务 1.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

品的质量 2.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沿海适当较少粮食生产,中部地区增加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西部发展特色农业)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 4.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统筹城乡,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乡镇城市化)。

第八章农业现代化

1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如何理解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答: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技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的科学方法组织

和管理农业,提升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

成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基本实现现代化

2把握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答:1.生产条件现代化 2.生产技术现代化 3.经营管理现代化 4.集约化、可持续化 5.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 6.标准化、信息化。

3简述国外实现现代化的模式。

答:1.资本集约型。例如美国、加拿大。国情是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实现

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动力的不足;生物技术现

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2.劳动集约型。例如日本、荷兰。国情是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实现农业现代化---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机械化,提高

劳动生产率。

3.中间型,即西欧型。例如英国、法国、意大利。国情是工业相对发达,劳动

力和耕地资源都不太丰富。农业现代化---二者并举。

4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国外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来讲有何启示?

答:最终目标1.发达的农业---(经济)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2.良好的的环境---(生态)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3.富裕文明

的新农村(社会)。

启示1.政府对农业的支持至关重要 2.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4.要有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5.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道路。“石油农业”不仅使石油能源耗竭,而且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和流失;破坏土壤,加速土地力衰竭;减少遗传多样性;严重污染环境。

5论述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答:我国的基本国情是1.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 2.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

占有量少 3.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4.现代科技落后,农民素质低,但传统农业技术丰富 5.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针对国情具体措施1.坚持科教兴国,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 2.实行

生物技术与机械技术现代化的结合 3.注重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 4.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 5.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6.稳步推进农村工业化

和乡村城镇化7.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