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

校长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
校长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

申报“大束镇名校长”材料

来维华

大束镇黄疃小学

2010年6月

用心承诺,用爱负责

校长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校关系的协调者、教育管理的指挥者,在学校管理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振兴教育,希望在教师,关键在校长。

因此,校长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素质,概括起来,应该练就以下几种“力”:

具有强烈的凝聚力

李岚清副总理说:“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批好教师;一批好教师,就能带出一批好学生,办出一所好学校。”他充分肯定了校长的核心作用。一所学校,校长就是“魂”。所以,校长要形成一种凝聚力,一种充满人文气息的亲和力,一种挥之不去的向心力。首先,校长必须具备比较深厚的基础学科知识,校长不仅要管理行政事务,还必须承担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和管理,既是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又是课程改革的弄潮儿。因此,在工作中,我站在老师的角度当校长,也请老师们站在校长的角度当老师。我总是想方设法摆脱事务性的琐事,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活动,探索和钻研课堂教学艺术,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和老师们切磋教艺,并能对老师的授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粉笔一拿,能为老师们提供示范的课例。勤于学习,笔耕不辍,经常有教研论文见诸报刊和获奖。其次,作为校长,还须具备胸襟宽阔的品德和团结、协作的作风。在工作中,总会有一些矛盾、误解和意见,校长要遇事讲求

民主,多征求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在形成决议前多做解释,说服不同意见,尽可能地消除工作中的意见和误解,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那么用心、上心。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学校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第三,校长要时时把全体教职工放在心上,增强服务意识,多为教职工着想,以诚相待,遇事处处公心,这样,自然会赢得老师的尊重和信服。

雷厉风行的决断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校长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面对严峻的挑战,要敢于作出重要决策。国家督学王文湛在《校长的定位》一文中说:“校长的责任不光是做,更重要的是想,多谋善断是校长的必备素质。”所以,校长必须有当机立断的魄力和胆略,有超前意识,有“机不可失与时进,时不再来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勤奋精神。要有敢为人先的志气,标新立异的能力,与时俱进的锐气。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举棋不定,鼠目寸光,不仅难于作出正确决策,而且往往误事,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以创建“济宁市规范化学校”和“山东省教育示范市”为契机,一是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微机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使学校面貌大为改观。二是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师生是“书香校园”的主人,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充实文化底蕴,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实现“书香满校园,快乐漾心田”的办学目标。三是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团结带领群体师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连年被评为邹城市、大束镇先进单位,12位教师被评为各级优秀教师,8位教师执教邹城市优质课,多篇论文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获奖。

知人善任的辨才力

领导者最大最重要的领导艺术莫过于用人,校长的“人权”就是在学校内部合理调整现有人力资源,使之达到最优化。知人善任是校长矢志追求的领导艺术和素质修炼。强校兴教的事业靠的是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而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作用,作为校长,必须学会“识才、育才、惜才、用才”,应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到知其所长,用其所专,大胆启用年轻教师。在安排工作上,扬其所长,肯定成绩,避其所短,为老师开辟发挥才能的用武之地,让其潜能充分发挥。对班子成员要做到“放手、放权、放心”,以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创新意识,这样,就能产生1+1>2的整体效应。

催人奋进的推动力

校长应善于鼓舞士气,学会关注教师,接近教师,感知教师,读懂教师,理解教师,为老师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创造的欲望。校长应“站在校门口,面向全世界”,捕捉代表时代发展和前进方向的新思想、新观念,以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去影响老师、改造老师、促进老师。在推行新课标的今天,我根据本校师资的实际,抓时机培养老师,提出“练师艺,塑师魂,树师形”的战略目标。为了提高师资水平,我们以校本培训为主体,以培养研究型教师为主线,在整体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关注教师个体不同层面的发展,按照“确定目标,加强考核,自主训练,整体提高”的要求,面对课改,对教师提出“一年入门,二年达标,三年创优”的目标,把青年教师推到改革的前沿,推到教学的风口浪尖上。在校内组织各种活动,如教师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青年教师

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让老师们感受追求的快乐,让教师在实践中

磨炼,在磨炼中提高。

一个校长只有具备较全面的素质,才能具有战略的眼光,确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形成良好的校风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浮躁。各项工作求真务实,一是学校不能脱离财力物力去搞“形象工程”;二是要淡泊名利,不急功近利,对取得的成绩不沾沾自喜,不去为了抬高自己而贬损别人;三是对工作中的某些失利不悲伤,不消沉,不怨天尤人,而是冷静思索,找出差距,变压力为动力。学校一定会逐步实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教育境界,也一定会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