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作者:陆国君, Lu Guo-jun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200433;南通大学,南通,226007

刊名:

外语学刊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年,卷(期):2007,(1)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1条)

1.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 200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3.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5(03)

4.Gibbs Raymond W 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 1994

5.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cc9525012.html,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cc9525012.html,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8.Richards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1965

9.Saussure 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86

10.Taylor Joh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1995

11.Ungerer F.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李昕《红楼梦》中人名符号的隐喻修辞认知-东京文学2009(5)

本文以岳麓书社2004年出版的<红楼梦>为版本依据.人名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非完全是任意的、自由的,而是受文化制约.人名符号是个人介入社会的一种修辞代码.<红楼梦>中上层人士的名字,是某种丈化含义的象征符号;下层人士的名字,是其主人本质特征的能指符号;还另有些符号性人物的名字,具有符号性隐喻象征含义.由此延伸出对隐喻修辞认知进行基础的探讨.

2.期刊论文张良林.Zhang Liang-lin隐喻的符号性-外语学刊2010(6)

长期以来,学者大多从修辞学和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问题,却很少涉及隐喻的符号性.本文将以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为基础,深入分析隐喻在词汇和句子层次上的两级符号结构,得出隐喻符号的具体意指过程,发现隐喻符号的聚合性和组合性,并力图按照符号代表项与所指项之间意指关系的不同,将隐喻分为三类,进一步解读隐喻在符号意指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隐喻符号性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隐喻生产的内在机制和动态意义增值过程,有助于了解隐喻对于语言和人类生活的创新性贡献.

3.期刊论文祁文婷.蔡兰珍.Qi Wenting.Cai Lanzhen身势语符号的隐喻色彩-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在信息社会,符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身势语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交际的符号,具有物质和抽象两方面的思想内涵.为了说明身势语的符号机制,需要引入隐喻这个概念.身势语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需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身势语的这种隐喻表达在交际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和烘托作用.

4.学位论文高路基于网络界面符号体系的用户隐喻认知机理探索2009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它都被归类在语言修辞研究范畴之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隐喻认知理论,将隐喻研究的对象从语言层面转变为揭示人类思维规律的认知层面。从用户的认知效果角度研究隐喻的认知理论,对理解网站信息用户的认知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解决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理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索基于网络界面符号体系的用户隐喻认知机理。

本文首先辨清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发现了隐喻研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修辞学到认知科学的认知转向,并且在心理学、网络界面设计、网络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梳理了隐喻认知的相关理论,重点设计了三个实验对用户的隐喻认知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第一个实验主要通过分析用户的隐喻产出情况,观察一般用户在受到目标域词汇的刺激下构建隐喻的过程;第二个实验通过测试初学者对目标概念的学习效果,验证了隐喻在人们概念学习中的影响作用;第三个实验对现有网络界面中的隐喻要素进行了用户调查评价研究,分析了用户对隐喻化网络界面的理解情况。

本文证实了大多数人在理解抽象的概念时都运用到了隐喻的认知思维,并且对目标域概念不熟悉的人比熟悉的人更倾向于使用隐喻来理解概念;隐喻对初学者的学习行为表现有影响作用;并发现,现有网络界面中的隐喻要素设计,与普通界面相比较,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更能引起用户的兴趣,获得用户的关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促进用户的理解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5.期刊论文韦克游.WEI Ke-you符号与空间的神秘隐喻--从二维抽象与三维形象空间解读左江崖画的宗教意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左江崖画有不少较为抽象的图像符号,包括各种环形圆圈和飞禽图像,这些二维抽象符号所隐喻的原始宗教意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另外,左江崖画在大空间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朝南,二是做于临江悬崖.这些空间特点显然暗含着古人的某些神秘观念,因此,有必要从宗教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左江崖画的二维抽象符号和三维形象空间所隐喻的文化指向.

6.学位论文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2005

本文立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基本语境,运用符号人类学、符号文化学的基本思想,把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活动的符号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中,力图揭示汉

语言文字符号结构及运作机制的诗性特征。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看,人类的文明与文化都依赖符号,而文明与文化构成人类的基本存在状态,这一存在状态也可以表述为不同层级的符号建构。对以人类具体文化存在为关注对象的审美文化研究来说,揭示文化活动符号机制的美学智慧,具有“元研究”的性质,这正是本文之努力的价值取向。本文在具体研究中主要选取隐喻这一理论视角来反思汉语言文字符号的诗性特征,力图从美学的维度揭示这一符号机制与人类自由情感表达的天然亲和性,从而彰显在这一机制深处积淀着的人类语言、文化及存在的关联。隐喻作为诗性语言符号的根本特征与科学语言的逻辑性在语言的符号结构及运作机制上都是相对的。

7.期刊论文谢之君.耿庆栋.XIE Zhi-jun.GENG Qing-dong标志符号的隐喻理解心理流程分析-同济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18(4)

符号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标志符号是用特殊设计过的文字或图形组成的表达特定含义的视觉语言符号.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已经从语言本身扩展到了其他领域的认知,如绘画.本文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标志图案为例来分析图片中隐喻的运作过程,旨在用人类的第一符号--语言,解释非语言符号的认知过程.

8.期刊论文石元伍.李耘云.SHI Yuan-wu.LI Yun-yun产品设计中的符号和隐喻-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

2010,29(5)

文章围绕"符号"和"隐喻"的概念从相关领域进行探讨,并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符号"与"隐喻"如何体现.

9.期刊论文张慧.崔岩标志符号和语言的隐喻认知推理过程相似性分析-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4)

隐喻是人类认知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思维方式.语言具有隐喻的特性.标志符号是人们认知世界过程的一种积淀,有着相对于社会现实活动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同样具有隐喻性.本文试从语言和以图形为主的标志符号在隐喻思维方面的相似性出发,进而探讨两者在认知推理过程中的相似性.

10.学位论文贺昌盛象征:符号与隐喻---以李金发及其象征法为个案的现象分析1999

汉语象征诗学深受西方象征主义浪潮的影响.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象征"一语的主读,致使"象征"的内容已日渐偏离其原初的该体论意义而演变为单纯的修辞学意义上的表现手段,进而导致了对象片诗及其理论的种种误解.该文认为,只有从象征的本原意义---即 它始终与人的生命存在活动紧密联系着---这一点出发,才能真正理解象征诗学的实质内涵 .李金发虽然直接汲取了欧洲象征主义诗学的营养,但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根本局限,李金发的象征诗已日渐改变了象征主义诗学的基本面貌.解读李金发及其象征诗既要力求回到象征原初的语境,又要寻出李金发出现错位的原因.只有通过某种"细读",才可能真正确定李金发在整个汉语象征诗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引证文献(4条)

1.刘悦明.沈兴涛语言的模因、隐喻和全息[期刊论文]-大连大学学报 2010(2)

2.石立林.潘晓燕从能指和所指的角度看隐喻的符号学翻译[期刊论文]-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9(4)

3.方芝阳汉语"爱情"隐喻认知机制[期刊论文]-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5)

4.李利群俄罗斯文学作品标题意义的符号学解读[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7(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c9525012.html,/Periodical_wyxk200701019.aspx

授权使用:北京邮电大学(byab),授权号:e704ce88-1a68-4de6-b881-9e9f00c24255

下载时间:2011年3月7日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隐喻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隐喻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隐喻反映、构成文化,并传承、丰富文化。隐喻作为人的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的使用活动。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文化 一、关于隐喻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以前对隐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古典派隐喻理论和以格勒律治为代表的浪漫派隐喻理论。前者认为隐喻只是语言的―附属物‖、―装饰品‖、―佐料‖而已;后者认为隐喻使人们想象力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故与语言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隐喻理论出现了隐喻的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符号学等方向的研究,指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隐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隐喻主要有两大主要功能: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而隐喻在反映并构成人类认知的同时,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现象,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所以,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文化行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能够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运用原有的概念与语言符号体系去了解和把握新的事物或概念,这种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隐喻。认知语言学还认为,隐喻是意象图式的转移。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的出现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只有机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而文化行为主要指人们负荷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文

隐喻认知模式下的一词多义

摘要 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结构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反应。认知语义学认为一词多义是借助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由一个中心词义或者基本词义向外延伸的结果。通过对一词多义的历史演变分析得知,词义的基本意义和衍生意义之间具有某种联系,隐喻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词义引申的效果。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认知语义学

Abstract Polysemy is a language phenomenon, which widely existed in varied language structure. It represents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Cognitive semantics thinks that polysemy is the result of extension of the basic meaning by metaphor 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 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s basic meaning and the derived meaning.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olysemy, it can extend the meaning of a word. Key words: Polysemy, Metaphor, Cognitive semantics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认知隐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因此认知隐喻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认知现象。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认知方式传递到目的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隐喻翻译已经成为研究翻译方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全面介绍隐喻;第三章为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第四章为结论。 关键词:认知隐喻翻译策略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虽然隐喻研究自古有之,但是仅归类于修辞学之列。隐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隐喻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语境,还应熟捻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文认知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七种策略。 二.认知隐喻 1.定义 Lackoff和Johnson站在认知的角度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认知隐喻的定义加以阐释。从功能上看,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从结构上看,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2.认知隐喻的语义特征

隐喻意义是基本意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束定芳指出认知隐喻具有如下十种隐喻特征: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隐喻程度性、系统性、语义映射的选择性、方向性、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和回复性。 3.认知隐喻的分类 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类: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形隐喻和复杂的隐喻。简易隐喻指那些格式明显的隐喻;半隐性隐喻专指篇章中出现的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的隐喻;隐性隐喻专指那些喻体不明显,喻义隐晦含蓄的隐喻;复杂的隐喻,指形式和喻义均颇为复杂的隐喻。 4.认知隐喻的功能 隐喻是一种文化反映,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它富有表现力,可以通俗易懂地表达复杂的认知。 三.认知隐喻的翻译 本章研究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 1.保留喻体的策略 如果在同一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喻义,而喻体又不宜代替,那就应该采用保留喻体的翻译策略。此时,应采用保

隐喻生成及消亡的认知机制_潘正华

收稿日期:2013-05-07 作者简介:潘正华,男,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2013年11月第35卷第6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Nov.2013Vol.35No.6 隐喻生成及消亡的认知机制 潘正华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 要: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国内外学者对隐喻已做过大量的研究。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什么是 隐喻做了重新界定,对隐喻生成及消亡的理据和认知机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隐喻;语义; 修辞学; 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3)06-0093-04 一、引言 隐喻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有关研究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Max Black 的 “隐喻互动论(In-teraction View of Metaphor )”发表以后,许多学者开始着手探求隐喻的生成与理解机制,特别是隐喻的性质及其在语言和思想方面的功能。这其中有两本重要的文献 :《隐喻与思维》(Metaphor and Thought )[1]和《认知与修饰语言》(Cognition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2]。同时,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也创刊发行,如1986年创刊的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 。大量关于隐喻的文章发表在Cognitive Psychology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以及Journal of Pragmatics 等期刊上。隐喻研究也风靡中国,除了老一辈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隐喻研究外,一些年轻学者也做了关于隐喻的博士论文,如范文芳、王松亭、束定芳、严世清、田学军等。综合国内外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研究重心已从语用和修辞角度逐渐转向认知角度。然而,要想交际成功,说话者要构建隐喻并使听话者能够理解隐喻。显然,隐喻的生成与消亡规律对说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非常重要。然而,已有文献专门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生成与消亡机制论述却比较少。因此,本文试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之。 二、隐喻的本质 1.定义 要想探求隐喻的生成及消亡的认知机制,必须知 道什么是隐喻。Aristotle 指出 ,“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 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3-4] 。Quintilian 则认隐喻是明喻的简短形式[3]。Richards 认为,隐喻是语言的运作方式,人们在用一个词或短语时往往会同时有两种对不同事物的思想在活跃,而 这个词或短语的意思正是这两种思想互动的结果[5]。Denham 则认为隐喻是在一定语境下一事物由于未名的相似性用另外的“误用”的词眼的语言修饰[6] 。La-koff 和Johnson 认为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外一个概 念域的映射 [7] 。Barcelona 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 通过这个机制一个经验域被部分映射或投射到一个 不同的经验域,以至于人们以第一个经验域来理解第二个经验域 [6] 。 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隐喻的本质。我们可以把这些定义大致分为两类:静态的定义和动态的定义。静态的定义注重结果,而动态的定义注重过程。如果把动态和静态的概念融合起来,隐喻可以理解成是用动态的过程来达到静态的效果。这就为定义隐喻提供了一个框架。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定义隐喻:隐喻是一概念域向另一概念域映射并“整合”以期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是认知活动的工具。“映射”这一概念被用来避免“隐喻是建立在相似点上”的概念,因 为隐喻不仅建立在相似点上,而且能创造相似点。至于用“整合”而不是“混合”是因为隐喻意义的产生是积极主动的,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最佳交际效果”则

成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解读

成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解读 本文以成语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隐喻机制在成语意义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的系统性为切入点,从语义的层面分析了汉语成语在概念层次上的系统性。 标签:成语隐喻意义构建概念系统 一、引言 (一)成语的定义和性质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部分,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独具特色。最明显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定型”,由于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沉积而成的,其结构紧密,成分固定,不能随意变动;二是“来源”,有些成语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例如“万紫千红”“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了解来源或典故才能理解其意义,例如“杯弓蛇影”“朝三暮四”。因此史式在《汉语成语研究》中的解释为:“凡在寓言中长期沿用,约定俗成,一般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有其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定型词组或短语,谓之成语。”(史式1979:12) (二)隐喻机制 在传统隐喻研究里,对隐喻认知特征的阐述最早、最明确、最系统的人是理查兹。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中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pervasive), 不但在寓言中如此,在思想和行为中亦是如此。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1980:4)。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是指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ibid:5)。我们不仅使用和创造隐喻,更是生活在隐喻的世界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系统,包括思想和行为从本质上来讲都是隐喻性的。隐喻概念建构了我们的感知、行为和社会关系。莱考夫等人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隐喻的修辞观”,突出了迥然有别的“隐喻的认知观”。 隐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是语言形成的重要机制,当然也是成语形成的重要机制。我们期望借助于这种机制能给成语的研究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拓展成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根据Lakoff 和Johnson 的观点,隐喻分三种最常见的类型:方位隐喻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隐喻产生的符号学分析及认知机制 作者:陆国君, Lu Guo-jun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200433;南通大学,南通,226007 刊名: 外语学刊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年,卷(期):2007,(1)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11条) 1.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 200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3.杨秀杰隐喻及其分类新论[期刊论文]-外语学刊 2005(03) 4.Gibbs Raymond W 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 1994 5.Johnson M 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cc9525012.html,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1987 https://www.360docs.net/doc/cc9525012.html,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8.Richards 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1965 9.Saussure 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86 10.Taylor Joh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1995 11.Ungerer F.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李昕《红楼梦》中人名符号的隐喻修辞认知-东京文学2009(5) 本文以岳麓书社2004年出版的<红楼梦>为版本依据.人名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非完全是任意的、自由的,而是受文化制约.人名符号是个人介入社会的一种修辞代码.<红楼梦>中上层人士的名字,是某种丈化含义的象征符号;下层人士的名字,是其主人本质特征的能指符号;还另有些符号性人物的名字,具有符号性隐喻象征含义.由此延伸出对隐喻修辞认知进行基础的探讨. 2.期刊论文张良林.Zhang Liang-lin隐喻的符号性-外语学刊2010(6) 长期以来,学者大多从修辞学和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问题,却很少涉及隐喻的符号性.本文将以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为基础,深入分析隐喻在词汇和句子层次上的两级符号结构,得出隐喻符号的具体意指过程,发现隐喻符号的聚合性和组合性,并力图按照符号代表项与所指项之间意指关系的不同,将隐喻分为三类,进一步解读隐喻在符号意指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隐喻符号性研究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隐喻生产的内在机制和动态意义增值过程,有助于了解隐喻对于语言和人类生活的创新性贡献. 3.期刊论文祁文婷.蔡兰珍.Qi Wenting.Cai Lanzhen身势语符号的隐喻色彩-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在信息社会,符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身势语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交际的符号,具有物质和抽象两方面的思想内涵.为了说明身势语的符号机制,需要引入隐喻这个概念.身势语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需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身势语的这种隐喻表达在交际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和烘托作用. 4.学位论文高路基于网络界面符号体系的用户隐喻认知机理探索2009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但一直以来它都被归类在语言修辞研究范畴之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隐喻认知理论,将隐喻研究的对象从语言层面转变为揭示人类思维规律的认知层面。从用户的认知效果角度研究隐喻的认知理论,对理解网站信息用户的认知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解决信息构建过程中信息理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索基于网络界面符号体系的用户隐喻认知机理。 本文首先辨清了隐喻的基本概念,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发现了隐喻研究已经完成了从传统修辞学到认知科学的认知转向,并且在心理学、网络界面设计、网络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本文梳理了隐喻认知的相关理论,重点设计了三个实验对用户的隐喻认知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第一个实验主要通过分析用户的隐喻产出情况,观察一般用户在受到目标域词汇的刺激下构建隐喻的过程;第二个实验通过测试初学者对目标概念的学习效果,验证了隐喻在人们概念学习中的影响作用;第三个实验对现有网络界面中的隐喻要素进行了用户调查评价研究,分析了用户对隐喻化网络界面的理解情况。 本文证实了大多数人在理解抽象的概念时都运用到了隐喻的认知思维,并且对目标域概念不熟悉的人比熟悉的人更倾向于使用隐喻来理解概念;隐喻对初学者的学习行为表现有影响作用;并发现,现有网络界面中的隐喻要素设计,与普通界面相比较,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更能引起用户的兴趣,获得用户的关注,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促进用户的理解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5.期刊论文韦克游.WEI Ke-you符号与空间的神秘隐喻--从二维抽象与三维形象空间解读左江崖画的宗教意蕴-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左江崖画有不少较为抽象的图像符号,包括各种环形圆圈和飞禽图像,这些二维抽象符号所隐喻的原始宗教意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另外,左江崖画在大空间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朝南,二是做于临江悬崖.这些空间特点显然暗含着古人的某些神秘观念,因此,有必要从宗教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左江崖画的二维抽象符号和三维形象空间所隐喻的文化指向. 6.学位论文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2005 本文立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基本语境,运用符号人类学、符号文化学的基本思想,把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活动的符号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中,力图揭示汉

认知隐喻读书笔记

认知隐喻读书笔记 【篇一:认知语言学-王寅-读书笔记】 认知语言学王寅读书笔记 第一、二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1.认知语言学是解释性的。 2.语言是认知的高级阶段。 3.一元论,经验论,体验,与环境的交互而产生认知,非先天。 4.认知语义观继承“意义是抽象的”,摈弃“镜像反应”,强调认知加工。 5.两代认知科学比较 第一代:乔姆斯基天赋论,语言来自遗传,独立于人脑。客观主义,二元论。 心理学基础:用计算机研究心智语言,信息加工处理。 语言观:天赋观,自治观。句法是心智的生成部分,和语义无关。 符号与意义是任意的。第二代:心智后天发展习得,体验哲学概念 基于身体,隐喻思维。 心理学基础:否定信息加工,接受了结构论,互动论,连通论(神 经元,权重和关联)。智力成长:适应(同化+顺化)+组织。平衡- 不平衡-平衡。 语言观:体验论,互动论。句法由语义决定。语言非先天。象似性。 6.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an accumulation of former applications of a word to refer to specific things meant.一个词 的意义就是其先前指称特定事物用法的积累。因此一个词会有许多 不同的可能用法,这些用法就形成了一个“义域”area of meaning。 只能通过情景理解。而情景就像光圈聚焦,只突出一个意义,其他 淡去。 第三、四章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一.范畴与范畴化 1.范畴,概念,意义(三位一体) 范畴: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 括反应,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型”概念构成的。 概念:人类的认知基于体验,始于范畴化,先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体系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 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之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_原则和方法

2002年3月 第34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 o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 onthly) Mar.2002 V ol.34N o.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 文 旭 提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认知语言学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与生成语言学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认知范式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语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429(2002)02-009028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杂志。自诞生之日起,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多年里,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参见文旭1999,2001)。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观”。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而认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cognitive realism)的承诺,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换句话说,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兰格克(https://www.360docs.net/doc/cc9525012.html,ngacker)、雷科夫(G. Lakoff)、比尔沃思(M.Bierwisch)以及赫德森(R.Huds on)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 ord gram2 ? 9 ?

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论文

介词空间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现实意义论文传统上,主要是修辞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和符号学家对隐喻 进行研究,而主流的生成语言学家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们看来,隐喻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不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自1980年隐喻 研究的代表人物https://www.360docs.net/doc/cc9525012.html,koff和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语言学家才开始全面反思和挑战旧有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对混沌世界的知识和抽象范畴进行有序组织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解释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即两个认知域的概念之间的映射[1]10。而 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产生映射,是缘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或类似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何谓“意象图式”?它是人们对某些 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期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是沟通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的桥梁。意象图式不仅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规则,更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图像。人脑在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之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业已存在的图式去认知新鲜、复杂或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实现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隐喻性映射,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 认知语言学家发现大多数的意象图式于空间概念,如“上下模式”、“里外模式”和“容器模式”等。这是因为空间作为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要素,在认知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空间概念是人类最早熟知的有形而具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

们开始将诸如时间、动作、数量、身体状况、心理活动、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等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上,其结果便是空间隐喻的大量产生。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以自身躯体为体验基础去构思情景、合成图像,并细化成各种空间概念,最终通过不同的语言符号介词固化下来。英语中共有100多个介词,其中大部分的原型都是表示空间的,是人们对空间方位最重要、最直接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为抽象思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路径。然而,空间介词往往表现得十分活跃,用法灵活多变,在固定短语中的意义尤为纷繁复杂,使得整个语言结构显得无理据可寻,让学习者倍感迷惑。能否正确地运用介词,已成为学习者是否真正掌握现代英语的标准之一。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相对于现实世界中无限的事物和现象而言,人类的词汇毕竟是非常有限的,而且为每一种事物、每一种感觉和经验去创造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也是没有必要的,不符合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为了认识和描写事物和现象,人类依据已知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同时发挥惊人的想象力,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进行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2]。在这个过程中,隐喻起到了核心和关键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即下图方式: 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认知模式

认知四模式关系探析 摘要:本文对认知模式的四种类型,即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结合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得出了四者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命题模式是出发点和归宿,意象图式模式是基础,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是建立在命题模式和意象图式模式上的认知事物的过程和方式,并且二者相互作用。对四模式内在关系的认知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认知模式。 关键词: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一、引言 自莱考夫将认知模式分为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四种之后,认知学界对其持肯定态度,学者们将其广泛运用于认知研究中,但是就此四类模式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则为之甚少,导致许多人对其没有具体清晰的认识。因此本文对认知四模式进行了探讨,析出其内在联系。得出了以下关系图: ↘↘↘ 如上图所示,命题模式是出发点和归宿,意象图式模式是基础,转喻模式和隐喻模式是建立在命题模式和意象图式模式上的认知事物的过程和方式,并且二者相互作用。 二、认知的四种模式及联系 1、命题模式:命题是指一个判断事物真或假的陈述。人类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以命题存在的,如描述关于狐狸的知识的命题可为“狐狸是狡猾的”。 命题模式是认知模式的出发点,如在“他是一只老狐狸”这一隐喻的始源域和目的域中,对于二者特征的认识都是以命题的形式存在的。如下图所示,在两域形成映射之前,对“他”和“狐狸”都已有基本命题的界定。同理,在建构意象图式模式和转喻模式之前,也是以命题模式为出发点的。 目标域:他 始源域:狐狸 命题模式 命题模式 意象图式模式 隐喻模式 转喻模式 他是聪明的。 他是狡猾的。 他是老师。 他是单身汉。 …… 狐狸会咬人。 狐狸是美丽的。 狐狸是狡猾的。 狐狸是哺乳动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