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c9693429.html,

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

作者:程鹃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4-000-01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10几年来的一个新专业,主要是为公共事业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这些院校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本文简单地探讨这些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问题建设

一、公共管理专业的概述

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发展得早,在改革开放后,国外的公共管理经验及方法传入我国,而这时我国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也逐渐建立起来,这就迫切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来管理这些公共事业机构,就是这样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发展成了一定规模,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逐渐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一个较为完整教育系统。从公共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公共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管理理论、技术及方法等各方面知识,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目前各高等院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起源不在我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因此各高等院校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小

由于目前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意识不强,不少高校会将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专业混同,导致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虽然高校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是很多院校对此专业都是不够重视,报考的门槛比其他专业,对具体课程的设置也只是随意安排,没有专业性,师资的力量也很薄弱,似乎就是让学生混一个大学文凭。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但一些高等院校在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时往往会被忽略掉。

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设计研究__毕业设计正稿

毕业论文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Mary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班级:141219061 指导教师:王** 二○一六年五月

目录 摘要 (Ⅰ) A b e t r a c t (Ⅱ) 引言 (1) 第一章公共事业相关概述 (2) 一、什么是公共事业 (2)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史 (2) 第二章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现状 (4)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概况 (4)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5) (一)忽略市场的调控作用 (5) (二)改革目标不明确 (6) (三)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6) (四)缺乏规范性管理力度 (6) 第三章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建议 (8) 一、更新管理观念 (8)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发展 (8) 三、加快管理手段的改革 (9) 四、规范公共事业管理职能 (9) 五、重视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 (10) 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的展望 (11) 一、结构转型中的政府职能 (11)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努力方向 (12)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支持研究 (13) 四、区域一体化战略中的政府引导 (15) 参考文献 (18)

摘要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期许,对传统公共事业管理提出挑战。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和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凭借公共权力,采取一定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公共事业是以政府社会事务管理为基本内容,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为。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是社会管理机制改革与发展、公共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和专业设置与人才小区多样化的需求。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的复杂性,公共事业管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在新的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现状

专业建设思路

机械工程系专业建设思路 一、专业建设思路 1.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方向,建立具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确定专业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学生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任务驱动,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进一步培育专业文化氛围,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 2.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模块、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市场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加强和培养中小企业创业者和中高层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明确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与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方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灵活柔性的培养模式,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3.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数量保证、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整体优化”的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坚持“提高学历层次”和“充实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原则,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促进教师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水平为主导,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和内部培养等形式,不断完善引才、留才、用才的良好工作机制,结合专业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及省级培训;充分利用寒暑假,将骨干教师及年轻教师输送到高一级院校深造或到校外实习基地下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操作技能水平。在2-3年内,引进和和培养8-10名双师型(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强化专业教师力量,优化整体教学实力,打造出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使之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专业教学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结构科学的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年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年,本专业将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进行合理定位,积极和省内外高校国家级、省级优秀工商管理专业交流学习,凝练自身特色。 (一)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优秀青年教师,形成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在严格准入资格的要求下,对新进的青年教师,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分期、分类精心培养,逐步使用。 、继承和发扬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优良传统,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新老教师结成对子,发挥老教师的优势,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年轻教师指导和帮助。 、选派名教师外出进修或参加国家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课程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 、选派至少名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实践能力。 、保证每位教师至少参加一次学术、教学研讨会,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为每位教师每年订阅学术期刊一份。 (二)课程建设 、按照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版)和大纲编写计划进行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审核工作和教学要件(包括教材、教学大纲、课件、教案、教学日志)的更新与修订。 、继续进行课程教学规范的进步提升工作。在已完成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教学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专业能力结构图和梳理关系。 、按照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完成管理案例库的建设,特别是完成结

合学院历届案例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合作企业的地方新晋商企业案例的编写、汇总。 、完成全部省级精品课、校级精品课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实现网络教学。 、按照山西省教育厅有关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内容及标准要求,完成学院现有全部省级精品课、校级精品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建设,实现学院课程网络共享建设。 (三)教学研究与改革 、各教研室分别开展围绕专业课程建设与教改的教学研究活动次以上。 、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至少以一种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外聘专家做讲座、教师进行研讨、撰写教学方法改革心得体会、论文等多种方式,将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取得校级教学奖项,省级或国家级教学奖项。 、主持、完成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力争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 、在重点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教研论文篇,在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篇。 、继续在国学讲座、振动管理大讲堂基础上开展学术讲座和报告,交流科研成果,增强团队持续发展的能力。 、开展博士论坛科研双周活动和学院教研双周活动 (四)教学质量项目建设 、推进校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管理思想史》等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升级改造准备工作。 、立项校级教学质量项目项,省级教学质量项目项。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公共事业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本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一、就业优势: 1、实用性社会科学热门专业: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常概括为: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具体的现代管理技术与现代管理方法,并具有相关理论的应用能力和相关技术的操作能力。所以,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注重实用性的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就业形势。 2、知识面宽、基础扎实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涵盖了体育管理、卫生财会、医药贸易、市政管理、医药经营管理、医院管理、影片制作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图书与情报、应急管理等30多个专业方向。因此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很多,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掌握着多种能力是一种优势,特别是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环境下尤显优势。 3、专业方向多样化 在“科、教、文、卫、体”五个大的专业方向上又分化成若干小的专业方向。如环境管理方面有环境经济与管理、海洋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多个专业。可以说,就业方向是非常广泛的,这是一种我们来说是有种优势,因为多一个专业方向就多一个选择,也就多一个机会。 5、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需 要。迫于国家发展的需要,许多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事业项目开始了私营化改革,社会资本开始注入这些准公共组织的出现急需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公共事务,公共事务的复杂性要求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来应对。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需要各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国外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多由公共管理人员担任.现代教育制度下高校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正好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弥补了传统政府公共管理人员知识储备的不足。加入WTO后,无论是政府或是非政府组织都需要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二、就业劣势: 1、国内对专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中国初步建立,第一届毕业生刚刚走入社会,社会普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不知道公共事业管理是干什么的,许多企业不知道高校有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2016~2020年) 学院 一、专业建设基础 至“十二五”建设期末,本学院开设专业个数,在校生人数(第一稿统计时间节点为2015年7月10日,第二稿编写时增加2015级新生数)。专业名称等。 简述“十二五”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与多媒体课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建设、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建设的特色等方面)。 二、“十三五”期间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结合“五个对接”企业调研成果、研读《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后的体会、以及通过其他调研(如发改委、经信委、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得的有关数据,形成未来五年本学院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 三、“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 1. 检查“十二五”规划的专业建设目标是否全部实现,若有未能实现的,查找原因,结合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指出该目标是否需要延续或调整。 2. 以“五个对接”的前四个作为重点,分析研究对接契合度,

找出差距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深入思考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本学院哪些专业能够实现升本,目前的现状与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之间有多大差距,要缩短这些距离,需要突破哪些主要问题。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围绕学校“十三五”期间提升办学层次的战略目标,针对“十三五”南通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新契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案,论证学院内、跨学院的专业整合、及新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形成本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由此凝练出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十三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五、“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确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应用型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作为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新技术、新技能培养作为实训基地建设改造的目标,以专业升本、提升本学层次作为发展动力,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作为参考目标。 规划目标的可考虑办学层次、专业结构、建设规模、新办专业、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对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精品开放课程、教学

简论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简论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与过程。它的理论建立和教育模式都源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的演变与运作。随着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要想扫清这些障碍,重新理顺改革思路,不但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更要从理论深度上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指导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实施。本文将基于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现状分析存在问题绩效评估解决方法 正文: 一、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简单概述 “公共事业”主要是涉及到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供给的行业和部门。纯公共物品一般与政府的公共行政密切相关,如消防、司法等公共服务,必须遵循社会性目标而非经济性目标,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稳定有重大意义,应该由政府作为此类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①。所谓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动用各种资源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与过程。追溯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的公共生活,因而也就有了原始的、经验的公共管理。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起源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政府的规模也日益地扩张起来。例如,在1870-1970年的100年里,特别是二战以后,英国的公共部门文职人员从5万发展到80万,增长了16倍②,随之带来的是政府作用的无处不在,最终造成了我们现代文化中的一致性、呆板、商业化、不平等及个人自由和尊严的丧失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政府面临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于是,英国撒切尔政府“私有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其主要目标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撒切尔主义公共管理新思维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的转移。这场运动也称“新公共管理运动”。它集中体现了政府退却、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特点。这股潮流一直持续到今天,它所倡导的企业化政府、学习性政府的改革理念极富现实意义,它要求政

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构想

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构想 摘要: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在明确的办学目标指引下,通过对长期办学过程中累积的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的优化整合、重新配置和其质量与规模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特色建设思路构想 特色专业建设是学校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在明确的办学目标指引下,通过对长期办学过程中累积的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的优化整合、重新配置和其质量与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特色专业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和满意的人才。 一、明确特色专业的建设意义 1.市场永远是第一位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多类型和紧缺人才的需求,高校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科学准确定位,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可以提升自己的办学优势,推进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供社会需要的和认可的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建设特色专业是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整体竞争能力的关键。通过建设特色明显、适应市场、质量过硬、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水平精品专业,可以带动学校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整体竞争能力。 3.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提高高职高专的教育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专业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载体,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应当以专业建设为基石,专业建设则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没有专业就谈不到高职教育,就谈不到培养基层一线和工作现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树立正确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 科学的理念是成就任何事情的关键。在特色专业的建设中应该奉行的理念是,坚持专业建设的适应性、科学性、差异性、创新性和时代性;坚持继承、发展、改革与创新观念;树立特色意识、品牌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的原则;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持团队精神,发挥全体教师成员的聪明才智,师生互动,联合共建精品专业。 三、特色专业的建设思路 1.在特色专业的定位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特色专业建设方向必须与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岗位背景及其发展趋势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的趋势,高职高专学校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住这种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培养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迷糊、课程体系设置盲目、实践教学缺乏特点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对该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对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专业建设 独立学院是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普通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普通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在以文科为主的独立学院中大量存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其招生规模也一再扩大,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并满足企业真正需要的实用型管理人才,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能否良性长远发展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科学规划。独立学院从办学开始其教学各项资源就基本依托于母体院校,并且各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照搬母体的相关专业制定的;而母体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大多是坚持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教学方法是以教师的灌输式方法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中高层次管理类人才上,密切联系实践的应用型课程较少;这种以照搬为主的办学理念,由于并未结合独立院校的自身资源特点,也没有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人才培养未能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上来,所培养的工商管理毕业生在应聘工作时就会遭受很大的冲击。 (二)课程体系设置盲目,缺乏特色。大多数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都具有很强的趋同性,并未结合社会实际与时俱进;由于工设置的大多数课程理论性很强,所涉及的原理、理论具有复杂性和抽象性,不能适应独立院校学生特点和学习实际在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势必出现“推不动、厌学、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 (三)实践教学缺乏特点,人才适应性差。实践教学是与市场企业需求接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独立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面临社会资源不丰富,师资力量不足,办学经费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多数院校依托母体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在创新实践教学手段、开拓实践教学基地上都存在诸多问题,所培养的学生出现动手能力不强、岗位适应性差等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精准定位、错位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是目前高校专业目录里的通用专业,作为独立院校,本专业要从这些多层次的类似人才大军中杀出重围,必须结合实际,深度挖掘“特色办学”的定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既要充分利用学院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深入调研企业实际需求,同时充分考虑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精准定位,错位培养,体现特色。据调研,大量的企业基层一线非常缺乏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能从基层干起、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充实企业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岗位,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办学的方向,因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介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本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重点问题与对策加以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工程科学等学科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

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能;熟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技能和写作能力。 毕业生应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 该专业除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外,主要讲授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

一、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问题和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发展前景广阔、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更对应用这些知识的基本技能及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要求。培养的是能够适应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对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实践教学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很重要的作用。探讨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转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要求 实践教学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实践教学存在着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欠缺、师资力量的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1.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决策等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公共事业部门,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实务环节,从而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1.1.3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就是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培养高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多种形式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社会竞争力。

专业发展情况(建设)总结(写作思路)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为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为行动依据,结合学校总体建设规划,和专业的十一五建设规划,遵循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变换的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专业建设充满时代气息和进取精神。具体情况如下: 一、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确立专业建设目标,明确专业特色,加强专业基本建设。 我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首先确立了本专业建设目标: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日益迫切的需要,紧密结合电子商务实际运作中面临的各种管理与技术问题,深入系统地研究一套适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完善相应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等教学基本建设。同时,逐步形成了我专业的建设特色: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专业基本建设中,我专业坚持理论、实践交互渗透,设置商务信息管理综合技能训练、电子商务运营综合技能训练、网站维护与管理综合技能训练三大实用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将职业证书培训教育引入专业教学中。 2、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优化专业内涵,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 我校电子商务五年制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每年坚持对市场、行业进行定期调研;面向区域经济

和产业结构确定专业方向,并能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变化,不断优化专业内涵,拓展专业方向,努力提升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也得到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 二、课程建设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我专业课教师组成若干个小组,坚持每年利用假期到镇江及周边地区电子商务类企业和公司开展广泛社会调研,定期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了解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具体要求和当前电子商务类行业前沿状况的基础上,建设团队通过两年多的勤奋拼搏,修改完善了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实训)课程与限选课和任选课三方面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适应地方经济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2、变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我们对于核心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采用实际的生产项目,让学生在逼真的生产环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所获得的经验,通过群体协作作业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取得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组织才能也得到了锻炼。 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理实一体课课程体系。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部分课程到企业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部分课程到实验、实训基地完成,学习环

平台建设思路

平台建设思路 当前,电子商务的技术平台或者信息服务平台,核心目的是基于互联网的环境,构建一个虚拟的交易平台,并且联合物流、金融等行业,为交易双方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的电子商务运营。然而这些技术和模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行的中介交易模式导致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分离。第三方电子交易中心无法对交易过程实施有效监管,从而造成了目前网络交易风险过高、很多企业对电子商务望而却步、中介型电子商务发展受到很大限制。针对现行中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存在的缺陷,结合我国市场诚信体系尚未成熟的实际情况和开发区现有的产业集聚现状,构建第三方电子交易中心在为买卖双方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的同时,还要对双方的交易过程实施全程监管,有效控制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从而达到降低商业风险,实现三方共赢的目的,同时依托平台的连接效应,构造一个以每一个企业为业务为核心的价值链社区,发挥开发区对企业的支持和支撑的功能。‘ 我们的思路是通过建设一个公共的服务信息平台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中的多项新技术运用到这个平台,以区内的企业为聚集核心,辐射关联企业乃至全球范围被的各种商业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和撮合、商业资源的配置和整合以及商业数据的深度挖掘。 以公共信息交互平台为基础建立一个基于资源运营机制,从交换的角度看,企业资源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与外部经营环境进行互换的过程。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会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企业在网络中需要我们平台能够采集相关企业群的信息,提供资源匹配与集成服务。基于网络,将分散的企业组织成为一个有效运营资源的产业群。这个产业群会使用网络来配置和整合分散的资源,从而发挥集群效应,进入现代化产业链的战略发展和发展范式。 通过多方机构和资源的协作,建成一个可信的电子商务交易环境。通过与数字认证机构、银行、物流企业、第三方质监机构和企业信誉评估机构以及参与交易企业的评价机制。将众多的企业带入诚信的电子商务环境之中,使得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保证下,完成谈判、签约、交付、交货、结算等交易过程,规避交易风险;更迅速的获取及时准取的市场信息,建立搜获信息的系统和能力,加快信息交流速度,缩短业务周期,主动迅速的捕捉商机,与潜在的、可能的合作伙伴或交易对象直接在线沟通,提高商务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盲目性;节省更多的人力和营销费用,改善内部管理,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利用资源杠杆原理,以企业自身特有的某种资源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机会,嫁接,撬动外部资源为己所用,增加企业柔性,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建设园区、银行监管下的结算工具。 平台建设目标 依据建设思路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建设目标核心是实现信息中介、信用中介、交易中介和交付中介的集成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既能支持电子商务又能以各企业为核心打造不同领域、行业的价值链社区。由上述四个中介服务平台,推导出基本核心技术和整合技术,包括支持信息交互的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持身份和安全的CA中心和安全网络计算环境,支持交易的银行交易接口和区交易监督平台,以及支持交付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和整合第三方物流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工商管理需要学什么课程

工商管理需要学什么课程 工商管理需要学什么课程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具有很广的适用性的、社会经济各领域有广泛需求的专业。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有用武之地,社会各领域、各单位也需要大量 的管理人员,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职业经理 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未来提供了更广 阔的发展空间。培养重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现 代信息手段应用以及全球化观点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 以及通过向我国工商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企 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分析管理问题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3.掌握公司战略制定、企业运营的基本知识;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 息系统、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营管理、创业学、国际贸易原理 与实务。 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实现以下具体培养目标:系统掌握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所从事研 究方向的前沿理论与最新动态;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态势;具有进行 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管理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 的科学作风。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 研究方向:1、现代企业理论与职业经理人研究:以现代产权经 济学为基础,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职业经理人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机制等。 2、金融与财务管理:以企业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 导向,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利益 相关者理论与公司财务、财务战略、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开发、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评估、金融工程等。 3、企业资源经济与战略管理:以企业资源为对象,以战略决策 为手段,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企 业资源规划与决策、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战略分析与决策等。 4、企业资本经营管理:以资本市场为平台,以企业资本运作为 对象,从事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投资银行 业务,以及企业并购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李冠一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和社会需要的呼唤下诞生的。近10年来,从 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专家学者在认真研究考察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进行着积极研究和大胆探索。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较有影响力的北派南派之论争,对于增强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尽快完善该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南派;北派 中图分类号: C9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 - 3192 (2008) 03 - 0098 - 05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的管理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政府的规模日益扩张起来,政府机构臃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方国家不断进行着政府机构改革,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成为西方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体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迫在眉睫。在加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中,不仅能够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压缩政府的规模,而且能够较好地发挥社会非营利机构的作用,使我国的公共事业发展能够不断满足公众的需要。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与过程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新兴的管理领域,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是我国新兴的学科,且被予以国家重点扶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业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与调整,引起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一场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的政府管理改革运动逐渐开展起来。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逐渐改变重组,渐渐形成了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认识和探讨,积极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根据目前所见材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正式提出源于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在1997年向国家教委高教司上报的《关于在我国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可行性报告》。在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国家教委1998年修改了高等教育本科生教育指导目录,目录中新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规定了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作为首批试办院校,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此为开端,我国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2001年增加到107所, 2003年为224所, 2004年更增至327所[ 1 ] 。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高等院校目前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相关师资或专业开设的,其建立途径有 二:一是一些学校(如综合类大学)以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师资为基础而建立,属于新

美术设计专业五年专业建设规划

美术设计专业五年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高等学校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一项根本性建设。为主 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 的实际需求,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未来五年的专业建设和改革工 作,特制定美术设计专业五年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 美术设计专业坚持以“就业、培养、招生”相结合和“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为办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积极践行“双证并重、突出实践、注重能力、立足就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方针,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平台+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树立“注重创新思维、提高艺术素养、强化职业能力”的教学理念;建立以就业方向、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平面设计及印刷制作业务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平面设计行业第一线岗位需要,并且能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实现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的协调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美术设计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建成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组织专业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并联合企业进行重大设计项目攻关、相互学习和借鉴,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教师团队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

力强,实践教学水平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和企业实践,具备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 专业开办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毕业生,技能证书获取率90 % 以上。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一线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毕业生已在我市平面设计行业成为工作骨干、企业家或行业精英,美术设计专业的社会认可度高,学生曾荣获“福建省中等职业技能大赛”、“龙岩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种级别的奖项。 二、专业发展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迎评工作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跨越发展,未来五年内,把美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为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改革创新为动力,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 美术设计专业以培养培养具有实际平面设计能力及制作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使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方向。今后美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将针对实际情况,并结合3D打印、VR虚拟现实等创新思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专业化的需求对美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本位为原则,落实“人本创造、学本致用”的办学理念,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上突出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贴近工作岗位培育美术设计专业人才。 三、专业教育发展目标:

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环境艺术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 及措施 一、环境艺术专业建设 (1)、环境艺术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1.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8月,国家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环艺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环艺设计及艺术设计的发展由此步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促进环艺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这意味着创新人才不再是单纯解决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的工作,许多设计的最终完成所要求的知识范畴已远远超出艺术设计师个人能力控制及管理的范围。因此,产业的发展需要设计教育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储备人才,特别是高端的领军设计人才。 2.设计教育的大众化制约未来领军设计人才的培养 尽管与其他学科相比,环艺设计作为设计行业发展的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当下,以设计技能主导的传统的大众化设计专业教育已无法适应这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环艺设计专业必须发展新的方法和途径,在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培养未来设计产业引领和开拓的核心力量的领军设计应用型人才。

(2)、环境艺术专业简介 合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合川的城市建设和文化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这些良好的地域文化环境的条件是我院环境艺术专业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也是我院选择在合川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目的。并且,我院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缺乏理工科知识的特点,采取了环境艺术专业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的一些课程,摸索出了一种符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值得推广。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极为广泛,建筑学、设计学、美学、工程学、材料学以及素描、色彩、图案、透视、制图等学科,为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扩大知识、技能,提高素质,加强动手能力,我们在加强本专业主课的同时,认真研究环境艺术品设计、模型、透视、制图等选修课的教学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体内涵是对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及再创造,对建筑提供的内部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专业内容广泛,涵括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环境雕塑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专业。也是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相关的专业。 环境艺术专业按照学院的要求,以“工作室制”为载体,以“大基础平台,小专门方向”的专业教学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环境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的发展,培养了具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环境

工商管理课程表.doc

工商管理课程表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具有很广的适用性的、社会经济各领域有广泛需求的专业。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有用武之地,社会各领域、各单位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重点在于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的管理模式、现代信息手段应用以及全球化观点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通过向我国工商界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学科。 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企业投资等。 当前,社会上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就是工商管理,其实这存在一些误区。工商管理与工商行政管理在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专业课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二者不能作为一门专业对待。

战略管理:通常又被称为企业战略管理,是决策层次最高的一种管理,包括确定战略性的目标,发展并执行战略性的计划来达成目标。所谓战略性,相对于战术性,考量上有更大、更长远的涵义。 管理学理论: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义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过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动的程序。 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