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卫生组织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国际卫生组织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国际卫生组织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国际卫生组织关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ICD-10)

根据ICD-10[1],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特征分别如下: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基本特征为泛化且持续的焦虑,不局限于甚至不是主要见于任何特定的外部环境(即“自由浮动”)。如同其它焦虑障碍,占优势的症状高度变异,但以下主诉常见:总感到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出汗、头重脚轻、心悸、头晕、上腹不适。病人常诉及自己或亲人很快会有疾病或灾祸临头。这一障碍在女性更为多见,并常与应激有关。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并成为慢性。

诊断要点 :

一次发作中,患者必须在至少数周(通常为数月)内的大多数时间存在焦虑的原发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应包含以下要素:

(a)恐慌(为将来的不幸烦恼,感到“忐忑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等);(b)运动性紧张(坐卧不宁、紧张性头痛、颤抖、无法放松);

(c)植物神经活动亢进(头重脚轻、出汗、心动过速或呼吸急促、上腹不适、头晕、口干等)。

儿童突出的表现可能是经常需要抚慰和一再出现躯体主诉。

出现短暂的(一次几天)其它症状,特别是抑郁,并不排斥广泛性焦虑作为主要诊断,但患者不得完全符合抑郁障碍()、恐怖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的标准。

包含:焦虑神经症焦虑反应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D):

如果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障碍,但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均不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此时应采用这一混合性类别。若是严重的焦虑伴以程度较轻的抑郁,则应采用焦虑或恐怖障碍的其它类别。若抑郁和焦虑综合征均存在,且各自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不应采用这一类别,而应记录两个障碍的诊断。从实用的原因出发,若只能作一个诊断,抑郁则应予优先考虑。若只是存在烦恼或过度担心,而没有

植物神经症状,不应用本类别。必须存在一些植物神经症状(颤抖、心悸、口干、胃部搅动感),哪怕间歇存在也可。如果符合本障碍标准症状的出现与明显的生活改变和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则应采用适应障碍的类别。

有这类相对较轻的混合症状的病人多见于初级保健机构,而更多的病例则存在于一般人群中,大部分人终生都不会就诊于医院或精神科。

包含:焦虑抑郁(轻度或非持续性的)

不含:持续性焦虑抑郁(恶劣心境)()

焦虑状态神经衰弱()

其它混合性焦虑障碍:

本类别适用于以下障碍:符合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标准且同时具有(虽通常持续时间不长) F40-F49中其它障碍的突出特征,但又不完全符合这些障碍的标准。最常见的有:强迫性障碍()、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性障碍()。如符合本障碍标准症状的发生与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应采用()适应障碍的类别。

DSM-III的最初版本定义GAD的病程标准为至少一个月,其特征是波动性焦虑症状如肌肉紧张、植物神经活动亢进、过分恐慌、失眠症等。

GAD看上去与抑郁障碍截然不同,尽管常可见重叠。虽然它同惊恐障碍的鉴别尚未完全建立,但一些有兴趣的临床差别已被报道。在同时伴有其它精神障碍时,GAD的诊断对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焦虑障碍的共性已经报道是情感障碍预后不良的前兆[2,3]。

GAD与抑郁症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常常相互渗透。原发性焦虑症可能发展为继发性抑郁症[4];而另一方面,焦虑症状可能是心境障碍的一种表现[5]。从焦虑症和抑郁症评定量表中,其症候群相互渗透,可以证明这种趋势。许多研究已经成功地根据症状和表现区分焦虑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几项研究确定了一些可很好地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特殊表现和症状。忧郁心境、早醒、自杀念头和精神运动性迟缓是确定抑郁症患者的强有力的鉴别

特征[5,6,7,8]。而惊恐发作的出现、广场恐怖和强迫特征则是焦虑症患者的最好鉴别依据[5,8]。

一些随访研究比较了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支持了抑郁症和焦虑状态之间的鉴别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

焦虑可被视为一种情绪,躯体和精神疾病的一种症状或一种特殊精神疾病。在GAD的诊断中,首要问题是区分是否病理性焦虑。GAD作为一个区别于“非精神障碍”的诊断,由于缺乏其质和量的行为表现指标,因此在诊断可靠性研究[9]中进行了观察。

Akiskal[10]认为临床焦虑症的诊断必须满足:

a)焦虑情绪反复或持续出现;

b)这种情绪已不完全是由所受境遇引起,或发生在没有明显危险的环境中;c)患者充满无助感,或不能采取适当行动终止引起焦虑的境遇;和d)心理社会或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临床焦虑症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一般来说,与药物滥用(苯二氮卓类或酒精撤药)或中枢神经兴奋药(安非他明类、******、咖啡因)相关的症状与自由浮动焦虑症有一定的交叉性。在一些疾病,焦虑症是躯体疾病不可分离的一部分。10%-40%的焦虑和抑郁患者发现有躯体因素[11]。

广泛性焦虑障碍第七

广泛性焦虑障碍 一、定义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原因不明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着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病程不定,但趋于波动并称为慢性。 多数GAD患者合并有抑郁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称为共病现象。常见的共病有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强迫障碍等,共病造成GAD的诊断和治疗困难。 二、流行病学 GAD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约为%%,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45—55岁年龄组比例最高,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GAD常为慢性病程,国外资料显示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已经有10年病程者并不少见。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1.遗传:荟萃分析表明GAD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度大约为32%。 2.神经生物学: (1)神经影像学: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杏仁核,研究发现GAD的青少年杏仁核体积增大,前额叶背内测体积也增加;杏仁核、前扣带回和前额叶背内测活动增加,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而前额叶背外侧活动相对下降。(2)神经生化 ①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焦虑伴有警觉程度增高和 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表现,提示患者的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加。某些可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能活动的药物如可乐定,有减轻焦虑的作用。? ②?5-羟色胺的作用:??5-羟色胺释放增加时,出现明显焦虑反应。??? ③γ-氨基丁酸的作用:γ-氨基丁酸有抗焦虑的作用。焦虑也许与γ-氨基 丁酸的功能不足有关。 ④乳酸盐的作用:静脉注射乳酸盐可以引起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研究的重 大进展之一。乳酸盐的致焦虑作用已在制造焦虑模型及检验抗焦虑药物的疗效中得到应用。 ⑤另外,尚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血浆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及白细胞介素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皮质醇却低于对照组。待焦虑症状缓解后,上述各生理指标均恢复正常。 3.心理学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某些环境刺激的恐惧而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从而形成焦虑。在临床上,一些焦虑障碍的患者病前有应激性生活事件,特别是威胁性事件更易导致焦虑发作。近来的研究显示童年时期发展的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对照料者的矛盾情感、父母的过度保护、被虐待和威胁、与养育者过多分离均可能是焦虑产生的原因。 四、临床表现 GAD起病缓慢,可与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尽管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症状迁延,病程漫长者社会功能下降。 1.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 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经常担心。有的患者不能明确意识到他担心的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强烈内心体验,称为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90分

(一) 单选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 突双方的关系 (A) 本我 (B) 自我 (C) 超我 (D) 人 2. 对人际交往认识错误的是() (A) 期望值不要太高 (B) 有选择 (C) 单向 (D) 平等 3. 培养个体科学的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是()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4. 替代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升华和补偿 (A) 表同 (B) 投射 (C) 升华和补偿

(D) 反向作用 5. “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说明() (A) 心理健康最重要 (B) 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问题是互为因果 (C) 生理与心理的健康问题没有关系 (D) 生理健康最重要 6. ()是一种追求并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满足体验 (A) 快乐 (B) 愤怒 (C) 恐惧 (D) 悲哀 7. 事实表明,()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 (A) 认识 (B) 意志 (C) 情感 (D) 理性 8. 营造和谐共事的环境不包括() (A) 待人以诚 (B) 八面玲珑 (C) 直抒坦言

(D) 坦荡处事 9. ()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A) 快乐 (B) 愤怒 (C) 恐惧 (D) 悲哀 10. ( )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A) 智力表现正常 (B) 自我感觉是否良好 (C) 情绪积极稳定协调 (D) 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11. 睡眠前过饱、饥饿、口渴等也会直接影响睡眠属于()失眠 (A) 心理因素 (B) 生理因素 (C) 物质因素 (D) 年龄因素 12.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 (A) 人们在耐心地倾听了别人的话语之后,常常不注意给予对方 充分的回应 (B) 以沟通双方的内心世界为目的,尊重对方 (C) 在交流中保持敏感与自省,言语恰当

焦虑和焦虑障碍的专业判断和详解

焦虑和焦虑障碍的专业判断和详解 ?彻底认识焦虑 可能每个人经常会说到一个话题,比如我最近好焦虑,那么焦虑这个名词,大家的理解是一样的吗? 很多人想到焦虑,可能首先想到一个词语——担忧。 “我担忧很多的事情,因为我担忧下个礼拜是不是要考试?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我担心我的身体健康会怎么样啊?唉,我担忧房贷什么时候还呢?等等等等。” 焦虑是不是等于担忧呢? 担忧确实就是焦虑的一种,而且是主要的一种心理状态。 但也有一些人说:“我很紧张,紧张是不是焦虑呢?” 你会发现其实从这些心理学的名称里面,它们的概念是有一些相互重叠的。 “考试之前很紧张”——可以理解为考试之前很焦虑;“站在台上发言很紧张”——也可以说站在台上很焦虑,所以你会发现紧张原来也是焦虑的代名词;还有,恐惧,是不是也是一种焦虑呢,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焦虑呢? 有些人害怕,那他们怕什么呢?当然我们说“看到老虎会恐惧,看到蟑螂也会恐惧”,还有些人到了高处也会恐惧? 还有一些人可能还恐惧一些莫名其妙的一些东西,平常人觉得不恐惧的东西,他会恐惧,比方说有些人怕水,有些人怕坐飞机,有些人怕坐高铁,有些人怕打针,就会发现它也是焦虑的一种体现方式。 那么还有一些人呢,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烦闷,容易生气,觉得最近心情特别烦躁,有的时候稍微一点小事情会发怒,这会不会也是一种焦虑感呢? 又或者说“有些人在人前讲话会非常脸红、惊慌、出汗、很害羞”,害羞会不会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方式呢? 所以说你看我们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它不同的含义,其实来讲,都跟焦虑是沾边的。

包括还有一种内疚,会觉得对不起别人,会觉得生存愧疚,其实你会发现他心里面也是忐忑不安的,所以有的时候焦虑它囊括的东西是很多的,那焦虑到底是什么呢? 通常来讲,焦虑是指向未来的,它是指向那些可能的不幸或者危险,它具有一些不确定性,对未来没有把握,他害怕,很担忧,这个通常就是焦虑。 有人说世界上是没有不焦虑的人的,因为人总归是有欲望的,无欲无求可能就出家了,但其实出家人也是有欲望。 有人说只要有了欲望就会有焦虑,这个观点也是很有意思的,其实焦虑它也不单纯的心理层面事情,焦虑的人有时候还有很多生理的反应,比方说一个人很紧张的时候,手心出汗、脸上发红、心跳加快,那这些都是一些生理的反应,这些生理的反应,其实也是焦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生理性焦虑,而且有一些焦虑已经过头了,过头了以后就不是一种正常人的焦虑反应,它就会变成一种病态,这个时候就称之为病理性的焦虑。 这个是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他有的时候不在于,这个人有还是没有焦虑,而在于焦虑出现的频率和严重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长短,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频率很高、程度比较重,影响她的正常生活了,可能就是一种病理性的焦虑了,那就有可能到心理障碍的地步。 那焦虑的状态,到底跟我们的生活状态,它是成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用这张图来看一下,横坐标,表示一个人的焦虑水平,纵坐标表现状态。

【指南荐读】DSM-5之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指南荐读】DSM-5之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在“每当人多的时候就感到害怕,这也是一种病?”一文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焦虑障碍的多种分类。在本文中,将根据DSM-5内容,详细介绍较为常见的两类焦虑障碍: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障碍。 “ 1.惊恐障碍诊断标准A. 反复出现不可预测的惊恐发作。一次惊恐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发作期间出现下列4项及以上症状。注:这种突然发生的惊恐可以出现在平静状态或焦虑状态。 心悸、心慌或心率加速。出汗。震颤或发抖。气短或窒息感。哽噎感。胸痛或胸部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感到头昏、脚步不稳、头重脚轻或昏厥。发冷或发热感。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现实解体(感觉不真实)或人格解体(感觉脱离了自己)。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濒死感。 注:可能观察到与特定文化有关的症状(例如,耳鸣、颈部酸痛、头疼、无法控制的尖叫或哭喊),此类症状不可作为诊断所需的4个症状之一。B. 至少在1次发作之后,出现下列症状中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持续地担忧或担心再次的惊恐发作或其结果(例如,失去控制、心脏病发作、“发疯”)。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例如,设计某些行为以回避惊恐发作,如回

避锻炼或回避不熟悉的情况)。 诊断特征惊恐发作是突然汹涌而来强烈的害怕或不适,在几分钟内达到顶峰,而且在此期间,13项躯体和认知症状列表中有4项或更多症状出现。临床工作者要仔细询问惊恐发作之前或导致发作的系列事件,以及个体对惊恐发作是否有明显原因的自我判断来确定惊恐发作是不可预期的还是预期的。超过一次的不可预期的完全症状的惊恐发作,才能诊断为惊恐障碍。 患病率在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总人数中,惊恐障碍成年人和青少年12个月的患病率估计为2%-3%。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受到影响,比例约为2:1。性别差异始于青少年期,在14岁以前已经可以观察到。在小于14岁的童患中,惊恐障碍的患病率很低(;64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为0.7%,可能反应了其严重程度降低到亚临床水平。 发展与病程美国惊恐障碍的中位起病年龄为20-24岁。少数个案开始于儿童期,而45岁后起病较少见,但也有可能发生。如果该障碍未经治疗,通常病程是慢性的,但会加重和减轻。一些个体可能有阵发性的发作,在发作之间伴多年的症状缓解,而其他人可能有持续的严重症状,只有少数个体在数年内完全缓解且无后续复发。惊恐障碍的病程常常由于一系列其他障碍而变得错综复杂,特别是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 2.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A.在至少6

比死亡还强大的心理焦虑 (1)

比死亡还强大的心理焦虑 郭国旗 应该的魔咒 当有人告诉我们,让我们善待自我,远离忧虑的陷阱,放下不开心的情绪,让我们笑迎未来,让我们自信而走自己的路,让我们面临重要的考验时不要害怕和紧张……这之类的道理说的很好很精彩,但有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但我们真正能够做的到吗?”,既然做不到,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说这些话的人是在安慰谁呢?从深层心理来看,说这些“语重心长”的话的人,正是没有能力带别人走出迷雾和沼泽地的向导,正是用这些说法掩饰自己的无能之人。 这一切都是依据“应该……”的魔咒,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应该(不应该)模式产生的本质在于,当一个人无力把握世界的本质,也无法感受到事物的博动,更不能容忍不确定的震荡时,只有把一切还原成机械的静态,才能缓解焦虑,所以世界于他的思维必须是静止的才心安。 正是“应该……”的魔咒,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心理问题,让人们无法成长,正如同让一个幼稚的小孩子奔走在并不和善的人类丛林里,如何能获得快乐和宁静!为什么不能让人真正地成长呢?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对于一个要将生命抛弃掉的抑郁症者,“应该……”的魔咒,会说些做些什么呢?它会给我们一个标签,让我们站在悬崖的旁边,觉得我们是最没有危险的人,标签让我们心安,如果我们不幸跌入了深渊而死,我们就无法再说站在悬崖旁边并不安全,真相也就随着跌入深渊的人而沉默了,而且标签特别有买场,因

为“人需要太多的自欺,否则活得不轻松”。 “应该……”的魔咒对抑郁症者如是说,抑郁症不过是人们的感冒,谁会怕感冒呢?又有谁会当回事呢?但是这种人可能没想到上世纪初的感冒夺走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人们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句话隐含的是什么,这句话让人心安,但是一个抑郁症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不知道自己内心冲突的根本原因,他会再次地走错方向而迷失,也许在转弯的路边会回到人们的身边,但却因为标签的舒服而死在茫然的路途上,转向我们自身,我们又有几个人没有内在的焦虑呢? 心理问题有很多,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点来展示心理的问题的模样,从而让大家有个感性的碰触。 焦虑性心理障碍 “焦虑比死神厉害” 一天早晨,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一个人问道:“你要去做什么?”“我要去带走100个人”死神回答。“太可怕了”那个人说。“事实就是这样,”死神说,“我必须这样做。”这个人跑去提醒所有人:死神即将来临。 到了晚上,他又碰到死神。“你告诉我你要带走100个人,”这个人说,“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我照我说的做了,”死神回答,“我带走了100个人,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焦虑是心理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笔者借用这个问题带领大家来了解心理问题的一角。焦虑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建设性的存在焦虑,涉及到命运与死亡,罪疚与惩罚,空虚与无意义,孤独与分离,它是促使人格成长,成长到能与各焦虑相伴。第二种是破坏性的神经症焦虑,它是由一系列的卑微感、责备感、荒谬感、疏离感合成,促使人格萎缩,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陷入问题。

焦虑障碍试题和标答

一、选择题(每空5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共50分) 1、下列哪些疾病的诊断标准中病程至少为6个月? (ACD) A、分离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D、社交焦虑障碍 C、特定恐怖症 2、惊恐障碍中一次惊恐发作是突然发生的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并在() 达到高峰,总的病程持续至少( )C A、几分钟6个月 B、十几分钟6个月 C、几分钟1个月 D、十几分钟1个月 3、在分离焦虑障碍中,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 ) 成人则至少持续() A A、9周6个月 B. 9周1个月 C、6周1个月 D、6周6个月 4、下列那种疾病中会出现“濒死感”?B A、分离焦虑障碍 B、惊恐障碍 C、特定恐怖症 D、社交焦虑障碍 5、下列那种焦虑障碍表现为持续地不能讲话,而不是明显的焦虑或害怕?C A、分离焦虑障碍 B、惊恐障碍 C、选择性绒默症 D、社交焦虑障碍 6、( )可出现于任一种焦虑障碍的背景下,也可出现于其他精神障碍中以及驱体疾满之中。C A、分离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C、惊恐发作 D、社交焦虑障碍 7、下列那种焦虑障碍发作时并无特定对象或特定场景?()AC A、广泛性焦虑障碍 8、选择性绒默症 C、惊恐障碍 D、社交焦虑障碍 8、下列那种焦虑障碍可出现在谵妄之时?( )C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C、物质药物所致的焦虑障碍 D、社交焦虑障碍 9、下列那种焦虑障碍在社交情况下发生?(BD A、分离焦虑障碍 B、选择性绒默症” C、特定恐怖症 D、社交焦虑障碍 10、在很多焦虑障碍中,成人的表现为焦虑或害怕,儿童可表现为(ABCD) A、哭闹 B、发脾气 C、惊呆 D、依恋他人 二、问答题(50分) 简述场所恐怖症的诊断标准A。

第六章 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心境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2.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A. 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 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 发作性情感障碍 3.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 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 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4、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 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 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 发作性情感障碍 5..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 A.入睡困难 B.睡眠需要减少 C.早醒 D.多梦 E.嗜睡 6..治疗抑郁时,首要注意的问题是:( ) A.拒食导致营养不良 B.活动少而引起合并感染 C.自杀.自伤 D.症状波动、昼重夜轻 E.疼痛 7.有关碳酸锂中毒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肾脏疾病的影响 B.钠摄入减少 C.中毒不引起昏迷 D.年老体弱以及血锂浓度控制不当等 E.呕吐 8.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D.保证环境的安全 E. 以上都是 9.躁狂症的睡眠障碍是:( ) A.入睡困难 B.早醒 C.睡眠需要减少 D.多梦 E.嗜睡 10..躁狂症思维表现常见:( ) A.思维中断 B.思维奔逸 C.思维贫乏 D.思维破裂 E.思维散漫 11.有关碳酸锂中毒症状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 A.共济失调 B.肌肉抽动 C.中毒不会引起昏迷 D.肢体运动协调障碍 E.呕吐 12.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与行为方面的护理重点是:( ) A.防止伤人毁物 B.防止自杀 C.帮助与环境的接触 D.保证环境的安全 E. 以上都是 13、双相情感障碍都具备的临床表现是( ) A木僵B睡眠障碍C心境高涨D行为增多 14.关于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 A.心境障碍没有思维迟缓 B.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协调和谐 C.心境障碍可有妄想,但常与情绪不相协同 D.心境障碍没有思维奔逸 15.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下列哪项表现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 ) A.明显而短暂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B.极端偶尔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C.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 D.发作性情感障碍 16、某青少年男性,15岁,家人诉其近2年来逐渐变得少语少动,不与人交往,孤僻离群,对亲人冷淡,不讲究个人卫生,常独自发呆自笑。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抑郁症 B、孤独症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E精神分裂症 17.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DSM5焦虑障碍诊断标准

焦虑障碍 分离性焦虑障碍 A.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至少符合以下表现中的3种。 1.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或主要依恋对象分别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 持续性和过度的担心会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可能受到诸如疾病、受伤、灾难或死亡伤害。 持续的、过度的担心会经历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的不幸事件(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 因害怕离别,持续表现出不愿或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 持续和过度的害怕或不愿独处或不愿在家或其他场所与主要依恋对象不在一起。 持续的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不愿在家或其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 反复做内容与离别相关的噩梦。 当与主要依恋对象你别或预期离别时,反复的抱怨躯体性症状(例如:头疼、胃疼、恶心、呕吐)。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4周,成人则至少持续6个月。这种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根号的解释,例如,像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因不愿过度改变而导致拒绝你家,想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因妄想或幻觉而忧虑分别,想广场恐怖症中的因没有一个信任的同伴陪伴而拒绝出门,像广泛性焦虑中的担心疾病或伤害会降临到其他重要的人身上,或想疾病焦虑障碍中的担心会生病。 选择性缄默症 在被期待讲话的特定社交情况(例如,在学校)中持续的不能讲话,尽管在其他情况中能够讲话。 这种障碍妨碍了教育或职业成就或社交沟通。 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至少一个月(不能限于入学的第一个月)。 这种不能讲话不能归因于缺少社交情况下所需的口语知识或对所需口语有不适感所致。 这种障碍不能用一种交流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儿童期发生的流畅性障碍),且不能仅仅出现在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 特定恐怖症 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况(例如,飞行、高处、动物、接受注射、看见血液)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注:儿童的害怕或焦虑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依恋他人。 恐惧的事物或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立即的害怕或焦虑。 对恐惧的事物或情况主动地回避,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这种害怕或焦虑与特定的事物或情况所引起的实际危险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相称。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通常持续至少6个月。 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的解释,包括:(如在广场恐怖症中的)惊恐样症状或其他功能丧失症状:(如,在强迫症中的)与强迫思维相关的事物或情况:(如,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提示物;(如,在分离性焦虑障碍中的)离家或离开依恋者;或(如,在社交恐怖症中的)社交情况所致的害怕、焦虑和回避。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2011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专家共识(更新版)

万方数据

?800-史堡出赶苤查!Q!!生!旦笙iQ鲞筮里塑坚!也』!!!!婴丛生:墨!P!!塑曼笪!Q!!。Y!!:!Q:丛!:1 4.Ms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Ⅲ驯:Ms患者终牛的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9%~54%。在社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4l%的患者有抑郁,其中29%为中一重度抑郁。对11507l例社区人群调查,发现332例Ms患者,抑郁的患病率为25.7%。对3000例16岁以上MS患者的死因调查显示,15%的患者死于自杀。约35.7%的Ms患者伴发各种焦虑障碍,其中18.6%为广泛性焦虑、10%为惊恐发作。 伴随抑郁障碍的Ms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认知功能差、重返T作的比例低、长期健康结局差、生命质量低下。MS患者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7倍(自杀观念30%,自杀尝试6%一12%)。 5.癫痫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Ⅲ…:癫痫患者的抑郁障碍患病率为8%一48%(平均29%)。难治性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中,58%有抑郁发作、32%有焦虑障碍。医院或社区的调查均表明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0%~25%。癫痫控制不良者容易伴发抑郁障碍,在适于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更高。 癫痫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会显著地增加患者及照料者的痛苦、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此现象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最为突出。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远超过癫痫发作频率或程度。癫痫患者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伴发焦虑障碍达12倍,伴发抑郁障碍则达34倍。 6.原发性头痛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皑…J:对712例在头痛门诊就诊的原发性头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7%的患者有中-重度抑郁,其中偏头痛人群为17.1%、转化型偏头痛为36.1%、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headache,TTH)为28.3%。偏头痛患者终身的抑郁障碍患病率约为30%~80%,是普通人群的3~4倍。有先兆的偏头痛和转化型偏头痛者的抑郁焦虑伴发率更高。频发型和慢性rI-rH者抑郁焦虑障碍的伴发率可达2/3。对J2l例青少年慢性每日头痛者调查,有抑郁障碍者为30%、焦虑障碍为36%、高度自杀危险者占20%。研究证实抑郁障碍是偏头痛发生慢性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机制 几乎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会伴发精神症状,从情感(抑郁、躁狂)到认知(痴呆)和感知(幻觉、错觉),且其症状轻重常与神经系统症状相平行。早期的研究认为癫痫、卒中、痴呆和PD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情感障碍主要是对疾病所导致的神经功能损害的心理反映。以后的研究提示社会、经济、文化、家庭支持、应激、认知行为、神经系统疾病患病前的个人精神病史、精神病家族史等冈素也是影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情感障碍存在明确的生物学基础。不难理解,能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运动、感觉、语言、癫痫)的脑的功能或结构的异常自然也会引起情感、认知或感知的功能异常¨^“。 1.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破坏:一些研究认为PSD为直接的脑损害所致,并提示优势半球和前部半球损害更容易发生PsD。虽然早期的荟萃分析未见PsD与卒中部位存在相关性,但近期一项荟萃分析认为PsD与左侧前额叶-皮质下环路损害有关∞㈨J。研究认为卒中后早期发生的抑郁障碍可能多与心理反应有关,而卒中后6~24个月迟发的抑郁障碍,则主要与脑的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重组有关。 近年来提出的“血管性抑郁”(vaf;culardepression)是老年期抑郁的重要病因,容易伴随有执行功能损害和淡漠,主要是额叶和底节部位的脑向质病变、小血管病变及“无症状卒中”等累及了情感调节中枢结构(基底节、丘脑、额叶、边缘系统)旧引。炎性脱髓鞘病变累及这些部位也是MS伴发抑郁的机制之一。起源于边缘系统的或左侧颞叶的癫痫患者容易发生抑郁,而且抑郁障碍本身就町以是癫痫发作的一部分。 2.单胺能神经传递损害:在AD及PD的早期,甚至是认知或运动症状出现前,30%~50%的患者即可有情感障碍,认为与疾病病理过程累及脑干的5.羟色胺(5-HT)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关。除此之外,1-氨基丁酸能神经传递损害是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重要机制。在PD中,多巴胺能神经递质损害可能与淡漠、忧郁及缺乏始动性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缺乏的致抑郁作用nr能比5?HT重要[圳。 3.其他机制:已有初步的研究提示神经系统疾病与情感障碍可能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或易感性口”“。50%的伴发抑郁障碍的癫痫患者有家族史。炎症、免疫异常等复杂机制参与了卒中、PD、MS的抑郁障碍的发病一。4娜1。常见的各种治疗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B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也会诱发或加重情感障碍。 三、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抑郁焦虑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抑郁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或情感障碍。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焦虑障碍是自发、持续、痛苦的,并且会影响日常功能,从而导致异常行为。本共识中所用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术语主要是指抑郁和焦虑状态,即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超出患者所能承受或自我调整能力,并且对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但并不一定达到或符合精神疾病的具体诊断标准。 (一)抑郁障碍的主要I临床表现 1.核心症状:(1)大部分时间内总是感到不开心、闷闷不乐,甚至痛苦;(2)兴趣及愉快感减退或丧失,对平时所爱好、有兴趣的活动或事情不能像以往一样愿意去做并从中获得愉悦;(3)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生活枯燥无意义。感到度日如年;经常想到活在世上没有什么意义、甚至生不如死;严重者有自杀的危险。 2.非核心症状:(1)生理症状,如体重减轻、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惊醒和早醒、食欲减退或缺乏、闭经等;(2)焦虑症状,如明显的紧张不安、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等;(3)其他 万方数据

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 以下描述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抑郁发作[轻度(F32.0)、中度(F32.l)、重度(F32 2)和(F32.3)]。各种形式的典型发作中,病人通常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也很常见的症状还有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其他常见症状是: (a)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b)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C)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d)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e)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f)睡眠障碍; (g)食欲下降。 低落的心境几乎每天一样,且一般不随环境而改变,但在一天内可显示出特征性的昼夜差异。与躁狂一样,临床表现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青少年病人中,非典型的表现尤为常见。某些病例中,焦虑、痛苦和运动性激越有时比抑郁更为突出。此外,心境分改变也可能被易激惹、过度饮酒、戏剧性行为、原有恐怖或强迫症状恶化等附加特征或疑病性先占观念所掩盖。对于三种不同严重程度抑郁的诊断均要求至少持续两周,但如果症状格外严重或起病急骤,时间标准适当缩短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某些症状可以提出来构成被广泛认为具有特殊临床意义的特征性表现。这些“躯体”症状(见本节引言,112页)最典型的例子是: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早晨抑郁加重;客观证据表明肯定有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为他人提及或报告);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通常定义为过去1个月里失去体重的5%或更多);性欲明显降低。一般只有肯定存在4条上述症状时,才被视为有躯体综合征。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轻度(F32.0)、中度(F32.1)、和重度(F32.2和 F32.3)抑郁发作几个类别都仅用于单次(首次)抑郁发作,若再具有抑郁发作,则应归于复发性抑郁障碍(F33.-)的亚型中。 标出不同的严重程度旨在包括不同类型精神科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临床状态。轻度抑郁发作患者多见于初级保健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而精神科住院部主要处理重度抑郁患者。 与心境〔情感〕障碍伴随的自杀行为最常见的是服用处方药自行导致中毒,对此应采用ICD-10第X X章(X60-X84)的补充编码加以记录。这些编码不涉及自杀未遂与“准自杀”的区别,因为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自伤这一总类。 轻度、中度、重度抑郁之间的区分有赖于复杂的临床判断,包括症状的数量、类型、以及严重度。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动的表现通常是帮助了解严重程度的有用指标;但是,个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使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社会功能之间并不呈现平行关系,这种影响很常见也很有力,因而将社会功能表现纳入严重程度的基本标准并非明智之举。 存在痴呆(F00-F03)或精神发育迟滞(F70-F79)并不排斥可治性抑郁发作的诊断。但由于交流的困难,诊断较平时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客观可观察到的躯体症状,如: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及体重下降、睡眠障碍。 包含:抑郁性反应的单次发作;重症抑郁(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心因性抑郁或反应性抑郁(F32.0,F32.1,或F32.2)

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与心理健康 摘要:焦虑是一种日常概念,同时也是临床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它有两个维度:紧张维度和恐怖维度;焦虑 是心理障碍的一种,与他相对的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 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导致焦虑的有生物、社会和个性原因,焦虑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消极和积极两方 面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 心理健康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 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引发的种种心理压力又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抑 郁,阻碍心身健康,本文且对焦虑和心理健康这两个概念做一阐释,并分析引起焦虑的原因及它对心 理健康的影响。 一、焦虑的含义 1.生活中的焦虑概念 焦虑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概念,表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焦虑的经历,甚 至每天都会有焦虑的情绪,只不过其程度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焦虑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多,这是因 为社会的发展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现代人的焦虑的机会,因此现代社会的心理保健 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生活中的人们用很多的词来描述焦虑,很少去考查焦虑的科学内涵和外延,仅仅用它来表示一种特定的 心理状态。如果要问什么是焦虑,人们只能作描述性的说明,使用较多的词是:担心,烦闷,紧张,焦急, 这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焦虑的看法是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的。 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焦虑概念,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认识: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人们对焦虑 有不同的体验,或者说焦虑包括较多的内容,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表现。 2.科学中的焦虑概念 在科学研究中也有焦虑概念。心理学中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来研究,在临床心理学、心理保 健学等学科中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较多。 或者说是一种好的兆头, 当时人们将此描述为可接受的预兆, 在希腊文学和哲学中也有关于焦虑的描述。 这种情绪只有在所谓高尚的人身上才会出现,因此焦虑并不是人人都会有的。但到了中世纪,人们倾向于将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主要是指使人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是在人们不赞同某人、某物或某观点时才出

焦虑与抑郁的区别

1、焦虑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症状,但是焦虑可与抑郁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 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1、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而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 2、抑郁症患者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 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 3、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 4、大体来讲,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者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分为于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与急性焦虑(阵发性焦虑) 急性焦虑再分成因在特殊状态下阵发的焦虑(恐惧焦虑症)与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惊恐障碍)。恐惧焦虑症又再分成特定对象恐惧症,社交恐怖症,与广场恐惧症 .患者的情绪表现的非常不安与恐惧,患者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将来的某些事情表现的过分担忧,有时患者也可以无明确

心境障碍的概念

1.1心境障碍的概念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基本的或原发的症状,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的改变;轻重程度不一,轻者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轻,重者可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较重;多为间歇性病程,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病程。 1.2心境障碍类型 按ICD-10分类,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复发性抑郁障碍和持续性心境障碍等几个类型。 1.2.1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等“三高”,可伴有夸大观念或妄想、冲动行为等。发作应至少持续1周,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躁狂可一生仅发作一次,也可反复发作。若躁狂反复发作,按ICD-10归类为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表现: 1、情感高涨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的基本症状。典型的表现为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心 境轻松、愉快,生活快乐、幸福;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其高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言语诙谐幽默,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易激惹、愤怒、敌意,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持续时间较短,易转怒为喜或赔礼道歉。 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的速度明显加快,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自觉脑子聪明,反应敏 捷。语量大,语速快,口若悬河,有些自感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速度。联想丰富,概念一个接着一个的产生,或引经据典,或高谈阔论,严重时可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患者自觉精力旺盛,能力强,想多做事,做大事,想有所作为,因而活 动增多,整日忙碌不停,但多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表现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爱与人开玩笑,爱接近异性;注重打扮,行为轻率和莽撞,自控能力差。患者无疲倦感,严重时可出现攻击和破坏行为。 4、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 妄想,但内容多与现实接近。 5、睡眠需求减少及其他症状睡眠明显减少但无困倦感,食欲增加、性欲亢进、交感 神经兴奋症状等。多数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1.2.2 抑郁发作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单项选择题】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A. 诊断 B. 咨询 C. 治疗 D. 特点【答案】D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A. 现实原则 B. 道德原则 C. 快乐原则 D. 社会原则【答案】C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A. 防御机制 B. 动机冲突 C. 性的冲突 D. 克制能力【答案】C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防御机制 B. 本能动力 C. 心理异常 D. 快乐原则【答案】A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 力比多的驱动 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 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 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答案】A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答案】C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 A. 抑郁状态 B. 感染后虚弱状态 C. 睡眠障碍 D. 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 11.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 A. 幻觉 B. 错觉 C. 妄想 D. 谵妄【答案】A 12.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 A. 内感性不适 B. 非真实感 C. 内脏性幻觉 D. 被洞悉感【答案】C 13.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 A. 真性幻觉 B. 假性幻觉 C. 主观幻觉 D. 脑内幻觉【答案】B 14. 思维鸣响属于: A. 思维障碍 B. 注意障碍 C. 情感障碍 D. 感知障碍【答案】D 15. 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 思维奔逸 B. 思维散漫 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答案】A 16. 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 A. 思维迟缓 B. 思维云集 C. 被洞悉感 D. 妄想心境【答案】A 17. 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 A. 破裂性思维 B. 强迫观念 C. 强制性思维 D. 超价观念【答案】C 18. 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 A. 被害妄想 B. 钟情妄想 C. 关系妄想 D. 夸大妄想【答案】C 19. 有嫉妒妄想的人可表现为: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尧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可有情感高涨、低落以及与此相关其他精神症状的反复发作、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因而其临床症状特征可按不同的发作方式分别叙述。 1.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通常以典型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以及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共患焦虑,个别可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2.躁狂发作 临床上,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常伴有瞳孔扩大、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以及注意力随境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等认知功能异常,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和思维不连贯,成为“谵妄型躁狂”。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4.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心境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均较轻,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生活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时,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随后,可能回到情绪相对正常的时期,或者又转变为轻度的情绪高涨。一般心境相对正常的间歇期可长达数月。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这种心境的波动与生活应激无明显关系,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过去有人称为“环性人格”。 5.恶劣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轻度抑郁,而从不出现躁狂。患者在大多数时间里,感到心情沉重、沮丧,看事物犹如戴一副墨镜一样,周围一片暗淡;对工作兴趣下降,无热情,缺乏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常有精神不振、疲乏、能力不足、效率降低等体验,严重时也会有轻生的念头;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受严重影响。常有自知力,主动要求治疗。患者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的完全缓解,如有缓解,一般不超过2个月。此类抑郁发作与生活事件和性格都有较大关系,也有人称为“神经症性抑郁”。

识别焦虑与抑郁

本期主题:精神疾患与“双心”问题主讲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王希林胜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梅颜 发布日期:2011-08-05来源:健康报 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出现心理、精神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社区医生常常碰到这类病人,但又无从判断他们到底是正常的心理情绪波动还是已经到了必须医治的程度。为此,本版编辑邀请有关专家针对社区医生提出的具体问题予以解答。 负性情绪:怎样区分正常还是病态 河南省兰考县中原油田第六社区医院刘海银医生:我们每天上班面对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病人是知己,他会把家长里短的事告诉你,通过谈话,我们会知道他的抑郁情绪,给予引导。另一种情况是,医生与病人不太熟悉,患者有心理问题,但不跟医生说,你就要判断、分析,这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目前,基层医生普遍缺乏对心理疾病进行正确诊治的基本功,不知道该如何识别哪种是正常的心理情绪,哪些是病态的。 胜利:刘海银医生提的问题非常好,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前面一种情况,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区分普通的负性情绪和病态的负性情绪。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如何区分焦虑与着急、抑郁与郁闷的问题。 判断病理性焦虑的关键点是过分,特别是泛化到本来不至于着急、担心的事情上,甚至变成完全没有目标的惶惶不安。而且,作为符合临床标准的症状,除了过分担心的心情外,还要伴有身体症状,即运动性不安(如颤抖、小动作多)或自主神经症状(如出汗、尿频、心慌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不良情绪都是病态情绪。 所谓抑郁,更是这样。其不是一般的郁闷不开心,而是心情极度消沉,泛化到对绝大部分事情的看法都明显消极甚至歪曲,严重到平时能顺利完成的普通事情,做起来都感觉困难重重。甚至,平时有明显愉快感的事情也难以找到愉快感,对愉快事件的回忆像被抽掉色彩的照片——影像(事件经过)都对,就是没了颜色(表述过程使听者体验不到他曾有过的、当时的快乐)。 这样看来,我们临床遇到的大多数负性情绪,都够不上典型的焦虑或抑郁,而更接近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烦闷、恼火、焦急……只是程度比平时重,持续的时间较长,有可能影响了人的日常功能的发挥和生活质量。 对于不大愿意当面和医生交流家庭琐事或负面问题的患者,采用自评工具往往能帮助医生发现他们的不良情绪,如常用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但作为专业人员应当知道,这些自评工具的特异度并不高,即焦虑自评筛查阳性的患者中,只有60%左右达到临床焦虑水平,抑郁的情况也差不多。另外40%的患者虽然够不上焦虑或抑郁,但也确实心绪不佳,心情不好。如果达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也可以对症处理。 精神疾病:如何与其他疾病鉴别 河南省新乡市幼儿师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医院张天社医生:焦虑症与心慌气短有何联系?抑郁症与帕金森病有何区别?另外,对于来自当代社会的压力、困惑与焦虑,该如何有效防治? 胜利:心慌可以是焦虑状态下常见的躯体症状,但是否有心脏基础疾病(显然,心脏病患者也可以焦虑,特别是初发房颤患者焦虑情绪相当常见且强烈),是否可能是心脏以外其他器官的疾病引起(如甲亢导致心慌),需要认真进行临床鉴别诊断。 抑郁症与帕金森病的问题也是常见的鉴别诊断难题,因为两者表现有重叠,但抑郁症特有的无欲与不论病情好坏持续存在的情绪消沉,是可供确立抑郁症诊断的重要线索。情绪反应可以伴随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帕金森病晚期治疗中的开-关反应),有的患者在“关”的阶段符合抑郁症诊断,而在“开”的阶段不符合。抑郁也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