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验5

linux实验5
linux实验5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lin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管理实验地点东六E307

实验日期2014.10.31

指导教师韦勇

学生班级信安1203班

学生姓名王健

学生学号20122202

提交日期2014.10.31

实验五 Linu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管理1、实验目的

验证安全和管理相关的操作

理解系统安全性配置和管理原则

掌握实现安全配置和管理的基本方法

2、实验任务

熟练使用Linux的基本的系统安全配置命令

综合运用安全配置和安全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过程

一、帐号系统管理

Passwd

Shadow

Group

Gshadow

添加用户

修改密码

修改用户所在组

修改组名groupmod

二、文件属性管理

修改目录权限

修改后

Touch的另一个作用

更新了文件的最后操作时间

三、系统监视与管理

Ps显示系统进程

top是一个动态显示过程top命令提供了实时的对系统处理器的状态监视

free的输出一共有四行,第四行为交换区的信息,分别是交换的总量(total),使用量(used)和有多少空闲的交换区(free),这个比较清楚,不说太多。

free输出地第二行和第三行是比较让人迷惑的。这两行都是说明内存使用情况的。第一列是总量(total),第二列是使用量(used),第三列是可用量(free)。

kill结束进程

df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lastlog

last

who

四、文件系统完整性检查工具Tripwire安装yum install tripwire

自动安装

配置方法

?Tripwire配置

?方法一:tripwire-setup-keyfiles

?方法二(tripwire安装配置.doc)

?1、创建site密钥

?2、创建local密钥

?3、利用site密钥对twcfg.txt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文件存为tw.cfg

?4、利用site密钥对twpol.txt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文件存为tw.pol

?5、设置权限

检查完整性

结果

查看检查生成的报告

更新

思考题:

1、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配置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管理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是技术、管理和法律相结合的过程,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是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安全管理主要通过制定一系列针对信息系统安全对象的使用、修改、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规则来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运行。

2、怎样满足安全管理中定时进行安全检查的目的?(从技术上和管理手段上进行总结)

定期检查日志文件,正常用户总是不会半夜三更登录,安装tripwrire,生成基线数据库并且定期对数文件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是自己更改的则更新,如果不是自己更改的就要注意是不是有图谋不轨的人或者程序篡改了相关文件。

实验体会:之前几次实验对linux操作系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通过仔细阅读书本,还是能做出实验并在实验中熟悉了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配置,大体上掌握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的用户管理、进程管理以及文件管理的相关操作命令,掌握了linux的相关安全配置的方法等

linux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Linux 基本命令的使用 实验时间:2学时 实验目的:熟练使用Linux字符界面、窗口系统的常用命令。 实验内容 (一)Linux操作基础 1.重新启动linux或关机(poweroff,shutdown,reboot,init 0,init 6) 2.显示系统信息(uname),显示系统日期与时间,查看2014年日历(date,cal) ①uname:查看系统与内核相关信息 uname -asrmpi 参数: -a :所有系统相关的信息; -s: 系统内核名称; -r: 内核的版本; -m:本系统的硬件名称,如i686或x86_64; -p: CPU的类型,与-m类似,只是显示的是CPU的类型; -i :硬件的平台(ix86). ②date:显示日期的命令 ③cal:显示日历 单独cal:列出当前月份的日历 cal 2014:列出2014年的日历 cal 5 2014:列出2014年五月的目录 3.使用帮助命令(man,help) ①man:是manual(操作说明)的简写,是在线帮助系统 man后跟某个命令就会详细说明此命令,例如:man man就会详细说明man 这个命令的用法; ②help:也是帮助命令,一般会在命令后,例如:cd --help 就会列出cd命令的使用说明。 4.查看当前登陆用户列表(who),显示当前用户(whoami) ①who:显示目前已登录在系统上面的用户信息; ②whoami:查询当前系统账户 5.建立一个新用户mytest,设定密码(useradd,passwd) ①useradd mytest(建立新用户mytest);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冯春华 2012 年月日

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 实验目的: 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 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 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named.conf”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 1、 2、 3、 4、 5、

实验二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下文件和目录的操作命令,如pwd、cd、ls、touch、mkdir、rmdir、cp、 mv、rm等。 2、掌握LINUX下建立链接文件的方法。 实验内容: 1、使用命令切换到/etc目录,并显示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2、使用命令显示/root目录下所有文件目录的详细信息,包括隐藏文件。 3、使用命令创建空文件/root/ab,并将该文件的时间记录更改为8月8日8点8分。 4、使用命令创建具有默认权限为744的目录/root/ak,然后将/etc/named.conf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中,最后将该目录及其目录下的文件一起删除。 5、统计文件/etc/named.conf的行数、字符数和单词数。 6、使用命令创建/root/a文件的硬链接文件/root/b和软链接文件/root/c。 实验步骤及结果:

LINUX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A 实验名称文件系统 实验时间2014 年12 月8 日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指导教师徐鹤 学生姓名王生荣班级学号B12040809 学院(系) 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实验名称文件系统指导教师徐鹤 实验类型设计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2014.12.08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LINUX系统下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各种命令和图形化界面的使用方法。 2. 深入学习和掌握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LINUX等操作系统下常用的系统调用,编写一个使用系统调用的例程。 3.实现一个文本文件的某信息的插入和删除 4.实现一个记录文件的某记录的插入和删除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Windows XP + VMWare + RedHat Linux 8

三、实验过程描述与结果分析 1. 目录/proc下与系统相关的文件和目录 (1) /proc/$pid/fd:这是一个目录,该进程($PID号码进程)每个打开的文件在该目录下有一个对应的文件。 例如:#ls /proc/851/fd 0 1 2 255 这表示,851号进程目前正在使用(已经打开的)文件有4个,它们的描述符分别是0、1、2、255。其中,0、1、2 依次分别是进程的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设备。 (2)/proc/filesystems:该文件记录了可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3)/proc/mounts:该记录了当前被安装的文件系统信息 例如:#cat /proc/mount (4)/proc/$pid/maps:该文件记录了进程的映射内存区信息。 例如:#cat /proc/851/maps 2.常用命令讲解 ls 命令 用来查看用户有执行权限的任意目录中的文件列表,该命令有许多有趣的选项。例如: $ ls -liah * 22684 -rw-r--r-- 1 bluher users 952 Dec 28 18:43 .profile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 第1章Linux系统概述 一、Linux系统结构 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分析Linux,它的体系结构总体上属于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内到外包括三层:最内层是系统核心,中间是Shell、编译编辑实用程序、库函数等,最外层是用户程序,包括许多应用软件。 从操作系统的功能角度来看,它的核心有五大部分组成: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各子系统实现其主要功能,同时相互之间是合作、依赖的关系。进程会管理是操作系统最核心的内容,它控制了整个系统的进程调度和进程之间的通信,是整个系统合理高效运行的关键; 存储管理为其他子系统提供内存管理支持,同时其他子系统又为内存管理提供了实现支持,例如要通过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实现虚拟存储器和内外存的统一管理。 二、配置一个双引导系统 如果计算机中已经安装了其他操作系统,并想创建一个引导系统以便兼用Red Hat Linux和另外的操作系统,需要使用双引导。机器启动时,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但不能同时使用两者。每个操作系统都从自己的硬盘驱动器或硬盘分区中引导,并使用自己的硬盘驱动器或硬盘分区。 如果计算机上还没有安装任何操作系统,可以使用专门的分区及格式化软件给Windows创建指定大小的分区,Windows的文件系统为FAT,再为Linux系统创建所需要大小的分区(4G或更大),另外再给Linux留100MB 左右的交换分区,Linux的文件系统为ext2。然后就可以安装系统了。应首先安装Windows,然后再安装Red Hat Linux。如果只进行了分区而没有格式化各分区,在安装时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格式化程序和Linux自带的格式化程序进行各自分区的格式化。 当Windows已经被安装,而且已为Linux准备了足够的磁盘空间,就可以安装Linux了。Red Hat Linux安装程序通常会检测到Windows并自动配置引导程序来引导Windows或Red Hat Linux。

2《Linux基础》实验报告 基本配置Linux

实验序号: 2 《Linux基础》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本配置Linux操作系统 姓名: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N6-113 实验日期:2017.3.7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2.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图形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图和图名“居中”。 7.表格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实验2基本配置Linux操作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 1.。。。。 2.。。。。 3.。。。。 4.思考: (1)Linux默认的系统超级管理员帐户是什么? (2)Linux的操作系统引导器是什么?它有哪几种的操作界面? (3)RHEL的支持哪几种X-Window图形管理器?默认是使用哪一种?(4)RHEL支持哪几种Shell?默认是使用哪一种? 【实验原理】 1.。。。 。。。 2.。。。 。。。 (1)。。。 。。。 (2)。。。 。。。 3.。。 【实验环境】 1.实验配置 本实验所需的软硬件配置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配置 本实验的环境如图1所示。

linux实验五

北京林业大学 2014学年—2015学年第 2 学期 Linux应用实验任务书专业名称:网络工程班级: 姓名:学号: 实验题目:实验五 Linux下的Socket和Shell脚本编程初步实验环境: Linux终端/或基于Linux的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练习Linux的socket和shell脚本编程。 实验内容: 1.Socket:编写一个简单的服务器、客户端(使用TCP)——服务器端一直 监听本机的5656号端口;如果收到连接请求,将接收请求并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消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并发送一条消息。 运行结果显示如下: 代码程序如下所示:

//server.c //client.c

2.Shell脚本(Shell Script):是一种为shell编写的脚本程序。但要知道, shell和shell scrip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解释型语言也被称作“脚本语言”。执行这类程序时,解释器(interpreter)需要读取我们编写的源代码(source code),并将其转换成目标代码(object code),再由计算机运行。脚本编程语言的例子有awk、Perl、Python、Ruby 与Shell。 很多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例如Fortran、Ada、Pascal、C、C++和Java,都是编译型语言。这类语言需要预先将我们写好的源代码(source code)转换成目标代码(object code),这个过程被称作“编译”。 (1) // a=string1;b=string2;根据前后文继续补充。。。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要点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05月16 日 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 实验目的: 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

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 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cron.daliy”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 1.用shutdown命令安全关闭系统,先开机在图形界面中右击鼠标选中新建终端选项中输入 命令Shutdown -h 30 2、使用命令alias将/etc/cron.daliy文件设置为别名named,左边是要设置的名称右边是要更改的文件。查看目录下的内容,只要在终端输入命令即可。取消更改的名称用命令unalias 命令:在命令后输入要取消的名称,再输入名称。 3.输入命令将文件内容HELLO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然后用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步骤与输入内容HELLO一样,然后用命令显示文件的全部内容。 4.使用命令ls /etc显示/etc目录下的内容,命令是分页显示。“|”是管道符号,它可以将多个命令输出信息当作某个命令的输入。

Linux 实验合集#精选.

一. 1)启动Linux操作系统,并启动KDE图形桌面。熟悉各屏幕元素。通过KDE编辑器编辑两个文本文件file1、file2。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vi New Filename 编辑一个已有的文件vi Filename 2)在主目录下创建文件夹exercise,将文件file1、file2移到新建的目录下。然后分别采用回收站和删除方式删除文件fiel1、file2。注意比较它们的区别。 移动mv file1 file2 /home/exercise 删除rm file1 3)定制KDE桌面,将虚拟桌面的个数改为5个,并为它们设置不同的背景。 4)在Linux图形用户界面下,创建一个新用户(普通用户) 。 adduser username 5)在Linux图形用户界面下,按下组合键(或)切换到虚拟控制台1,以root超级用户身份登录。 6)按下组合键 (或)切换到虚拟控制台2,以在第(1)步中所创建的普通用户身份登录。 二.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 date:显示日期/ cal:显示日历/ who:列出所有正在使用系统的用户、终端名、注册时间/echo:标准输出/clear:清屏 3.浏览文件系统: 1)运行pwd命令,确定当前工作目录。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2)运行ls -l命令,理解各字段含义。 -l: 以长格式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如:-rw-r--r-- 1 peter peter 19 2012-05-11 19:19 Test03 文件类型权限、连接数、文件主、文件组、文件大小、建立或最近修改的时间、文件名 3)运行ls –ai ,理解各字段含义。 -a: 显示指定目录下所有子目录和文件 -i: 在输出的第一列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 4)使用cd命令,将工作目录改到根(/)上。 运行ls –l命令。 5)直接使用cd,回到哪里了?用pwd验证。 cd: 将当前目录改到用户的主目录(非根目录) 6)用mkdir建立一个子目录subdir。 mkdir subdir 7)将工作目录改到subdir。 cd dir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初识Linux操作系统 一实验名称 初识Linux操作系统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Linux的启动、登录与注销。 三实验内容 1.以root用户和普通用户两种不同身份登录Linux,说出其登录后得差异。 2.图形模式下的注销、重启与关机。 3.学会在虚拟机上登录和注销Linux。 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实验二Linux的桌面应用 一实验名称 Linux的桌面应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熟悉Linux操作系统桌面环境 熟悉Linux文件系统及常用的操作 掌握Linux下使用外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掌握Linux下安装应用程序 三实验内容 1.查看GNOME提供的“应用程序”、“位置”或者“系统”菜单,运行其中的应用程 序和工具。 2.查看Linux文件目录结构,学会常用的文件目录操作,如复制、粘贴、移动、删 除、更名、创建文档、创建文件夹等。 3.练习在Linux下使用光盘和U盘。 4.学会网络配置,使计算机能够进行网络浏览等操作。 5.学会在Linux下安装新的应用软件。 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实验三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一实验名称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安装Linux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 1.通过学习《项目五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及远程服务》的内容,学会如何安装Linux。 环境:windows 系统、vmware虚拟机、Redhat Linux镜像光盘。 通过安装向导将安装分为两步:1、基本安装,2、配置及具体安装。 在第一阶段重点如何分区,在第二阶段重点掌握如何设置密码及安装桌面环境。四操作步骤与结果分析 五问题与建议

Linux操作系统实验二

实验报告 2016 至2017 学年第二学期

1.crontab帮助信息 usage: crontab [-u user] file crontab [ -u user ] [ -i ] { -e | -l | -r } (default operation is replace, per 1003.2) -e (edit user's crontab) -l (list user's crontab) -r (delete user's crontab) -i (prompt before deleting user's crontab) 2.查看用户的计划任务列表 命令:crontal -l 如图,当前用户为cyril,还没有计划任务。 3.建立计划任务 命令:crontal –e 为当前用户建立计划任务,如果为其他用户建立计划任务需要使用-u参数指定。 执行命令后会打开一个由EDITOR变量指定的编辑器如vim,在其中写好计划任务保存后,终端回显:crontab: installing new crontab 编辑计划任务时,格式为: *****command 分时日月周命令 其中*/5 这样的格式表示“每5(分钟、小时…)”

这里我先写了一个脚本,用来在/tmp目录下创建文件,脚本内容如下: 然后创建计划任务来每隔一分钟运行这个脚本,如下图: 现在再查看一下任务列表:

查看脚本的执行情况: 如图,显示了7个由计划任务调用脚本创建的文件。20170424-16:48.txt 20170424-16:49.txt 20170424-16:50.txt 20170424-16:51.txt

Linux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陈辉龙学号:201407010201 班级:14计科(1)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常见命令,为今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新建用户为chenhuilong,配置密码为passwd: 2.切换到chenhuilong用户,并在/home/chenhuilong目录下新建文件夹dir: 3.在文件夹dir下新建文件hello(内容为"printf hello world!"),并将其拷贝至/home/user目录: 4.统计/home/user目录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首字符为-的普通文件:

5.统计/home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目录: 6.显示/home/user目录下名为hello的文件的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使用输入重定向): 7.将上步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名为cnt_hello的文件: 8.删除/home/user目录下的hello文件: 9.进入/home/user/dir文件夹,将hello文件属性变为-rwxrw-r--(使用符号标记方式),并为hello文件在/home/user目录下建立软链接,链接文件名为link_hello:

10.查看/home/user/dir/hello文件的详细信息: 11.切换至根目录下查找hello文件: 12.打包home/user/dir/hello文件,并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解压缩解包: 13.退出user用户,删除/home/user文件夹:

14.将文件夹/home的所有者改为user用户,并删除user用户: 三.实验总结: 本实验旨在熟悉Unix的常用命令,实验较简单,操作起来还算顺利,做了一遍感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做了两遍,第二遍就很得心顺手。通过这次实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命令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实验一 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Red Hat Enterprise Server 5.0 三.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字提示,调用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记录相应的运行结果。一)用户和组基本操作 1.添加一个user01用户,家目录为/home/sub2,并设置密码 2.添加一个group1 组 3.将user01用户添加到group1组中 4.修改group1组名称为group2 5.修改user01的家目录为/home/user01 6.判断/etc/password这个目录是否包含user01这个用户 7.修改user01的shell为/bin/tcsh 8.添加一个group3组,把user01和root用户都添加到该组

https://www.360docs.net/doc/cd10974733.html,er01用户从group2组切换到group3组 10.设置user01的密码在2012-5-20过期 11.把/home/user01目录所属的组修改为group3 12.删除user01帐号 13.查看内核版本号 二)进程管理 1.运行cat命令:vi test,输入若干字符如this is a example,挂起vi进程 2.显示当前所有作业 3.将vi进程调度到前台运行

4.将vi进程调度到后台并分别用kill/pkill/killall命令结束该该进程。 三)磁盘管理 1.通过fdisk 将为硬盘增加一个分区(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 2.并格式化ext3系统,

3.检测分区是否有坏道 4.检测分区的完整性 5.加载分区到/mnt目录(或者其他分区)下,并拷贝一些文件到该目录下 6.(选做)为test用户设置磁盘配额(软限制和硬限制参数自行设定) 7.退出/mnt目录后卸载该分区 8.用du查看/usr目录的大小

linux实验八报告

T923-1 刘彬20090230139 实验八系统及网络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系统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2.学会对用户和组进行一般的管理。 3.掌握文件系统的装载和卸载。 4.学会网络配置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Shell命令方式下为新用户建立帐号和工作组,删除本地用户和组。 2.图形方式下为新用户建立帐号和工作组,删除本地用户和组。 3.手工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 4.配置网络。 三、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室内的实验环境与系统是共用设施,请不要在系统内做对系统或对其他用户不安全的事情。 要求每个同学登录后系统后,要在自己的家目录下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子目录(以自己(拼音)名字或学号)。以后所有工作都要在自己的目录内进行。建议以后的实验都在同台计算机上做,这样可以保持连续性。 用户要按通常实验要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主要步骤 (一)Linux的用户管理 1.创建新用户 创建一个用户帐号徐完成以下步骤: ①添加一个记录到etc/passwd文件中。 添加命令为:useradd。 例如,创建新用户user01的命令如下: useradd -c“normal user”-d /home/user01 –g users\ -G student,computer –s /bin/bash user01 -c “normal user”:“normal user”是对该用户的注释。 -d /home/user01:指定用户的工作目录(宿主目录)为/home/user01。 –g users\:定义user01所属的组为users。 -G student,computer:同时将user01归属于student和computer组。 –s/bin/bash:指定用户所启动的shell为/bin/bash。 在Linux中,创建用户后,必须为用户设置密码。 ②设置用户密码。 例如,为user01设置密码的命令如下: passwd user01 为安全起见,密码的设置不要过于简单。 在实际使用中,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运行情况自动确定用户的参数。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第2周

第3周Linux文件与目录管理 一、实验内容 1.练习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2.实验目的练习Linux文件权限和文件查找命令。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与目录管理命令 2.掌握文件内容查阅命令 3.了解文件与目录的默认权限与隐藏权限 4.掌握如何改变文件属性与权限 5.掌握命令与文件的查询方法 三、实验题目 1. 文件与目录管理 (1) 查看Ubuntu根目录下有哪些内容? (2) 进入/tmp目录,以自己的学号建一个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3)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4)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权限为741的目录test1,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5) 在目录test1下建立目录test2/teat3/test4。 (6) 进入test2,删除目录test3/test4。 (7) 将root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rc复制到/tmp下,并更名为bashrc (8) 重复步骤6,要求在覆盖前询问是否覆盖。 (9) 复制目录/etc/下的内容到/tmp下。 (10)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aaa。 (11)查看该文件的权限、大小及时间 (12) 强制删除该文件。 (13) 将/tmp下的bashrc移到/tmp/test1/test2中。 (14) 将/test1目录及其下面包含的所有文件删除。 2. 文件内容查阅、权限与文件查找 (1) 使用cat命令加行号显示文件/etc/issue的内容。 (2) 反向显示/etc/issue中的内容。 (3) 用nl列出/etc/issue中的内容。

(4) 使用more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 (5) 使用less命令前后翻看文件/etc/man.config中的内容 (6) 使用head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前20行 (7) 使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后5行 (8) 查看文件/etc/man.config前20行中后5行的内容 (9) 将/usr/bin/passwd中的内容使用ASCII方式输出 (10) 进入/tmp目录,将/root/.bashrc复制成bashrc,复制完全的属性,检查其日期 (11) 修改文件bashrc的时间为当前时间 3. 文件权限 (1) 执行echo pwd >> pwd.sh,然后使用ls -al查询一下,发生了什么事? (2) 以两种方式查看系统中新建文件或目录的默认权限 (3) 新建文件test1和目录test2,查看它们的权限是否与(2)中的默认权限相符 (4) 修改pwd.sh文件权限为r-xr--r--。 (5) 执行pwd.sh。(提示:执行本路径下文件的命令是./文件名)。 (6) 添加用户stu,修改密码为123。 (7) 修改文件test1的属主为stu,test1所属的组为stu。 (8)增加test1的属主具有可执行的权限。 4. 文件查找 (1) 查看文件/root/.bashrc的类型 (2) 查询ifconfig和cd命令的完整文件名 (3) 只找出跟passwd有关的“说明文件”文件名 (4) 找出系统中所有与passwd相关的文件名 (5) 将过去系统上面3天前的24小时内有改动(mtime)的文件列出 (6) 使用find查找当前目录下比man.config新的文件,并存储到man.config.new文件。 (7) 列出/etc下比/etc/man.config新的文件 (8) 查找系统中所有属于root的文件及不属于任何人的文件 (9) 使用find查找/下面所有名称为man.config的文件。 (10) 找出文件名为man.config的文件 (11) 使用locate查找所有名称为man.config的文件。 (12) 11步和12步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13) 找出/etc下文件类型为f的文件 (14) 找出系统中大于1M的文件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Linux基本使用方法; 2. 掌握Linux基本设置方式; 3. 掌握Linux基本操作命令使用。 二、内容要求 1. 了解进程管理、文件管理与内存管理 2.掌握系统设置文件与命令 3. 熟练使用系统操作与维护命令 4. 熟练使用系统操作与维护命令 三、实验原理 Linux 系统常用命令格式: command [option] [argument1] [argument2] ... 其中option以“-”开始,多个option可用一个“-”连起来,如 “ls-l -a”与“ls-la”的效果是一样的。根据命令的不同,参数 分为可选的或必须的;所有的命令从标准输入接受输入,输出结果显示在 标准输出,而错误信息则显示在标准错误输出设备。可使用重定向功能对这 些设备进行重定向。如: ls –lh > a.txt 命令在正常执行结果后返回一个0值,如果命令出错可未完全完成,则返回 一个非零值(在shell中可用变量$?查看)。在shell script中可用此返 回值作为控制逻辑的一部分。 DSL命令操作: 帮助命令: man 获取相关命令的帮助信息 例如:man dir 可以获取关于dir的使用信息。 info 获取相关命令的详细使用方法 例如:info info 可以获取如何使用info的详细信息。 基本操作: echo 显示字符串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ls 查看当前文件夹内容 ls -a 查看当前文件夹内容(包括隐藏项) ls -l 查看当前文件夹内容(详细) ls / 查看根目录内容 cd / 移动到根目录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ls -al 查看根目录文件夹内容(详细情况并包括隐藏项) cd /home/dsl 回到“家”目录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df -h 显示剩余磁盘空间,参数“-h”表示适合人读取(human readable) du -h 显示文件夹(及子文件夹)所占空间 mkdir fd0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目录fd0 touch a.txt 创建一个空文件a.txt ls / -lh > a.txt 利用重定向功能将根目录中的内容写入a.txt。 cat a.txt 显示a.txt内容 wc a.txt 显示a.txt的行数,字数与字节数 find / -name *conf 在根目录下(包括子目录)查找以conf结尾的文件 sudo mount /dev/fd0 fd0 将软盘镜像挂载到目录fd0上 cd fd0 进入软盘镜像所挂载的目录 ls -lh 查看软盘镜像中的文件 cd .. “..”表示进入上一层目录 gzip a.txt 使用gzip压缩a.txt ls -lh 查看当前文件夹 sudo cp a.txt.gz fd0/ 将a.txt复制到fd0目录下,即将其复制到软盘镜像中 sudo mv fd0/a.txt.gz ./ 将a.txt移动到当前目录下,“.”表示当前目录 sudo umount /dev/fd0 将软盘镜像卸载 ls fd0 显示fd0 目录内容 gzip -d a.txt.gz 解压缩a.txt.gz ls -lh 查看当前文件夹 权限管理: 假设当前处于/home/dsl 目录下,且有a.txt(文件)与fd0(目录),当前用户名为dsl。 sudo cat /etc/passwd 用户 sudo cat /etc/shadow 密码 sudo cat /etc/group 组 users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 sudo chmod -x fd0 更改文件夹权限 ls fd0 fd0不能被执行,则意味着无法打开! sudo chmod +x fd0 更改文件夹权限 ls fd0 fd0能被打开 sudo chown root fd0 更改目录fd0的所有者 ls -lh 注意看fd0目录的属性 sudo chown dsl:root fd0 更改目录fd0的所有者为dsl,所属组为root ls -lh 注意看fd0目录的属性 chmod a-r a.txt 现在a.txt不具有“读”权限,不能被读取

Linux实验五

常熟理工学院《Linux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年第学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地点 指导教师刘在德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前,认真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认真预习本次实验内容。2.按照实验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把实验内容详细记入实验报告。 3.每一次新实验,实验报告另起一页。 4.报告封面要求(1)信息填写完整;(2)下划线右对齐,力求做到美观大方。5.打印实验报告(包括封面及本页),装订成册。 6.严谨抄袭,如果有n人实验报告内容雷同,每人得分为总分除以n。

实验五 Shell程序设计(二)(四号黑体) 【一】实验目的(小四黑体) 1.掌握Shell环境变量和系统变量 2.掌握算术表达式和逻辑测试表达式 3.掌握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4.能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编写复杂的Shell脚本程序 【二】试验预习(小四黑体) 1.常用环境变量有LOGNAME、HOSTNAME、HOME、PWD、PATH等,引用环境变量采用“$环境变量”,如$PATH 2.常用系统变量有$#、$*、$@、$i、$?、$$等 $#:传递给脚本程序的总的参数数目(不包括脚本名) $*:传递给脚本程序的所有参数组成的字符串 $@:传递给脚本程序的各个参数组成的字符串 $0:脚本程序名 $1~$9:传递给脚本程序的第一到第九个参数,${10}表示第十个参数 $?:Shell命令的返回值(退出状态),正常退出返回0,反之为非0值 3.算术表达式采用“((算术表达式))”,语法与C语言类似,比如a=10;b=20;sum=((a+b));echo $sum 也可以采用“expr 算术表达式”来实现,比如 a=10;b=20;sum=`expr $a + $b`;echo $sum 说明:①“((算术表达式))”中,变量名前不加$;而“expr 算术表达式”要加。 ②expr中表达式的运算符+前后有空格。如果运算符为特殊符号,前面加\,比如*(乘),写成\* 4.逻辑测试表达式采用“test 表达式”或者“[ 表达式]”(注意[ ]与表达式之间的空格)实现。表达式中运算符包括: 字符串比较:=、!=、>、<、-n、-z 算术运算符:-eq、-ge、-le、-ne、-gt、-lt 逻辑运算符:!、-a、-o 文件测试符:-d、-f、-x、-r、-w、-s等 小括号():改变运算符优先级 5.if语句 if [ 表达式1 ] then

Linux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1:安装L i n u x系统 【实验目的和要求】:安装Linux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系统配置,建立应用环境的过程。 【实验内容】: 1、首先在windows系统中安装虚拟机。在网上找到VMwareWorksttionPro版本, 确定安装目录。一直下一步,不需要太多的说明。 2、 图为安装完成后的界面。 3、然后在阿里巴巴开源镜像网站下载centos系统镜像,然后虚拟机创建新的虚 拟机, 进行一些简单的虚拟机设置,设置了网络链接nat模式等等。 安装完成后的界面 实验2:Linux下c语言开发 【实验目的】:学会和掌握用c语言开发一个应用程序的全过程,包括,编译,调试等等。

【实验步骤】:首先在系统中查看是否已经安装有gcc,输入查看命令发现没有,于是需要安装gcc。在centos系统中可以使用比较简便的yum命令。在之前已经配置好了yum源。直接输入yuminstallgcc。回车自动安装程序和需要的依赖包。 因为虚拟机中和电脑很多地方切换使用不方便,所以安装了xshell软件。图为xshell中的截图。

安装完毕。然后使用vi或者vim编写 运行,在屏幕上打印出hello,world。 实验3:进程创建 【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进程的概念及意义;2.了解子进程和父进程 3.掌握创建进程的方法。 【实验内容】1.子进程和父进程的创建; 2.编写附件中的程序实例 【实验步骤】一1、打开终端,输入命令,在文件中输入中的代码; 2、输入命令,回车后显示无错误; 3、输入命令:./1_fork运行程序。 二、1、打开终端,输入命令,在文件中输入中的代码; 2、输入命令,回车后显示无错误: 3、输入命令:./2_vfork运行程序。 从上面可以看到两次的运行结果不一样。我们知道write函数是不带缓存的。因为在fork之前调用write,所以其数据写到标准输出一次。但是,标准I/O库是带缓存的。如果标准输出连到终端设备,则它是行缓存的,否则它是全缓存的。当以交互方式运行该程序时,只得到printf输出的行一次,其原因是标准输出缓存由新行符刷新。但是当将标准输出重新定向到一个文件时,却得到printf输出行两次。其原因是,在fork之前调用了printf一次,当调用fork时,该行数据仍在缓存中,然后在父进程数据空间复制到子进程中时,该缓存数据 也被复制到子进程中。于是那时父、子进程各自有了带该行内容的缓存。在exit 之前的第二个printf将其数据添加到现存的缓存中。当每个进程终止时,缓存中的内容被写到相应文件中。

实验一Linux操作系统基础

实验一 1 实验名称:Linux操作系统基础 2 实验目标 2.1 掌握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 2.2 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 2.3 了解GNOME桌面环境。 2.4灵活掌握基本shell命令的使用。 3 实验准备 3.1 下载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软件(版本不限)。 3.2 准备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源(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均不限)。 注:实验准备、实验内容4.1和4.2作为回家作业布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4 实验要求、步骤及结果 4.1 安装虚拟机软件。 【操作要求】安装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软件,版本不限,并填写以下内容。 4.1.1安装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软件的环境(操作系统) 4.1.2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版本号

4.2 安装Linux操作系统。 【操作要求】在VMware虚拟机下安装Linux操作系统,版本不限,并填写以下内容。 4.2.1 Linux发行版本: 4.2.2 Linux内核版本: 4.2.3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配置参数

4.3 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桌面环境之一GNOME。 【操作要求1】打开图形化用户界面、查看桌面图标,查看主菜单,查看个人用户主目录等使用环境。 【操作要求2】启动字符终端2,了解命令提示行含义。 Alt+F2+Ctrl

[用户名@主机名目录名]提示符 【操作要求3】注销字符终端2 【操作要求4】关闭图形化用户界面,关闭Linux操作系统。 4.4 掌握基本shell命令的使用。 注:以下需要截取shell命令与结果,没有结果截到下一命令提示行。 【操作要求1】用超级用户登陆;将主机名改为具有个人学号后3位特征的名称,退出虚拟终端后重新登录;查看当前目录的绝对路径。 【操作步骤-登陆】 【操作步骤-修改主机名】 【操作步骤-查看结果】 【操作要求2】查看ls命令的手册页帮助信息;了解其中-d选项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操作步骤】 【主要显示结果1-ls命令-d选项】

linux基础实验报告含代码

Linux基础实验

目录 实验一 (3) 实验二 (4) 实验三 (6) 实验四 (9) 实验五 (11) 实验六 (14) 实验七 (16)

实验一螺旋矩阵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下c程序编写。 2.掌握Makefile编写方法。 二、实验环境和工具 Red Hat Linux 三、实验流程 1.编写螺旋矩阵程序 2.编写Makefile文件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熟悉了linux下c语言程序的编写,掌握了vi的一些常用操作,学会了使用gcc命令和makefile文件两种方法编译程序。同时也使我熟悉了linux里常用命令的使 用,还有,学会了挂载U盘的方法,可以很方便的往linux里传送文件。 六、关键代码 Makefile 文件 CC=gcc EXEC=juzhen OBJS=juzhen.o all:$(EXEC) $(EXEC):$(OBJS) $(CC) -o $@ $(OBJS) clean: -rm -f $(EXEC) $(OBJS)

实验二添加、删除用户 一、实验目的 1.设计一个shell程序,分组批量添加用户。 2.再设计一个批量删除用户的shell程序。 二、实验环境和工具 Red Hat Linux 三、实验流程 1.编写shell程序 2.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x addusers 3.运行脚本 四、实验结果 添加用户: 删除用户: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shell脚本编程的方法和其语法规则。掌握了使用shell脚本程序添加、删除用户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shell脚本直接用vi编写,要特别注意空格。 六、关键代码 添加用户: 删除用户:

linux实验报告

Linux技术上机实验指导

实验一Linux系统安装与简单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系统安装的分区准备。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步骤。 3.掌握Linux系统分区的挂载和卸载。 4.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和关闭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安装VMware虚拟机,设置光盘驱动器,为Linux系统安装做准备。2.在虚拟机下安装Linux操作系统(如Ubuntu桌面版本)。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利用空闲分区创建新的Linux系统分区。 5.将新的Linux系统分区挂载到系统中;卸载新挂载的分区,重新挂载到目录树中的其他位置。 三、主要的实验步骤 1.制定安装系统的分区计划。 2.配置光驱引导镜像文件iso,启动系统,开始安装过程。 3.根据安装计划,对磁盘空间进行分区设置。 4.根据系统安装指导,完成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 5.安装成功后,退出系统,重新启动虚拟机,登陆Linux操作系统。6.对Linux系统进行配置,如网络设备等。 7.利用磁盘使用工具和mount,将新创建的Linux系统分区挂载到系统中。将新挂载的分区卸载,并重新挂载到目录树的其他位置。

实验二Linux常用命令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一般命令格式。 2.掌握有关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命令。 3.熟练使用man命令。 二、实验内容 1.熟悉cd、date、pwd、cal、who、echo、clear、passwd等常用命令。2.在用户主目录下对文件进行操作:复制一个文件、显示文件内容、查找指定内容、排序、文件比较、文件删除等。 3.对目录进行管理:创建和删除子目录、改变和显示工作目录、列出和更改文件权限、链接文件等。 4.利用man命令显示date、echo等命令的手册页。 5.显示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三、主要实验步骤 1.登陆进入系统,修改个人密码。 2.使用简单命令:date、cal、who、echo、clear等,了解Linux命令格式。D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