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高碳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高碳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

由于高碳工具钢含有大量碳化物,一般预先用锻造、反复镦粗、拔长将碳化物击碎,然后进行等温球化退火,若有网状碳化物存在,则要先正火再球化退火。也可以正火后再高温回火。

高碳工具钢碳化物导热系数低,淬透性低,稍大刀具和模具淬火后内外组织不一致,应力较大,在操作中淬火加热前应预热,既除去水分防止爆炸,又减少升温过快,里外温差大,应力大的缺点。箱式炉加热用阶梯升温,在500~600摄氏度保温30min继续升温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球化退火的工艺参数是温度比Ac1高出20~40摄氏度,大型模锻件应分阶段升温,一般到温后保温2~4h,以充分奥氏体化,并保留一定数量的二次渗碳体,然后以30~50摄氏度/h 冷却到680~700摄氏度等温4~8h,使以二次渗碳体为核心的碳化物充分球化。然后炉冷到550摄氏度以下出炉空冷。

正火温度控制在高出Ac3或Ac30~50摄氏度,其奥氏体化时间与退火相同。球化退火周期长,炉气氛控制碳浓度在W(C)=0.8%左右,如果退火后加工余量大则可以不保护。脱碳层可以切除掉,不影响后续的淬火、回火硬度。退火时要防止石墨析出。

高碳工具钢的淬火温度在760~800摄氏度之间,T7钢的化学成分属亚共析钢,常用来做耐冲击的工具,淬火温度取上限。共析钢奥氏体均匀化的时间短,加热温度取中下限好,要防止过热晶粒粗大和淬火后增加刀具脆性。加热时间系数因炉型、装炉量等有关,由于工具要有一定耐磨性,往往加热时不使二次渗碳体全体溶解,保留一部分二次渗碳体既可阻止加热时过热,又可增加耐磨性。

高碳工具钢的淬火介质一般用质量分数为5%~10%的NaCl水溶液,温度低于40摄氏度,形状特别复杂的刀具可用双液淬火,即水淬-油冷。也可在150~200摄氏度进行硝盐分级和等温处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淬火,要保证切削工具的硬度达60HRC以上,碳素工具钢的冷作模具的硬度在58~62HRC左右。

热处理工艺规范(最新)

华尔泰经贸有限公司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随着铸造件产品种类增多,对外业务增大,方便更好的管理铸造件产品,特制定本规定,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目的: 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 2范围 3术语 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 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 4 职责

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 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 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 5.2 对特别 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 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6.1热处理试样检验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6.2技术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7 附表 7.1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正火、退火加热温度表7.2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退火工艺 7.3铸钢件直接调质工艺 7.4铸钢件经预备热处理后的调质工艺 7.5低合金铸钢件正火、回火工艺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

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 化学成分:C2.05,Si1.40,Mn0.78,Cr26.03,Ni0.81,Mo0.35 1、常用的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是加热到950~1000℃,经保温空冷淬火后再进行 200~260℃的低温回火。 2、2、高温团球化处理1140~1180℃保温16h空冷却,可以明显提高冲击韧度和耐磨性能。 高温团球化处理可使碳化物全部呈团球状,可消除或减少大块状和连续网状碳化物对基体的隔裂作用,经团球化的碳化物受到更加均匀的基体支撑,特别受到一定数量的奥氏体的支撑。如果适当减少保温时间,对薄截面零件也可以取得效果。该工艺的不足是工艺消耗热能较多。 加热到1050℃,经保温空淬火后再进行550℃的回火,效果会怎么样? 要控制加热速度,最好在650? ?? ?750? ?? ?? ? 850? ?? ? 时保温一定时间。我以前做过,正火就可以了。硬度能做到61----65HRC 成熟工艺是:铸造后软化退火,便于加工,加工后空冷淬火加低温去应力回火。使用硬度一般要求为HRC58-62,多用于比如渣浆泵零部件等耐磨易损件。 我们这里是高铬生产基地,一般提供Cr24,Cr26,Cr28,Cr15Mo3等,价格是不便宜的。价格要包括中间的软化退火和精加后的淬火及回火。楼主的材料应该叫Cr26 做高铬磨球的,Cr%=10.2~10.5%,C%=2.2~2.7%,Si、S双零以下,要求硬度HRC>58 我们现在用的是淬火液淬火,淬火工艺参数是:650度保温2小时,升温到960度保温3.5小时淬火;回火温度380~400,保温4~6小时。磨球规格φ40-φ80。 工艺是1050淬火+250~350回火 金属耐磨材料在水泥企业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 本文从金属耐磨材料的概述、水泥企业常用的耐磨材料以及根据磨损原理具体的选用金属耐磨材料,对金属耐磨材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他选用金属耐磨材料给予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金属耐磨材料水泥企业研究应用 一、金属耐磨材料的概述 材料的耐磨性不仅决定于材料的硬度Hm,而且更主要的是决定于材料硬度Hm和磨料硬度Ha的比值。当Hm/Ha比值超过一定值后,磨损量便会迅速降低。 当Hm/Ha≤0.5-0.8时为硬磨料磨损,此时增加材料的硬度对材料的耐磨性增加不大。 当Hm/Ha>0.5-0.8时为软磨料磨损,此时增加材料的硬度,便会迅速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金属耐磨材料一般都指的是耐磨钢,能抵抗磨料磨损的钢。这类钢还没有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钢种,其中公认的耐磨钢是高锰钢。 二、水泥企业主要使用的耐磨钢

钢材的热处理及特性

铸造 1.熔融的液态金属填满型腔冷却。制件中间易产生气孔。 2.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砂型或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为器物。 3.铸造对被加工才料有要求,一般铸铁、铝等的铸造性能较好。铸造不具备锻造的诸多优点,但它能制造形状复杂的零,因此常用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支称件的毛丕制造。例如机床外壳等。 锻造 1.主要是在高温下用挤压的方法成型。可以细化制件中的晶粒。 2.用锤击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 3.锻造时,金属经过塑性变形,有细化晶粒的做用,切纤维连续,因此常用于重要零件的毛丕制造,例如轴、齿论等。 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工件在介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用一定速度冷却,以改变金属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包括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工艺。改善钢的力学性能或加工性能。1.退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 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 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2.正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 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3.淬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

SKD11模具钢材的热处理工艺

SKD11热处理工艺 成分标准:GB/T1299-2000 化学成份:% C碳Si硅Mn锰Cr铬V钒Mo钼P磷S硫磺 1.50 0.25 0.45 1 2.0 0.35 1.00 ≤0.025 ≤0.010 特点:高碳高铬钢,高淬透性,高硬度、耐磨性及韧性极高。 用途:各种冷模,成形轧辊,剪刀,形状繁杂之冷压工具,塑胶模等。 硬度:出厂状态:HB≤255,最终热处理后HRC60°左右; A.预热处理:调质(获得稳定材料金相组织) 调质:淬火,940℃油或水冷(材料深度较大时油冷),640℃回火,硬度HRC29-33; 上海荔锋模具钢材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cd1151393.html, B.最终热处理内容如下: 1.淬火:先预热700-750℃(宜二次预热~500℃~850℃),再加热至1000-1040℃,在静止空气中冷却,如钢具尺寸在6寸以上则加热至980-1030℃在油中淬硬更佳。 2.回火:加热至150~200℃,在此温度中停留保温≥2小时,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回火温度,保温时间及HRC硬度变化(见以下参考图)。

C、采用试验比较的方法积累经验值: SKD11 https://www.360docs.net/doc/cd1151393.html,/productinfo/detail_4_51_109.html 热处理工艺试验内容: 1.准备试棒,按以下规格数量备各零件(采用原P620-01-m01料单有误的两件坯料,棒料则按仓库现有的Cr12MoV或Cr12,但必须注明其材料牌号); 2.在零件上作出序号标识:(1,2,3,4等); 3.工艺路线: A、件号如(1,2)(温度调整异同各1件):按预热处理精加工(铣或磨削)最终热处理; B、件号如(3,4)(温度调整异同各1件):加工后最终热处理;(热处理及加工后应尽量平放,细长件应及时垂直吊放); 4.各工序完成时请及时在附表中填写各加工后、热处理后的实际尺寸及平行度,直线度实际值等形位尺寸实际值,热处理温度及保温时间,各起始时间及详细操作过程和时间,实际硬度值,操作者姓名等内容。 附注:a、SKD11:200*20*20 4件; b、SKD11:55*55*55 4件; c、SKD11:55*55*55 4件(按图加工形状); d、Cr12或Cr12MoV φ20*200 2件; e、Cr12或Cr12MoV 库房中现有较小规格材料2件; 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d1151393.html,/articleinfo/detail_5_10_365.html

耐磨高锰钢铸件的各类热处理

.耐磨高锰钢铸件的铸态余热热处理 为缩短热处理周期,可利用铸态余热进行高锰钢水韧处理。其工艺为:铸件于ll00~1180。C时自铸型中取出,经除芯清砂后,铸件温度允许冷却到900~1000。C,然后装入加热到l050。1080。C的炉内保温3~5h后水冷。该处理工艺简化了热处理工艺,减少了铸件在型内的冷N啪3,但ue产操作上有一定难度。表11—18为不同热处理工艺的高锰钢试样的力学性能。 2.耐磨高锰钢铸件的沉淀强化热处理 耐瞎高锰钢沉淀强化热处理的目的,是在加入适量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钼、钨、钒、钛、铌和铬)的基础上,通过热处理方法在高锰钢中得到一定数量和大小的弥散分布的碳化物第二相质点,强化奥氏体基体,提高高锰钢的抗磨性能。但这种热处理工艺较复杂,并使生产成本增加。 3.耐磨高锰钢铸件的固溶热处理——水韧处理耐磨高锰钢的铸态组织中有大量析出的碳化物,因而其韧度较低,使用中易断裂。 高锰钢铸件固溶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铸态组织中晶内和晶界上的碳化物,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提高高锰钢的强度和韧度,扩大其应用范围。 要消除其铸态组织的碳化物,须将钢加热至1040。C以上,并保温适当时间,使其碳化物完全固溶于单相奥氏体中,随后快速冷却得到奥氏体固溶体组织。这种固溶热处理又称为水韧处理。 (1)水韧处理的温度:水韧温度取决于高锰钢成分,通常为1050~1100。含碳量高或者合金含量高的高锰钢应取水韧温度的上限,如ZGMnl3钢和GXl20Mnl7钢。但过高的水韧温度会导致铸件表面严重脱碳,并促使高锰钢的晶粒迅速长大,影响高锰钢的使用性能。图ll-25为高锰钢在1100保温2h后铸件表面碳和锰元素的变化。 (2)加热速率:高锰钢比一般碳钢的导热性差,高锰钢铸件在加热时应力较大而易开裂,因此其加热速率应根据铸件的壁厚和形状而定。一般薄壁简单铸件可采用较快速率加热;厚壁铸件则宜缓慢加热。为减少铸件在加热过程中变形或开裂,生产上常采用预先在650左右保温,使厚壁铸件内外温差减小,炉内温度均匀,之后再快速升到水韧温度的处理工艺。图ll—26为典型高锰钢件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3)保温时间:保温时间主要取决于铸件壁厚,以确保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完全溶解和奥氏体的均匀化。通常保温时间可按铸件壁厚25mm保温lh计算。图ll—27为保温时间对高锰钢表面脱碳层深度的影响。 (4)冷却:冷却过程对铸件的性能指标及组织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水韧处理时铸件入水前的温度在950必上,以免碳化物重新析出。为此,铸件从出炉到A水时间不应超过30s;水温保持在30度以下.淬火后最高水温不超过60度。水温较高时高锰钢的力学性能显著下降。水韧处理时水量须达到铸件和吊栏重量的8倍以上,若用非循环水需定期增加水量.暑好使用水质干净的循环水或采用压缩空气搅动池水。用吊篮吊淬时,可采用摆动吊篮的方式加速铸件的冷却。 高锰钢水韧处理多用台车式.热处理炉。铸件人水常用自动倾翻或吊篮吊淬方式。前者对大件及形状复杂的薄壁件易引起变形,淬火后铸件从水池中取出也较为困难;后者淬火后取出铸件方便,但吊篮消耗大。 4.耐磨中铬钢铸件的热处理耐磨中铬钢铸件热处理的目的,是得到高强韧性和高硬度的马氏体基体组织,以提高钢的强度、韧度及耐磨性。

实验一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

工具钢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系统分析 (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工具钢热处理中成分—工艺—组织—性能内在关系; 2.通过实验,掌握材料的系统分析方法。 3.了解工具钢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常见组织。 二、实验原理 工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切削刀具,模具和量具。所以要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等。常用的工具钢有T10、9CrSi、Cr12MoV、W18Cr4V 等。T10是普通碳素工具钢,淬火-回火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渗碳体+少量残余奥氏体。9CrSi是低合金工具钢,淬火-回火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颗粒状碳化物渗碳体。Cr12MoV是模具钢,淬火-回火态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块状碳化物渗碳体。下面以高速钢为例,介绍其热处理工艺特点,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铸态的高速钢的显微组织黑色组织为δ共析相;白色组织是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鱼骨状组织是共晶莱氏体。铸态高速钢的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粗大,且很不均匀,不能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反复锻造。锻造后还须进行退火。退火的目的:①消除锻造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②为淬火组织做好组织上的准备。因为原组织为马氏体、屈氏体、或索氏体的高速钢,未经退火,淬火时可能引起萘状断口。退火温度宜为860~880℃,加热时间为3~4小时左右,为了缩短退火时间,一般采用等温退火,即:860~880℃加热3~4小时,炉冷到700~750℃等温4~6小时。锻造退火组织:在索氏体基体上分布着粗大的初生碳化物和较细的次生碳化物(碳化物呈白亮点)。 高速钢的淬火工艺的特点:主要是加热淬火温度高。目的是尽可能多的使碳和合金溶入奥氏体。高速钢的淬火方法有油淬、分级、等温、空冷等。以W18Cr4V 为例,淬火温度在1270℃~1290℃,淬火组织是由(60~70%)马氏体和(25~30%)残余奥氏体及接近10%的加热时未溶的碳化物组成,晶粒度9~10级。硬度63~64HRC。当淬火温度不足,在1240℃~1260℃时,碳化物大部分未溶入奥

s136模具钢热处理工艺

S136热处理工艺 在保护状态下,加热至780℃,然后在炉中以每小时10℃的速度,冷却至650℃,接着再置于空气中冷却。 应力消除 经过粗加工后,必须加热至650℃,均热2小时,缓慢冷却至500℃,然后置于空气中冷却 保温时间=当钢材的表面及中心达到一致的淬火温度后,才开始计算在炉中的保温时间。 淬火时必须保护,以避免脱碳及氧化。 冷却介质 ●油 ●流动粒子炉或盐裕炉250-550℃分级淬火,然后冷却于高速空气中●高速气体/真空炉中具有足够正压的气体为求模具达到最适当的特性,在模具的变形程度可接受的条件下,冷速越快越好。于真空炉中热处理时推荐使用4-5b a r的气压。

钢材冷却至50-70℃应立即回火。 硬度、晶粒大小、残余奥氏体数量于奥氏体化温度的关系图。 回火 参照回火曲线图按所需硬度值选择回火温度。回火两次,每次回火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最低的回火温度为180℃(适用于小件)。保温时间至少两小时。 回火曲线图

注1:建议250℃回火求韧性,硬度及抗腐蚀性的最好组合。 注2:以上的曲线数据只适宜小型模具。模具可达的硬度要视模具的尺寸。 注3:应避免选用过高的奥氏体化温度与过低的回火温度<250℃的组合,皮棉模具产生太大的应力。 尺寸变形 淬火及回火时的温度,不同种类的炉具及淬冷介质,会影响模具尺寸的改变。模具的尺寸与几何形状也同样重要。模具在加工时应预留加工量以弥补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形。 在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建议预留0.15%作为S TAVA X E S T(S-136)的加工预留指标。 淬火过程的尺寸改变 试片100*100*25毫米经正规的热处理程序,在淬火时的尺寸改变。 淬火过程 由1020℃起 宽度%长度%厚度% 油淬最小 最大+0.02 -0.05 +0.02 -0.03 +0.04 - 分级淬火最小 最大+0.02 -0.03 ±0 +0.03 -0.04 -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根据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特制定热处理通用工艺规范,用于指导热处理生产与过程控制。 2.适用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热处理生产的主要工艺和质量控制方式、方法、要求,适用于石油机械API SPEC7K转盘及其配件产品的各种热处理。 属于本公司的其他产品和外协产品的热处理也可参照本规范的基本要求执行。 3.主要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通过对工件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金属或合金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获得预期的性能的操作工艺。热处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潜力,改善和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热处理作为生产过程特殊工序,在石油机械产品生产制造中有重要作用。 可以分为: a.整体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热处理:如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淬火以及化学热处理(如表面渗碳、碳氮共渗、氮化等) b.预先(或预备)热处理与最终热处理 预先热处理一般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而采取的热处理工艺,如时效、退火(包括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等)、正火等,预先热处理有时也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一般用于焊接结构件、铸件等。相对于最终热处理而言,某些重要、大截面钢件采用预先热处理(通常采用正火处理)是为使最终热处理产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保证。 3.1退火(Annealing) 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主要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工序做准备;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主要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

高锰钢与超高锰钢铸件生产技术要点

高锰钢与超高锰钢铸件生产技术要点在高能量冲击的工作条件下,高锰钢与超高锰钢铸件的应用范围是广阔的。许多铸造厂,对生产此类钢种铸件缺乏必要的认识。现对具体操作做简要的说明,供生产者参考。 1化学成分 高锰钢按照国家标准分为5个牌号,主要区别是碳的含量,其范围是%-%。受冲击大,碳含量低。锰含量在%-%之间,一般不应低于13%。超高锰钢尚无国标,但锰含量应大于18%。硅含量的高低,对冲击韧度影响较大,故应取下限,以不大于%为宜。低磷低硫是最基本的要求,由于高的锰含量自然起到脱硫作用,故降磷是最要紧的,设法使磷低于%。铬是提高抗磨性的,一般在%左右。 2炉料 入炉材料是由化学成分决定的。主要炉料是优质碳素钢(或钢锭)、高碳锰铁、中碳锰铁、高碳铬铁及高锰钢回炉料。这里特别提醒的是有人认为只要化学成分合适,就可以多用回炉料。这个认识是有害的。某些厂之所以产品质量不佳,皆出于此。不仅高锰钢、超高锰钢,凡是金属铸件,绝不可以过多的使用回炉料,回炉料不应超过25%。那么,回炉料过剩该如何只要把废品降到最低,回炉料就不会过剩。3熔炼 这里着重讲加料顺序,无论用中频炉,还是电弧炉熔炼,总是先熔炼碳素钢,而各类锰铁和其他贵重合金材料,要分多次,每次少量入炉,贵重元素在最后加入,以减少烧损。料块应尽量小些,以50-80mm

为宜。熔清后,炉温达到1580-1600℃时,要脱氧、脱氢、脱氮,可用铝丝,也可用Si-Ca合金或SiC等材料。将脱氧剂一定压到炉内深处。金属液面此时用覆盖剂盖严,隔断外界空气。还要镇静一段时间,使氧化物、夹杂物有充足时间上浮。然而,不少企业,只将铝丝甚至铝屑,撒在金属液面上,又不加覆盖,岂不白白浪费!在此期间,及时用中碳锰铁来调整锰与碳的含量。 钢液出炉前,将浇包烘烤到400℃以上是十分必要的。在出炉期间用V-Fe、Ti-Fe、稀土等多种微量元素做变质处理,是使一次结晶细化的必要手段,它对产品性能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4炉料与造型材料 要延长炉龄,当分清钢种与炉衬的属性。锰钢属碱性,炉衬当然选用镁质材料。捣打炉衬要轮番周而复始换位操作。添加炉衬材料不可过厚,每次80毫米左右为宜,捣毕要低温长时间烘烤。如提高生产效率,笔者建议采用成型坩埚(沈阳力得厂和恒丰厂均有成品出售),从拆炉到装成,不用1小时,即可投入生产,同时成型坩埚对防穿炉大有裨益。当然,炉龄的长短与操作者大有关系。不少操作者像掷铅球的运动员一样,把炉料从三四米之外投入炉内,既不安全又伤炉龄,应将炉料置于炉口旁预热,然后用夹子慢慢地将炉料顺炉壁放入。 造型材料和涂料也应与金属液属性相一致,或者用中性材料(如铬铁矿砂、棕刚玉等)。若想获得一次结晶细化的基体,采用蓄热量大的铬铁矿砂是正确的,尤其是消失模生产厂,用它将克服散热慢的缺点。5铸造工艺设计

工具钢性能

第四章工具钢 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需要采用各种工具,主要是各种刃具与模具。 工具钢按用途分为刃具钢、模具钢及量具钢。按成分可分为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合金工具钢(高速钢)。 刃具钢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一定韧性和塑性,有时需热硬性。如车刀,刨刀,铣刀,钻头,丝锥,锉刀,锯条。常用钢种为T7~T12,Cr,Cr2,9Mn2V,CrWMn,W18Cr4V。 模具钢为两类:一类为热作模具钢,要求高温下的硬度的强度,抗热疲劳和良好的韧性。如锤锻模,挤压模,压铸模。常用钢种为T8~T12,MnSi,5CrW2Si,Cr12V,Cr12MoV。另一类为冷作模具钢,要求具有高硬度,耐磨性和一定的韧性。如冲切模,冷镦模,搓丝模,拉丝,剪刀片。常用钢种有5CrNiMo,3Cr2W8V。 量具钢要求高硬度,高耐磨和尺寸稳定性如量规,样板,卡尺。 工具钢要求的基本性能有:(1)使用性能,如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性,热硬性,热疲劳性能;(2)工艺性能,如淬透性,变形与开裂倾向,脱C敏感性,磨削性,切削加工性。 §4.1 碳素及低合金工具钢 一、碳素工具钢 1.成分:高C钢,0.65-1.35% 2.组织:高C回火马氏体+细粒状K,HRC58-64 3.牌号:T7~T13 高牌号者,硬度高,耐磨性好,但韧性较低;低牌号者,硬度较低,但韧性较好。可选择不同场合具体运用。 4.热处理:球化退火(粒状P组织,便于切削加工)+淬火与低温回火 球化退火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工艺。 5.性能:成本低,冷热性能较好,热处理简单,应用范围较宽。 不足处:(1)淬透性低,盐水中淬火,变形开裂倾向大。 (2)组织稳定性差,热硬性低,工作温度小于200℃。 6.应用:制作工件尺寸较小、受热温度不高、形状简单、不受较大冲击的工具如低速切削的刃具和简单的冷冲模。 二、低合金工具钢 加入M,如Si,Mn,Cr,W,Mo,V。与碳素钢相比,具有淬透性高,耐磨性好,淬火变形少,回火稳定性好,切削速度也较高。 合金元素作用:提高耐磨性,V,W,Mo, Cr;提高淬透性;减少淬火变形; 细化晶粒提高韧性;增大热硬性。 常用钢种:Cr06,Cr,Cr2,9Cr2,9SiCr,8MnSi,CrMn,CrWMn,CrW5,W,V 但由于热硬性仍较差,难以满足高速切削的需要。 §4.2 高速工具钢 高速工具钢适用于高速切削刀具。由于合金度高,可保证刃部在650℃时实际硬度仍高于HRC50,从而具有优良的切削性和耐磨性。

s136模具钢热处理工艺

s136模具钢热处理工艺-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S136热处理工艺 软性退火 在保护状态下,加热至780℃,然后在炉中以每小时10℃的速度,冷却至650℃,接着再置于空气中冷却。 应力消除 经过粗加工后,必须加热至650℃,均热2小时,缓慢冷却至500℃,然后置于空气中冷却 淬火

保温时间=当钢材的表面及中心达到一致的淬火温度后,才开始计算在炉中的保温时间。 淬火时必须保护,以避免脱碳及氧化。 冷却介质 ●油 ●流动粒子炉或盐裕炉250-550℃分级淬火,然后冷却于高速空气中 ●高速气体/真空炉中具有足够正压的气体为求模具达到最适当的特性,在模具的变形程度可接受的条件下,冷速越快越好。于真空炉中热处理时推荐使用4-5ba r的气压。 钢材冷却至50-70℃应立即回火。 硬度、晶粒大小、残余奥氏体数量于奥氏体化温度的关系图。

回火 参照回火曲线图按所需硬度值选择回火温度。回火两次,每次回火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最低的回火温度为180℃(适用于小件)。保温时间至少两小时。 回火曲线图 注1:建议250℃回火求韧性,硬度及抗腐蚀性的最好组合。 注2:以上的曲线数据只适宜小型模具。模具可达的硬度要视模具的尺寸。 注3:应避免选用过高的奥氏体化温度与过低的回火温度<250℃的组合,皮棉模具产生太大的应力。 尺寸变形 淬火及回火时的温度,不同种类的炉具及淬冷介质,会影响模具尺寸的改变。模具的尺寸与几何形状也同样重要。模具在加工时应预留加工量以弥补热处理后的尺寸变形。

在粗加工与半精加工之间建议预留0.15%作为S T A V AX ES T(S-136)的加工预留指标。 淬火过程的尺寸改变 试片100*100*25毫米经正规的热处理程序,在淬火时的尺寸改变。 淬火过程 由1020℃起 宽度%长度%厚度% 油淬最小 最大 +0.02 -0.05 +0.02 -0.03 +0.04 - 分级淬火最小 最大 +0.02 -0.03 ±0 +0.03 -0.04 -空冷最小 最大 -0.02 +0.02 ±0 -0.03 ±0 - 真空淬火最小 最大 +0.01 -0.02 ±0 +0.01 -0.04 - 回火时的尺寸改变 注意:淬火时和回火时的尺寸改变必须加在一起。

T12钢热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T12钢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院(系):冶金材料系 专业年级:材料1201 负责人:陈博 唐磊,杨亚西, 合作者:谭平,潘佳伟,多杰仁青 指导老师:罗珍 2013年12月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冶金材料系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学生姓名陈博,杨亚西,唐磊,谭平,多杰仁青,潘佳伟 课程设计题目T12 设计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碳素工具钢的性能及其热处理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础技能训练。 2.课程设计的任务分组(碳素工具钢T12) ①:锉刀的热处理工艺(唐磊) ②:热处理后的组织金相分析(陈博) ③:淬火(潘佳伟) ④:回火(多杰仁青) ⑤:局部淬火(谭平) ⑥:缺陷分析(杨亚西) 3.课程设计的内容: T12钢热处理工艺设计流程 4参考文献: 【1】詹艳然,吴乐尧,王仲仁.金属体积成形过程中温度场的分析.塑性工程学报,2001,8(4) 【2】叶卫平,张覃轶.热处理实用数据速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9---60 【3】许天己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4"~136 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周周一~周二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设计理论学习 周三~周五分组进行典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设计第二周周一~周三撰写设计说明书 周四~周五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日

热处理工艺卡 热处理工艺卡材料牌 号 T12 零件重 量 锉刀400g 工艺路 线 热轧钢板冲压下料——退火——校直——铣或刨侧 面——粗磨——半精磨——剁齿——淬火加回火。 技术条件检验方法 硬度HRC60-62,HB≤207 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金相组 织 珠光体,马氏体和 渗碳体 金相观察 力学性 能 硬度:退火,≤ 207HB,压痕直径≥ 4.20mm;淬火:≥ 62HRC 布氏法,洛氏法 工 序号工序名称设备 装炉方式 及数量 加热温 度℃ 保温 时min 冷却 介 质 温 度 ℃ 冷却时间 min 1 预热加热炉- 550-65 加热 时间 的5-6 倍 - - - 2 球化退火退火炉- 760-77 0 2-4h 空 气 550 -60 4h 3 淬火保护气 氛炉- 770-78 - 水150 -20 10 4 低温回火回火炉- 160-18 0 0.75- 1h 空 气 150 60 编制人陈博编制日期2013.12.11 审核日期

高锰钢工艺(学术参考)

高锰钢工艺 1.高锰钢有哪几种?其性能如何? 锰含量约为11%~18%的钢称高锰钢。常用的铸造高锰钢ZMn13的化学成分为:Mn含量11%~14%,c含量1.0%~1.4%,Si含量0.3%~1.0%,P 含量<0.03%,S含量<0.05%。 高锰钢是一种耐磨钢,经过水韧处理的高锰钢可以得到较高的塑性和冲击韧性。所谓水韧处理,就是把钢加热到1000℃~1100℃,保温一段时间,使钢中的碳化物全部溶入奥氏体中,然后迅速冷却,使碳化物来不及从奥氏体中析出,从而保持了单一的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经过水韧处理的高锰钢称为高锰奥氏 体钢。其力学性能为:σ b =980 MPa,σs=392 MPa,HB210,δ=80%,α k =2.94 MJ /m2。 高锰钢具有很高的耐磨性,虽然它的硬度只有HB210,但它的屈服点σs 较低,只有σb的40%,因此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高锰钢在受到外来压力和冲击载荷时,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或严重的加工硬化现象,钢被剧烈强化,硬度显著提高,可达HB450~550,因此有了较高的耐磨性。 高锰钢可分为高碳高锰耐磨钢、中碳高锰无磁钢、低碳高锰不锈钢和高锰耐热钢。几种高锰钢的牌号和性能见表5-1。

2.高锰钢有哪些切削加工特点? 高锰钢锰含量高达11%~18%,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在切削加工中有以下特点: (1)加工硬化严重:高锰钢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大,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细晶粒的马氏体组织,从而产生严重的硬化现象。加工前硬度一般为 HB200~220,加工后表面硬度可达HB450~550,硬化层深度0.1~0.3 mm,其硬化程度和深度要比45号钢高几倍。严重的加工硬化使切削力增大,加剧了刀具磨损,也容易造成刀具崩刃而损坏。 (2)切削温度高:由于切削功率大,产生的热量多,而高锰钢的导热系数比不锈钢还低,只有中碳钢的1/4,所以切削区温度很高。当切削速度Vc<50 m/min 时,高锰钢的切削温度比45号钢高200℃~250 ℃,因此,刀具磨损严重,耐用度降低。 (3)断屑困难:高锰钢的韧性是45号钢的8倍,切削时切屑不易拳曲和折断。 (4)尺寸精度不易控制:高锰钢的线膨胀系数与黄铜差不多,在高的切削温度下,局部产生热变形,尺寸精度不易控制。切削高锰钢时,应先进行粗加工,工件冷却后再进行精加工,以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 3.怎样通过热处理改善高锰钢的切削性能? 金属材料的切削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耐磨性及线膨胀系数等。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从而改善其切削性能。改善高锰钢的切削性能可以通过高温回火来实现。将高锰钢加热至600℃~650℃,保温两小时后冷却,使高锰钢的奥氏体组织转变为索氏体组织,其加工硬化程度显著降低,加工性能明显改善。加工完成的零件在使用前应进行淬火处理,使其内部组织重新转变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 4.切削高锰钢时怎样选择刀具材料?

模具钢的处理

模具钢的处理 模具钢材的热处理方式与加工工序安排密切相关。在模具制造时,应当根据材料和加工工艺路线来选择热处理方法,制定相应得热处理工艺。 (1)一般冷作模具钢工作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安排:筹造——退火——机械加工成型——淬火与回火—工修整。 (2)冷作模具钢采用成型磨削及电加工工艺:锻造——退火——机械粗加工——淬火或回火——精加工(磨削、电加工)。 (3)冷作模具钢复杂冲模的加工:锻造——退火——机械粗加工——高温回火或调质——机械加工成型——淬火与回火——磨削与电工加工成型。 大多数冷作模具钢使用状态为淬火与回火,模具硬度通常为60hrc,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具表面硬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常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如渗碳、渗氮、渗硼氮碳共渗、td 法渗钒铌、化学气相村积(cvd)等作为最终热处理。 模具热处理 模具制造的成本高,特别是一些精密复杂的冷冲模、塑料模、压铸模等。采用热处理技术提高模具的使用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模具寿命,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模具技术工作者十分重视模具热处理技术的发展。 1 真空热处理 模具钢经真空热处理后有良好的表面状态,变形小。与大气下的淬火比较,真空油淬后模具表面硬化比较均匀,而且略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真空加热时,模具钢表面呈活性状态,不脱碳,不产生阻碍冷却的氧化膜。在真空下加热,钢的表面有脱气效果,因而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炉内真空度越高,抗弯强度越高。真空淬火后,钢的断裂韧性有所提高,模具寿命比常规工艺普遍提高40%~400%,甚至更高。冷作模具真空淬火技术已得到较广泛的使用。 2 深冷处理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模具钢经深冷处理(-196℃),可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一些模具经深冷处理后显著提高了使用寿命。模具钢的深冷可以在淬火和回火工序之间进行,也可在淬火回火之后进行深冷处理。如果在淬火、回火后钢中仍保留有残余奥氏体,则在深冷处理后仍需要再进行一次回火。深冷处理能提高钢的耐磨性和抗回火稳定性。深冷处理不仅用于冷作模具,也可用于热作模具和硬质合金。深冷处理技术已越来越受到模具热处理工作者的关注,已开发出专用深冷处理设备。不同钢种在深冷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及其微观机制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3 模具的高温淬火和降温淬火 一些热作模具钢,如3Cr2W8V、H13、5CrNiMo、5CrMnMo等,采用高于常规淬火温度加热淬火,可以减少钢中碳化物的数量、改善其形态和分布,使固溶于奥氏体中碳的分布均匀化,淬火后可在钢中获得更多的板条马氏体,提高其断裂韧性和冷热疲劳抗力,从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例如3Cr2W8V钢制的一种热挤压模具,常规淬火温度为1080~1120℃,回火温度为560~580℃。当淬火温度提高至1200℃,回火温度为680℃(2次),模具寿命提高了数倍。 W6Mo5Cr4V2、W18Cr4V高速钢和Cr12MoV等高合金冷作模具钢,可适当降低其淬火温度,以改善其塑韧性,减少脆性开裂倾向,从而提高模具寿命。例如W6Mo5Cr4V2的淬火温度可选用1140~1160℃。 4 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模具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抗咬合、抗氧化性等性能。几乎

17-4 热处理工艺

标准:GB/T 1220-1992 ●特性及应用: 0Cr17Ni4Cu4Nb是由铜、铌/钶构成的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0Cr17Ni4Cu4Nb有较高的强度、耐蚀性、抗氧化性,0Cr17Ni4Cu4Nb这个等级具有高强度、硬度(高达300℃/572℉)和抗腐蚀等特性。经过热处理后,产品的机械性能更加完善,可以达到高达1100-1300MPa(160-190 ksi) 的耐压强度。这个等级不能用于高于300℃(572℉) 或非常低的温度下,它对大气及稀释酸或盐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它的抗腐蚀能力与304和430一样。 ●应用领域: 1.海上平台、直升机甲板、其他平台 2.食品工业 3.纸浆及造纸业 4.航天(涡轮机叶片) 5.机械部件 6.核废物桶 ●化学成分: 0Cr17Ni4Cu4Nb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Nb 其他 ≤0.07 ≤1.00 ≤1.00 ≤0.035 ≤0.030 3.00-5.00 15.5-17.5 - 3.00-5.00 0.15-0.45 - 美国ASTMS17400,AISI630,UNS630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Nb 其他 ≤0.07 ≤1.00 ≤1.00 ≤0.040 ≤0.030 3.00-5.00 15.5-17.5 - 3.00-5.00 0.15-0.45 - 日本SUS630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Nb+Tao 其他 ≤0.07 ≤1.00 ≤1.00 ≤0.040 ≤0.030 3.00-5.00 15.5-17.5 - 3.00-5.00 0.15-0.45 - 欧洲X5CrNiCuNb16-4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Nb+Tao 其他 ≤0.07 ≤1.00 ≤1.00 ≤0.040 ≤0.030 3.00-5.00 15.5-17.5 - 3.00-5.00 0.15-0.45 -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480℃时效,≥1310; 550℃时效,≥1060; 580℃时效,≥1000; 620℃时效,≥930 条件屈服强度σ0.2 (MPa):480℃时效,≥1180;550℃时效,≥1000;580℃时效,≥865;620℃时效,≥725 伸长率δ5 (%):480℃时效,≥10;550℃时效,≥12;580℃时效,≥13;620℃时效,≥16 断面收缩率ψ (%):480℃时效,≥40;550℃时效,≥45;580℃时效,≥45;620℃时效,≥50 硬度:固溶,≤363HB和≤38HRC;480℃时效,≥375HB和≥40HRC; 550℃时效,≥331HB和≥35HRC;580℃时效,≥302HB和≥31HRC;620℃时效,≥277HB和 ≥28HRC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1)固溶1020~1060℃快冷;2)48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470~490℃空冷; 3)55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540~560℃空冷; 4)580℃时效,经固溶处理 后,570~590℃空冷;5)62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610~630℃空冷。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沉淀硬化型。 ●交货状态: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工艺技术)热处理加工工艺

热处理加工工艺 表面淬火 ? 钢的表面淬火 有些零件在工作时,在承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与普通淬火比具有如下优点: 1.热源在工件表层,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 2.工件因不是整体加热,变形小。 3.工件加热时间短,表面氧化脱碳量少。 4.工件表面硬度高,缺口敏感性小,冲击韧性、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等均有很大提高。有利于发挥材料地潜力,节约材料消耗,提高零件使用寿命。 5.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劳动条件好。 6.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7.不仅用在表面淬火还可用在穿透加热与化学热处理等。

?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将工件放在感应器中,当感应器中通过交变电流时,在感应器周围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在工件中相应地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在工件表面形成感应电流,即涡流。这种涡流在工件的电阻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淬火加热温度,可实现表面淬火。 ? 感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 1.表面硬度:经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通淬火高 2~3 个单位(HRC)。 2.耐磨性:高频淬火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这主要是由于淬硬层马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度高,以及硬度比较高,表面的高的压应力等综合的结果。 3.疲劳强度:高、中频表面淬火使疲劳强度大为提高,缺口敏感性下降。对同样材料的工件,硬化层深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硬化层深度增加而疲劳强度增加,但硬化层深度过深时表层是压应力,因而硬化层深度增大疲劳强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一般硬化层深δ=(10~20)%D。较为合适,其中D。为工件的有效直径。 ◆退火工艺 退火是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是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则是粒状珠光体。总之退火组织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退火的目的

超高锰钢热处理工艺优化及力学性能的提高

? ?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621000600)。收稿日期:2006-03-27收到初稿,2006-07-03收到修订稿。作者简介:闫华(1982-),男,河南罗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强韧耐磨铸钢的研究。E-mail:yanhua19820915@sina.com 闫 华1,谢敬佩1,王文焱1,李继文1,王爱琴1,张东海2,王 伟2 (1.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2.鞍钢集团鞍山矿山机械制造厂,辽宁鞍山114042) !!!!!" !" !!!!!" !" 摘要:优化了含Cr、Mo及RE-Si-Fe变质处理超高锰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超高锰钢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后的组织和力 学性能。结果表明,沉淀(弥散)强化使奥氏体晶内析出了弥散颗粒状M23C6型碳化物,强化了奥氏体基体。优化出超高锰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加热至1100℃保温4h,水淬,再经250℃保温4h,空冷。该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奥氏体晶粒细小,晶内颗粒状碳化物均匀、弥散分布,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即σb=994.51MPa,σs=430.98MPa,αk=260 J/cm2 ,HB227,δ=55.03%。与常规水韧处理相比σb提高了18.2%,σs提高了7%,αk提高了22%,δ 提高了30.3%,硬度提高了9.7%。 关键词: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超高锰钢 中图分类号:TG142.72;TG1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77(2006)10-1067-04 YANHua1,XIEJing-pei1,WANGWen-yan1,LIJi-wen1,WANGAi-qin1,ZHANGDong-hai2,WANGWei2 (1.College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3,Henan,China;2.AngangGroupAnshanMining-machineryandManufacturing Plant,Anshan114042,Liaoning,China)Abstract:Theheattreatmentprocessofsuper-highmanganesesteelwithRE-Si-FemodificationwhichcontainsalloyingelementsCrandMoisoptimizedandthestructure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thesteelbydifferenttemperingtemperaturetreatmentprocessarealsostudied.Theexperimentresultsshowthatafterprecipitation(dispersion)strengtheningtreatment,thesecond-phase,carbideparticlesM23C6aredistributinginausteniticgrains,whichintensifytheausteniticmatrixofthesteel.Theoptimalheattreatmentistreatedbywatertougheningat1100℃andtemperingat250℃for4hours.Themicrostructureofthesuper-highmanganesesteelisfinecarbideparticlesrelativelyevenprecipitatinginausteniticmatrix,anditsmechanicalpropertiesis enhanceddramatically:σb=994.51MPa,σs=430.98MPa,αk=260J/cm2 ,HB227,δ=55.03%.Comparedwiththatoftheconventionaltreatment,theσb,σs,αk,δandhardnessareincreasedby18.2%,7%,22%,30.3%,and9.7%respectively. Keywords:heattreatmentprocess;mechanicalproperties;super-highmanganesesteel应用技术 超高锰钢热处理工艺优化及力学性能的提高 OptimizationofHeatTreatmentProcessandMechanical PropertiesEnhancementofSuper-highManganeseSteel 由英国的R.A.Hadfield于1882年发明的高锰钢是历史最悠久的耐磨材料。高锰钢作为耐磨材料,在抵抗强冲击、大压力作用下的磨料磨损或凿削磨损方面,其优异的耐磨性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在较大的冲击载荷或接触应力作用下,其表层迅速产生加工硬化,并有高密度位错和形变孪晶相继生成,从而产生高耐磨的表面层,而此时内层奥氏体仍保持着良好的韧性。高锰钢的这种加工硬化特性使其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建材、铁路、电力、煤炭等机械装备中[1-5]。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在冶金、矿山等行业不断出现大型设备,如采矿、破碎、挖掘设备等,其抗磨 配件重达几吨到几十吨,有效厚度均在100mm以上,传统高锰钢(ZGMn13)的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已不能满足这些大型厚壁耐磨件的要求[4]。经本课题组长期以来对耐磨材料的研究并跟踪厂家使用情况,超高锰钢代替传统的高锰钢能满足抗磨件大型化的需要,在高应力、强冲击工况条件下具备优异抗磨性能、高韧性、高水韧化能力,使用过程中使厂家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 1 试验内容和方法 1.1 超高锰钢的化学成分 向奥氏体锰钢中加入Cr、Mo等合金元素,改进热 Oct.2006Vol.55 No.10 铸造 FOUNDRY 10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