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器第1课时电阻器认识

电阻器第1课时电阻器认识
电阻器第1课时电阻器认识

项目二电阻的认识与检测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电阻器的基本知识,掌握色环电阻的阻值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中学,理解电阻器的基本知识,掌握色环电阻的阻值辩认,并能熟练读出色环电阻的标称阻值

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电阻器的阻值表示方法,色环电阻的阻值辩认

【教学难点】色环电阻的阻值辨认

【器材准备】散装电阻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产品展示

2、工作任务

1、了解电阻器的有关知识。

2、学习电阻器的阻值识别

二、研究任务

通过二极管发光应用电路来学习电阻器的有关知识及万用表测电阻的具体操作

三、任务实施

【任务1】了解电阻器的知识

1、原理图

2、电阻的基本概念

1)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的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2)其他单位:千欧(K Ω ),兆欧(M Ω ), 3)电阻单位换算:1 M Ω =1000 K Ω= 106 Ω 1 K Ω=1000 Ω= 103 Ω 4)电阻器的分类:

(1)按组成材料可分:为碳膜、金属膜、合成膜和线绕等电阻器 (2)按用途可分:为通用、精密型等电阻器

(3)按工作性能: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和敏感电阻器

5)电阻器通常称为电阻,它在电路中起分压、分流和限流等作用,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元件。

3、电阻器在电路中常见符号 文字符号:R 图形符号

4、电阻器型号命名方法

小有差别,但基

使用的产品,给

予同一序号;若

性能指标、尺寸

互换时,则在序

?例如:

?(1)精密金属膜电阻器

?(2)多圈线绕电位器

5、电阻的主要参数

①标称阻值:电阻器上标记的阻值,一般按E6.E12.E24系列标记。

②、允许误差:具体的电阻器而言,其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之间有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与标称阻值的百分比叫做电阻器的误差。若误差越小,电阻器的精度越高。电阻器的误差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对于普通电阻器其允许误差通常分为三大类,即±5%、±10%、±20%。对于精密电阻精度要求更高,允许误差有±2%,±1%,±0.5%~±0.001%等。

③、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器在正常大气压力及额定温度条件下,长期安全使用所能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值。它是选择电阻器的主要参数之一。各种功率的电阻器在电路图中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电阻器额定功率在电路图中的表示方法 6、阻值标示方法

① 直标法:用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表示阻值的方法,通常Ω可省略,如4.7K

② 文字符号法:将数字和特殊符号组合在一起,常见符号有M 、K 、R ,如4 K 7 33 K 、 R5

③数字表示法:常见与贴片电阻,用3~4位整数表示阻值,单位为Ω,(前两位表示有效值,末位表示倍率)。如102=1000Ω,1001=1000Ω.

RJ 1W 5.1K Ω ±5%89.2

④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环在电阻器的表面上标志出电阻器的标称阻值的方法,有四环与五环两种标志

表-1 五环电阻色环标识表

表-12四环电阻色环标识表

色环

颜色

四色环和五色环的区分

【任务2】色环电阻的读数

此电阻值:R=100?102Ω=10000Ω=10k Ω 此电阻的阻值误差:±2% 练习读出下列电阻器的标称阻值

橙橙红金 红红黑黑棕 红红黑金橙 33 × 102=3.3(K Ω) 220 × 100

=220(Ω) 220 × 10-1

=22(Ω) 误差: ±5% 误差: ±5% 误差±5% 【任务3】色环电阻的读数练习

将手中的色环电阻的色环颜色、标称阻值、允许误差填入下表中 四、学习评价

说明:

1、总分为100分。

2、电阻器的阻值表示方法辨认、每出现一处错误扣5分。

3、色环颜色的辨认、每出现一处扣5分。

4、各色环意义的理解、每出现一处扣5分,

5、标称阻值的辨认每出现一处错误扣5分,不会读的扣20分。

教学反思:

1、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有力于完成学习任务。

2、本次课的内容中,色环电阻的各色环的含义与各颜色所代表的数字是教学中的难点,大多数的学生对色环电阻的读数不太熟悉,课后多加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1课时

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1课时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1升”的实际意义。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升。在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3、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水杯、水壶、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学生收集的饮料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啤酒比赛”。老虎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两杯就开始摇摇晃晃,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狮子不服气地嚷:”你的杯子小,

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酒仙。狮子和老虎谁都不认输,打起来了。你认为谁说的对呢?(师生讨论) ●一、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课件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小学数学三年级《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毫米的认识》教案 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让学生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分硬币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做一做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深化了这部分内容。学习好本课的内容是以后学习长度单位、估测和实际测量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本节课学生并不陌生,从知识角度方面来讲有厘米、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角度来讲在每个学生的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对此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程中尽可能多地经历数学交流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会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谁来说说你的身高是多少? 在测量身高的时候,你们用到了什么单位?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吗?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2)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下自己的校徽,现在请你仔细观察校徽,你能估 计一下它的长和宽吗?(指名几位)究竟估得准不准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准确的长度呢?(测量)以前测量过吗?想一想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校徽一端要对准0刻度)现在请你赶紧测量一下吧! (学生汇报)可能:有的说宽1厘米多一点,有的说2厘米不到。 师:那也就是说宽不是整厘米数,如果老师想知道他的准确长度那怎么办? (3)师小结: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比较准确的测量它,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感知1毫米的长度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手拉手,地球村》教案 新人教版

《手拉手,地球村》 一、教材分析: 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绿色畅想》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通过重复轻快的节奏和大跳音程塑造了热情、灵巧、开朗的小主人公的形象。在句末辅以击掌或用打击乐器演奏,较好地突出了少年儿童的活跃性格和情趣。第二乐段是合唱部分,两拍和三拍的长音频频出现(第一乐段中最长的音只有一拍半),使音乐变得更加宽广、爽朗,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音程为主,只有两处用了连续的纯五度进行,具有“副歌”的性质,其歌词“地球村是我们共同的家乡,生命河在我们心中歌唱”,正是这首歌曲所需表达情感的点题之句。 二、学生特点: l、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无论是在音准、节奏、歌曲情感把握,还是在二声部合唱的配合上都有较好的基础。 2、通过平时音乐课堂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用竖笛演奏所学歌曲。 3、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富有想象力,喜欢挑战自我。 三、设计理念: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无论是在音准、节奏、歌曲情感把握,还是在二声部合唱的配合上都有较好的基础。歌曲《手拉手,地球村》中穿插的节奏伴奏及第二乐段的二声部合唱正迎合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胜、富有挑战性的心理特点。所以,整个歌曲的教学,老师以引导为主,主要让孩子们通过聆听歌曲,整体感受,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完成。 四、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2、通过歌曲增强学生关注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培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能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手拉手,地球村》。 六、教学难点: 歌曲第二乐段中二声部合唱的配合与声音的统一与和谐之美。 七、教具准备: 节奏卡片、钢琴、歌曲范唱带及伴奏带。 八、教学过程: 一. 课件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可能即将毁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断。(放映有关于地球上各种气候如龙卷风、洪水、冰川等气象给地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这一片断。) 看完谈下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到这些灾害呢? 二、保护地球——演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温馨的家乡遭到灾害,甚至毁灭,面对这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我们等待这些灾害的到来吗?不,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来保护地球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1、师:同学们,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聆听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播放范唱) 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歌曲中你听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 歌中你除了听到小朋友的歌声外,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学生聆听歌曲两遍,自由回答说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学习。

第1课时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2页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铺垫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2.读懂图意 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3.提出问题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 (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 (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 ……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问题 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怎样计算 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学生体验笔算的“麻烦”。) (1)(2) 教师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 ●有没有使计算快速、简便的计算工具 ●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 揭题: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器计算。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板书课题:计算器)

认识容量和升(1)教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 备课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备课人:涟水县向阳小学吴莹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3.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感受一升的大小。 课前准备: 1.师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一个冷水壶;茶杯;水;饮料瓶; 量杯等。 2.每个小组准备一些盛液体的容器,以及一个一升的量杯和一个棱长1分米的 正方体玻璃容器。 教学时间:(数学,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吗?谁能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个故事非常有意义,教育我们要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现在老师为这个故事写了续篇,想听吗? 师:后来这三个和尚吸取了教训,重建寺庙后又买了两个水缸,现在庙里有三个水缸(课件出示三个大小、形状不一的水缸)。他们三个人重新分配任务,每人一个水缸,每天都要装满水。对他们现在这样的分工,你有什么看法? 师小结:1号水缸比较大,装水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1好水缸的“容量”大。(板书:容量)相对而言,2号水缸的容量就——(比较小)。那3号水缸的容量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情境中直观感受到

容器(水缸)大小和容量(能装水多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快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对这堂课学习的憧憬。 二、探究领悟,认识容量 1.认识容器 师:像水缸这样用来盛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器皿都叫做“容器”。(板书:容器)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出示各种容器图片。 2. 理解容量的意义 (1) 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哪一个的容量比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2) (课件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冷水壶)师:观察这两个冷水壶,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往冷水壶中倒水过程。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出示其中一个冷水壶)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容量了,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指的是什么吗?如何来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小组讨论后再汇报。 学生上台演示倒水过程。(课件出示) 师:现在大家能说说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 小结:由于杯子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一壶水倒出来的杯数就不一样。得到的答案也会不同。所以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两个水壶相互倒水的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容量的大小。之后再通过具体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自己体会和理解容量概念。接着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逐步体会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师:我们常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带来的饮料瓶、罐上找一找。同桌相互交流后汇报。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3 测量 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本单元共有9个例题,分别呈现了不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的目标。在编排上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操作和体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感受,感悟新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估测的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的估测。还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列表法。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列表一一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问题,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学会数学思考。 本单元的测量在本套教科书中处于测量教学的第二阶段——理解测量。在对“毫米”“分米”“千米”“吨”的介绍中,重视学生的实际感受,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突破难点:在推理中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最后列表这一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二年级,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了解测量的第一阶段。学生已有这样的基础认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回顾旧知识,让学生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对新知识的实际感知中,体会单位之间的进率,理解测量的意义。学生在学习之前有能力按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寻找一定长度或质量的生活实例的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在增强。本单元的内容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在操作中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有效开展。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大量操作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在身边寻找能用相关的单位测量的物体,在找的过程中体会各个单位的适用范围;要合理安排“动”与“静”的时间,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 2.在推理中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知道单位间的关系。教科书中的单位换算分为两类,即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和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在学生初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思考方法后,教师要及时放手让学生在尝试练习时互相说一说推理过程,在表达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梳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可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用熟悉的物体作参照物的方法和测量较长距离时可运用分解的策略,体会

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新授课学习过程设计 课题泰山古树—计算器 课标陈述了解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器各键的名称及功能;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必要的计算。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实际应用中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4.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学习环节教学 设计 评价任务评 价标准 设计修改备注 (学习资源) 一、设创情境提出问题评价 设计 读懂情景图;找出数学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 1.准确找出数学信息;?? 2.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 多媒体课件 过程 实施 设计 (预 设) 出示“五岳之首--泰山”,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 流。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 同学们愿意吗?(板书:泰山古树) 师:仔细观察信息窗里的信息,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的古树棵树分别是3449棵、527棵、 1640棵。 预设2;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的石刻数量分别是157块、 (课件出示 情境 图,介 绍五岳 之首-- 泰山。)

二、 小组 学习 自主 探究 过程 实施 设计 (预 设) 1.解决问题 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怎样计算? 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学生体验笔算的“麻 烦”。) (1) (2) 思考:有没有使计算快 速、简便的计算工具? 教师用计算器计算。 (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 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 揭题:引 导学生说出用计 算器计算。现在, 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 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带来快捷方便。(板书 课题:计算器) 【预设】: 生1:用计算器计算更快速、准确。 …… 小结;我们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借助计 算器。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计算器”,并请计算器帮 我们解决数学问题。 2.认识计算器 ●请大家欣赏课件,观察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说说它 们的外观和构造。 每生一个计 算器,数学 练习本。

认识容量和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

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第三单元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第三单元测量 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最新教案)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教材第23~27页内容、教材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1.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2.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 【复习导入】 计算工具的历史 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新课讲授】 一、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 的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容量忽然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由此过度到第二个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估计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2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联系实际形成1 升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最新编辑教材)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21——22页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估测方法。 三.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 卷尺和测绳 五.学习时间: 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主学习 我能填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 5米=()厘米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22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课中 1.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3.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本节我学会了: .掌握不太好的是:

手拉手儿歌教案

手拉手儿歌教案 【篇一:小学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清江镇第一小学黄元红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朝气的少年儿童歌曲。歌曲表现了同 学之间的友情和真情,热情地颂扬了欢乐的友谊。曲中每乐句中“o x x , x x x ”切分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使得曲调活泼跳跃,富于动感。歌曲以六度大跳进入合唱部分(8小节),在曲调上采用了重复的手法,配以衬词“啦啦啦”使同学间欢乐的友爱的情绪得以进一步的抒发,也表达了儿童们为创造一个充满友爱,温暖的世界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手拉手》,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 友谊的美好。 2.通过音程的练习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部分,声音能达到和谐统一。 3.学习弱起的切分节奏和切分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的合唱。 2.歌曲中的弱起切分和切分节奏。 3. 能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感受友谊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 1.第一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提问: 如果你是这首歌曲的作曲家,你希望大家用怎样的情绪和速度来演 唱呢? 2.第二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爱记歌词”,看看谁的记忆力好, 记得多。 并从歌词中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友谊的主题。 3.第三次欣赏歌曲(录音) 师:请你仔细的听,歌曲中每句的句尾都有什么特点。(先让学生 说句尾的特点,再出示曲谱) 4.第四次欣赏歌曲(师范唱)

你能随着老师的指挥,合着音乐在歌曲的句尾加入这样的伴奏吗? 第一乐段加x xx第二乐段加xx (5处) (二)解决难点 导入: 师:没想到,我们之间还挺有默契的。初次合作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那下面老师想和你玩个游戏,测试一下我们的默契指数到底高不高。这个游戏不仅需要你的耳朵还需要你的大脑哦。第一步:(师生音 符对对碰) 1.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音符对对碰,我们一共唱三组音符。你们需要 唱的分别是6、4、1三个音。跟琴唱一次,记住音高。 2.想知道我要唱的三个音吗?我用歌声告诉你,你们先唱好6,保持住,我再加入。看看你们能不能保持并不受影响。(依次类推,引 出4、2、6). 第二步:(生生音符对对碰) 3.很好,看来我们之间真是默契十足,现在我给你们分分组,这边 的同学唱6.这边同学唱4.(依次类推)第三步:(分组学习二声部 旋律) 4.简单的几个音碰在一起都能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来。那我把这几 个音编成两条旋律,你们看。分声部自学。(师进入学生,指导)(出示高低声部曲谱) 5.好,现在我们检查一下学习情况,你们听,这是哪个声部的旋律。(生听辨) 6.耳朵真灵,那你们听听,高声部的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热烈高 昂的。 低声部给人奋进积极的感觉。 7.请每组的同学跟琴演唱三次,谁能记住自己的旋律。比赛(谁记 得牢) 第四步:(师生配合演唱二声部) 8.各自的旋律已记住,那是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我给你们增加点 难度那老师给你们增加点干扰,高声部的同学先唱。生唱高声部, 师加低声部。反之练习。测验。(谁不受干扰) 第五步:(生生合作演唱二声部) 9.看来,你们都是高手啊。那最后请你们一起来合作演唱二声部。 你们知道唱好合唱的三大法宝吗?第一记住自己的旋律,第二找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计算器(第1课时)

《计算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计算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2.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显示屏及按键),掌握数字键排列的一般规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和只有用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铺垫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交流。 今天,我们要登上“五岳之首--泰山”去寻找发现数学问题,同学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2.读懂图意 通过情境图观察了解提供的数据及信息。“泰山古树、石刻的数量统计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3.提出问题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温馨提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 【预设】:(1)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2)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 (3)虎山、天烛峰和岱庙的古树一共多少棵? (4)岱庙、登山东路、岱顶和灵岩寺一共有多少块石刻? ……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解决问题 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 ●怎样计算? 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笔算。(学生体验笔算的“麻烦”。) (1)(2) 教师用计算器计算。(让学生感受教师计算的速度“快”) ●有没有使计算快速、简便的计算工具? ●展示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谈谈计算后的感受? 揭题:引导学生说出用计算器计算。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板书课题:计算器) 【预设】: 生1:用计算器计算更快速、准确。 ……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第1~2页,第3页练一练,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容量和1升。 教学难点:感受1升水有多少。 教学准备: 课件,冷水壶1把,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容量的意义 1. 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矿泉水瓶:这两个瓶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 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指出:左边这个瓶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瓶子的容量比较大。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 2.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观察这三个水壶,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水壶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倒一倒,发现:左边水壶的容量大,右边水壶的容量小。 3. 练一练第1题: 出示三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观察这三个水杯,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水杯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倒一倒,发现:中间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 二、感受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 对话解读。 谈话:小明听说好朋友小亮家新买了一套茶具,打电话询问了茶具的有关信息。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内容。先连一连,再说说哪一句是回答水壶的容量的。 什么颜色的?一个冷水壶和四个茶杯。 有几个?装满水后能倒满5杯。 有多高?淡蓝色的。 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15厘米。 2. 谈话:小明说:“我家有一个黄色的水壶,这个水壶能倒几杯呢?” 通过演示,得出: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 3. 提问:小明家的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小亮家的蓝色水壶能倒满5杯水。小明认为他家水壶的容量比小亮家水壶的容量大,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认识到杯子可能不一样。 4. 第二次演示:教师把杯子里的水倒回水壶内,重新换大一点的杯子倒一倒。黄水壶里的水能倒满5杯。 5. 提问:这个黄水壶的容量到底是几杯?从这两次倒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同样一壶水倒入容量不同的杯子,能倒满的杯数不同。要使用同样的水杯才便于比较水壶容量的多少。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 出示商品商标特写(色拉油5升、牛奶1升、饮料 2.5升等)。 提问: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升、L。 再问:你们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装上看到这个容量单位的?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21——22页内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估测方法。 三.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 卷尺和测绳 5.学习时间: 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主学习 我能填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 5米=()厘米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22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 作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

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课中 1.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3.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本节我学会了: .掌握不太好的是: 5.达标测试 1)、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

一年级下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音乐《手拉手》教学设计 第3课手拉手 教学内容: 一、聆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 二、表演《雁群飞》《数鸭子》 三、编创与活动 单元目标: 一、情感目标:在四首相同主题,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二、认知目标: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认识四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能从图的形态上懂得“0”不出声,静止一拍,为今后学习休止符建立感性层面的经验; 三、技能目标: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2.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重点:进行最初级的二声部节奏的训练,培养学生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表演《雁群飞》编创与活动 3.表演《数鸭子》 4.聆听《鸭子拌嘴》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7 课时目标: 1.感受歌曲昂扬的音调和欢快的情绪。

2.领会歌曲的内涵,团结就是力量。 3.能用轻快的歌声参与歌曲演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会歌曲内涵,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一单元歌曲 1.放牛歌 2.牧童 三.聆听《我们手拉手》 1.翻开课本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 设问:图上画了些什么? 2.从学生观察引出欣赏曲目《我们手拉手》------板书 3.初听乐曲 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什么和什么手拉手?(引导学生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 4.学生谈话: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5.复听歌曲 老师在黑板上逐句贴出歌词,在1—3乐句后分别加上“”的伴奏节奏,学生边听边和着音乐拍手。 6.学生分组为歌曲编创表演 要求:可以是律动,也可以是舞蹈动作,只要能表达出歌曲的情绪即可。 7.展示编创成果。 四.板书设计 我们手拉手 鲜花和鲜花手拉手,太阳也微笑点头 大雁和大雁手拉手,把风雪抛在身后 浪花和浪花手拉手,向东方滔滔奔流 高山和高山手拉手,挺直腰挺起胸口 绽开我的笑脸, 迈开我的脚步,伸出你的双手。 我们手呀手拉手,让我们手拉手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1~22例1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24“练习五”第1题。 ?教学目标 1.引导让学生经历观察、比画、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活动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和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刻度尺、1分硬币、电话卡、公交卡、医保卡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1.谈话导入。 师: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长度单位?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 指名学生回答,并比画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 师:请说一说你们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 回顾测量的方法,重点强调从0刻度开始测量。 2.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 3.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1。

师: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发言,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依据。 【学情预设】学生会用一定的标准去估计,例如1拃、铅笔的长度或者目测。 师:估得准吗?下面请大家动手用尺子测量,验证自己估的结果。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4.师: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表示呢?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 【学情预设】用厘米和米作单位太大了,应该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 师:这时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测量需求出发,导入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自主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师:关于毫米,你们知道哪些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不对的观点要及时评价,有价值的观点可留板书,新课授完后进行分析。 师: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学情预设】除了以前所学的厘米外,每两个数字之间还有小格子。 师:每个小格子的长度就是1毫米。 课件演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每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