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

摘要: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西周以前。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都十分重视教育。而在有历史记载的西周,不仅有国学,还有乡学;不仅有大学,还有小学;不仅有宫廷教育,还注意幼儿教育,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体的“六艺”教育体制。到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以孔子为首,私学开始兴起。中国古代的教育从此便也不断发展完善。西汉大学,晋代国子学和太学,唐代书院等等,古代辉煌的教育为我们造就了一批有些的文人和政客,也使得中华文明更好的传承了下来。了解古代教育的发展,同时对照现代教育,取其精华,对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教育起源,发展历史,教育制度,现代启示

正文:因为有了教育,人类不再蒙昧无知;因为有了教育,知识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因为有了教育,我们才可以不断进步。中华的文化,因为教育而得到了薪火相传,我们才能成为仅存的四大

文明古国之一。要更好的了解教育,我们不得不首先思考教育的

目的,从古而始的教育,是为了什么!?

在我看来,教育的目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西周初始的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礼”的观念,使统治者以“礼”来实现和巩固统治,而在礼乐崩坏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思想家兴起的私学,更多是比较单纯的传播自己的思想,政治目的较为减弱了。也正是因为随着春秋时期的“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王权衰败,礼制破坏,使官学失去了政权的依托,也使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下层扩散,出现了“学术下移”的现象,“学术下移”进一步加速了官学的衰败,也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私学到了春秋末期进入了初步繁华的阶段,私学的发展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和繁荣。而从西汉开始,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代表的教育文化不断沁入了中华文化的整个躯干里。

在古代漫长的教育发展史之中,如果说文化内涵式贯穿教育的血肉的话,那么各种制度便是撑起古代教育的骨架。而不得不提的便是隋唐伊始的科举制度了,科举制度正可谓是古代教育的脊椎骨,撑起了整个的古代教育。

在西周时期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古今图书集成》称:“周

承四代之制,立四学于京师,辟雍居中(即成均),东郊在左(即东序),瞽宗在右(即右学),虞痒在国之西郊,其在侯国之都者曰颊宫,自乡遂而下,则庠序并设。”西周的学校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西周的大学优辟雍、大池、射庐、宣庸等不同名称,都是周天子率群臣及学生习射和作乐舞的地方。“乡学”是地方学校,《礼记·学记》又说:“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毛奇龄在《学校问》中说:“至于乡以下,则有四学”,“一曰乡校”,“一曰州序”,“一曰党庠”,“一曰家塾”。其中,西周学校的教师和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也建立了初步的规程:入学年龄及修业期限;考查和奖惩;视学制度和隆重的养老典礼,即席“乞言”、“合语”,即向耆老乞求善言,互议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官学教育制度兴起。制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学制系统,其中官学分五级:中央有太学一级,在地方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汉代太学里设有博士,学和校置经师一人,庠和序置孝经师一人,担任教学工作。汉代太学很重视考试,它没有规定修业年限,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毕业授官。汉代私学的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与及门授教两种。其学习分为小学阶段和专经阶段:小学阶段的私学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蒙学,以识字为主;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论语》、《孝经》,是专经前的准备阶段。

唐代盛行的是科举制度。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通过校内

考试挑选学业已成的学生报送至尚书省。其设科繁多,常设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义、策问、诗赋五种。考试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偏重思想,有的侧重文采,有的注重思想这些方法在考试中参互使用,即可以考查学生的书本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学生的思想、人品和才气。科举制度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又使我国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顶峰。

到了宋朝书院制度的兴盛。北宋属四大书院最为出名,王应麟的《玉海》以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为四大书院。而马端临《文献通考》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为四大书院。还有茅山书院也很出名,是宋初大书院之一。书院的数量和规模大;书院活动内容充实:藏书、供祀、讲学。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它重视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辩理,讲学可以自由听讲、不受地域和门派限制,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并多采取问难辩论的方式,师生关系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中国古代的教育就是经过这样一个个朝代,一代代志士的不断努力之下才变如此的饱满。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古代的教育还远远没有落后,其中仍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思想更多地着眼于国外。中国学者们大量地将外来教育思想本土化。但我们不要忘记中国的教育实践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育思想更称得上是源远流长。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理想教育, 渴望“诗意地栖居”, 倡导“最优化的教学”( 巴班斯基), 提倡人文教育以及素质教

育, 这些都可以从远至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雏形。而这些历经久远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思想, 是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

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中充盈的是先哲和先贤的教育智慧, 时至今日, 仍在给当代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带来诸多深刻的启示。不得不说的是,在古代教育之中,儒家思想是一个怎么都不能回避也回避不过去的重点。千百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对中华儿女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儒家的教育文化为例,怎样发掘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迪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素质教育的传统渊源———儒家诗书礼乐教育孔子重视对其

学生诗书礼乐方面的教育。

“诗”即西周以来的诗歌,儒家教育思想认为诗能够激发道德情感,体会风俗盛衰,观察政治得失,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的源泉。“书”即史书。读史可以提高学生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同时从其中获取行为指南。“礼”即周礼,是古老的道德标准

和礼仪,礼使学生学会了为人处世的基本规范。“乐”指乐曲,与“诗”相连。“乐”的作用是与“诗”相配合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论语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应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乐”在人格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儒家这种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可以为我们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很多资源。“应试教育”忽视了个人性情与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诗书礼乐”的标准能够为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与学习材料。

2.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发展之精髓

孔子的“因材施教”首先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孔子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性格爱好等的差异,再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论语》中保留了大量孔子评价学生个性德行差异的记录。其次孔子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这恐怕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源头吧。现代,我们也应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级别,保证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个性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向,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则应当以身作则,接受古代优秀教育思想的熏陶,在社会的实践之中将教育之精华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资料--《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期刊:《教育现代化的前行与反思———谈儒家思想对古代教育与现代代教育的启示教育现代化的前行与反思》刘珊(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西安71006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