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切面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自前向后依次为右室前壁、右窒腔、前室间隔(室间隔得前部)、左室流出道

与左室腔、二尖瓣前后叶及其腱索与乳头肌与左室后壁。于心底部分则为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主动脉辩与左心房。

切面二:也叫心底短轴切面显示主动脉根部横切面,主动脉根部后方为左右心房,中间有房间隔。切面三:二尖瓣短轴可见二尖瓣菲薄纤细,前后叶镜向运动,于舒张朋呈鱼口样张开,有足够

得开放面积,收缩期关闭。左室呈圆形,于收缩期呈一致性向心性收缩。切面四:乳头肌短轴切

显示左室腔内约在时钟3与8点得位置上二个突起得前外侧与后内侧乳头肌,于收缩期随心壁增厚而增厚。

切面五:心肌切面显示规则协调得向心性收缩与舒张得圆形图像即左室心尖部切面六:心尖四腔切面超声束由心尖向右上心底方向作额面扫查时,可显示左右心室、左右心

房、后室间隔与房间隔与二组房室瓣即二尖瓣与三尖瓣。

切面七:心尖二腔观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得前壁及下壁得舒缩功能。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第一节肝脾超声

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操作手法

1.体位

(1)xx 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就是一个必要得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xx 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得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 .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得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XX厚度与XX径线

1 .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得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得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得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xx及胆总管得宽度

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m 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

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xx

1 .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尽量显示脾得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得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胆囊测量

1 .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得长度。在胆囊有折叠得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得与。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得最宽径。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

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得l/3 ;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smm

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第三节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目前关于正常胰腺得超声测值尚无统一得标准,多数作者以测量胰腺得厚度(前后径)为标准。具体方法:

一.胰头得测量

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得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

3.正常参考值(成人):<2 5

二.胰体得测量

1 .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得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 0cm

三.胰尾得测量

1 .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

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得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 0cm

第四节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肾脏XX (上下径)测量

1.测量切面:肾脏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得最长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上下极顶端得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10、6 土0、6 (9- 11、2);女性:

10、4 土0、6(8、8-11、0)。

二.肾脏宽度(左右径)测量

1 .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冠状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近肾门与肾脏最宽部得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5、6 土0、5 (5、1-6、1);女性:5、

4 土0、4(5、0- 5、8)。

三.肾脏厚度(前后径)测量

1 .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矢状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最厚部得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4、2 土0、4 (3、8-4、6);女性:4、0 土0、5(3、5- 4、5)。

正常肾得大小有较大出入。一般男性肾脏大于女性,左肾大于右肾。在实际超声诊断中,并不因为肾得大小略有出入而影响其诊断结果,只有当肾脏过分巨大或缩小时才有诊断意义。

而对肾实质得厚度,尤其就是肾皮质得厚度减薄意义较大。

第五节膀胱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膀胱径线与容量测量

1 .测量切面与部位:

膀胱得最大纵断面:测量膀胱长径(上下径d1)

膀胱得最大横断面:测量膀胱厚径(前后径d2)

测量膀胱宽径(左右径d3)

2.按容积公式计算膀胱容量:

V (ml )= 0、5*dl*d2*d3

3.正常值:350?500ml

注;有多种膀胱容量计算公式,各有其特长。

第六节前列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正常前列腺得超声测值,可因检查途径及超声仪得类型与检查位置、探测角度得不

同而有所差异。在此介绍经腹部检查得测量方法。

一.测量切面与部位

1.腹部横断面(前列腺得斜冠状断面)宽径测量(左右径):左侧边界至右侧边界

得最大径。厚径测量(前后径):前缘边界至后缘边界得最大径。

2.腹部纵断面:(前列腺得矢状断面)

长径测量(上下径):上缘边界至下缘边界得最大径。

二.前列腺测量正常值

为简化得平均值: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

三.前列腺体积计算(V):

三径乘积得半数值。即V= l/2 (L?D?W)

第七节妇科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xx

需测量三条径线,子宫体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xx 纵径(上下径)测量:

( 1)测量切面:子宫矢状切面。需清晰显示子宫底至宫颈内口、肌层与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对称切面。

( 2)测量位置:宫体: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之间距离.宫颈: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之间得距离。

(3)正常值:宫体5、0 土1、Ocm。宫颈2、5 -3、0cm。

2.xx 体横径(左右径)测量:

( 1 )测量切面:子宫冠状切面。需横切子宫,于宫体中部、图像呈椭圆形最大切面时(不能在呈三角形图像处)进行测量。

( 2)测量位置:通过子宫体得最大左右径。

( 3)正常值:4、3 土0、73cm

3、子宫作前后径测量(也就是测量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外缘之间得距离):

( 1 )测量切面:与子宫纵径测量平面相同。

( 2)测量位置:与子宫纵经相垂直,测量最大前后距离。

( 3)正常值:4、3xx0、9Cm

二.卵巢

也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 .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横径及前后径得测量。当卵巢不易辨认时,可让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得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得卵巢,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卵巢得最大径线

3.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用体积公式:长>宽>厚/ 2,正常应小于6ml。成年妇得卵巢大小约4cm x 3cm X 1cm

4.观察并判断有无卵泡发育及就是否成熟与排卵。

第八节产科超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妊娠囊(GS)

胎囊一般在5~6xx 可见。

1 .测量切面:在膀胶适度充盈下,取子宫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纵径及前后径,在子宫横切面测量最大横径。

2.测量位置:各条径线均应测量其内径

二.双顶径(BPD测量

1 .测量切面:于胎头横切面图,使两侧颅骨板厚度回声一致时,需清晰显示居中得脑中线、丘脑及第三脑室切面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并垂直于脑中线,测量近侧颅骨板外缘至远侧颅骨板外缘内缘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切面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自前向后依次为右室前壁、右窒腔、前室间隔(室间隔的前部)、左室流出道和左室腔、二尖瓣前后叶及其腱索与乳头肌和左室后壁。于心底部分则为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主动脉辩和左心房。 切面二:也叫心底短轴切面 显示主动脉根部横切面,主动脉根部后方为左右心房,中间有房间隔。 切面三:二尖瓣短轴 可见二尖瓣菲薄纤细,前后叶镜向运动,于舒张朋呈鱼口样张开,有足够的开放面积,收缩期关闭。左室呈圆形,于收缩期呈一致性向心性收缩。 切面四:乳头肌短轴切 显示左室腔内约在时钟3和8点的位置上二个突起的前外侧与后内侧乳头肌,于收缩期随心壁增厚而增厚。 切面五:心肌切面 显示规则协调的向心性收缩与舒张的圆形图像即左室心尖部 切面六:心尖四腔切面 超声束由心尖向右上心底方向作额面扫查时,可显示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后室间隔与房间隔和二组房室瓣即二尖瓣与三尖瓣。 切面七:心尖二腔观 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的前壁及下壁的舒缩功能。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第一节肝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径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心脏超声检查基本方法

心脏超声检查基本方法 心脏位于中纵膈,外形近似倒立的圆锥体,大小如本人紧握的拳头。心底朝向右后方,大部分由左房构成,小部分由右房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构成。四肢肺静脉连于左房;上下肺静脉分别开口于右房。心尖朝向左前下方,主要由左室构成。心脏的表面分胸肋面、膈面及侧面。 冠状沟环绕心脏并分隔心房和心室,亦称房室沟。 心脏的投影 ,心脏位于纵膈中部。整个心脏在胸壁上的投影的范围虽大,但由胸前壁能测及心脏的范围很小,仅限于胸骨左缘第 、 、 肋间隙,此及胸前区。由左骨中线第 肋间附近探测,声束可经心尖部投入心脏,此及心尖区。为观察主动脉弓的形态可经胸骨上窝探测。为观察房间膈、右房及右室有无异常,可经剑突下进行探测。 心脏的方位,心脏在胸腔中有两条轴线,一为心脏长轴,一为心脏短轴。 心脏的各个腔室与瓣膜,心脏由房、室壁和间隔,四个心腔与四组瓣膜所组成。 心脏超声是用超声波显示心脏、血管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分为 型超声、 型二维超声,三维立体超声。心脏超声由声波来探测血流状态和速度,还有彩色心脏超声由彩色血流的方向、压差表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而知道病灶或异常构造的所在。此方法安全,没有放射性,诊断准确率高,对病人没有痛苦和损伤,价格相对便宜,检查结果迅速及时,可反复多次检查,对很多心脏病的诊断有帮助。 用于各种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术前检查和术后追踪,风

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术前检查及术后追踪,心脏听诊有杂音者,心肌炎、高血压、冠心病、肿瘤、心功能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心包膜疾病患者,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检查及追踪,先天性异常或染色体异常而可能合并有心脏疾病者如唐氏症等,其它系统器官疾病所导致的心脏功能异常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尿毒症、肿瘤侵犯等。另外,对于有以下症状者,如原因不明的胸痛或心绞痛患者,心律不齐而有明显自觉症状或心脏扩大者,难以用呼吸系统疾病解释的呼吸急促、心跳过快、发绀或心功能衰竭者,均应考虑作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探测方法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超声心动图( )又称切面 超声心动图,可从二维空间显示心脏大血管不同方位的断层结构与毗邻关系及动态的变化。 基本图像 多以扇形显示,扇尖为近场,代表身体表浅结构的反射;扇弧为远场,代表体内深处的反射。超声成像的方位与探头间有固定的关系与人体方向的关系随探头位置变化而变化,为避免混淆均以解剖学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为标准。 二维超声心动图探查可因探头的位置和声束扫查的方向不同,而获得众多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结构的不同断面图像。甚至探头在心前区随意放置,即能获取一种切面图像。为了便于分析掌握,相互交流,对于常规检查推荐使用标准切面。这些切面可根据探头的位置不同分为四组,每组包括若干系列切面。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切面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自前向后依次为右室前壁、右窒腔、前室间隔(室间隔的前部)、左室流出道与左室腔、二尖瓣前后叶及其腱索与乳头肌与左室后壁。于心底部分则为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主动脉辩与左心房。 切面二:也叫心底短轴切面 显示主动脉根部横切面,主动脉根部后方为左右心房,中间有房间隔。 切面三:二尖瓣短轴 可见二尖瓣菲薄纤细,前后叶镜向运动,于舒张朋呈鱼口样张开,有足够的开放面积,收缩期关闭。左室呈圆形,于收缩期呈一致性向心性收缩。 切面四:乳头肌短轴切 显示左室腔内约在时钟3与8点的位置上二个突起的前外侧与后内侧乳头肌,于收缩期随心壁增厚而增厚。 切面五:心肌切面 显示规则协调的向心性收缩与舒张的圆形图像即左室心尖部 切面六:心尖四腔切面 超声束由心尖向右上心底方向作额面扫查时,可显示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后室间隔与房间 隔与二组房室瓣即二尖瓣与三尖瓣。 切面七:心尖二腔观 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的前壁及下壁的舒缩功能。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 第一节肝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就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 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 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与长度径线 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心脏知识

心脏知识 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 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虽然心室收缩,但心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0.05s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0.1s。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

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此期为0.15s。 3。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 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

心脏超声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指标

心脏超声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有没有一样: 心脏彩超主要观察心脏舒缩功能,心房心室有没有肥大,心脏瓣膜正常不. 心脏超声诊断仪现在是常规包括4个部分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2维超声通常叫做B型超声),频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体还分连续多普勒CW和脉冲多普勒PW),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 检查项目 常规超声心动图 (二维、M 型、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右心声学造影 胎儿超声心动图 负荷超声心动图 心外科术中超声及心脏介入治疗中超声基本概念及临床价值 超声心动图被誉为“无创性心脏活动体解剖”和“无创性心导管检查”,是各种心脏病变不可缺少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了解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注意事项1 、常规超声心动图 检查时患者暴露前胸、背对医生、左侧卧位,背部靠近仪器。不能配合的儿童需使用镇静药物; 2、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检查前家属签字,同意检查, 患者禁食、禁水6 小时。检 查后2 ~3 小时待局麻药物 作用消失后,可进温凉半流饮食。 M 型超声心动图观察室壁运动 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1 、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的病变 心脏瓣膜病、先心病、心包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夹层、心内占位病变、心肌梗死并发症、心脏功能状态等。 2 、可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的病变 各种类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肺动脉压力状况、心脏大小等。 心肌梗死后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缺损左室心尖部室 壁瘤伴血栓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返流 心脏彩超正常值 项目名称:内径(mm) 部位名称厚度(mm) 左房LA 〈35 室间隔IVS <12 左室LV 〈55 左室后壁LVPW <12 升主动脉AO 〈35 右室壁<3-4 主肺动脉PA 〈30 左室壁<9-12

如何看懂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

如何看懂心脏彩超诊断报告单 RVOT:24mm——右室流出道正常值<30mm AO:24mm——主动脉内径正常值20~35mm LA:25mm——左房内径正常值19~35mm LV:42mm——左室内径正常值35~50mm LVPW:8mm——左室后壁厚度正常值6~11mm IVS:9mm——室间隔厚度正常值6~11mm PA:20mm——肺动脉内径正常值<22mm 多普勒测值: MV:0.6/0.7m/s——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9米/秒 TV:0.7m/s——三尖瓣口血流速度正常0.3~0.7 AV:0.9m/s——主动脉瓣口流速正常1.0~1.7 PV:1.0m/s——肺动脉瓣口流速正常0.6~0.9 左心功能测值: EDV:81ml——舒张末期容量正常值108±24 ESV:35ml——收缩末期容量正常45±16 SV:45ml——每分钟搏出量正常65±17 EF:0.65——射血分数正常>0.6±0.150%-80% FS:0.29正常>0.26 E/A<1——E峰与A峰比值,正常<1从报告单分析,除每分钟搏出量偏 低外,其余数值均在在正常范围,但,EF=SV÷FDV射血分数不低,而每搏量低, 二者数值不符,可能数值有误,因此,B超检查属大致正常, 心脏彩超正常值 项目名称:内径(mm)部位名称厚度(mm) 左房LA〈35室间隔IVS<12 左室LV〈55左室后壁LVPW<12 升主动脉AO〈35右室壁<3-4 主肺动脉PA〈30左室壁<9-12 右房RA〈40×35右室<25 左室流出道18-40右室流出道18-35 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cm2) 最轻:≤2.5

超声成像基础原理以及心脏超声

超声成像 学习要求:掌握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超声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超声图像的特点了解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成像、超声检查技术与设备,超声诊断的方法学目的:理解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超声成像的定义: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征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信息,经信息处理形成图像的成像技术,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 一、超声波的物理特性(1): 波可分为:电磁波(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X线)和机械波(包括声波、水波、地震波)声波:20~20000 Hz 超声波:>20000 Hz 医用超声波:2.5~10 MHz 二、超声波的物理特征(2) 1.超声波的物理量(波长、频率、传播速度)及其关系: 物理量: 频率(f) : Hz 声速(c) : m /s 或cm/s 波长(λ) : m 介质密度(ρ) : g/cm3 声阻抗(Z):Z=ρ×c(g/cm2.s) 关系: c2=K / ρ即声速取决于波长和频率, 并与介质中的弹性(K) 和密度(ρ) 密切相关c=f ×λ即同一介质中传播(C确定),频率越高则波长越短 传播速度: 固体>液体>气体 2.束射性或指向性(超声波的直线传播) 其方向性与超声频率、声源直径及后者与波长的比值有关 扩散角越小,方向性越好 3.反射:超声在均质性介质传播中不出现反射 反射条件: ①介质声阻抗差>0.1% ②界面大于波长 声阻抗=介质密度与速度的乘积 4.散射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如遇不规则的小界面, 或界面小于波长时,则发生散射 5.衰减: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由于介质吸收(声能转化为热) 、反射、散射等原因,其振幅与强度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衰减。(振幅与强度的减小) 6.多普勒效应: 声束在介质中传播时,如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其反射的超声波频率随界面运动的情况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三、超声波的产生: 1、压电晶片(换能器) 2、压电效应:逆压电效应(电能转变为声能) 正压电效应 四、超声成象基本原理 1、器官、组织中各种界面对超声波的不同反射和/或散射是构成图象的基础。 2、仪器将接收到的含有各种声学信息的回声,经过处理,在显示器上显示为波形、曲线、图象 五、超声诊断的种类 1、A型---A mplitude 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为幅度调制型 2、M型---M otion echocardiography 是B型超声中的一种特殊显示方式 3、B型---B rightness 以光点的形式显示出来,为辉度调制型 扫查连续, 由点, 线而扫描出脏器的解剖切面, 是二维空间显示, 又称二维法 4、D型---D oppler ( pw、cw、color doppler)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将二维彩色血流信号重叠到二维B型扫描或M型扫描图上,实现解剖结构与血流状态两种图像结合的实时显像 用红, 黄, 蓝三种基本颜色编码,显示不同血流方向 颜色的辉度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不仅能清楚的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活动情况,而且能直观和形象地显示心内血流的方向、速度、范围、有无血流紊乱及异常通路等 ——故有人称之为非损伤性心血管造影法。 六、超声图像特点:

心脏超声检查的特点

心脏超声检查的特点 心脏超声检查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灵活的操作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实时动态扫查,观察分析心脏多个切面上的具体形态结构情况。因此,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其首要目的是明确心血管系统在形态结构上有否异常改变;其次是明确有否异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最后是观察心脏局部或整体运动情况及心功能测定。 1、形态学检查 A、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对于先天性的心血管发育异常疾病,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地显示出其病变部位、大小、性质、病变程度及邻近大体解剖结构的连接关系,以助于临床诊断。如房缺、室缺、法乐氏三、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先天性瓣叶发育畸形等。 B、瓣膜病变超声心动图能清晰地显示出各瓣膜的形态结构、开闭活动情况、瓣口大小、相应腱索的连接等,对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瓣叶钙化、脱垂、穿孔、瓣环钙化、赘生物附着、瓣叶发育畸形等病变均能作出明确诊断。 C、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及破裂、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诊断,病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及疗效评价。如研究表明:左心室肥厚(LVH)为高血压性心血管病的常见特征,LVH不仅是高血压所致心肌损害的表现,而且是发生明显心血管并发症的不祥预兆,其危险性可随左心室心肌体积的增加而进行性增高。而在高血压病人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时LVH 的发现最为常见,其对解剖学心脏肥厚的确定,明显优于ECG,胸片等检查,为临床提供提示性治疗依据。 D、心脏肿瘤及血栓心脏肿瘤很少见,原发性肿瘤更少见。原发性心脏肿瘤大部分属于良性,以心脏粘液瘤最常见,另外还有横纹肌瘤、畸胎瘤等;继发性心脏肿瘤主要见于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的转移。心腔内血栓形成,常见于左心房及左心室内,以左房的左心耳、后壁最常发生。血栓形成最常见于慢性风湿性瓣膜病,尤以二狭患者。 2、血流动力学检查 血流动力学主要研究血液运行的方向、流速与流量,以及心腔和血管腔中压力和容积的变化。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和应用,为心血管疾病的血流动力学分析提供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参数。 A、基本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在检查中,运用二维超声直观地显示心脏及大血管形态结构的同时,以彩色多普勒叠加或用频谱多普勒定点定位测量、分析、计算,可以得到腔内血流的方向、速度、性质、时相、途径以及血流容积、流量等动力学指标。另外可初步测定各心腔及大血管的压力、压力阶差。这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判断病情程度、病情发展趋势、指导心外科手术术式以及药物或非药物手段疗效评定、预后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其心腔大血管压力的测定结果与心导管介入检查的测定结果有明显的相关性。 B、心功能测定由于M型、二维超声及脉冲多普勒能够分别显示心肌收缩与舒张特性、心腔大小的变化以及收缩、舒张期进入及射出心脏的血液特点,据此通过测量相关数值、运用各种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可间接估测心脏整体和局部的收缩、舒张功能。如左室短轴缩短率、室壁增厚率、面积长轴法或Simpson's法测左室容量评价左室功能,通过二尖瓣口血流、肺静脉血流频谱估测左室舒张功能、右心功能等。 一、什么是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是用超声波显示心脏、血管结构的一种检查方法,它分为M型超声、B型二维超声,三维立体超声。心脏超声由声波来探测血流状态和速度,还有彩色心脏超声由彩色血流的方向、压差表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而知道病灶或异常构造的所在。此方法安全,没有放

心脏彩超正常值范围

心脏超声正常值范围(1)2DE检查正常值 1. LA: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收缩末期) 30±3mm (23~33mm)λ LA/AO=1.1λ 2. AOR: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AVD(S) 19±2mm(17~26mm)λ AOλ28±3mm(高限33-35mm) AAO 26±3mm(高限30-33mm)λ 3. LV、RV: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舒张末期) LVEDD 47±4mm (高限 M51mm, F48mm)λLVESDλ33±5mm IVS/LVPW 高限12/11mmλ RV 17±4mm (高限21-23mm)λ LVOT ≥20mmλ 4. PA、RVOT: 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切面(舒张末期) RVOT 25±4mm(高限30-33mm)λ

MPAλ18±3mm(高限23-25mm) PVD 16±2mm(14~22mm)λ RPA 12±2mmλ LPAλ11±2mm 5.RA、RV 心尖四腔心切面(收缩末期) RA上下径36±4mm(高限42mm)λ 左右径31±4mm(高限36mm) TVD(D) 23±3mm(20~30mm)λ RV左右径25±4mm(高限30mm)λMVD(D)λ25±3mm(22~30mm) 6. A0 AAO远端26±3mm(高限30mm)ARCH 25±3mm(高限28mm)λ λ DAO近端25±3mm(高限28mm) 膈肌平面DAO 25±3mm(高限28mm)λAdAO 20±3mmλ(高限25mm) 7. VEIN SVC 13±3mm(高限18mm)λ IVC 15±3mm(高限20mm)λ CSλ≤5mm

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基本操作知识 目前,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心动过速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方法,因此相应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实际上是RFCA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RFCA作为一个诊疗整体逐一描述其基本操作步骤。 病人需常规穿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必要时穿动脉,常规放置心内电生理电极导管,最长的为高位右房(HR),HIS束,冠状窦CS,和右室心尖(RV)和射频导管熟称“大头”常规投照体位位左前斜位(LAO)右前斜位(RAO)前后位(AP)和后前位(PA)一、基本操作需知 病人选择及术前检查:2002射频消融指南 血管穿刺:股静脉、股动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心腔置管:HRA、CS、HBE、RVA、LA、PV、LV 体表和心脏内电图:HRA、CSd…CSp、HBEd…HBEp、RVA、PV、Abd、Abp 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RA、CS、LA、RV、LV 刺激方法:S1S1、S1S2、S1S2S3、RS2↓ 消融靶点定位:激动顺序、起搏、靶标记录、拖带、特殊标测↓ 消融+消融方式:点消融、线消融 能量控制:功率、温度、时间 消融终点:电生理基础、心动过速诱发、异常途径阻滞、折返环离断、电隔离、其它 二、血管穿刺术 经皮血管穿刺是心脏介入诊疗手术的基本操作,而FCA则需要多部血管穿刺。心动过速的类型或消融方式决定血管刺激的部位。一般而言,静脉穿刺(右例或双侧)常用於右房、希氏束区、右室、左房及肺静脉置管;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则是右房、右室和冠状静脉窦(窦状窦)置管的途径;股颈脉穿刺是左室和左房的置管途径。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的消融治疗需常规穿刺股静脉(放置HRA、HBE、RVA和消融导管)和颈内或锁骨下静脉(放置CS导管);左侧旁道消融则需穿刺股动脉放置左室消融导管。三、心腔内置管及同步记录心电信号 根据电生理检查和RFCA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途径放置心腔导管。 右房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右房上部,记录局部电图为HRA1,2和HRA3,4图形特点为高大A波,V波较小或不明显。 希氏束导管常用6F4极(极间距0.5~1cm)放置於三尖瓣膈瓣上缘,记录局部电图为HBE1,2和HBE3,4,HBE1,2的H波高大,HBE3,4的A/V≥1,H波清楚。

心脏超声诊断(完整)

正常超声心动图 概述 心脏的超声解剖 左心在左,右心在右;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左心靠后,右心靠前;心室靠前,心房靠后。主动脉位于心脏最中央,肺动脉位于左前方;静脉位于心房最后方。 超声心动图分类 1.二维切面超声心动图:多声束加快扫描、探查心脏大血管获得的是断层图像,显示声像图与活体心脏大血管结构形态是直观的,实时的。常用的有三大系列切面:A:长轴系列(左室长轴:以左室为轴心从心脏前后及上下方向显示心内结构)B:短轴系列(大血管及左室短轴,从心脏前后及左右方向显示心内结构)C,四腔心及五腔心(从心脏上下及左右方向显示心内结构);通过这三系列前面就从前 型超声心动图;指单声束投射到心脏不同声阻抗界面以光点和辉度显示,在偏转系统的垂直方向加慢扫描电压,将光点的活动呈轨迹展开。 3.多普勒超声心动图:A:彩色血流显示该技术是在二维声像图基础上,通过彩色多普勒采样框对血流信息的多点采集,经本机内计算机进行频率分析和彩色编码,以不同颜色、亮度表示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流性质。B:频谱多普勒通过多普勒采样声束采集的血流信号,以频谱图展示,通过频谱图形可获得血流方向、血流时间、血流速度、血流性质,尤其是血流速度和时间可收集诸多心功能数据。 一、二维切面超声心动图及M型超声心动图 (一)左室长轴切面(二维切面超声心动图)及M型超声心动图

1.胸骨旁左室长轴(LLV ):以左心室为轴心,完整显示左房、左室及二尖瓣解剖结构右室前壁 (右室流出道-右室) 主动脉前壁(主动脉:前、后瓣) 主动脉后壁-二尖瓣(前叶)左房后壁,二维超声引导下,取样线所取心内组织的运动轨迹图。常用左室长轴引导,从心底到心尖的有四、三、二、一区。解剖结构: 右室前壁 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壁主动脉瓣(六边形)主动脉后壁 左房内径左房后壁 四区:心底波群 ⑴⑵⑶⑷⑴ ⑵ ⑶ ⑷三区:二尖瓣前叶波群解剖结构右室前壁右室内径室间隔左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左房左房后壁⑴⑵⑶⑷⑴⑵⑶⑷二尖瓣前叶双峰 ):二尖瓣叶波群 解剖结构右室前壁右室内径室间隔左室内径(二尖瓣前叶二尖瓣后叶左室后壁 ⑴ ⑵ ⑶ ⑷ ⑸二区(a ):心室波群3、常用波群与曲线特点:心底到心尖分为: ①四区,心底波群 右室前壁、右室流出道(右室)、主动脉、左房、左室后壁 ②三区,二尖瓣前叶波群 右室前壁、右室、室间隔、左室流出道、二尖瓣前叶、左房、左房后壁 ③二区(a ),二尖瓣前叶波群

心脏超声检查规范及成人参考值

九、心脏超声检查规范及成人参考值: 左心长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探测水平与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连线基本平行。在此切面适于评价以下结构的解剖、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 右心室前游离壁厚度、增厚率、活动幅度和右心室腔内径。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环、主动脉窦、升主动脉起始部)各水平的形态、内径、血流;主动脉瓣的形态、活动、开合特点。 左心房内径及其腔内占位病变。 二尖瓣形态、活动、开合特点。 左心室前后径、左心室形态及占位病变。 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方向、幅度、舒缩期厚度变化。 心包腔有无积液或占位病变。 心底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底大血管的正前方,扫描平面与左心长轴相垂直。此切面适宜观察的结构: 主动脉瓣包括瓣叶形态、瓣叶数目、活动度、有无新生物附着等。 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及窦瘤、夹层动脉瘤等。 左心房横径、左心房肿瘤、左心房血栓等。 房间隔。 肺动脉及肺动脉瓣,左右肺动脉分支。 未闭的动脉导管与主肺动脉窗。 二尖瓣水平左心室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成像方位自左心室长轴顺时针旋转90。此切面能充分显示二尖瓣的前后叶形态与活动,适于记录二尖瓣口面积;可记录到整个左心室基底部短轴的周界,适于评价左心室壁运动和增厚率。 心尖四腔心切面 探头置于心尖搏动最显著处,声束方位指向右侧胸锁关节。此切面是最重要的标准切面之一,此图能观察两侧心室与心房,可用于评价它们的相对大小、方位和结构的完整性; 可评价室间隔、房间隔的连续性、心内膜垫缺损;可通过室间隔和房间隔的弯曲度比较两侧心腔的容量与压力负荷水平;还可了解二尖瓣、三尖瓣的附着位置及其结构的完整性;记录瓣口或流出道血流,了解肺静脉、腔静脉的回流情况。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探头置于剑突下,声束向上倾斜,取冠状面的扫描图像。此图上所显示的房间隔与声束近于垂直,故回声失落现象很少,排除房间隔缺损假阳性的发生。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与短轴切面 探头置于胸骨上窝,指向心脏,旋转探头直至平面大约处于身体的矢状切面与冠状切面之间。 M型超声心动图基本曲线 心室波群:声束顺序通过胸壁、右室前壁、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腱索和左室后壁,显示出心室波群。此波群用以测量左心室内径、左室后壁和室间隔的厚度与搏动幅度,并观察其有无异常搏动。 二尖瓣前、后叶波群:声束顺序通过胸壁、右室前壁、右心室、室间隔、左心室、二尖瓣前叶、后叶和左室后壁,显示二尖瓣前、后叶图形。在舒张期二尖瓣前叶曲线呈M形,后叶与其方向相反,幅度较小,略呈W形。此波群用以测量右心室内径、右室前壁厚度及室间

关于猫咪心脏的一些基本知识

关于猫咪心脏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猫咪来说,心脏也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心脏是机体重要的职能器官,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在体内脏腑器官中起到主导作用,对于猫咪亦是如此,心脏也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心脏与血液密切相关,而血液是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所以想要了解猫咪,了解猫咪体内的物质活动,不妨先从认识心脏开始。 一、什么是心律、心率和心音? 心脏不停地收缩、舒张,形成了有节奏有规律的搏动,人们把这种搏动的规律叫做心律;而把心脏的每一次收缩,加上相应的一次舒张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率是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心音是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对心血管壁的机械性振动而发生的声音。它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就可以听到。 二、你知道心脏的位置和形状吗? 心脏位于胸腔之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其前面是胸骨;后面为食管、大血管和脊椎骨;两旁是肺,因而心脏受到有力的保护。心脏的形状像个长歪了的鸭梨,心底宽而朝向右上方,心尖朝向左下方。因心底是大血管出入的地方,所以固定不动。而心尖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活动。 心脏的外面包了两层很薄而又光滑的膜,叫做心包膜。两层

心包膜之间有一空隙,称之为心包腔,其中含有少量淡黄色至透明的液体,称为心包液。心包液在心脏跳动时起着滑润的作用,可以减少摩擦和阻力。心包膜在心脏的外围,有保护心脏不致过度扩张的功能。 三、心脏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心服的外表似乎很简单,然而其内部构造却较为复杂。假如剖开心脏,除去血液,可以看到其内部被一中隔分成左心和右心两部分。左心壁稍厚些;右心壁较薄。左右心又各为一道像花辨一样的薄膜(称为瓣膜)隔成上下两半,上为心房,下为心室。因为瓣膜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所以又称为房室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由两片组成,叫二尖瓣。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由三片组成,称三尖瓣。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从出生以后就互不相通。心房接受心外血管回流的血液(全身静脉及肺静脉),然后通过瓣膜挤入心室,心室则靠其强大的收缩力将血液泵入外周主动脉及肺动脉。瓣膜只许心房血液流向心室,不让心室的血液倒流入心房。瓣膜的单向开放,保证了血液循单一方向流动。 四、心脏为什么会夜以继日地跳动? 因为心脏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能即自律性。在动物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把心脏从动物躯体中拿出来,心脏还能继续跳动一定时间。心脏的这种自律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心脏内部存在着全身其它器官所不具备的一种自律性细胞。自律细胞像个小发电站,不需任何外来刺激或神经刺激就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发出一股股微小电流,刺激心肌收缩而产生跳动。心脏的这种自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