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试题

病原生物学试题
病原生物学试题

一、微生物学部分思考题

1、微生物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那三大类那八

种?

2、微生物只有细菌和病毒两种

3、细菌属于病毒属于真菌属

于。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真

核细胞型微生物D、A+B

4、属于原核生物的有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真菌

D、螺旋体

4、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螺旋体

5、外斐氏反应是用来判断人体被下列哪种微生

物感染

A、大肠杆菌

B、伤寒杆菌

C、支原体

D、立

克次氏体

6、肥达氏反应是用来判断人体被下列哪种微生

物感染

A、大肠杆菌

B、伤寒、副伤寒杆菌

C、支原

体D、立克次氏体

7、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8、细菌的测量单位是观察细菌用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一般培养细菌需要的时间。

9、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10、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11、细胞壁缺陷菌又称为L型细菌。

12、细胞壁维持细菌固有的外形,如果细菌失去细胞壁其外形将发生改变。

1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肽聚糖的组成?

14、青霉素、链霉素的杀菌原理是

A、干扰细胞壁合成

B、干扰蛋白质合成

C、干扰核酸合成

D、直接破坏细胞膜

15、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结果?

16、抗酸染色作为结核病标本是否排菌的检测方法

17、病人的标本中查到了抗酸菌病人一定患了结核病。

18、革兰氏染色不用的染液是

A、结晶紫

B、碘液

C、95%酒精

D、美兰

19、质粒

20、质粒的特点

21、质粒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22、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

23、医学生物工程常用的载体、。

24、病人有细菌感染症状一般细菌培养查不到细菌,应该考虑和感染。

25、细菌缺乏下列那个结构仍然能够生长繁殖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浆

D、核质

26、下列那个结构不是细菌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浆

D、细胞核

27、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28、荚膜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荚膜的细菌致病性强。

29、菌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鞭毛的细菌能运动。

30、有普通菌毛的细菌一定有性菌毛。

31、细菌通过菌毛黏附在机体的上皮细胞上抵抗生理排除作用,因此与致病有关。

32 、凡是引起粘膜局部感染的细菌一般都有菌毛。

33、芽孢的抵抗力强是某些传染病的重要来源。

34、医学上常把杀死细菌的芽孢作为灭菌的标准

35、医学上常把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作为消毒的标准。

36、芽孢是细菌的一种休眠状态,而不是繁殖的形式。

37、芽孢是细菌的一种繁殖的形式。

38、下列那个结构不属于特殊结构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细胞壁

39 、真菌的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形式。

40、多细胞真菌有和组成

41、下列那个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下列那个结构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A、荚膜

B、菌毛

C、鞭毛

D、芽孢

4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

43、厌氧菌引起伤口感染的主要条件是厌氧的伤口/伤口渗出物太多。

44、下列哪个不是细菌的营养物质

A、水

B、碳原

C、无机盐

D、温度

45、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

46、细菌的营养类型有、。

47、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有哪些?那些与致病有关、那些与治疗有关、那些与鉴定有关?

48、细菌在固体、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49、菌落:

49、一般情况下,一个菌落中的细菌是纯种的。

50、能发酵乳糖的肠道菌为肠道非致病菌。

51、初步鉴别肠道致病与非致病菌的试验是

A、葡萄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吲哚试验

D、动力试验

52、吲哚试验是由于细菌分解了

A、葡萄糖

B、乳糖

C、色氨酸

D、胱氨酸

53 、硫化氢试验是由于细菌分解了

A、葡萄糖

B、乳糖

C、色氨酸

D、胱氨酸

54、痢疾杆菌与伤寒杆菌的鉴别试验是

A、葡萄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吲哚试验

D、动力试验

55、给病人静脉用的液体除了没有活菌外,还应该没有菌体成分-热源质

56、下列那种代谢产物与鉴定/治疗有关

A、抗生素

B、维生素

C、色素

D、毒素

57、正常菌群?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58、生理状态下,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细菌含量越少越健康对吗?为什么?

59、条件致病菌致病的主要条件?

60、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A、皮肤

B、肠道

C、口腔

D、深部组织和血液

61、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容易导致

A、菌群失调症

B、机体抵抗力下降

C、治疗无效

D、药物中毒

62、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防腐?

63、抑制或阻止操作目标中细菌繁殖的方法为防腐。

64、干、湿热灭菌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65、紫外线的杀菌原理是破坏菌体的DNA

66、紫外线的穿透力弱/强,只用于物品直射表面或空气的消毒/可用于物品内部的消毒

67、化学消毒剂一般有一个最适消毒浓度,而不是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化学消毒剂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68、医疗上用于皮肤消毒酒精的浓度是

A、30%

B、75%

C、95%

D、100%

69、环境中的有机物会影响一些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因此污染的器械以及病人的排泄物要选择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

70、病人的排泄物常用1:4的漂白粉处理

71、污染细菌的教科书/动物的尸体/免疫血清最好的处理方法

A、焚烧

B、高压蒸汽

C、化学消毒液浸泡

D、滤菌器过滤

E、紫外线照射

72、噬菌体?

73、卡介苗是由有毒的牛型结核杆菌变异而来的低毒活疫苗,给人体接种后可获得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74、转化、转导、溶原性转换、接合?

75、与噬菌体有关的变异

A、转化

B、转导

C、溶原性转换

D、基因突变

76、外毒素、内毒素的区别?

76、内毒素有哪些相同相似的临床症状

77、细菌的侵袭力由、和。

78、细菌的毒力包括和。

79、隐性感染?

80、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81、在病人的血液中查不到细菌/查到细菌的症状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82、外毒素的抗原性强可以给人和动物直接注射来预防外毒素性疾病/外毒素的毒性强不能直接给人和动物注射来预防外毒素性疾病。

83 、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包括哪些?

84、内/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

B、脂多糖

C、核酸

D、类质A

85、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是

A、蛋白质

B、脂多糖

C、核酸

D、类质A

86、外毒素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可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87、类毒素

88、我讲过的细菌中哪些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痢疾杆菌

E、肺炎球菌

89、SPA是那个细菌的结构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脑膜炎球菌

D、痢疾杆菌

89、葡萄球菌形态染色

90、下列哪些是肠道致病菌

A、伤寒沙门氏菌

B、霍乱弧菌

C、脑膜炎球菌

D、痢疾志贺氏杆菌

91、下列哪种病多数情况下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A、扁桃体炎

B、咽炎

C、肾小球肾炎

D、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92、肥达氏反应的正常诊断指标?下列那个结果病人患了伤寒

A、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1:40 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80 甲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20 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20

B、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1:320 伤寒杆菌H抗体

效价1:640 甲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40 乙

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20

C、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1:80 伤寒杆菌H抗体

效价1:320 甲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40 乙

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20

D、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1:80 伤寒杆菌H抗体

效价1:160 甲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320 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1:20

93、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

肤皮下感染的特点?

94、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是用来判断人体被下列

哪种菌感染过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脑膜

炎球菌D、痢疾杆菌

95、病毒的基本结构由和组成

96、病毒的繁殖方式是测量单位观察

病毒所用的仪器。

97、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此单纯的病毒感染不使

用抗生素。

98、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感冒、紧张)时,口周皮

肤与黏膜交界处出现的疱疹是单纯疱疹。

100、病毒对感染细胞的直接损害作用。

101、患乙型肝炎时,肝细胞的损伤主要是免疫损伤。

102、下列乙型肝炎化验结果那些传染性强,那个

是人们常说的大三阳,那个是人们常说的小三阳,

那些结果一般不会再被感染。

A、HBSAg+ HbeAg+ HBSAb- HbeAb- HBCAb-

B、HBSAg+ HbeAg+ HBSAb- HbeAb- HBCAb+

C、HBSAg+ HbeAg- HBSAb- HBeAb+ HBCAb+

D、HBSAg- HbeAg- HBSAb+ HbeAb- HBCAb-

E、HBSAg- HbeAg- HBSAb+ HbeAb+ HBCAb+ 103、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大流行的原因是由于

和变异造成的。

104、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而乙型

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源性的。

88、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蚊子。

105、狂犬病的防治原则?

106、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07、下列那些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的性接触

A、梅毒

B、淋病

C、艾滋病

D、乙型脑炎

108、动物的所有疾病都不会传染给人类/有些人畜

共患病可以通过带菌的动物或病畜传给人类。109、最危险的传染源是健康携带者。

110、外源性传染源包括、、。111 、培养基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

112、培养基根据物理形状的不同分为、、。

113、培养病毒的方法有、、。114 、梅毒、淋病等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的性接触

115、正常菌群的比例发生改变为菌群失调。116、菌群失调症?

117、病毒的复制周期

118、病毒衣壳的排列形式

二、寄生虫学部分思考题

1、病原生物包括哪些?

2、医学寄生虫学包括那三部分?

3、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感染阶段?

4、蛔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5、为什么我国蛔虫感染率较高流行广泛?

6、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

7、那种寄生虫引起橡皮肿?

8、钩虫引起贫血的原因?

9、我们讲过的经皮肤进入机体的寄生虫有和。

10、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有哪些?

11、那种寄生虫寄生在血液虫卵出现在粪便中?

12、血吸虫引起人体感染的阶段是虫卵。

12、血吸虫、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有哪些?

13、蛲虫病为什么多发生在儿童尤其是集体住宿的儿童?

14、疟原虫、杜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

15、吃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长成虫引起什么病?吃猪带绦虫虫卵长幼虫引起什么病?

16、牛带绦虫对人体的危害大于猪带绦虫。

17、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的鉴别区别?

18、初步诊断腹腔包虫病,能否穿刺抽液确诊,为什么?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型题 1. 肾单位不包括 A. 肾小球 B. 髓袢升支 C. 髓袢降支 D. 集合管 E.近曲小管 2. 正常情况下,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酐 D. 葡萄糖 E.K+ 3. 肾小管的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 A. 近曲小管 B. 远曲小管 C. 髓袢细段 D. 髓袢粗段 E.集合管 4. 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HCO3ˉ]重吸收的主要部份是在: A.远曲小管 B.近曲小管 C.集合管- D.肾盂 E.髓袢 5. 正常代谢中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近曲小管 B.髓袢 C.远曲小管 D.集合管 E.肾盂

6. 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 A. 50L B. 80L C. 100L D. 180L E.300L 7. 肾小管髓袢升支的功能主要是 A. 重吸收水 B. 重吸收溶质 C. 重吸收水而不重吸收溶质 D. 水与溶质均重吸收 E.水与溶质均不重吸收 8. 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 尿素 B. 氨基酸 C. 肌酐 D. 谷胱甘肽 E. 肌酸 9. 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A.葡萄糖清除试验 B.Na+清除试验 C.BUN清除试验 D.内生肌酐清除试验 E.菊粉清除试验 10. 选择性指数反映了肾小球选择性的状态,当选择参数>0.2时: A.表示高选择性

B.表示低选择或非选择性 C.表示选择性不敏感 D.表示选择性非常敏感 E. 表示中度选择性 二、X型题 1.关于肾脏的基本结构,下列哪些正确: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C.肾小体由中央部的肾小球和包绕其外的肾小囊组成 D.肾小管分近端小管、髓袢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 E.肾血管有二级毛细血管网 2.滤过膜通透性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不受肾小球系膜的调节 B.滤过膜面积 C.孔径屏障和电荷屏障 D.有效滤过压 E.肾血流量 3.下列哪些是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指标 A.肾小球滤过率 B.滤过分数 C.尿酶 D.尿蛋白选择指数 E.HCO3-排泄分数 4.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测定肾脏的哪些功能: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小管重吸收 C.排泌作用 D.肾血流量

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学练习题 0绪论 五,问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 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__________.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菌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_______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浆 E.包膜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 A.抗吞噬作用 B.溶血作用 C.毒素作用 D.侵袭酶作用 E.粘附作用 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 A.30S B.40S C.60S D.70S E.80S 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 A.菌毛 B.荚膜 C.鞭毛 D.芽胞 E.包涵体 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霉菌 B.腮腺炎病毒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荚膜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蛋白 C.肽聚糖 D.脂多糖 E. 微孔蛋白 8.普通菌毛主要与细菌的 A.运动有关 B.致病性有关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A型题: 每一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1.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核质结构B.细胞壁结构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E.中介体的有无 2.溶原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D.带有R质粒的细菌 E.带有F质粒的细菌 3.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 A.肽聚糖B.磷壁酸C.LPS D.菌体抗原E.荚膜多糖 4.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 A. 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 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 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 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 因感染病毒抗原性转变 5.细菌芽胞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 ) A.磷脂B.肽聚糖C.磷壁酸 D.二氨基庚二酸E.吡啶二羧酸 6.下列哪种实验可用来检测致癌物质?( ) A.Ames test B.transformation test C.fluctuation test D.replica plating test E.Widal test 7.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 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 8. 下列无芽胞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 )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淋病奈瑟菌 D. 肺炎球菌 E. 脑膜炎奈瑟菌 9. 下列哪项不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 A. 细胞病变效应 B. 红细胞吸附 C. 细胞代谢的改变 D. 干扰现象 E. 细胞培养液混浊 10.霍乱弧菌能粘附定植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因为具有:( ) A.鞭毛B.LTAC.菌毛D.K抗原E.Vi抗原11.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的细菌是:( ) A.Streptococcus B.Staphylococcus C.Meningococcus D.Gonococcus E.Pneumococcus 12.分枝杆菌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胞壁含大量脂质B.无特殊结构C.呈分枝生长 D.一般不易着色E.抗盐酸乙醇脱色 13. 下列哪种物质与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有关?( ) A.分枝菌酸B.蜡质DC.磷脂 D.索状因子E.硫酸脑苷脂

微生物学试题库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菌株(strain): 2、饰变(modification): 3、原生型(prototroph): 4、深层液体培养: 5、类毒素(toxoid): 6、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eity): 7、芽孢(spore): 8、鞭毛(flagella): 9、抗生素(antibiotics): 10、支原体(mycoplasma): 11、菌核(scleraotium): 12、噬菌斑(plaque): 13、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 14、局限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15、选择性培养基(seclected media): 16、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17、石炭酸系数(phenol coefficient): 18、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19、条件致死突变型(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 20、细菌素(bacteriocin): 21、初次应答: 22、再次应答: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细菌中,属于 Archaea一类的为( ) A Klebsiella pneumoniae B Neurospora crassa C Staphylococus aureus D Methanobacterium 2、具有周生鞭毛的细菌如E.coli,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呈直线运动一段时间( ) A 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顺时针转动。 B 朝着营养物质浓度高的地方,逆时针转动。 C 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顺时针转动。 D 朝着有毒物质方向,逆时针转动。 3、某细菌悬液经100倍稀释后,在血球计数板上,计得平均每小格含菌数为7.5个,则每毫升原菌悬液的含菌数为( ) A 3.75×107个 B 2.35×107个 C 3.0×109个 D 3.2×109个 4、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为( ) A 完全培养基 B 基本培养基 C 补充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5、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最适生长pH值为( ) A 4.0-5.0 B 5.0-6.0 C 6.0-7.0 D 7.0-7.4 6、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内缺少(),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 A BOD B COD C NO D D SOD 7、下列微生物中,哪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 ) A Bacillus subitis B Bacillus magaterium C Bacillus thuringiensis D Clostridium botulinum 8、下列微生物中,具有周生鞭毛的是( ) A Vibrio cholerae B Bacillus subitis C Staphylococcus aureus D Spirillum rubrum 9、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 A 初染 B 媒染 C 脱色 D 复染 10、Zymomonas mobiles 的同型酒精发酵通过下列哪个途径进行( ) A EMP途径 B ED途径 C HMP途径 D Sticland反应

关于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 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和()。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病原生物学及检验》试题及答案 1、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下述错误的是? A、属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 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况 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E、12—18小时观察结果 正确答案:,,E 2、关于结核分枝杆菌抵抗力,错误的是? A、尘埃中保持传染性8~10天 B、干燥痰中可活2~8个月 C、直射日光下数小时死亡 D、耐热,63℃15分钟不死亡 E、对4%NaOH和6%H2S04有一定抵抗力 正确答案:,,D 3、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可能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E、节肢动物的叮咬 正确答案:,,E

4、下列细菌中繁殖最慢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丙型链球菌 C、脑膜炎奈瑟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肺炎链球菌 正确答案:,,D 5、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正确答案:,,C 6、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 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 C、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 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E、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 正确答案:,,E 7、卡介苗是?

A、经甲醛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B、加热处理后的人型结核杆菌 C、发生了抗原变异的牛型结核杆菌 D、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牛型结核杆菌 E、保持免疫原性,减毒的活的人型结核杆菌正确答案:,,D 8、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正确答案:,,A 9、百日咳杆菌的分离培养应采用? A、鲍金(B-G)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伊红-美蓝培养基 D、罗氏培养基 E、亚碲酸钾培养基 正确答案:,,A 10、目前预防百日咳主要采用注射? A、类毒素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库及答案(修改版)

微生物学练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2.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完整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3.非细胞型微生物含有两种类型核酸,既含DNA,又含RNA.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病原体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白色念珠菌 D.细菌 E.病毒 2.下列病原体中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衣原体 C.噬菌体 D.螺旋体 E.支原体 3.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噬菌体 B.酵母菌 C.流感病毒 D.细菌 E.真菌 【X型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 A.细菌 B.放线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 A.新型隐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真菌 D.放线菌 E.立克次体 四,名词解释 1.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2.菌株(strains of bacteria) 五,问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结构,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填空题 1.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__. 2.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某些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5.细菌细胞壁最基本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 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除了有肽聚糖外,还有____________.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菌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9.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___________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10.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 1.普通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菌的形态,其放大的最佳倍数是400倍. 2.一个芽胞发芽成无数个繁殖体. 3.细菌的中介体具有拟线粒体的功能. 4.细菌的L型是指细菌细胞膜缺陷型. 5.细菌细胞膜含有固醇类物质. 三,选择题 【A型题】 1.保护菌体,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浆 E.包膜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中的磷壁酸的作用是 A.抗吞噬作用 B.溶血作用 C.毒素作用 D.侵袭酶作用 E.粘附作用 3.细菌核糖体的分子沉降系数为 A.30S B.40S C.60S D.70S E.80S 4.普通光学显微镜用油镜不能观察到的结构为 A.菌毛 B.荚膜 C.鞭毛 D.芽胞 E.包涵体 5.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霉菌 B.腮腺炎病毒 C.放线菌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下列中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荚膜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与致病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成分是 A.特异性多糖 B.脂蛋白 C.肽聚糖 D.脂多糖 E. 微孔蛋白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微生物学-试题库(附答案)

微生物学-试题库(附答案)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0001 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繁殖 A. 出芽繁殖 B. 分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芽孢子 答 :( ) 10002 Bacillus subtilis 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A. 孢囊 B. 芽胞 C. 伴胞晶体 D. 子实体 答:( ) 10003 芽胞细菌的繁殖是依靠 : A. 芽胞 B. 裂殖 C. 出芽 D. 藻殖段 答 :( )

10004 细菌的繁殖首先开始于 : A. 膜的分裂 B. 壁的分裂 C. DNA 的复制 答 :( ) 10005 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 A. 二分分裂 B. 纵裂 C. 出芽 答 :( ) 10006 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 细菌 B. 霉菌 D. 酵母菌 D. 单细胞藻类 答 :( ) 10007 自然界中分离到的细菌 , 形态各种各样 ,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 A. 球菌 B. 螺旋菌

C. 放线菌 D. 杆菌 答 :( ) 10008 最主要的产芽胞细菌是 : A. 革兰氏阳性杆菌 B. 球菌 C. 螺旋菌 D. 产甲烷细菌 答 :( ) 10009 细菌细胞中的 P 素贮藏颗粒是 : A. 羧酶体 B. 淀粉粒 C. 聚-β-羟基丁酸 D. 异染粒 答 :( ) 10010 原核细胞中特有的 C 源贮藏颗粒是 : A. 异染粒 , B. 肝糖粒 C. 淀粉粒 D. 聚-β- 羟基丁酸

答 :( ) 10011 Micrococcus 的译名为 A. 链球菌属 B. 微球菌属 C. 小单胞菌属 D. 四联球菌属 答 :( ) 10012 Bacillus 的译名为 : A. 假单胞菌属 B. 乳酸杆菌属 C. 梭菌属 D. 芽胞杆菌属 答 :( ) 10013 假单胞菌属的拉丁文属名为 : A. Xanthomonas B. Nitrobacter C. Pseudomonas D. Escherichia 答 : ( ) 10014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 , 因此它是一种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习题及答案

免疫学部分 一、概述 【A型题】 1.免疫的概念是: A.机体的抗微生物感染功能 B.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C.机体排除非自身物质的功能 D.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外来微生物的功能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 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后果是 A.易发生肿瘤 B.易发生超敏反应 C.易发生感染 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E.易发生免耐受 3.免疫应答对机体是: A.有利的反应 B.不利的反应 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D.适当时有利,不适当时不利 E.以上都不是 【X型题】 1.免疫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可表现为 A.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 B.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 C.清除体内损伤、衰老细胞 D.诱导组织细胞突变 E.防止肿瘤发生 二、抗原 【A型题】 1.一般而言,抗原的分子量为多少才具有免疫原性? A.<10kD B.< 9kD C.=10kD D.>10kD E.>100kD 2.引起同胞兄弟之间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感染的微生物抗原 3.TD-Ag得名,是因为它 A.在胸腺中产生 B.相应抗体在胸腺中产生 C.对此抗原不产生体液免疫 D.只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 E.相应的抗体产生需T细胞辅助 4.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抗原决定基 B.抗原的大小 C.抗原的电荷性质 D.载体的性质 E.抗原的物理性状 5.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免疫原性? A.异嗜性抗原 B.抗体 C.补体 D.半抗原 E.细菌多糖 6.异嗜性抗原广泛存在于: A.人与人之间 B.动物与动物之间 C.植物与植物之间 D.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 E.不同种属之间 7.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提示: A.自身耐受的终止 B.机体易受微生物感染 C.免疫监视功能被抑制 D.免疫应答被抑制 E.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强 8.接种牛痘疫苗后机体产生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反映了这两种抗原分子的 A.特异性 B.交叉反应性 C.分子量大 D.异种性 E.化学结构复杂

病原生物学试题[资料]

病原生物学试题[资料]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2009 级公卫专业(类) 考核科目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 卷别 注:1、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2、教师批阅试卷和学生答卷用字,不得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因教学需要除外) 3、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一、单项选则(共35分,每题1分) (一)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具有的一条是( )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D、可无致病性 (二)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三)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 A、生物合成 B、维持细菌的外形 C、参与物质交换 D、能量产生 (四) 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基本结构是( )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菌毛 (五) 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侵袭力 (六) 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拟核) (七) 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 B、紫外线损坏细胞的DNA构型

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所以对人体无损害 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八) 杀灭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 A、紫外线照射 B、煮沸5分钟 C、高压蒸气灭法 D、流通蒸气灭菌法 (九) 前噬菌体是指( ) A、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D、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十) H—O变异属于( )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耐药性变异 (十一) 为治疗菌群失凋症,应使用( ) A、维生素 B、抗毒素 C、抗生素 D、微生态制剂(十二) 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 ) A、食物中毒 B、细菌性痢疾 C、过敏性反应 D、菌群失调症 (十三) 构成细菌毒力的是 (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侵袭力和毒素 D、分解代谢产物 (十四) 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 ) A、荚膜 B、菌毛 C、芽胞 D、透明质酸酶 ( ) (十五) 关于天然免疫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完整的皮肤与黏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C、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D、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十六) 不属于细菌生化反应的试验是( ) A、外斐试验 B、糖发酵试验 C、靛基质试验 D、甲基红试验 (十七) 关于病毒核酸正确的选项是( )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考试试题B 课程号:66000360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SD 序列 2. 重叠基因 3.ρ因子 4.hnRNA 5. 冈崎片段、 6.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7. 反密码子(anticodon): 8. 同功tRNA 9.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10. 抑癌基因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原核基因启动子上游有三个短的保守序列,它们分别为____和__区. 2.复合转座子有三个主要的结构域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糖体由_____小亚基和_______大亚基组成。 4.生物界共有___个密码子,其中__ 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 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NA生物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冈奇片段合成方向是_______。 6.在细菌细胞中,独立于染色体之外的遗传因子叫_______。它是一

种_______状双链DNA,在基因工程中,它做为_______。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原核生物DNA的合成是单点起始,真核生物为多点起始。( ) 2.在DNA生物合成中,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指相同概念。( ) 3.大肠杆菌核糖体大亚基必须在小亚基存在时才能与mRNA结合。( ) 4.密码子在mRNA上的阅读方向为5’→ 3’。( ) 5.DNA复制时,前导链的合成方向为5’→ 3’,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也是5’→ 3’。()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三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2.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有哪些内容? 3.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 4.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四大研究热点。 5.何谓转座子?简述简单转座子发生转座作用的机理。 6.简述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与色氨酸操纵子在阻遏调控机制上有那些区别? 四、问答题(共2题,共20分) 1.叙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主要过程。(10分) 2.请叙述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发生在那些环节?分别是怎样进行 的?(10分)

2019年初级药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初级药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题及答案 一、A1 1、病毒中和抗体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阻止病毒吸附 B、抑制病毒脱壳 C、抑制病毒复制 D、抑制病毒释放 E、直接杀伤病毒 2、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是 A、细菌素 B、抗生素 C、抗毒素 D、干扰素 E、类毒素 3、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立克次体 B、钩端螺旋体 C、HIV病毒 D、肺炎支原体 E、沙眼衣原体 4、病毒的繁殖方式是 A、有丝分裂

B、二分裂法 C、出芽繁殖 D、复制方式 E、营养生殖 5、干扰素发挥抗病毒作用的真正机制是 A、激发细胞免疫 B、激发体液免疫 C、直接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 D、诱发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 E、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病毒不能进入细胞 6、病毒感染后非特异性免疫主要靠 A、干扰素 B、溶菌酶 C、中和抗体 D、防御素 E、细胞毒性T细胞 7、临床常见的Ⅲ型变态反应有 A、血清病 B、新生儿溶血症 C、血清过敏性休克 D、输血反应 E、移植排斥反应

8、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B、属于获得性免疫 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针对性强 D、只对引发免疫的相同抗原有作用,对其他种类抗原无效 E、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9、关于抗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C、具有异物性 D、具有特异性 E、具有大分子性 10、常见的第Ⅱ型超敏反应是 A、荨麻疹 B、过敏性哮喘 C、过敏性休克 D、新生儿溶血症 E、风湿病 11、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不包括 A、过敏性休克 B、过敏性鼻炎 C、输血反应

微生物学试题库与答案全解

微生物学练习题 绪论 一, 填空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 , 细胞结构与化学组成分为 ____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 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______三大类型 . 2.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__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__. 3.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___真菌 ___. 4.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___病毒 ___. 二 , 判断改错题 3.非细胞型微生物含有两种类型核酸 , 既含 DNA,又含 RNA. 3. 错, 只含一种核酸 . 三, 选择题 1.下列病原体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2.下列病原体中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立克次体 B. 衣原体 C.噬菌体 D.螺旋体 E.支原体 3.下列病原体中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指 A. 新型隐球菌 B. 白色念珠菌 C. 真菌 D. 放线菌 E. 立克次体四, 名词解释 2.菌株 (strains of bacteria) 是指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种 细菌 . 五, 问答题 1.微生物根据大小 , 结构 , 化学组成分为哪三大类微生物各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 包括哪些种类的微生物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答 : 根据微生物的大小 , 结构 , 化学组成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 :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仅仅只有原始的核质 , 无核膜 , 核仁 , 缺乏完整的细胞器 , 只有核糖体 ,DNA和 RNA同时存在 . 它包括细菌 , 放线菌 , 支原体 , 衣原体 , 立克次体 , 螺旋体 .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 , 有核膜和核仁 , 胞质内细胞器完整 . 如真菌属于此类 . (3)非细胞型微生物 : 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 结构简单 , 只有一种核酸 (DNA或者是RNA)存在 . 缺乏完整的酶系统 , 必须要在活细胞内增殖 . 如病毒属于此类 .

2019年病原生物学试题发.doc

1.细菌的L型(概念、意义)2.终宿主(概念、举例) 3、感染(概念,类型) 4、脓毒血症(概念,举例) 5、无菌操作(概念、举例) 6.质粒(概念、举例) 7.干扰素(概念、功能) 8.中间宿主(概念、举例) 9.灭菌(概念、举例) 10.菌血症(概念、举例) 11.包涵体(概念、意义) 12.寄生虫(概念,举例) 13夜现周期性: 14、败血症(概念,举例) 简答题 1、简述G+菌和G-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每项1分) 2、简述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二对半)的医学意义? 3、简述疟疾发作及周期性发作的原因。 4.比较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每1项区别1分)5.简述AIDS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HIV感染的主要特点?6.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和防治原则。

7.简述HBV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8、临床上滥用抗生素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病原生物学》课程摸拟试卷1 一、选择题(总40分,每题1分) 1、应用研制的牛痘苗预防天花的科学家是? A、Robert Hook B、Leeuwenhoek C、Pasteur D、Robert Koch E、Edward Jenner 2、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脂蛋白 B、类脂A C、核心多糖 D、脂质双层 E、肽聚糖 3、关于芽胞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芽胞的耐热性与其合成的DPA有关 B、芽胞对外界抵抗力强 C、芽胞属细菌特殊结构,仅为部分G+菌和G-特有 D、芽胞一般在宿主体外或稳定期形成 E、芽胞形成受细菌体内基因控制 4、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A、分离单个菌落 B、检测细菌毒素 C、鉴别菌种 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5、酒精消毒最适宜浓度是? A、100% B、95% C、75% D、50% E、30% 8、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病原生物学答题及答案

病原生物学 1、简述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种类及其所致疾病 答:1.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和旅行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主要引起儿童和成人菌痢样腹泻 3.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严重者致死。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亦称Vero毒素埃希菌,可引起血性腹泻、还可并发急性肾衰竭、血小板减少、溶血性尿毒症。 5.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可引起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血便。 2、简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条件 答:感染条件: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非侵袭性席卷,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存在窄而深的伤口,或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同时感染,或坏死组织多、泥土或异物污染伤口而形成局部缺血,缺氧。造成局部厌氧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繁殖。 3、HBV血清学检查的主要内容 答:HBV血清学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两对半”:即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e以及抗—HBc,HBcAg不易在血清中测到,故一般不做检测。HBeAg、抗—HBclgM阳性表示HBV 在体内复制,传染性强。另外,表示HBV复制且具传染性的指标还有HBV—DNA或DNA多聚酶测阳。 4、寄生虫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1.经口感染大部分寄生虫都是经口感染,如动物肉中的旋毛形线虫囊包和淡水鱼肉中的华支睾吸虫囊蚴都是经口感染。 2.直接经皮肤感染:如钩虫丝状蚴和血吸虫尾蚴都经皮肤感染。 3.经医学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如蚊唾液腺中的疟原虫子孢子,在蚊虫叮咬人时随唾液一起注入人体 4.接触感染: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感染,如疥螨和阴道毛滴虫。 5.经胎盘先天性感染:如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 5、可造成脑部损害的人体寄生虫有哪些,并指出各个虫体的寄生阶段。 答: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四、论述题(10*2) 6、HIV的传播方式、致病机制和发病过程分别是什么 答:传染源:AIDS病人和HIV携带者。传播途径:性接触、输血、注射等方式水平传播;垂直传播。致病机制:HIV通过其gp120与CD4分子结合,从而侵犯T辅助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的CD4阳性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如及其他相应的临床症状。HIV感染可分为:急性期、临床潜伏期和免疫缺损期。 7、疟原虫引发的疟疾发作,贫血,复发,再燃和疟原虫在人体的发育有何关系。 答:发作原因:红细胞内成熟裂殖体涨破被寄生的红细胞,释放出裂殖子、疟原虫代谢产物、红细胞碎片和变性的血红蛋白等一起进入血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被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源质,与疟原虫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节的紊乱而发热 退热原因:体温升高数小时后,血液中致病物质已被吞噬、降解,内源性热源质不再产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因素消失了,于是体温调节逐渐恢复正常,机体通过大量出汗,使体温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发作的周期性原因:红细胞内期成熟裂殖体涨破被寄生的红细胞,裂殖子逸出,侵入新的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