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综述?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张学娜 金世禄

DOI:10.3877/cma.j.issn.1674唱0785.2011.22.034

作者单位:256610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临床学院(张学娜);滨州医学院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金世禄)

通讯作者:金世禄,Email:jinshiluluck@163.com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症状持续或间歇发作,经相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的综合征。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西方人群发病率约15%~20%,我国约5%~10%[1]。IBS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免疫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感染、脑唱肠轴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IBS的发病中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恢复正常肠道菌群对于治疗IBS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途径。且研究表明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IBS取得了有益的作用。本文着重就IBS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及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效作一综述。

一、IBS患者的肠道菌群情况

肠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其中细菌占多数。正常情况下,约30属500种细菌定植于肠道内,且以厌氧菌为主,仅双歧杆菌和类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而为数极少的致病菌为梭杆菌和葡萄球菌[2]。对于健康的机体来说,机体与体内的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平衡状态。各菌群间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作为机体的屏障,拮抗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当机体受到环境、气候、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肠道的条件致病菌转变为致病菌,正常的生理平衡被破坏,而产生病理性组合,使肠道微生态失调,主要包括菌群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移位)两大类。

1.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是指肠道菌群数量的增减和比例失调以及菌种性质的变化。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IBS患者存在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而肠杆菌科

[3,4]、大肠埃希菌群[3]、类杆菌[5]等数量的增多,同时,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可以作为评估肠道菌群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若B/E>1表示肠道菌群组成正常,若B/E<1则示肠道菌群失调,且B/E比值越低,提示菌群失调越严重

[6]。Si等[7]研究发现IB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IBS患者的双歧杆菌比例明显降低,肠杆菌比例明显升高且B/E<1,这意味着IBS患者存在一定的菌群失调情况。2.定位转移[8]:亦称移位,是指原存在于肠腔内的细菌和(或)内毒素,通过某种途径越过肠黏膜屏障,进入肠系膜淋巴

结、门静脉系统,继而进入体循环以及肝、脾、肺等远隔器官的过程。分为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两类。横向转移是指肠道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如大肠菌群向小肠转移。纵向转移是指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肠黏膜深处转移。Spiller

[9]研究发现IBS患者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提示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高发生率约为78%。Posserud等[10]使用IBS患者和正常对照小肠抽出液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实验,发现IBS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较正常人常见。

二、肠道菌群失调与IBS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IBS的发生,其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黏膜屏障包括完整的肠上皮细胞及其细胞间连接构成的机械屏障,胃肠相关淋巴组织和分泌型抗体所构成的免疫屏障和肠道正常菌群构成的生物屏障。正常情况下,若致病菌欲发挥侵袭作用,首先突破黏膜的第一道生理屏障防线,而有益菌恰恰发挥着生物屏障的作用,它们通过受体竞争、产生有害物质抑制或杀伤致病菌和营养竞争等方式拮抗致病菌的入侵。当IBS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且有益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多时,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直接侵袭肠黏膜,导致肠黏膜的通透性增高。Zyrek等[11]研究发现,肠致病型大肠杆菌可抑制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唱2的表达,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黏膜体液免疫最重要的抗体成分sIgA由肠黏膜固有层分泌,在局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黏膜合成单体或合成分泌的功能发生障碍,使得肠道分泌液中缺乏分泌型IgA,进而使得致病菌过度繁殖,加重菌群失调,造成恶性循环。

2.诱发免疫异常:由于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使肠黏膜通透性增高,使得致病菌及其抗原易于通过肠黏膜而发生过度免疫,引起多种炎症及免疫细胞的增多、活化,如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可被细菌或者抗原激活、脱颗粒,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如组胺、5唱HT、前列腺素、类胰蛋白酶等。这些活性物质可使平滑肌收缩增强,使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腹泻症状,同时还可以干扰胃肠反射,活化内脏感觉系统,增加内脏感觉敏感性,而出现腹痛症状

[12]。机体在发生免疫过度的情况下,同时释放多种炎性因子,使肠黏膜处于一个低度炎症状态。Liebregts等[13]研究发现,IBS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促炎因子如IL唱1B、TNF唱α、IL唱6增加,而抑炎因子减少或无明显改变。而TNF唱α等亦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剂,进一步活化淋巴细胞、诱导和促进其他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并抑制水和钠盐的重吸收而引起腹泻症状。

3.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作用:SIBO是指远端肠道内菌群因各种原因移位进入小肠,而引起小肠内厌氧菌过度孳生。可视为肠道菌群失调的菌群横向转移。正常情况下,因胃酸及小肠蠕动较强,细菌一般难以在此定植。许多研究发现,

SIBO与IBS的发病密切相关。SIBO致IBS的可能机制为:(1)不同菌群可导致肠道动力异常。有研究发现[14],无菌SD大鼠在无菌状态和种植特定菌群后小肠移行运动复合波(MMC)Ⅲ的周期发生变化,肠梭菌、乳酸杆菌及其双歧杆菌可使MMCⅢ周期缩短。而大肠杆菌则发挥相反的作用,抑制肠道动力。(2)细菌通过发酵肠道底物产生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IBS患者肠道转运功能障碍,导致气体清除速度慢,而出现腹胀的症状。(3)细菌过度孳生,使肠腔内的结合胆酸分解为游离胆酸,肠腔内缺乏胆盐,影响脂肪吸收,发生腹泻症状。(4)细菌过度孳生可引起小肠黏膜刷状缘的寡糖酶和肽酶的缺乏,影响糖吸收并增加小肠内渗透压,减少氨基酸的吸收,造成低蛋白血症,加重腹泻。

然而,有研究认为[15]IBS患者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肠道菌群相比无明显差异,另外,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常由于医务人员对IBS认识不足,按炎性肠病治疗,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所以说肠道菌群失调是IBS的病因因素还是IBS的继发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还尚无定论。

三、微生态制剂疗法

1.微生态制剂的分类:微生态制剂是由调理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可达到防病治病、增进健康的目的[16]。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3大类。益生菌是指以适当剂量服用时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制剂,含有足够数量的非致病性特定活菌,口服或者其他途径投入,可以改善宿主黏膜表面的微生物菌群平衡来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宿主健康水平和健康状态的作用。常用的益生菌一般为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具有生理活性作用的肠道原籍菌。益生元是指一些非消化性的成分,如蔗糖低聚糖、棉子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玉米低聚糖等,可选择性的刺激促进宿主肠道内原有的一种或者几种有益菌的生长繁殖,增加有益菌的利用,达到调整肠道正常菌群的目的。合生元是同时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混合制剂。服用后,可使益生菌在益生元的作用下,繁殖增多,更好的发挥益生菌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微生态制剂多数为益生菌制剂。

2.益生菌治疗IBS的研究机制:(1)平衡肠道稳态,增强肠道的黏膜屏障。如前面所述,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有益菌数量减少而致病菌数量增多,使肠道微生态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通过益生菌补充或者恢复有益菌数量,有益菌可通过分泌杀菌蛋白,产生短链脂肪酸,促进肠蠕动,占据致病菌黏附空间和争夺营养等方面阻止致病菌的入侵及繁殖,可以使肠道微生态重新达到平衡状态,避免疾病的发生。同时,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具有营养竞争、免疫清除、黏附受体竞争等[17]作用,通过分泌细菌素抑制有害菌的定植[18]。益生菌具有定植性、排他性及繁殖性。通过与磷壁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与其他厌氧菌一起黏附肠黏膜表面而形成生物学屏障[19]。因此补充益生菌有增强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2)抗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肠黏膜屏障的不断修复,由肠黏膜固有层分泌的sIgA恢复正常,发挥着调节免疫的作用。有研究表明[20],双歧杆菌可改善抗炎细胞因子IL唱10和促炎因子IL唱12相关产物的变化,并显示益生菌有抗炎的效应。益生菌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抑炎介质IL唱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分泌,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Hart等[21]提取正常志愿者肠黏膜标本中的树突状细胞并培养,发现益生菌合剂VSL#3可明显提高树突状细胞分泌IL唱10,并抑制Th1细胞的产生。有研究发现,IBS患者外周血IL唱10/IL唱12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应用婴儿双歧杆菌干预治疗后,可使此比值恢复正常[22]。

(3)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肠道动力。Ma等[23]给予正常大鼠罗伊乳杆菌灌胃,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发现大鼠背根神经节发电频率明显下降,提示此益生菌可以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来改善直肠扩张刺激引起的内脏疼痛。许多动物实验发现益生菌可以使感染后IBS的肠动力恢复至正常。

3.益生菌治疗IBS的疗效:益生菌在治疗IBS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许多研究均支持这一观点,且益生菌被广泛用于治疗IBS中。Nobaek等[24]使用含有植物乳酸杆菌的饮料给予治疗组,对照组为安慰剂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40%以上的IBS患者胀气症状减轻在50%以上,而安慰剂组仅为18%,且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IBS患者的肠道功能仍优于安慰剂组。Guyonnet等[25]运用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试验,给予治疗组(IBS便秘型患者)动物乳酸杆菌治疗6周,对照组(IBS便秘型患者)为安慰剂组。试验表明动物乳酸杆菌可明显改善便秘型IBS患者的腹胀症状,且对于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的患者,可增加患者的排便次数。Saggioro[26]对7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给予胚芽乳杆菌+短双歧杆菌,B组给予胚芽乳杆菌+嗜酸乳杆菌,C组为安慰剂组。治疗4周后发现A组和B组的疼痛评分和炎性肠病特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提示益生菌治疗IBS有效。

国内黄重发[27]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3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IBS患者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tid,B组IBS患者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840mg/次,tid,C组为对照组。治疗4周后得出结论:服用益生菌可明显改善腹泻人群肠道菌群失调状况,且较大剂量服用时,对腹泻型IB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状况的改善快速而持久。郭明霞等[28]将98例便秘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曲美布汀、思连康及曲美布汀+思连康。治疗6周后对比分析得出曲美布汀与思连康联用药物组有效率90畅9%,明显优于单用曲美布汀的52畅9%和思连康治疗组的41畅9%,有统计学差异(P<0畅05),且联用药物组与单用药物组间复发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畅05),认为曲美布汀联合思连康治疗便秘型IBS为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案。

但是,有研究发现[29唱30]使用益生菌治疗IBS时,其对症状的改善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并不明显,另外,有研究发现[31唱32]联合

使用几种益生菌治疗IBS比单用一种益生菌治疗方面,也未显示明显的优势。这种不一致的结果,也许与使用益生菌的种类、剂量、疗程以及不同的IBS亚型等影响因素有关。

四、小结

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研究的深入,多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在IBS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也为IB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肠道菌群失调与IBS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否为因果关系,目前研究尚存在争议。微生态制剂治疗IBS虽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严格意义上讲微生态制剂治疗IBS尚处于试验阶段,缺乏更多的临床循证来支持。对于微生态制剂治疗IBS的种类、时间、剂量等问题仍值得商榷。我们需要分析不同类型的IBS患者的菌群状况,选用更为合理的微生态制剂,实施综合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不断的临床探索,对IBS的治疗提供帮助。

参 考 文 献

[1] ChangFY,LuCL.Irritablebowelsyndromeinthe21stcentury:perspectivesfromAsiaorSoutheastAsia.JGastroenterolHepatol,2007,22:4唱12.[2] MaddenJA,HunterJO.Areviewoftheroleofthegutmicroflorainirritablebowlsyndromeandtheeffectsofprobioties.BrJNutr,2002,88:s67唱s72.

[3] BalsariA,CeccarelliA,DubiniF,etal.Thefecalmicrobialpopulationintheirritablebowelsyndrome.Microbiologica,1982,5:185唱194.

[4] SiJM,YuYC,FanYJ,etal.Intestinalmicroecologyandqualityoflifeinirritablebowelsyndromepatients.WorldJGastroenterol,2004,10:1802唱1805.

[5] ParkesGC,SandersonJD,WhelanK.Treatingirritablebowelsyndromewithprobiotics:theevidence.ProcNutrSoc,2010,69:187唱194.

[6] 吴仲文,李兰娟,马伟杭,等.肠道菌群正常参考值的检测.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13:314唱315.

[7] SiJM,YuYC,FanYJ,etal.Intestinalmicroecologyandqualityoflifeinirritablebowelsyndromepatients.WorldJGastroenterol,2004,10:1802唱1805.

[8] MarteauP,PochartP,DoréJ,etal.Comparativestudyofbacterialgroupswithinthehumancecalandfecalmicrobiota.ApplEnvironMicrobiol,2001,67:4939唱4942.

[9] SpillerRC.Roleofinfectioninirritablebowelsyndrome.JGastroenterol,2007,42:41唱47.

[10] PosserudI,StotzerPO,Bj迸rnssonES,etal.Smallintestinalbacterialovergrowthi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Gut,2007,56:802唱808.[11] ZyrekAA,CichonC,HelmsS,etal.MolecularmechanismsunderlyingtheprobiceffectsofEscherichiacoliNissle1917involveZO唱2andPKCzetaredistributionresultingintightjunctionandeothelialbarrierrepair.CellMicrobiol,2007,9:804唱816.

[12] 郑玮玮,王承党.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局部免疫唱神经唱内分泌网络功能的变化.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26唱28.

[13] LiebregtsT,AdamB,BredackC,etal.Immuneactivationi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Gastroenterology,2007,132:913唱920.

[14] HusebyeE,Hellstr迸mPM,SundlerF,etal.Influenceofmicrobialspeciesonsmallintestinalmyoelectricactivityandtransitingerm唱freerats.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Physiol,2001,280:G368唱380.

[15] WyattGM,BaylissCE,LakeyAF,etal.Thefaecalfloraoftwopatientswithfood唱relatedirritablebowelsyndromeduringchallengewithsymptom唱provokingfoods.JMedMicrobiol,1988,26:295唱299.

[16] 熊德鑫.现代微生物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8.

[17] YenPK.ProbicticsandPrebioticsforbowelhealth.GeriatrNurs,2003,24:192唱193.

[18] SullivanA,BarkholtL,NordCE.Lactobacillusacidophilus,BifidobacterumlactisandlactobacillusF19preventantibiotic唱associatedecologi唱caldisturbancesofBacteroidesfragilisintheintestine.JAntimicrobChemother,2003,52:308唱311.

[19] 王曦钟,吕益中,粱永权,等.生态制剂与胃肠黏膜屏障.中国基层医药,2005,2:2.

[20] LammersKM,VergopoulosA,BabelN,etal.Probiotictherapyinthepreventionofpouchitisonset:decreasedinterleukin唱1beta,interleukin唱8,andinterferon唱gammageneexpression.InflammBowelDis,2005,11:447唱454.

[21] HartAL,LammersK,BriqidiP,etal.Modulationofhumandendriticcellphenotypeandfunctionbyprobioticbacteria.Gut,2004,53:1602唱1609.[22] O′MahonyL,McCarthyJ,KellyP,etal.Lactobacillusandbifidobacteriuminirritablebowelsyndrome:symptomresponsesandrelationshiptocytokineprofiles.Gastroenterology,2005,128:541唱551.

[23] MaX,MaoYK,WangB,etal.LactobacillusreuteriingestionpreventshyperexcitabilityofcolonicDRGneuronsinducedbynoxiousstimuli.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Physiol,2009,296:G868唱875.

[24] NobaekS,JonhanssonML,MolinG,etal.Alterationofintestinalmicrofloraisassociatedwithreductioninabdominalbloatingandpaini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AmJGastroenterol,2000,95:1231唱1238.

[25] GuyonnetD,ChassanyO,DucrotteP,etal.EffectofafermentedmilkcontainingBifidobacterriumanimalisDN唱173101onthehealth唱relatedquali唱tyoflifeandsymptomsinirritablebowelsyndromeinadultsinprimarycare:amulticentre,randomized,double唱blind,controlledtrial.AlimentPhar唱macolTher,2007,26:475唱486.

[26] SaggioroA.Probioticsinthetreatmentofirritablebowelsyndrome.JClinGastroenterol,2004,38:S104唱S106.

[27] 黄重发.益生菌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调作用的研究.疑难病杂志,2008,6:362唱364.

[28] 郭明霞,丘静,尹丽萍.曲美布汀与思连康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2009,14:51唱52.

[29] SenS,MullanMM,ParkerTJ,etal.Effectoflactobacillusplantarum299voncolonicfermentationandymptomsofirritablebowelsyndrome.Dig

DisSci,2002,47:2615唱2620.

[30] NivaE,NaftalibT,HallakaR,etal.TheefficacyoflactobacillusreuteriATCC55730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唱a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randomizedstudy.ClinicalNutrition,2005,24:925唱931.

[31] KimYG,MoonJT,LeeKM,etal.Theeffectsofprobioticsonsymptomsofirritablebowelsyndrome.KoreanJGastroenterol,2006,47:413唱419.[32] KimHJ,VazquezRoqueMI,CamilleriM,etal.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aprobioticcombinationVSL#3andplaceboinirritablebowelsyndromewithbloating.NeurogastroenterolMotil,2005,17:687唱696.

(收稿日期:2011唱08唱03)

(本文编辑:马超)

张学娜,金世禄.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703唱6706.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张学娜, 金世禄

作者单位:张学娜(滨州医学院临床学院,山东省,256610), 金世禄(滨州医学院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刊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年,卷(期):2011,5(2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cd13672032.html,/Periodical_zhlcyszz201122036.aspx

肠道菌群小知识

1代谢作用 ? 提供热量 ? 生产短链脂肪酸 ? 合成维生素K 和叶酸 ? 胆汁酸的分泌 ? 参与药物代谢 2. 免疫效果: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 刺激免疫球蛋白A (IgA )的生产 ? 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 ? 诱导调节性T 细胞 3. 预防病原体入侵: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菌群间存在的生物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病原体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人类肠道菌群 什么是肠道菌群? 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 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 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 一定的比例组合,各种菌间 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它们 与宿主存在着共生关系,共 同维护着宿主的生理平衡。 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 有的,当胎儿还在母体子宫 内时,胎儿所处的环境几乎 是无菌的,因此胎儿肠道内 是无菌的,婴儿出生时迅速暴露在母体阴道或皮肤的微 生物下,随着从婴儿到老年 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肠道菌 群在出生后几个月迅速增多, 多样性增加,到成年后达到 稳定状态,之后老年时期多 样性渐渐减少[1]。这些微小 的生物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 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分类 据推测,正常健康成人 肠道菌群总数高达1×1014, 种类超过1000种,而一个成 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约为 1×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 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数量是人 体细胞总和的10倍。在胃和 小肠中,细菌的种类相对较少。结肠中,每克肠道内容 物存在1012个细菌细胞,细 菌种类达300-1000种,而其中99%的细菌来自于其中30-40种[2] 。 正常人肠道中包括四种主要的细菌门类:厚壁菌门 Firmicutes (约50-75%,包 括梭菌属),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约10-50%, 包括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约1-10%,包括双歧杆菌),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常常约少于1%,包括大肠杆菌),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人类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细菌属于拟杆菌属、梭菌属、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其他属,如埃希氏菌属和乳杆菌属较少。拟杆菌属约占肠道中所有细菌的30%[][3]。 我国科学家在健康年轻人体内观察到的9个属的细菌广泛存在,分别为厚壁菌门的考拉杆菌属、罗氏菌属、Blautia 、 Faecalibacterium 、梭菌属、Subdoligranulum 、瘤胃球菌属和粪球菌属以及来自拟杆菌门的拟杆菌属。这9个属的细菌均具有在人体肠道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能力,而短链脂肪酸具有维持人体健康的多重作用,例如充当肠道上皮特殊营养和能量组分,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人体炎症水平和增强胃肠道运动机能等[4] 。 Phylum Proporti on (%) [3]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50-75%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10-50% 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1-10%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 a 少于1% 肠道菌群的作用 正常肠道菌群具有重要 的自我平衡功能[5]。 肠型 未来某一天,当你走进 医院的时候,医生可能不仅 会询问你的过敏史、血型, 还会问到你的肠型。 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 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 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这个概念 ——肠型,他们通过全球性实验国际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发现以肠道内的 细菌种类和数量划分,人类拥有三种肠型,研究人员把这3种肠型命名为拟杆菌型 (Bacteroides )(肠型Ⅰ)、普雷沃氏菌型(Prevotella )(肠型Ⅱ)和瘤胃球菌型 (Ruminococcus )(肠型Ⅲ),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摘要 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多且复杂。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携带的细菌群,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功能丰富。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保持动态平衡,与宿主互利共生,维持宿主身体的健康。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将出现菌群失调,导致疾病发生,通常表现为腹泻。粪菌移植可快速、经济、相对安全地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d),粪便量增加(>200 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病程多在2周之内,少数可持续至2周以上,慢性腹泻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其发病往往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1,2]。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多,也较为复杂,临床转归差异大。人类肠道是一个大又杂的微生态环境,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能保持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抵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当机体受到饮食、药物、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产生病理性组合,称肠道菌群失调。由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慢性腹泻在临床上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功能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肠道菌群有了全新的认识,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腹泻也逐渐被重视。

一、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以细菌为主。健康成人肠道中含大约104个细菌,种类>1 000种,是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3],占粪便干重的1/3~2/5,具体分为三大类:①原籍菌群,为肠道优势菌,具有免疫调节、抑制和清除病原菌的作用,主要有类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及优杆菌等;②条件致病菌,其在肠道菌群平衡时无害,在特定条件下可具有侵袭性,对人体有害,主要有肠杆菌、肠球菌等,以兼性需氧菌为主; ③过路菌,菌群平衡时此类菌数量少,长期定植机会少,如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可致病,主要有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之间及与宿主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并通过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生长与衰老、代谢作用、抑癌作用等维持着宿主的健康[4]。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饮食、药物、年龄、肠道动力异常及免疫功能障碍等。其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被认为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罪魁祸首[5],尤其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得肠道敏感菌被抑制,而耐药菌过量繁殖。研究表明,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水平与用药剂量相关[6],而益生菌有稳定并增加肠道优势菌在肠道菌群中的作用[7]。饮食习惯也可改变肠道菌群[8],在低渣饮食中加入纤维对肠道功能及结果有益[9]。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减少,肠杆菌、肠球菌增加。正常的肠道运动在推进食物的过程中也可清除细菌,肠道运动减弱时,可使细菌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量繁殖,促使肠道菌群失调[1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肠黏膜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可抵抗病原体入侵并阻止肠道细菌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收稿日期】2008204202【作者简介】姜秀菊(19592),女,主任医师,从事肠道微生态研究, Email:jiangxiuju01@https://www.360docs.net/doc/cd13672032.html, 文章编号:10052376X (2008)0420424202 【综 述】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姜秀菊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新乡 453000) 【关键词】 肠道菌群;菌群失调;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胃肠道内寄居着400余种细菌,总量 达1014个集落形成单位(CF U ),近10倍于人体体细胞数量,其中99%以上为专性厌氧菌,主要由双歧杆菌组成,1%以下为兼性厌氧菌,主要是乳酸杆菌,极少量为致病菌占0.01%,它们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分布在肠道不同部位,对宿主发挥着生物屏障、营养、免疫调节、降血氨及胆固醇、抗衰老和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机体为它们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赖,互为环境,两者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的健康和长寿。 肠道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又是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储存库,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及毒素并不损害机体健康,完全依赖于人体完整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该黏膜屏障主要有:肠道菌群构建的生物屏障、肠道菌群与肠道黏液层、肠上皮细胞组成的机械屏障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形成的免疫屏障、肠2肝轴和防御素。 在生物屏障方面:双歧杆菌通过磷壁酸黏附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占位效应、营养竟争、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抵制肠道内、外源性潜在致病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起定植抗力作用;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亲脂分子、小菌素、过氧化氢等对肠道的大肠埃希菌、铜绿 假单胞菌、沙门菌、链球菌等起抑菌或杀菌作用[1]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酸性代谢产物可降低肠道的pH 和Eh 以抑制致病菌生长,并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肠道蠕动,以便使致病菌和内毒素排出体外。 在机械屏障方面:肠道粘液层主要由糖蛋白组成,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以促进糖蛋白的分泌和肠上皮细胞DNA 的合成;产生为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提供重要能源物质的短链脂肪酸,从而促进肠黏膜的增生[2];通过增强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加强上皮细胞层的屏障功能[3],维持黏膜结构的完整性,阻止细菌及毒素等大分子物质的通过。 在免疫屏障方面: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可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产生SI g A,SI g A 可通过与细菌胞壁抗原决定簇结合包裹细菌,抑制细菌对肠上皮的黏附;作用于细菌表面,降低致病菌毒力;中和细菌、毒素、病毒;增强单核细胞的杀菌活性;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激活补体旁路与溶菌酶协同抗菌[4];可作为封闭抗体减少由I g M 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后诱发的局部炎症,阻止有害抗原通过黏膜进入血循环,抑制全身免疫应答[5]。 可见,肠道细菌参加了三道黏膜屏障的构建。在创伤、烧伤、大出血、休克、严重感染、重型肝炎等应激状态下及放疗、化疗、胆道和肠道梗阻、长期使用肠道外营养和广谱抗菌素均可使定居于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的数量与各菌种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致革兰阴性菌对肠上皮的黏附增加、细菌过度生长、内毒素产生增加构成微生态失调。另外应急时肠黏膜代谢功能发生改变,上皮结构变化和(或)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细菌和毒素进入其他组织和血循环 内,形成细菌和内毒素移位[6]。 肝负责机体的物质代谢及免疫防御功能,枯否氏细胞是防止肠源性细菌及毒素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占全身吞噬细胞总量的70%,但同时也为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提供了物质基础。肝脏分泌的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部位对口腔、胃、回肠、盲肠来源的外籍菌有抑制作用,游离型胆汁酸在大肠内通过调节pH 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7]。肝病时,肝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减少,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引起菌群失调;枯否氏细胞对进入门静脉系统的细菌及毒素的清除能力下降,使之直接进入体循环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肠道黏膜水肿,通透性增加,为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创造了条件。 严重感染时病原菌的数量和毒力超过了机体本身和(或)局部的防御能力,使得易在肠道黏附、定植和繁殖,进而 导致机体微生态失衡[8] 。严重感染常破坏胃肠黏膜屏障,诱发胃肠功能障碍[9]。严重感染必然要选择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若长期大量应用,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肠道敏感的专性厌氧菌,正常菌群结构遭破坏,定植抗力及生物拮抗功能消失,促使了条件致病菌和易产生耐药的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及外源性耐药菌和真菌黏附到肠上皮细胞上,并得到优势生长和大量繁殖,扩大内毒素池,同时削弱了厌氧菌对细菌移位的抑制作用,是引发内源性肠道感染的潜在因素和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4,10,11]。 在大手术、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内环境发生改变,常可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除可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移位外,缺血/再灌注不仅损伤肠上皮细胞,还促进其表达细胞因子(I L 26,T NF )等增加肠黏膜的通透性,为内毒素的入血创造条件;同时使肠上皮细胞吞噬细菌增加而杀菌功能下降,促进细菌移位,感染远处器官[1]。 放疗、化疗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屏障受损,SI g A 产生减少,对吞入的微生物、毒素的杀灭、抑制和清除作用减弱。当机体免疫功能持续严重低下时可引起脓毒血症即肠源性感染[12]。 谷氨酰胺是肠上皮细胞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特殊中性氨基酸,是应激状态下肠黏膜的一个必需营养物质,可通过对I L 24和I L 210的调节增加SI g A 水平,防止肠腔内细菌过多附着于肠黏膜发生移位[13]。全胃肠外营养因缺乏该物质可引起肠黏膜萎缩,影响肠上皮细胞功能。专性厌氧菌的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若缺乏促进专性厌氧菌生长的纤维食物的肠道供给或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长时间不能纠正,也可影响肠上皮细胞的生长[14],为细菌及内毒素的移位提供了机会。 胆道和肠道梗阻时,胆汁排出受阻,调节肠内PH 和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肠道不能正常蠕动使“冲洗”机制失灵,长时间滞留的细菌过度生长,是细菌移位和内毒素产生的基本原因[12]。 可见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生态紊乱和机体(包括肠道本身)免疫功能受损是肠道细菌移位的重要诱发因素。细菌可以横向移位,即肠道的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如向上可移位至口咽部然后逆向定植引起肺炎,也可向肠黏 4 24Chinese Journal ofM icr oecol ogy,Aug 2008,Vol 120No 14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方法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急性泄泻病多偏实,责在脾胃;慢性泄泻病多为虚,每及脾肾。前者当清热化湿,后者应高补脾肾。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对体液免疫有影响,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能促进抗体生成,鱼腥草能提高备解素浓度,而备解素、C3、Mg++组成的备解系统对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一定杀灭作用,是机体产生抗体前的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在应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时,均应考虑以上药物的作用,于清热化湿、补气健脾、和胃渗湿、温肾健脾等法中,适当配伍应用则效果比较理想。 (一)辨证施治: 1.感受寒湿 证候:发病较急,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口不渴,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楚,舌苔白,脉濡。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方药:霍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加减。霍香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川朴6克,大腹皮10克,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若表邪重者可加荆芥、防风;胸闷纳呆,苔白腻,宜加苍术、泽泻。 2.湿热下迫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干,小便短赤,或兼发热恶风,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场《伤寒论》加减。葛根15克,黄连9克,黄芩9克,甘草6克。可加银花、木通、车前子助其清热利湿,使表里双解,湿热分消,泄泻得止。湿邪重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热邪偏重者,可选添连翘、栀子、马齿苋。 3.脾胃虚弱 证候:大便溏泻,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脘闷,纳差,食后即欲大便,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研究进展 王晓华1a,夏文涵1b,王晓刚2,黄广萍2 (1.南昌市卫生学校a.免疫及微生物教研组; b.解剖教研组,南昌330006; 2.南昌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8)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失调症;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07)08-0136-03 健康人群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肠道菌群[1]。种类不同的肠道菌群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间互相拮抗,互相协同,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动态生物平衡,一般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被打破形成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2]。这种由于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便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就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3](alteration of intestina flor a)。近年来因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临床发病的机率约为2%~3%。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因肠道菌群失调而致的不良后果,本文针对肠道菌群的特点与机能、肠道菌群失调症病因病理学改变、分类、检查、治疗和预后等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 1 肠道菌群特点 肠道内的细菌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人的结肠内就有400个以上的菌种,从口腔进入胃的细菌绝大多数被胃酸消灭,剩下的主要是革兰阳性需氧菌[4],胃内细菌浓度<103 10-3CF U/L(CFU:colony form 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小肠菌的构成则介于胃和结肠之间。学者们为了将研究更为细致化,按照Dubos法将主要菌种如类杆菌属,双歧菌属和真杆菌属等根据其存在模式分成三大类:(1)与宿主共生状态的原住菌(autochlho no us m icrobio ta);(2)普遍存在于某种环境的普通菌(nor mal m icrobito ta);(3)偶然进入宿主的病原菌(pathog ens)。依照肠道菌群所持有合成维生素,协助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产生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因子,产生过氧化氢、硫化氢及其各种酸、抗生素等物质并结合其对宿主免疫机能的影响力,在机体感染防御中起积极作用这一生理学机能,我们不难理解肠道菌群具有相互影响的特点,任何打破其内外环境的举措都可导致菌群的失调。 2 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病机制 2.1 病因学 1) 饮食因素:运用测定细菌酶类的方法研究菌丛代谢活性的结果表明,饮食可使粪便菌丛发生明显改变。无纤维食物能促进细菌易位。G unffip等[5]用大鼠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食物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生态平衡,且细菌代谢纤维的终产物对小肠上皮有营养作用,纤维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动力学。M acF ie[6]报道加入纤维的低渣饮食对保存肠的结构和功能有好的效果,纤维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直接刺激肠黏膜或诱导释放营养性胃肠激素尚不清楚。食物纤维能减少细菌易位,但不能使屏障功能恢复至正常。 2) 菌丛的变化因素:菌丛组成可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对同一个人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菌丛组成十分稳定。每个菌种的生态学地位由宿主的生理状态、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所确定[7]。在平衡状态下,所有的生态学地位都被占据。细菌的暂时栖生可使生态平衡发生改变。 3) 药物的代谢因素:肠道菌丛在许多药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8],包括乳果糖、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左旋多巴等。任何抗生素都可导致结肠菌丛的改变,其取决于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在肠腔内的浓度。氯林可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可造成大肠内生态学真空状态,使艰难梭菌增殖。应用甲氰咪胍等H2 受体拮抗剂可导致药物性低胃酸和胃内细菌增殖。 4) 年龄因素[9]:随着年龄的增高,肠道菌群的平衡可发生改变,双歧菌减少,产气荚膜梭菌增加,前者有可能减弱对免疫机能的刺激,后者导致毒素增加使免疫受到抑制。老年人如能维持年青时的肠道菌群平衡,也许能够提高免疫能力。 5) 胃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因素[10]:胃肠道正常免疫功能来自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即分泌型IgA,此为胃肠道防止细菌侵入的主要物质。一旦胃肠道黏膜合成单体,或双体Ig A,或合成分泌片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胃肠道分泌液中缺乏分泌型Ig A,则可引起小肠内需氧菌与厌氧菌过度繁殖,从而造成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无症状的Ig A缺乏者,小肠内菌群亦可过度繁殖。新生儿期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亦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或不完善有关。 2.2 病理改变 1) 细菌生长过盛:胃肠道的解剖和生理学异常会导致近段小肠内结肠型丛增殖,而出现各种代谢紊乱[11],包括脂肪泻,维生素缺乏和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并可伴发生于小 收稿日期:2007-06-04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诊断] 1,症状本证以严重腹泻或慢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或原有腹泻加重,即可考虑继发本病。腹泻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真菌感染可呈泡沫样稀便,有腥臭味,脓血便。个别病例粪便中漂浮有呈粉红色粘膜样碎片,大小不一。腹泻多数顽固,每日5一10次,甚至20余次。一般有轻度腹痛,少数伴恶心、呕吐,多有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可发生休克。 2,检查本证的检查是通过有关微生物实验室检查,即菌群定性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与一般微生物检查相同,如葡萄球菌肠炎粪便少,革兰染色可发现成堆的阳性葡萄球菌及中性多形核细咆,粪便培养可有大量的葡萄球菌生长。白色念珠菌性肠炎,可采用病理材料直接涂片,经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并革兰染色,镜检可见成簇的卵圆形白色念珠菌,革兰染色阳性,细胞内着色不均匀,细菌培养可形成奶油色表现光滑细菌样菌落,带有酵母气味。但定性检查除三度比例失调(即菌群交替症)能检查出外,资阳水工医院专家表示其他比例失调则难以分析,尚需进一步做定量检查,以判断数值是否正常。定量检查首先需将粪便均质化,并按一定比例稀释,培养后须计算各类细菌菌落计数,以求出细胞总数值,手续比较麻烦,一般细菌实验室很少采用。定性定量检查相结合,分析致病菌的类型。 [鉴别诊断] 资阳水工医院专家提出肠道菌群失调有许多类型,除实验室检查外,还应结合临床进行鉴别。 1.葡萄球菌性肠炎多见于长期应用抗菌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进行肠道手术的年老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健康人10%一15%的肠道内带葡萄球菌,但不致病,当优势菌或脆弱类杆菌、大肠杆菌等因抗生素的应用被抑制或杀灭后,比较耐药的金葡菌即乘机繁殖而产生肠毒素,并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腹泻多于术后或用药后3—6日开始,日排黄绿色稀便3—20次,伴有腹胀。腹痛一般不重,吐泻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尿素氮升高、血压下降。 2.白色念珠菌性肠炎这是肠道菌群失调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瘦弱的婴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患者。一般多从上消化道开始,蔓延到食管,小肠,甚至肛周,鹅口疮常是白色念珠菌性肠炎最早的信号。如小肠粘膜糜烂或溃疡可引起频次的无臭粘液脓性粪便,有时可呈血性,也可呈水泻,伴有消化不良。不及时治疗,可扩散至呼吸道、泌尿道、甚至脑组织。 3.其他类型的肠道感染

肠道菌群失调与IBS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失调与IBS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肠易激综合征( IBS) 是一种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基因、精神心理因素、饮食、感染、免疫、脑-肠轴等多重因素可复合影响并最终导致内脏高敏、胃肠动力异常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而诸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IBS关系密切,乳酸杆菌,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比正常人少,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状况也通常出现在IBS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通过肠道动力异常、改变肠道通透性和肠道炎症进而导致的IBS的发生。 [关键词]肠道菌群、IBS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一种包括腹痛、腹胀,以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经检查排除可能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疾病,属功能性肠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功能胃肠道疾病[1.2.]。IBS 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免疫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感染、脑-肠轴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3.4.]。 人体肠道是一个复杂的以专性厌氧菌为主的微生态系统,约有400种细菌,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5.6.]。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肠道菌群通过其间的共生、互生、共养、助生、中立以及偏生、寄生、竞争、吞噬等相互作用保证了肠道菌群的相对稳定,同时通过与宿主之间的动态性生理性作用建立了微生物与宿主、非生物环境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高度有序的统一体,即达到了微生态平衡[7.8.]。这一状态是保证胃肠正常功能发挥的基础。正常人的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稳定性是几种因素包括胃液酸度、胃肠动力、胆盐免疫防御因素、结肠pH和微生物之间竞争营养和肠道结合位点的结果[5.]。一旦由于外部或内在因素导致正常的肠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即可出现暂时或持久的菌群失调、肠道功能发生障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8.]。

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

·专家笔谈· 肠道菌群失调、肠上皮功能障碍 与肥胖症的研究 凌贤龙 陈代兴 肠上皮组织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屏障,其主要功能除吸收营养物质、离子盐、水之外,还保护机体免遭肠道内的有害毒素、刺激物、细菌以及其他病原的潜在威胁。机体健康取决于对食物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有效消化和吸收,这需要肠内分泌细胞对食物成分的感应,以激活神经和体液通路来调节肠道的蠕动、分泌、吸收功能以及调节食物摄入量和血糖水平。研究表明,肠上皮屏障功能和炎症性改变相关;肠上皮屏障改变可能导致对体重和血糖水平调节变化。本文阐述肠道菌群失调、肠上皮屏障改变对调节机体食物摄入和体重的体液和神经通路的影响。 一、肠道菌群与肥胖 1. 肥胖会导致肠道菌群构成发生变化:文献报道,肥胖的啮齿类动物肠道菌群的构成发生改变。Ley等[1]将瘦素基因缺陷(ob/ob)小鼠与同窝出生的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非肥胖型小鼠对比,分析来自于盲肠菌群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遗传性肥胖小鼠(ob/ob)盲肠的拟杆菌属数量减少,而厚壁菌属数量显著增加。对患有肥胖症的人群的研究也获得同样的结果[2]。Turnbaugh等[3]用高脂饲料长期喂养小鼠,当小鼠患有肥胖症之后检测肠道菌群,发现肠道菌群数量总体降低,而厚壁菌相对拟杆菌的数量所占比例增加。用肥胖型小鼠和非肥胖型小鼠的肠道菌群分别定植于两组无菌小鼠肠道内,发现用高脂饮食让无菌小鼠患肥胖症非常困难[4]。以上研究提示肠道菌群与肥胖症之间存在联系。Backhed等[5]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是通过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和脂肪沉积来调节体重的变化,可能还有其他的机制参与调节。 2. 肠道菌群代谢物与肥胖之间的联系:Cani等[6]在饲喂高脂饮食的小鼠模型上进行的系列研究发现,小鼠肠道菌群构成发生改变,并出现体重增加、肥胖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同时小鼠的血液中脂多糖(LPS)水平升高。作者将此种现象称之为“代谢性内毒素血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3.16.010 作者单位: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消化科 通讯作者:凌贤龙,Email: lingxianlong@https://www.360docs.net/doc/cd13672032.html, 症”。长期低剂量LPS尾静脉注射4周后,小鼠会出现糖耐量增加和代谢异常,同时体重增加进而发展为肥胖症。在高脂饮食饲养或低剂量注射LPS的CD14基因沉默小鼠中发现没有影响到任何生理指标。这表明TLR-4(Toll-like receptor4)参与代谢性内毒素血症、体重、糖耐量的调节。CD14作为TLR-4的衔接蛋白,而TLR-4是LPS的识别受体。Davis等[7]的研究发现,TLR-4-/-小鼠表现出耐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症的特性,进一步支持肠道菌群代谢物在调节体重中起关键作用。Hotamisligil等[8]的研究发现,在患肥胖症的小鼠的脂肪组织、肝、肌肉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和其他介质水平显著升高,有力地支持肥胖症即是“炎症性疾病”的学说。但有关肠道炎症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症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二、肠上皮屏障与肥胖症 1. 高脂饮食导致肠道炎症的发生:Li等[9]对高脂饮食喂养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的研究发现,肠系膜脂肪组织和肝组织的TNF-α表达增加,而近端结肠IL-1β表达增加。这证实了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和遗传性肥胖小鼠模型中肠道炎症的存在。 Ding等[10]的研究证实高脂饮食可能导致肠道炎症的发生。该研究发现,高脂饮食饲养的正常小鼠出现体重增加、肥胖症、回肠组织的TNF-α mRNA水平增加,而无菌小鼠没有出现类似改变。在高脂饮食饲养2~4周后,体重增加之前,回肠组织的TNF-α水平就已经升高,同时发现肠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的NF-κB被激活。因此,肠道炎症是高脂饮食的早期结果,并可能通过提高血清内毒素水平和其他可能的机制诱导肥胖症发生。 2. 肠道炎症和肠上皮屏障功能改变促进肥胖的发生:de La Serre等[11]研究发现,高脂饮食饲养与肠道菌群改变相关,但肠道炎症仅出现在肥胖大鼠中,进一步表明肠道炎症在促进肥胖中的驱动作用。文献报道,回肠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改变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增加,两者都与肠上皮功能受损相关。Suzuki 和Hara 等[12]在大鼠肥胖症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编码CCK1R(cholecystokinin type 1 receptor)的基因自发

成人肠道菌群失衡问题大,应当补充益生菌

肠道微生态是存在于你体内的奇妙的生态系统,它充满生机,与人体健康丝丝相扣。数万亿微生物在这里滋长,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令人惊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体内的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保持平衡的,并且会给我们多方好处。只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它们就会陷入混乱,并且影响人体健康。 一、肠道菌群失衡的危害 1、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 反复感冒与机体的免疫力差有直接的关系,身体抗病能力不强,不能抵御外来的致病菌,所以就容易反复发作。 而免疫力与肠道菌群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体的免疫系统有70~80%是分布在肠道内或者肠道周围的,而肠道菌群又参与着肠道免疫的诸多方面,因此当肠道菌群失衡时,人体免疫力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2、容易出现肠道问题 肠道菌群的平衡其实也是肠道健康的维稳,它们参与着肠道机能的各个方面,其中益生菌的作用尤其重要。它们能够代谢出大量短链脂肪酸,既为肠道供能,又酸化肠道环境,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且还会帮助分解一些人体难以消化的物质,转为己用,为肠道减轻负担。而这种和谐的菌群与肠道之间通力合作,是建立在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条件下的。 当肠道菌群失衡,益生菌的工作也陷入混乱,人体就容易出现各种肠道毛病。其中成人常见的便秘、胀气、乳糖不耐等,多半就是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 3、口臭 当人体益生菌数量下降时,有害菌没了益生菌的压制,可能会在上消化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及腐败气体,从而导致人产生口臭。所以,当你发现你的牙龈和牙齿状态都

较为健康时,你的口气可能来源于消化道。 二、肠道菌群失衡的原因 由于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很多不经意间,都伤害了这些默默为我们贡献的“微生物朋友”。生活中,你的很多不良习惯,其实都在暗中标好了筹码,并以健康作为赌注。 1、饮食和生活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吃的不卫生、吃的不规律、吃的不均衡,都有可能导致肠道环境的恶化,使致肠道菌群失衡。而现代人常有的熬夜的习惯也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衡的重要原因,经常熬夜会使得肠道系统出现混乱,继而影响肠道菌群的处境。 2、精神因素

哪些因素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哪些因素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是百病之源,比如便秘、肠炎、溃疡、糖尿病、肥胖,甚至肿瘤等等,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呢? 1、环境因素 前苏联时期的爱沙尼亚儿童比瑞典儿童存在更丰富的肠道菌群,这说明环境因素对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会产生较大影响。破坏肠道菌群的环境因素还有,污染的大气、污染的水源、房屋装修散发出来的汞和铅等重金属污染,以及甲醛,苯等污染物。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肠道未老先衰。 2、饮食和生活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喝酒,熬夜等。还有暴饮暴食、过多的肉食、过多的酸性食物、过多的快餐方便食品、过多的煎炸油腻食品、过多的冷饮食品等。 3、精神因素 精神压力过大也可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如当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球时,其体内绝大部分有益菌如乳酸菌已大部分损失。如果工作过于紧张繁忙,经常参加酒宴应酬,过重的精神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 4、创伤 手术、外伤、感染、肿瘤、化学物品及疾病时对肠道菌群也有影响,特别是危重症患者,有时可丧失整个乳酸菌群。 5、肿瘤治疗 同位素、激素、放射治疗和化疗均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降低机体免疫力,也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 6、抗生素使用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可使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死,而耐药菌则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得以大量繁殖,结果导致菌群失调,出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7、便秘 对中老年人来说,由于肠道的张力和推动力逐渐减退,牙齿缺损,咀嚼食物咬不烂,加上吃的过于精细,运动量小等原因,致使胃肠道的消化、蠕动功能差,极易引起便秘,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菌群生态发生改变,有害菌群增殖而影响健康。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综述? 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 张学娜 金世禄 DOI:10.3877/cma.j.issn.1674唱0785.2011.22.034 作者单位:256610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临床学院(张学娜);滨州医学院附属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金世禄) 通讯作者:金世禄,Email:jinshiluluck@163.com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症状持续或间歇发作,经相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的综合征。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西方人群发病率约15%~20%,我国约5%~10%[1]。IBS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胃肠道运动异常、内脏高敏感、免疫异常、肠道微生态失衡、感染、脑唱肠轴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IBS的发病中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恢复正常肠道菌群对于治疗IBS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途径。且研究表明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治疗IBS取得了有益的作用。本文着重就IBS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及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及其疗效作一综述。 一、IBS患者的肠道菌群情况 肠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虫等,其中细菌占多数。正常情况下,约30属500种细菌定植于肠道内,且以厌氧菌为主,仅双歧杆菌和类杆菌就占细菌总数的90%以上,而为数极少的致病菌为梭杆菌和葡萄球菌[2]。对于健康的机体来说,机体与体内的微生物群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平衡状态。各菌群间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作为机体的屏障,拮抗致病微生物的入侵。当机体受到环境、气候、饮食、用药等因素影响时,肠道的条件致病菌转变为致病菌,正常的生理平衡被破坏,而产生病理性组合,使肠道微生态失调,主要包括菌群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移位)两大类。 1.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是指肠道菌群数量的增减和比例失调以及菌种性质的变化。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IBS患者存在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而肠杆菌科 [3,4]、大肠埃希菌群[3]、类杆菌[5]等数量的增多,同时,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可以作为评估肠道菌群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若B/E>1表示肠道菌群组成正常,若B/E<1则示肠道菌群失调,且B/E比值越低,提示菌群失调越严重 [6]。Si等[7]研究发现IB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IBS患者的双歧杆菌比例明显降低,肠杆菌比例明显升高且B/E<1,这意味着IBS患者存在一定的菌群失调情况。2.定位转移[8]:亦称移位,是指原存在于肠腔内的细菌和(或)内毒素,通过某种途径越过肠黏膜屏障,进入肠系膜淋巴 结、门静脉系统,继而进入体循环以及肝、脾、肺等远隔器官的过程。分为横向转移和纵向转移两类。横向转移是指肠道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如大肠菌群向小肠转移。纵向转移是指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肠黏膜深处转移。Spiller [9]研究发现IBS患者乳果糖氢呼气试验提示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高发生率约为78%。Posserud等[10]使用IBS患者和正常对照小肠抽出液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实验,发现IBS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较正常人常见。 二、肠道菌群失调与IBS的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IBS的发生,其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黏膜屏障包括完整的肠上皮细胞及其细胞间连接构成的机械屏障,胃肠相关淋巴组织和分泌型抗体所构成的免疫屏障和肠道正常菌群构成的生物屏障。正常情况下,若致病菌欲发挥侵袭作用,首先突破黏膜的第一道生理屏障防线,而有益菌恰恰发挥着生物屏障的作用,它们通过受体竞争、产生有害物质抑制或杀伤致病菌和营养竞争等方式拮抗致病菌的入侵。当IBS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且有益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多时,致病菌和内毒素可直接侵袭肠黏膜,导致肠黏膜的通透性增高。Zyrek等[11]研究发现,肠致病型大肠杆菌可抑制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唱2的表达,破坏肠黏膜屏障。肠黏膜体液免疫最重要的抗体成分sIgA由肠黏膜固有层分泌,在局部抗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黏膜合成单体或合成分泌的功能发生障碍,使得肠道分泌液中缺乏分泌型IgA,进而使得致病菌过度繁殖,加重菌群失调,造成恶性循环。 2.诱发免疫异常:由于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使肠黏膜通透性增高,使得致病菌及其抗原易于通过肠黏膜而发生过度免疫,引起多种炎症及免疫细胞的增多、活化,如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可被细菌或者抗原激活、脱颗粒,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如组胺、5唱HT、前列腺素、类胰蛋白酶等。这些活性物质可使平滑肌收缩增强,使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腹泻症状,同时还可以干扰胃肠反射,活化内脏感觉系统,增加内脏感觉敏感性,而出现腹痛症状 [12]。机体在发生免疫过度的情况下,同时释放多种炎性因子,使肠黏膜处于一个低度炎症状态。Liebregts等[13]研究发现,IBS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失衡,促炎因子如IL唱1B、TNF唱α、IL唱6增加,而抑炎因子减少或无明显改变。而TNF唱α等亦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剂,进一步活化淋巴细胞、诱导和促进其他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并抑制水和钠盐的重吸收而引起腹泻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