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常用计算项目与计算方法

数控机床常用计算项目与计算方法
数控机床常用计算项目与计算方法

目录

一、AC主轴伺服电机及变频调速电机

●几个基本概念

(一)主轴电机转速的计算

(二)主轴电机额定输出扭矩及最大输出扭矩的计算。

(三)主轴电机恒扭矩转速范围内实际输出功率的计算。

(四)机床主轴额定输出扭矩及最大输出扭矩的计算。

车、铣、钻方式下,主轴及电机所需功率的计算

一、AC主轴伺服电机及变频调速电机

●基本概念

1、电机的功率负载特性:

做为一般驱动负载工作的回转电机有以下三种常用的功率负载特性:

(1)连续工作制(S1):是指该电机在额定工作条件和负载条件下允许长时间、不间断的工作。(2)短时工作制(S2):是指该电机在规定的短时间内允许超出额定功率进行运转工作,其超载时间优先采用10、30或60分钟等。(3)断续工作制(S3):是指该电机应按一定的通、断周期进行工作,以保证电机在大电流、超载情况下不致因电机温度过高,击穿绝源而烧坏。

在S3工作制下工作的电机允许的每一通、断工作周期为10分钟,例FANUC AC主轴电机规定在50%ED率下(S3工作制),其循环时间周期为10分钟(即ON:5min,OFF:5min)。

目前的AC主轴电机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允许在S2或S3工作制下运转,其实际就是一种短的工作制电机。如FANUC的α11型主轴电机的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为11kw。S2工作制下的30分钟时间内允许的超载功率为15kw。因数控机床在实际超载切削时每一次走刀时间很难超出30分钟,故许多机床制造厂在标定其生产的某型机床动力参数时,常用主轴电机的30分钟超载功率做为其样本上标示的主轴电机的主参数。同样,进行数控机床设计时,设计者亦充分利用好主轴电机的这种特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多采用的标准型普通变频电机,其仅能在S1工作制下工作,不允许超载使用,因此设计者选用时必须注意。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称为“变频主轴电机”的新型变频电机,其恒功率的拐点转速控制频率(周波)为33.3Hz,不但大幅降低了电机的拐点转速,提高了电机低速时的特性能力,且允许在S2工作制下进行30分钟超载运行,是一种具有良好价格性能比的新型电机。

2、电机的负载特性及主轴电机的拐点转速nj:

无论AC主轴电机还是变频调速电机,其在nj拐点转速以上进行无级调速时,均基本为恒功率调速。即随着电机转速的提高,其输出功率保持基本不变,而电机的输出扭矩则随转速的升高而下降;其在nj拐点转速以下进行无级调速时,均为恒扭矩调速,即随着电机转速的下降,其输出扭矩恒定不变,而电机的输出功率则随转速的降低而下降。因此机床主轴在低速段进行粗加工而转速又落入电机的恒扭矩段转速时,设计者必须认真校核此时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能否满足切削所实际需要的功率,否则会出现“闷车”现象。

在我国,因发电厂采用50Hz频率(周波)数发电,故对标准AC主轴电机(如FANUC的α系列)和标准普通变频电机而言,因多采用4极(4P)绕组电机,则nj拐点转速值应为1500r/min。

无论何种调速电机,根据机床的负载特点,其nj拐点转速值越低,其与电机最高转速间的比值越大(恒功率调速比),则该电机的力能特性越好。

(一)主轴电机转速的计算:

2×F

公式:n = ———× 60

P

式中:n:电机转速

F:控制赫兹(周波)数

P:电机的极数

注:日本FANUC α系列主轴电机参数如下:

1、调频范围:

α0.5~α6型:0~266.6Hz

α8~α22型:0~200Hz

α30~α40型:0~150Hz

2、极数(P):FANUC标准系列主轴电机多为4

以FANUC α12型主轴电机为例计算(0-200Hz):

电机最高输出转速:

2×200

n = ———×60 = 6000r/min

4

电机恒功率输出转速(电机拐点转速)

2×50

n = ———× 60 = 1500r/min

4

(注:电机50Hz以下为恒扭矩特性输出)

(二)主轴电机额定输出扭矩及最大输出扭矩的计算:

式中:N:主轴电机额定/30分超载的功率(KW)

n j:主轴电机恒功率拐点转速(r/min)

以FANUC α12型主轴电机为例计算(11/15kw)

则:电机额定输出扭矩(连续输出扭矩):

电机最大输出扭矩(30分钟超载):

注:(1)根据数控机床切削作业时的特点,计算主轴电机输出扭矩时一般均将30分钟超载扭矩做为标准扭矩数值。

(2)扭矩值为kg.m时除于0.102即可换算成Nm。

(三)主轴电机恒扭矩转速范围内输出功率的计算

计算的目的:当主轴电机在恒功率转速范围下进行运转时,随着转速的下降,主轴电机的输出功率亦随之下降,此时在切削参数选择不当时,极易出现闷车现象,计算出主轴电机特定转速下的输出功率,是为校核切削时所消耗的功率是否符合为目的。

公式:P(kw)=1.0269×n(r/min)×T(kg.m)/1000

式中:P(kw):所要求得的电机功率

n(r/min):电机的实际转速(恒扭矩段内)

T(kg.m):电机的恒扭矩值

举例:仍以FANUC α12型主轴电机为例(11/15kw)

(1)电机30分钟超载时的输出扭矩:

(2)求电机在1000转时电机的输出功率(30分超载)?

P(kw)=1.0269×1000r/min×9.74(kg.m)/1000=10.002kw

(四)机床主轴额定输出扭矩及最大输出扭矩的计算:

●计算的目的:电机上所输出的扭矩不等于是主轴上所输出的扭矩,因为在机床主传动链上常采用皮带轮或变档齿轮等进行降、升速,如采用的是降速传动时,则有一个降速比i对电机输出扭矩的放大作用,这就是机械设计上常采用一个小功率电机,通过大的降速比来拖动大的运动负载的原因。

公式:

式中:M:主轴的输出扭矩(kg.m)

N:主电机额定功率或30分超载功率(KW)

N j:主电机恒功率时的拐点转速(r/min)

i:传动链降速比

η:机械传动效率(皮带轮直接传动时取0.96)

注:根据数控机床切削作业的特点,计算主轴的输出扭矩时,一般均按主轴30分钟超载时的最大输出扭矩来计算。

(五)车、铣、钻方式下主轴及电机所需功率的计算

注:在欧、美、日等国家的切削手册、资料中,在进行切削力及切削功率计算时,常采用单位切削力和单位切削功率的概念。所谓单位切削力是指“单位切削面积上的主切削力”,用P表示,单位为N/mm2;所谓单位切削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切除单位体积的金属所消耗的切削功率”,用Ps表示,单位为KW/(mm3/S)。

下面所述的“车、铣、钻方式下主轴及电机所需功率的计算”是日本FANUC公司手册上所推荐的,计算车、铣、钻不同切削方式时公式中的每kw金属去除率MRt,MRm,MRd值,应从相应的切削手册或资料中查出。

a.车削时

切削条件

(1)主轴转速:Ns(r/min)

(2)工件直径:Dt (mm)

(3)进给速度:fr(mm/r)

(4)切削深度:t (mm)

(切削公式)

(1)切削速度:Ⅴc =π×Dt×Ns (mm/min)

(2)进给率:fm = fr×Ns(mm/min)

(3)金属去除率:Q = t×fr×Vc/1000 (cm3/min)

= t×fr×π×Dt×Ns/1000 (cc/min)

(4)机床主轴所需功率:Ps=Q/MRt(KW)

式中:MRt=每kw的金属去除率(cc/min/kw)

(5)主轴驱动电机所需的功率:P M = 1/η×Q/MRt

式中:η=主轴驱动的效率(%)

b.铣削时

(切削条件)

(1)主轴转速:Ns(r/min);(2)铣刀直径:Dm(mm)(3)铣削宽度:W(mm);(4)铣削深度:t(mm)

(5)铣刀齿数:n(齿数);(6)进给:f t(mm/每齿)(切削公式)

(1)切削速度:Ⅴc=π×Dm×Ns (mm/min)

(2)进给率:fm=ft×n×Ns(mm/min)

(3)金属去除率:Q=W×t×ft×n×Ns/1000 (cm3/min)

(4)机床主轴所需功率:Ps=Q/MRm(KW)

式中:MRm=每kw的金属去除率(cc/min/kw)

(5)主轴驱动电机所需的功率:P M=1/η×Q/MRm(kw)

式中:η=主轴驱动的效率(%)

c.钻削时

(切削条件)

(1)主轴转速:Ns(r/min)(2)钻头直径:Dd(mm)(3)进给:fr(mm/r)

(切削公式)

(1)切削速度:Ⅴc =π×Dd×Ns (mm/min)

(2)进给率:fm = fr×Ns(mm/min)

(3)金属去除率:Q=π/4×Dd2×fr×Ns/1000 (cm3/min)

(4)机床主轴所需功率:Ps = Q/MRd(KW)

式中:MRd = 每kw的金属去除率

(5)主轴驱动电机所需的功率:P M = 1/η×Q/MRd(kw)

式中:η = 主轴驱动的效率(%)

二、AC伺服电机及伺服进给轴

(一)伺服进给轴额定及超载时有效推力的计算

注:本计算是数控机床设计时一项较重要的计算,其进给轴所实际达到的进给推力是机床能力的反映,也是做工件切削工艺方案时对切削参数进行效核的重要依据。

1、与计算有关的符号的含义(准备知识)

(1)Fi:进给轴的有效推力(kg)

(2)T Mi:伺服电机的输出扭矩(kg. Cm)

注:a. 伺服电机T Mi值在不同的过载扭矩状态下允许有不同的最大输出扭矩值及对应的允许的不同通、断时间,该允许的通、断时间应根据具体选用型号的伺服电机的“负载、扭矩、时间特性曲线图”(伺服电机手册上有)或用公式进行计算。

方法如下:

根据已知或需要的电机ON(通)时间及负载扭矩百分比值(负载、扭矩百分比=所需超载扭矩/电机连续额定扭矩×100%),利用特性曲线图得出负载、扭矩百分比值后,用下式计算电机的OFF(断)时间.

例:选用FANUC α6伺服电机

根据FANUCα系列电机手册上该电机的“扭矩特性表”查得,α6电机在ON时间为8min,扭矩超载值为150%时,负载的百分比为40%,则该电机在ON 8min时的OFF时间可用公式求出:

=12(min)

注:此时α6电机的OFF时间亦可用下式求得:

已知α6电机额定扭矩为61kg.cm,其超载150%时,扭矩为:

61×150%=91.5kg.cm

超载扭矩

则:OFF(min)= ON(min)—————

额定扭矩

91.5

= 8(min)———

61

=12(min)

b. T Mi值在不同的负载过载扭矩下有不同的输出扭矩值及相对应的不同的ON(通)、OFF(断)时间,通常数据如下:

(3)i:进给传动链的降速比(其值与有效进给推力有关)。

(4)T:滚珠丝杠螺距(导程),(其值与有效进给推力有关)。

(5)η:进给轴的传动效率,电机与丝杠直连时取0.95,电机与丝杠降速间连时取0.9。

(6)TL:被移动部件无负载时所需消耗的静扭矩(kg.cm)

式中:

TL:无负载时的移动部件的静扭矩(摩擦扭矩)

Fa2:部件移动时的磨摩阻力

i:进给传动链降速比

T:滚珠丝杠螺距(导程)(mm)

注:关于Fa2摩擦阻力的计算:

Fa2 =(μ+fg)W

式中:μ= 摩擦系数(滑动导轨取0.15,滚动导轨取0.08)

fg=镶条(斜铁)的紧固力系数,有时取0.01,滚动导轨取0.08。

例,已知条件如下:

●移动部件总重量:W = 157kg

20(主动)

●传动链降速比:i = ——————(同步带降速)

24(从动)

●滚珠丝杠螺距;T = 6mm

●铸铁滑动导轨:μ= 0.15

●有镶条(斜铁):fg = 1.0

则:

a:Fa2 =(μ+fg)W =(0.15+1)×157 = 180.55

Fa2×T×i180.55×6×20/24

b:T L = ————— = —————————

20×π×η20×3.14×0.9

= 15.97 ≈ 16kg.cm

2、Fi进给轴有效推力的计算

公式:Fi = 20×π×η(TMi-T L)/T×i

(式中符号含义详见前面解释)

例:根据公式和已知条件计算某型数控机床X轴在各种负载状态下的有效推力及该轴电机的通、断时间。已知条件:a.电机型号:FANUC α6(额定输出扭矩:

61kg.cm(6N.m)

b.其余:与前面T L值计算时举例条件相同。

(1)计算电机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输出扭矩及电机通、断时间:

●61kg.cm×100% = 61kg.cm(ON:连续,OFF:0)

●61kg.cm×150% = 91.5kg.cm(ON:8min,OFF:12min)

●61kg.cm×180% = 109.8kg.cm(ON:3min,OFF:7min)

(2)计算三种不同负载扭矩下的对应有效推力:

●100%Fi= 20×π×η(TMi-T L)/T×i

= 20×3.14×0.9(61-16)/6×20/24

= 508.6kg

●150%Fi= 853.45kg

●180%Fi= 1060kg

(3)将上面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特别提示:计算Fi(进给轴有效推力)时,移动部件的重量W值的准确是十分重要的。

CA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 (5) 1.1题目: (5) 1.2 任务 (5) 第二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6) 第三章机械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7) 3.1主轴系统的改造方案 (7) 3.2安装电动卡盘 (7) 3.3换装自动回转刀架 (8) 3.4螺纹编码器的安装方案 (8) 3.5进给系统的改造与设计方案 (9) 第四章进给传动部件的计算和选型 (10) 4.1脉冲当量的确定 (10) 4.2切削力的计算 (10) 4.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和选型 (11) 4.4同步带减速箱的设计 (12) 4.5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13) 4.6同步带传递效率的校核 (16) 第五章绘制进给传动机构的装配图 (18) 第六章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第七章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22) 第八章容总结 (29) 参考文献 (30) 摘要

我国目前机床总量为380万余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这说明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我们大多数制造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大多数是传统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用这种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市场上缺乏竞争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批量的购置数控机床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只有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数控改造。数控改造相对于购置数控机床来说,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改造后的机床比传统机床有很多突出优点,由于数控机床的计算机有很高的运算能力,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的运动量,加工出较复杂的曲线和曲面。其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忆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以实现另一工件的加工,从而实现“柔性自动化”。改造后的机床不象购买新机那样,要重新了解机床操作和维修,也不了解能否满足加工要求。改造可以精确计算出机床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对机床的特性早已了解,操作和维修方面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另外,数控改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机那样需要重新构筑地基,还可以根据技术革新的发展速度,及时地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档次,将机床改造成当今水平的机床。 数控技术改造机床是以微电子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为基础,不但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同时在应用上比其他传统的自动化改造方案有较大的通用性和可用性,且投入费用低,用户承担得起。由于自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设备技术改造中主要方向之一,也为我国传统机械制造技术朝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过渡的主要容之一。

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点 图例 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编辑本段基本作法 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盈亏平衡点分析图 * 盈亏平衡点[1]的计算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BEP=Cf/(p-cu-tu) 其中:BEP----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 Cf-------固定成本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由于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常常是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与营业税及附加税率的乘积,因此公式可以表示为: BEP=Cf/(p(1-r)-cu) r-----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率

(2700+40)/(X-600)=12 求x= 算式的计算过程 (2700+40)÷(X-600)=12

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质和可变性质来确定获利所必需的产量范围。如果我们能够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两类:一类随产量而变化,另一类不随产量而变化,就可以计算出给定产量的单位平均总成本。半可变成本能够分解为一固定成本和一可变成本。但是,对不同的产量平均固定成本时,单位成本的固定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这种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概念,只对个所计算的产量值是正确的。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将固定成本看作成本汇集总额是有益的,此汇集总额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必须被纯收入所补偿,这种经营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扣除可变成本之后的纯收入刚好等于固定成本的汇集总额,那么这一点或是这样的销售水平称为盈亏平衡点。精确地来说,正是因为在销售进程的这一点上,总的纯收入刚好补偿了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低于这一点就会发生亏损,而超过这一点就会产生利润。一个简单的盈亏平衡点结构图。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销售额或成本。假定销售额与销售量成正比,那么销售线是一条起于原点的直线。总成本线在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与纵轴相交,且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表现为增长趋势。高于盈亏平衡点时,利润与销售额之比随每一售出的产品而增加。这是因为贡献呈一固定比率,而分摊固定成本的基础却扩大了。 贡献 什么是贡献如何应用贡献呢贡献是销售额与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或者说它是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即式中:C=贡献,F=不变成本;S=销售额 P=利润;V=可变成本。S和V都随产量而变化,因此C也随产量而变化。已知V占销售额S的百分比,就可以计算出C。假定有这样一个例子,可变成本占销售额的60%,且不变成本为3000000 美元,那么,由方程(1)可知,C为销

C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方案

C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方 案 有11.34万台,这说明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我们大多数制造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大多数是传统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用这种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市场上缺乏竞争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批量的购置数控机床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只有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数控改造。数控改造相对于购置数控机床来说,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改造后的机床比传统机床有很多突出优点,由于数控机床的计算机有很高的运算能力,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的运动量,加工出较复杂的曲线和曲面。其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忆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以实现另一工件的加工,从而实现“柔性自动化”。改造后的机床不象购买新机那样,要重新了解机床操作和维修,也不了解能否满足加工要求。改造可以精确计算出机床的加工能力,另外,由于多年使用,操作者对机床的特性早已了解,操作和维修方面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另外,数控改造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地基,不必像购入新机那样需要重新构筑地基,还可以根据技术革新的发展速度,及时地提高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档次,将机床改造成当今水平的机床。 数控技术改造机床是以微电子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为基础,不但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同时在应用上比其他传统的自动化改造方案有较大的通用性和可用性,且投入费用低,用户承担得起。由于自投入使用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设备技术

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附录3:切削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1.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Q = V c ×a p ×f 净功率P (KW) 3p 1060Kc f a Vc P ????= 每次纵走刀时间t (min) n f l t w ?=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工件直径 (mm) ap —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mm) f — 每转进给量 (mm/r ) lw — 工件长度 (mm)

铣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每齿进给量fz (mm) z n Vf fz ?= 工作台进给速度Vf (mm/min) z n fz Vf ??= 金属去除率Q (cm 3/min) 1000Vf ae ap Q ??= 净功率P (KW) 61060Kc Vf ae ap P ????= 扭矩M (Nm) n 10 30P M 3 ?π??=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实际切削深度处的铣刀直径 (mm ) Z — 铣刀齿数 a p — 轴向切深 (mm) a e — 径向切深 (mm)

切削速度Vc (m/min) 1000n d Vc ?π?= 主轴转速n (r/min) d 1000 Vc n ?π?= 每转进给量f (mm/r) n Vf f = 进给速度Vf (mm/min) n f Vf ?= 金属切除率Q (cm 3/min) 4Vc f d Q ??= 净功率P (KW) 310240kc d Vc f P ????= 扭矩M (Nm) n 10 30P M 3?π??= 以上公式中符号说明: d — 钻头直径 (mm) kc1 — 为前角γo=0、切削厚度hm=1mm 、切削面积为1mm 2时所需的切 削力。 (N/mm 2) mc — 为切削厚度指数,表示切削厚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mc 值越 大表示切削厚度的变化对切削力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 γo — 前角 (度)

数控车床常用计算公式

数控车床常用计算公式 直径Φ 倒角量a 角度θ 正切函数tanθ 正弦函数sinθ 余弦函数cosθ 圆弧半径R 乘以号x 除以号÷先运算()内结果,再运算【】,再运算全式 一、外圆倒斜角计算 公式例子:Φ30直径外端倒角1、5x60°程式:GoX32Z2 1,倒角起点直径X=Φ-2xaxtanθ°X=30-2x1、5x1、732=24、804G1X24、804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其中tan60°由数学用表查出G1X30Z-1、5F0、15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50 4,倒角收点长度Z=-a。。。。。。 二、内圆倒斜角计算 公式例子:Φ20孔径外端倒角2x60°程式:GoX18Z2

1,倒角起点直径X=Φ+2xaxtanθ°x=20+2x2x1、732=26、928G1x26、928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G1X20Z-2F0、15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30 4,倒角收点长度Z=-a。。。。。。 三、外圆倒圆角计算 公式例子:Φ35直径外端圆角R3程式:GoX36Z2 1,倒角起点直径X=Φ-2*RX=35-2x3=29G1X29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G3X35Z-3R3F0、15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30 4,倒角收点长度Z=-R。。。。。。 四、内圆倒圆角计算 公式例子;Φ20孔径外端圆角R2程式:G0X18Z2 1,倒角起点直径X=Φ+2*RX=20+2x2=24G1X24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G2X20Z-2R2F0、1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25 4,倒角收点长度Z=-R。。。。。。 五、G90、G92数控指令R锥度值的计算: 例子:大端Φ35小端Φ32锥体长20牙长16mm让刀3mm加工 1、计算图上锥度比例值:(32-35)/20=-0、15程式;G0X37Z3 (起始端直径-收点端直径)÷锥体长度G92X33、8Z-16R-1、425F2

机床数控改造方案及实施(doc 9页)

机床数控改造方案及实施(doc 9页)

机床数控改造方案及实施 改造的可行性分析通过以后,就可以针对某台或某几台机床的现况确定改造方案,一般包括: 1 机械修理与电气改造相结合 一般来说,需进行电气改造的机床,都需进行机械修理。要确定修理的要求、范围、内容;也要确定因电气改造而需进行机械结构改造的要求、内容;还要确定电气改造与机械修理、改造之间的交错时间要求。机械性能的完好是电气改造成功的基础。 2 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 确定改造步骤时,应把整个电气部分改造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如数控系统、测量系统、主轴、进给系统、面板控制与强电部分等,待各系统基本成型后再互联完成全系统工作。这样可使改造工作减少遗漏和差错。在每个子系统工作中,应先做技术性较低的、工作量较大的工作,然后做技术性高的、要求精细的工作,使人的注意力能集中到关键地方。

系统,应根据科学的测定和分析决定其改造范围。停机改造的周期,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虑因素有生产紧张程度、人员技术水平、准备工作充分程度、新系统大小与复杂程度,甚至还包括天气情况等。切忌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匆忙上阵,但也要合理安排,防止拖拖拉拉。 二,改造的技术准备 改造前的技术准备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造能否取得成功。技术准备包括: 1 机械部分准备 为配合电气改造而需进行的机械大修改造的测量、计算、设计、绘图、零件制作等应先期完成。同时对停机后需拆、改、加工的部分等应事先规划完毕,提出明确要求,与整个改造工作衔接得当。 2 新系统电气资料消化 新系统有许多新功能、新要求、新技术,因此改造前应熟悉技术资料,包括系统原理说明、线路图、PLC梯形图及文本、安装调试说明、使用手册、编程手册等。要有充裕的时间来

企业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企业产品盈亏平衡点及其计算公式 (一) 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 )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的基本作法 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盈亏平衡点分析图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 计算公式 按实物单位计算: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 按金额计算: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1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质和可变性质来确定获利所必需的产量范围。如果我们能够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两类:一类随产量而变化,另一类不随产量而变化,就可以计算出给定产量的单位平均总成本。半可变成本能够分解为一固定成本和一可变成本。但是,对不同的产量平均固定成本时,单位成本的固定

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这种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概念,只对那个所计算的产量值是正确的。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将固定成本看作成本汇集总额是有益的,此汇集总额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必须被纯收入所补偿,这种经营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扣除可变成本之后的纯收入刚好等于固定成本的汇集总额,那么这一点或是这样的销售水平称为盈亏平衡点。精确地来说,正是因为在销售进程的这一点上,总的纯收入刚好补偿了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低于这一点就会发生亏损,而超过这一点就会产生利润。 一个简单的盈亏平衡点结构图。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销售额或成本。假定销售额与销售量成正比,那么销售线是一条起于原点的直线。总成本线在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与纵轴相交,且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表现为增长趋势。高于盈亏平衡点时,利润与销售额之比随每一售出的产品而增加。这是因为贡献呈一固定比率,而分摊固定成本的基础却扩大了。 贡献 什么是贡献?如何应用贡献呢?贡献是销售额与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或者说它是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即式中:C=贡献,F=不变成本;S=销售额 P =利润;V=可变成本。S和V都随产量而变化,因此C也随产量而变化。已知V 占销售额S的 贡献这个概念使我们很容易计算出各销售水平上的总利润。贡献常被称为“利润探测器”。 盈亏平衡点的相关问题 一、盈亏平衡点图的结构 尽管盈亏平衡点图所依据的理论很简单,但是,因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界线是不明确的,因而要获得绘图时的理想数据却不那么容易。如果我们把不经调查就随意进行的分类看作是有效的,那将是靠不住的。我们猜测某种直接劳动应该是可变的,但实际情况这样的吗?其中很可能会含有固定因素。关键的问题在于:从成本因素中构造一精确的盈亏平衡点图来反映成本因素与产量之间

数控机床改造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机电工程系 一、设计课题名称:CA6140车床的数控化改造 二、指导教师: 三、设计要求: 采用数控装置和伺服装置,对CA6140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要求能进行车削数控加工,达到或超过原车削加工性能。数控装置、伺服装置选择合理,控制系统设计简单可靠,保护措施完备。 四、设计依据: CA6140车床控制要求、电气原理图及相关参数;数控装置型号规格参数;伺服装置型号规格参数; 常用低压控制电器型号规格参数。 五、参考资料: 熊光华主编2数控机床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廖兆荣主编2机床电气自动控制2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王爱玲主编2现代数控机床结构与设计2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9 余良英编著2机床数控改造设计与实例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白恩远主编2现代数控机床伺服及检测技术2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袁任光编著2交流变频调速器选用手册2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 曾毅等编著2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2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编写组编2机床设计手册第5卷上、下册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 李荣生主编2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设计指导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姜德希编2机床电气线路图册2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编写组编著2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2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六、设计内容进度及工作量 (一)设计内容和进度要求 序号进度要求设计内容

1 1周了解车床传动、控制、加工性能,分析国内外数控车床的结构、控制和加工要求。 经过分析、比较、计算,确定改造总体方案。 2 0.5周 对进给、主轴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计算,选择拖动电动机并确定传动系统 改造方案。 1周完成进给、主轴传动系统改造图。 3 0.5周选择伺服装置 0.5周完成伺服系统控制设计,并完成伺服系统控制原理图。 4 0.5周选择数控装置。 5 1周完成电气原理图草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草图。 0.5周完成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6 0.5周伺服系统调试设计。0.5周数控装置调试设计。0.5周机床安装及调试设计。 7 2周编写设计说明书。 8 1周毕业设计答辩准备及答辩。 (二)工作量 设计说明书:数控化改造总体方案设计;机械部分改造设计;伺服装置选型;伺服系统控制设计;数控装置选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机床安装与调试设计。 图纸:机械改造图;伺服系统控制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电气原理图;元器件清单; 七、说明书的格式和装订要求 (一)毕业设计封面(全系统一格式) (二)毕业设计评阅书(全系统一格式) (三)评分标准(全系统一格式) (四)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下发) (五)毕业设计明细表(全系统一格式)

CNC常用计算公式

一、 三角函数计算 -1 1.ta n 0 =b/a 0 =ta n b/a 2.Sin 0 =b/c Cos=a/c V c = ( n * D * S ) /10 0 0 Vc :线速度(m/min) n:圆周率(3.14159) D :刀具直径(mm) S :转速(rpm) 例题.使用①25的铣刀Vc 为(m/min)25 求S=?rpm Vc= n ds/1OOO 25= n *25*S/1000 S=320rpm 三、进给量(F 值)的计算 F :进给量(mm/min ) S :转速(rpm ) Z :刃数 F z :(实际每刃进给) 例题.一标准2刃立铣刀以2000rpm )速度切削工件,求进给量(F CNC 常用计算公式 、切削速度的计算 S=1000*25/ 兀*25

值)为多少?( F z=0.25mm) F = 2000*2*0.25 F = 1000(mm/mi n) 四、残料高的计算 Scallop =( ae * ae )/ 8R Scallop :残料高(mm) ae : XY pitch(mm) R 刀具半径(mm) 例题. ①20R10精修2枚刃,预残料高0.002mm 求Pitch 为多 少? mm 2 Scallop 二ae /8R 2 0.002=ae /8*10 ae=0.4mm 五、逃料孔的计算 X>Y = D/4 例题. 已知一模穴须逃角加工(如图), 所用铣刀为? 10;请问逃角孔最小 为多少?圆心坐标多少? 2 ①=V2R ①=V2*5 ①=7.1(mm) X 、Y = D/4 X>Y=10/4 ①:逃料孔直径(mm) R 刀具半径(mm) D :刀具直径(mm) ①10銑刀 (0.

常用切削速度计算公式

常用切削速度計算公式 一、三角函數計算 1.tanθ=b/a θ=tan-1b/a 2.Sinθ=b/c Cos=a/c 二、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 2.1 铣床切削速度的計算 Vc=(π*D*S)/1000 Vc:線速度(m/min) π:圓周率(3.14159) D:刀具直徑(mm) 例題. 使用Φ25的銑刀Vc為(m/min)25 求S=?rpm Vc=πds/1000 25=π*25*S/1000 S=1000*25/ π*25 S=320rpm 2.2 车床切削速度的計算计算公式如下 v c=( π d w n )/1000 (1-1) 式中 v c ——切削速度 (m/s) ; dw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径( mm ); n ——工件转速( r/s )。 S:轉速(rpm) 三、進給量(F值)的計算 F=S*Z*Fz F:進給量(mm/min) S:轉速(rpm) Z:刃數 Fz:(實際每刃進給) 例題.一標準2刃立銑刀以2000rpm)速度切削工件,求進給量(F 值)為多少?(Fz=0.25mm) F=S*Z*Fz F=2000*2*0.25 F=1000(mm/min) 四、殘料高的計算 Scallop=(ae*ae)/8R Scallop:殘料高(mm) ae:XY pitch(mm) R刀具半徑(mm) 例題. Φ20R10精修2枚刃,預殘料高0.002mm,求Pitch為多 少?mm Scallop=ae2/8R 0.002=ae2/8*10 ae=0.4mm 五、逃料孔的計算 Φ=√2R2 X、Y=D/4 Φ:逃料孔直徑(mm) R刀具半徑(mm) D:刀具直徑(mm) 例題. 已知一模穴須逃角加工(如圖), 所用銑刀為ψ10;請問逃角孔最小 為多少?圓心座標多少? Φ=√2R2 Φ=√2*52 Φ=7.1(mm) X、Y=D/4 X、Y=10/4

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93705

图例 编辑本段基本作法 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盈亏平衡点分析图

例如:每个产品销售单价是10元,材料成本是5元,固定成本(租金,管理费等)是20000元,那么需要多少产量才能保本呢? 10*Y-20000=5*Y Y=4000,所以只有产量高于这个数量才盈利,低于这个数量就亏损.所以这个产品的盈亏平衡点就是4000. 这是理想化了的,现实中,固定成本如机器的折旧,场地的租金,管理人员的工资.变动成本如:产品的材料成本,计件工资,税金.现实中还有半变动成本如:水电费,维修费.

(2700+40)/(X-600)=12 求x=? 算式的计算过程 (2700+40)÷(X-600)=12 2700+40=(X-600)×12 2740=12x-7200

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质和可变性质来确定获利所必需的产量范围。如果我们能够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两类:一类随产量而变化,另一类不随产量而变化,就可以计算出给定产量的单位平均总成本。半可变成本能够分解为一固定成本和一可变成本。但是,对不同的产量平均固定成本时,单位成本的固定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这种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概念,只对个所计算的产量值是正确的。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将固定成本看作成本汇集总额是有益的,此汇集总额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必须被纯收入所补偿,这种经营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扣除可变成本之后的纯收入刚好等于固定成本的汇集总额,那么这一点或是这样的销售水平称为盈亏平衡点。精确地来说,正是因为在销售进程的这一点上,总的纯收入刚好补偿了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低于这一点就会发生亏损,而超过这一点就会产生利润。一个简单的盈亏平衡点结构图。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销售额或成本。假定销售额与销售量成正比,那么销售线是一条起于原点的直线。总成本线在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与纵轴相交,且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表现为增长趋势。高于盈亏平衡点时,利润与销售额之比随每一售出的产品而增加。这是因为贡献呈一固定比率,而分摊固定成本的基础却扩大了。 贡献 什么是贡献?如何应用贡献呢?贡献是销售额与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或者说它是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即式中:C=贡献,F=不变成本;S=销售额P=利润;V=可变成本。S和V都随产量而变化,因此C也随产量而变化。已知V占销售额S 的百分比,就可以计算出C。假定有这样一个例子,可变成本占销售额的60%,且不变成本为3000000美元,那么,由方程(1)可知,C为销

数控车床常用计算公式

直径Φ 倒角量a 角度θ 正切函数tanθ 正弦函数sinθ 余弦函数cosθ 圆弧半径R 乘以号x 除以号÷先运算()内结果,再运算【】,再运算全式 一、外圆倒斜角计算 公式例子:Φ30直径外端倒角1.5x60°程式:GoX32Z2 1,倒角起点直径 X=Φ-2xaxtanθ°X=30-2x1.5x1.732=24.804G1X24.804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其中tan60°由数学用表查出G1X30Z-1.5F0.15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50 4,倒角收点长度Z=-a。。。。。。 二、内圆倒斜角计算 公式例子:Φ20孔径外端倒角2x60°程式:GoX18Z2

1,倒角起点直径 X=Φ+2xaxtanθ°x=20+2x2x1.732=26.928G1x26.928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G1X20Z-2F0.15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30 4,倒角收点长度Z=-a。。。。。。 三、外圆倒圆角计算 公式例子:Φ35直径外端圆角R3程式:GoX36Z2 1,倒角起点直径X=Φ-2*RX=35-2x3=29G1X29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G3X35Z-3R3F0.15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30 4,倒角收点长度Z=-R。。。。。。 四、内圆倒圆角计算 公式例子;Φ20孔径外端圆角R2程式:G0X18Z2 1,倒角起点直径X=Φ+2*RX=20+2x2=24G1X24Z0F0.2 2,倒角起点长度Z=0G2X20Z-2R2F0.1 3,倒角收点直径X=Φ;G1Z-25 4,倒角收点长度Z=-R。。。。。。 五、G90、G92数控指令R锥度值的计算: 例子:大端Φ35小端Φ32锥体长20牙长16mm让刀3mm加工 1、计算图上锥度比例值:(32-35)/20=-0.15程式;G0X37Z3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关于数控机床改造方案的方法选择及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材料工艺的生产工艺不断改善,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是作为加工仪器部件、机械零件的主要工具,机床的数控化率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加工机床的数控化率在3%左右。 非数控化机床加工产品精度差、质量难以保证、种类少、劳动强度高、效率低。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加工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这中情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巨大的威胁,机床数控化普及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本文简单介绍机床数控化改革的方法和不同机床的改造方案的确定。 【关键词】数控机床改造措施意义 1数控机床改造的历史背景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每年生产的数控机床在10000台左右,数控化率在8%上下。但多数的加工制造企业的加工、生产设备是传统的机床,而且使用多年,加工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障。但是这类机床数量众多,而且多数机床机械加工部分尚可使用,这使得数控机床改造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2数控机床改造的条件

现行使用的机床只有部分适合对其进行数控改造,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一、现有机床的基础机械部件基本完好,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升级改造完成之后能够继续服役一定年限,有能力为企业创造一定价值。二、改造机床的整体费用要适当。在升级改造之前需要对机床性能评估和改造项目整体费用进行预算,对于性价比比较低的升级改造项目要妥善考虑甚至放弃升级改造计划,以达到整体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三、改造升级的技术要成熟。国内外先进的数控技术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在进行项目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进行借鉴,以减少升级过程中的技术难度。 3机床数控改造的方向 (1)对现有机床进行评估,可以正常使用但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不够的进行模块化改造;对于现有数控系统整体瘫痪、伺服器停止更新致使机床无法正常使用的考虑数控系统整体升级,引进国外近年来先进成熟的系统与现有机床进行匹配。 (2)对于因长期使用产生磨损的机械部件进行修配、再加工,甚至更换新的部件,以达到甚至超过机床原有精度。 (3)使用创新技术。现有机床很多都是十年之前使用的老一代数控系统,加工程序单一、生产控制能力不强,可以采用新的模块进行编程,增加不同的加工工艺参数,使加

UG数控编程CNC常用计算公式

一、三角函数计算 1.tanθ=b/a θ=tan-1b/a 2.Sinθ=b/c Cos=a/c 二、切削速度的计算 Vc=(π*D*S)/1000 Vc:线速度(m/min) π:圆周率(3.14159) D:刀具直径(mm) S:转速(rpm) 例题. 使用Φ25的铣刀Vc为(m/min)25求S=?rpm Vc=πds/1000 25=π*25*S/1000 S=1000*25/ π*25 S=320rpm 三、进给量(F值)的计算 F=S*Z*Fz F:进给量(mm/min) S:转速(rpm) Z:刃数 Fz:(实际每刃进给) 例题.一标准2刃立铣刀以2000rpm)速度切削工件,求进给量(F 值)为多少?(Fz=0.25mm) F=S*Z*Fz F=2000*2*0.25 F=1000(mm/min) 四、残料高的计算 Scallop=(ae*ae)/8R

Scallop:残料高(mm) ae:XYpitch(mm) R刀具半径(mm) 例题.Φ20R10精修2枚刃,预残料高0.002mm,求Pitch为多少?mm Scallop=ae2/8R 0.002=ae2/8*10 ae=0.4mm 五、逃料孔的计算 Φ=√2R2X、Y=D/4 Φ:逃料孔直径(mm) R刀具半径(mm) D:刀具直径(mm) 例题. 已知一模穴须逃角加工(如图), 所用铣刀为ψ10;请问逃角孔最小 为多少?圆心坐标多少? Φ=√2R2 Φ=√2*52 Φ=7.1(mm) X、Y=D/4 X、Y=10/4 X、Y=2.5 mm 圆心坐标为(2.5,-2.5) 六、取料量的计算 Q=(ae*ap*F)/1000 Q:取料量(cm3/min)ae:XYpitch(mm)ap:Zpitch(mm)

数控机床电气改造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概述 (1) 数控车床大修的意义 (1) (1)节省资金 (1) (2)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1) (3)提高设备性能和劳动生产率.. (1) 二、大修方案 (2) (1)数控CNC系统 (2) (2)X轴与Z轴进给系统 (2) (3)主轴系统 (3) (4)机床辅助操作面板 (3) (5)电气元件的更换 (3) (6)电线、电缆的更换 (4) (7)电气控制柜辅助工作设备 (4) (8)大修机床电气设计及安装调试 (4) 四、机床大修后的技术要求及目标 (5) 五、合作方式 (5) 六、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6) 七、机床大修费用明细表 (6)

前言 本套数控车床电气系统大修方案的思路是配合机械大修恢复机床精度到初始状态,同时保证设备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本套方案的大修目标,主要针对原有电气系统的数控系统、电气元件、电气执行元件等部件进行更换、优化、改进,最终达到恢复加工精度、使机床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的目的。 一、概述 数控车床大修的意义: 1、节省资金。精度对于车床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硬性指标,如果车床的精度下降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件的质量,还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如果因机床精度丧失而购置同类型的新机床则需要花费不菲的费用,大型及特殊设备尤为明显。 2、性能更加稳定、可靠。因原机床各电气元件和线路逐渐老化和疲劳,更换新的元器件后可保证机床运行稳定、可靠,避免因元器件和线路老化造成停机从而影响生产。 3、提高设备性能和劳动生产率。因原机床购置时间较早,设备配置的电气系统随着时间推移已经逐渐落后,大修时着眼于当前机床控制的主流技术结合设备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性价比高的大修方案,从而达到提高设备性能,最大化投入产出比的效果。

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盈亏平衡点 图例 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1.盈亏平衡点图的结构 2.盈亏平衡点和利润为什么会变化 3.管理决策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 4.盈亏平衡点分析法的用途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作法 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盈亏平衡点分析图 盈亏平衡点[1]的计算 编辑本段计算公式 BEP=Cf/(p-cu-tu) 其中:BEP—---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 Cf--—-——-固定成本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由于单位产品税金及附加常常是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与营业税及附加税率的乘积,因此公式可以表示为: BEP=Cf/(p(1—r)—cu) r—--——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率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率 盈亏平衡点

二、计算保本产量,根据产量与目标利润计算最低销价为盈亏平衡点: 三、分析找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平衡点: 收入—成本=利润 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 计算盈亏平衡点就是利润为零的时候

CNC常用计算公式

CNC常用计算公式 一、三角函数计算 1.tanθ=b/a θ=tan-1b/a 2.Sinθ=b/c Cos=a/c 二、切削速度的计算 Vc=(π*D*S)/1000 Vc:线速度(m/min) π:圆周率(3.14159) D:刀具直径(mm) S:转速(rpm) 例题. 使用Φ25的铣刀Vc为(m/min)25求S=?rpm Vc=πds/1000 25=π*25*S/1000 S=1000*25/ π*25 S=320rpm 三、进给量(F值)的计算 F=S*Z*Fz F:进给量(mm/min) S:转速(rpm) Z:刃数 Fz:(实际每刃进给) 例题.一标准2刃立铣刀以2000rpm)速度切削工件,求进给量(F 值)为多少?(Fz=0.25mm) F=S*Z*Fz F=2000*2*0.25 F=1000(mm/min) 四、残料高的计算 Scallop=(ae*ae)/8R Scallop:残料高(mm) ae:XYpitch(mm) R刀具半径(mm) 例题.Φ20R10精修2枚刃,预残料高0.002mm,求Pitch为多少?mm Scallop=ae2/8R 0.002=ae2/8*10 ae=0.4mm 五、逃料孔的计算 Φ=√2R2X、Y=D/4 Φ:逃料孔直径(mm) R刀具半径(mm) D:刀具直径(mm)

例题. 已知一模穴须逃角加工(如图), 所用铣刀为ψ10;请问逃角孔最小 为多少?圆心坐标多少? Φ=√2R2 Φ=√2*52 Φ=7.1(mm) X、Y=D/4 X、Y=10/4 X、Y=2.5 mm 圆心坐标为(2.5,-2.5) 六、取料量的计算 Q=(ae*ap*F)/1000 Q:取料量(cm3/min)ae:XYpitch(mm)ap:Zpitch(mm) 例题. 已知一模仁须cavity等高加工,Φ35R5的刀XYpitch是刀具的60%,每层切1.5mm,进给量为2000mm/min,求此刀具的取料量为多少? Q=(ae*ap*F)/1000 Q=35*0.6*1.5*2000/1000 Q=63 cm3/min 七、每刃进给量的计算 Fz=hm * √(D/ap ) Fz:实施每刃进给量hm:理论每刃进给量ap:Zpitch(mm) D:刀片直径(mm) 例题(前提depo XYpitch是刀具的60%) depoΦ35R5的刀,切削NAK80材料hm为0.15mm,Z轴切深1.5mm,求每刃进给量为多少? Fz=hm * √(D/ap ) Fz=0.2*√10/1.5 Fz=0.5mm 冲模刀口加工方法 刀口加工深度=板厚-刀口高+钻尖(0.3D) D表示刀径 钻头钻孔时间公式

数控机床改造方案及实施

数控机床改造方案及实施 一、具体步骤 机械修理与电气改造相结合 一般来说,需进行电气改造的机床,都需进行机械修理。要确定修理的要求、范围、内容;也要确定因电气改造而需进行机械结构改造的要求、内容;还要确定电气改造与机械修理、改造之间的交错时间要求。机械性能的完好是电气改造成功的基础。 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全局 确定改造步骤时,应把整个电气部分改造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如数控系统、测量系统、主轴、进给系统、面板控制与强电部分等,待各系统基本成型后再互联完成全系统工作。这样可使改造工作减少遗漏和差错。在每个子系统工作中,应先做技术性较低的、工作量较大的工作,然后做技术性高的、要求精细的工作,使人的注意力能集中到关键地方。 根据使用条件选择系统 针对某台或某几台机床,确定它的环境、温度、湿度、灰尘、电源、光线,甚至有否鼠害等外界使用条件,这对选择电气系统的防护性能、抗干扰性能、自冷却性能、空气过滤性能等可提供正确的依据,使改造后的电气系统有了可行的使用保证。当然,电气系统的选择必须考虑成熟产品,性能合理、实用,有备件及维修支持,功能满足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的发展要求等。 落实参与改造人员和责任 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人员配备十分重要。除了人员的素质条件外,根据项目的大小,合理地确定人数与分工是关键。人员太少不利于开展工作,人员太多也容易引起混乱。根据各个划分开的子系统,确定人员职责,有主有次,便于组织与协调。如果项目采用对外合作形式,更需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界定分工,确定技术协调人。 改造范围与周期的确定 有时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改造,并不一定包含该机床全部电气系统,应根据科学的测定和分析决定其改造范围。停机改造的周期,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考虑因素有生产紧张程度、人员技术水平、准备工作充分程度、新系统大小与复杂程度,甚至还包括天气情况等。切忌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匆忙上阵,但也要合理安排,防止拖拖拉拉。 二、改造的技术准备 改造前的技术准备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造能否取得成功。技术准备包括: 机械部分准备

机械加工计算公式说明

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公式当选择一把刀具后,我们通常不明白该选用多少切削速度、多少转速,而只是通过实验,只要没有特别的问题,就认为是可以了。这样做非常危险,经常问题就是断刀,或者导致材料溶化或者发焦。有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答案是肯定的。铣削切削速度是指刀具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相应点的瞬时速度。 切削速度v = nπD v 切削速度,单位m/min n 刀具的转速,单位r/min D 铣刀直径,单位m 切削速度受到刀具材料、工件材料、机床部件刚性以及切削液等因素的影响。通常较低的切削速度常用于加工硬质或韧性金属,属于强力切削,目的是减少刀具磨损和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较高的切削速度常用于加工软性材料,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表面加工质量。当选用小直径刀具在脆性材料工件或者精密部件上进行微量切削时,也可以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常见材料的切削速度另附。比如用高速钢铣削速度,铝是91~244m/min,青铜是20~40m/min。进给速度是决定机床安全高效加工的另外一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它是指工件材料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走刀速度。对于多齿铣刀来讲,由于每个齿都参与切削工作,被加工工件切削的厚度取决于进给速度。切削厚度会影响铣刀的使用寿命,而过大的进给速度则会导致切削刃破损或者刀具折断。 进给速度以mm/min为单位: Vf = Fz * Z * n = 每齿进给量* 刀具齿数* 刀具转速= 每转进给量* 刀具转速 进给速度Vf,单位:mm/min 每齿进给量Fz,单位:mm/r 刀具转速n,单位:r/min 刀具齿数Z 从上面公式看出,我们只需要知道每齿的进给量(切削量),主轴转速,就可以知道进给速度了。换言之,知道了每齿的进给量和进给速度,就可以求出主轴转速。 比如高速钢铣刀进给量,当刀具直径是6毫米时,每齿的进给量 铝青铜铸铁不锈钢 0.051 0.051 0.025 0.025 切削深度加工时需要考虑的第三个因素是切削深度。它受工件材料切削量、机床的主轴功率、刀具以及机床刚性等因素的限制。通常切钢立铣刀的切削深度不应超过刀具直径的一半。切削软性金属,切削深度可以更大些。立铣刀必须是锋利的,并且在工作时必须与立铣刀夹头保持同心,并尽可能减少刀具安装时的外伸量。

数控加工常用计算公式

国际标准一、挤牙丝攻内孔径计算公式: 公式:牙外径-1/2×牙距 例1:公式:M3×0.5=3-(1/2×0.5)=2.75mm M6×1.0=6-(1/2×1.0)=5.5mm 例2:公式:M3×0.5=3-(0.5÷2)=2.75mm M6×1.0=6-(1.0÷2)=5.5mm 二、一般英制丝攻之换算公式: 1英寸=25.4mm(代码) 例1:(1/4-30) 1/4×25.4=6.35(牙径) 25.4÷30=0.846(牙距) 则1/4-30换算成公制牙应为:M6.35×0.846 例2:(3/16-32) 3/16×25.4=4.76(牙径) 25.4÷32=0.79(牙距) 则3/16-32换算成公制牙应为:M4.76×0.79 三、一般英制牙换算成公制牙的公式: 分子÷分母×25.4=牙外径(同上) 例1:(3/8-24) 3÷8×25.4=9.525(牙外径) 25.4÷24=1.058(公制牙距)

则3/8-24换算成公制牙应为:M9.525×1.058 四、美制牙换算公制牙公式: 例:6-32 6-32 (0.06+0.013)/代码×6=0.138 0.138×25.4=3.505(牙外径) 25.4÷32=0.635(牙距) 那么6-32换算成公制牙应为:M3.505×0.635 1、孔内径计算公式: 牙外径-1/2×牙距则应为: M3.505-1/2×0.635=3.19 那么6-32他内孔径应为3.19 2、挤压丝攻内孔算法: 下孔径简易计算公式1: 牙外径-(牙距)/代码=下孔径 例1:M6×1.0 M6-(1.0×0.425)=5.575(最大下孔径) M6-(1.0×0.475)=5.525(最小) 例2:切削丝攻下孔内径简易计算公式: M6-(1.0×0.85)=5.15(最大) M6-(1.0×0.95)=5.05(最小) M6-(牙距)/代码=下孔径 例3:M6×1.0=6-1.0=5.0+0.05=5.05 五、压牙外径计算简易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