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1

【步步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1
【步步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一)1

期末综合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 A.叶绿体在不同强度的光下会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

B.如果没有标志物,细胞质的流动就难以察觉

C.只有叶绿体等颗粒可以移动,细胞质基质不流动

D.细胞质基质是流动的,细胞器是不运动的

2.下列物质都含有N的一组是() A.脱氧核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B.胰岛素和核糖核酸

C.丙酮酸和丙氨酸

D.脂肪和脂肪酶

3.科学研究发现,苹果含有锌,锌是形成与记忆力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4.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唯一场所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线粒体的参与,因此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胞没有线粒体

D.线粒体是人体细胞内唯一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5.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细胞结构,其中能表现出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D.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液泡

6.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三个小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该植物细胞内含有14C最多的结构是()

A.核糖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细胞核7.由我国自主开发的艾滋病病毒膜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已顺利完成Ⅱb期临床试验。西夫韦肽是依据艾滋病病毒(HIV)膜融合蛋白Gp41的空间结构,全新设计并合成的新一代膜融合抑制剂,含有36个天然氨基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西夫韦肽为一种口服制剂

B.HIV的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C.西夫韦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

D.西夫韦肽只有进入细胞内,才能发挥其效应

8.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观察到其染色单体数为40,则此时细胞内的着丝点数和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20、40 B.20、20

C.40、40 D.40、20

9.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细胞内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

D.甲流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10.右图表示某种植物在最适温度和0.03%的CO2浓度条件下,光合

作用合成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若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

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则改变的环境因素是()

A.适当提高温度B.增大光强度

C.适当增加CO2浓度D.增加酶的数量

11.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

B.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的效率低,所以释放的能量少

C.若呼吸产物中有水生成,则一定进行了有氧呼吸

D.若呼吸产物中有酒精生成,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12.下表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有关酶的实验方案,则a和b试管的颜色分别是

C.紫色;蓝色D.砖红色沉淀;紫色

13.下列哪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有的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RNA

B.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

C.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D.真核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但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14.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

B.乙图所示的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③

C.③中的所有色素分子都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ATP的合成场所是④,分解场所是③

15.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和A TP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光合作用还是细胞呼吸都与酶和ATP 有关

B.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具有线粒体的细胞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如果有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O2体积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

D.叶肉细胞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可能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16.下图甲表示根尖的结构及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情况,图乙是用图甲某部分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可选择甲图中的a和b区细胞

B.图甲中①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明显比②过程长

C.持续观察图乙,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17.下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18.甲图和乙图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CO2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中,在A点上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B.从乙图可以看出,当超过一定温度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D.若光照强度突然由A变为B,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量会增加

19.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的含量变化,下列

对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发生DNA复制,并出现染色单体

B.CD段始终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段该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1∶1

20.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期开始() A.细胞形成时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C.染色体出现时D.染色体消失时

22.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细胞凋亡时,细胞周期变短,这是细胞癌变的结果

C.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量增加,也能使细胞种类增加

D.细胞坏死后,代谢停止;细胞癌变,则其代谢增强

23.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世界癌症报告》报道,根据目前的癌症发病趋势,到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1 500万人。癌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症的发生只与环境因素有关

B.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手术治疗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C.目前医学上常通过用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化学药物作用的时期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24.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 h

25.下列有关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间期,在细胞核内完成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前期,从植物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D.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且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甲图为某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多画的结构是________(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甲图的____________(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________。

(3)影响乙图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若已知丙图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酶外,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

27.(9分)图甲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内填标号,________上填名称)。

(1)甲和乙中的细胞虽然所处部位不同,但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________。其中甲图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选择乙图中的________。实验过程中使细胞分散开来的处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甲细胞是否适于做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上海世博会法国国家馆是一座以“感性城市”为主题设计的建筑,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的世界,同时屋顶被绿色所覆盖,绿意盎然。

(1)法国馆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同样生物体也离不开水。

①水分子在生物体内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运输方向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运输。

②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绿色植物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可通过自身光合作用净化空气。下图为光合作用发生的细胞结构及物质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a.叶绿素a存在于图中[]____________,可利用__________(填方法)将其从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分离。

b.对叶绿体各个部位磷酸含量分析,图中[]________部位的磷酸含量最高,ADP 的转运方向是________(利用图中数字和箭头回答)。

30.(11分)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试回答:

(1)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_h。图中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用图中字母表示)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2)图乙所示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下三种变化:

①继续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②暂停分裂,但保留分裂能力;

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

以下几种特殊细胞的分裂属于哪一类型:(填序号)癌细胞________;洋葱外表皮细胞________。造成③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因为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慢,所以没有标志物就难以察觉,为了便于观察,要选择体积较大的细胞器如叶绿体等作为标志物。叶绿体随光照强度不同以不同的面朝向光源,是它对光照的适应性反应,虽与细胞质流动相关,但不能以此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2.B[本题的着眼点是“下列物质都含有N”,因此明确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是正确解题的金钥匙。脱氧核糖是一种单糖,只含C、H、O;丙酮酸只含C、H、O;脂肪只含C、H、O。脱氧核糖核酸、胰岛素和核糖核酸、丙氨酸、脂肪酶中都含有N。]

3.A[从题干可知,此题并没有涉及无机盐离子对细胞渗透压、细胞形态及酸碱度的生理作用。]

4.D[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错误;无氧呼吸虽然不需要线粒体的参与,但绝大多数能进行无氧呼吸的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C错误;人体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D正确。] 5.C[因为3H标记的尿苷是合成RNA的原料,而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中均有新合成的RNA,所以这些结构应表现出放射性。]

6.B[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会再生出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是多糖,需要葡萄糖作原料合成,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7.C[根据题中信息,西夫韦肽是一种由36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口服时会被消化酶分解失去效用;HIV是一种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膜,其包膜是由脂质构成;多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西夫韦肽是膜融合抑制剂,抑制HIV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进而阻断病毒的传播。]

8.B[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复制的结果是每条染色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两条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点数等于染色单体数的一半。] 9.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蛔虫是真核生物,但是其细

胞内不含线粒体;细胞内的有些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内;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10.C[曲线上的B点表示该条件下光饱和点,即再增加光强度光合作用不会增加,受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制约。但是B点所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此温度下光合作用最强,故适当提高温度,不会出现b曲线;酶的数量属于内部因素,不是环境因素。] 11.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即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该过程有[H]生成;无氧呼吸因为分解糖类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未分解的有机物中,所以释放的能量少;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水;生成酒精,只能说明进行了无氧呼吸,但不能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

12.B[题中为双缩脲试剂,而相关酶是蛋白质,出现紫色颜色反应。]

13.A[B、C、D三项中都属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才是RNA。]

14.B[甲图中的①②③和④分别是叶绿体内膜、外膜、基粒和基质,乙所示的膜结构来自甲图中的③。叶绿体扩大膜面积主要靠片层结构中的类囊体薄膜。③中的色素分子只有少数叶绿素a才可以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A TP合成场所是③,分解场所是④。] 15.B[酶是生物催化剂,A TP是直接供能物质,二者都是细胞代谢的重要条件,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都有酶和ATP的参与。如果有氧呼吸分解的有机物是葡萄糖,则消耗的O2体积与释放的CO2体积相等。在一定强度的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则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的气体交换达到平衡状态,整个叶肉细胞既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一些原核细胞中无叶绿体或线粒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所以B项错误。] 16.B[A项中a、b区细胞均不可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因为无中央大液泡;①过程是分裂间期,比②过程分裂期用的时间长;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视野中,N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M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2倍。]

17.B[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因此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 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18.D[甲图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图表示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甲图中某点上的限制因素时,要看曲线是否达到饱和点:如果没有达到饱和点(如A点),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即光照强度;当达到饱和点以后(如B点),则限制因素为横坐标表示的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温度和CO2浓度等。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时,光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更多的[H]和ATP,所以C3的还原速率加快,C3含量会减少,所以D项错。]

19.C[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首先根据DNA含量的变化,辨析出各时期所在的区段,BC进行DNA 复制,所以AC为间期;D处细胞核内DNA减半,所以DE为末期,则CD为前、中、后期。DNA复制发生在BC段,A错误;在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所以在前期的初期还能清晰见到核膜和核仁,B错误;动物细胞间期中心体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DE段已不存在染色单体,D错误。]

20.A[细胞周期的概念中,起点是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即新一代细胞形成时。] 22.D[衰老的生物体内,也有细胞产生,A项错误;细胞凋亡时,已不存在细胞周期,同时,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而非细胞癌变的结果,B项错误;细胞分化不能使细胞数量增加,但能增加细胞的种类,C项错误;细胞坏死其代谢停止,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即分裂旺盛,代谢增强,D项正确。]

23.A[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情绪因素等,所以A

项不正确;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降低,所以细胞易分解和转移;目前的化疗原理是利用化学药物抑制DNA的复制,使细胞分裂停止于间期。]

24.B[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通过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图中包含了两个细胞周期,BC+CD或DE+EF(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较长;分裂期主要完成细胞分裂,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较短。]

25.A[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在细胞核中进行DNA的复制,在细胞质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26.(1)3、9蓝藻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3、4ATP (3)光照氧气(4)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血浆蛋白(写出两种即可)

解析(1)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应有叶绿体和大液泡;蓝藻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乙图左侧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场所,右侧为线粒体内膜,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二者都可以产生ATP。(3)影响光反应的环境因素为光照,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环境因素为环境中的氧气含量。(4)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血浆蛋白等都属于分泌蛋白。

27.(1)DNA5叶绿体4线粒体(2)分生区解离压片(3)不适于因为该细胞为叶肉细胞,不便于观察液泡的形状变化

解析(1)只要存在细胞结构,则遗传物质都是DNA。甲图为叶肉细胞,其中的5(叶绿体)和4(线粒体)中含有DNA。(2)乙图是根尖结构模式图,其中只有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所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需选用分生区的细胞为实验材料。(3)甲细胞虽然是成熟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但是不适合于做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因为叶绿体中色素较多,无法观察液泡的变化。

28.(1)①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低浓度高浓度②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2)a.①类囊体薄膜纸层析法b.④叶绿体基质④→①

解析(1)①水分子主要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在生物体内运输,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溶质)向高浓度(溶质)。②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和高尔基体(细胞壁合成)。(2)a.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即①。可通过纸层析的方法将叶绿体色素在提取液中进行分离。

b.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进行C3还原时需要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 提供能量,ATP水解会生成磷酸,故叶绿体基质中磷酸含量较高;叶绿体中ADP含量较高的部位是基质,含量较低的是类囊体薄膜,故其转运方向是④→①。

30.(1)10AB DE(2)CD 2 (3)①③基因选择性表达

解析AB段是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稳定性最低。图示乙为有丝分裂后期,处于图甲中的CD段,此时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癌细胞是无限增殖的细胞;洋葱外表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是不增殖的细胞。造成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019版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一模块要点回眸——精讲

第5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公式及其选用原则 时间(t )、位移(x )、速度(初速度v 0、末速度v t )、加速度(a )是描述运动的几个重要物理量,它们可以组成许多运动学公式.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这五个公式是最基本的,记好、理解好这几个公式,对于学好物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两个基本公式 1.位移公式:x =v 0t +12 at 2 2.速度公式:v t =v 0+at 二、三个推导公式 1.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02=2ax 2.平均速度公式:v =v 0+v t 2=2 t v 3.位移差公式:Δx =aT 2 三、公式的选用原则 1.能用推导公式求解的物理量,用基本公式肯定可以求解,但有些问题往往用推导公式更方便些. 2.这五个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不仅适用于单方向的匀加速或匀减速(末速度为零)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整个过程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的运动. 3.使用公式时注意矢量(v 0、v t 、a 、x )的方向性,通常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与v 0相反的方向为负方向. 对点例题1 一个滑雪运动员,从85 m 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为1.8 m /s ,末速度为5.0 m/s ,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解题指导 解法一:利用公式v t =v 0+at 和x =v 0t +12 at 2求解. 由公式v t =v 0+at ,得at =v t -v 0,代入x =v 0t +12at 2有:x =v 0t +(v t -v 0)t 2,故t =2x v t +v 0 =2×855.0+1.8 s =25 s. 解法二:利用公式v t 2-v 02=2ax 和v t =v 0+at 求解.

晋中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晋中市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最可能发生着() 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 C.核仁逐渐解体D.DNA正在进行复制 2.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是() ①流感患者打喷嚏时,会有大量流感病毒随飞沫散布于空气中 ②手触碰到盛有沸水的电水壶会迅速缩回 ③体操运动员完成单杠动作离不开肌肉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④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地进行分裂增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5.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参与暗反应必须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H2O、CO2、ATP C.CO2、[H]、ATP D.[H]、H2O、ADP 6.在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结果如图。则曲线a、b、c依次表示:() 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7.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步步高】2018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总复习》模块检测卷一-必修1

模块检测卷一必修1 第Ⅰ卷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A.质量、加速度B.位移、速度变化量 C.时间、平均速度D.路程、加速度 答案 B 解析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而加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A错误;位移和速度变化量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B正确;平均速度是矢量,而时间是标量,故C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加速度是矢量,故D错误. 2.如图1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 m/s B.刹车时,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 答案 B

解析10 s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100 m/s,加速度为10 m/s2;2.5 s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12 m/s2,故汽车的速度变化快,加速度大. 3.杭州第二中学在去年的秋季运动会中,高二(9)班的某同学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84 s和21.80 s.关于该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100 m的平均速度约为9.23 m/s B.该同学在100 m和200 m短跑中,位移分别是100 m和200 m C.该同学的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17 m/s 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 答案 A 解析100 m是直道,而200 m有弯道. 4.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2,则汽车在0~2 s内和2~3 s内相比() 图2 A.位移大小相等B.平均速度相等 C.速度变化相同D.加速度相同 答案 B 解析由图象面积可知位移大小不等,平均速度均为v 2=2.5 m/s,B正确;速度变化大小相等, 但方向相反,由斜率可知0~2 s内加速度小于2~3 s内加速度. 5.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施廷懋凭高难度的动作夺得三米板女子跳水冠军.起跳前,施廷懋在跳板的最外端静止站立时,如图3所示,则()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1(附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在植物叶片中的含量不会按表中数据变化的是叶片存在 天数24815255080 12 20 25 28 30 物质相对 量 A.叶绿素含量B.铁元素含量C.自由水含量 D.淀粉含量 2.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 x H y O p N q 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 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3.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经高温煮沸冷却后的豆浆;

乙试管:人 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丙试管:蛋清和蛋白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 .甲.丙.丁 B .乙.丙.丁 C .甲.乙.丙 D .甲.丁 4.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 .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能形成ATP 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 、RNA 、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 .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5.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 ①(光合作用) ②(动力工厂) ③(蛋白质运输通道) ④(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⑤(植物渗透吸水) ⑥(酶仓库)

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C.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6.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 DNA复制和染色体数加倍 B.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 C.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和染色单体消失 7.下列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显著特点是 A.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8.右图中①②③三个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沪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沪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均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转运蛋白比运载葡萄糖的转运蛋白的数量多 B.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 C.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分子 D.实验结束后,蔗糖溶液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比实验前大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推测正确的是() A.a<b,且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B.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C.将该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略微膨胀 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小 3.如图表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违反了对照原则,应另外设置对照组 B.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越能更快地观察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现象 C.本实验主要观察原生质层的体积及其与细胞壁之间的位置关系 D.该实验也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A.协助扩散需要耗能(ATP)

B.只有主动运输才能逆浓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主动运输有关 5.细胞中的酶与代谢密切相关。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U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将U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在U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观察右侧液面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液面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半透膜的通透性B.液面可能会一直升高至一定高度后停止C.液面可能先下降后再上升至一定高度停止 D.该实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6.下图A中有两个相同的渗透装置,装置1中盛有溶液a,装置2中盛有溶液b,溶液a、b都为蔗糖溶液(蔗糖无法通过半透膜),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 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 C.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 D.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7.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 A.结构完整的细胞核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易于观察的大液泡 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9.下图是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

东营市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第I卷共60分,1~30小题每题1分,31~50小题每题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壁 3.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4.关于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B.二者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 C.组成二者的糖都是五碳糖只存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5.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B.所有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C.谷物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素 D.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最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6.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胰岛素 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 8.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A.纤维素和叶绿素B.脂肪和磷脂 C.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9.右图表示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构成IgG的基本元素有C、H、O、N B.连接IgG基本单位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NH-CO- C.该IgG分子中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 D.与IgG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0.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A.8 B.7 C.5 D.4 / 11.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 ..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DNAD的观察: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线粒体观察: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观察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1第一章测试题(一)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从生物圈到细胞,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4、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5、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6、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能够在寄主体内复制产生后代D.具有细胞结构 7、某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对应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B.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 A.酵母菌B.SARS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 9、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 10、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 A.转动细准焦螺旋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1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 A.细胞的结构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D.细胞的多样性 1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谁的名言() A.施莱登B.施旺C.达尔文D.魏尔肖 14、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 1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里,长出蓬松而分披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的出现是由于生物体具 有() A.应激性 B.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殖作用 D.遗传的特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ARS病毒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细菌本身不能够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中单个细胞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总结——步步高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所观察到的数百 个细胞无一处在分裂期。这是因为( ) A.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一般很难观察到其分裂期 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分裂 C.洋葱表皮细胞原本就是死细胞,不会分裂 D.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会分裂 2.最能说明细胞膜结构特点的实例是 A.人类甲状腺细胞内碘离子的浓度比血液高20~30倍 B.人鼠细胞融合 C.氧气进入人体肌细胞 D.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 3.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 a、T 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 b到T 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4.下列有关细胞内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的脂质 B. 豌豆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有8种 C. 生物大分子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即是它的基本组成单位 D. 含量越多的物质具有的生理功能越多 5.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 到的现象是( ) 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B.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 D.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 6.(2015秋?南昌校级月考)根据下列概念图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丙图可表示糖类(a)和糖原(b)的关系 B. 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物质(b)的关系 C. 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内质网(a)和线粒体(b)的关系 D. 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酵母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1》复习检测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右图表示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细胞膜、Ⅱ蛋白质、Ⅲ脂肪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原核生物、Ⅱ绿藻、Ⅲ蓝藻 4.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5.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细胞保持完整性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线粒体供能 6.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细胞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 B.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C.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7.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8.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 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 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 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3、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如下图所 示中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是( ) 4、在成人的乳腺细胞中比腹肌细胞数量显著多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5、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A.升高 B.下降 C.不变 D.变化与此无关 6、有一种物质能顺相对含量梯度进出细胞,但却不能顺相对含量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这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64分) 7、(21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 (2)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_______,(3分)表示肽键的字母是_____。(2分)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2分)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了_______。该化合物称为____肽。(4)图中共有_____个肽键、_____个氨基、_____个羧基。 (5)该化合物由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式:

8、(23分)右图某种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植物细胞不具有而动物细胞具有的 细胞器是:;动物细胞不具有,而 高等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和 。 (2)图中[2]的主要化学元素有,(2分) 它的主要成分是和。其上 的具有细胞识别作用。 从结构上看,它具有一定的性,(2分) 从功能特点看,它是一种膜。(2分)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 [ ] 供给,[ ]是细胞代谢和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物质是,它的化学成分是和。 (4)若为根毛区细胞,则图中不该存在的细胞器是[ ],与植物细胞吸水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 9、(20分)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在细胞膜的(内\外)侧还有少量的多糖,多糖与蛋白质构成的,参与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2分)而细胞膜的功能则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来实现的,膜的功能越复杂,越多。(2)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但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则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方式。 (3)已知木糖比氨基酸的分子质量小得多,两者都溶于水。在动物消化道中,小肠绒毛吸收大量的氨基酸,却很难吸收木糖,这个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细胞膜具有这种功能,主要与________方式有关,因为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___性。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细胞中提供能量的物质和细胞器分别是和。 (5)细胞膜和核膜虽然都是生物膜,但它们却有不同。核膜上有,但细胞膜上没有;核膜是(单\双)层膜,细胞膜是(单\双)层膜。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1

高一物理测试题2017.11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C、高考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总大于或等于路程 3.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火车以70km/h的速度从广州开往上海,这里的70km/h是指平均速度B.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6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第5s内的速度是6m/s,这里的6m/s是指瞬时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是指瞬时速度 4.下列所描述的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很大 B.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某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很大5关于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有弹力存在的地方一定存在摩擦力 C弹簧的弹力总是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 6.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合力的大小可能比一个分力大,而比另一个分力小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2. 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 3.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 谷氨酸的R 基为GHQ, 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 CHO N 原子数 依次是 ( ) A. 5、9、4、1 B . 4、8、5、1 C . 5、8、4、1 D . 4、9、4、1 5.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②具有双层膜; 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 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6. 科 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 .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 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 .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 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l )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 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 PI 鉴别死活的基 A.N S 、O Mg B.H 、O K 、B C.P 、N 、C Mo D. Ca 、C O Mn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与答案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分子与细胞》第一章 试题检测参赛试卷 学校卧龙寺中学姓名刘社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SARS病毒致人死亡主要是感染了人体的( ) A.肝部细胞B.肺部细胞C.淋巴细胞D.血细胞3.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B.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C.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 4. 人感染艾滋病后,被艾滋病病毒逐步破坏的人体功能是() A. 神经调节功能 B. 血液循环功能 C. 内分泌功能 D. 免疫功能 5. 由细胞形成组织必须经过()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进化 D. 细胞生长 6. 脑中有很多神经组织,心脏中的肌肉主要为心肌,这一事实说明了() A. 器官都是由一种以上基本组织构成 B. 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 C.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D. 器官的结构与其功能相互影响 7.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随之加深,心跳也随之加快,这一事实说明( ) A.人体的各个系统是相互密切配合的B.人体的各个系统是协调活动的

C.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以上三项都是 8.鸟类学家正在研究某种鸟在生命系统中的层次,他们研究的是( )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9.某水库中属于同一种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个体的总和B.全部动物个体的总和 C.全部鱼类个体的总和D.全部鲫鱼个体的总和 10.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11.下列有关群落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整体B.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13.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 A. 一个湖泊 B.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植物 C.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动物 D.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鱼 14.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A.蛋白质B.核酸C.糖类D.光合作用色素 15.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B.无核膜C.二分裂繁殖D.对抗生素敏感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 .糖类 B .核酸 C .脂类 D .蛋白质 2.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 .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B .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C .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 .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3.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不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 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头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 ) A .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 B .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细胞的表面 C. 醋酸能固定和杀死活细胞,细胞膜失去了选择性 D .因腌的时间过久,两种物质均慢慢地进入活细胞 4.蛋白质、DNA 和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 .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 .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D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5.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 ) A .升高 B .下降 C .无变化 D .产生波动 6.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选择透过性 B .主动运输 C .保护性 D .流动性 7.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 这种物质出人细胞膜的方式是 (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胞吐 8.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4条多肽链,共由574个氨基酸构成,则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 键和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 ) A .574、574、574 B .570、570、570 C .574、4、4 D .570、4、4 9. 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 A . B. H 2N —CH 2—CH 2—COOH C . D. 10.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11.下列四种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的化学本质不同的是( ) A .核糖 B .纤维素 C .糖原 D .性激素 12.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 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 A .转入0.25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 .转入3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 .转入2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D .转入4a 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13.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H 2N —CH —CH 3 H 2N —(CH 2)4—CH —COOH 2 H 2N —CH —COOH 2CH 2COOH

人教 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 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2.肠腺细胞能够分泌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酶的分泌与高尔基体有关 B.合成和分泌脂肪酶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C.肠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脂肪 D.脂肪酶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 C.生物膜系统中,只有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B.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有吸收光能的作用 D.在叶绿体的内膜、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5.右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①所示过程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②所示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需要消耗细胞中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的过程是①②③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②有关 6.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CaC03,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高中生物 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必修一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远高于海水中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其吸收方式是() A.自由扩散B.被动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 2.实验证明,饭后小肠中葡萄糖浓度高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可以顺浓度梯度被吸收;当小肠中葡萄糖浓度下降至显著低于血糖浓度时,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吸收。此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主要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 3.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的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 B.Z>Y>X C.Y>X>Z D.Z>X>Y 4.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5.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6.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步步高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章末检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 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1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 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 的显 示,若用x 1、x 2和x 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 ) 图1 A .x 1>x 2>x 3 B .x 1

图3 A.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中位移的两倍 B.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 m/s C.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 m/s D.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4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O~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6. 质点在x轴上运动,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图5为该质点的v-t图像,由图线可 知() 图5 A.质点的x-t关系为x=5t-t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知识点整理)

生物必修一知识整理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元素组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基本单位:氨基酸,结构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不同之处是每种氨基酸的R基团不同。 结构通式: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NH—CO—) 计算:脱去水分子的个数=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空间结构千变万 化。蛋白质分子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 4、功能:(1)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作用,即酶;(3)运输作用, 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5)免疫作用,如抗体。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Ⅱ、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元素组成: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 2、基本组成单位 核苷酸 3、种类及分布 种类英文缩写组成基本单位含有的碱基存在的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DNA 含氮碱基、磷酸、脱 氧核糖 A(腺嘌呤)、G(鸟嘌 呤)、C(胞嘧啶)、T (胸腺嘧啶)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在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 量存在 核糖核酸RNA 含氮碱基、磷酸、核 糖 A(腺嘌呤)、G(鸟嘌 呤)、C(胞嘧啶)、U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 O H N C C O H H H 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

(尿嘧啶) 4、功能:核酸是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 Ⅲ、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1、元素组成:只有C、H、O 2、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3、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四大能源: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主要能源:糖类;直接能源:ATP;根本能源:太阳能Ⅳ、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Ⅴ、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多糖、蛋白质、核酸是生物大分子 2、生物大分子是由多个基本单位(单体)组成的多聚体 构成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检测种类试剂颜色反应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