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Φ1500m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1—Φ1500m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1—Φ1500m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述 (2)

3、施工组织安排 (2)

4、施工准备 (3)

5、施工工艺及要点……………………………………………………3-5

6、质量保证措施………………………………………………………5-9

7、安全保证措施………………………………………………………9-12 6、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2-13

一、编制依据

1、国家、交通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2、国家和交通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3、设计文件;

4、成都至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新建工程现场调查相关资料。

二、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该涵洞位于K15+681左侧处,为1—Φ1500m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涵长40m,涵洞中线与道路中线法向夹角为0o。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0.20Mpa。

(二)、地质情况

本施工段地处丘陵地区,本涵地质为粘土基础,经验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三、施工组织安排

(一)工期安排

工程工期:2010年03月08日~2008年4月20日(13天)

(二)施工组织安排

1、项目经理部设6个职能部门,施工技术部、安全质量检查部、计划财务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

2、劳动力安排工作

本施工区涵洞由各区段项目队负责施工,项目队由专业化施工人员组成,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具体见下表。

施工人员安排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图纸复核

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了认真复核。

2、主要试验测量仪器设备

为确保施工质量,满足工程施工检测及测量的需要,设置了符合工程需要的工地实验室。

(二)征地拆迁

以少占耕地,保护环境为原则,配合国土部门已完成征地和拆迁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三)设备物资供应

施工所用使用设备机具由公司统一调配,具体进场情况见表。水泥采用峨眉山牌水泥、砂子、片石、砼骨料由项目部统一调拨,所有进场材料均已检验合格,材料供应计划见表。

设备机具计划及进场情况

五、施工工艺及要点

(一)圆管涵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圆管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基底处理→砂砾石垫层→混凝土基础→涵管安装→混凝土包封→沟槽回填

1、施工要点

施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准确放出基础位置,并在施工中及时复核。对设计确定的涵洞位置、方向、长度、孔径、出入口高程式以及排灌系统的连接等与实际地形地貌有不符时,及时与设计、监理沟通,必要时进行变更设计。

2、基坑开挖

根据设计资料,详细调查核实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查明和核对地质资料。对设计有要求的,首先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基坑开挖时严格控制平面几何尺寸和标高,严禁扰动基底。土质基坑开挖放坡1:

1,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石质基坑采用小型松动爆破,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弃土及机具设备堆放在距坑顶边缘12m外,且不小于基坑深度的地方,以减少压力振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

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经现场监理确认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出现软硬不均时,应立即通知监理、设计单位作出处理,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降。

根据设计施工图尺寸,人工清理基槽,放出基础坡脚位置,基础以外留50cm作业面。有水的基坑在工作面外挖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水,避免基底受泡。

3、基础施工:涵管基础采用90°砼带型基础。施工时,先浇筑C1部分砼,管道安装好后,再浇筑C2部分砼,但C1与C2的交接面应认真凿毛清刷处理。砼由现场临时搅拌站拌制,用机动翻斗车运输,砼运至浇筑地段后通过溜槽送到基坑下浇注地点入模(侧模可采用钢模板架立,用木枋作围楞、立柱、支撑),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基础表面应平整顺直。待C1部分砼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处理表面及安装管道,然后用同样方法浇筑C2部分砼,其顶面应抹平。

4、涵管安装

所有钢筋砼平口管均为专业制品厂定型产品,购买应择优选购而且应有生产厂家质量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前,应认真检查,对有质量缺陷的砼管应及时退换。

管道运至现场按指定地点临时堆放,场地内短距离搬运可采用人工撬棍、滚筒等工具。

管道安装采用吊车及人工配合进行搬运和吊入,吊车应沿基坑边缘平行行驶,并应与基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安管必须顺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吊安轻提轻放,不损坏管道,安放后应及时将管子垫稳,管子间接缝应均匀,管内

杂物应清除,管道安装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管道安装好并符合质量标准后,应及时浇筑基础C2部分砼,待其强度达2.5Mpa后,即进行管道接口处理。

5、沉降缝施工

本涵洞设置3道沉降缝,缝宽2cm,缝距5m,内填沥青麻絮。

6、沟槽回填

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作验收合格后进行。胸腔部分回填时,必须在两侧同时对称回填,如使用机械回填,则胸腔部分、管顶以上0.5m处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人工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涵管顶面在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压实,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冻土。

7、防护工程

待沟槽回填完成后施工,浆砌工程采用座浆法施工,并做到砂浆饱满、丁顺交错、大面平顺。

管座及涵管安装控制标准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一)保证质量的制度措施

1、技术交底制度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在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队长、质量检查员以及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

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要求全体人员明确标准。技术交底资料办理签字并存档。

2、质量责任制度

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制度,将每一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每道工序都落实到责任人,对于任何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将追究每个责任人的责任。

3、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项目队、项目经理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经签证合格后,方可隐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制度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为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5、材料的采购及和现场验收制度

物资部为材料采购的主要负责部门,负责工程所用物资的采购、检验检测、标识、管理工作,工程开工前,根据材料使用计划对材料供应商从生产能力、质量管理、商业信誉等方面进行评定,选择几个合格的供应商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货商。

6、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分管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含照片、录像),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文件记录的整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质检工程师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

(二)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

1、人员管理

强化全员质量意识,认真学习《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所有参战人员进场前均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考核。

2、物资管理

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做到未经检验的材料不进场,不放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同时抓好材料储存、保管、领发使用监督及回收、周转等管理环节的工作。

3、机具设备管理

施工所需的测量、试验设备均进行校验或标定,确保测量、试验数据准确。所需的施工机械进场前维修检查,确保操作可靠性,并做到组织合理,人机固定,持证操作,高效运转。

4、施工技术管理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实行以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责任制及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技术包保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遵守基建施工程序,坚决执行施工规范。

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切实领会设计意图,会同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工程技术科长、单项工程技术人员逐级进行书面技术交底,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等。组织施工精测队,负责全线的控制测量网和施工放样,执行复测制度,复测工作要核对,并换人复测。

抓好技术资料管理。施工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各种原始资料搜集齐全,用于组织后期施工、编制竣工文件,并进行施工技术总结。

(三)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1、测量与试验质量

接到设计资料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测量队对所承担区段控制桩间的方向、交角、长度、及水准点高程和中桩进行复测。利用设计提供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及加密。当复测成果在规范规定限差范围内时,以设计资料为准进行施工;若发现误差超限时,进行再次复测,若仍超限则上报设计单位并协商解决。施工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测量制度,健全测量责任制。所有测量工作中的计算均须由两人独立完成,一人计算,一人复核。所有测量的外业记录格式符合行业测量规定要求,测站、读角、边长测量、水准前后视、转镜点等都逐一填簿记录并附草图,原始记录清晰、整洁,不应涂改,原始记录、计算及成果书都应妥善保存。

建立检测试验机构,组建施工现场设试验组,层层负责,确保提供最佳工艺参数。为施工质量提供一流保障。

工地试验组配备足够数量的试验设备,精度必须满足要求。仪器设备严格按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用规定的标志进行标识。在检测与试验中不使用不合格的仪器设备或不经验定的仪器设备,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的仪器设备立即报废;对于大型、高精度贵重仪器设备使用,需做好记录登记,使用前先检查运行情况是否良好,使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使用后及时保养。

2、涵洞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开工前进行定位复测,准确确定涵位的位置,埋设必要的护桩,设置水准基点。确保涵位中线及各部位标高准确无误。

明挖基坑开挖,按规定进行坑壁防护,防止坍塌。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检查,基底的承载力要符合设计文件和结构设计要求。有水基坑开挖必须有排水措施。基础开挖后,认真核对地质资料,并做好原始记录。挖井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其结构尺寸。

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能进行下步工序。

复核涵洞位置是否满足其使用要求,发生不符时及时上报解决。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检验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工作,水泥、钢筋等厂供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控制其质量规格符合施工要求。对砂、石料等地材进行性质、强度试验,严格控制其粒径及含泥量不超过设计要求。桥梁施工前,精确测定各墩台位置,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避免出错。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统一供应,拌和设备优选自动计量设备。施工过程中及时对每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验并记入施工记录,控制坍落度在标准坍落度的±15mm范围内,保证混凝土强度试验的频数、试件组数达到规定要求。

严把模板质量关,模板设计要完美,加工质量要保证精度要求,特别注意出厂前检验其拼装质量。现场安装牢固、板缝密贴平整,选用有利于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并在涂刷时保证均匀、不流不滴。

混凝土浇筑时保证其和易性满足结构尺寸要求和混凝土振捣要求以保证其外观质量,分层厚度不大于规范规定,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不过不欠的原则。结构物能一次浇筑的必须一次灌完,需设置施工缝时做好接茬处理,保证接茬平顺,并在续浇时进行接茬处理。

基础混凝土未达到终凝前,不得泡水。

严格控制防护支挡结构的施工质量,做到砌筑牢固,坡面园顺平整,干砌错缝紧密,无凸凹变形、无下沉开裂现象。浆砌勾凹缝,线条流畅自然。

砌体结构大面平整,灰缝饱满、密实,砌缝相互交错,沉降缝的位置及其封塞

符合设计要求,无错牙、咬接、暗缝,空缝、防水层密贴,符合设计要求。涵前无积水,洞身排水坡度顺直畅通。

(四)预防及控制质量通病措施

混凝土施工主要预防蜂窝麻面、接缝不平顺、缺棱掉角等质量通病,采取以下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加强模板接缝处的刚度和强度,模板接缝处上下左右交叉拼装,通过拉杆连接成整体,当圬工体为圆端形采用可调式珩架扣紧;每次灌注混凝土时,其表面残渣、污物要清理干净,水平方向在模板的接缝处尽量不留施工缝;为避免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在混凝土灌注时,严禁碎石与砂浆分离。加强振捣,特别是对模板周边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严格控制用水量;在混凝土振捣时要逐点移动,必须保证混凝土各处均匀振实,避免气泡产生。

通过模板面的细致清理,用清水充分湿润木模板,控制脱模剂涂刷均匀,分层均匀振捣,不漏振等方法预防麻面的产生。通过浇筑前严格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固定垫块,禁止振捣棒撞击钢筋,检查模板不留缝隙、用串筒或溜槽浇筑,控制拆模时间等措施预防露筋;通过控制配合比和搅拌时间,控制倾落高度,控制混凝土振捣质量、勤检查模板及支护情况等措施预防出现蜂窝。

通过合理选择粗骨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控制振捣质量,控制下料倾落高度,防止砂石中混有杂物,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等措施预防混凝土出现孔洞;浇筑混凝土间歇时间如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达到规定抗压强度才允许继续施工;继续施工前,除掉表面薄弱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预防出现缝隙夹层。混凝土浇筑后认真养护,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及吊运模板避免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预防出现缺棱掉角。

七、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目标

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杜绝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确保施工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二)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

建立两级安全生产检查机构,执行安全“三检制”。项目经理部设置安全检察部,设有专职安检工程师;项目队设专职安全检查员,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监控、保障体系。各级安质人员必须深入施工现场,执行“三检”制,即自检、复检和抽检。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并防患于未然,建立项目部月检,项目队日常检的定期检查与各级安质人员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制度。

1、安全奖罚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总结大会,兑现安全责任状,对在安全生产中做出贡献及防止事故有功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发现事故隐患的人员进行重奖,对造成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处罚,并追究主管人员管理失职的连带责任。

2、施工方案逐级审批制度

施工方案是建设项目组织施工和运输配合的重要环节,施工方案报批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方案与安全措施逐级审批制度。

凡是开工的单位工程项目,对施工方案的审批,严格执行逐级审批制度。参加施工的组织指挥人员的资历、能力以及施工组织方案、安全保证措施,要经过监理、建设单位项目经理部逐级审核和审查并逐级签认,最后经建设单位和铁路局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开工。

3、安全教育制度

开工前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对项目经理、及三员(安全员、防护员、爆破员)进行的施工安全培训班,经考试合格,获得结业证书的人员方可持证上岗。

对新工人贯彻经理部、施工公司、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施工作业。

对调换工种和变动工作的职工,要重新组织学习新岗位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坚持每周不小于二小时的安全学习,安全技术员要定期上安全技术课。

4、持证上岗制度

参加本工程的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三新人员都要进行全面施工生产安全教育,通过全面的培训后持证上岗,提高所有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观、操作观和目标观,形成全员性“目标”为我、我为“目标”的施工现场安全大环境。

公司的项目经理、项目主管安全人员、项目队长、专职安全员、防护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合格证)上岗。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要追究项目经理的责任;培训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时,因业务素质不达标发生事故的,将追究培训部门的责任。

5、安全技术制度

公司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及时向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影响行车安全的工程和隐蔽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工艺流程,严禁超范围作业,确保施工质量;

各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及时对操作职工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和施工安全防范交底,明确施工程序与施工时间,找出安全隐患,制订科学可行的施工安全防护保证措施,

做到安全预控。要健全和落实好对挖方施工、脚手架施工、构配件吊装施工、模板吊装、拆卸施工、砼施工、及各种设备操作、用电、防火等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范基础上。

6、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建立领导干部安全包保责任制和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生产落到每个人。落实到施工的前、中、后的个环节中去,对施工的易发、多发部位和环节,明确落实干部逐级包保责任制。

(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基坑成型后,迅速进行后续工序的施工,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从基坑内挖出的土、石等物投放在距离坑边2m以外,基坑边缘不得放置重物。在土质松软不稳定有坍塌危险的地段挖基坑时,必须设置安全边坡或采取防护措施。在铁路路肩和两线路之间开挖时,设专人防护,列车通过时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施工遇有高空作业和双层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扎安全带、戴安全帽。施工用脚手架、安全网必须绑扎牢固,严格执行安全交底。脚手架高度小于等于5m时设登高平台,梯外侧周围用护栏并设两侧扶手。脚手架高度大于8m时搭设外登高脚手架,搭成“之”字形人行道登高梯。

施工现场所用发电机、油库等分别设置临时工作间。在风季施工时特别注意高空安全,配备劳动保护,戴好防风镜,系好安全带。六级及其以上风力,禁止支拆模板和绑拆脚手架等高空作业。

提高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使每个施工者熟悉各项安全规定和作业规程。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顺利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减少盲目事故。对于电工、焊接工、起重

工、架子工、场内驾驶员、锅炉工、爆破工等特种作业人员预先培训,合格并持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制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简称IC卡)者方可上岗作业。

施工中注重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车辆伤害、防机械伤害、防物体打击、防坍塌。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具,否则不准进行相关作业。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或者“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如遇雷雨、大风或其他情况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时,施工负责人可决定暂停施工。

挖坑深度大于1.5m时,坑内人员戴安全帽。坑底面积不大于1.5m2时,只准一人在坑内工作。在安装桥梁摸板时,上部工作人员的安全带必须栓于可靠地点,穿拉杆时,听专人指挥,内呼外应。

作业人员使用工具,应随手装入工具袋中。上下传递料具时,禁止抛掷,大型工具应放在稳妥的地方,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防止掉落伤人。作业人员上下通行经由人行斜道,不得攀登模板、脚手架、绳索上下。

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使用时,均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检查,以及必要的试验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状况良好。各技术工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驾驶、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驾驶员作好例保和记录。各类安全(包括制动)装置的防护罩等要齐全可靠。机械与输电线路(垂直、水平方向)按规定保持距离。

现场所有用电设备的安装、保管和维修由专人负责,非专职电工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在检修、搬迁电器设备时(包括电缆),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的警示牌。

严格按有关用电与防火安全的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库房、油库严禁烟火,油库施工场地要安装避雷装置。

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离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接地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按照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经常开展以防火、防盗、防爆为中心的安全大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采取相应的临时措施。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施工用机械设备及时保养,发电机、油库等分别设置临时工作间,消灭机械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的发生。

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建立创建“文明工地”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场地布置,生活和生产设施规划布局经济合理,方便施工,并符合消防、环保和卫生要求,及时完成场地排水和四通一平工作。

施工现场设工点标牌,标明工程项目概况、施工负责人、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重

要位置设醒目的标语口号和安全警示标牌。

场内材料堆码整洁有序、分类清楚、标识明确。机械停放整齐并保持完好洁净。管理人员佩带胸卡上岗,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时刻保持文明礼貌、奋发向上、纪律严明、整洁愉快的精神风貌。

统一规划施工污水、泥浆、废料和生活垃圾的堆放和运弃。临近铁路线路和站场内施工时,除尽量避免与行车干扰外,时刻保持线路、站场的外观环境,尽量减少对附近单位和居民的噪声干扰。每项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作到工完料净,不留痕迹。

在施工现场,ISO9001:2000质量保证标准有关标识要规范和齐全,作业现场要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建设好安全标准工地。

所有进场施工机动车辆,要标识清楚,在场内和道路上要文明行驶、尊章守纪,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确保交通和施工安全。

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根据季节做好流行病的防疫、防暑降温和防寒,使职工保证有健康的体魄投入施工生产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