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第六章生态系统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述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稳态、如何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这三方面内容。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本小节需要用本章的其他部分知识作为基础,同时又是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的重要知识基础,与第七章的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上好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乃至环境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一方面,高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生态学知识,本章前面的内容为本节授课提供一定的知识基础。但课中的一些知识点如:生态系统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等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高中学生已开始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在一定生物学的经验基础上,能充分完成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找寻到周围存在有关生态学的现象。本节课应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创造充分机会让学生拥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谐的氛围中探究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简述生态系统的稳态。②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过程。③探讨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习惯,并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形成对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关注,养成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习惯,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②形成生命科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的特点。②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负反馈和正反馈)。

2.难点:负反馈调节机制

3.解决方法: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对群落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说明自然界中生态系统有趋于稳态的特点,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制作动画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指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生态系统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机制。

五、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制作动画及课堂内容相关的ppt,河流生态系统污染及治理的录像。

2.给学生布置课外任务:让学生制作生态瓶、观察记录其中生物的生活时间,用数码相机拍下相关照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1.生态系统

的稳态

2.生态系统

自我调节的

机制

生态瓶中生物就很快死亡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维持生态系统

稳定的基本条件)从而进入新课:在这个小小的生态瓶中也

同样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但是,人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

能力差,如果我们不加以呵护,它最终会因为某种成分的不适应

而打破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毁灭。

[设疑]: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会遭受这样的厄运吗?

[讲述]:地球上,亚马逊森林、欧亚大陆草原以及北极苔原,都

已经存在至少上千万年了,这些自然生态系统尽管经常遭受洪

涝、火烧、虫害,也遭受人类的砍伐与放牧等活动的干扰,但是

现在仍能基本保持原有的景观,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从而得出生态系统具有趋于稳态的特点。

[提问]: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为何仍能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

呢?你能举例说明吗?现在,我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前后四人一

组讨论。

注意:1.每组要能列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例,并对实例进行分

析。2.每组要推举一位代表,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同学们列举的这么多实例,都说明生态系统之所以

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教师举例

[师生共同分析]:草原上等食草动物因某种原因而增加,植物就

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直接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

制和降低动物数量增长,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的稳定。

[讲述]:大家刚才列举的实例中,在调节机制上有很多与此类似,

调节的结果都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机制叫做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它的作用

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定,因此我们说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

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例子加

以说明。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实例二

[资料分析]:苏州——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话说乾隆下江

南时,就到了我们苏州。水乡人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

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可是,

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

脏不堪、臭气熏天,他亲自过问,追查此事。苏州官衙立即颁发

了布告,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

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

从此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

[思考讨论]:

1.水乡人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河水为何仍能保持清

澈?

初步了解生态系统趋

于稳态

四人一组,讨论列举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

节的实例。

学生展示

解读相关的图,学生

初步具有处理信息和

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学生阅读书本的例

子,了解正反馈的调

节机制

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

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能

4.生态系统

稳态的破坏

2.虎丘外围的河流在染坊废水的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性吗?这

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外围的河流出现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

什么?

学生得出结论: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

时,它可以通过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

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

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对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大

小,决定于成分的多样性——即多样性

导致稳定性”,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具

体的实例加以说明。如结合“一个农田

生态系统的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多样性导致稳定性”。

通过设问“生态系统能够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各种生物维持的一

定数量比例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平衡状态,那么它的这种自我

调节能力是不是没有任何限度的?”引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在讲述自然因素方面,是通过放映图片来说明当外力超过生态系

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就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如火

山爆发、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通过提问:“还有没有其它因素能够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视频播放]:人类乱砍滥伐、滥捕乱杀的视频

[讲述]:视频中的画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来提高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势在必行。

引导学生分析,指出人为因素也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

而且是目前的主要原因。此处是通过学生课外收集的资料来进一

步说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得课堂更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到,生态平衡的破坏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常是人为因素强化自然因素的作用。并由

此引发学生对人如何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提问]:思考:如果你是环保局长,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

[回答]:各抒己见。

在此处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

员,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

发挥重要作用。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思考讨论

通过反思和讨论,有

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

环保意识,养成爱护

环境的良好习惯,增

强自觉保护环境和动

员他人共同保护环境

的责任感

交流

形成爱护环境、尊重

自然规律的观念

六、板书设计

七、反馈练习

1.某种害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A)青蛙大量被捕捉,破坏了食物链

(B)大量清除杂草

(C)大量捕杀田鼠

(D)大量捕杀黄鼬

2.在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草地 C 。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