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复习

幼儿园游戏复习
幼儿园游戏复习

第一讲儿童游戏的历史概述

一、游戏与劳动有三种关系:劳动前的预演(高等动物的游戏本能和儿童的游戏);游戏与劳动的结合(原始野蛮人的

游戏,表明了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的演化);劳动后的再度体验(具有社会性的人的游戏)。

二、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分化的历史条件:原始成人和儿童的游戏没有分化,专门的儿童游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当生产力水平进步到通过成年人的劳动不仅能维持自身生存,而且能保证儿童生活时,当劳动手段和方式日益复杂化,使儿童不能直接参加劳动时,成人和儿童的距离变大,这才具备了纯粹儿童游戏的条件与可能。(辨)三、古代教育家对儿童游戏的认识(简)

严教: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在德育的范畴讨论);乐学:主张对儿童教学要游戏化(在智育的范畴讨论)。

古代教育家关于“严教”和“乐学”的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体现在古人对儿童游戏的态度上。

严教似乎难以乐学,严教似乎与游戏难容,而乐学则必须寓教于乐,这是一对矛盾。但深入思考一下的话,我们不难看出,“严教”和“乐学”这两条原则,是在两个范畴内表达其含义的,“严教”在德育的范畴使用,而“乐学”在智育的范畴使用。

四、多种形式的古代儿童游戏形式:益智游戏:这是一种将智力活动和娱乐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的游戏形式,主要有拼

图类、棋艺类和文字类。如七巧板(属拼图类,源出宋代流行的“燕几”,由宋代学者黄长睿发明。后人受此启发,将其演化成更为复杂高级的智慧板作拚图游戏,在国外称“唐图”)。偶戏:源出汉朝,初称傀儡。用土、木、陶、布等材料制作的形象,赋予动态情节,作为娱乐。幻术游戏;运动性歌舞游戏;生活游戏;童谣;野趣。

第二讲关于游戏本质的理论探讨

一、什么是游戏(区分“游戏”和“非游戏”的依据是什么?)

1.是“游戏”还是“玩”——在现实中,老师组织的“游戏”和孩子们心目中的“玩”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导致了幼儿园教育中利用游戏时而产生的误区和困惑;实际上幼儿园游戏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被幼儿称作“玩”的“游戏”,一类是被教师称作“游戏”的教学(即游戏和教学游戏化)。

2.游戏有约定俗成的含义,但很难精确定义——把游戏从其他活动中区分出来的依据,不是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而是撇开了内容和形式以后抽象出的活动的实质,这一实质取决于游戏者的心理体验。

3.游戏很难精确定义,但可以描述特征——游戏是无外在目的的活动;游戏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游戏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游戏是表现已有经验的活动;游戏是假想的非正式的活动;游戏是体验积极情感的活动。

二、人为什么要游戏(四种精典游戏理论)(名or填)

?“精力过剩说”(德国的席勒和英国的斯宾塞)认为,必要的精力消耗在了有助于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活动以后,如

果身体里还有一部分精力积蓄将产生压力,多余的精力必须用另外一种活动去消耗,那就是游戏。

?“松弛消遣说”(德国哲学家,拉扎鲁斯)认为,持续的劳动使人的精力消耗而产生疲劳,游戏是使消耗的精力得

以恢复的理想方式。

?“预演说”(德国生物学家,格罗斯)认为,游戏是动物生存本能的练习,儿童游戏是其将来必须承担的更为成熟

的活动的低级形式,儿童在游戏中本能地实践成年期必须用于谋生的基本技能。

?“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在现代生活方式中,人的某些不再需要的原始本能,将通过游戏活动逐

渐削弱或消除。所以游戏是个体再现了祖先行为,重演了人类进化历史的一种活动。

三、游戏是对心理机能的调节:根据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游戏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游戏能控制现实中的创

伤性事件。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补偿论”(游戏能象征性地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和“宣泄论”(游戏能排解并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引起的消极情绪)的观点对此进行了解释。

四、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皮亚杰(简)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活动,即游戏中的儿童总是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去理解和接纳外界事物。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游戏的水平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相同步,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游戏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第二,游戏是一种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即使是新的未曾接触过的事物,孩子只要经过同化,把它转化为他认知结构中相似的经验,便能以他可接受的方式来作用它。即便是孩子早已熟悉的事物,孩子也可以通过同化,以象征的形式将事物的意义进行改变,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活动。

五、维果斯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简)

维果斯基认为,游戏不同于教学,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儿童是在自己创造的最近发展区里活动的。

也就是说,儿童在游戏中并不总是满足于原有的水平,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往往要略高于他的日常行为水平,他们总是试图表现出自己能力所及的最高水平。所以,我们看到儿童在游戏中总是变换着花样玩,每一种新的玩法,是孩子对自己的原有水平的一次挑战,这种新的玩法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但总是力所能及的,是自己最近发展区里的表现活动。这种表现活动的价值在于,它是以一种小步递进的方式促使孩子自我发展。

六、游戏的功能:

1.愉悦功能——放松、消遣和表现决定了游戏的愉悦性。放松使身心得到休整;消遣使生命更加充实;表现使自我得到实现。(本体功能)

2.发展功能——自发探索和自发练习反映了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内在功能)

3.教育功能——游戏的教育功能并不是游戏内在的,而是因着游戏的愉悦功能和发展功能而被附着上去的。游戏的活动方式可以成为教育的手段。(附加功能)

七、游戏的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游戏的发展功能如何体现?)

首先是自发探索。仔细观察一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在游戏中的尝试性行为的发频率是极高的。凡是用来游戏的物体,孩子们是从不马虎的,他先要了解物体的性质,“这是什么?”直至把它吃透为止。于是敲敲打打、摸摸看看,拆拆弄弄等各种作用于物体的方法就成了他的游戏行为。他尝试着以不同的方法与外界事物作用,试图发现事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尝试的结果使他们发现了许多事物的奥秘。

其次是自发练习。儿童在重复中练习且巩固了原有的身体能力和发展水平。重复意味着一种练习,重复就是表明这个活动是孩子力所能及,却还没有充分发展完善的一种能力表现,重复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不仅在于巩固了他的旧有经验,而且每一次重复对他的发展还具有新的意义。

第三讲游戏与教学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一、福录培尔“恩物”与“作业”的关系(简)

福氏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儿童就是在这种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的。为了保护和发展儿童的游戏能力,他设计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统一到多样,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游戏教学体系,研制了一套游戏、作业材料。

福录培尔称前十种材料是上帝恩赐给孩子的礼物,所以被命名为“恩物”。他将后二十种材料看成是孩子运用恩物所蕴涵的知识所进行的创造性劳作,所以称“作业”。前十种导向发现,后十种导向创造,恩物和作业两类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蒙台梭利的游戏材料的特征:儿童在生活、游戏中无意识地吸收知识,又为这些知识建立秩序,知识的秩序的建立是通过比较实现的。蒙台梭利设计的一套材料包括三大类:1)用于实际生活或动作训练的;2)用于感官教育的;3)用于读、写、算准备训练的。其材料的特征:孤立化;自我纠正;可移动性;具一定的限制性。

三、高结构化活动和低结构化活动(名)

高结构的活动:表现为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处于显性状态,教师是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调控者,控制着整个活动的走向和进程,引导幼儿向着教师既定的目标发展。

低结构的活动:表现为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的活动,这种教育意图是被教师隐藏在教育环境中的。在这种活动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化为隐性状态,幼儿在前,教师退后,教师仅仅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活动的伙伴和环境的创设者,间接地调控活动过程,诱导着幼儿向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关于游戏与“学”的几种态度:关于游戏与“学”的几种态度:1、对立论:业精于勤,荒于嬉。把游戏与学习看成是

两种完全不同的活动2、同一论:游戏就是学习。3、相关论:游戏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4、统一论:游戏和学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四种观点在不同的范畴内讨论的,当它门在各自的范畴内讨论时所依据的理论无可非议,但在跨越范畴讨论时往往产生矛盾。

五、关于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的理解(简)

1.基本活动是指对一个人来说最经常、最适宜、也是最必须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即是这样一种活动。

最经常——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的时间最长,游戏的频率最高。

最适宜——游戏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活动。最必须——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游戏中实现的。

2.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为了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就必须重视两类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价值,保证两类活动在幼儿园的充分开展。关键是两类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在幼儿园的比例是怎样的。

第四讲儿童游戏与儿童发展

一、生理成熟是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游戏有助于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何在?(简or论)

其道理有四:首先,游戏的不确定性经常给孩子带来问题,促使儿童自发地进行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游戏降低了儿童对成功的期望和失败的担忧的压力,使孩子具有更强的挫折承受力和坚持性,提供了儿童机智地理解问题的重要心理基础。第三,游戏使儿童获得大量创造性地使用物体的机会。第四,游戏中替代品的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三、游戏群体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儿童的游戏社会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经历了一个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的过程:1.独自游戏——这是一种没有玩伴意识的个人性质的游戏行为。

2.平行游戏——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游戏。幼儿之间能意识到相互的存在,期间有眼光接触,有彼此模仿,但没有游戏互动。(名)

3.联合游戏——这是一种由两人以上儿童一起且每个人仍然是以自己的兴趣进行的游戏,仅仅是同伴交往关系。4.合作游戏——这是一种有着共同需要、共同计划、共同协商完成的游戏活动。

四、年长儿童的独自游戏说明什么?(简)

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直至合作游戏,这是儿童社会性日益成熟的表现。但这仅仅是儿童游戏群体社会化的一种发展趋势,并不表示凡是独自游戏就一定是社会性发展不成熟的标志,具有合作游戏能力的儿童也会有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所以在评判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时,不能依据一时的游戏行为,而应看其主导性的游戏行为。

对这种现象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可以认为,呈上升趋势的独自游戏的年龄,正好与规则游戏出现的年龄一致,所以表明,这种独自游戏是为行将到来的规则游戏做准备的,儿童需要离开装扮性游戏集团,去练习和加强那些参加竞赛性规则游戏必要的技能。另一种解释是,后来的独自游戏是儿童游戏社会化过程中同时出现的个性化的表现,学前晚期的孩子不但经常喜欢自己玩,在游戏的内容选择上也有了一定的倾向性,因为儿童开始有了各自相对稳定的兴趣和认识特点上的差异。

五、游戏的“去中心化”作用(论)

1.游戏促成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在游戏中,儿童结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现实的伙伴关系,游戏中的角色关系。2.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是儿童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的最好实践机会。3.游戏帮助儿童摆脱自我表现中心——首先,玩伴关系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到同伴之间对共同的游戏背景的不同理解,产生行为或思想上的矛盾冲突,这就迫使儿童经常进行相互之间的检查、比较、反省,在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同时调整自己。其次,游戏是有规则的,在经常受规则制约和裁判游戏行为的过程中,儿童常常会体验到成功的交往经验和失败的交往教训,从而日益理解规则、尊重规则,逐步将自己的立场让位于规则,用规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第三,扮演角色使儿童得到了换位思考的机会,当他扮演他人的时候,自然会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六、促使幼儿扮演某一角色的行为动机则是一种情感的驱力。儿童对角色的选择往往是基于这样一些情感的因素:爱戴、

尊敬、羡慕,或者妒嫉、愤恨,甚至畏惧和敌视。

七、为什么儿童在游戏中能表现出比现实生活中更大的自控能力?(简or辨)

在现实中,儿童常常是无奈的受控对象,他不得不以成人的规则来收敛自己,但并不理解。游戏是现实的反映,当现实一旦成为游戏再现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就是受控的对象转而成为主控者,现实的规则转而成为游戏的规则,他们用规则控制同伴,也控制自己,真正的自控实现了。

游戏中自控程度的差别正是对游戏规则和现实规则的不同把握,儿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是游戏规则。游戏中的规则是儿童自己制定和乐于执行的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在这种想象性情景中仍然留有现实生活中的规则要素,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该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心甘情愿地服从来自现实生活的规则,并控制直接的冲动。八、游戏与艺术的联系(辨)

1.每一种类型的游戏都有某种艺术形式与之相应。

2.游戏常常使儿童沉浸在高度的美感享受。游戏形式本身充满了美的形态,能使儿童产生各种美感。

3.游戏培养了儿童的艺术素养。儿童是通过游戏获得了美感体验的,这种美感体验又将进一步激发儿童审美创造的积极态度,游戏与艺术是由美将其联系起来的,艺术是游戏的最高形式。

第五讲各类游戏发展的年龄特点

一、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情景迁移;物的替代;角色扮演。

二、角色扮演基本的角色类型及其含义:

机能性角色:对角色原型典型动作的模仿,其角色纯由动作或对物的操作来表示。(名)

对应性角色: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两个角色之间产生互补关系。(名)

关联性角色:在同一个游戏中,一人承担多重角色,角色动作指向不同的角色。

同一性角色:角色动作指向同一类型的角色。

想象性角色:角色源于文艺作品和传说。

三、角色意识与角色认知的区别:(名or辨)

角色意识: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是假装的别人,也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角色认知: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认知水平越高,扮演得越象。

四、游戏过程中的主要协调两种关系:(简)

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一种现实中的同伴关系。在角色游戏中,纠纷就经常发生在角色关系中发生在同伴关系中,处理这两类关系即体现了合作精神,支撑这种合作的基础就是游戏规则。

角色游戏规则是内隐的,它内隐于角色的关系中,内隐于同伴的交往中,不存在游戏之前事先协商的规则,因此其规则是灵活的,是随幼儿的认知水平而变化的,但确实是这些规则构成合作游戏的基础。

五、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识别材料的技能、结构操作技能、结构分析技能。

六、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的区别:(辨)

在象征性游戏中,规则是为协商角色和保持装扮世界的情景而存在的,因此它是隐含于角色中的,规则指向游戏过程,个人随意性较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规则游戏中,规则是为维持游戏结构、限定游戏行为、实现预定目的而存在的,因此它是每个游戏者共同遵守的,规则指向游戏结果,具有一定的形式化、规范化。

七、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游戏的相继发展关系(简)

儿童的规则游戏是从社会性装扮游戏演化而成的,是前者在内容上的压缩和抽象。因为对规则的认知是思维发展的体现,所以规则游戏与象征性游戏是一种相继发展关系,也体现了游戏随认知发展而发展的规律。

艾里康宁指出,游戏的发展规律就在于游戏里外显的扮演角色和想象情景,后来一而后成为内隐的,而原来内隐的规则后来一变而成为外显的。

第六讲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一、安排游戏时间的两个维度:一是单位游戏时间的延续;二是游戏次数的频率。

二、游戏与课程的关系模式:1.游戏与课程的互为生成关系;2.游戏与课程的四种关系模式:

游戏与课程的混合模式:游戏与课程是同一个过程。

游戏与课程的整合模式:预设的课程是从游戏中生成的。

游戏与课程的并列模式:游戏与课程交替进行,或在游戏中插入课程。

游戏与课程的隔离模式:游戏只是一种消遣性活动安排在休息时间,其中老师并不打算进行任何干预。

第七讲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的若干问题

一、户外游戏场地的类型及特征:传统的游戏场地,一般是零星、单个地安置一些固定的常规运动设施,一种设施只有

一种功能。创造性的游戏场地和冒险性游戏场地。

二、环境创设的原则及其与幼儿发展的关系(论)

?有利于发展的规范化布置——根据教育的目标,对全园各班游戏环境的布置和材料的数量、种类、投放方式有

着基本相同的要求,将课程目标、内容和对全园幼儿的基本要求将隐含在规范的环境布置中,通过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潜移默化幼儿的行为和品质。

?有利于多种经验的激发——一方面表现为材料的提供应广泛到能涉及发展的各个领域,以活动区的形式分类呈

现,另一方面每个领域的材料也要丰富到能刺激幼儿各个领域经验的整合。

?有利于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创设一种弹性化的环境,即要考虑两个理论前提,一是同一年龄的个体差异性,

二同一种环境材料对不同年龄孩子发展的潜在功能。环境的创设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如3~6岁,不指太大的年龄跨度)能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个体的主动活动。

?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性利用: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材料的自由,二是材料使用方法的自由。

三、游戏中不同行为类型的差异来自于个性差异,有两种游戏风格:一种是观念型想象(社会环境取向),一种是赖物

型想象(物理环境取向)。

四、探索精神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无探究精神者,他们只看不探究;一种是探究者,他们只探究,但不玩;一种是创

造性探究者,他们不仅探究,而且用各种具有想象力的办法使用玩具。

五、外在干预:成人在游戏指导时,并不直接参与游戏,而是保持一个外在的角色,来引导、说明、建议、鼓励游戏中

孩子的行为,又称直接指导。内在干预:是指成人以游戏内部的角色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以游戏情节需要的角色动作和语言来引导孩子的游戏行为。由于没有直接建议他干什么,而是使他随着指导者的角色行为暗示而行动,又称间接指导。(名or辨)

六、游戏行为的观察视角:装扮行为——主题、情节、角色;替代行为;操作行为;合作行为;运动行为;情绪表现。

装扮行为的观察指标:主题——主题发起(动机)、主题名称(生活经验范围)。

情节——情节构思(目的性、想象)、情节内容(知识经验)。

角色——角色意识(自我意识)、角色认知(社会认知)、角色类型(社会认知)。

七、游戏评价的价值取向(论)

?儿童中心取向──强调儿童自主发展——评价时,不应以系统的学科目标为依据。

?个体经验取向──强调个别差异性和具体感受性——评价时,不应以既定的同一目标为依据。

?弹性发展取向──强调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水平——评价时,不应以预定的终极目标为依据。

幼儿园游戏总复习题

《幼儿园游戏指导》复习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游戏对促进儿童__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2、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__________。 3、儿童主观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游戏 2、创造性游戏 3、自选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变化? 2.为什么在游戏中要重视对儿童游戏的观察? 3.象征性游戏为什么是学前儿童阶段的典型游戏? 4.谈谈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共20分)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15) 一个男孩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坐在他身旁去,但没直接搭理他,也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 这是教师哪一种指导策略?请你解说这种指导策略的理论原理和优点。 答案(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生长发育 2、游戏空间密度过大 3、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健康和情绪 4\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 5幼儿之间的冲突 6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生命活动的意义。 2、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这类游戏大部分是由幼儿自由地玩,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 3、自选游戏指的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师是儿童游戏中的他人、教师的角色是动态的、教师介入儿童的游戏很重要。 2、因为在观察中及时掌握儿童游戏的特点,加以指导和教育,对白己的教育教学作有很大的帮助。一、真实地了解儿童;二、准确地预设游戏;三、有效地指导游戏;四、及时有效地评

幼儿园游戏教案大全备课讲稿

快乐运动喜羊羊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晴朗,“妈妈”带你们出去郊游。(音乐声中,“妈妈”带着喜羊羊沿着圆圈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戏) 二、分层活动 1.尝试绕障碍物走。 (1)教师创设情境:瞧,我们来到了“小树林”,让我们找到小树的位置,一起玩游戏。(幼儿自由选择站位) (2)交代任务:每排最后一个开始绕着喜羊羊自由穿插走,注意不要碰撞,随意找到一个喜羊羊交换位置。 (3)幼儿练习。难点:幼儿绕障碍物走时身体要微微前倾并侧身绕过。 (难点化解:幼儿自主游戏后,提问:你觉得怎样绕才能走得又快又好,又不会碰撞?幼儿充分发言,教师及时肯定正确表达的幼儿,并请个别幼儿进行演示,教师进一步指导,正确示范。) 2.变式训练。 (1)教师创设情境:孩子们,“妈妈”发现一片绿茵茵的草地,我们一起出发吧。不过这次我们要比赛,看哪一组先到目的地。 (2)交代任务:幼儿背对着前进的方向,站成四列纵队,第一个转身从后面依次往前绕着走,走到最前面向前站立。依次进行,最后比一比哪队先走完(蛇形方式前进)。 (3)幼儿练习。重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集体合作精神。 (指导提示:游戏前预设可能发生的状况,提出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必须在前面一个幼儿绕过时才能开始转身,移动时注意同伴间的间距。游戏后简单总结,巩固绕障碍物走的正确方法。) 3.学习绕障碍物跑。 (1)教师创设情境:多美丽的大草原!我们来围坐成圆圈(幼儿围成大圆圈相对坐下)。“妈妈”想起了“丢手帕”这个有趣的游戏,不过今天我们要改变游戏方法,我们来玩玩吧。 (2)交代任务:集体拍手演唱喜羊羊的歌,一名幼儿围着圆圈绕着走,歌曲唱完,轻拍一同伴的肩,两人围着圆圈绕着跑……循环游戏。 (3)幼儿练习。重点:幼儿绕障碍物跑时,身体要微微前倾,侧身绕过时要放慢速度,避免冲撞。 (指导策略:幼儿在游戏或观察后,引导大家讨论:为什么会有人跌倒?怎样才能跑得顺利?通过对比评价进行指导。) 4.巩固绕障碍物跑。(配班教师布置场景,第一、第三纵队的小树图片覆盖成两条“小河”,对岸展示灰太狼的头像,提供沙包。) (1)教师创设情境:宝宝们听,谁的声音?呀,是河对岸的灰太狼又来欺负我们了,羊宝宝们,我们趟过河去,一起对付灰太狼。 (2)交代任务:幼儿排成两列纵队,前排一幼儿拿起小沙袋趟过“小河”跑到对面,向灰太狼的头像砸去,然后绕着小树返回,与第二名幼儿击掌后排到队尾,第二名幼儿游戏,依次轮流。 三、整理放松 师:“妈妈”的宝宝真勇敢,打晕了灰太狼,我们一起庆祝吧。播放轻松快乐的音乐,一起做放松动作。

幼儿户外活动观察记录表

幼儿户外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张涵宇记录者:张欢 时间 10月10日 地点 操场 班级 小三班 观察环节 体育游戏 现象记录 张涵宇运动能力发育很好,特别喜欢运动。但在今天我组织的《小山羊吃青草》的游戏中,我发现,别的小朋友都能遵守规则在25cm宽的线之间走,而他却一会儿跑,一会蹦,一会跳的,而且根本不看线,直管自己高兴就好。 现象分析 这说明张涵宇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很差,自律能力也很差。 实施措施及效果 虽然他总是第一名,但我没有肯定和表扬他,并在小朋友面前对比了张涵宇和其他小朋友的做法,让孩子们去评定,应该去表扬谁,批评谁。之后我和他互换角色,让他来当遵守规则的好宝宝,我当不遵守规则的张涵宇,结果我赢了,但是他很不服气,这时候,我就跟他讲道理,他很认真的听。 幼儿户外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李明朗记录者:张欢 时间 10月8—21日 地点 操场 班级 小三班 观察环节 早操 现象记录 李明朗每天来幼儿园的时候都要强调说:“妈妈再见!我不要做操。”今天早操时间,我特意又观察了一下他,今天的李明朗情绪很高涨,做操做得特别认真呢!但我发现,只要我一

看他,他就会停下来,等过一会儿觉得我不再看他时,他才会继续做操。 现象分析 我觉得李明朗并不是不喜欢做操,也不是不想做操,他只是比较胆怯,不好意思,也不太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因为我不看他时,他做得很好,一看他,他就会下意识地停下来,身体扭扭捏捏的,不好意思的站在那里不动。 实施措施及效果 对于李明朗这种胆怯的孩子,我们首先要给他安全感,其次要多鼓励和肯定他,让他在小朋友面前树立起勇气和自信。特别是在运动方面,因为他是男孩子,更应该是那种爱表现,敢创新的。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李明朗现在会主动做操了,每当我看到他认真做操就给他一个甜甜的笑和肯定,他也回应我的是一个甜甜的笑,而且会做得更带劲了! 幼儿户外活动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朱嘉良记录者:刘捷 时间 10月8日 地点 操场 班级 大二班 观察环节 体育游戏 现象记录 朱嘉良小朋友运动技特发展特别好,跑的特别快。今天在户外游戏“跳绳”中发现,他竟然可以跳到部分同龄幼儿的两倍之高,但由于可能第一次接触跳绳,还达不到手与脚的配合! 现象分析 这说明朱嘉良小朋友弹跳性特别好,但手和脚的配合却缺乏锻炼! 实施措施及效果 分步骤引导他学习跳绳:首先,按节拍练习手部晃绳的动作。其次,学习腿部的跳跃动作,不需要跳的很高。再让他手脚配合练习,帮助他掌握正确的跳绳方法。老师并时常给予鼓励,

课程标准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关于幼儿游戏及开展与指导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分类、影响因素、发展规律及教育价值;教育实施部分阐释幼儿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任务、原则以及做好对幼儿游戏的教育指导及评价等诸多实践性的思路、策略和方法。全书所阐述的幼儿游戏的基本原理具有抽象理论思维的特点,同时它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国内外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教育价值,理解在学前教育中实施游戏、实现游戏与教育的有机结合的基本原理、原则,把握在教育中实施游戏的基本环节和任务,努力提高自身对幼儿游戏进行科学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增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贯彻与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和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 (四)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情景模作、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游戏的分类部分,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本课程安排有课程见习,可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见习,并要求写出见习报告。要求学生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努力掌握本学科的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意联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实际,进行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各种能力,如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等。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大部分构成,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具体包括课程预习(占总评成绩的10%)、课程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课堂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能力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课外阅读(占总评成绩的10%)五个方面构成,符合学校关于成绩评定的规范。 2.考题设计 考题的重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种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形式,其中客观题占50%左右,主观题占50%左右。 二、本文 第一章幼儿游戏概述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立体地把握游戏的构成及游戏特征的层次组合,掌握判断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的一般指标。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游戏的多重涵义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特征 第三节游戏的分类 考核要求: 一、游戏的多重涵义 1.识记:(1)作为进步的游戏;(2)作为进步的游戏;(3)作为力量的游戏;(4)作为身份认同的游戏;(5)作为想象的游戏;(6)作为自我的游戏;(7)作为无聊的游戏。 2.综合运用:理解七种涵义中游戏的差异,并能够举例。 二、幼儿游戏的特征 1.识记:(1)纽曼的“三内说”;(2)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3)克罗伊斯对游戏特征的分析;(4)加维对游戏特征的分析;(5)鲁宾对游戏特征的分析。 2.领会:(1)我国学者对幼儿游戏基本特征的一般认识;(2)从游戏与非游戏活动的区 别与联系中归纳出的游戏特征;(3)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不同。 三、游戏的分类 1.识记:(1)从各种角度出发把幼儿游戏划分的类型;(2)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联合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本体性游戏、工具性游戏的概念。 2.领会:(1)幼儿游戏的关键特性分类;(2)按游戏的教育作用的分类;(3)游戏按照时间的分类;(4)游戏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幼儿园课程》参考复习题.docx

《幼儿园课程参考复习题》 一、选择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 题2 分,共 20 分。) 1.课程即 ( c ) ,这种定义力图纠正课程 " 经验说 " 的失之过宽, " 教材说 " 的失之过窄, " 行动说" 的失之浅表。 A. 学习科目和教材 B. 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C. 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D. 教学计划 2.(b) 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 最近发展区 " 。 A. 兴趣性 B. 发展适宜性 C. 价值性 D. 基础性 3.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中,(B) 形式最能为幼儿提供与同伴、教师交谈、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 A. 集体活动 B. 小组活动 C. 全班活动 D. 个别活动 4.(C) 主要了解儿童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的变化和提高等等。 A. 课程方案评价 B. 实施过程评价 C. 课程效果评 价 D. 课程背景评价 5. 幼儿园课程评价应该以( B) 为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A. 幼儿自评 B. 教师自评 C. 幼儿的他评 D. 教师的他评 6.儿童从出生到五岁这一时期,不仅能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开始建立并完善各种感觉功能,因此可以说这是儿童的(B) 敏感期。 A. 语言发展 B. 感觉发展 C. 秩序感发展 D. 群性发展 7. 下列不属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范畴的是(D) 。 A. 有准备的环境 B. 教师 C. 教具 D. 游戏 8.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不是教师直接将知识教给幼儿,而是幼儿通过自己操作教具来自我学习,这是蒙台梭利感官训练教具的(D) 特征。 A. 教具的孤立性 B. 操作的顺序性 C. 工作的趣味 性 D. 教育的自动性 9. 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C) A. 各种游戏的总和 B. 各种科目的总和 C. 各种活动的总和 D. 各种教学的总和 10. 根据幼儿的特点,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应是(A) A. 活动课程 B. 游戏课程 C. 隐性课程 D. 学科课程 11.下列关于游戏的描述,正确的是(BCD) A没有目的的B注重过程的C愉悦的D积极参与的 12.认为游戏能使儿童实现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的人是(A)。 A 弗洛依德B皮亚杰C维果斯基D艾里克森 13.儿童中心课程——是从哪种维度来界定的课程(c)。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实录: 角色游戏开始了,大家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开始扮演,俊俊小朋友选择了到“银行”扮演工作人员。大家都过来取钱,俊俊小朋友会一个一个的问:你需要取多少钱?但是游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过来告诉我:俊俊来抢钱了。我走过去一看,俊俊和亮亮手里拿着几张银行的钱,在争抢,谁也不肯松手,俊俊一边抢一边在嘟嘟囔囔的说着什么。我问俊俊:为什么要抢别人的钱呢?俊俊说因为银行里没钱了。 分析:幼儿到了大班年龄,开始能够把行为规则化,从而获得是非观念,但其行为常常表明,他们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其中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抢东西的现象很严重,不过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不同的是:幼儿会边抢边说理由,由于大班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言语水平的提高,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表现开始增加。 措施: 大班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判断力。调动孩子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也是对他们进行了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设置“小记者”、“评论员”,组织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活动,请小记者讲讲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的想法,最后集众家之长,总结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所以在讲评时,我请小朋友一起来帮俊俊想一想办法:当银行的钱被领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大家有的说可以让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做一些钱,也有的说可以叫店里的人来存钱。大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俊俊也表示方法都比较满意。 记录二 袁思怡小朋友是我们班上一位特别爱回答问题的孩子。每次活动时,她都能积极回答问题,有时还一边举手一边抢着说:“老师,我来说。”甚至不等别人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题,抢着发表自已的意见。今天的科学活动中又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一个小朋友的发言还没有完,袁思怡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地说道:“老师,我来,我来。”导致其他小朋友无法听清楚小朋友回答问题,从而造成课堂纪律混乱。 分析: 袁思怡是我们班上性恪开朗,活泼大方,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聪明能干的孩子。当她打断我的话或者抢着回答问题时,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或问题她都懂。.其次,她的个性有善于表现自我的一面,平时唱歌阅读时她的声音总是特别大,也抢着上台表演,出现插嘴的情况也是她表现自我的体现。 措施: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注意“控制”表现欲强的孩子,使他们明白既要自已讲,也要听其他幼儿讲。在课堂上,要发言时一定要先举手,老师点到谁发言就谁发言。活动后,我及时与她交流沟通,让她明白打断别人的话是不礼貌的行为,别人讲话时,我们也要安静地听着。其次,在其它活动时,我们引导她用正确的方式来展现自已,比如举手。一段时间以后,袁思怡小朋友上课时再也没有插嘴,知道回答问题之前先举手,等着老师让她发言,别人发言时,她也很认真地听着。第一次写幼儿园观察记录,如何选取观察内容?怎么下笔写呢?哪些观察内容更

幼儿园左右游戏教学设计

篇一: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10篇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10篇 《跳房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幼儿腿部力量,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好格子当作房子。 2准备一个小沙包。 活动过程 1热身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玩法:幼儿站在第一格线外,将小沙包透进第一格,跨进第二格单脚跳进第三格,双脚跨进第四第五格,然后单脚跳进第六格,再双脚跨进七八格,单脚跳进第九格,跳转身后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时,单脚站住并用手捡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后再将小沙包投进第二格,如此依次进行,以不许犯规少犯规,并先跳完者为胜。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好的幼儿,让幼 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 较安静的幼儿,表现不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加油,下次会表现得更好等,使其他们能 在活动中活跃起来,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小白兔钻山洞》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听信号快速变换方向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老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 名称:《小白兔钻山洞》 玩法:1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活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幼儿,每个人手拉手举起来,组成一个山洞。第三组的幼儿就能扮小白兔。 2游戏开始后,老师将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一二组扮山洞的幼儿也随着唱歌,一会儿老师突然喊:“狼来了!狼来了!”小白兔们就一起竞相钻山洞,一个洞只能钻一个人,最后有没有钻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就这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幼儿相互调换,游戏继续进行。 2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3游戏结束后,老师做活动总结。 《跑步比赛》活动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增强腿部力量。 2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在场地上画好一条直线作起跑线和终点线 活动玩法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游戏,通过有目的的游戏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在幼儿园里的游戏也在千变万化,每天都丰富着孩子们的童年时代。 如何能有效地开展游戏活动呢?首先幼儿游戏的设计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是幼儿时期与同伴交往,了解社会的最佳场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鼓励他们在自主的游戏中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材料准备是教师组织游戏的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与教师期望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展现给幼儿,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游戏的质量,只有在充足的时间才能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的情节等。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踊跃性、自和性与创造性,使幼儿可能极有兴趣地不委屈的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趣与培养能力。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程度也不相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一直进步。从无目的到事先方案好,从由老师带着玩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打扮游戏角色再进一步发展带领别人玩,从摆弄物品、旁观游戏到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再结合、合作游戏。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在指导他们游戏的时候才能做到有针对性,贴近幼儿实际情形;才能促进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内容、游戏技能和游戏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及组织能力等各方面得到提高发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后果。

我们要根据幼儿游戏的水平发展特点,为幼儿设计游戏,给予适合的指导,让孩子们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上传: 彭湘晖更新时间:2012-12-29 21:04: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为我们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的重要依据。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将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汇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为幼儿提供平等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发展,让幼儿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积极探索、主动活动、思维活跃,因此在幼儿园适时、合理地开展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如今幼儿园教育课程和其他教育课程一样备受关注,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模式的研究。其包括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以及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模式的几点见解 (一)、一日生活要游戏化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目前幼儿园里幼儿的游戏活动存在有多种形式,因此我们必须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一日活动是幼儿一日在园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全部内容。因此,其组织安排、设计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一日活动,做到保教结合,完成幼儿园的保教任务,达到锻炼幼儿体格、开发幼儿智力、陶冶幼儿情操、养成文明习惯的宗旨。有了一日,才有一年,乃至三年,一日活动开展的好,有特色,幼儿身心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幼儿一日活动质量才有可靠保证。 1、晨间活动要游戏化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是一日活动的基础。一天的开端好,则预示一日活动之兆祥。为此我在活动室设计了各种活动区,如“建构区”、“图书区”、“创造区”、“数学区”、等,幼儿一入园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参加所喜爱的各种活动。如“创造区”内的幼儿,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绘画出许许多多色彩丰富、别具一格的美术作品及泥工作品。在“建构区”内,幼儿选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积木设计建造“飞机”、“大炮”、“轮船”等,并边玩边嘴里发出“呜呜、轰轰”的声音。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开始了一天愉快有意义的园内生活。 2、教育活动“游戏化” 春暖花开,是幼儿接触大自然的大好时机。让幼儿认识春天,打破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而是采取了“重生成”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认识了春天。 特别是像数学这样比较枯燥乏味的活动,我们更应该在一种游戏化的模式里

幼儿园游戏与指导读后感

《幼儿园角色游戏》读后感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孩子一日生活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平时在本园或者外出观摩班级的角色游戏,让我对角色游戏进行了深入的想法和反思。在幼儿玩角色游戏中,我们要学会细致地观察,随时发现孩子的需要,必要的时候“扶”孩子一把,引导孩子把生活中的各种经验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中,再通过分享和同伴沟通,在相互模仿中互相习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游戏的发展和自身交流水平的提升。 首先我觉得每个区域活动里面都需要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物来引导客人玩游戏,那就是接待员,接待员起到一个导游的作用,装扮要一致也要特别一些,能带领客人来了解你们这个区域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比较能有利于角色活动的有序进行。就比如彩虹社区的接待员,他会介绍客人怎么去做看病或者美发,首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这样每位客人就能有序地活动起来。 其次,每个区域的活动设置还要注重游戏和游戏之间的串连。每个角色游戏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需要营造出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只有让幼儿在各个不同的环境中和教师、同伴愉快地交往,才能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形成典型的行为方式。比如在这次本部的游戏中,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以去超市给娃娃购买生活用品,然后带娃娃去理发或者去医院检查身体;有的家庭里来了老师客人,缺少水果,幼儿会协商安排留妈妈在家招待客人,让爸爸去超市购买水果,把客人招待的好好的,孩子自己内心在获得了当爸爸妈妈的满足感的同时,也懂得游戏中的相互协商和沟通的重要性,还学会怎么尊重老师和招待客人。 再次我从观摩角色游戏中还发现了以下几点小问题: 一、材料的准备和添置,我观察到孩子一般玩了一段时间的角色游戏后,如果没有新的东西投入就会对这个游戏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更新游戏的内容和材料,让孩子们对游戏充满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说过的一句话。不言而喻,只有对所玩的游戏有兴趣,才会有去玩的激情。 二、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整理和收拾玩具。我们要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收拾物品的习惯。一个人的很多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有责任收拾自己玩具的好习惯,一个好习惯能让孩子将来受益终身。 三、游戏活动中要引导孩子多动手操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玩玩做做,这样智力才能得到了开发,动手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四、游戏活动中,活动纪律不容忽视。比如表演区一般都很热闹,这个区域要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不能影响到其他区角活动的进行,另外在游戏活动情境中交流时,要让孩子们学会轻声说话。对于有些孩子我们也要注重其心理情况,比如有的孩子当天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不想多说话,这也会影响到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的情绪。老师也要适当理解孩子的心情,不能勉强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幼儿游戏与指导》复习资料

幼儿游戏与指导 单选 问:提出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我表现活动,游戏水平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同步的是谁?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游戏是儿童的自我表现活动) 问:提出游戏是对儿童心理机能的调节,能调节幼儿心理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的是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补偿说宣泄说;提出游戏调节幼儿心理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提出游戏室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活动) 问:划分游戏与非游戏的依据是看活动的活动者的心理体验 问:最大的自制力产生于游戏,是因为游戏有什么?游戏者认同的规则 问:由两个以上在同一空间里进行的,以基本相同的玩具玩着大致相同内容的个人游戏,是哪个类型的游戏?平行游戏 问:对角色原型典型动作的模仿,其角色纯由动作或对物的操作来表示,这是一种什么角色?机能性角色 问:进行构造之前就先有构造意图,凭借对实物的表象进行操作,以实现构造目的,这是什么阶段的构造?想象构造 问: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这是属于角色扮演游戏心理结构中的哪个环节?角色意识 能够分辨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正是假装的别人,也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问:模仿结构实例或图纸进行构造的活动,这是?模拟构造 问:幼儿角色的选择和行为出于一种模仿的冲动属于角色扮演的哪种动机?模仿动机?角色的选择和角色的动作表演都有一种内部推动力,即动机。 ?模仿动机(角色的选择和行为出于一种模仿的冲动,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儿童,其角色扮演就越出于这样一种动机。机能性角色的模仿动机较为明显。)?情感动机(角色扮演是出于一种情感的需要。儿童选择角色是出于对角色原型的爱戴、羡慕、恐惧、憎恨等情感因素,通过动作扮演,得到情感补偿和情绪宣泄,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认知动机(出于对已获得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进行实践、体验和再认识的需要,以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问:实现儿童情感的发展? 在游戏中得到情感满足、宣泄情绪、最大的自控力产生,体验成功感、审美情感。 问:儿童的自控能力在游戏中强于现实中 游戏使儿童放弃直接冲动,延迟满足。游戏规则是被儿童自己认同和乐于执行的 填空 问:游戏具有的功能有哪些? 愉悦功能(本体功能;放松消遣表现)、发展功能(内在功能;自发探索自发练习)、教育功能(附加功能;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问:80年代后期课程改革以来的游戏教学观中,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各项活动之中” 改革前期:重视游戏变成对游戏的控制 改革中期:对幼儿游戏主体性的探讨;解读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内涵 问:二期课改中游戏学观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本活动的内涵是指什么? 最经常、最适宜、最必须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教学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幼儿园在此基础上还实施了以游戏贯穿教学活动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如果按游戏在教学中的比重及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辅助期,在这一阶段,我们将游戏作为组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引起幼儿对认知对象的好奇心,或调节情绪,消除练习时的枯燥乏味之感。如教师出示一几何图形中,对幼儿说“我请来了图形宝宝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接着要求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特征,并找出周围环境中与该图形相似的物体。此时幼儿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状态之中,游戏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仅仅是一种辅助作用。 第二阶段为组合期。在这一阶段,教育目标从仅是传授知识转向重视智力的发展,这一变化推动了游戏在教学中的介入,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的游戏逐渐成为教学环节之一,并与其他教学环节组合成一个更为充实的教学活动。如在中班的认识数字“6”的活动中,教师在讲解演示之后,组织幼儿进行“送礼物”的游戏,让每个幼儿依次手持一张数字卡片并送与该数字所表示的数量相同的礼物,以巩固幼儿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和数字所表示的实际意义的理解。此时游戏的作用是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和注意的持久性,但在此阶段游戏仍然受到教师的直接控制,游戏的目标、规则、时间、次数仍然由教师统一安排。 第三阶段为融合期。这一阶段游戏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充分和恰当的运用,教师把教育的内容、要求融于一个或几个游戏之中。当游戏结束时,教学要求也随之达到。如中班的“拾豆豆”游戏,幼儿要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拾起5粒豆豆后迅速跑回来,这一游戏不仅帮助幼儿巩固了对数的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以及不怕困难的品质。 第四阶段为整合期。这一阶段游戏作为教学过程,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促进了幼儿的情感,态度以及与同伴友爱、合作等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游戏化教学已发挥了对幼儿进行整体教育的功能。在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还作了以下两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精心编制各种教学游戏。 根据幼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可以创编和改编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游戏“树叶变变变”则是让幼儿通过想像,将树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游戏,如个别玩的游戏,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以及集体进行的游戏,如在游戏“飞舞的彩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玩彩球,又可以结伴玩彩球,还可以进行小组传球比赛,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单位时间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二、灵活指导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游戏。 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在幼儿玩游戏时,一般以旁

幼儿园小班游戏观察记录

幼儿园小班游戏观察记录 游戏背景: 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热闹了,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只听“砰”的一声…… 游戏名称: 玩“办家家”游戏 教师分析: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这位孩子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 材料提供: 娃娃若干、矮床、小桌子、家具、沙发、餐具、招待客人的礼物等 观察要点: 孩子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力 游戏行为实录:

只见周佳安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恩。”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他不做声。听了我这么一说,周佳安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在同伴的帮助下,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他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游戏…… 老师正想上前训斥,可又当我看到周佳安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周佳同,怎么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我说道。“原来是这样,自己不高兴了,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餐具捡起来,我相信大家还是会原谅你,欢迎你来娃娃家的。” 改进措施: 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游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第八章幼儿园游戏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游戏是幼儿()。 A.自发学习B.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C.自我学习D.有目的性的学习 2.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A.结构游戏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D.智力游戏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A.跳舞B.游戏C.唱歌D.识字 4.《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寄宿制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1 小时B.2 小时C.3 小时 D.3.5 小时 5.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必须以()为前提。 A.发挥幼儿的自主性B.保证幼儿游戏的特点 C.保证游戏的目的性D.实现游戏的多样化 6.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有规则游戏B.表演游戏 C.个人游戏D.创造性游戏 7.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A.运用材料的水平B.确定游戏主题的水平 C.社会性发展的水平D.建构形式发展的水平 8.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 A.幼儿游戏B.幼儿自主学习 C.教师有计划地教学D.幼儿的一日生活 9.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 A.反面评价 B.正面评价 C.正面评价与反面评价相结合 D.消极评价 10.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是()的具体表现。 A.尊重儿童独立性 B.保护儿童积极性 C.尊重儿童人格 D.尊重儿童权利 11.实施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A.自主化 B.社会化 C.虚构化 D.教育化 12.幼儿夏季户外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

小时小时小时 D.半小时 13.()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 A.教师的指导 B.家长的影响 C.同龄人的经验 D.幼儿的生活经验 14.()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娃娃家” D.“白雪公主 15、幼儿游戏以()为目的。 A.活动任务、 B.活动目标、 C.活动结果、 D.活动本身 16、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游戏规则 17、创造性游戏的主要指导方式是() A.显性指导、 B.规律指导、 C.隐性指导、 D.指挥指导 18、幼儿角色游戏的源泉是() A.日常生活活动内容、 B.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 C.教师成人的榜样、 D.教师讲述的经验 19、角色游戏的支柱是() A.规则、 B.方法、 C.指导、 D.想象活动 20、下列游戏属于智力游戏的是() A.抢椅子; B.吹泡泡; C.木头人; D.哪里错了 21、下列属于音乐游戏的是() A.老猫睡觉醒不了; B.小青蛙跳田埂; C.跳房子; D.哪一个不一样 22、关于幼儿游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B.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C. 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D.幼儿学习的动力来自教师的要求 23、下列哪个不属于幼儿游戏的特点() A.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 B.游戏是幼儿的有目的活动; C.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 D.游戏是虚构的活动 24、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体育游戏; D.智力游戏 25、()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26、传统的七巧板属于结构游戏的哪一种 A.积塑游戏; B.拼棒游戏; C.积竹游戏; D.拼图游戏 27、下列游戏不属于有规则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28、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有目的的采用游戏的 形式进行教学称

幼儿园活动设计复习题

《幼儿园活动设计》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幼儿表现能力的培养,首先的任务是培养( ) 2. 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D.创造力 3. 2.屈、伸、转等动作属于( ) 4. A.原地动作B.行进间动作 5. C.基本活动技能动作D.体操动作 6. 3.为歌曲编配动作,这是幼儿( )的体现。 7. A.音乐理解力B.音乐表现力 8. C.音乐创造力D.音乐想象力 9. 4.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时间,大班一般不超过( )分钟。 10.A. 10 B. 20 C. 30 D. 35 11.5.教师说出秋天,要求幼儿接一句表明秋季特征的短句如“树叶枯黄”等,这游戏属于( ) 12.A.实物游戏B.图片游戏 13.C.口头游戏D.情景性活动游戏 14.6.认识10以内序数,这是( )的教育内容。 15.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 7.组织比较严密、教师直接指导的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全班幼儿或分组的教育活动是( ) A.集体教育活动 B.自选教育活动 C.个别教育活动 D.幼儿自发活动 8.人生下来就具有语言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是( )的观点。 A.镇森 B.乔姆斯基 C.皮亚杰 D.朱曼殊 9.认识相邻数及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这是( )的教育内容。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0.教师出示动物背景图,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行走或吃食姿态等,这属于( ) A.实物游戏 B.图片游戏 C.口头游戏 D.情景式活动游戏 11.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时间,中班一般不超过( )分钟。 12.唱歌技能、舞蹈技能等属于幼儿的( ) A.音乐感受力 B.音乐创造力 C.音乐表现力 D.音乐理解力 二. 填空题 1.语言是由一定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组成的_______。 2.交谈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3.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特别是_______能力的发展。 4.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有集合、_______和逻辑教育。 5.美国发展幼儿数概念的活动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 6.用绳子、棍子进行测量,在幼儿测量中属于_______。 7.教师提问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一种是_______。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园游戏教学是将游戏的机制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游戏和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连结点上,将游戏与教育统一起来。幼儿园游戏被纳入教学活动的范畴,以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体性发挥为主要特征,体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兴趣与能力并重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式教学活动范式。 一、游戏的概念 在我们国家很多的教育学书里。大家都比较认同《教育大辞典》第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对于游戏的解释:“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两个方面:⑴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存在,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⑵游戏是儿童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性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这是前苏联和我国学前教育理论观点的一个反映。 二、游戏与教学 一开始游戏没有自己独特的地位,仅作为教学活动后的一种放松手段,类似于拉察斯的松弛说。 随着认识的深人游戏和教学的内在联系得以揭示“习之以”的观念渐人人但游戏仅被视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用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不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游戏和教学混为一谈认为游戏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游戏幼儿园教育不用提教学把所有教学变成游戏且把游戏简单化、程序化随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试图从理论上将游戏与教学作出区分,目的之一是为了纯化游戏使游戏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和特点目的之二是教学在幼儿发 展中的地位。特别是朱家雄老师提出了“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从形式上分类,两者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分离式。 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能解决哪些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上进行和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游戏与教育 游戏和教学同属于教育关注的范围, 都是教育可利用的促进发展的手段。教学目标是外在的,教师可以通过控制、干预、引导等行为影响儿童的活动, 将活动内容活动规则纳入教学的框架, 并适当利用奖励、惩罚进行效果的反馈, 使儿童意识到学习的严肃认真性, 对生活进行积极主动的适应。由于教学不仅促进发展, 也依赖发展, 所以, 针对幼小儿童身心特点, 适当采取游戏的形式, 将发生更积积有效的学习。但这并不是要将教学变为游戏, 游戏的形式必须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衡量这种活动的标准不是看它带有多大的游戏性, 而是看它是否使儿童在外部规范之下积极主动学习并有着良好的把握, 游戏的形式是为教学的目标服务的,随儿童年龄增长, 应适当降低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成份, 增加理智成份, 促进工作和游戏的分化。而幼儿园中的游戏却有着双重目标。对于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来说, 游戏的目标是内在的, 为游戏而游戏, 而对于教育者来说, 游戏是儿童发手 段, 在他们将游戏纳入教育活动之时, 便为游戏设立了外在的目标? ?? 发展目标。游戏既是目的, 又成为手段。游戏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育和谐相融, 依赖于目的和手段的这种协调一致。要使游戏最大程度发挥它独特的教育性, 发挥其别的活动无可替代的功能, 那便要: 让游戏成为游戏。只有这样, 它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