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2015版本)

38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2015版本)
38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2015版本)

生命科学系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大纲(2012版本)

课程代码:TS10101210

课程名称:动物学野外实习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课程学分:2

开设学期:第4学期

实习周数:2

一、动物学野外实习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怀以及环保意识,养成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工作习惯。

(二)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

通过实习,对课堂和实验室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认识不同山地生境中的主要代表动物,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分类地位以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动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有益及有害动物及其与农业、环保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动物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整休,动物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全面观察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才能理解形形色色动物的生活方式及对环境的适应。

(四)实践能力培养和操作技能训练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初步掌握动物的野外采集、培养、麻醉以及动物标本的制作、鉴定、保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今后的动物学教学、科研打下初步基础。

(五)为地方的动物资源利用、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动物学野外实习能够帮助各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动物资源的调查和摸底,了解实习地的动物资源蕴藏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动物科学研究,为动物资源(尤其是国家保护动物和地方特有动物)的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资料,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建设、经济发展和当地自然资源保护的社会职能。

二、动物学野外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内容

1、原生动物门

(1)草履虫的采集、培养

(2)变形虫的采集、培养

(3)原生动物的分类

2、腔肠动物门

(1)水螅的采集、培养

(2)腔肠动物的分类

3、扁形动物门

(1)涡虫的采集、培养

(2)扁形动物的分类

4、环节动物门

(1)蚯蚓的采集、标本制作

(2)水蛭的采集、标本制作

(3)环节动物的分类

5、软体动物门

(1)田螺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数量统计、分析

(2)蜗牛的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

(3)河蚌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

(4)软体动物的分类

6、节肢动物门

(1)溪蟹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

(2)虾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

(3)蜘蛛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数量统计、分析

(4)蜈蚣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

(5)马陆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

(6)昆虫的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数量统计、分析

(7)节肢动物的分类

7、脊索动物门

(1)鱼类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数量统计、分析

(2)蛙类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数量统计、分析

(3)蛇类的生态观察、采集、标本制作,数量统计、分析

(4)鸟类的观察,数量统计、分析

(5)哺乳类的生态观察和数量统计、分析

(二)要求

1、掌握动物学野外实习常用仪器和器具的使用方法。

2、熟悉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的方法、步骤和要求。

3、掌握动物分类的原理、方法和特征,检索表的制作与应用。

4、熟悉动物野外研究的基本方法。

5、掌握动物野外实习报告的写作方法。

三、动物学野外实习方式与场所

(一)方式

1、野外集中实习。

2、以班为单位,设领队教师(兼任)1名。

3、每班原则上18名学生1组,设指导老师1名;指导老师原则上为专业教师。学生设大组长1名,作为指导老师的助手。

4、每个大组分为2个小组,设小组长2名(1男1女);小组长作为指导老师和大组长的助手。

(二)场所

黔南州境内,每年实习前根据需要和考察决定,原则上在各级自然保护区进行。

四、动物学野外实习时间分配

(一)实习前

做好实习计划、器材采购、实习地点联系、实习动员和器材分发等工作。

(二)实习过程(14天)

1、进行动物生境分析、动物标本采集、制作、鉴定等工作。

2、编制实习名录。

3、总结:个人总结、小组总结、大组总结、指导老师总结、领队总结。

4、编写实习报告。

5、考核。

(三)实习后

归还实习器材、将标本分类入库。

五、动物学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一)安全工作

强调安全第一位的思想,领队为该班安全第一责任人;每个大组实习指导老师为本大组安全第一责任人。

(二)和地方关系

教育学生尊重实习到老百姓的风俗习惯,爱护群众的一草一木,和实习地点的老百姓搞好关系,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

(三)知识储备

实习前督促学生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对数据的收集和实习报告的编写作必要的准备。

(四)实习动员

实习前,系领导、辅导员和指导老师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强调实习的安全重要性和实习纪律;使学生认识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做好实习准备工作。

六、动物学野外实习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考查

(二)成绩评定:百分制

1、小组考核及比重

(1)标本采集数量、制作技术及标本质量(10%)

(2)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5%)

(3)小组实习记录(5%)

(4)小组动物标本的鉴定准确度、动物名录的编写形式和完整性(10%)

2、个人考核及比重

(1)出勤天数(15%)

(2)实习纪律(5%)

(3)实习过程中的表现(10%)

(4)识别常见动物(30%)

(5)野外实习报告或个人总结(10%)

七、动物学野外实习说明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大纲是基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关于课程见习的相关规定和现有条件以及黔南州野生动物的分布状况制定出来的,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八、野外实习教材及参考书籍

[1] 赛道健.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安建梅,芦荣胜.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王歧山、盛和林.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M].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M].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附: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的写作格式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由下面几部分内容组成:

1、引言

实习的时间、地点,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地理环境概况等。

2、调查研究方法

3、实习内容及结果

(1)列出实习地点动物的种类(中文名和学名)。

(2)列出每一种动物的数量等级,即优势种、常见种、少见种,提出保护措施或建议。(3)提出保护珍稀动物及其生态环境的建议。

(4)提出实习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总结个人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5、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3级生物科学一班潘杏芳 20132501043 目录 第一部分:实习时间及实习基地概况 第二部分:实习目的 第三部分:实习路线 第四部分:实习内容 第五部分:实习工具及方法 第六部分:实习结果 第七部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八部分:实习体会 第一部分:实习时间及实习基地概况 1.实习时间:2015年6月1日到6月4日(共四天) 2.实习地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天河区火炉山;番禺区大学城(1)帽峰山:帽峰山位于广州市东北部,坐落于白云区太和镇与良田镇交界处, 离广州市中心25公里。帽峰山森林公园总面积4534.8公顷,最高峰海拔534.9米,是广州市老八区的最高峰。公园属丘陵区,周围聚集着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个,形成复杂的地形,山的绝对高度不大,但相对高差大,全园森林覆盖率大于95%。 (2)火炉山:火炉山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北部,因状似从天空俯视其形状象葫 芦,原名为葫芦山,因其山上泥土多为红泥土,空中看上去为火红色,所以称火葫芦,又简称“火炉”,因此又名火炉山。 (3)大学城:大学城位于中国广州市番禺区的小谷围岛,面积17.9平方公里。 第二部分:实习目的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 2.培养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综合素质。 3.学习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认识各类常见动物。 4.学会野外观察动物,了解其栖息环境与生活习性。 第三部分:实习路线

(一)6月1日:帽峰山 (二)6月2日:火炉山 (三)6月4日:大学城 第四部分:实习内容 1.无脊椎动物 (1)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标本制作及分类鉴定。 (2)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等动物的野外观察、采集、标本制作及分类鉴定。 2.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 第五部分:实习工具及方法 一.无脊椎动物 1.采集工具及方法 (1)捕虫网、固定液、毒瓶、大镊子及三角纸包等。 (2)网捕法 2.昆虫标本的制作工具及方法 (1)展翅板、昆虫针、大头针、小镊子、透明薄膜纸、三级台等。 (2)展翅法、针插法等。 3.昆虫标本的分类鉴定工具书及方法 (1)《动物学实验指导》 (2)根据昆虫标本的形态特征利用分类检索表和形态对比进行标本鉴定。 二.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采集方法 1.利用空网等捕捉工具进行直接捕捉。 2.将采集到的标本放置到矿泉水瓶或塑料瓶中。 第六部分:实习结果 一. 实习概况:经过三天的动物学实习,我们小组成员在帽峰山、火炉山和大 学城三个不同的地方认真观察各种野外动物并进行采集,一共采集到200只动物(见表一),包括几个常见的门,如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等,其中节肢动物门作为动物界的第一大动物类群,在山上比较常见,而且数量多,采集起来容易,所以我们采集最多的也是节肢动物门,共有157只,占总数的80%,采集的主要是昆虫纲中的蝴蝶和蜻蜓,都属于鳞翅目,体型差异较大,适合空中飞行,大部分喜阳光充足,树木茂盛的地方。蝴蝶色彩缤纷,花纹多样,在林间穿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生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生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生物是一门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在没有进入生物专业以前,只是看着生物专业的同学天天奔波与教室与实验室之间我就对此深有认识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仅仅是理论知识,因此野外实习也是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回顾这次实习的经历,可谓是有苦有乐。通过旬阳坝野外实习,我对于植物学,动物学都有了一个深入的,直观的了解,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到的。还记得是13号一大早,大家登车向旬阳坝野外实践基地进发的。随着汽车的启动,同学们特别兴奋,我们出发了。路途遥远而且是山路,部分同学感到不适,但是大家在上车前都服用了晕车药,大家的整体状况还好。而且大家都没有忘带什么东西,这说明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还是很好的,没有发生意外。 第一天的实习是生态学。由于生态学是大二才开的课程,因此在实践前,老师用中午的时间,先对我们进行了一下生态学时间的快速培训,大家都很兴奋,所以老师安排我们的工作也是比较简单的,理论学习结束后,各小组的负责人就出去“踩点”了,下午大家一起到了选好的实习地----小

茨沟,开始我们的第一项实习。对于生态学,我们实习的重点是运用样方法做野外生物丰富度的调查。 下午的太阳还是很热的,但是这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实践在组长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也完成了数据的收集,接下来的就是回去分析整理了。大家虽然都很累,但是却也是很开心的,这样的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只有一次有点遗憾那是那次野外昆虫捕捉时一位同学不慎捅了马蜂窝,结果整个小组都被蛰了,他更为厉害,全身上下被蛰十几个包,回到驻地后疼是免不了的了。 实习的生活说不苦不累那不是真话,但是实习的本身就是那种性质。而且我们学生物的,搞野外实习更是这样。早上就是吃稀饭馒头,偶尔中午在野外回不来就只能随便带些东西应付了,晚饭也就那样几种,日复一日,但是味道还不错。因为是住在小镇上所以有时我们也会出去在街上的小餐馆吃上几顿。想想我们是在野外实习,这样的生活相对还是不错的。这样的情况我们都是了解的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在山上采集植物时,也见过很多的野果,五味子就是其中一种,虽然不多,但是对于远离大山的孩子来说,能够亲眼见见,尝尝,这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实习期间我们两天完成一个项目的实习,每一个项目完

实习基地基本情况介绍.

实习基地基本情况介绍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一书,力图使学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便于自学和应用,并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主要集中在山东泰安一带,这一地区也是国内其他兄弟院校选择较多的自然地理实习基地。但是,泰安地区地层相对比较单调,除了古生界的石灰岩地层外,就是变质很深的泰山杂岩。其次在植被及土壤的发育上,一直把泰山的垂直分带作为自然地理实习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泰山海拔仅1400多米,高度不大,地形相对比较孤立,植被及土壤垂直分带也不十分典型。 根据山东省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要求,需要选择一个更为合适的自然地理实习基地,我们经过一年多的论证,并结合实地考察,最后确定在陕西省境内来进行自然地理综合实习。 第一章实习基地的自然地理特点 第一节中国境内关键的大地构造部位 地质地貌既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又在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形成与演化起着

劳动实践心得体会范文5篇

劳动实践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为期五天的劳动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这是一次成功的劳动实践活动。首先感谢中小学劳动基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大家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了自理与自立,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有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这次实践,大家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获得了许多生活的常识。同学们在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劳动的辛苦,无论是在野外平整土地,挖沟浇菜,还是在基地帮厨服务,洗衣清扫,同学们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次实践让同学们品味了劳动有快乐。一个个精美的手机套,一个个漂亮的中国结,一个个精致的小木塔,一个个创意不凡的篆刻作品,一盘盘令人垂涎欲滴的拔丝菠萝,无不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无不闪烁着同学们的智慧,无不展现出同学们的个性。这是劳动的收获,更是劳动的快乐。 这次劳动实践也整合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同学们训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特别班主任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更

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次劳动,不少班级增强了凝聚力,劳动实践让同学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 这次劳动实践正是在我校加大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基地的制度,按照基地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吃饭、休息,培养了严谨、守纪的优良作风。 劳动虽然结束了,但我希望同学们把良好的奋斗精神带回我们的校园。在学习的基地中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再有两周我们就要进行期中考试,只有抓紧时间,认真复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在期中考试中再创佳绩。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次社会时间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苦。正是他们默默的付出才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

实习报告: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是普通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应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实习时间:20xx年05月26日——20xx年05月29日 2、实习地点: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汤口镇寨西浮溪村 ____(省、市、区、县)位于____(省、市、区、县)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实习地点是黄山的最南端——汤口,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习、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实习人员:20xx级生物科学班全体学生 ●三、实习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 (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大熊猫壹号书店帮大家整理的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1 记得陆游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野外实习正是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动物生态学野外实习,不仅验证了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让我们更加了解昆虫和鸟类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通过动物生态学的实习,我认识了清西陵的特有鸟类和普遍鸟类,了解到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特征,因此培养了对鸟类的观察兴趣和提高了对鸟类的保护认识。也认识了昆虫共有的目和各目的代表动物,从而初步了解了各目的特征和各自的区别。但由于观察的时间太短,对少数的鸟类特征并未弄清楚。 环境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植物的分布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动物的活动同样影响着环境,因此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紧密相连,在本次野外实习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算是顺利,在整个动物生态学的实习中,我学习到如何采集动物标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的联系,如何结合实际去加深理论的认识。并且体验了集体分工合作好处,还有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我对动物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2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分布和规律,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期4天半的动物学实习就这么结束了,总结这4天半的生活,是冒险,是收获。 在实习之前就听过师兄师姐们跟我们分享过他们之前动物学实习的一些趣事和感受,所以一直对动物学实习充满期待,同时也有点惶恐,因为自己对于毛毛虫、蜥蜴、蛇等动物都很害怕。 实习前晚,小组开了个短暂的会议,选出了组长和副组长,而我也自荐成为了副组长,这样子自己也会多了份责任,责任二字让我在面临恐惧时不会轻易退缩。我们组是个特别的小组,因为我们组没有男生,全部都是女生,我说我们组是“女子十一钗”小组,十一个看似柔弱的女生就此开始了充满冒险和未知的动物学实习之旅。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老师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很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

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_

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马密霞,李啟隆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 100075 )摘 要:结合多年野外实践教学的经验,探讨在高等教育阶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以规范性、创新性、开放性等三原则、五模式,三结合的方法指导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于转变实践教学观念、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野外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 4956(2013)03-0171-04Explor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construction of field practical teaching  baseMa Mixia,Li Qilong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075,China)Abstract:The practical-teaching-base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training the innovative spirit,practical abilityand comprehensive diathesis to the studen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bas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tage,puts forward three principles,five modes,three combinations of standardi-zation,innovation and opening to guide the field-base construction.The aim to the base constructing is tochange the idea,innovate teaching mode,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train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higher abil-ity .Key  words:practising teaching;base construction;field practice收稿日期:2012-06-22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项目(2010YHE003 );北京联合大学“几种园林观赏植物抗环境污染能力的研究”(ZK200915X0 )作者简介:马密霞(1967—) ,女,河北柏乡,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及重金属含量研究. E-mail:mixia107@163.com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 办出高等院校教育特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指校内实验室和校办企业等校内实验场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指学校为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而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的教学基 地[ 1 ]。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特殊类型, 是进行野外实践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北京松山一直是我校园林技术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文中结合我校松山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综合能力,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的经验与启示。 1 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部连续颁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等[2] ,实践教学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教育 部2012年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 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其中高职高专类学校实践教学比重最高,要求不少于50%。《若干意见》指出“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重点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高职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园林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大纲要求每学期有3周的实训课程,其中野外实践至少1周。野外实践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课堂知识的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基地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的需要。因此,野外实践是区别于 ISSN  1002-4956CN11-2034/T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第30卷 第3期 2013年3月Vol.30 No.3 Mar.2013

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5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5篇 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在暑假期间,我最喜欢看的节目就是cctV10的动物世界,这次的节目进行很大的改动,比如“最毒的动物”,或者是“致命毒液”其中都讲到了一种相当出名的杀手——黑寡妇。黑寡妇也许是世界上声名最盛的毒蜘蛛了,但一般来说,被黑寡妇咬伤并不会致命。黑寡妇的腹部有红色的沙漏状图案,这是它的标志性特征。“黑寡妇”蜘蛛身体为黑色,雄蜘蛛腹部有红色斑点,身长在2—8厘米之间。由于这种蜘蛛的雌性会在搭配后立即咬死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具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它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大型蜘蛛,热带及温带地区发现。成年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呈亮黑色,并有一个红色的沙漏状斑记。另外黑寡妇蜘蛛这一名称一般特指属内的一个物种Latrodectusmectans,有时也指多个寡妇蜘蛛属的物种,其中有31已被识别的物种包括:澳洲红背蛛和褐寡妇蜘蛛。 黑寡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常见的类型是L。geometricus被发现几乎遍布全球。其他的品种通常比较稀少,并且分布范围稳定。然而,颜色花纹的多种多样并不是黑寡妇之间的唯一区别。这个物种也能从猎食方法,外形特征,网的编织,卵包的形状,躲避场所,体型大小,搭配方式等等不同来区别。即使从毒性上也能区分不同种类。应该注意的是成体雄性是没有毒腺的。当你被雌性黑寡妇叮咬以后,

你死亡的风险只有百分之五。但你的身体都会遭受剧痛。尽管是轻微的叮咬,他们的毒性直接影响到中央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 黑寡妇蜘蛛的毒液会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肌肉,能引起肌肉的收缩。一般而言,黑寡妇蜘蛛的毒素对儿童和体弱者威胁较大。在毒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毒液中含有一种叫做latroto_in的蛋白质,这种蛋白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此外还有一些分子量相对较小的多肽和毒素,这些小分子物质与细胞表面的阳离子通道在空间结构上显示出一定的同源性,能够与离子通道特异结合,它们能影响钙、钠和钾等阳离子的离子通道1;另外还有更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 黑寡妇的毒液比草原响尾蛇还厉害15倍,在美洲市场,它的价值比黄金贵千百倍,一盎司最少230万美元,此外,它的蛛丝强度超过目前所有已知的天然纤维,甚至连以坚韧著称的钢丝和凯夫拉纤维都望尘莫及,它的韧性,在拉断前足可以延伸27%,强度则超过普通蛛丝的2倍。 但是尽管其毒素的毒性很强,但注射剂量很小,且黑寡妇蜘蛛咬人导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少。所以大家不用特别害怕的。 在野外实习的这些天,大家一起外出捕捉昆虫,在捕捉的同时我们学习到了昆虫的生活习性,比方说我们总能在隐蔽的土壤中找到蚯蚓,潮湿的地面上就能看到蟾蜍等等;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更是一次将大家胆子变大的绝美机会,即使每次看到蜘蛛都会躲得远远的我,也大着胆子抓了一次,为了各种标本,大家几乎都豁出去了,连马蜂我们都抓了,当然,牺牲有点惨痛;在制作标本的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篇 野外实习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以下是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览!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为期十一天的野外实习生活,我学到了平时在书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东西, 见证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领略了大山的雄伟,感受了河流的生生不息,更加铭记了同学之间那真挚的感情, 深深地重新认识了两个字团结。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之后,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激动, 踏上了去伊宁县阿吾赞的路。我们在山脚下安营扎寨, 在这仿佛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生活。来到了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吵闹,一切好像 很原始的感觉,条件当然也不比学校,但是大家没有太 多的抱怨,多的是一份成熟的稳重。在男生的合力之下,男生宿舍帐篷,也搭建成功。通电、打扫卫生、给房子 搭上遮雨的塑料布,旅途的疲劳和兴奋后的放松之下, 所有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之后真正的野外实习也渐渐拉开了序幕,爬山、采 集标本、鉴定植物和动物、制作标本,从出发的那一刻

一直进行到睡觉。第一天全班同学在老师和各组组长的 带领下,统一行动,从驻地出发,一路上老师一边讲解,我们一边采集标本,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后,也意识到了 自己在平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太欠缺,但是在这里观察、记录后认识的植物、动物及其特征,印象很深刻,可以 说是在动手中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登山,成了我们 采集标本最基本的条件,虽然大自然有母亲般的胸怀, 但她还是不愿意有太多人进入其中,不想因为太多的人 而破坏她的美丽的容颜。所以,采集过程中的路途艰辛 可想而知,山羊走过的山路,大家一起前后照应前进。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说得确实不错,看似平坦的山路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行进中不停的传来同学们之 间的提醒,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深的 友情。尤其是走在河滩的石头上时,电影里常见的探险 镜头就在自己的脚下,你拉我一把,我牵着你前进,也 只有在电影里能看得到的友情,在同学们彼此间的帮助 和关心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的,我们六十个人是一个 集体,不论民族,我们就是一家人。 当我们右边是绝壁,大家伏在左侧的山坡上缓缓挪 动的时候,有人因为害怕而哭鼻子,没有人嘲笑和讥讽,有的是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和一句暖人的安慰,虽然 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人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 专业:生物科学类08级一班 2009年12月21~25日,我们进行了野外实习。记得陆游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野外实习正是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动物学野外实习,不仅验证了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生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让我们更加了解无脊椎动物学和脊椎动物学。动物世界如此浩瀚,大到能创造和使用工具的人类,小到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群。因而要了解动物世界,我们就必须要躬行啦! 时间: 09年12月21日 内容: 采集河流标本和池塘标本,下午标本鉴定 地点:花溪公园、池塘 工具:浮游生物网 采集结果 1细丝澡:蓝藻门 2扁藻: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扁藻属 3轮虫(产卵期)

4新月藻:绿藻门,鼓藻科 5颤藻:颤藻科蓝藻门 6阔口游仆虫:原生动物门纤毛纲下毛目游仆虫科 7晶囊轮虫:晶囊轮科、晶囊轮属 8集星藻:韩氏集星藻柵藻科集星藻属河流集星藻(柵藻科) 9蓝纤维藻:蓝藻门 10弹跳虫:弹尾目纤毛纲 11腺见虫 12六肢幼虫甲壳动物 13鞘丝藻绿藻门,丝藻科 14异端藻硅藻门 15盘腥藻绿藻门 16 念珠藻念珠藻目蓝藻门 17角星鼓藻角星鼓藻属鼓藻科 18角突臂尾轮虫 19舟形藻金藻门、羽纹纲、舟形藻目、舟形藻科舟形藻属。 20水绵水绵(属) (水绵科)绿藻门 21桥弯藻属硅藻门、羽纹纲、舟形藻目、桥弯藻科。 22针杆藻属硅藻门、羽纹纲、等片藻目、等片藻科。 23矩形龟甲轮虫轮虫

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书(完整版)

(声明:所提供的标准合同或协议文本及具体条款,不是最终法律文本,仅供参考,不建议直接使用,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后再使用,就该合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为贯彻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方针,推动我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能力,树立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依托企业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层次应用性技术人才。 (甲方)和(乙方)坚持“校企合作教育”的原则,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经协商研究,决定建立乙方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如下: 1、双方同意结成友好协作单位,甲方作为乙方 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乙方为甲方的短期进修和培训提供支持与合作。 2、甲方实践基地将尽量提供有关条件以满足乙方实践教学要求; 3、乙方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可安排相关专业的学生到甲方实习。乙方在实习前半个月将实习计划(目的、实习时间)、实习学生名单等通知甲方,在征得甲方同意后,甲方应优先安排学生实习。 4、甲方根据乙方的实习计划,和学校指导教师一起共同制定实施计划,并由甲方组织实施。 5、实习前,乙方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学生到实习基地后,由甲方

对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实习安全和工厂生产安全。 6、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期间,要遵守甲方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甲方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予以鉴定,并为学生在实习基地的生活尽可能提供方便。 7、甲方为乙方学生的认识实习和现场教学提供方便,但乙方不能影响甲方正常的生产秩序。 8、乙方在进行教研、科研活动时,应努力结合生产实际,尽力为甲方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同时,乙方也要为甲方的职工培训(教材、师资等)提供便利。 9、在毕业分配上,甲方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优先挑选毕业生,乙方要给予配合。 10、乙方在甲方挂牌“昆明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本着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服务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妥善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持二份,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签名)代表:(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野外实践心得体会

野外实践心得体会 本页是网最新发布的《野外实践心得体会》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野外实践心得体会(一)除了之前去的越秀公园、珠江公园,这次学校又特意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时间,先后去了华南植物园、白云山、钟落潭农科所。这次实践不但是对之前知识的巩固加深,还让我们认识了更多园林物种。不仅仅是植物的特征外貌、它们的经济用途,还有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此外,我们还收获了快乐。亲身于大自然中,绿意盎然,甚为惬意。当然,身心得到舒展还是其次的,重要的还是学到了什么。 行程第一站是华南植物园。据刘念老师介绍,中国三大植物园是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和西双版纳植物园。当前植物园的功能包括,科学研究、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环保教育、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珍惜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引进并推广应用新的植物资源、种质保存等。不得不说,华南植物温室令我们开了眼界,沙漠馆、热带温室馆、水生植物馆还有奇异植物馆,令我们不禁大呼植物品种之繁盛,造型各异、花色繁多。馆外也有很多园林常见的植物,而且山石配置与园路造景都很好,另外老师还特地着重地提醒我们也应该关注水岸植物的配置,由此引发我思考,因为今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返璞归真,而水很能予人亲切感,那么水岸和水植植物的配置就很有价值了。

书上提过:在园林规划建设中,重视对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入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我国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线条构图的造景效果。同时还可种植落羽松、池松、 水杉、水石榕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留意下可以发现水边植物配植一般不会等距种植及整形式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应用水边乔木时,若有探向水面的枝、干,或者树作似倒未倒状,很能增加水面层次亦富有野趣。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可配置不同植物做到与水相映成趣,比如土岸可断断续续间植地锦来遮丑,而混凝土岸则可种垂柳掩映。园内的湖边驳岸种植有千屈菜、纸莎草、旱伞草、水烛(香蒲,香蒲科)、梭鱼草、水竹芋(再力花),老师介绍莎草科和千屈菜科植物可考虑水岸种植。其中湖内种有睡莲、王莲,甚是好看。行程的第二站是白云山。相比较于华南植物园,白云山种植的植物更代表岭南一般栽培树种。讲解的老师也相当幽默风趣,将科种特点介绍得生动易记。虽然很累,但也懂得了对于园林这样一个人文艺术兼顾的学科,实践相当重要,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多看多想对园林景观设计帮助很大。第三站我们去了钟落潭农科院,这一站主要是自主学习,园内很大,视野很开阔。最有趣的莫过于看到了无土栽培的实况,欣赏到兰花的美丽,亦深感花卉种植与园林密切相关。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 教学大纲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 课程教学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 2013年8月

课程代码: 课程负责人:郑祥民教授 主讲教师:郑祥民教授、顾志文副教授、范安康副教授、吕红华副教授等 课程名称: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地理科学学院一、二年级本科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与水资源等 一、教学目的 (1)强调地球系统科学的理念,重视多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以探索人-地相互关系为切入点,借助野外实践教学这一重要途径,便于直观认知自然地理学科的理念与内涵。 (2)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实习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综合性、代表性的不同自然特征区域,让学生来实地识别和观察自然地理各要素,运用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各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特征、形成与分布规律,以及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室内和野外调查、观测、采样、分析,总结、撰写报告等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设计,着重对学生获取资料和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等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其达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为将来独立开展有关专业工作打好基础。 (4)安排一些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有特点的地区,让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探讨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参与为主的管理方

式。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通过让学生观察研究、分析地质地理现象,采集样本,收集相关素材,思考讨论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提高动手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野外教学过程中,每天个人小结,小组讨论、总结实习内容,老师进行教学检查。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

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心得体会范文 动物学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动物学专业的你需要通过实训来验证自己的能力。 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心得体会一 十五天的野外实习就匆匆的结束了。十天的实习生活,虽然有些辛劳,但也有许多的快乐。让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无论是动物学方面的知识还是与同学的生活相处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定位都有了新的看法。 我们此次日程如下:5月22日开动员大会;5月25日从都匀出发到达住址;5月26日-----6月2日在保护区里面采集和制作标本;6月3日回到都匀6月4日整理标本。 在荔波的十天期间,出掉去来的两天我们其实只有八天的时间。八天我们每一天都有外出,而且都行走很远的路程。差不多每天到一两点才吃早饭,下午制作标本,晚上检索到十一点左右。对于我们很少吃苦的这代人来说确实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们班被分成三个大组八个小组,我在的组是第一大组第二小组,指导老师是熊老师,组长是林春。我们小组有八个同学,有一个是师姐,第一天开始师姐可能跟我们有点隔阂,自己一个人走路,走到巴克时我就跟林春建议我们要多跟她讲话,不然她会感觉到脱离我们。后来我们主动跟她说话,刚开始她可能还有一点放不开,后来才慢慢的融入我们。汪勇和龙亚锋身体不是太好,

但他们回来了还都坚持做事,龙亚锋还拿网去扑蝴蝶,走得远汪勇就不出去,但他就在驻地查标本。林春是最辛苦的,每天回来我们做完了,她还要抄写到很晚。王青钦、黄永玉两个体质都很好,扑蝴蝶、做事都很认真,这让我很是感动,更激励我认真的做事。也看到我们这个团体的团结。 还有很多的东西不是很明显,但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提高和加强了合作能力、集体意识;磨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也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缺点,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对我以后的生活影响都很有益。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培养了我对动物学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欲望。 动物学野外实习的心得体会二 1.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其它科学一样,动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篇一】 对现实社会,我们大力培养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在我们学校,老师及校领导关切地鼓励我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假,我很幸运的去了xx区xx街道办事处的社会事务科工作。在工作中,我了解了作为政府职员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同时,也意识到:凡事学着尝试,学着自己动手是非常重要的。 走出绿绿的校园,告别年轻的欢笑,我们都应学着坚强,慢慢变得成熟。 幼年的时候,总是被爸妈强制要学着早睡早起,尽管我是十分的不愿意,但就是不会反抗。以后,天真、爱幻想的我喜欢躺在野外的干净石头上、呼吸着轻松的空气、用脸面对清爽的蓝天、一个人慢慢的渴望。童年的时候,我渴望我可以瞬间长大,离开所有人的庇护,独自成长。后来啊,我一直渴望明天能够自由自在。我渴望在很多时候不要爸妈的决定;我渴望有一天我成为“能人”,什么都会做;我渴望我能在爸妈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 今天,我终于成了长硬翅膀的小鸟,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今天,我终于迈开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自己面对自己的灿烂未来;今天,我终于抛开心中的胆怯,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人生障碍。 一、参加实践活动的背景 这次实践活动的工作是在学校的帮助找到的。在上学期期末时,

我收到老师的通知说是希望参加寒假社会实践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我当时一惊,兴奋得不得了。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望的吗? 我报名了。大概三天后,我又接到通知说是要去参加寒假实践活动的培训及动员大会。我很高兴,就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爸妈。他们很体谅我的心情,但是,同时他们又担心说:过年的时候怕大家都在休息,只有我在工作,这样我会不高兴。我很自然的跟他们说:关于这点我不在乎。 参加寒假社会实践的培训及动员大会我是极其的高兴,在高兴之余,我又有些担心,因为我以前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我很害怕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些差错,造成别人麻烦。我更害怕我去了单位上什么都不会做。 因此,我小心翼翼的听老师给我们的交代和经验的传授。我也认真的写下要点,生怕有漏掉的。在培训中,我知道了自己的实践地点和时间伙伴,我也麻烦了我们的指导老师。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我即将开始我的梦幻生活。 二、参加实践的人物及时间 一月十一日。这天,我清楚地记得。前一天我们完成了期末考试,第二天,我们就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我还有一位“实践伙伴”。也是女生,我暗喜女生好相处。第一天到了我们的实践单位(xx区xx街道办事处)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到。在完全陌生的一个环境,我们有些不知所做,并且还是这样一个严肃的地方。我惶恐的心开始一阵阵的颤抖。可以没办法,我们反正都要面对的事情,无法有实践与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学习指南

地质地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学习指南 地理学是一门对野外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野外综合实践教学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在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并采用基础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并重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从而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并最终实现增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标。针对本课程不同的实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方面进行学习以及野外实践。 第一节野外实习内容 1.1地质实习 本课程地质野外考察点分布见图1。具体实习内容如下: 图1 地质野外考察点分布图 (一)基本技能 1.学习使用罗盘确定地层、断层、节理等地质体的产状。

2.学习并熟练使用地形图、地质图,具体包括判读地形图、利用罗盘定向、用交会方法判定自己在图上的位置等,并在基础上认识地质图的基本含义。 3.了解地质观察点的内容,学习地质内容的记录格式。 4.学习野外地质素描的基本方法,以图件补充文字描述的不足。 5.学习实测剖面的基本方法,在野外选择适当地点实际施测,并将所获数据资料在室内整理成图。 (二)专业知识 1.对实习地区各时代地层的岩性、化石特点建立系统性认识,并注意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2.学习对地层的观察和描述,包括其颜色、组分、结构、构造、特殊构造、胶结状态、风化程度等。 3.学习对矿物的观察和描述,包括矿物的颜色、形态、颗粒大小,晶体特点,硬度、比重、解理、断口、集合体形态,共生矿物组合以及产出状态等。 4.学习对化石的观察、描述和采集,包括化石的门类、形态特点、保存部位、数量多寡、共生化石种类以及保存化石的岩性特征等等,并进行采集和包装。 5.学习各种小型构造的观察和描述包括: (1)褶皱的形态,组成两翼的岩层和核部岩层的性质和时代,轴面产状,其他与褶皱伴生的构造现象等。 (2)断层面的观察(包括断层面清晰与否?平直或弯曲?是否发育断层泥和碎裂岩角砾岩等等),两盘相对位移情况,以及断层产生的构造部位等。 (3)节理的发育程度与岩性的关系,节理面产状,相关的节理组发育情况,在野外与断层的区别等。 6.观察各种地貌现象、植被现象、水文特征。并学习从地质学角度说明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例如,单面山常与某一坚硬岩层的存在有关;“逢沟必断”,石灰岩山头和砂页岩山头植被的差别;泉水或温泉产生的地质依据等等。 7.学习对矿区或矿点的地质观察,包括成矿条件、岩层发育、成矿部位、围岩蚀变特点、有用矿物产出的种类和特点。矿物共生组合等的观察和描述。 8.其他能够观察到的一切地质现象。

动物学实习心得及总结

海滨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及总结 一、我们的野外实习——崇武之行 我们在教室学了一年的动物学理论,是时候到大自然怀抱中去见识真正的动物了,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况且形象记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动物学实习通过动物标本观察、动物实体辨认、相关标本采集、制作,使我们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种类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同时有机会认识一些比较少见和珍稀濒危的保护动物种类。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让我们能独立进行初步的动物分类、标本采集、鉴别,并且初步学会了制作动物标本,从而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一听到去崇武我们都很兴奋,特别是那些没去过大海的同学。虽然我见过了大海,但对在海边采集标本还是充满期待的!海边太阳很晒,我们在下午到海边采集标本。沿着一片海滩走,我们手拿着袋子、镊子,见到标本就捡。真令我们兴奋,因为我们能采集到很多活的标本,有很多是我们一直想见它庐山真面目的,比如海胆、海参、海葵、海蟑螂……现在终于可以如愿了见到了。 一个下午我们满载而归,回来后我们赶紧整理标本,贴上标签,供同学们辨认。等待之后的实习考核。 除了,采集标本。我们也着实疯狂的玩了把,释放青春的活力。海边一个个湿漉漉的身影定让你艳羡不已。同时,也算圆了大一青山湾之行的中途扫兴而归。 这次崇武之旅真的很爽,见识到大海的广阔,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海滩漫步的那种享受的感觉,让我今生难忘,为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灿烂多彩的一页。 二、我们的成果 通过实地考察及查阅资料,总结了采集到的一些动物的相关特征。 单齿螺贝壳梨形,高26毫米,壳面有绿、褐色相间方块组成的螺肋,如石叠,故有石叠螺之称。内唇具1齿。潮间带岩石间常见。 脉红螺又名角泊螺。贝壳略近梨形,高100~140毫米。螺旋部小,体螺层膨大。壳面密生低而均匀的螺肋,向外突出形成肩骨。壳面黄褐色,有棕色点线花纹,壳口桔红色。 扁玉螺贝壳背腹扁而宽,近半球形,高62毫米。螺旋部低小,体螺层突大。壳面淡黄褐色,缝合线下有一条紫褐色螺带,基部白色。低潮潮区至水深10米沙质海底常见,常潜入不深的沙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