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有4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A是一浮于水面的正方体木块;B是用线吊着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铁块;C是悬浮在水中的空心钢球;D是圆台形石蜡块,它沉于容器底面并与容器底无缝隙紧密结合,试比较分析A、B、C、D所受浮力的情况. 例 2 有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的体积露在水面上,若将它放入另一种液体 中时,有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求液体的密度.

例3 如图,现有一正方体的物体悬浮于密度为的液体中,其边长为L,上表面距液 面的深度为h,那么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即为.请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下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外?(). A.物体的体积B.物体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D.物体所在的深度 E.物体的形状F.物体排汗液体的体积G.物体的重力 2.如图所示是同一长方体放在液体中的情况.长方体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大,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3.选择正确答案(). A.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大 B.潜水员在水面下50米比在水面下10米受到的浮力大 C.将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D.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4.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B.物体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5.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且,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由于铁的密度大,所以铁球受的浮力最大 B.由于铝片面积大,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也大,因此铝片受到的浮力最大 C.由于木块要上浮,所以木块受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所受浮力一样大 6.如图所示,若A物压在B物上,A物露出水面体积为,若将物A用细绳挂在B下,B 物露出水面体积,则() A.B. C.D.无法比较大小 7.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5∶6 B.15∶8 C.6∶5 D.3∶5 9.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待冰全部熔化后将发现杯中水面() A.升高___________N,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_N;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则铁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10.把一块圆柱体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把金属块的3/5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和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某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相等,那么两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_____,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11.将重是2.5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在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恰好A、B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且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乙,求B物体的物重是多少____________N.

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的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求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实验探究。 五、课时安排 45分钟 六、教学准备 学生用的实验器材包括:铁架台(1个,包括1个铁圈)、弹簧测力计(1把)、物块(1块)或石块(3块)、细线、、自制溢水杯(1个)、自制小桶(1个)、水或盐水、毛巾(每组1条)。 教师演示用器材:大弹簧测力计(1个)、圆柱型容器(1个)、空饮料瓶(1个)、水槽(1个)、物块(1块)、水、铁架台(1个,包括1个铁圈)、毛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带来一物块,准备浸入水里,不知物块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哪位同学上来仅用一把测力计帮我测算一下。 请一位学生演示用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浮力多大。

师:轮船受多大的浮力,用测力计是解决不了的。有没有求浮力的其他方法呢? 学生体验:将一空矿泉水瓶逐渐压人水中,体验浮力大小的变化,并观察溢出水的多少。 学生介绍体验:随着矿泉水瓶逐渐压人水中,浮力增大,溢出的水也增多。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物体排开的水越多,它所受的浮力越大。浮力的大小与被排开的液体之间是否存在定量的关系呢?(步步引导、层层过渡。) (二)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确定实验探究课题,进行猜想 引导学生讨论确定实验探究的课题:可能学生会想探究比较浮力大小与被排开的液体重力或体积的关系。老师启发学生发现比较浮力与被排开的液体重力更直接、简便。 板书:§9.2 一、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被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猜想: F浮=G排 第二部分:学生讨论实验计划 学生交流实验预习情况: 板书:2、实验计划: 师:本实验主要是测得F浮与G排,请一位同学先介绍如何测得F浮。 学生1介绍:先测物块的重,再将其浸入水中,读测力计的示数F’,用F浮=G-F’算。 师:那排开的水怎么收集? 老师展示前面学生体验实验的结果,问:水槽里的水是否是全部被排出的水? 学生:有部分排出的水沾在容器外壁和容器底。 师:如何集中收集到全部被排开的水? 老师展示学生课前自制收集排开液体用的溢水杯的照片 学生1演示介绍操作方法(自制实验室那款的溢水杯,如下左图):将空饮料瓶剪掉上面一部分,在上方位置的侧壁挖个孔,将一截吸管粘在小孔处,溢出的水就可以从吸管集中流出。浸入物体前应将水装满,即水面到达溢水口。 老师请学生演示说明未装满和装满,效果是不同的。 老师补充: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所以眼睛看水面到溢水口,如何再上升一些,水也还不会从溢水口流下来。所以,同学们应装到水刚好流出来。 学生2介绍(自制溢水杯,如下右图):将大饮料瓶的底部剪掉一部分(剪掉的部分可做接水的小桶),瓶盖挖孔(大小与吸管相近),穿过一根吸管,将瓶子倒置固定在铁圈上。

(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 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 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 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又为进一步学习机械效率打好了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内容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学习意识比较淡漠,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很被动、计算能力比较差。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探究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2、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答案解析 1.(2018?淄博)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 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测量空桶的重力,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D、B、A、C(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0.2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0.2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出物体的浮力,可根据F浮=G﹣F示得出,然后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两者进行比较即可验证。 (2)根据称重法求出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用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算出排开水的重力;为了找普遍规律,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再次实验;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需要选用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解答】解: (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需要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需要先测出空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知识讲解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大小【高清课堂:《浮力》三、浮力的方向】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⑤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次数 物体所受 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 力计的读数/N 浮力/N 小桶和排开的水所 受的总重力/N 小桶所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1 2 3 … (3)结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相等。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m g gV ρ===浮排排液排 要点诠释: 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 体中,此时 。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

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 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力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点拨】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答案】C 【解析】∵m V ρ= , ∴m V ρ = , ∵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的质量相同,ρρρ>>铝铁木, ∴V V V <<铝铁木, 由图知,三物体浸没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F gV ρ=浮水排, ∴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最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三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武冈市校级模拟)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增大 B .浮力不变 C .浮力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阿基米德原理》案例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案例 2012.04.29 南靖二中林仕文 我要说的课题是沪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我准备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对本节课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和学法 四、课堂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浮力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一个重点; 浮力是本章的关键,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学习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教学的重点: 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难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浮力”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日

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 三、教法和学法 学案启发法,实验探究法等 学案在课前能引导学习进行目的明确的预习,解决基本知识及基本实验操作;在课堂上能引领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 本节是一节实验探究课,主要通过探究让学生获得新知,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教师用具: 1杯清水、1杯盐水、1只氢气球、乒乓球、石块、钩码、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铝块、铜 块及组装好的铁架台弹簧称、水槽等 学生用具:1杯清水、1杯盐水、1只水球、乒乓球、石块、钩码、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铝块及铜块组装好的铁架台弹簧称、水槽、小烧杯及溢水杯等 四、课堂设计 依据本节教材编排的顺序,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具体操作: 环节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有位科学家曾发出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他的成就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浮力问题的----阿基米德原理!

初中物理专题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轮船漂浮的原因,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是解决浮力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定性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并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奠定基础 (2)教法建议 本节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所以让学生做好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利于学生理解。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学情分析 教材通过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当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还可推导出F浮=ρ液gV 排液,从而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多停留在感性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这一点,更不能熟练应用。因此,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教学之前,首先安排了一课时时间,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使学生亲身感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材料、形状、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同时,通过该探究活动,也可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一切,都能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很好的基础。 (4)学法建议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能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体积、密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大小【《浮力》三、浮力的方向】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⑤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结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相等。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m g gV ρ===浮排排液排 要点诠释: 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 体中,此时 。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 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力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点拨】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答案】C 【解析】∵m V ρ= , ∴m V ρ = , ∵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的质量相同,ρρρ>>铝铁木, ∴V V V <<铝铁木, 由图知,三物体浸没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案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案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轮船漂浮的原因,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是解决浮力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定性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并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奠定基础 (2)教法建议 本节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所以让学生做好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 利于学生理解。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

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学情分析 教材通过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当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二G排液,还可推导出F浮二,从而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多停留在感性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这一点,更不能熟练应用。因此,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教学之前,首先安排了一课时时间,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使学生亲身感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材料、形状、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同时,通过该探究活动,也可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一切,都能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很好的基础。 4)学法建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内课外”、“个体合作” 的相 结合,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讲义

【知识点讲解】 1、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2)公式: 浮 F表示浮力,单位为; 液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 排 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①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②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 公式变形:求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排 V ;求液体密度:= 液 ρ 。 (3)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课后作业】 考点一、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N;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华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 时;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华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考点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 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2、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 .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 .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 .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4、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相等 B .铝球的比铁球大 C .铝球的比铁球小 D .浮力都等于重力 5、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球,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 A. A 球 B. B 球 C. C 球 D. B 球和C 球 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3 105? kg/3 m 和3 1010?kg/3 m ,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 A .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1 B .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1:2 C .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8:9 D .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11:12

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

二、 知识点归纳 阿基米德原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数学表达式:F 浮 =ρ液 g V 排 ( F 浮=G 排 )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探究浮力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基本结论: (1) 在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其浸没的深度无关. (2) 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3) 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液体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计算浮力的基本方法: (1) 用漂浮或悬浮条件求浮力: F 浮=G 物 (2) 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 浮=F 向上-F 向下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求浮力:F 浮=G 物-F (4) 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F 浮=ρ 液 g V 排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

三、典型例题精炼 一、选择题 1.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2.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3.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5∶6 B.15∶8 C.6∶5 D.3∶5 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2,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浸没在酒精中,则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 A.6∶5 B.5∶6 C.5∶4 D.2∶3 5.浮在水面上的一正方体木块,若木块的水上部分是a,水下部分是b,则木块的密度为() 6.下面有关浮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g的乘积 B.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正在上浮的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下沉 二、填空题 1.体积是100 的石块浸没在煤油中,它排开煤油的体积是_ _ ,它排开的煤油重_0.784_N,它受到的浮力是_ _N. 2.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B、C放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们所受 浮力的大小_ _ __ ,它们排开水的体积__ __ _ .(填 “>”、”=“或“<”). 3.将重是2.5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 在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恰好A、B两物体全部浸

八年级下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2.能表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其数学表达式。 3.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教具准备 易拉罐、水桶、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大烧杯、小烧杯、溢水杯、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贵族家庭,他从小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有一次,国王要金匠给他做一顶金王冠,做王冠用的金子事先称过重量。王冠做好了,国王听说工匠在王冠中掺进了白银,偷走了一些金子。可是,王冠的重量,并没有减少;从外表看,也看不出来。没有证据,就不能定金匠的罪。国王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判断这顶王冠有没有掺进白银,如果掺了,掺进去多少。据说,阿基米德是从洗澡得到启发,才解决了这个难题。这天,他去澡堂洗澡,心里还想着王冠问题。当他慢慢坐进澡盆的时候,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发呆,忽然,高兴地站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阿基米德连衣服都来不及穿好,就从澡堂跑回家里。 原来,阿基米德已经想出了一个简便方法,可以判断王冠是不是纯金做的。他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了出来。他取出金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了出来。他把两次溢出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来的多。于是他断定王冠中掺了白银。然后,他又经过一番试验,算出了白银的重量。当他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金匠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弄不清楚,为什么阿基米德会知道他们的秘密。 当然,说阿基米德是从洗澡中得到启发,并没有多大根据。但是,他用来揭开王冠秘密的原理流传下来,就叫作阿基米德原理。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 你知道阿基米德揭开这个秘密的原理吗?你想知道这个原理的内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原理。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阿基米德的灵感 创设情境:指着漂浮在水面上的空易拉罐提出问题,易拉罐浮在水面上,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浸没在水中呢?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下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外?(). A.物体的体积B.物体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D.物体所在的深度 E.物体的形状F.物体排汗液体的体积G.物体的重力 2.如图所示是同一长方体放在液体中的情况.长方体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大,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3.选择正确答案(). A.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大 B.潜水员在水面下50米比在水面下10米受到的浮力大 C.将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D.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4.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5.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且 V A=V B=V 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由于铁的密度大,所以铁球受的浮力最大 B.由于木块要上浮,所以木块受的浮力最大 C.由于铝片面积大,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也大,因此铝片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所受浮力一样大 6.如图所示,若A物压在B物上,A物露出水面体积为 V1,若将物A用细绳挂在B下,B物露出水面体积 V2,则() A.V1> V2 B.V1= V2 C.V1< V2 D.无法比较大小 7.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A.5∶6 B.15∶8 C.6∶5 D.3∶5 9.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待冰全部熔化后将发现杯中水面()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一木块浮在煤油中,露出体积的1/4,当它浮在另一种液体中时,露出体积的1/2,则木块在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之比和煤油与这种液体密度之比分别是() A.1∶1,1∶2 B.1∶1,2∶3 C.1∶3,1∶2 D.3∶1,3∶2 11.有一木块在水中上浮,从开始露出水面最后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的过程中() A.木块所受的浮力,重力都在逐渐变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重力都不变 C.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大,重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小,重力不变 12.重38N的铁桶里装满水,水重98N,用手提住铁桶,将这桶水浸没在河里(桶未露出水面,也不碰到河底)此时所用力为()A.零B.小于38N C.大于38N而小于136ND.等于38N 1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2,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浸没在酒精中,则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A.6∶5 B.5∶6 C.5∶4 D.2∶3 14.甲、乙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相同,甲是悬浮在水中,乙漂浮在水面上,则() A.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甲受的浮力小于乙受的浮力 D.甲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乙浸在水中的体积 15.在弹簧秤下端挂一蜡块时,读数为4.9N.然后将蜡块浸入水中,试求()当蜡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00立方厘m时弹簧秤的示数是()N. A.3.92 B.392 C.39.2 D.0 16.浮在水面上的一正方体木块,若木块的水上部分是a,水下部分是b,则木块的密度为() 17.一铁球在空气中称时,重力为4.41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43N,则() A.球所受的浮力是3.43N B.球所受的浮力是0.98N C.此球必是实心的 D.此球必是空心的 18.如图所示,在四只相同的杯子中都盛了水,乙中浮着一块小木块.丙中浮着一块小冰块,丁的杯中悬浮着一个 空心球,此时四只杯子中的水面等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只杯的总质量是相同的 B.在乙杯中撒些细盐,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减小 C.杯中的冰块熔化,液面就会升高 D.在丁杯中加入一些酒精,空心球要下沉到底 19.如图所示,A、B、C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它们分别静止于液体中的不同位置上,那 么() A.A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B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C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C球的密度最大 20.一块冰能浮在水面上也能浮在盐水面上两者相比较可知() A.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冰块在盐水中受的浮力大 B.因为一块冰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它浮在水面和浮在盐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相等 C.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冰块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命题点 典题欣赏: 1.(2018?淄博)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 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2.(2018?苏州)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測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面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其重力G排=,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浮=G排,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浮=G排,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3.(2018?衡阳)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并书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2.能利用公式浮排和浮液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 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 2.通过实验过程,初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尝试从 物理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解释简单物理现象,进行简 单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增强对物理学的亲近感, 乐于探究科学奥秘。 2.通过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 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知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前面一节 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 还学习了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这为进一步学习阿 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知

识的核心,同时为下一节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本节由“阿基米德的灵感”和“浮力的大小”两部分内容组成。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应该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 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利用公式浮排和浮液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三、教学策略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物理规律,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传统物理教学中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即教师通常是在引入问题之后,直接用演示实验得出结论,缺乏学生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的环节,使学生对这一结论的得出感到很突然。这样急于追求知识学习的做法很难使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有深刻的印象,往往是停留在死记原理内容、生搬硬套公式的水平,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因此,该课教学应采用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阿基米德原理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原理的内涵,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初三物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

初三物理教案阿基米德原理初三物理教案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学习,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个连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浮力,学会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实验法、推导法,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对比法、排除法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 教学难点 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方法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浮力知识非常多,有些探究活动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以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 方法运用 运用运用实验法对浮力的存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探究;运

用排除法、推导法确立与浮力大小相关的因素。 教具 (每组学生都有) 弹簧秤、木块、石块、水槽、矿泉水瓶多个、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溢水杯、小筒、牙膏皮、塑料袋多个、烧杯大小各一个、量筒、剪刀等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多个探究活动穿插进行,环环相扣,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发进行探究活动。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意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不仅运用到了物理教学中常用的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对比法、实验法,还运用到了学生在生活中常用的排除法、推导法等,可以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和发展。 教学流程简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 题

引 入 1.实验演示: 将乒乓球、木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2.提问: 为什么它们会漂在水面上? 常见的现象可以引起所有学生的观察思考,使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境。 实验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 观察现象 回答:受到浮力作用课题 课 题 探 究 一、浮力 提出问题: 1.在水中所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2.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3.你能够用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