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高中数学 数列

数列(sequence of number)

概念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列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所以,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1,a2,a3,…,an,…

简记为{an},项数有限的数列为“有穷数列”(finite sequence),项数无限的数列为“无穷数列”(infinite sequence)。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各项呈周期性变化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如三角函数);

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中数的总数为数列的项数。特别地,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f(n)。

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它的通项公式是a(n)=f(n).

表示方法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an=(-1)^(n+1)+1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如an=2a(n-1)+1 (n>1)

等差数列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arithmetic sequence),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缩写】

等差数列可以缩写为A.P.(Arithmetic Progression)。

【等差中项】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堪称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arithmetic mean)。

【通项公式】

an=a1+(n-1)d

an=Sn-S(n-1) (n>=2)

【前n项和】

Sn=n(a1+an)/2=n*a1+n(n-1)d/2

【性质】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若m,n,p,q∈N*,且m+n=p+q,则有

am+an=ap+aq

Sm-1=(2n-1)an,S2n+1=(2n+1)an+1

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

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首项=2和÷项数-末项

末项=2和÷项数-首项

设a1,a2,a3为等差数列。则a2为等差中项,则2倍的a2等于a1+a3

【应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到等差数列如:在给各种产品的尺寸划分级别

时,当其中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相差不大时,常按等差数列进行分级。

若为等差数列,且有an=m,am=n.则a(m+n)=0。

等比数列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geometric sequence)。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common ratio),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缩写】

等比数列可以缩写为G.P.(Geometric Progression)。

【等比中项】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

注:两个非零同号的实数的等比中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G^2=ab是a,G,b 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通项公式】

an=a1q^(n-1)

an=Sn-S(n-1) (n>=2)

【前n项和】

当q≠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为

Sn=a1(1-q^n)/(1-q)=(a1-an*q)/(1-q) (q≠1)

【性质】

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

(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4)等比中项:aq•ap=ar*2,ar则为ap,aq等比中项。

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

性质:

①若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5) 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Sn=A1(1-q^n)/(1-q)

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

【应用】

等比数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运用的。

如:银行有一种支付利息的方式---复利。

即把前一期的利息赫本金价在一起算作本金,

在计算下一期的利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利滚利。

按照复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

(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q^(n-1)

若通项公式变形为an=a1/q*q^n(n∈N*),当q>0时,则可把an看作自变量n的函数,点(n,an)是曲线y=a1/q*q^x上的一群孤立的点。

(2)求和公式:Sn=nA1(q=1)

Sn=A1(1-q^n)/(1-q)

=(a1-a1q^n)/(1-q)

=a1/(1-q)-a1/(1-q)*q^n ( 即A-Aq^n)

(前提:q不等于1)

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

(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4)等比中项:aq•ap=ar^2,ar则为ap,aq等比中项。

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

一般数列的通项求法

一般有:

an=Sn-Sn-1

累和法(an-an-1=... an-1 - an-2=... a2-a1=...将以上各项相加可得an)。

逐商全乘法(对于后一项与前一项商中含有未知数的数列)。

化归法(将数列变形,使原数列的倒数或与某同一常数的和成等差或等比数列)。

特别的:

在等差数列中,总有Sn S2n-n S3n-2n

2S2n-n=(S3n-S2n)Sn

即三者是等比数列,同样在等比数列中。三者成等差数列

不动点法(常用于分式的通项递推关系)

特殊数列的通项的写法

1,2,3,4,5,6,7,8....... ---------an=n

1,1/2,1/3,1/4,1/5,1/6,1/7,1/8......-------an=1/n

2,4,6,8,10,12,14.......-------an=2n

1,3,5,7,9,11,13,15.....-------an=2n-1

-1,1,-1,1,-1,1,-1,1......--------an=(-1)^n

1,-1,1,-1,1,-1,1,-1,1......--------an=(-1)^(n+1)

1,0,1,0,1,0,1,01,0,1,0,1....------an=[(-1)^(n+1)+1]/2

1,0,-1,0,1,0,-1,0,1,0,-1,0......-------an=cos(n-1)π/2=sinnπ/2

9,99,999,9999,99999,......... ------an=(10^n)-1

1,11,111,1111,11111.......--------an=[(10^n)-1]/9

1,4,9,16,25,36,49,.......------an=n^2

1,2,4,8,16,32......--------an=2^(n-1)

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求法

(一)1.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an=a1+(n-1)d 首项a1,公差d, an第n项数

an=ak+(n-k)d ak为第k项数

若a,A,b构成等差数列则A=(a+b)/2

2.等差数列前n项和:

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即Sn=a1+a2+...+an;

那么Sn=na1+n(n-1)d/2

=dn^2(即n的2次方) /2+(a1-d/2)n

还有以下的求和方法: 1,不完全归纳法2 累加法3 倒序相加法

(二)1.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an=a1*q^(n-1)(即q的n-1次方) a1为首项,an为第n项

an=a1*q^(n-1,am=a1*q^(m-1))

则an/am=q^(n-m)

(1)an=am*q^(n-m)

(2)a,G,b 若构成等比中项,则G^2=ab (a,b,G不等于0)

(3)若m+n=p+q 则am×an=ap×aq

2.等比数列前n项和

设a1,a2,a3...an构成等比数列

前n项和Sn=a1+a2+a3...an

Sn=a1+a1*q+a1*q^2+....a1*q^(n-2)+a1*q^(n-1)(这个公式虽然是最基本公式,但一部分题目中求前n项和是很难用下面那个公式推倒的,这时可能要直接从基本公式推倒过去,所以希望这个公式也要理解)

Sn=a1(1-q^n)/(1-q)=(a1-an*q)/(1-q);

注: q不等于1;

Sn=na1 注:q=1

求和一般有以下5个方法: 1,不完全归纳法(即数学归纳法)2 累乘法 3 错位相减法4 倒序求和法5 裂项相消法

著名的数列

等差数列典型例题:

1/(1x(1+1))+1/(2x(2+1))+1/(3x(3+1))+1/(4x(4+1))+1/(5x(5+1))...............1/(n(n+1)) 求Sn

解析:

Sn=(1-1/2)+(1/2-1/3)+(1/3-1/4)+(1/4-1/5).............[1/n-1/(n+1)]

=1-1/(n+1)

大衍数列0、2、4、8、12、18、24、32、40、50------通项式:

an=(n×n-1)÷2(n为奇数)

an=n×n÷2(n为偶数)

前n项和公式:

Sn = (n-1)(n+1)(2n+3)÷12 (n为奇数)

Sn = n(n+2)(2n-1)÷12 (n为偶数)

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用于解释太极衍生原理。

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

通项式

F(n)=(1/√5)*{[(1+√5)/2]^n - [(1-√5)/2]^n}

这样一个完全是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居然是用无理数来表达的。

还可以发现S0+S1+S2+……+Sn-2 =Sn -1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1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同样为数列的等比数列的性质与等差数列也有相通之处。 2.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的前n项和S 可以写成S = an^2 + bn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等差数列练习题 3.性质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乘以常数k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为kd. 4.性质2: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仍为d. 5.性质3:当公差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当d<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减少而减小;d =0时,等差数列中的数等于一个常数.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2

数列的函数理解: ①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定义域和值域上。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_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 ②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思想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种表示方法:a。列表法;b。图像法;c。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③函数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样数列也并非都有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n=f(n)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通项公式不)。 数列通项公式的特点: (1)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 (2)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如:素数由小到大排成一列2,3,5,7,11,。。。)。 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递推公式特点:

高中数学-数列详解

高中数学-数列详解 本文以高中数学的“数列”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一、基本概念 数列是由一系列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通常用a1, a2, a3, … , an表示。其中,a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an 表示数列的第n项。 数列中的规律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或者关系式来描述,这些公式或者关系式被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基本概念之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等于一个常数d,这个常数d被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即,对于等差数列a1, a2, a3, … , an,有如下关系式: a2 - a1 = a3 - a2 = … = an - a(n-1) = 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an = a1 + (n-1)d 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d 表示数列的公差。 三、基本概念之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等于一个常数q,这个常数q被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即,对于等比数列a1, a2, a3, … , an,有如下关系式: a2 / a1 = a3 / a2 = … = an / a(n-1) = q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an = a1q^(n-1) 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q 表示数列的公比。 四、例题解析 1. 若数列9, 12, 15, …, an是一个等差数列,且其中第13项为30。求an。 解: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得到: an = a1 + (n-1)d 由于第13项为30,所以可以得到: a1 + 12d = 30 又因为数列9, 12, 15, …是等差数列,所以可以得到: a2 - a1 = a3 - a2 = … = a13 - a12 = d 因此,可以得到: a2 = a1 + d a3 = a2 + d = a1 + 2d … a13 = a12 + d = a1 + 11d 将上式代入a1 + 12d = 30,解得a1= -15,d=3。 因此,可以得到: an = a1 + (n-1)d = -15 + 3(n-1) = 3n-18 2. 若数列2, x, 6是一个等比数列,求x的值。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及其性质

数列(Sequence)是一系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字,这些数字可以互相递推、相加或者相乘,也被称为数序、数列或级数。在高中数学中,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 数列的性质包括: 1.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等差数列。例如,1, 3, 5, 7, 9, 11 等就是等差数列。 2. 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等比数列。例如,1/2, 2/3, 3/4, 4/5 等就是等比数列。 3. 等和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后一项的和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等和数列。例如,1, 1, 2, 2, 3, 3 等就是等和数列。 4. 周期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按照一定的周期重复出现,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周期数列。例如,1, 3, 5, 7, 9 等就是周期数列。 5. 递增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递增数列。例如,1, 2, 3, 4 等就是递增数列。 6. 递减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小,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递减数列。例如,4, 3, 2, 1 等就是递减数列。 7. 等比级数: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等比级数。例如,1/2, 1/4, 1/8, 1/16 等就是等比级数。 8. 等差级数:如果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等差级数。例如,1, 3, 5, 7, 9 等就是等差级数。 9. 无穷级数:如果一个数列中的项无穷无尽,无法穷尽列举,那么这个数列被称为无穷级数。例如,自然数的序列(0, 1, 2, 3, ...)就是一个无穷级数。 在高中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性质来理解数列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数列》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数列》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数列》全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求解方法。 2、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点及其求解方法。 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列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特点及求解方法 3、等比数列的特点及求解方法 4、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数列的理解。

2、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点及求解方法。 3、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列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2、讲授新课:(1)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特点及求解方法(3)等比数列的特点及求解方法(4)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课堂练习: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点及求解方法。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对数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理解。

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解方法。 3、如何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列模型。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数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评价学生对数列的应用能力。 3、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数列的理解情况。 七、教学建议 1、加强对数列概念的理解,注重数列的实际应用。 2、练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解方法,掌握其特点。 3、注重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数列的理解。 八、教学实例 例1:已知某品牌汽车的价格为20万元,每年按发票金额的10%递增,求5年后该汽车的价格。解:该汽车的价格构成一个等比数列,首项为20万元,公比为1.1,项数为5年。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出该汽车5年后的价格为: $A = a \times (q^{n} - 1) / (q -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公式大全(很齐全哟~)

一、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 n与前n项和S n的关系:a 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a1+(n-1)d a n=a k+(n-k)d (其中a1为首项、a 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 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 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 n= S n= S n= 当d≠0时,S 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 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1 q n-1a n= a k q n-k (其中a1为首项、a k为已知的第k项,a n≠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 n=n a1 (是关于n 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 n= S n= 三、高中数学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等差数列{a 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S2m-S 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 n}中,若m+n=p+q,则 3、等比数列{a n}中,若m+n=p+q,则

4、等比数列{a 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S2m-S 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 n}与{b n}的和差的数列{a n+b n}、{a n-b n}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 n}与{b 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a n b n}、、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 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8、等比数列{a 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为什么?) 11、{a n}为等差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 12、{b n}(b n>0)是等比数列,则{log c b n} (c>0且c 1) 是等差数列。 13. 在等差数列中: (1)若项数为,则 (2)若数为则,, 14. 在等比数列中: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数列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⑴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在这里,只强调有“次序”,而不强调有“规律”.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 ⑵在数列中同一个数可以重复出现. ⑶项a n 与项数n 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⑷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但函数不一定是数列 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 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12,11+==n n a a a ,其中12+=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4.数列的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①n n a a a S +++=Λ21; ②???≥-==-)2()1(11n S S n S a n n n . 5. 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 6.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 n ,均有n n a a <+1. 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Λ--- 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 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 使+∈≤N n M a n ,. 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 ,总有项n a 使得M a n >. 1、已知*2()156 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答:125);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_(答: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 4、一给定函数)(x f y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1,0(1∈a ,由关系式) (1n n a f a =+得到的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n n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A )

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熟练掌握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总结数列知识,下面将对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础概念 数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一列数,通常用字母a、b、c 等表示。其中,a1为数列的第一个数,an为数列的第n个数,n 为自然数。 二、等差数列 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为常数,该常数称为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 求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第n项an可表示为an=a1+(n-1)d。 3. 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表示为Sn=(a1+an)×n/2 或 Sn=n/2×[2a1+(n-1)d]。

三、等比数列 1. 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比为常数,该常数 称为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 2. 求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第n项 an可表示为an=a1×q^(n-1)。 3. 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表示为Sn=a1×[1- q^n]/(1-q)。 四、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比较 1. 差别:等差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为常数,等比数列的相邻两 项之比为常数。 2. 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公差d,等比数列的通项 公式中含有公比q。 3. 求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含有首项a1、末项an和项数n,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同样含有首项a1和项数n,但末项an与公 比q有关。 五、数列的应用

1.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常应用于描述一些增长或减少的 情况,如成绩的变化、人口的增长等。 2. 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常应用于描述指数增长或指数衰 减的情况,如病毒传播、存款利息等。 六、数列的性质 1. 递推关系:数列的递推关系是指通过前一项与公式计算得出 后一项的关系。 2. 递归公式:数列的递归公式是指通过前一项与前两项计算得 出后一项的关系。 3. 有界性:数列可能是有界的(即存在上界或下界),也可能 是无界的(即没有上界或下界)。 4. 单调性:数列可能是递增的、递减的或者单调不变的。 5. 极限存在性:数列可能存在极限,也可能不存在极限。 以上就是对高三数学数列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 学们回顾和梳理数列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在复习过程中,同学 们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整理

1数列中a n 与S n 之间的关系: a n S ‘(n 1) 注意通项能否合并。 S n & i ,(n 2). 2、等差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即a n - a n 1 =d , (n >2, n € N ),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⑵等差中项:若三数 a 、A b 成等差数列 或a n pn q (p 、q 是常数) ⑷前n 项和公式: n n 1 S n n^ d 2 ⑸常用性质: ① 若 m n p q m,n, p,q N ,贝U a m a n a p a q ; ② 下标为等差数列的项 a k ,a k m ,a k 2m ,,仍组成等差数列; ③ 数列 a n b ( ,b 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 ④ 若{a n }、{0}是等差数列,则{ka n }、{ka n pb n } (k 、p 是非零常数)、 {a p nq }( p,q N )、,…也成等差数列。 ⑤单调性: a n 的公差为d ,则: i) d 0 a n 为递增数列; ii) d 0 a n 为递减数列; iii) d 0 a n 为常数列; 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a n pn q ( p,q 是常数) ⑦若等差数列 a n 的前n 项和S n ,则S k 、S 2k S k 、S 3k S 2k … 是等差数列。 3、等比数列 ⑴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 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⑵等比中项:若三数a 、Gb 成等比数列 G 2 ab, ( ab 同号)。反之不一定成立。 数列 ⑶通项公式:a n a 1 (n 1)d a m (n m)d n a-i a n 2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与数列极限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与数列极限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数列是数学 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在高中数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数列的研究 与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探讨 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数列的极限。 一、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通常用"a1, a2, a3, …"表示,其中ai为数列的第i项。例如,数列1, 2, 3, 4, ...是一个以正整数递增的数列。 数列的性质:数列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性质。 1. 公差与公比:在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称为公差。如果数 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那么这个常数就是数列的公比。 2. 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描述了数列中一项与它前面的一项之 间的关系。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是an = an-1 + an-2。 3. 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数列中任意一项与它的序号之间的关系公式。通常用an表示数列中第n项的值。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 = a1 + (n-1)d。 二、数列的极限 数列的极限是数列中数值趋向于无限大或无限小的特殊值。数列的 极限可以通过研究数列的变化规律来找到。

1. 数列的有界性:数列中的项是否有上界或下界,与数列的极限有关。如果数列的项都在某个范围内,则数列是有界的;如果数列的项 趋向于正无穷或负无穷,则数列是无界的。 2. 数列的收敛与发散:数列收敛意味着数列的极限存在,而发散意 味着数列的极限不存在。如果数列无限接近一个确定的值,该值就是 数列的极限。 3. 极限的计算:计算数列的极限有多种方法,如代入法、数列性质法、夹逼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数列的极限是否存在,以 及定量地计算出数列的极限值。 数列与数列极限在高中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微积分和概率 统计中经常遇到。理解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极限的方法,有助 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学 习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 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归纳

.数 列 一.数列的概念: (1)已知*2()156n n 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答:125 ); (2)数列}{n a 的通项为1+= bn an a n ,其中b a ,均为正数,则n a 与1+n a 的大小关系为__(答:n a <1+n a ); (3)已知数列{}n a 中,2n a n n λ=+,且{}n a 是递增数列,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答:3λ>-);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1(n n a a d d +-=为常数)或11(2)n n n n a a a a n +--=-≥。 设{}n a 是等差数列,求证:以b n =n a a a n +++Λ21 *n N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n b 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的通项:1(1)n a a n d =+-或()n m a a n m d =+-。 (1)等差数列{}n a 中,1030a =,2050a =,则通项n a = (答:210n +); (2)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833 d <≤) 3.等差数列的前n 和:1()2n n n a a S +=,1(1)2 n n n S na d -=+。 (1)数列 {}n a 中,*11(2,)2n n a a n n N -=+ ≥∈,32n a =,前n 项和152n S =-,求1a ,n (答:13a =-,10n =); (2)已知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212n S n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答: 2*2*12(6,)1272(6,) n n n n n N T n n n n N ⎧-≤∈⎪=⎨-+>∈⎪⎩).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率为公差d ;前n 和 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完整版)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基础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1.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1n n a a d +-=(d 为常数),()11n a a n d =+- 等差中项:x A y ,,成等差数列2A x y ⇔=+ 前n 项和()() 1112 2 n n a a n n n S na d +-= =+ 性质:{}n a 是等差数列 (1)若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2)数列{}{}{}12212,,+-n n n a a a 仍为等差数列,232n n n n n S S S S S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n 2; (3)若三个成等差数列,可设为a d a a d -+,, (4)若n n a b ,是等差数列,且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则 21 21 m m m m a S b T --= (5){}n a 为等差数列2n S an bn ⇔=+(a b ,为常数,是关于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n S an bn =+的最值;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 项, 即:当100a d ><,,解不等式组10 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 当100a d <>,,由10 0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值时的n 值. (6)项数为偶数n 2的等差数列{} n a ,有 ),)(()()(11122212为中间两项++-+==+=+=n n n n n n n a a a a n a a n a a n S Λ nd S S =-奇偶, 1 += n n a a S S 偶 奇. (7)项数为奇数12-n 的等差数列{} n a ,有

新高考数学数列知识点梳理

新高考数学数列知识点梳理 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 定的规律排列而成。在新高考数学考试中,数列作为必考知识点之一,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将对新高考数学数列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考 生更好地掌握此部分内容。 一、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最简单也是最基础的数列之一。它的特点是两个相邻的 数之差等于一个常数d,称为公差。例如,1,4,7,10,13就是一个 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在解题时,可以通过求出公差d,或者前n项 和Sn的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此外,等差数列还有重要的性质,比 如通项公式an=a1+(n-1)d,其中a1为首项,n为项数。 二、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相似,但其特点是两个相邻的数之比等于一个 常数q,称为公比。例如,1,2,4,8,16就是一个以2为公比的等 比数列。对于等比数列,我们可以通过求出公比q,或者前n项和Sn 的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与等差数列不同的是,等比数列的项数不 能为零或负数。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列,如果可以通过某种表达式表示第n项an,则 称该表达式为数列的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数列中 任意项的方法。以等差数列为例,一个常见的通项公式是an=a1+(n-1)d。

对于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q^(n-1)。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列知识。 四、数列的性质 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外,数列还有其他重要的性质。例如,对 于一个严格增加(或严格递减)的数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项的 变化趋势来发现规律。此外,数列还可以通过数列项的奇偶性、尾项、前n项和等方法进行分析。通过运用这些性质,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 理解数列的规律和特点。 五、数列求和 数列的求和也是数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对于等差数列,我们 可以利用前n项和Sn的公式快速计算;对于等比数列,我们可以利用 求和的公式来简化计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数列需要我们利 用其他方法求和,比如在等差数列中每项都是不同的数。 六、数列的应用领域 数列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物理学中, 通过数列可以描述运动的加速度;在经济学中,通过数列可以描述人 口的增长或者市场的销售额等;在计算机科学中,通过数列可以解决 许多有序操作的问题。了解数列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于实际问题。 总结起来,数列作为新高考数学考试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是非常有 价值的学习内容。在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

新课标的数列研究

新课标的数列研究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中,数列作为离散函数的典型代表之一,不仅在高中数学中具有重要位置,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同时,数列的教学也是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逻辑推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列研究数学教学知识结构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从2004年9月率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区铺开,一年之后江苏省进入实验,2006年9月又有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五省市进入第三批实验,2008年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在课改理念、教材内容、实施措施上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结合近三年来对课标教学的一些研究,谈谈如何把握课标教材。 1.新课标下数列教学设计的内容 1.1 知识结构 数列这一章应主要包括一般的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数列的应用四部分,重点是等差数列以及等比数列这两部分。数列这一部分主要是数列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两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两类特殊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以及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数列的应用除了渗透在等差与等比数列内宾的堆放物品总数的计算以及产品规格设计的某些问题外,重点是新理念下研究性学习专题,即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以及储蓄问题。 1.2 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定义方式有描述性的,指明外种延的,有种概念加类差等方式。一个数学概念需要记住名称,叙述出本质属性,体会出所涉及的范围,并应用概念准确进行判断。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等都属于数学概念,而且都属于陈述性概念,在设计这些概念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向同学表明这些定义所揭露的概念的特点、本质,因为这些概念既是后续学习相应公式以及性质的基础,更是同学们准确解题的依据。 1.3 数学公式 公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因而也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

高中数学《数列》课件

高中数学《数列》课件

CONTENTS 一般数列的基本概念01 等差数列02 等比数列 03 目录 一般数列求和法04 05已知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一、一般数列的基本概念 1、数列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 3、递增(减)、摆动、常数列; 4、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5、数列{a n}的递推公式; 6、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

()1n n a =-1,1,1,1,111,---⋅⋅⋅ ) 1.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几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51019 n n a =-2)()512n n a +-=2,3,2,3,2,3,⋅⋅⋅3)23n n a n ⎧=⎨⎩为正奇数为正偶数1292n n n a n n +⎧⎪⎪=⎨⎪+⎪⎩为正奇数为正偶数()()1111192222n n n n n a --+-+⎛⎫=⋅+⋅+ ⎪⎝⎭ 4) ,13,4,12,3,11,2,10,15,55,555,5555,

2. 设数列 前项的和,求的通项公式. {}n a n 2231,n S n n =++设数列的前项和, {}n a n n S 即()()1112n n n S n a S S n -=⎧⎪=⎨-≥⎪⎩123n n S a a a a =+++⋅⋅⋅+则 知和求项:⎩⎨⎧≥+==2 ,141,6n n n a n {}n a

1、定义: 2、通项公式:⇔为等差数列}{n a =n a 推广:=n a = n S n :.3项和公式前=⇔=⇔n n n n S a a a 为等差数列为等差数列)(重要结论:}){2(}{1.4d n a )1(1-+二、等差数列 d m n a m )(-+b kn +Bn An +2 常数 =-+n n a a 12)(1n a a n +d n n na 2 )1(1-+=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 导语: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sequence of number)是以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arithmetic sequence),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common difference),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前n项和用Sn表示。等差数列可以缩写为A.P.(Arithmetic Progression)。 高中数列基本公式: 1、一般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的关系:an=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 an=ak+(n-k)d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 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式;当d=0时,an是一个常数。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Sn= Sn= 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当d=0时(a1≠0),Sn=na1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4、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a1 qn-1 an= ak qn-k (其中a1为首项、ak为已知的第k项,an≠0) 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n=n a1 (是关于n的正比例式); 当q≠1时,Sn= Sn=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二:高中数学中有关等差、等比数列的结论 1、等差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差数列。

2、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 3、等比数列{an}中,若m+n=p+q,则 4、等比数列{an}的任意连续m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m、S2m-Sm、S3m-S2m、S4m - S3m、……仍为等比数列。 5、两个等差数列{an}与{bn}的和差的数列{an+bn}、{an-bn}仍为等差数列。 6、两个等比数列{an}与{bn}的积、商、倒数组成的数列 {an bn}、 、 仍为等比数列。 7、等差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8、等比数列{an}的任意等距离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9、三个数成等差数列的设法:a-d,a,a+d;四个数成等差的设法:a-3d,a-d,,a+d,a+3d 10、三个数成等比数列的设法: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3,a/q,aq,aq3 (为什么?) 11、{an}为等差数列,则 (c>0)是等比数列。12、{bn}(bn>0)是等比数列,则{logcbn} (c>0且c 1) 是等差数列。 13. 在等差数列 中: (1)若项数为 ,则 (2)若数为 则, , 14. 在等比数列 中: (1) 若项数为 ,则 (2)若数为

例析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数学5“数列”课程目标的教学实施

例析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数学5“数列”课程目标的教学实施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确定了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产生 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展和创造的历程。” 数列在新课标中是必修模块数学5中的内容之一。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离散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往往通过离散现象认识连续现象,这就使得数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本文就《标准》中对数列课程目标要求举例谈谈如何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达成课程目标。 1.关于数列概念的教学 《标准》课程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 公式),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把数列融于函数之中。 探究方法:提供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数列的有关概念,通过对数列的项 数与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探究,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探究过程: (Ⅰ)提供日常生活实例,体会数列的有关概念。 例1、环保问题:在某次活动中,主办方为加大保洁力度,在长1km 的路段上,从起点开始,每隔10m 放置一个垃圾筒,由近及远各筒与起点的距离排成一列数(单位:m ): 0, 10, 20, 30, …,1000. ① 例2、树木生长模式问题: 树木若按以下模式生长:第一年长出幼茎,第二年幼茎长成为粗干,第三年粗干可生出幼茎,……。如此,幼茎皆需一年时间长成为粗干;而长成的粗干才可分枝长出幼茎。按照这个规律便可把树枝生长的情况列表如下(见左表)。 由表所见,随着年期长出分枝的数目依次是: 1, 1, 2, 3, 5 …。 ② 例3、折纸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张纸可以重复对折多少次?请同学们随便拿一张纸试一试(学生兴趣很浓,动手折起来,有的折5、6次就折不起来了,最多8次就不能再折下去了),这时老师可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然后引导学生列出下表进行分析(设纸原来的厚度为1长度单位,面积 为1面积单位): 折次数 折叠前 1 2 3 4 … 8 … 纸的厚度 1 2 4 8 16 … 256 … 纸的 面积 1 21 41 81 161 … 2561 …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折8次,纸的厚度为原来的256倍,其面积为原来的2561,再折下去,就相当困难了。 随着对折次数厚度依次是: 2, 4,8, 16,…。 ③ 年期 长出分数目 1 1 2 1 3 2 4 3 5 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