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1.【答案】(1)匹夫有责

(2)采菊东篱下

(3)家书抵万金

(4)一片冰心在玉壶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各领风骚数百年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第(1)—(6)题提供了上下句,属于一般性默写,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如不要将“抵”误写成“低”。第(7)(8)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进行。

2.【答案】(1)碑piān韵lóng(2)品位

【解析】第(1)题考查字音、字形。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同音字、多音字和形似字等,如“碑”不能写成“啤”。第(2)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品味”是动词,意思是“仔细体会,玩味”;“品位”是名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这里应用“品位”。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A项中“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作根据,这个词语含有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识别。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在”或“对”;C项搭配不当,应把“激发”改为“吸引”;D项前后不对应,去掉“能否”,或在句子后面加上“的程度”。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做这类题目时要把句子通读一遍,明确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注意提示性词语。这段话是介绍“智能高铁”的,第②句放在最前面,接着第⑤句对“智能高铁”作出解释,紧随其后;第①句解释“智能高铁”的功能。用排除法,可知选D。

6.【答案】(1)D

(2)①牛魔王三昧真火红孩儿②观音善财童子

【解析】第(1)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A项《我的“自白”书》作者是陈然,他是《红岩》中成岗的原型;B项应是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C项小茨冈不是被外祖父打死的,而是被他两个舅舅打死

的。第(2)题考查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本题考查的是名著《西游记》,要把书中人物和其称号及对应事件联系起来识记。

7.【答案】【会诗词】 C B 【咏经典】咏诗词弘扬传统【信中国】①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解析】【会诗词】考查词牌名的识别。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韵律,因此对照以前所学的词即可判断词牌名。如【甲】和李清照写的《如梦令》格式相同;【乙】与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格式相同。【咏经典】考查对联的拟写。所写对联要符合对联的格式,内容与材料有关。下联应该写与“诗词”与“弘扬传统”有关。【信中国】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周恩来靠国酒茅台和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取得了新中国外交的突破,这两者都属于传统文化,因此回答时要围绕传统文化的作用来写。

8.【答案】(1)“茁”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磨菇长得十分旺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之情。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赏析。回答时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茁”在这里是“旺盛”的意思,“满”是“装满”的意思。这就生动写出了雨后蘑菇的茂盛,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2)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这首诗写了自然风光的美好,写出了诗人旅途中的安逸闲适之情。

9.【答案】(1)日光

(2)愉快

(3)全,都

(4)能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第(1)(2)两题是课内所学,要严格按照课后注释进行解释。第(3)题与《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的“悉”意思相同,是“全,都”的意思。第(4)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踩着高纶的崖石”,“得”,能够。

10.【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即可,比较简单。A项中“于”是“在”的意思;B项中“或”是“有时”的意思;C项中“以”前者是“因为”的意思,后者是“凭借”的意思;D项中“之”是结构助词“的”。

11.【答案】(1)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

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

(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文言语句要把握关键词,做到语句通顺。注意第(1)句运用的是

比喻的修辞手法;第(2)句中“微”意为稍微,“倏忽”意为忽然间。

12.【答案】(1)观返照吸江亭听晚梵声出松秒

(2)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作铺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第(1)题根据乙文内容概括出另外两件事即可。第(2)题考查作者的写作目的。这要结合文章的关键句和内容来回答。甲文最后一段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乙文写了来焦山游览的四件快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参考译文】

【乙】来到焦山游览有四件令人快活的事:在吸江亭观看夕阳返照,青山落日,在茫茫的江水中,俨然有米芾父子笔法的意味;晚上在孝然祠外望月,天空一片碧蓝,长江万里,没有一点云彩来点缀;晚上听着诵经声从松树梢传来,悠悠然有远离尘世的想法;早晨起来观看海门日出,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映射着江水,都成为明媚的彩霞,荡漾不定。

《瘗鹤铭》在雷轰石的下面,惊涛骇浪,早晚喷激。我来游玩的时候是在冬天,江水刚退下,于是在涨潮落潮的间隙得以踪着高耸的崖石,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真是上天给我的机会。

13.【答案】①“咬牙”体现的是坚韧;②“咬牙”彰显的是智慧;③“咬牙”蕴含的是担当。

【解析】仔细阅读这三段,找出中心句即可。不难看出这几段的中心句就是段落的首句。

14.【答案】举例论证,例如文章第③段举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艰苦努力的例子,论证了“‘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这篇文章分别列举了宋任穷、习近平和黄大年等人的事例,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结合这其中的一个事例进行分析即可。

15.【答案】首先提出“‘咬牙’体现的是坚韧”这一分论点,然后通过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例子,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得出只有坚持才能突出重围、打开局面的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这一段开头先提出本段的分论点,然后举习近平总书记的例子,结尾得出结论。

16.【答案】示例: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奇。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因此所举的例子要能论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然后仿照画线句的句式来写即可。

17.【答案】①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②“我”带她出去闲逛;③“我”解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④“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⑤“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解析】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与外婆之间发生的事。回答时分别写外婆为“我”做的事和“我”为外婆做的事即可。

18.【答案】(1)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在陌生城

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2)不好,因为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通过对外婆质朴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的惊奇和童真。

【解析】第(1)题中“眼巴巴”属于神态描写,一般用来形容小孩盼望大人回来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外婆,表现出外婆对“我”回家的盼望之情。第(2)题考查句式的变换。说话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外婆作为一个上年纪的老人,没有见过很多的市面,这句话生动写出了外婆见到各种鱼时的兴奋之情。

19.【答案】在“我”家生活期间,外婆是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提醒“我”她对“我”的爱和陪伴,以及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外婆这样做的目的有不同:在“我”家住的时候系布条是怕回不了家;而离开时系布条是表示她对“我”的爱和陪伴。

20.【答案】①奇异的世界:她出来闲逛,喜欢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事物保持好奇;②难以想象的世界:她总是糊里糊涂,也记不住回家的路;③孤独的世界:她在陌生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孤独的,她想回到家乡,那里有她思念的食物,有她思念的旧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外婆的世界”是通过她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是她外出时见到各种新鲜事物的表现;二是年龄大糊里糊涂,担心回不了家;三是外婆在陌生的城市,内心孤独,盼望回家。

21.【答案】示例:外婆,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我没有能力带你离开这里,却希望你陪在我身边,忽视了你的孤独与无助,忽视了你对故乡的思念,让你受苦了。希望回到故乡,你的世界能够不再孤独。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续写。“我”始终没有走进外婆的世界,当外婆被妈妈接走时,“我”明白了这一切,内心充满着悔恨。因此表白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外婆的歉意,并说出对外婆的理解。

22.【答案】略

【解析】“走过,才明白”这一题目极富人文色彩,其本身就具有哲思和诗意,同时又能唤醒考生沉睡的心灵,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感悟思考,挖掘平凡生活的不凡意义,走向成熟,让经历成为阅历。从审题角度看,该题目不设有任何障碍,而且选材范围很是宽泛。走过的,可以是一段旅程,可以是一段日子,一段生活,一段人生中值得回忆与珍藏的经历。学校、家庭、社会、人文、自然,五大选材范围都可以选择,只要是生活的真实就好!

立意则是这篇作文得高分的关键因素。对于考生来说,你们的经历可以相似,但你们的感悟一定是属于自己的。同样是走过初三,你明白了什么?是父母的无私付出,是老师的良苦用心,还是同学的真挚友谊?是感激对手的那份自信,是无惧挫折的那份勇敢,还是不忘初心的执着坚守呢?清代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你能够从寻常生活中提炼出深刻高远的立意时,你的作文就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