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集体备课备课教案

《六国论》集体备课备课教案
《六国论》集体备课备课教案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六国论》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弊在赂(lù)秦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洎(jì)牧以谗诛革灭殆(dài)尽

2、关于“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3、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4、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二、课文探究导引: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二、研习第一、二段:

1、扫清字词障碍。

2、作者在第一、二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4、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三、研习第三、四段:

5、扫清字词障碍。

6、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7、第三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二自然段中观点的哪一方面?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三组对比(写出对比的内容)?每组对比得出怎样的结论?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秦之所得诸侯所失固不在战

先祖父得地之难子孙视之不甚惜秦兵又至

地有限欲无厌胜负已定

8、第四段,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9、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10、找出第一段中与第四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1、第四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四、研习五、六段:

12、扫清字词障碍。

13、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14、第六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

课时编号:017 课题:《六国论》第一课时主备人:张宣成备课时间:2010年12月1号使用时间: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教案课时编号:018 课题:《六国论》第二课时

主备人:张宣成备课时间:2010年12月1号使用时间: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巩固案(教师版)课题:《六国论》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过关检查: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清清楚楚终继五国迁.灭迁:迁移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答案:B解析:“厌”应译为“满足”。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成以其小,劣.之。 D.英雄乐业。 答案:B 解析:例句与B 项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3.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答案:D 解析:例句中的“以”和D 项中的“以”均释为“因为”;A 项中“以”释为“凭借”; B 项中“以”释为“以致”;C 项中“以”释为“拿”。

4.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答案:C 解析:C 项中“异”解释为“以……为异”,是意动用法,A 、B 、D 三项中加点字为使动用法。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音和义全对的一项是( ) A.胜负之数(sh ù运数),存亡之理,当(d àng 适合)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六国互丧(s àng 灭亡),率(shu ài 全都)赂秦耶 C.洎(z ì等到)牧以谗(ch án 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思厥(j ué他的)先祖父,暴(b ào 暴露)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答案:B 解析:A 项,当t ǎng 如果;C 项,洎j ì,谗,谗言; D 项,暴p ù冒着。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⑤可谓智力..孤危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⑦思厥先祖父.. 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③④⑥ B.①⑤⑦ C.②③⑤ D.①③⑥ 答案:D 解析:②古: 成例, 旧事。今: 真实或虚构的有关人物或事情。④古:表示由于上文所说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今:表示另提一事(连词)。⑤古:智慧和力量。今:理解事物的能力。⑦古:祖辈和父辈;今:父亲的父亲。⑧古:实际情况( 两个词, 代词, 名词);今:副词, 实际上。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分开)矣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答案:B 解析:B 项的“判”应为“清清楚楚”。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答案:BD 解析:A 项,动词,亲近;C 项,连词,和;B 、D 两项都是介词,和。

9.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答案:D 解析:A 项:对;B 项:到;C 项:在;D 项中的“于”和“其势弱于秦”的“于”都是表比较,比。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参考答案:(1)一天天地,名词做状语。(2)礼待,名词做动词。(3)使……退却。

二、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1.下列句子,是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答案:A 解析:根据句义判断,A项应译为齐人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随着五国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

12.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善于用兵的结果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到李牧被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州郡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况且燕、赵处在其他四国快要被秦国完全消灭的形势下,可以说势力单薄,这样打了败仗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答案:C 解析:C项应译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一个州郡。

13.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选项( )

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②丹以荆卿为计③牧以谗诛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⑤智力孤危

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注意从几个国家灭亡的自身原因来分析,④⑤都是从它们灭亡的客观条件分析的。

14.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答案:C 解析:齐灭亡是因为“与嬴而不助五国”。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课题:《六国论》时间班级姓名

基础积累

一、注音

弊在赂.()秦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如弃草芥.()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二、关于论:

三、写作背景:

四、作者简介:

课文导读

二、研习第一、二段:

1、扫清字词障碍。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也( )( )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 4、“不赂者以.赂者丧( )5、不能独完.

( ) 2、作者在第一、二段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4、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三、研习第三、四段:

5、扫清字词障碍。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 )( )

2、其实..百倍( )

3、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亡者( )其4、固.不在战矣( )5、思厥先祖父..( )6、以.

有尺寸之地( )7、暴秦之欲无厌.( ) 8、“以地事.秦( ) 9、终继五国迁灭..( )10、与.

赢而不助五国也( )11、义.不赂秦( )1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1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祸焉( )14、李牧连却.之( )1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15、可谓智力..

孤危( )16、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7、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18、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19、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6、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7、第三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二自然段中观点的哪一方面?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三组对比(写出对比的内容)?每组对比得出怎样的结论?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8、第四段,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9、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0、找出第一段中与第四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11、第四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研习五、六段:

12、扫清字词障碍。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并力西.向()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5、日.削月割()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

,是.又在六国下矣()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13、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14、第六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板浦高级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必修二》巩固案

课题:《六国论》时间班级姓名

一、基础过关检查: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六国互.丧互:交互盖.失强援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厌:讨厌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判:清清楚楚终继五国迁.灭迁:迁移

D.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B.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

得所。

..

C.成以其小,劣.之。

D.英雄乐业。

3.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4.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音和义全对的一项是()

A.胜负之数(shù运数),存亡之理,当(dàng适合)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六国互丧(sàng灭亡),率(shuài全都)赂秦耶

C.洎(zì等到)牧以谗(chán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思厥(j ué他的)先祖父,暴(b ào 暴露)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 ⑤可谓智力..孤危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⑦思厥先祖父.. 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 A.③④⑥ B.①⑤⑦ C.②③⑤ D.①③⑥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之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分开)矣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招致)祸焉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诸侯之所亡与.

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C.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9.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相同的一项是(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日.

削月割,以趋于亡( ) (2)以事秦之心,礼.

天下之奇才( )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

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1.下列句子,是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2.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善于用兵的结果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到李牧被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州郡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况且燕、赵处在其他四国快要被秦国完全消灭的形势下,可以说势力单薄,这样打了败仗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13.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选项( )

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②丹以荆卿为计③牧以谗诛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⑤智力孤危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

14.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