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遗传和变异讲义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

要求掌握:遗传、变异、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等概念、单基因遗传的基本规律。熟悉:人ABO血型遗传规律,X染色体伴性遗传现象。遗传的变异类型。了解:生物的性别决定和性别异常。生物进化的理论。优生学基本知识。

重点内容:单基因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现象。

难点内容: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遗传学基础

一、孟德尔学说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的基本方法是杂交。他挑选了七对性状。

1、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母本父本

亲本表现型:紫花 X 白花

基因型:AA aa

配子类型: A a

子一代(F1):紫花(A a) X A a紫花

配子类型: A a A a

子二代(F2): AA Aa aA aa

表现型:紫花:白花=3:1

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的要点:

?生物的每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在细胞体内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彼此独立。?生物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配到不同配子中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合子恢复了成对的基因。

2、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律

3、基因遗传自由组合规律的要点

当一株植株中控制某一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因子时,该植株才表现出隐性性状(如白花或绿色豆粒)。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均表现出显性性状(如紫花或黄色豆粒)。

当两对性状一起加以研究时,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传代中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出现自由组合现象。

4、人类ABO血型的遗传

例如:A和B血型结婚后子女血型分析

二、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细胞中的染色体

(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三)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

摩根实验室用果蝇为材料的工作,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规律。

三、基因的化学本质

(一)1944年,O T Avery 等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1953年,J. Watson和F. Crick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预测。这项杰出的成就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的

两个依据

?M Wilkins和Franklin拍摄的对DNA纤维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的照片。

? E Chargaff对DNA碱基组成的定量分析结果。

证明A=T; G = C;A+G=T+C

(二) DNA的结构

(1)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围绕同一轴心相互缠绕,形成右手双螺

旋。

(2)碱基互补配对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氢键连接在一起。

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C和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3) DNA双螺旋结构的参数:

双螺旋直径2nm,每螺旋一周包含10个碱基对,螺距(即螺旋旋转一圈高度)为为

3.4nm。

双螺旋表面有两条螺旋型沟漕,一条较深较宽,称为大沟;一条较浅较窄,称为小沟。

(三)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

DNA通过转录作用,将其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基因)传递给 mRNA, 在三种 RNA (mRNA、tRNA和rRNA)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1、中心法则:

复制:replication,以D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的过程。

转录: transcription,以D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逆转录: Reverse transcription,以RNA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的过程。

翻译: translation, 以mRNA为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DNA 的“半保留复制”模式是遗传的基础

3、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决定生物性状

四、基因理论中的许多复杂情况

以孟德尔学说为开端的遗传理论,发展到以 DNA 分子结构为基础的分子遗传学,使我们对遗传规律有了确切的理解。

应该看到,实际上生命世界的遗传现象远比上面谈到的要复杂得多。

一个基因一个性状?不一定。例如肤色的控制至少有三个基因参与。

基因决定性状,环境还起不起作用?在基因型确定的基础上, 环境常常会影响表型。

第二节遗传与优生

一、遗传病的特征与分类

(本节见参考书第114-134页)

1902 年英国医生加洛特(A.Garrod)从家族病史,发现并研究了第一例遗传病――尿黑酸症,并发现该病在家族中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是由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

1、第一例遗传病的发现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关系到三种遗传病

2、遗传病的类型和特征

迄今已记录的遗传病有 3000 多种,找到了 200 多个与遗传病有关的基因。根据基因的位臵与病症,把遗传病分为三类:

类型基因在常染基因在常染基因在X-染

色体(隐性)色体(显性)色体

只有在父母均父母一方有母/女常常是

特携带缺陷基因病症,子女缺陷基因携

情况下,子女出现病症的带者。

征才可能表现病症。概率为 50%,病症更多出现在儿子身上

病苯丙酮尿症亨廷顿氏病血友病

(PKU)

例纤维性囊泡化(CF) 家族性高胆固红绿色盲

二、遗传病举例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亨廷顿氏病:一种神经症状疾病,患者出现不由自主动作,渐渐记忆丧失,行为失常,直至行动失控、致死。亨廷顿氏病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显性遗传病。

亨廷顿氏病最终找到缺陷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此基因包含一段 CAG 重复序列,相当于谷氨酸重复序列。正常基因含10-34 个 CAG 拷贝,病人含 40 以上甚至 100 个拷贝。

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这种病的患者身体内,编码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受体的基因突变。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正常血管

LDL 受体基因在 19 号染色体上。但属不完全显性。CC 纯合子在初生婴儿中占1/106,在很小年纪就得心脏病。Cc杂合子孩子在初生婴儿中占1/500,在 30 岁左右出现心脏病症状。这是人类遗传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白化病

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又一种“遗传病”。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白化病鳄鱼

(三)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1、血友病

是基因位于 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遗传病。

患者表现为血凝过程受阻,常常在有伤口时,出血不止。

血友病的遗传规律

女携带者男正常

XX h XY

配子类型: X Xh X Y

子女基因型:XX XY X h X X h Y

表型:女正常男正常女携带者男患者

血友病家族的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家族。维多利亚女王身上的血友病缺陷基因—使凝血因子Ⅸ失活—通过皇族通婚,传递到普鲁士皇室,西班牙王室和俄罗斯王室。

(四)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书第135-137页)

1、遗传病的诊断有三个层次

(1)检查特征的异常代谢成份

如:

镰刀状贫血病血红蛋白

血友病凝血因子Ⅷ

(2)调查家族病史,以查明遗传病的遗传特征

(3)检查异常基因是遗传病确证的关键步骤。

RFLP 技术的应用,使异常基因的检查有可能从研究实验室进入医院。

2、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多态性技术(RFLP)

基因突变后,使限制性内切酶切点改变,导致电泳条带的改变。

在 RFLP 实际操作中,还是要使用放射性探针。

RFLP用于镰刀状贫血症基因检查

正常有1150 bp 和 200 bp,

突变后:没有上述两条条带,多一条 1350 bp

-珠蛋白基因,电泳图谱中RFLP 用于亲子关系确认,

3、遗传病的治疗

遗传病的治疗分为三个层次:

(1)生理水平的治疗——对症治疗

如:

苯丙酮尿症——限制膳食中苯丙

氨酸含量

白化病——戴帽子和墨镜

(2)蛋白质水平治疗

向病人体内补充缺失的蛋白质。

如:血友病--补充凝血因子Ⅷ。

有时,补充必要的酶也很起作用。纤维性囊泡化病(CF)是美国白色人种中较为常见的遗传病。病儿从肺、胰腺等处分泌粘液,阻碍呼吸、消化等功能。5岁前可能因呼吸阻碍致死。

CF病儿吸入基因工程法制备的酶粉,症状大为改善。

(3)基因治疗

遗传病的根治应该是基因治疗,但是基因治疗的难度很高。

1990 年第一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使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进入骨髓细胞,再送回病人体内,治疗严重综合免疫缺失症(SCID)获得初步效果。

克隆得到正常基因

以病毒DNA为载体

正常基因转入人体细胞

再转入病人身体

三、性别决定与性别异常

(一)生物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1、XY型

女:XX

男:XY

2、ZW型

女:ZW 男:ZZ

(二)单倍体决定性别

蜜蜂

雄峰:n=16

雌蜂:2n=32 蜂皇;工蜂

(三)环境决定性别

四、人类性别畸形

1、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症

47,XXY

2、性腺发育不全症

45,XO

3、超雄----多Y个体

47,XYY

48,XYYY

4、超雌----多X个体

47,XXX

48,XXXX

5、XY女性

6、XX男性

第三节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

一、遗传变异类型

●染色体畸变:数目变异;结构变异

●基因突变

(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1、整倍性变异

2、非整倍性变异

先天愚型病:由于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改变所致的遗传病,称为染色体病。如:先天愚型病是因为有三条 21 号染色体所致。

患者有独特的面部特征。

新生儿患病概率与母亲年龄有关。

(二)基因突变与生物变异

DNA分子一级结构的改变称为DNA损伤(DNA damage)或突变(mutation)。

DNA突变包括两类:自发突变;大多数突变属此类,原因不明;诱发突变:由理化及生物因素诱发

1、基因突变的意义

(1)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

(2)致死性的突变

(3)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

导致DNA多态性:即个体间DNA序列的差异

2、基因突变与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

即病因明确地在于一对基因的突变或缺陷。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较低,几百分之一至几万分之一。镰刀状贫血症

由于红血球不正常带来严重后果。

问题在于血红蛋白 - 链一个谷氨酸残基变成了缬氨酸残基。

正常红血球镰刀状红血球

有的病受几对基因控制,这类遗传病发病与否,不但取决遗传,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影响。

如:糖尿病、高血压、神经分裂症、支气管哮喘等,都属多基因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

因为有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妊娠、创伤、情绪等,于是,遗传的影响程度不一,被称为“遗传易感性”。

疾病名称环境因素遗传率

所起作用

支气管哮喘较小 70%

神经分裂症

高血压中等 50-60%

冠心病

消化性溃疡较大〈 40%

成年性糖尿病

一些常见病的遗传易感性

二、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

(一)生物进化的概念

生物进化:指生物经历着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二)生物进化的证据

比较解剖学证据

胚胎学证据

细胞遗传学证据

分子水平的证据

(三)生物进化的理论

1、拉马克学说

-----用进废退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变异

(2)繁殖过剩与生存竞争

(3)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3、现代达尔文主义的进化学说

-------------综合的进化理论

(1)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突变大多是中性的,不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功能。

(2)中性突变通过随机的遗传漂变在群体里固定下来,在分子水平上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3)进化的速率由中性突变的速率所决定

初中生物专题八遗传、变异和进化

专题八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知识网络结构]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决定性状。 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章是探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自然深入。要求了解遗传现象和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染色体同基因、基因同性状的关系;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认识常见的遗传病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了解变异现象及其原因;了解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在中考中,染色体、基因、性状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常作为考查的内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常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要求学生能准确地从相关的图表、资料、图形中获取信息,正确地分析、判断提高解题能力。人类常见的几种疾病的病因要分清:白化病、血友病、色盲是遗传病;红眼病、艾滋病、流感是传染病;呆小症、糖尿病、侏儒症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坏血病、夜盲症、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在中考中常将各种疾病混在一起,从某个角度来选择正确的选项。 [经典例题剖析] 例1:请据图描述细胞核、染色体、 () A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 B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C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D染色体>DNA>细胞核>基因 [解析]本题要理清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小单位。[答案]B 例2:从亲代的体细胞到生殖细胞再到发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A.2N→2N→2N B.N→N→N C.N→2N→N D.2N→N→2N [解析] 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亲代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每对染色体都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在生殖细胞内减半。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体细胞一样的数目。[答案]D [预测新题演练] 【选择题】 1、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有耳垂和无耳垂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度八年级生物下学期复习练习(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无答案)

潮州市高级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 八年级下生物中考复习练习(10) 十、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 1、性状是指示物体所表现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 2、“转基因鼠”的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__,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____________,即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____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和_____就是____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______上,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和____都是一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存在的,基因也是____存在的,而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_______,即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_____存在。 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说明:(1)相对性状有_______和_______之分,则基因也有____和____之分,显性基因控制_______,隐性基因控制_______;(2)基因组成中若有显性基因,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即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____和____两种,而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是纯合的两个隐性基因;(3)杂合基因型中的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然未得到表现,但并不受显性基因的影响,还是会遗传下去。 5、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有___对染色体,其中___对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称为______,只有__对染色体男女有区别,称为______,男是___,女是___。在进行生殖活动中,男性排出的精子有___种,一种含______,一种含______,而女性只排出__种含______卵细胞,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生___,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就生___,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___,各占___,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_____。

2012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遗传和变异

2012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遗传和变异 基础知识梳理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 型、AB型和O型等。 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

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染色体 DNA 基因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染色体)。 &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2+X。 &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精子结合则生女,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则生男。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教学设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抽象,相关的概念很多。学生在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节复习课,模拟“概念图”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把抽象的、分散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便于理解记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考纲要求】 1、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描述人的性别决定。 4、认同优生优育。 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能列举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概念,并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写有相关概念的卡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下表是对某个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1、 单双眼皮、有无酒窝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 父母有酒窝,女儿也有酒窝,此现象称为 ; 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 2、若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 )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 )为隐性基因, 下图为父母双眼皮,女儿单眼皮的遗传图解,请尝试完成: 3、父母为双眼皮,女儿为单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女儿的 发生改变引起 的,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女儿做整形成为双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 引起的, 并没有改变,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4、若决定有白化病的基因(b )为隐性基因, 决定无白化病的基因(B )为显性基因, 则这个家庭成员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女儿的基因组成是 。 若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婚配后所生的子女患 病的机会增加。 5、人的性别是 决定的,父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母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这对父母再生一个儿子的机率是 。 单眼皮 父 母 卵细胞 受精卵 亲代 子代的性状

专题七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以及进化

专题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 一、 思 维 导 图 三、 例 题 【1 】07 年 15.豌豆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两种,绿色为显性性状。现用纯种黄色豆荚豌豆为母本授以绿色豆荚豌豆的花粉,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为 A.全为黄色B.黄色与绿色的比约为1:1 C.全为绿色D.黄色与绿色的比约为1:3 【2】07年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籽西瓜花粉发育不良,必须借助普通西瓜的花粉刺激,才能促进果实发育 B.利用马铃薯块茎上长出的芽体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出芽生殖 C.扦插在湿润土壤中带芽枝条的下部,生长出的根属于侧根 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只保留母体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07年20.关于人生长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 B.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C.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只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 【4】07年2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旺化石体现了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藻类 C.生物进化的在因素是生物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 D.原始的新代和能够自我繁殖是原始生命的标志 【5】08年4.用基因组成是Aa的青州蜜桃枝条为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青州蜜桃砧木上,所结蜜桃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的几率是() A.25%B.50%C.75%D.100% 【6】08年6.太空育种是利用宇宙飞船等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太空育种() A.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产生的变异都是对生物自身有利的 C.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D.产生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有关遗传的谚语或俗语如: 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③虎父无犬子④天下乌鸦一般黑⑤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⑥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3、假如你有一小块种满豌豆的菜地,现在你想知道豌豆有没有遗传现象,可以从这些方面研究:(根的形态)、(茎的形态和高度)、(叶的形状和生长方式)、(花的颜色)、(果实的颜色和形状)、(种子的颜色和形状)等方面来研究。 4、猫妈妈是黄色的,它生了5只小猫,其中2只是黄色的,2只是黑色的,1只是橘红色的,推测小猫的爸爸(可能身上有黑色和橘红色的花纹)。推测的依据是: 2只黄色的小猫和猫妈妈的颜色相似;另外3只小猫应该是遗传了猫爸爸的特征。 5、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做了研究豌豆花颜色的实验,发现了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6、生物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上的各部分如何生长。 7、人的智力和遗传有关吗(人的智力与遗传有关,但并不是完全由遗传决定。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8、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9、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 ①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②龙生九种,种种不同③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④一颗之果,有苦有甜⑤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⑥一母之子,有愚有贤10、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1、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12、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 13、三叶草的变异状态是四叶草。四叶草一直是欧洲人心目中的幸运的象征,它包含了人生想要的四样东西:爱、健康、名誉、财富。 4、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播种出新苗。 不可遗传的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15、生物的变异不仅来自父母的结合,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16、变异可分生物自身产生的变异与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17、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8、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9、“丰田十号”的玉米种子种植出来的玉米都是穗(suì)大粒饱的,这是遗传。 20、将种子带回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培育。 21、人工变异的方法有:用X射线照射种子;太空环境。

(完整)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遗传与变异

专题复习遗传和变异 班级姓名 一、基础知识过关: 1.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位于细胞的里。 ①染色体主要是由和两种物质组成;是 DNA的载体。 ②有特定的遗传功能的DNA片段就是。 ③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是存在的,其中一条来方,一条来自方;在生殖细胞中 染色体和基因是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内有对染色体,精子或卵细胞内有条染色体, 受精卵内有条染色体)。 ④基因随染色体经过传递给子代,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5一条染色体上有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个基因。 2. 生物的性状主要由控制;还受影响,如晒黑的皮肤。 3. 相对性状:生物性状的表现类型;如家兔的黑毛和白毛。 注意:区分性状与相对性状:如桦尺蛾的体色是,体色的深色和浅色就是一对。 4、如基因型是或时表现为双眼皮,则基因型为aa 时表现为眼皮;在Aa中a不会表现出 来,但能给后代;如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 时,子女的基因型可能有或或 5、决定人类卷舌的基因是A。现有一女能卷舌,若她的儿子不能卷舌,其儿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由此可推测该女人的基因组成很可能是________。 6、男性的性染色体为,男性能产生种类型的精子:即含染色体的精子(22+X)和含 染色体的精子(22+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女性只能产生种类型的卵细胞:即含染色体的 卵细胞(22+X)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的。 7、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后代发生隐性遗传病的几率非近亲结婚的 二、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控制生物性状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 DNA B. RNA C. ATP D. 蛋白质 2.决定小麦的高秆和矮秆的是() A.生殖细胞 B.基因 C.卵细胞 D.染色体 3.右图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C DNA上只有一个基因 D DNA中储存有遗传信息 4.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性状②染色体③基因④DNA ⑤细胞核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③④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②④③① 5.下面关于染色体、基因、DNA的表述错误的是() A.均位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C.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小片段 D.所有细胞核内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 转基因生物------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7. 转基因超级鼠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8.如图是“显微注射获得转基因超级鼠”示意图,分析图片后回答下列各 问. ①请把上述图片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A→D→B→C ②在上图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③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④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小鼠变成了大鼠,这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⑤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此题通过转基因超级鼠的出生,证明了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结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其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故答案为:①A→D→B→C ②鼠的个体大小 ③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⑤控制性状的基因 点评: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016年中考生物(第01期)大题狂做系列 专题1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含解析)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 分数_____ (7道综合题,训练时间40分钟) 1.(2015天津市南开区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生物试卷)如图表示一对黑色雌、雄豚鼠交配后产下后代的遗传图,据图回答(5分) (1)豚鼠的毛色性状由控制。 (2)决定豚鼠毛色为黑的基因(B)是显性基因,决定豚鼠毛色为棕的基因(b)是隐性基因。图中所示亲本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均为。子代中,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某只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可能是或。 【答案】(1)基因(2)Bb bb BB Bb 【解析】 解如下:

因此,(1)豚鼠的毛色性状由基因控制。(2)决定豚鼠毛色为黑的基因(B)是显性基因,决定豚鼠毛色为棕的基因(b)是隐性基因。图中所示亲本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均为Bb。子代中,棕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bb,某只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可能是BB或Bb。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2、(2015年中考山东省潍坊市卷)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统计了他们班50名同学耳垂的情况,结果是29名有耳垂,21名无耳垂。他还统计了四名同学父母的耳垂情况,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 (1)该同学分析后判定有耳垂是显性性状,这一结论是根据同学及其父母的情况得出的。 (2)该同学针对耳垂的遗传提出了以下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填字母) A、因为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所以其他班也一定是有耳垂的同学占多数 B、乙同学父母基因组成都是Aa C、丙同学不可能携带a基因 D、丁同学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仍然无耳垂 (3)该同学针对耳垂遗传情况的探究运用了生物学探究常用方法中的法。 (4)甲同学有一个妹妹,你认为她有%的可能有耳垂,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你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答案】(1)乙(2)AD (3)调查(4)50 【解析】 试题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结,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性状是由基因组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成对的两个基因中两个都是显性基因时表现显性性状,一个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时表现显性性状,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时表现隐性性状。通过图中表调查分析,乙父母都有耳垂,子女表现无耳垂的性状,说明显性状性状是有耳垂,无耳重是隐性性状。因此,该同学分析后判定有耳垂是显性性状,这一结论是根据乙同学及其父母的情况得出的。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遗传和变异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遗传和变异 基础知识梳理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 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 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染色体 DNA 基因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无染色体)。&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 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2+X。 &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精子结合则生女,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则生男。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 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一对黄种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内工作而肤色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肤色较黑。 &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性状的差异),包括: ①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应用) 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只有生殖细胞(系统)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②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如上例的变异。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婚姻法的规定> 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教参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 *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每个细胞中含有22个染色体。二倍体的西瓜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就成了四倍体(4N),每个细胞里含有44个染色体。四倍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都是二倍体。用四倍体作母本,二倍体作父本,就生出三倍体的种子。三倍体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就结出无籽西瓜。 秋水仙素为什么会促使西瓜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呢?原因是:细胞正在进行分裂时,遇到秋水仙素,纺锤丝断裂,或不能形成纺锤丝,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仍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核里,结果,染色体数目加倍了,就由二倍体形成了四倍体。在秋水仙素的药效消失以后,细胞再进行分裂,生出的新细胞都是四倍体,这就是培育三倍体西瓜所用的母本。 种子是胚珠受精以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虽然也有胚珠,但是由于染色体的组合很不平衡,也很不完备,所以胚珠具有高度的不孕性。同时,三倍体西瓜的花粉粒常常发育畸形,不能正常萌发而形成花粉管。因此,这样的胚珠不能形成种子。由此可知,必须大量制种来繁殖能长出三倍体西瓜的种子。 三倍体西瓜怎样制种呢?小面积制种可以这样进行:按照西瓜的开花习性,每天下午按时套袋(防止自由传粉),第二天早晨进行人工授粉,并且挂上标记。大面积制种,则需要分区隔离,按一定比例配置母本(四倍体)和父本(二倍体)的植株,并且及时为母本去雄,使四倍体母株接受二倍体父株的花粉,产生出三倍体种子备用。 秋水仙素的诱变原理秋水仙素(C22H25O6N)是1937年发现的,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结晶,易溶于冷水、酒精和氯仿,难溶于热水、乙醚等,熔点155℃。一般多使用它的水溶液。实验表明,有效的诱变浓度是0.0006—1.6%,以0.2%的浓度诱变效果最好。此药有剧毒,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 秋水仙素是诱变多倍体效果最好的药剂之一。它的作用机理是:当细胞进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复习导学案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复习导学案 武侯高级中学初二生物韦婷 【课前基础知识回顾】 1、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叫做。 生物体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 2、在遗传学上,把生物体的特征和特性,统称为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 3、人的体细胞中有对染色体,其中有1对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其他22对与性 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 4、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称为这个个体的,用成对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A、Aa、aa。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称为这个个体的,用中文文字表示,如有耳垂、无耳垂。 一、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二、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巩固练习 5、正常情况下,人类的受精卵与精子的染色体的组成是( ) A.22对+XX(或XY),22条+X B.22对+XX(或XY),22条+X(或Y) C.22对+XX(或XY),11对+Y D.22对+XY,11对+Y 三、遗传与变异 (一)概念图 巩固习题 6、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兔的长毛与黑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7、在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里,生物种类丰富,个体数量庞大,但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个体,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什么现象( ) A.生殖 B.遗传 C.变异 D.死亡

8、某同学可能遗传了父亲绘画的天赋,但他后天不勤奋练习绘画,终未能成为绘画高手。这句话说明了( ) A.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B.性状表现只与环境的作用有关 C.性状表现有时由遗传物质控制,有时由环境控制 D.性状表现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判断基因型例题及解析 例:白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毛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黑色母羊交配,生下了一只白色小羊和一只黑色小羊,那么,该公羊的基因组成是,母羊的基因组成是,白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黑色小羊的基因组成是。 解题方法归纳: 当堂检测(掌握遗传相关计算): 9、人类肤色正常与白化是一对相对性状,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由隐性基因d控制,肤色正常由显性基因D控制。一对肤色表现正常的表兄妹夫妻,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家三口的基因组成:丈夫,妻子,儿子。 (2)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不患白化病的概率是,这个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3)父母双亲肤色正常,儿子患白化病,这种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类,其中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仅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 (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男女结婚。近亲结婚的严重危害是。 (三)学生课堂课后反思 (四)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归纳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归纳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归纳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的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 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 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 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男:44条常染色体+X女:44条常染色体+X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 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 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五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

第五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遗传型(genotype) 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它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或潜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代谢和发育,才可将遗传型转化成现实的表型。 2.表型(phenotype) 表型是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它是遗传型在一定环境下通过生长和发育后得体现,故是一种现实性(具体性状)。 3.变异(variation) 变异是生物体在某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其特点是群体中,以极低的概率出现(约10-9-10-5),性状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4.饰变(modification) 饰变是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变化,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其特点是整个群体中几乎每一个体都发生同样的变化;性状变化的幅度小;饰变后的性状是不遗传的。 5.基因(gene) 基因是生物体内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其本质是一段核苷酸序列,它能编码多肽链(通过mRNA)、tRNA或Rrna. 6.操纵子(operon) 操纵子是原核生物特有的基因形式,由三种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组成,包括结构基因、操纵基因和启动基因。 7.结构基因(structure gene) 结构基因是决定某一多肽链一级结构的DNA模板,它通过转录和转译机制可指导多肽链的合成 8.遗传密码(genetic code) DNA链上决定各具体氨基酸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称为遗传密码,其信息单位是密码子(核苷酸三联体) 9.质粒(plasmid) 直立式一类游离于核基因组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dsDNA分子(cccDNA)。 10.F质粒(F plasmid) F质粒又称F因子或致育因子。是大肠杆菌等细菌决定其性别并有转移能力的质粒。 11.R质粒(R plasmid) R质粒又称R因子。是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等许多细菌产生并转移耐药性的遗传因子,一般有两个相连的DNA片段组成。其一称抗性转移因子,另一为抗性决定子。 12.野生型菌株(wild strain) 野生型菌株即从自然界分离到得任何微生物的原始菌株。 13.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等能力,因而不能再在基本培养基是那个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称为

第5章遗传与变异

第5章遗传与变异 测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 H-O变异是指 A. 失去毒力的变异 B. 失去荚膜的变异 C. 失去鞭毛的变异 D. 失去芽胞的变异 E. 失去细胞壁的变异 2. S-R变异是指 A.毒力变异 B.鞭毛变异 C.芽胞变异 D.菌落变异 E.抗原变异 3. BCG是有毒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经哪种变异形成的? A.形态变异 B.结构变异 C.毒力变异 D.耐药性变异 E.菌落变异 4. 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 F质粒 B. R质粒 C. Vi质粒 D. Col质粒 E. K质粒 5. 编码耐药性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K质粒 6. 编码大肠埃希氏菌产生大肠菌素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K质粒

7. 编码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质粒是 A.F质粒 B.R质粒 C.Vi质粒 D.Col质粒 E.K质粒 8. 关于质粒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能在胞浆中自行复制 C.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D.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E.可在细菌间转移 9. 关于转座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染色体或质粒中能转移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B.长度一般超过2kb C.除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不携带其他结构基因 D.可能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 E.是转位因子的一种 10. 关于噬菌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感染某些微生物的病毒 B.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D.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E.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良好实验系统 11. 噬菌体可用于细菌的流行病学鉴定与分型是由于噬菌体 A.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 B.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C.可通过细菌滤器 D.能裂解细菌 E.能使细菌成为溶原状态 12. 只有一个溶菌性周期的噬菌体称为 A.前噬菌体 B.毒性噬菌体 C.温和噬菌体 D.λ噬菌体 E.转导噬菌体 13. 前噬菌体是指 A.毒性噬菌体 B.温和噬菌体 C.毒性噬菌体的基因组 D.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 E.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14. 溶原性细菌是指 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2018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带解析)

专题训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血缘关系”,这里的“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 ) A.血液 B.遗传物质 C.血细胞 D.血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血缘关系的理解。血缘关系实质上是指遗传物质,血缘关系近的人,遗传物质越相似。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白毛和白毛 B.兔的白毛和黑毛 C.兔的白毛和长毛 D.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判断。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 同表现类型,即判断相对性状有三个关键点: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时三者缺一不可。选项A为同一表现类型;选项C不是同一性状;选项D 不属于同一种生物,故选B。 3.下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的代码1、2、3、4依次为( ) A.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C.遗传信息、染色体、基因、双螺旋结构

D.遗传信息、细胞核、双螺旋结构、基因 【解析】选C。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 4.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在体 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基因成对,成对的基因在成对的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选项 A中,A、a位置不同;选项B中,A与B,a与b不是一对基因;选项D中,成对基因的位置不同,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5.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C.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 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本概念 1.概念整理: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表示。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 (1)判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x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x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x )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x )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x )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 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 A. aa B. Bd C. Ff D. YY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例: (1)在二倍体的生物中,下列的基因组合中不是配子的是( B ) A.YR B. Dd C.Br D.Bt (2)鼠的毛皮黑色(M)对褐色(m)为显性,在两只杂合黑鼠的后代中,纯种黑鼠占整个黑鼠中的比例是(B ) A.1/2 B.1/3 C.1/4 D.全部

中考生物复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和变异 1.遗传的概念: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的概念: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二、生物的性状 1.概念: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 2.相对性状 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人的A、B、O血型生理特征,各种先天性行为,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的 黑色或白色等形态结构特征。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核中, 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生物,叫做转基因生物。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 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亲代遗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四、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是细胞内的一些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且同种生物细胞的形态和数目恒定。 DNA是遗传物质,它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在这条链上,又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基 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控制着生物一个具体性状。因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所以,DNA也是成对存在的,存在于DNA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图解如下: 基因 DNA 构成位于 染色体细胞核 蛋白质 2.生物体中的染色体数目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这两条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一 条来自母方。在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使产生的所有卵细胞和精

专题复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ocx

专题复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基础回顾 1、遗传、变异:概念、举例、意义(都具有普遍性) 2、几个概念: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性染色体、常染 色体直系血亲、旁系血亲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成对存在,由DNA 蛋白质构成 4、儿句重要的话语: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受环境条件影响)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主要存在于() #每种生物细胞的细胞核中都含有( )的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存在的,而牛殖细胞中都是( 存在的; #每种性状通常都是由()控制的, 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位置; #成对的染色体,一条(,一条(); #染色体的基因是通过()从亲代传到下一代。 5、遗传病的主要特点(遗传性、家族性、先天性、终身性)遗传病的预防措施;(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大) 6、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XY 女:44+X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7、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3)、有利和不利变异是针对生物木身而言的。 (4)、意义: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变 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中考对接 1、基因、DNA、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构和数量上的关系) 2.基因的传递规律 (1)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在形 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2)基因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