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专题往届试题201307

教育心理专题往届试题201307
教育心理专题往届试题201307

2019电大教育心理专题二答案

形成性考核二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题目2 自发恢复 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题目3 分化 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题目4 条件刺激的泛化 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题目5 效果律 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题目6 强化 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题目7 惩罚 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题目8 对象-对象期望 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题目9 替代学习 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题目10 行为-结局期望 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题目1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答: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1)人的经典条件反应有时可以非常迅速地形成,甚至CS-US仅仅联结一次就够了。这里的原因在于人类个体有意识,他(她)可以把实际刺激的偶然一次联结保存在头脑里,然后在头脑里浮现出这样的刺激联结景象,浮现一次就相当于这些刺激联结一次。由于人类个体可以众多次地浮现这样的景象,这就相当于众多次的实际联结,于是就人而言,为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CS-US的多次联结就未必是必要的。(2)也正因为人类个体可以在头脑里众多次地浮现CS-US的联结景象,因此CS与US在实际上的多次不联结也未必能使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消退掉,除非当事人在脑海里遗忘了这样的情景,或者虽然忘不了,但是以后这种情景再度浮现于脑海时已经不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了。这里都体现了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所起的作用。 题目12 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3

《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是指当你闭上眼睛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形象。 3、陈述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是指把一个大的信息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也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模式是指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7、程序性知识是指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件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8、概念就其最严整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定义,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陈述句,或者说命题。 9、序列行动是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 10、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 1、视觉意象是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它的特点有:(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块面的;(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小,因为命题表征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2、(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3)我们对意象能够做心里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 3、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擅长,都具备。但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精选刷题含答案bkb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单面水准尺时,可用变动仪器高法进行检核,变动仪高所测得的两次高差三差不得超过( )。 A. -5mm B.5mm C.1mm D.25mm 答案:B 2.( )是建筑物按设计标高施工的依据。 A.平面控制网 B.临时水准点 C.高控制网 答案:C 3.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仪器横轴所引起的误差称视准轴误差,也称二倍照准差,简称 (C)。 A.2A B.2B C.2C D.2D 4.一般将水准路线的观测高差与已知高差之间的差值,称为(B)。 A.高差 B.高差闭合差 C.误差 D.观测误差 5.A、B两点的高差为,如果测量两点间斜距为,则倾斜改正数应为(D)。 A. B. C. D. 6.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D)。 A.控制测量 B.高程控制测量 C.导线测量 D.平面控制测量 7.在下图中,直线AC边的象限角R AC=85°34′44″,水平角65 8 2 360 1'' ' = β,水平角 12 74 880 2'' ' = β。则直线AD的坐标方位角是(B)。 A.42°06′51″ B.130°54′12″ C.94°25′16″ D.274°25′16″ 8.进行水准测量时,若发现本测站某项限差超限,应(D)。 A.修改错误数据B.修改某记录数据 C.重测前视或后视D.立即返工重测本测站 9.下面各项中,(D)是导线外业踏勘选点时一般可以不考虑的。 A.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角度和距离测量 B.点位应选择在土质坚实并便于保存标志和安放仪器的地方 C.相邻边长应大致相等,最长边不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 D.避风条件良好,观测时不受风的影响 10.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测量仪器,在施工测量中,除能自动测距、测角和测高差三个基本操作外,(A)。 A.还能直接测量坐标 B.不能测量面积 C.不能测量对边距离 D.不能测量悬高 11.配合全站仪进行测量时,持反光镜者(B) A.应凭自己的经验移动反光镜 B.应听从观测者的指挥移动反光镜 C.左右移动听指挥 D.前后移动听指挥 12.测定(A)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A.控制点高程 B.控制点平面坐标 C.控制点之间距离 D.城市控制点坐标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 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2.测量: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的。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4.标准差:①为计算标准差,我们使原尺分数的平均值变成0,这就使不同测验的原尺分数有了统一的测量起点,于是可以开始比较了。 ②用标准差S作为测量单位,这就把度量单位统一起来了,这就实现了比较。③引进正态分布概念后,比较的结果在实际含义上将表现为总体中有多少个体(%)在特定个体i的左面或右面,从而确定该个体i的水平相对地高还是低。 ④利用以标准差为单位的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在不同单位的分数之间做比较。 ⑤标准差还能测量两个群体在某项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是否同样大。 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6.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 1.正态分布如何表明个体差异? ⑴以平均值为零点,每个人都同属的总体平均值比较;⑵两人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各自对所属平均值的差异之间的差异;⑶以标准差为单位,这可以揭示就某一特质的表现程度而言,总体中有多少人(%)在某一人之上或之下。 2.简要分析造成仿态分布的原因。 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⑴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⑵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⑶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⑷“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 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3.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肋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比等第分数好。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 4.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教育心理专题作业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一、名词解释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2.遗传是指亲代将基因传递给子代(后代)的现象。3.环境是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5.图式是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6.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8.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顺应是指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10.儿童社会化是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具有完全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的机能,当等位基因由显性和隐性基因组成时,总归表现出显性基因的作用、影响或效果。这告诉我们对一个个体来说,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差异性。比如对有些人来说,父母都不色盲,子女也不色盲,这是相似性的表现;对有些人来说,虽然父母都不色盲,但是由于父母都带有色盲的隐性基因,因此有可能遗传给子女,造成子女色盲,这就不像父母了。此外还可以造成同胞之间的相似和差异,比如在多子女家庭里,可能其他孩子都不色盲,唯有一个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差异,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就如不色盲和色盲。 2.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关于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3.简述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认为发展大部分是“由外向内”的过程,也就是“内化”。这里所谓“由外”,即个体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这既包括儿童自发的活动,也包括系统的教学;而所谓“向内”,不单单是指把比如知识学到自己“心里”来,而且更指一种“内(部)化”的过程和结果。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它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概念。 4.请写出不安全型依恋的两种不良的发展。 一是作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他们很容易作出“我是讨人嫌的”、“我是一棵路边草”之类的解释。这样的自我评价可能浇灭孩子的内心的愿望星火,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二是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把内心的愿望星火燃烧到另外一路上去,表现出敌视和和妒忌,甚至故意捣乱,直至采取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的问题行为。 5.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不同的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简述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名阶段的典型表现。 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出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 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拉大和缩小少年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及答案.docx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1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基因的显形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 作用。 2.遗传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或者说造成亲子间和家族成员间的生物性状的相似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表明人们看到了遗传造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环境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应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皮亚杰“平衡”概念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 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同化没有 使图式的结构发生变化,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图式。换言之,当学生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一种新事物时,叫做同化,打个比方,图式好比一个气球,同化好比充气;充气使气球变 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顺应从套用原有的图式为开始,而以形成新的图式为结束。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9.依恋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 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11.请按显性基因效应来举例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不完全显性的效应不造成“截然不同”,而只是程度不同。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视,这就产生了遗传

2019-2020年电大考试《建筑测量》上机考精选题库

2018电大建筑测量机考题库 判断题 1.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测量工作的本质就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3.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3600。(×) 4.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 5.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 √ )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 7.水平角是空间任两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 √ ) 8.竖盘指标差对盘左、盘右竖直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9.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10.钢尺量距中倾斜改正永远为正数。( × ) 1.在半径为10km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距离的。(√)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4.水平角观测时当偏心角和水平角是定值时,边长愈长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愈大。(×)5.指标差x对盘左、盘右竖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 6.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7.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8.观测值中误差越大,观测精度越高。(×) 9.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差相等。(×) 10.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1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向东为正。(×) 12.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13.望远镜视准轴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14.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15.测水平角的误差与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16.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17.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18.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 19.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高程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 × ) 20. 观测条件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为等精度观测。(√ ) 21. i 角误差即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 22. 水准测量的外业包括现场的观测、记录和必要的检核。(√) 23. 水准测量手簿的校核是为了检查测量结果的精度。(×) 24. 测量水平角时应以十字丝中横丝与目标的顶部标志相切。(× )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2020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是通过染色体复制和父母亲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基因的一系列运用过程,造成广大的个体差异。个体的遗传是个短暂的过程。 3、环境:是除遗传因素以外刺激个体有所反应的因素。小学儿童多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胎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大类。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 (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建筑测量试题宝典

第八章地形图的应用 判断题 在地形图中确定AB两点的实地水平距离,只能用直尺直接从地形图上量取,再根据比例尺换算。该表述( )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B 在地形图中确定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可以用图解法和解读法。该表述 ( )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A 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A.正确 B.错误 知识类别:8 难度系数:2;答案:对 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任意点的平面直角坐标。该表述 ( )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A 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任意点的高程。该表述 ( )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A 在地形图中,可以确定图上两点连线的坡度。该表述 ( )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A 地形图上量算面积的方法有:几何图形法,透明方格纸法,平行线法,土方量计算法等等,该表述()。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 ;难度系数:1 ;答案:B 在地形图中确定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图解法比解读法精度高。该表述 ( )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B 坡度一般用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其中“-”为上坡,“+”为下坡。该表述 ( )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B 用图解法确定地形图上AB直线坐标方位角时,不用求出A、B两点的平面坐标。该表述 ( ) 错误B. 正确A.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答案:A 地图的投影轴选择都一样。()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 ;答案:B 地形图的编号一般是以图的中点所处坐标为引数。() A. 正确 B. 错误 知识类别:8;难度系数:1 ;答案:B -高斯投影有误差,但这种误差可略去不计。() A. 正确 B. 错误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及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 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3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7.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9.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合成?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 11.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教育心理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专题试题 一、单选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 1.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里有染色体, 染色体里有基因; 基因里有DNA B.细胞里有基因, 基因里有DNA; DNA里有染色体 C.细胞里有染色体, 染色体里有DNA; DNA里有基因 D.染色体里有细胞, 细胞里有基因, 基因里有DNA 2.”充气使气球变大, 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 这比喻是( )。 A.图式 B.同化C.顺应 D.平衡 3.皮亚杰把( )这一认知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种道德认知水平命名为是”自律的”道德。 A.前运算阶段后期 B.具体运算阶段前期 C.具体运算阶段后期 D.形式运算阶段前期 4.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 UR表示( )。 A.无条件刺激 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 D.条件反应 5.”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是描述的是( )。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6.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7.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知识网络中的绝大多数命题都”休眠”着 B.”激活”一个命题就是把它从长时记忆调到工作记忆里来C.任何时候, 被激活的命题总是少数新知识 D.命题其实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8.日常观念一般把个体差异看作( )。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物质的差异 9.优、良、中、差的评定属于( )。 A.顺序分数 B.名义分数 C.区间分数 D.比率分数 10.为了减经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 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水准面 。 5、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标准北方向的种类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8、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 14、已知A 点高程为14.305m ,欲测设高程为15.000m 的B 点,水准仪安置在A ,B 两点中间,在A 尺读数为2.314m ,则在B 尺读数应为1.619m ,才能使B 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5、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16、经纬仪主要由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组成。 1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则第4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应配置为90°左右。 18、等高线的种类有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20、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 ,返测为112.329m ,则相对误差为1/7488。 21、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2、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3、通过 平均 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26、直线定向的标准北方向有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 坐标北 方向。 27、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 视距 。 28、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 闭合水准路线 、 附合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29、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 点向B 点进行测量,测得A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 ,且B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 ,则A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2.882 m 。 31、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 、CD 两段距离,AB 往测为476.4m ,返测为476.3m ;CD 往测为126.33m ,返测为126.3m ,则AB 比CD 丈量精度要 高 。 34、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35、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值分别为=A x 5773.633m ,=A y 4244.098m ,=B x 6190.496m ,=B y 4193.614m ,则坐标方位角=AB α353°05′41″、水平距离=AB D 419.909m 。 3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 ,则实地长度为363.4m 。 37、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38、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39、已知路线交点JD 桩号为K2+215.14,圆曲线切线长为61.75m ,圆曲线起点桩号为K2+153.39。 40、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包括量取点的三维坐标、直线的距离、直线的方位角、图形面积。 41、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 42、经纬仪的主要轴线有竖轴VV 、横轴HH 、视准轴CC 、照准部管水准器轴LL 、圆水准器轴L ’L ’。 43、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 4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 垂直 的连续封闭曲面。 45、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46、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 坐标恒大于零,将x 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 500 km 。 47、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48、钢尺量距时,如定线不准,则所量结果总是偏 大 。 49、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 横轴 。 50、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51、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之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 52、天文经纬度的基准是大地水准面,大地经纬度的基准是参考椭球面。 53、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54、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180°。 55、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现状越详细。

2018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四份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作业任务四份试题及 答案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 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 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 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 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 对象-对象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 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 行为-结局期望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二、简答题(共 7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里的作用。 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第三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机考第三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5题,共15分) 1. “小阿尔伯特案例”这个实验是()做的。 正确答案:华生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一个产生式可以有多项条件和多项行动 3. 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这意味着()。 正确答案: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 4.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这说明这个短测验()。 正确答案:一致性效度好 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 主观题 二、名词解释(共3题,共15分) 1.辨别学习(试题分值:5分) 即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的学习。在对成年人两个刺激时,只需要运用语言进行听和答即可,但对很小的小孩和动物是做不到的。 答:所谓“辨别学习”,就是从泛化走向分化的学习过程,即有机体精确地只对条件刺激作反应。 2.“行为指示子”(试题分值:5分) 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答:“行为指示子”即可“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3.陈述性知识(试题分值:5分) 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答: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1/ 3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2及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 2 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学习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 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即不良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反弹”,只要能够耐心地继续使用消退法,“老毛病”不论自发地恢复多少次,最后总能彻底消除。 3. 分化与泛化相对立的是分化,也就是对条件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即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一个分化过程就是一个辨别学习过程。 4. 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 效果律效果律的大意是: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桑代克修正了对效果律的表述,归结起来就是:虽然满意子总能加强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可是烦恼子却并不总能削弱行为与情境之间的联结。 6. 强化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 惩罚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它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8. 对象- 对象期望对象- 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 预料。 9. 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 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 10. 行为- 结局期望行为- 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 成的预料。

建筑测量试题

建筑测量周末试题 、选择题。 1.( )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A.水平面 B.参考椭球面 C.铅垂面 D.大地水准面 2.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 轴表示什么方向?()。 A. 东西 B.左右 C.南北 D.前后 3.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A.高程 B.方位角 C.已知坐标 D.未知点坐标 4.假设的平均的静止海平面称为()。 A、基准面 B、水准面 C、水平面 D、大地水准面 5.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 A.测图 B.测设 C.用图 D.识图 6.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交。 A、正 B、平行 C、重合 D、斜 7.建筑施工图中标注的某部位标高,一般都是指()。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高差 8.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A.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黄海高程系统 D.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9.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 )。 A. 绝对高程 B. 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10.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读数小,前视点B读数大,则()

A.A点比B点低 B.A 、B可能同高 C.A、B的高程取决于仪器高度 D.A 点比B点高 11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 1.401m, 则AB的高差为()m 。 A. 0.188 B. -2.614 C. -0.188 D. 2.614 12. 水准测量时,由于扶尺者向前、后倾斜,使得读数()。 A、变大B 、A、变小C 、都有可能 二、填空。 1.地下室地面标高是-2.1 米,是指_______ 高程。 2.确定地面点位的3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测定待定点的高程位置的方法有两种:高差法和_________ 。 4.水准测量时,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_______________ 前视读数。 5.水准仪的组成部分有________ 、___ 、_____ 。 6.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7.水准仪的四条轴线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 。 三、判断。 1.水准仪的视准轴应平行于水准器轴。() 2.水准仪测高程时,观察者在每次读数前后都要看一下管水准气泡是否居中。()

教育心理专题 网上作业4及答案

教育心理专题网上作业4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7道试题,共30分。) 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 个体差异=Xi-`X。 2.测量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分数而言。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4.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SD或S是标准差的缩写。σ是标准差的标记。 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6.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充分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共5道试题,共30分。) 8.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 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9.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

教育心理专题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专题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2.“一两遗传比一吨环境还重”的是(D)的代表性观点。 A.斯腾B.鲁克森伯格C.华生D.霍尔 1、如果不色盲是显性特征,色盲是隐性特征,则下面哪一项表达意味着个体将是色盲。(D) A、WW B、Ww C、Ww D、ww 2、用H2O表示水,属于布鲁纳提出的哪一种心理表征方式(D) A、动作表征 B、映象表征 C、命题表征 D、符号表征 3、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心理学家是(C)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茨基 D、巴莆洛夫 4、华生等做的“小阿尔伯特案例”说明(C)的问题。 A、条件性免疫反应 B、条件性味觉厌恶 C、条件性情绪反应 D、系统脱敏 5、在以下四种强化方式中,少一次行为就得不到强化的是(A)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6、(B)的猴子找香蕉实验表明有机体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期望。 A、柯勒 B、廷克利泡夫 C、托尔曼 D、班杜拉 7、以下属于程序性知识表征方式的是(D) A、图式 B、命题 C、意象 D、产生式 8、“男”和“女”属于(A) A、名义分数 B、顺序分数 C、区间分数 D、比率分数 9、C—类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又称为(C) A、最小基本行为目标 B、行为发展目标 C、非行为发展目标 D、以上都不是 10、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这说明这个短测验的(D)好 A、信度 B、表面效度 C、内容效度 D、一致性效度 1.有资料表明西方直到(B)世纪还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A)16B)17C)18D)192.“一两遗传比一吨环境还重”的是(D)的代表性观点。A)斯腾B)鲁克森伯格C)华生D)霍尔 1、在人类的一个成熟的性细胞里有(C)染色体。 A、23对 B、46条 C、23条 D、46条 2、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当儿童以同样的行为方式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这叫作(A)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平衡 3、皮亚杰把(C)这一认知发展阶段上出现的一种道德认知水平命名为是“自律的”道德。 A、前运算阶段后期 B、具体运算阶段前期 C、具体运算阶段后期 D、形式运算阶段前期 4、如果一名儿童在“霍丽爬树”这个故事测验里说“霍丽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会生气”,那么该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属于(B)。 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 C、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 D、社会性观点采择阶段 5、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起源虞(A)的研究。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托尔曼 6、“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描述的是(A)。 A、固定比率强化 B、可变碧绿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 D、可变时距强化 7、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是(C)做的。 A、斯金纳 B、托尔曼 C、柯勒 D、廷克利泡夫 8、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巴甫洛夫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9、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D)。 A、获得新命题 B、即或已有命题 C、把新命题与已有命题结成命题网络 D、自行派生新命题 10、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A)。 A、概化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 B、概化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是样例”。 C、无论概化还是辨别过程,都应该提供“是样例”,而不应该提供“非样例”。 D、无论概化还是辨别过程,都不应该提供“是样例”,而应该提供“非样例”。 11、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A)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特质的差异 12、从正台分布的饿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准包括了(B)人口。 A、13.59% B、34.13% C、50% D、68.26% 二、填空题 1.成熟的性细胞作(减数)分裂。 2.少年往往强调友谊的(亲密无间)和(忠诚可靠)这两个特点。 1、有丝分裂就是指细胞的成倍分裂,成熟的性细胞作减数分裂。 2、同化是指把一个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 3、儿童游戏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对应的游戏类型是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4、形成经典条件反应的关键是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 5、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律是指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6、柯勒的猩猩苏丹取香蕉的实验说明了学习中的顿悟。 7、知识一般可以表征为命题、产生式和意象。 8、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自行派生新命题。 9、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10、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11、托尔曼通过小白鼠实验提出了“心理地图”的概念。 12、命题由论点和联系两个成分构成。 13、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 14、社会遵从造成个体差异丁—型分布。 15、学校里最常使用的两类分数是等第分数和区间分数。 16、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精神文明。 1.成熟的性细胞作(减数)分裂。 2.少年往往强调友谊的(亲密无间)和(忠诚可靠)这两个特点。 1、遗传既造成相似性也造成相异性。 2、在皮亚杰看来,只有童话而无顺应,则个体的认知就只有量的变化。 3、同伴交往与亲子交往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特点是平等的自由。 4、巴甫洛夫指出人和其他动物都有处理、第一信号的系统。 5、学习者首先做出尝试,这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纲”。 6、廷克利泡夫的猴子实验表明有机体通过学习可以形成期望。 7、下图的A表示短视或工作记忆;B表示长时记忆。 8、一个产生式可以表示为如果那么……,……。 9、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可以看作回忆。 10、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11、SD过S是标准差的缩写。 12、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构成一个太阳系模型。 1、在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上,皮亚杰特别突出了一种类同于生物性成长的发展,布鲁纳则强调了学校教学,而维果茨基则重视社会历史文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2、经典条件反射作用于人时易产生一种副作用,即形成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去除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系统脱敏之类的心理治疗技术。 3、教师应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检查学生对该环节的准备状态,认识到不是重复,而是反馈才是引起学习进步的关键因子,相信奖励促进行为形成的力量比惩罚导致行为消除的力量大。 4、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观察学习过程是形成内部表征后表现为行为的,为这样一个学习涉及的心理过程有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 5、一个人的知识可以表征为命题、产生式和意象三种形式。 6、通常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可以凭经验来判断,而一致性效度和重测效度需通过计算相关系数r来判断。 7.成熟的性细胞作(减数)分裂。 8.家庭环境影响的三方面交互作用是(身体养育)×(社会交往)×认知发展 9.皮亚杰把个体认知结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命名为(形式运算)阶段。 10.布鲁纳鉴定了三种认知表征方式是(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 11.用语言来控制儿童行为的优点有(方便)、(安全)、传递和(灵活)。 12.命题的结构由(论点)和(联系)两个成分构成。前者多是名词、代词,而后者多是(动词)。 13.如何教好或学好程序性知识两种最基本的过程,即(模式识别)和(序列行动)。 14.教学内容的二维分类,其中的一维是(可说明性),另一维是(可把握性)。 三、名词解释1.基因的显性效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2.依恋:依恋是指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1、环境:环境是指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之总称。 2、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虞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3、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的形成是指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4、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是指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饿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即前面教学内容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5、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