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08-05-07 发布机构:县规划局

目录

专题一: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1.磐安县人口发展现状 (1)

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3)

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6)

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 (7)

5.规划期磐安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 (8)

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 (9)

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 (11)

专题二:磐安县城市城市用地规模专题报告

1.磐安县土地资源评价 (14)

2.磐安县土地利用现状 (15)

3.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供给需求分析 (17)

4.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规模确定 (22)

专题一:

磐安县城市人口规模专题报告

1.磐安县人口发展现状

磐安县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磐安县县域总人口和城市人口两个层次。

1.1 磐安县域总人口

磐安县现状管辖范围内的总人口,即所辖安文、尖山、新渥、方前、玉山、尚湖、仁川、大盘、冷水的总人口,据2001年统计年鉴显示:在册人口206080人,县域总面积为1196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185585人,非农人口20495人。具体见下表:

表1:磐安县人口分布一览表

1.2 磐安县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指规划范围内安文、深泽、云山、新渥等四处人口总和,2002年底总人口为5.01万人。

2.人口增长趋势特征

2.1 磐安县是一个纯山区县,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化水平较低。

在1983年恢复县建制时仅有安文一个镇。在解放以来到恢复县建制前,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口呈稳步增长趋势,除少数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

10‰~32‰之间,从1949年~1982年的33年中,全县人口从10.54万人增至19.14万人,净增8.6万人,增长了81.6%。在1983年~2001年间人口增长率有大幅度下降,且增长趋势稳定,在这18年中,人口增长2.9万人,年递增率4‰。

表2:1996-2001年磐安县人口状况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及1998-2002年《磐安统计年鉴》

2.2 磐安县在册人口增长主要以自然增长方式为主

磐安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大,故人口机械增长率总体上很低,可以忽略,大致按照迁入迁出平衡计算,故本地区人口发展以自然增长为主。而近期劳务输出人口有增长明显趋势。

2.3 区外来的暂住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安文镇。

2.4 人口的地域分布差异比较明显

磐安县人口的地域差异突出,按照人口密度衡量,全县域人口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据体为:

人口密度250~400人/平方公里的地区有:安文、新渥、尖山、深泽、玉山、胡宅;

人口密度150~250人/平方公里的地区有:冷水、尚湖;

人口密度100~1500人/平方公里的地区有:双峰、仁川、双溪、窈川、大盘、九和;

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地区有:墨林、盘峰、维新、高二、方前;

表3:2001年底磐安县人口密度一览表

2.5 县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磐安县经济的发展

2001年磐安县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较低,仅为30%左右,低于全国城市平均城市化水平31%,同时低于金华市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相对滞后,影响了磐安县区域经济有效需求的扩大,并已开始制约磐安县社会经济发展。

3.人口、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3.1 增长率的比较

从下表可以看出:磐安县自九十年代以来,GDP增长率大于人均GDP增长率,并且这两者总体上大于就业增长率,前三者总体上大于户籍人口的增长率。

3.2 增长率的相关性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以下相关性结论:磐安县GDP增长和人均GDP增长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

就业增长率和户籍人口增长率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2;

GDP和就业、户籍人口增长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601;

人均GDP和就业、户籍人口增长率存在负相关性,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0.604。

3.3 相互关系特征分析

磐安县经济增长主要途径为通过扩大投资规模等外延方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比来实现,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发展规模不够,生态加工业发展仍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社会对于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并不强烈,而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正逐步提高,导致人口与就业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表4:人口经济关系相关分析对照表

4.县域人口规模预测原则

4.1 遵循人口发展规律和国家计划生育有关政策

人口增长包括出生、死亡和机械变化三个因素,既受生产经济条件制约,也受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制约。磐安县人口死亡率基本下降到了较低且相对稳定的水平上,除机械变动对人口增长有一定的影响外,未来人口关键在于人口的出生,即决定于全县现有和将有多少育龄妇女,以及每个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从前述磐安县人口发展阶段来看,70年代前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经陆续进入婚育期,加之地区妇女生育年龄较早,22-25岁是生育高峰期,磐安县处于生育高峰期的妇女人数呈缓慢增长趋势,1997年后微降,按照计划生育政策,妇女生育水平下降,可望到2010年稳定下来。预测2010年到2020年人口发展处于稳定增长时期。

4.2 与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反馈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全省2010年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达到46%~48%,金华市2010年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达到40%~41%,2002年磐安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5%。根据该规划对于金华市,以及金华市对于磐安县的人口规模数量进行比较,本次规划将确定的磐安县域总人口规模将对此进行分析并考虑这一指标。

4.3 与磐安县第十个五年计划相协调反馈

磐安县第十个五年计划中确定磐安县人口增长率到2005年为5.2‰,2005年人口控制在20.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4%。

4.4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弹性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磐安县全县人口的发展除了应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外,还受到各种政策的影响、各种发展机遇的冲击以及生态环境容量的约束。因此,人口发展的预测数值应留有弹性和一定的余地,并预留一定的幅度。

5.规划期磐安县人口增长途径分析

5.1 自然增长将是县域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83年前,磐安县人口的发展速度为10~32%,1983年至2001年间人口增长有大幅度下降,且趋势稳定,90年代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5‰上下,稳中有降,人口机械增长基本持平,总人口发展速度趋于下降。今后20年,随着磐安县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育观的改变,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将进一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总量基数和增长率基数较高,县域人口增长的绝对量仍不会减少,并且将成为县域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5.2 人口机械增长和外来暂住人口的比例均较小

随着磐安县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县城中心城功能的进一步极化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周边邻近地区迁移过来的机械人口的数量将会有所上升,外来打工的人口随不如山区以外地区那样大量增加,但也不会出现大量流出,甚至也会有一定数量增加。从长远来看,考虑到磐安县地处山区,从全国人口迁移发展态势来看属于人口流出地区,但是由于磐安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在未来应是区域内发展潜力较大地区,还将会吸引相对落后地区的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因此,规划期内人口流入、流出数量相差不会太多,在全县县域范围内持平,人口机械增长可以忽略不计。外来暂住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也将很低。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全县人口的发展速度仍将维持在一定水平。据此分析和历史趋势外推法确定:城镇人口增长率近期取5%,远期3.5%。

6.县域总人口和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

6.1 县域总人口预测

根据对于磐安县人口增长途径的分析,本次磐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对县域人口规模预测拟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即:发展速度预测法和时间序列法两种方法预测。

(1)发展速度预测法

发展速度预测法是根据人口的综合增长速度来测算人口的一种常用方法,具体公式为:

P=P0(1+X+Y)n

P:总人口

P0:2002年县域人口

X+Y:人口综合增长率

将数据代入公式,用速度预测法预测结果情况如下

近期(2003年-2010年)增长率取7.0‰,2010年县域规划人口21.65万人;

中期(2010年-2015年)增长率取6.5‰,2015年县域规划人口22.36万人;

远期(2015年-2020年)增长率取6.0‰,2020年县域规划人口23.04万人。

(2)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利用较长时间段上,预测数值与时间数值之间的相关规律进行测算的一种方法,适宜于人口总量的发展预测。将磐安县历年的总人口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相关模拟,得出人口预测值为2010年21.65万人,2015年为22.04万人,2020年为22.88万人左右。

综合以上测算,考虑到速度预测法较符合磐安县发展实际和接近其他方法的测算,而趋势外推法的数据样本数量受到限制,有可能存在失准。故以发展速度预测法为基准,规划预测磐安县域总人口为:

2010年:21.65万人;

2015年:22.36万人;

2020年:23.04万人。

6.2 县域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

为执行建设部关于城市人口的构成规定和适应未来户籍制度变化等特点,规划以镇区驻地人口作为测算城市化水平的标准。

针对目前统计数据中,具有足够时间长度和历史可比性的资料是现行口径的非农业人口数据的特点,采用非农业人口增长作为预测县域城市化水平的主要依据,然后依非农业人口的经验比例关系折算为城市人口,以此计算城市化水平。

本次规划预测城市化水平采用人口转移法,公式为:

UL={[P01(1+X1)n/K1] [P02(1+X2)n/K2]}/P

UL:城镇化水平

P01:基准期中心城非农业人口数,2002年为

P02:基准期中心城外县域其他乡镇非农业人口数,2002年为

X1:中心城非农业人口增长率

X2:县域其他乡镇非农业人口增长率

n :预测年数

K1:非农业人口占中心城常住人口的比例

K2:非农业人口占乡镇常住人口的比例

P:全市总人口

规划确定首选期为2002年,2002年中心城城市人口=城区非农业人口+城区农业人口+城区暂住人口。

7.县城城区的人口预测

7.1 县城城区现状人口规模

根据"五普"口径,到2002年底磐安县县城人口共计5.01万人,其中:安文镇3.11万人;深泽乡0.93万人;云山办事处0.23万人;新渥0.74万人。

7.2 县城城区城市人口预测

对磐安县城区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拟采用2种方法,即:综合分析法,产业规模分析法。

(1)综合分析法

本次规划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人口发展的特点,依据县城城区人口的历史统计数据,在采用传统预测方法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问题:--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强化,将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的聚集进展,吸引外部人口迁入城市或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如附近乡镇的部分农村人口。

--城区作为县域城镇体系规的主要部分,受县域总人口规模控制力度和县域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双重制约。

--从生态环境容量和水资源供给的角度出发,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应有一定的限度和远景门槛值。

规划分析磐安县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将继续降低,今后城市人口增长主要以机械增长为主,企业迁城人口尚可增加,此外还有部分外来就业就读的一年以上暂住人口也将有一定增长。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计算如下:

根据人口发展的态势,规划采用增长率法预测县域人口的变动,公式为

Pn=Po(1+α+β)n

式中:Pn-规划期末人口数;

Po-规划起始期人口基数;

α-人口自然增长率;

β-人口机械增长率;

n-规划年限;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6-2001年分别为6.42‰、5.39‰、4.04‰、

5.19‰、5.31‰、3.50‰,人口自然增长总的来说虽然呈降低趋势,而且今后自然增长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据此分析确定:近期(2003年-2010年)自然增长率取4.50‰;中期(2010年-2015年)自然增长率取4.00‰;远期(2015年-2020年)自然增长率取3.50‰。

人口机械增长率在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较快,增长较快的城市人口年增长率在60‰以上,比如义乌、余姚、东阳、永康、桐乡等,增长速度中等的增长率在30-60‰之间,如嵊州、平湖、兰溪、龙泉等,增长较慢的县城增长率在30‰以下,如新昌、缙云等。从磐安的实际情况来看,增长速度较快(1982-1990年98.6‰,

1991-1996年75.5‰)目前,在市场经济的大好前景下,制约磐安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设施明显显现,磐安县将在前面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形成新一轮的开发,而

由于有前十年的基础,发展的规模不一定会超过前十年。另外考虑磐安县县城的发展条件和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趋势,预计人口机械增长率近期(2003年-2010年)取50‰;中期(2010年-2015年)取40‰;远期(2015年-2020年)取30‰。

由此计算得出预测人口:

2010年磐安县城城区人口为:8.3万人

2015年磐安县城城区人口为:9.6万人

2020年磐安县城城区人口为:10.0万人

7.3 生态产业区人口规模预测

由于规划深泽及新渥为生态产业区,而鉴于生态产业区的特殊性,考虑应用劳动平衡法或职工带眷系数法来平衡,其中职工带眷系数法的公式为:

规划总人口=带眷职工人数X(1+带眷数)+单身职工

表5:职工带眷有关指标表

根据上表及公式,可以得出深泽及新渥片区的预测人口约为

2010年:4.0万人

2015年:6.5万人

2020年:8.0万人

而通过综合分析法可以得出磐安县县城除去深泽及新渥片区的预测人口为:

2010年:4.0万人

2015年:4.5万人

2020年:5.0万人

综合各种方法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规划用地范围上的变化及人口预测方式,确定规划人口规模为:

近期(2010年):8.0万人;

中期(2015年):11.0万人;

远期(2020年)13.0万人。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可编辑 UDC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P CJXXXXX—XX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Code for 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ing (讨论稿) 200X-XX-XX 发布200X-XX-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Code for 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ing CJXXXXX—X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X年X月X日 中国×××出版社 200×年北京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被确定为《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的主编单位,并会同哈尔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共同编制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在深入总结国内城市规划中有关人口预测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进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人口统计标准,预测方法的选取、使用和表达、成果的校验和表达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交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4楼东,邮政编码:518034)。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规范措施分析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规范措施分析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规范措施分析摘要: 城市人口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合理的预测城市人口对于城市合理的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中应进行规范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 人口预测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和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从而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同步提高,人口不断的向城市集聚,致使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因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主要是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确定的,因此,人口规模预测成为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 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预测的不准确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人口规模预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对其中人口规模预测的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评定以后主要概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概念不统一 一般来说,提到城市人口规模,往往会涉及到两种概念:人口概念以及空间概念。从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案例来看,两种概念的 运用出现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就人口概念来说,就有总人口、常住城市人口以及非农人口实际居住人口、暂住人口、户籍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等概念。就城市空间范围的概念来说,就有规划区、市区、主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市域等多个概念。那么将人口概念与空间概念相结合以后,组合起来的概念就更加复杂,而就目前的城市规划而言,“城市人口”的概念非常的笼统、模糊,在人口规模统计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分歧,由于运用的不一致,与统计部门的数据结果缺乏相应的统一。统计口径不一致,基础数据误差较大除了运用的概念过多、过于复杂、不统一所导致的概念的混乱之外,还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导致同一城市的不同部门统计出不同的数据。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第一,现行的统计口径的设置主要是以行政区范围为主要标准,但是行政区范围常常将非农业人口包括在内,这样的话就与城市建成区人口统计有分歧;第二,农业人口以及非农业人口的统计问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只将非农业人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演示教学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一、人口与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镇域现状人口 1、户籍人口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户籍人口总数共31059人,其中户籍农业人口28761人,户籍非农业人口2298人,户籍户数共8321户,户均人口3.73人。 2、登记暂住人口 截至2012年底,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共154人。 3、镇域人口总数 截至2012年底,XX镇域总人口共31213人,其中户籍人口31059人,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数共154人。 XX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一览表(单位:人)

资料来源:XX派出所(二)镇区现状人口 至2012年底,XX规划镇区范围内共有人口约0.6万人。其中: 1、XX居委人口2298人。 2、登记外来暂住人口154人。 3、镇区周边与镇区呈连片发展、联系紧密的部分自然村人口(包括XX村、^),约3500人。 二、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一)镇域户籍人口增长预测 XX镇户籍人口数据具有较好连续性,假定户籍迁入迁出制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户籍人口增长外部环境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对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综合确定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1、线性回归模型 P t = a + bt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线性回归公式:P t = 321.43t -614695.73

根据线性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2、对数回归模型 P t = a*Ln(t) + b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对数回归公式: 4876743.35 P t = 645305.51*Ln(t)– 3、指数回归模型 P t = a*e bt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 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指数回归公式:

浅议城市中心区合理人口规模估算讲解

浅议城市中心区合理人口规模的估算 ——以锦州老城区更新规划为例 王向坤 Wang Xiangkun 【摘要】通常情况下,城市合理人口规模估算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均为增长型模型,较适于大范围的人口总量估算,此类推算方法虽然保证了较强的实用性,但不能通 过合理人口规模来指导规划对城市用地功能结构的调整,是基于居住用地现状 的一种妥协方案。而对于城市中心区等过密疏解型人口规模测算,则较缺乏相 应的理论模型支撑,本次规划将尝试通过中心城区用地空间约束、生态环境约 束以及近几年对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来预估锦州中心 城区的人口规模,以求较明确的锦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人口规模疏解估算 1)背景综述 辽宁省“五点一线”构想的提出,给锦州市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如火如荼,而中心城区作为锦州市的核心功能区,因人口密度过大及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大量城市问题,使其已无法适应未来城市的快速发展。2005年3月16日,辽宁省专门出台了《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将辽宁省棚户区改造推向了高潮。面对全新的历史机遇,如何巩固和强化辽西五市传统中心城市优势,锦州市中心城区的更新发展尤为重要。 2)研究方法 针对锦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发展现状,基于多种单因子约束分析,估算适宜人口规模,并通过

多种方法及指标校核,最终判定锦州市中心城区合理人口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宜的人口疏解及调配方案。 3)两种疏解型人口规模估算方法:空间用地瓶颈约束法;环境品质瓶颈约束法。 4)两种人口规模校核方法:社区规模校核法;就业岗位校核法。 5)人口现状 a)人口构成 锦州中心城区共含两大区12个街道。两区为凌河区和古塔区,凌河区下辖5个街道,分别为凌安街道、龙江街道、菊园街道、榴花街道、锦铁街道,人口约22.5万人;古塔区下辖7个街道,分别为站前街道、保安街道、天安街道、饶阳街道、北街街道、南街街道和士英街道,人口约17.5万人。两区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其中规划范围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总人口约39.03万人,18岁以下人口约5.2万人,18-35岁人口约9.2万人,35-60岁人口约18.1万人,60岁以上人口约6.6万人。 b)人口分布 规划区内实际人口密度为3.8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为古塔区天安街道,达到7.0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低的为凌河区菊园街道,但也达到了1.7万人/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人口密度超过4万人/平方公里的共有8个街道,人口密度在4万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四个街道。(表1、图1)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

总则 1.0.4与本规程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有:《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另外,有关部颁规章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和《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国统字(2006)60号)。 2 术语 2.0.1~2.0.2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故根据需要本规程对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概念进行了说明。 2.0.3规划范围:是本规程专门规定并使用的一个术语,是指对应于人口规模统计的一个基本空间范围;是因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具有不同的规划空间范围,而规程表达中又需要一个统一的说法而设;曾想用规划区,但又唯恐造成与城市规划区概念的混淆,故而采用了规划范围这个概念。 2.0.5关于流动人口,目前我国规划界和人口学界有不同的理解,区别在于流动人口与暂住人口之间是否有包容关系。为了统一概念,这里采用的是人口学的定义,即流动人口中包含了暂住人口;或者说暂住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一部分。 在公安人口统计上,暂住人口通常按照不同的暂住时限进行统计,如有一年以上、半年以上、三个月以上、一个月以上等不同的暂住人口。2.0.6关于常住人口,目前规划界和人口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关键也在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及流动人口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规划界一直把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作为三个并列概念,认为三者之间是没有交叉和重叠关系的,而在人口学研究以及现实的人口统计上并不是这样。这里采用的基本上是人口统计上的概念;但结合城市规划的需要,在居住时限上做出了“半年以上”的具体要求。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法》中,采用的是“非农人口”的概念,目前我国一

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 (2)

城市人口预测的方法 方法名称适用条件计算公式 综合增长率法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城市 P t=P0(1+r)n P 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人口规模r—人口综合年均增长率n—预测年限(t n-t0) 时间序列法1、城市人口有长时间的统计 2、人口数据起伏不大 3、未来发展趋势不会有较大变化 P t=a+bY t P 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Y t—预测目标年份 a、b—参数 增长曲线法较为成熟的城市的人口预测 P t=P m/1+aP m b n P m—城市最大人口容量n—预测年限(n=t-t0,为预测基准年份,t为预测目标年 份) 劳动平衡法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 的原则基础上 职工带眷系数法 1、新建工矿城镇 2、根据建设的企业规模推算建成 后的城镇人口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 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 工 姓名:王婷婷 学号:20130514008 专业:城乡规划

题目:预测重庆市綦江县2020年的人口规模。 綦江县2005年-2014年的人口数据如下表: 年份城市人口(万人)年份城市人口(万人)200583.32201084.31 200683.53201180.01 200770.962012107.59 200883.282013107.87 200983.92014109.15 方法一:(综合增长率法) 解:由方程式83.32(x+1)^5=83.9 和84.31(y+1)^5=109.15 可解得x=13.88‰,y=53‰,则可得綦江县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88‰和53‰. 中方案:按照10年的平均年综合增长率形成人口预测的中方案: r中=(13.88‰+53‰)/2=33.44‰。 因此根据综合增长率法预测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如下: 城市人口规模=109.15×(1+33.44‰)^6=132.96万人。 方法二(时间序列法) 由綦江县2005-2014年的人口数据分析得到如下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图: 由时间序列拟合图得出R2=0.60863,则可以进行预测,拟合出方程 y=3.4945x-6932.9,由此可得出a=-6932.9,b=3.4945. 则:綦江县2020年的人口规模=3.4945×2020-6932.9=125.99(万人)

人口预测与分析的方法

城镇规划中人口规模分析与预测 王炜1, 纪江海1, 冯洪海1, 王广和1, 陈会云2 (11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1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畜牧站,河北迁安063000) 摘要:结合我国当前形势,对城镇规划中的人口规模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指出了人口规模的预测决定了城镇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合理的人口规模能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分析了我国现状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几个实用方法:平均增长法、带眷系数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和劳动平衡法。这些方法简明,易于使用,在实践工作中,常以几种方法同时应用,并互相校核,对于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城镇,还应以城镇环境容量进行校核,最后方可确定合理的城镇人口规模。关键词:人口规模;分析;预测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Theanalysisandforecastinthescopeofpopulationontownplanning WANGWei1,JIJiang2hai1,FENGHong2hai1,WANGGuang2he1,CHENHui2yun2 (11CollegeofUrbanandRuralConstruction,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Baoding071001,China; 21AnimalDepartmentofQiananTownofHebeiProvince,Qianan06300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sedandforecastedthescopeofpopulationontownplanning,combiningwitht hecurrentsituationofourcountry1Itpointedoutthatthescopeofpopulationdecidesthescopeoflandan din2frastructure1Thereasonablepopulation’sscopecanpromoteeconomy,societyandenvironmentoftowncoordi2nately,whichshowedthatthesc opeofpopulationisveryimportant1Thisarticleanalysedtheproblemincur2rentscopeofpopulationan dputforwardseveralpracticalmethodsofforecastingthescopeofpopulation.Thosemethodsareconcis e,practicalandcanbeappliedandcheckedseveralmethodsatsametime,soastodefinereasonablescope ofpopulation1 Keywords:thescopeofpopulation;analyse;forecast 人口规模的分析和预测是城镇规划中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进行城镇规划之前,必需在搜集基础资料 的基础上,比较准确合理地预测出城镇的人口规模,才能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的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外地人口到城镇中定居或暂居,使城镇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但外来暂住人口是很难掌握的因素,在预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增大了科学预测城镇人口规模的难度。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简便方法,成了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1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的重要性 城镇人口规模决定了城镇用地规模,也直接影响着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如果城镇人口规模把握不准,预测规模偏低,就会造成城镇用地紧张,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账,影响城镇正常有序地发展。但如果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值偏高,片面追求人口多、楼层高、贪大求洋的倾向,就会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使部分基础设施闲置或利用率很低,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城镇人口规模预测还关系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发挥。在社会效益方面城镇人口规模与公共绿地的面积、道路铺设率的程度、电话普及率、自来水普及率、燃气使用率的状况以及小学、托幼、文化站、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和城市化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效益方面,目前城镇中主要存在乡镇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小、粗放经营、产值较低,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尚不完善,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还比较低等问题。中央最近提出发展经济要变粗放型为效益型,经济总量的增长不能单靠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而要靠增加技术含量和提高效益。这要求我们在预测城镇人口规模时要注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在研究城镇人口量的同时,还要研究人口的质,考虑人均产出问题[1]。人口规模预测与环境也有极大关系,城镇人口的过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讲解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84号)的要求,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被确定为《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的主编单位,并会同哈尔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共同编制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在深入总结国内城市规划中有关人口预测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进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人口统计标准,预测方法的选取、使用和表达、成果的校验和表达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交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4楼东,邮政编码:518034)。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参编单位: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主要起草人: 1 总则 1.0.1 为规范我国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人口规模预测,提高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促进城市规划人均指标的规范化与合理化,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总体规划阶段的人口规模预测。 1.0.3 城市人口规模预测应坚持科学和合理的原则,充分研究城市人口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未来人口变化的影响要素与发展趋势,在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选取和使用、结果确定和表达上做到规范和有据可依。 1.0.4 在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过程中,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市(县)域 City (County) Administrative Area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和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来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或方法。城市人口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它既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又是确定总体规划中的具体技术指标与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含义 城市人口预测(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2、传统人口预测方法 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包括平均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和劳动平衡法等。1)平均增长率法 在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对人口规模预测的常见方法之一为平均增长率法,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增长率。人口规模预测公式为:P = P0 (1 + K1 + K2)n。式中,P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P0 为城市现状人口规模,K1 为城市年平均自然增长率,K2 为城市年平均机械增长率,n 为规划年限。这种方法适合初步经济发展稳定的城市,人口增长会逐步增加,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但是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人口结构逐步趋于老龄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越来越慢,不可能都以平均的速度增长。若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则可按预见的趋势改变人口增长率进行测算。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它对人口增长率的精度要求较高。 2)带眷系数法 带眷系数法是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计算的。当建设项目已经落实,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稳定的情况下,宜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发展规模。计算时应分析从业人员的来源、婚育、落户等状况以及城镇的生活环境和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增加的从业人员及其带眷系数。 具体预测公式为:P =P1 (1 + a) + P2 + P3。 式中,P为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P1 为带眷职工人数,a 为带眷系数,P2 为单身职工人数,P3 为规划期末城镇其他人口数。 职工带眷系数法主要用于新建工矿城镇,有利于确定住户居住形式,估算新建工业企业、小城镇发展规模,但不适合对已经建好的整个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3)剩余劳动力转化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具体预测公式为:P = P0 (1 + K)n+ Z[ f·P1 (1 + k)n- s/ b ]。 式中,P为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 P0 为现状城镇人口规模;K为城镇人口的综合增长率;Z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镇比例;f 为农业劳动力占周围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45 % —50 %;P1 为城镇周围农村现状人口总数;k 为城镇周围农村的自然增长率;s 为城镇周围农村的耕地面积;b 为每个劳动力额定担负的耕地数量,一般为1. 4—1. 7hm2;n 为规划年限。这种方法适合对具有剩余劳动力的小城镇人口规模进行预测,不适合对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城市人口规模进行预测。 4)劳动平衡法 劳动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由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方法

附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方法 1、预测城市人口规模方法简要回顾 合理地、比较准确地确定城市人口规模是非常困难的工作,人们一直在寻求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建立了很多的模型`公式。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计算人口规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时间序列 从人口增长与时间变化的关系中找出两者之间的规律,建立数学公式来进行推算。这种方法要求城市人口要有较长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而且人口数据没有大的起伏。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展因素缓和的城市。 2.相关分析法(间接推算法) 影响城市人口规模的因素太复杂,无法直接计算,因此就找出与人口关系密切、有较长时序的统计数据,且易于把握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如就业、产值等。该方法适用于影响因素的个数及作用大小较为确定的城市,如工矿城市、海港城市。 3.区位法 根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来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析预测。如有确定城市规模分布模式的“等级——大小”模式、“断裂点”分布模式。该方法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接近克里斯塔中心地理论模式地区的城市。 “等级——大小”模式的计算公式为: P m r == P 1 /r 式中P 1———— 某国或某区域内最大城市或第一等级城市的人口; P r———— 等级为R的城市人口; M———常数 “断裂点”分布模式的计算公式为: P 1=(r 1 /r 2 )P 2 式中P 1 ——城市1的人口规模; P 2————— 城市2的人口规模; r 1—————— 断裂点到城市1的距离; r 2 ———断裂点到城市2的距离。 4.劳动平衡法 用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及总人口的比例关系来确定人口规模。其计算公式为: P=J.a 式中P———规划期末人口; J———规划的基本人口; a———基本人口百分比的倒数。 本方法适用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人口规模的计算,特别是用于资源型城市效果会更好一些。但目前实行市场经济,劳动平衡法就很少有人用了。 5.类比法 选择发展条件、现状规模和性质相似的城市进行对比分析,从己知的城市人口规模来推算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此方法只适用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校核。对某个城市进行人口规模预测时不能用这种方法。 6.环境容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