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通知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通知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通知

关于推荐2010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展2010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评审工作的通知》(京教高〔2010〕19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市教委决定继续开展2010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评审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推荐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内容

高职教学团队要按照建设内容要求,通过建设“双师”架构特征、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加强高职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努力造就一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首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1.“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开展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着。团队人数原则上以5-7人为宜。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

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课程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5. 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申报限额

2010年市教委将评审、资助80个左右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我院按规定向市教委推荐1个。已经获得2007年至2009年的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可以申请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名额1个。

根据教育部分配名额,市教委将择优推荐68个教学团队(其中高职教学团队不少于1个)参加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评审。

三、评选方法与申报材料

(一)2010年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采取以学校建设为主,市教委组织进行评审立项的方式进行。我院采取教学单位申报,学院择优向市教委推荐的方式进行。

(二)申报材料

1.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推荐表一式一份;

2.其他支撑材料:“高职推荐表”中“二、团队组成”“三、人才培养情况”所涉及项目的相关支撑材料(含团队主要成员本年度承担教学任务的课表复印件)。

(三)申报时间:

我院申报受理截止时间为3月8日,逾期不报视为放弃。

(四)材料申报地点:组织人事处师资科

南区:王国芹(-659)北区:王平平()

北苑分院:任春(-8213)

清河分院:曹红梅()

?

二Ο一Ο年三月一日

附件:《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推荐表》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推荐表

(高职)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所在院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

填表说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

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学校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成果等必须填写2005年以来的情况,

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

二、团队组成

1.团队成员。本教学团队共人(含团队带头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人,占 %,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人,占 %。

三、人才培养情况

四、技术服务情况

五、团队建设规划(含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六、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

七、评价、推荐意见

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XXXX学校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桂教高教〔2008〕22号)精神,加强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通过建立学校、自治区、国家三级教学团队体系,形成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团队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条团队及组成。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专兼结合的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团队规模适度,一般由8~15名成员组成,成员职称、年龄、学缘结构

合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原则上不少于2人;教学团队成员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 第四条带头人。每个教学团队设臵团队带头人1名。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副高级或以上职称,致力于本团队建设,担任核心课程的主讲任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优良。 (二)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熟悉本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有明确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改革意识强,目标明确。 (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在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能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指导本团队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四)具有本专业(课程)领域较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积极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 (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获得者。 2.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网络公开课)负责人/主讲教师。 3.校级及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负责人。 4.校级及以上教研项目主持人。 第五条成员。团队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2019)

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2019) 一、申报条件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 1 -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基地、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6.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申报限额 本次拟评选省级教学团队15个,每个高校限报2个教学团队参加评选。已获省级教学团队的不再重复申报。 三、申报时间 2019年5月27日前,学校从校级教学团队中遴选产生省级教学团队推荐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所有材料以推荐公文一式1份报送省教育厅高教处,逾期不再受理。 - 2 -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附件3: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教学团队是开展教学建设、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其工作目标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开发、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结合实际教学和相关建设工作,培育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等为主要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良好合作精神,年龄、职称及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人员组合。 一、建设内容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促进提高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质量为主要任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团队人员结构。突出团队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建立合理的教学人员梯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2.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中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实行完整、有效、常规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追求优秀的教学效果。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一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 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 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 与培养;3. 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 师成长;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 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积极编写、 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 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 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 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 承 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 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 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 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 质量。 4.规划、 组织教学研究, 在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 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二(一)团队设置特色本专业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 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 现有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11 人,副教授 6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 81%;博士 11 人, 占教师总人数的 52%;硕士 6 人。 其中 50 岁以上 3 人,占 14% ;40-50 岁 12 人,占 57% ,40 岁以下 6 人,占 28% 。 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示范院校建设中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

示X院校建设中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 人力资源处翟斌汤晓伟 随着创建国家示X高职院校步伐的逐步加快,如何创建一支能培养适应企业专业岗位需要的,适应企业专业岗位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优秀教学团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国家示X高职院校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大局。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使命。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高素质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快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要始终围绕“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这一主线。因此,优秀教学团队在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逐步加大聘请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通过访问工程师等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在建立一支数量稳定、技能高超的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聘请兼职教师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力补充,但不是根据途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在专而不在兼,即注重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层次的提高。

一、建设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从培养学生未来岗位核心能力分析,学院要建设一支优秀教学团队,就必须有一批来自行业、企业精通生产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他们懂技术、知工艺、掌握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了解本专业岗位及岗位群对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这些能力是现有专业教师所欠缺的,所以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来自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团队中来,结构上要专兼结合,比例上争取各占50%。 1.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在分析本专业岗位、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调研,从被调企业中寻找一批精通本专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在征得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本人同意后将其信息报学院人力资源处备案,经学院考核通过后确定为备选兼职教师,将其信息录入到兼职教师资源库,并根据其特长确定为专业教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入库兼职教师数量应不低于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总数150%。 2.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 ①聘任 由于企业与学院工作日完全重合,要聘请的技术骨干不可能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有大段的时间集中授课,这就给聘请兼职教师增加了困难,只有打破原有的五天工作日,采用弹性时间授课,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此外,还可根据兼职教师的时间,应灵活机动地开设各种专业讲座,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及技术要点,从而

基于团队效能的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_易璐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第36卷第6期 2015年12月 Vol.36,No.6Dec. 2015 对于各高校来说,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能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四大高校基本职能中发挥出更佳的效能。而这样的团队的形成,离不开各教学团队人才的优化组合、人力的鼓舞刺激、人情的激发融通、人性的尊重满足、人格的健全完善[1]。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学团队的效能,对于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教学团队效能的界定 少数学者狭义地认为团队绩效即团队效能,使用单一维度来衡量效能。目前,学者们大多从广义上对团队效能进行二维或三维的界定,他们认为团队效能是团队能有效地为其服务对象服务的程度,包括团队绩效、成员态度与成员行为三大方面。 高校教学团队效能指的是在各学科(专业)明确学术带头人,打造教师梯队,搭建教学科研任务平台,通过相互间的交流、研讨、合作,大力推进教学与科研在团队中的传、帮、带作用,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推动资深教师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整体效能,以实现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 二、教学团队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团队的效能提升对于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建设、教师个人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影响教师团队效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五类:即团队目标与任务、团队组成与结构、团队文化与规范、团队协作与沟通、团队领导与协调。 (一)团队目标与任务 一个共同、明确的目标能够对团队产生巨大的 影响力,能为团队指明奋斗的方向,并激励团队成员不断向上发展[3]。在团队目标设置的同时,需结合团队成员的自身能力和团队总体建设目标,科学设置团队目标与任务,使团队成员明确目标,明确职责,通过共同努力,产生高绩效。 (二)团队组成与结构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其个人在教学团队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的。要更好地发挥团队效能,必须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注重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使其在年龄、知识、能力、经验和思维方式上实现最佳组合,才能让团队成员做出更大贡献。 (三)团队文化与规范 团队文化是团队的灵魂,影响着团队成员的态 收稿日期:2015-07-29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3ZD3L023)作者简介:易璐(1982-),女,讲师,主要从事项目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yilu991@https://www.360docs.net/doc/cd4824608.html,. 文章编号:2095-3046(2015)06-0090-04DOI :10.13265/j.cnki.jxlgdxxb.2015.06.018 基于团队效能的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易璐a , 刘志刚b (江西理工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学生工作部,江西赣州341000) 摘 要:影响高校教学团队效能的因素包括团队目标与任务、团队组成与结构、团队文化与规范、 团队协作与沟通和团队领导与协调。一个和谐互助、创新进取的优秀教学团队,能够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培养优秀人才中发挥出更高的效能。基于构建团队效能的优化模型,可通过加强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优化团队知识、学术实践等结构,完善各种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团队文化建设等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团队效能。关键词:团队效能;影响因素;优化模型;团队建设;提升策略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教学团队是开展教学建设、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其工作目标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开发、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结合实际教学和相关建设工作,培育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等为主要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良好合作精神,年龄、职称及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人员组合。 一、建设内容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促进提高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质量为主要任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人员结构。突出团队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建立合理的教学人员梯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2.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

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中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实行完整、有效、常规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追求优秀的教学效果。 3.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研发和课程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成效显着,争取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成果。 4.教学与学术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把教研和教改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争取并承担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能力的转化。 二、申报条件 申报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教学组织,应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已具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和明显优势。要具备以下条件:1.团队结构优化:团队组织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形成,成员在5人以上(含5人),相对稳定;工作目标明确、统一,协作氛围好,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着。 教学团队申报主体应是以某一教学组织内(如系、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或工程训练中心等)承担某一课程(群)或专业主干系列课程教学任务为主要职能的相关全体人员的组合。 2.整体素质较高:团队成员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整体优势突显。 3.带头人能力强:团队带头人为正高级职称,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与管理领导能力,凝聚力强;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坚持从事

学院教学团队申报指南2018

学院教学团队申报指南(2018) 一、申报条件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科、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研究中心或课程群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副教授以上职称,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个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

教改项目、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基地、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院级教材或和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6.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申报限额 各系部只限推荐2个教学团队参加评选。已获院、省级教学团队的不再重复申报。 三、提交材料清单 1、推荐表 2、所有能支撑成果、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教学改革、团队建设等情况的电子版(照片、扫描件等,分类汇总) 3、团队成员简介(含照片)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近三年) 一、学科与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成果主要有: 科研项目鉴定2项;新立项课题7项,包括:省基金项目2项、省厅局计划项目3项等,新增科研合同总经费137万元,具体如下: 鉴定项目: 1.时滞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6057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鉴定, 2007.1 2.循证医学样本网页收集、分类和相关智能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作子课题鉴 定, 2007.12 新立项主要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37万元): 1.仿人智能控制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Y2006G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9 (5万) 2.复杂信号的智能处理及预测控制,Y2006G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2009 (5万) 3.嵌入式仿人智能控制仪表的研究(J06G09),山东省教育厅,2006-2008(6万) 4.苹果配重系统开发,烟台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08.1-2009.12(15万) 5.应急电源系统研究与实现(JS06K31),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6-2008(15万) 6.基于小波的指纹识别算法产业化开发,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8-2009(10万) 7.三维成像技术四轮定位仪,烟台三雄电子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07.12-2009.12(73 万) 8.社区信息管理系统(JS07H57),烟台黄海社区管委会,2007-2008(8万)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20篇。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2004、2005、2007年分别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 支撑材料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近三年) 一、学科与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成果主要有: 科研项目鉴定2项;新立项课题7项,包括:省基金项目2项、省厅局计划项目3项等,新增科研合同总经费137万元,具体如下: 鉴定项目: 1.时滞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鉴 定, 2.循证医学样本网页收集、分类和相关智能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 作子课题鉴定, 新立项主要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37万元): 1.仿人智能控制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Y2006G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2006-2009(5万) 2.复杂信号的智能处理及预测控制,Y2006G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2009(5万) 3.嵌入式仿人智能控制仪表的研究(J06G09),山东省教育厅,2006-2008 (6万) 4.苹果配重系统开发,烟台市科技局计划项目,(15万) 5.应急电源系统研究与实现(JS06K31),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 项目,2006-2008(15万) 6.基于小波的指纹识别算法产业化开发,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 目,2008-2009(10万) 7.三维成像技术四轮定位仪,烟台三雄电子有限公司委托项目,(73万)

8.社区信息管理系统(JS07H57),烟台黄海社区管委会,2007-2008(8 万)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20篇。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2004、2005、2007年分别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 原理、操作系统)、校级精品课程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 2.新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 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果丰富: 4.组织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软件设计比赛,取得了优异 的成绩。其中: 参加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山东省二等奖4项; 参加2007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山东省一等奖3项、二 等奖3项; 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2006年获山东省一等奖1项、二 等奖1项;2007年获山东省二等奖4项; 参加“博创杯”全国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2006年获三等奖1 项,2007年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参加2007第二届Java Cup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奖赛,获二等奖 1项; 参加2007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 项。 有9位学生获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报告材料.doc

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报告材料 信息计算专业教学团队简介 信息计算专业教学团队,2017年获评省优秀教学团队,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信息计算专业为建设平台,经过2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的教学管理和课程体系、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以及协调的学科支撑体系,造就了一支治学严谨、执教有方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和学术带头人,培养了一大批能在行业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 信息计算专业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有省级电子信息教育创新高地。目前专业建设有2门省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1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目前,信息计算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以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享誉社会。 1.合理的教学梯队 信息计算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相融,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爱岗敬业、勇于改革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团队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其中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4人,讲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博士学位6人,

其余教师均为硕士学位。 2.明确的发展目标 教学团队依据信息计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宗旨。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科研训练密切结合,促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中,设定明确、可行的教学改革目标,有相对集中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方向,工作有新思路、新措施,设计合理、实施有效。 3.显著的建设成果 教学团队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逐步实现了“合格建设、稳步提升、凝练特色”的专业建设“三阶段”发展目标。信息计算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毕业学生1000余名,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专业人才。 5年来,团队成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3项,省级教学课件奖3项。承担教学研究项目7项,其中省级2项、校级5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余篇。参加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编写教材5部。 在教学方面,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广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新模式,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从验证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过渡,由灌输式教学法

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确保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决定在学校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一、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 1.人员构成。每个团队由一名团队带头人以及若干名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组成。 2.隶属关系。团队由专业所属教学部直接领导,团队成员可以跨专业、跨部门。 3.成员数量。每个团队的成员数量依专业学生人数不同而异,原则上一个团队不少于5人,一位教师最多能参加2个团队。 二、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的任务 (一)总目标 通过团队合作机制,将本专业的学生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融于一体,更好地根据专业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任务 1.专业规划。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对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依据,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提高专业内涵和质量,突出专业特色,扩大专业规模。

2.教学教改。专业教育教学团队要以突出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建设、特色建设为原则,以产学研为途径,从教学改革入手,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教改成果。 3.招生就业。建立和实施“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招生就业工作机制,通过狠抓招生扩大办学规模,通过落实就业树立学校形象。 4.学生管理。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推动专业学生管理和德育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 5.实习实训。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途径,改善实训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出一批能够拥有特色技能的“名优”学生。 6.校企合作。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入手,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在专业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7.技能比赛。以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技能比赛标准的依据,以真实企业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为蓝本,规划和组织本专业的校内技能比赛,选拔指导优秀学生参加自治区级、国家级技能比赛,提升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8.专业评估和项目申报。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自评,并按照学校及上级工作要求负责组织材料接受学校和上级部门的专业评估验收,或申报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示范专业或品牌专业等。 三、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管理及考核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申报指南(doc 15页)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申报指南(doc 15页)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附件3: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教学团队是开展教学建设、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其工作目标在于落实“质量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开发、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规范教学管理,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结合实际教学和相关建设工作,培育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优势明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 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教学名师、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等为主要建设单位,以课程(群)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

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良好合作精神,年龄、职称及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人员组合。 一、建设内容 本科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促进提高学生受益面大的公共、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质量为主要任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团队人员结构。突出团队带头人的表率作用,建立合理的教学人员梯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提高整体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培育各级教学名师。 2.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工作中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实行完整、有效、常规化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追求优秀的教学效果。 3.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在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研发和课程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成效显着,争取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成果。 4.教学与学术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把教研和教改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争取并承担各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教学能力的转化。

机电技术教学团队申报省级优秀团队申请表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高职) 团队名称:机电技术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杨波 所在专业:机电一体化 所在院校: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推荐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年一月

填表说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 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 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成果等,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 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 我们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本团队经过几年的探索,在国内首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专业。实现了校企合作、定岗培养。实行实质性的订单教育,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招生规模稳定,社会效果很好,毕业生供不应求。 1. 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本团队是一支年龄、职称、知识及学历结构合理,教学及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专任教师6人,占60%;来自企业、协会及行业的兼职教师4人,占40%(兼职教师在我院任课3年以上)。专任教师50%具有企业工作经历, 均具有“双师”素质,专业领域涉及机械、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向,符合机电专业特点,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兼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1人,助理讲师1人,平均年龄为41岁,学历、职称及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兼职教师来自于校外实训基地、行业技术监督部门及行业协会,均是企业技术专家及行业技术骨干,年龄结构合理、阅历与行业经验丰富,主要承担学生专业课教学和生产性实训的指导工作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 首创国内电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该团队潜心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需求,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及缜密的专业论证,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于2005年与沈阳三洋电梯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了机电一体化(电梯技术方向)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这是我国高职电梯专业的首创,也是真正的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该团队经过几年的艰辛探索与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短短几年时间内为企业输送了数百人的该专业的合格人才,社会反应好,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欢迎。目前毕业生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北京、山东、河南、山西、浙江、上海、广州等区域,专业人才辐射范围广,在机电一体化及电梯业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企业慕名前来索要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几年来,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为100%。在校生规模稳定,保持在240人左右,2010年计划达到280-300人规模,为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专业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我院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的带头人于2009年授聘于沈阳电梯协会副会长,连续多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3. 以技术应用为主,创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教学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专业关键能力及就业率为导向,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两翼设计了课程,并完善了教学大纲、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教学指导书及校企考核评价标准等教学文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技能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我院率先实行了“2+1”教学模式,加大了实习实训的力度及跟踪管理,使学生在一年的顶岗时间内形成了专业的关键能力满足岗位需要。2009年根据企业的需求及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1”的培养模式,将课堂由学校转移到了工厂车间进行现场教学,真正的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

关于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系部: 为加强我校教育质量内涵建设,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8]9号)精神,我校启动省级、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内容 系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依据申报条件,按照择优遴选、重在建设、有利示范的原则组织申报优秀教学团队,每单位申报不超过1个。 学校在系部申报的基础上,遴选1个推荐申报省级建设项目;其余将择优建设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申报条件 优秀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要具备团队结构优化、整体素质较高、带头人能力强(带头人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教学成绩显着、教研成果丰富(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教材建设到位(建有省级以上精品教材)等条件。 三、申报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可到的行政公文栏目中下载)一式2份; 2.相关证书复印件及支撑材料单独装订,一式2份。 四、时间要求 1.2008年4月20日前,各单位将申报材料交教务处沈红兵处,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2. 2008年4月21日—23日,教务处将会同人事处组织专家研讨,确定推荐省级建设项目与校级建设项目。 3. 2008年4月24日—27日,择优选出项目进行最终修改、装订,并将终稿交教务处。 4. 2008年4月28日—30日,推荐省级建设项目的材料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

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大学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 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力构建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 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 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与培养;3.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修规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师成长; 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 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 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6.积极编写、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 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 7.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 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 务; 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承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 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4.规划、组织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建设指南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建设指南 一、建设目标 通过创建教学团队,形成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促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任务并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有效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师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二、建设原则 教学团队的建设要以规范化、标准化为准绳,以创新性和特色化建设为追求,大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建设。 1.教学团队要根据教学改革和教学任务需要,建设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建设指导小组以及专业课程组的作用,注重课程或课程群的建设,注重课题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联系。注重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课程、实验室和学科建设学术带头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注重教学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注重教学水平和效果评价。 2.教学团队要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层次结构,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激发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的积极性。要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中短期的建设目标,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团队人数一般以5-8人为宜。同时,也要考虑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大力引进一批具有丰富经验和学术强的人才,不断充实团队的实力,确保教学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建设条件 1.教师队伍学历构成合理,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有合理的知

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根据需要配备辅导和实践老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较好效果。 2.教学团队可以是围绕某一课程群或专业中的某一重要部分,自然形成的教师群体(一般应为5—8人)。教学团队要求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高标准的建设目标,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建设建设。教学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 3.教学团队的领衔教授应具有教授职称,承担本科一线教学任务,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或是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是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 4.教学团队要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成员应具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主要骨干成员,具有高级职称任职资格,6年以上本科教学经历。具备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师工作考核优良。近年来参加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在近三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较好的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优势。项目建设要有明确的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目标,要着眼于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提高。 5.教学团队成员要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设岗课程或系列课程所在领域的教育改革趋势,能指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改革意识强,并已经做出显著成绩,一般有国家或省部级精品课程为依托,取得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教学团队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联合申报,成员应有3—5人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团队中博士学位(含本校在职在读博士)和高级职称人员应分别占三分之二以上,对新建本科院校适当放宽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管理办法

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与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决定开展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目的 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进一步发挥学科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形成教师队伍的团队合力与整体优势,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经验的交流共享,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加快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学院计划构建“三级”教学团队,即院级、省级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全院首批建设4-8个教学效果优秀、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突出、团队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突出的创新精神、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有2--4个团队成为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三、评选条件 优秀教学团队应紧密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以专业系(部)、教研室、教学实验室、实训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并具备以下条件: 1.团队结构优化:团队在长期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成员相对稳定,建设目标明确,合作氛围浓厚,队伍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效显著。教学团队双师特色突出,拥有一批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水平专职教师与

兼职教师。 2.整体素质较高:团队成员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优良的专业素质,勇于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通力合作,整体优势突显。 3.带头人能力强:团队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与管理领导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并应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 4.教学成绩显著: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及时跟踪产业行业发展与学科专业前沿,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健全,教学效果好。 5.教研成果丰富: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要求,以理论指导实践,将教研成果应用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完成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获得过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6.教材建设到位: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能够及时反映当代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高水平的新成果,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经教学改革实践检验效果显著。同时,教材评价选用机制规范,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7. 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将教学管理覆盖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